封丘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为中国河南省新乡市辖县,南北长38.2千米,东西宽48.7千米,区域面积1225.5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封丘县常住人口为704532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封丘县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封丘县

英文名

Fengqiu County

面积

1225.51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东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14°14′~114°45′,北纬34°53′~35°14′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河南省

所属市

新乡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辖13个镇,5个乡,1个自治乡

行政区划代码

410727

人口

704532人(2021年,常住人口)

方言

北方方言中“中原官话"

GDP

292.9亿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17212.1元(2019年)

著名景点

陈桥湿地公园、嘉联生态园乡村旅游景区

邮政编码

453300

政府驻地

封丘县民主路108号

电话区号

0373

火车站

封丘站

政府官方网站

www.fengqiu.gov.cn外链

简介

封丘县属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北半部,地势较为平坦,大体可分为太行堤以北古黄河北河决口泛滥影响区,黄河大堤和太行堤之间河床—泛滥地貌,黄河大堤以东、以南黄河河床和河滩地区三种地貌类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集中。封丘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千年古县,古为封父国,其历史可追溯到炎黄时期,汉朝时,刘邦为感翟母进饭之德,将延乡建制改为封丘县,1951年,封丘县划归新乡地区。截至2023年,封丘县下辖13个镇,5个乡,1个自治乡,县政府驻地封丘县民主路108号。

封丘县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借助合作化的产业模式种植树莓和金银花等特色经济作物,有“中国树莓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之称;第二产业有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服装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其中,食品加工业已形成速冻及健康食品产业链,装备制造以工业机械制造为主,服装制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洋荣服饰与优衣库稳定合作;第三产业将电子商务与物流整合,同时借助树莓、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发展全域旅游。2022年,封丘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2.9亿元,经济总量居新乡市第3位。

封丘县人文资源丰富,春秋时期,齐、晋、吴诸国,曾先后在封丘县结盟称雄,著名历史事件有虫牢之会、平丘之会,黄池之会;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开创大宋王朝300年基业,故而拥有陈桥兵变等历史遗迹。同时,封丘文化底蕴厚重,作为豫剧发祥地之一,拥有豫剧母调,标准中州正韵祥符调,被誉为““戏剧之乡”。封丘自然风光旖旎,黄河湿地、黄河生态廊道、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生态环境,又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

名称

封丘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千年古县,古为封父国,置县于西汉,因汉高祖刘邦为答谢翟母在其落难时的赠饭之恩钦封“丘地”而得名。

封丘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封丘县古为兖州或豫州地,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炎黄部族的羌族就生活在这里。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羌族姜钜因佐黄帝伐蚩尤涿鹿之战有功。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启立国,姜钜的后人姜封父被封为诸侯,食邑于封丘,并建立封父侯国。

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伐纣克殷,封父氏族被赐予鲁公伯禽,全族迁往山东。西周建立,封丘为康叔封地。由于封丘地处两济要冲,北扼燕赵咽喉,南锁大梁门户,地理位置优越,为水陆交通枢纽。

春秋战国时期,为兵家必争之地,齐、晋、吴诸侯国,为防楚国北侵,曾在这里召开三次兵车之会,最早的一次是公元前 586 年的虫牢之会,公元前 529 年的平丘之会;公元前 482 年的黄池之会都发生于封丘,封丘县春秋时期为卫国封地,战国初期属韩。

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宋、韩两诸侯国发生黄池之战(今荆隆宫乡桑园村东),宋桓公夺黄池于韩。

公元前254年,赵伐卫,攻占卫国的戚城,此时,封丘归宋、卫、赵共同管辖。

公元前242年,秦攻下韩的平丘等12城,建立东郡,封丘属秦。

秦汉至南北朝

公元前207年,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兵败西逃,途经延乡(封丘县城内),遇翟母赠饭解危,得免于难。

汉立国,刘邦为感翟母进饭之德,将延乡建制改为封丘县,不久又在封丘县东南部置平丘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划全国为13部,封丘属兖州部陈留郡;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封光禄大夫王迁为平丘侯,平丘为侯国;地节三年(前67年),平丘侯国改为平丘县。

东汉末年,曹操于陈留起兵,采纳封丘人毛玠的建议,招纳流民、屯田募兵,壮大了实力,增加了民望;西晋初,撤销平丘县,合并入封丘;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撤封丘归并酸枣;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恢复封丘县建置;北齐高洋建国(550年)二废封丘。

隋唐至明清

隋唐至明清,封丘县再经废立,属地多更迭。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封丘恢复建制;唐初,封丘属河南道,时任封丘县尉的诗人高适曾在这里留下《封丘作》的名篇;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封丘,置守节县;公元619年,恢复封丘县建置;五代袭唐制。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封丘发动陈桥兵变,结束了乱局,开创大宋基业,封丘成了宋朝兴盛的起点,属京畿路开封府;封丘濒临黄河,黄河水的稳定与否影响着封丘城的安稳,如金大定中,河水湮没,迁治新城,归南京路开封府。

元初,属河南江北道汴梁路,新城是在旧城遗址上修葺形成,依然被河水环绕;属河南江北道汴梁路;属河南江北道汴梁路;属河南江北道汴梁;明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清沿袭明制;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划归卫辉府。  

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废府制,封丘县直属河南省;民国五年(1916年)省下设道,封丘归河北道;民国十三年(1924年)撤道归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河南省划分为11个行政区,归第四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占据封丘,日伪在省下设道,归豫北道;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仍恢复原建制,封丘仍属第四行政区濮阳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封丘县归平原省濮阳专署;1951年,濮阳专署撤销,划归新乡地区;1958年,毛主席在《红旗》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介绍一个合作社》,介绍了封丘县应举社;1986年,新乡地区更名为新乡市,属新乡市辖县。

地理

位置境域

封丘县地处豫北平原,河南省东北部,北接滑县,东北与长垣县毗邻,西和西南与延津县、原阳县接壤,南和东与开封市区、开封县、兰考县隔河相望,介于东经114°14′~114°45′,北纬34°53′~35°14′之间,南北长38.2千米,东西宽48.7千米,区域面积1225.51平方千米。

气候

封丘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集中,日照时间较长。该县年平均气温15.0℃,7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6.9℃,1月份最低为-0.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42.4小时,以5月最多,全年日照百分率达48%;年降水量为318.9~1081.0毫米,平均降水量602.56毫米,7月份的平均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2.4%,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偏少,三个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2%。

地质

封丘县境地质构造,属于中朝准地台华北拗陷,处于华北拗陷次一级构造单元内黄凸起、东明断陷、济源—开封凹陷的复合部位。新生界深度达3000~5000米。封丘县属于第四地层系,黄河冲击陆地,覆盖层较厚,地层层序由老到新,由下而上为分为含棕黄、姜黄、灰绿色粘土和砂质粘土的上第三系,含棕黄、褐黄色粘土、砂质粘土、粘质砂土夹砂的下更新统,含棕黄、褐黄色粘土、砂质粘土、粘质砂土夹砂的中更新系统,含灰黄及褐色砂质粘土,粘质砂土夹砂层的上更新统,含褐黄、灰黄色砂质粘土、粘砂土和粘沙的全系统。

地形地貌

封丘县地处黄河大冲扇形平原的北半部,地面平均海拔在65~72.5米之间,最高点海拔85米,位于顺河街南,最低点海拔64.6米,位于赵岗乡文岩渠北。由于黄河历次改道,泛滥决口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势变化较大,地貌类型较复杂,其南部、东部的黄河大堤(贯台以北称贯孟堤)和北部太行堤将全县地貌分为河床地貌、泛滥地貌、风沙地貌、河床—泛滥地貌、风沙—泛滥地貌和人为地貌六大类。

封丘县

河床地貌

河床地貌主要分布在黄河大堤和太行堤以南,主要包括河床或古河床槽形洼地,心滩或古心滩,河漫滩或古河漫滩,自然堤,槽形洼地以及串沟等类型。河漫滩根据相对高差分为高滩、低滩、嫩滩三级。其中,高滩高出河水平面四米左右,海拔在75~82.5米;低滩高出水平面1~1.5米,海拔高程在70~80米;嫩滩高出水平面0.3~0.5米,海拔高程在69~78米;黄河河床宽且浅,海拔高度在66~65.25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度在1/2000~1/2500之间,地面起伏较小,临背河高差一般在5~8米,在贯台以北差一米以下,形成悬河。

封丘县

泛滥地貌

泛滥地貌主要分布在封丘在文岩渠南和黄河大堤以北地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65~72.5米之间。由于黄河改道,堤防溃决,河水夹带大量泥沙急速冲出,散开后造成泥沙沉淀淤积,形成泛滥地貌,分为扇顶倾斜平地、扇缘平地、泛滥浅槽形洼地等类型。其中,阳武里、大村一带是阳武县祥符朱决口扇形平原的一部分;大工决口扇形平原是封丘县规模最大的复式决口扇形平原;大工及原阳祥符朱决口扇形平原之间及其前缘的低洼地,是黄河历次决口泛滥后洪水汇聚停滞的地方。

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大沙河南,清河集水库两侧,荆隆宫黄河低滩以及县西北三里村一带,是由风力改造黄河自然堤成决口大溜所经之处的砂质沉积物而形成,包括沙土、波状沙地、平沙地以及沙丘间洼地等类型。沙丘有沙堆沙丘、链状沙丘、垄状沙丘及新月型沙丘等形态类型,受北风影响,移动方向均向东南方向,使平地积沙,从而形成平沙地。沙丘的高度一般为3~8米,最高者可达10~12米。

河床一泛滥地貌

河床—泛滥地貌只有背河洼地一个类型,且是相对黄河滩地来说较低洼的堤外地面(较滩地低5~8米),地下水位较高,涝情和盐碱均严重。

风沙一泛滥地貌

风沙—泛滥地貌主要分布在县东南黄陵一带,包括微倾斜状沙地、波状沙地、微波状沙地、平沙地、散流微岗沙地以及泛流浅槽形洼地等类型。由于沉积物较粗,普遍受风力作用改造,地面起伏不平,因而构成这种复杂的地貌类型。这类地貌主要是1933、1934、1935年黄河从贯台、禅房、店集、双王等地的几次决口形成的。

人为地貌

人为地貌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放淤平沙地、放淤平地、放淤微高地、夹堤岗地以及各级灌渠(高底河)排水沟、盐土堆、堤坝、台条田等类型。

水文水利

水文

封丘县除了黄河以外,没有其他天然河流,但由于地势低洼,易于积水,为了排除积水,清道光年间,开挖了天然、文岩两渠,迄今,二渠现已形成了人工河流。

黄河

黄河流经封丘县南、县东,从原阳县大张庄与封丘县孙庄乡于店西交界处入境,东至尹岗乡苏庄村东北出境,进入长垣县。境内流长约56千米,平均径流量481.5亿立方米/秒,1~6月平均流量为196.4亿立方米/秒,7~10月份为285.1立方米/秒,枯水期河道约宽200~300米,汛期河道宽1.5~10千米,河床和漫滩面积229.7平方千米。此外,全县有孙庄、荆隆宫、司庄、陈桥、曹岗、李庄、尹岗七个乡靠近黄河,水域面积占七乡总土地面积的20%。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人工河流

封丘县境内有天然、文岩两渠,现已形成为人工河流。其中,天然渠从獐鹿市乡仝庄村入境,境内流长42.2千米,流域面积499平方千米,渠宽24米,排水量285立方米/秒;文岩渠从陈固乡西守宫村西入境,境内流长32.5千米,流域面积439平方千米,平漕流量为15~35立方米/秒,排水量249立方米/秒。

封丘县

水利

封丘县黄河引灌区有引黄涵闸5座,分别位于店闸、红旗闸、厂门口闸、辛庄闸、禅房闸,设计总流量130立方米/秒,总设计灌溉面积约20万公顷。其中,红旗闸是豫北地区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引黄涵闸,设计灌溉面积16.95万公顷。但近年来,受黄河下游河床下切、河势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红旗闸引水能力严重下降,影响灌区粮食安全。封丘县黄河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现代农业发展、黄河文化传承等重点领域总投资达1245亿元。其中,黄河大堤54千米堤顶路拓宽工程投资7500万余元;投资2000万元,修建节制闸及防洪闸4座、橡胶坝2座,全年引水1.7亿立方米。此外,2022年,封丘县厂门口、贯台提灌站完成建设,全年引黄1.99亿立方米;因水灾导致损毁拥堵的水渠天然渠、文岩渠、引黄灌区、引水渠也已疏通修缮完成。

土壤

封丘县土壤有2个大类、4个亚类、9个土属和64个土种。其中,土壤大类包括潮土、风沙土,亚类包括黄潮土、褐化潮土、盐化潮土和风沙土。境内分布的主要土壤是潮湿雏形土,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98%以上。此外,封丘县土壤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特别锌和硒含量较高。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4月,封丘县有耕地82570.74公顷,有水浇地82482.52公顷,占99.89%; 园地2518.43公顷,其中果园1343.30公顷,占53.34%;林地5799.45公顷,其中乔木林地2512.43公顷,占43.32%;草地115.88公顷;湿地436.06公顷,全部为内陆滩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757.6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975.39公顷,主要为乡村道路占地,有2609.03公顷,占65.6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644.65公顷。

生物资源

封丘共有植物约71科305种,人工植物有小麦、大麦等禾本植物,棉花、青麻等经济作物,苜蓿、草木栖等绿肥及饲料作物,泡桐、毛白杨等用材树种,桃、杏、李等果树,杞果、香椿等经济树种;人工植被有沙丘和沙地上的栽培植被、非盐渍化的浅色草甸土上的栽培植被、各类盐渍化土上的栽培植被。人工饲养动物较为常见,一般为牛、驴、骡、马等若干家畜。

水资源

封丘县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 地表水

封丘县全境内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天然、文岩渠流域。两渠水资源多年平均1.13亿立方米,属上游原阳、延津两县下泄的过境客水。此地表水下泄不仅不能利用,还会给该县造成洪涝灾害,唯有过境引黄客水是有益用水。

  • 地下水

封丘县地下水资源多为经多层渗透的黄河水,根据水质监测部门历年对封丘县各主要供水点的检测报告,封丘水质甘洌,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PH值在7.55到8.25之间,是天然的弱碱性。地下水可分为六个地区:分别为古河道强富水区、双层含水层中等富水区、多层弱富水区、中等富水区、漫滩阶地弱富水区、贫苦水区。

其中,古河道强富水区分布在东大工、二郎庙、齐寨、车营、沿林庄一带,其含水层厚度为26米,地下水埋深随降雨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每下降5米,涌水量为70吨/小时,水质矿化度0.5~1.0克/升,属碳酸—钠钙镁型水;多层弱富水区分布在戚城赵岗、冯村、留光一带,其含水层厚度为25米,每下降五米,水量为30吨/小时;中等富水区分布在荆隆宫、司庄、陈桥、曹岗、刘庄、辛店、吴堂一带,其含水层厚度为23米,每下降五米,涌水量为40吨/小时,因这一带属背河洼地,地下水埋深多为1~2米,水质矿化度为0.54~0.81克/升的重碳酸—钠钙镁型及重碳酸—钠镁型水;漫滩阶地弱富水区,属黄河滩区,分布在大堤以南及以东地区,其含水层平均厚度为28米,水位埋深为5~9米,每下降五米,涌水量为17吨/小时,水质为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重碳酸—钠钙镁型水及重碳酸—镁钙型水;贫苦水区分布在白王、旧黄陵、文寨、曹寨、官庄、蔡东、渠寨、高村、三丈坡、顺河集、陈岗、李堂、张王寨、于寨一带,其含水层平均厚度为29米,每下降五米,涌水量为22吨/小时,水质矿化度最低0.5克/升,最高7.0克/升,水化学类型复杂有重碳酸—镁钠钙型、重碳酸—钠型、重碳酸—钠钙型水及含有氯化物、硫酸—钠、硫酸重碳酸—钠型水。

矿产资源

封丘县地质构造古老而复杂,长期以来地壳的不断运动和变化,形成了境内地下矿藏资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根据地质勘测,封丘县北和东部大部分地下是中原油田一部分,石油储量比较丰富。

森林资源

封丘县有林地5799.45公顷。其中,乔木林地2512.43公顷,占43.32%;竹林地2.58公顷,占0.04%;灌木林地5.00公顷,占0.09%;其他林地3279.44公顷,占56.55%。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封丘县野生植物有节节草等蕨类植物,香蒲、三芒草等被子植物,侧柏等种子植物三大类;野生植被有杨树林、柳树林等阔叶林植被,柽柳、杨树群落等落叶灌丛,非盐渍化草甸等草甸植被,芦苇沼泽群落等草木沼泽植被,西伯利亚蓼群落等草本盐生植被,沙蓬、虫实群落等沙生植被。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动物

封丘县野生动物有兽类、禽类、两栖爬行类、节足类、虫类等。封丘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发现各种鸟类18目53科22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天鹅、灰鹤等39种。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自然保护区

封丘县境内拥有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属黄河下游湿地区,由封丘县和长垣县境内部分黄河滩涂、背河洼地组成,长70千米,平均宽度3.5千米,总面积22780公顷,其中封丘辖区总面积14280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为天鹅、鹤类等珍禽及内陆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内芦苇丛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以水禽类为主,已发现各种鸟类18目53科220种,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候鸟有8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3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鹳、白头鹤、大鸨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天鹅、灰鹤等。1996年,封丘县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自然灾害

封丘县气候灾害主要有涝、干旱、暴雨、连阴雨、大风、冰雹等,其中涝灾和干旱最为严重;地质灾害主要为其他地区的外震影响。

气象灾害

封丘县气象灾害中以涝灾和干旱最严重,其中,涝灾一般受暴雨和连阴雨影响,出现在七月上旬到八月上旬的汛雨期间,据1949~1978年封丘县灾情统计,29年间有24年受灾,灾情最严重的有1957年、1963年、1964年,平均十年八遇,平均受灾面积30.3万亩,几乎占封丘县总耕地面积的1/3;旱灾一般发生在四、五、六月,有小旱、短旱、季节性旱,据1949年~1978年封丘县在请统计,29年间重旱有6年,受灾面积40万亩以上。此外,封丘县大风灾害和冰雹灾害发生频次均不高,其中,大风灾害有中东路冷空气大风类、西路冷空气大风类、雷雨大风类三类;冰雹灾害均来自辉县、汲县山区,自西北向进入封丘县境内。

封丘县

地质灾害

封丘县主要地质灾害为地震。因封丘县属第四系地层,黄河冲积陆地,履盖层较厚,且县境内西有原阳县齐街至本县山庄压性断层,南有荆隆宫至清河集压扭性断层,东南开封县到本县李庄乡有一条体系不明的构造断层,东北有潘店乡至长垣县恼里集压性断层,所以,封丘县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地震主要是受外震的影响。

应急措施

封丘县为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编订了《封丘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封丘县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制定了灾情预警、人员物资准备等体系,划定四级灾情响应制度实施救援和灾后援助,其中灾祸援助包括资金援助、物资援助,住房援助、心理疏导等。

行政区划

封丘县辖13个镇,5个乡,1个自治乡,60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地封丘县民主路108号。

封丘县行政区划

城关镇,黄陵镇,黄德镇,应举镇,陈桥镇,赵岗镇,留光镇,潘店镇,李庄镇,陈固镇,居厢镇,鲁岗镇,尹岗镇

荆隆宫乡,曹岗乡,冯村乡,城关乡,王村乡

自治乡

荆乡回族乡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6.25参考来源:

封丘县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新乡市封丘县委员会

书记

王跃峰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朱继稳

新乡市封丘县人民政府

县长

王跃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乡市封丘县委员会

主席

白小光

参考来源:

表格最新更新时间:2023年6月25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6月,封丘县常住人口为704532人;有家庭户214514户,集体户5306户,家庭户人口为663583人,集体户人口为40949人。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56130人,占50.55%,女性人口为348402人,占49.45%,性别比为102.22:100(男:女);城镇的人口为277599人,占39.40%,农村人口为426933人,占60.60%;0-14岁人口为183952人,占26.11%,15-59岁人口为384637人,占54.59%,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5943人,占19.30%。此外,封丘县寿星迭出,有百岁老人100余人,达总人口的13.7/10万,2014年6月份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

民族

1982年,封丘县境内有汉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苗族等,其中,以汉族为主,所有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2%。

语言

封丘县地处中州腹地,其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中原官话",即河南话的一个分支。封丘话有声母23个,有基本韵母40个,声母与普通话相比,多舌尖音n和舌面音x,且封丘话属非入声地区调类,有阴平、阳平、上、去四类,词汇的调类与普通话基本相同。

此外,由于古代黄河河道的多次南迁北徙,封丘方言语音几受黄河南北两岸语言的影响,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向封丘几次移民,又受山西音调影响,经过长期交流、融合,形成现代的封丘方言。如今,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封丘话逐渐向普通话靠拢,但在词汇上仍保留封丘方言词汇。

宗教信仰

据《封丘县志》记载,封丘县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截至2023年6月,可查询的批准开放宗教场所有10处道教场所,7处佛教场所。

  • 佛教与道教

在封丘境内,佛教传入最早,境内佛寺均系明朝中期新建或重修。清末时封丘的佛教事务归汲县朝阳寺主持陈云林和卫辉府僧纲司管辖,封丘城西20里处的释迦院,是封丘境内最大的佛庙,明、清两代的“僧会司’’都设在这里,统管辖境佛事。民国十一年(1922年)后大部分僧众还俗。1938年,封丘沦陷时人心无向,城中张某在北街民宅中私设佛堂,聚众烧香,但封丘解放后佛教消失。

封丘县道教中最大的道观在封丘县北关的泰山行宫,其统理全县23座道庙、60多名道士和两名道姑的教务事宜。民国十一年(1922年)以后,道姑全部还俗,道士大部分还俗,封丘解放后,道庙全改为公益事业,道士全部还俗,道教活动停止。

  • 天主教

民国十五年(1926年)天主教传入封丘,先是张郭村范某在外地学医时入了教,后来回家乡传教,发展教徒。民国二十年(1931年)有意大利人在县东街建平房五间为教堂,发展教众数百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美国人米干来封丘主教,是年,封丘发生春荒,米千用开舍饭场的办法招徕教众,入教者迅速增加。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美国牧师海玉节弟兄两人同来封丘主教,用办学堂、开医院的办法招徕教徒,入教者近万人,是年,在原院内修起南北走向大教堂一座,并由教徒集资,在留光、黄陵、鹤城、曹岗、炬埕、李马台、前小寨、司庄、齐寨、张郭村等地,修起十多个教堂。封丘沦陷后,天主教由盛转衰;1945年后牧师与神父先后离开。

  •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

伊斯兰教随着回族的迁入传入封丘。1994年,封丘境内,有清真寺16座,分别建立在辛寨、竹岗、海庄、苦庄、时寺等15个村镇中。在这16座清真寺内除白庄、东街没有聘请阿訇外,其他14个寺中都聘有执掌教务的阿訇。解放以后,国家对正当的宗教活动予以保护,教务走上独立自由自办的道路。

封丘县基督教于清朝咸丰年间传入封丘。王维泰在旧黄陵集修起第一座基督教堂,男女教徒3760人,而后逐渐扩展,教徒更多。民国时期,县城内和留光集同时建起基督教堂,宗教活动频繁,入教者较前又多。

经济

综述

2022年,封丘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2.9亿元,经济总量居新乡市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8亿元,居新乡市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54.15亿元,居新乡市第10位;规上工业增加值14.27亿元,居新乡市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60.4亿元,居新乡市第7位。2020年1~9月,封丘县产业结构比为23.2:34.9:41.9。

封丘县经济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支柱产业为先进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第一产业以农业种植和畜牧业为主,特色产业为树莓和金银花种植,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合作化产业模式发展,使树莓种植面积中国第一,封丘县成为国家金银花生产基地,其产品封丘道地金银花在世贸组织成员国内受到知识产权级保护,封丘树莓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畜牧业方面利用境内的饲草资源,投资畜牧业,发展猪羊养殖;第二产业主导产业为食品加工业、服装纺织业和装备制造业,拥有封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李庄镇铜瓦厢产业园区、应举镇农民创业园、长封“飞地”产业园、居厢乡农民创业园等经济功能区,重点发展汽车后市场、装备制造、服装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发展风电设备、起重设备、输变电设备制造;第三产业将电子商务与物流整合,借助树莓、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发展全域旅游。

第一产业

封丘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是全国100个商品粮生产县之一,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其中,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特色经济作物有金银花、树莓;畜牧业主要为猪、羊、牛等肉源养殖。

粮食作物方面,封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疏浚、节水灌溉工程等农田项目,已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格局,有优质小麦面积90余万亩,粮食产量年稳定在20亿斤以上,每年可提供商品粮12亿斤以上。

特色作物方面,封丘树莓种植已形成合作化的产业模式,依托中科院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大等专家组成中国树莓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肥料供应、收储销售和深加工服务,使封丘树莓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产业化程度全国第一、农民收益全国第一,且由于封丘县树莓营养价值丰富,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封丘金银花种植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实地考察封丘的气候、土壤、光照、水文等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认定封丘成为国家金银花生产基地,国家投资重点建设。封丘县与中科院、中国药科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10多家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出单株栽培、计划密植、整形修剪、环剥断根、烘干加工等国内领先技术。2003年,封丘金银花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2005年通过GAP认证,荣获全国“五个之最”——人工大田种植面积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管理技术最好、品质最优、效益最好,荣冠中国金银花生产第一县。 

畜牧养殖方面,封丘县依托黄河滩区饲草资源丰富优势,形成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屏幕电视墙组合监控系、猪舍地暖铺设、统等现代科技手段,转型现代化生产模式,通过统一采购配送饲料、肉类销售、防疫、配种、饲养、粪肥还田等规模化流程,循环利用养殖废弃物,形成绿色循环种养模式。

2022年,封丘县粮食播种面积176.09万亩,总产15.3亿斤,同比增长4.54%,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连续十二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畜牧业生产位居河南省前列。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第二产业

封丘县工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不大。第二产业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服装加工为主导产业。其中,食品加工产业发展速冻食品及健康食品产业,形成以富元食品、倍儿鲜等为引领的速冻及健康食品生产产业链;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主要生产轨道交通车轮、泵车、起重机、钢结构等工业机械,形成以速轮精密、东风鑫达、燧通机械、海泰重工4家重点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截至2022年底,共有省级研发中心1家,市级研发中心10家;纺织服装业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发展,拥有洋荣服饰与优衣库是金牌合作伙伴,无缝合作达20年,订单稳定,年产值超1.5亿元。

2022年1~11月,封丘县工业增加值增速9.0%,位居新乡市第5位。2022年,封近县食品制造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8.1%,拉动全县增长1.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8%,拉动全县增长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3%,拉动全县增长1.7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占全县规模以上业增加值比重的26.8%,拉动全县4.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7.2%,拉动全县1.0个百分点。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第三产业

封丘县第三产业以电子商务为主,同时发展旅游业。电子商务方面,封丘县依托树莓、金银花等农副产品和蔬菜面、生命果汁等加工食品,融合电商物流,成立电商孵化基地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和县长直播带货。2022年,封丘县依托供销“832”扶贫平台,累计网络销售额9700余万元,位居河南省第三,同时助推农特产品上行金额达1.89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百亿元,完成电商销售额15亿元;2019年“双十一”当天,实现网络零售额1810万元,占新乡市网络零售额的18.4%,位居新乡市第2名,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占新乡市总额的33%,位居新乡市第1名。旅游业方面,封丘县以乡村民宿建设为载体,立足封丘黄河文化资源,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油菜花生态旅游季、嘉联生态休闲观光游、陈桥特色生态游等活动,形成全域旅游态势。2022年,封丘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增长15.5%;拉动旅游消费10.5亿元,增长18.9%。

2022年,封丘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8.7亿元,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60.4亿元,居新乡市第7位。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3年初,封丘县已有封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李庄镇铜瓦厢产业园区、应举镇农民创业园、长封“飞地”产业园、居厢乡农民创业园等经济功能区。其中封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是2022年5月《新乡市开发区整合方案》成功获得省政府批复后整合设立的开发区,现开发区内已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产业为主导的规模产业链;李庄镇铜瓦厢产业园区形成装备制造、汽车配件、服装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应举镇农民创业园区是新乡市首批19个农民创业园之一,以“粮食深加工、化学原材料加工、新型材料加工、新能源制造”四个产业板块为主,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和生态农业。此外,2023年,长封“飞地”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

社会

教育事业

封丘县各级学校齐全,小学有封丘县凯旋城小学、封丘县嘉祥实验学校、封丘县民生小学、封丘县城东小学等;初中有封丘县第一初级中学、封丘县实验中学、封丘县民生初中、封丘县黄池中学、城关镇初级中学等;高中有封丘一中、封丘二中、封丘县城关乡一中,其中,封丘一中是河南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是河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

2019年,封丘县教育公园已初具雏形。该教育公园位于城区东北部,规划用地面积294.6公顷,计划总投资60亿元。教育公园涵盖教育保障、文化公共服务、医疗体系、市政休闲、地标集群五大功能分区,拥有民生学校、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祥符调大剧院、体育中心、职教中心、金翰学校、云创中心、人工湖、市政休闲区等设施,突出“配套齐全、开放共享、绿色生态”的理念,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产业培育”为一体的景观式教育综合区。

封丘县

医疗事业

截至2016年末,封丘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77个,病床2690张。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干部职工4649人,执业(助理)医师886人,注册护士768人。每千人口床位数3.3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11人,每千人口护士0.96人。

封丘县二甲及以上医院

名称

等级

封丘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封丘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封丘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5.30

参考来源:

文化事业

截至2012年末,封丘县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建成文化大院100个,建成农家书屋190个,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均对外开放,其中,封丘县文化馆是县、市一级文化馆。

2018年,封丘县重新规划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祥符调大剧院组成的“四馆一院”。祥符调大剧院占地面积达24166平方米,满足1460座设计要求。“四馆”建设用地面积52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9094平方米;其中文化馆4670平方米,图书馆6900平方米,博物馆4310平方米,档案馆3214平方米。

科技事业

2022年,封丘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较去年增长90%;33家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自评估评价。

体育事业

封丘县是乒乓球世界冠军、中国乒乓协会主席刘国梁的家乡。2014年3月19日至21日,世界草地滚球邀请赛暨第五届中国公开赛将在封丘县办,共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4支代表队参赛。

封丘县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参保登记总人数491889人,参保率完成市定目标的104.4%;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18015.01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参保登记总人数49.2196万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145.09万元,特困供养对象3651人,发放80岁以上高龄补贴1132.4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088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9142万人。

人居环境

2022年,封丘县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满意率、知晓度持续保持新乡市前3位,全年优良天数达224天,位居新乡市8县(市)第3位,其主城区绿化养护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地下水PH值为7.5—8.0,属天然弱碱性,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偏硅酸、锶等微量元素,水质优良,两个国控河流出境断面年均值均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县境内4个碱坑、沙加二支等黑臭水体常态化治理;2座垃圾中转站完成提标改造。

封丘县

此外,2022年,封丘县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77个,开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7.86亿元,投资完成率138%。

交通

综述

封丘县已形成由国道、省道和县、镇、村柏油路构建的“百里长廊”连网,有兰原高速、长修高速、大广高速、长济高速、G230、G106等高速和国道,新荷铁路、陇海铁路、京广铁路穿境而过,还有S308线、S219线、S213线、S311线等省道和跨越黄河的开封黄河大桥经过。2022年,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项目被纳入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豫北新的跨黄河标志性通道工程。

公路

封丘县有兰原高速、长修高速、大广高速、长济高速、G230、G106穿境而过,还有S308线、S219线、S213线、S311线等省道和跨越黄河的开封黄河大桥公路经过。其中,兰原高速(封丘段)全线通车,全长68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其与兰原高速(封丘段)枢纽互通的立交桥,位于潘店镇董马牧村北;长修高速封丘段全长约15.214千米,起于封丘县留光镇南,与大广高速交叉;封丘至开封黄河大桥路线全长24千米,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国道230跨越黄河的咽喉工程,也是河南省“十一纵十一横”公路网主骨架中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封丘高速收费站规制为五入五出十车道,其中包括六个混合车道,四个ETC车道;封丘县汽车站位于新乡市封丘县城北干道,西邻S227省道,是封丘县唯一专业客运场站,现有发往新乡、郑州市际班车和发往赵岗、留光、戚城、黄陵等各乡镇(村)城乡的班车。

2023年,为畅通“三城走廊”,规划建设封丘至新乡、开封、郑州等周边城市的快速通道,封丘规划申报G327、S311、S223绕城项目和S219经起重大道至陈桥建设项目,并规划建设城区至兰原高速、大广高速、安罗高速、菏宝高速连接线,谋划县城与长修高速的快速通道。2022年,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项目被纳入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路线全长30.4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建设期为3年,路线终点位于封丘县潘店镇,接兰原高速封丘至原阳段,与大广高速相交,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豫北新的跨黄河标志性通道工程。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铁路

封丘县有新荷铁路、陇海铁路、京广铁路,其中新荷铁路可直达山东省石臼港。县内唯一的火车站为新荷铁路蒋村站,位于封丘区蒋西村。此外,根据《新乡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濮潢铁路谋划新增客货铁路,起于濮阳,终点至潢川,设计时速120千米/小时,预留时速160千米/小时电气化条件,承担京九铁路复线功能,新乡境内经长垣、封丘至开封,设长垣站、封丘站;规划新开城际列车线路起始于新乡东站,往东经延津县、封丘县跨河至开封北站,建议设计时速250千米/小时,设森林公园站、延津站、封丘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19年末,封丘县公交有9条线路,包括1路、3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游1路。

人文

综述

封丘县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春秋时期,齐、晋、吴诸国,曾先后在封丘县结盟称雄,著名历史事件有虫牢之会、平丘之会,黄池会盟。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驻扎陈桥驿,发起兵变,开创大宋王朝300年基业,故而封丘拥有陈桥兵变等历史遗迹。同时,封丘文化底蕴厚重,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包括青堆村古遗址、东岳庙、城隍庙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包括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祥符调、《相思树的传说》等。

文物古迹

封丘县有青堆村遗址、东岳庙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封丘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名称

时代

类型

级别

批次

地址

参考来源

青堆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省级

第一批

封丘县

东岳庙

古建筑

省级

第二批

封丘县

黄池会盟故城

春秋

古遗址

省级

第二批

封丘县

封丘城隍庙

古建筑

省级

第五批

封丘县东大街西段

陈桥驿

古建筑

省级

第二批

封丘县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6.25

青堆遗址

封丘县

青堆遗址位于封丘县城东北16千米的青堆村东头,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占地13万平方米,遗物有石器、灰陶(条纹、方格纹)和俑腿。青堆遗址的发掘,意义重大,引起了各方的重视,1978年,又在青堆遗址发现蚌镰、陶罐、陶瓮。1963年6月20日,青堆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黄池会盟处

黄池会盟遗址位于封丘县城南11.3千米的荆隆宫乡坝台村东,南临黄河大堤。2000多年前,周穆王曾游此地,据《封丘县志》载:“天子东游于黄泽。歌曰:黄之池,其马喷沙,黄之泽,其马喷玉。”故封丘县春秋时叫黄池。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在此大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黄池会盟”,今存“古黄池碑”一通,其“黄池芳草”曾为古封丘八景之一。1986年11月21日,黄池会盟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封丘县

封丘城隍庙

封丘城隍庙位于县城东大街路北,坐北向南,创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县丞张宗海建,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郝国章重修,方亭1座,大门、二门各3间,城隍庙后殿二门上建楼,东西厢房各7间,后寝宫3间,东通锡印宫。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古代人民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1983年,城隍庙被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城隍庙被河南省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封丘县

传统村落

封丘县

封丘县陈桥镇陈桥村是河南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在封丘发动陈桥兵变,结束了乱局,开创大宋基业,封丘因此成了宋朝兴盛的起点,如今村内遗留古迹均能体现北宋历史的起源、内涵、风貌。黄河水通过黄河大堤侧渗,过滤了黄沙,保留下一望无际的碧水,形成湿地景观,也使陈桥镇有了黄河文化和湿地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封丘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祥符调、《相思树的传说》、洛寨杂技。

封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类别

级别

公布时间

批次

申报地区

参考来源

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省级

2015年

第四批

封丘县

祥符调

传统音乐

市级

2008年

第一批

封丘县

《相思树的传说》

民间故事

市级

2008年

第一批

封丘县

洛寨杂技

传统舞蹈

市级

2012年

第三批

封丘县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6.26

李金梅毛笔制作技艺

李金梅毛笔手工技艺源于清道光年间,是由安徽籍制笔工杨泰和先生将徽派毛笔制作工艺、选材方法、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等传于封丘县李马台村秀才李挺宝,并由其后人代代传承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该技艺所使用的工具包括牛骨梳子、去脂水池、洗毛水盆等,笔头所选用的原料为上等山羊毛、黄鼠狼毛、等动物毛料,毛笔笔杆一般为花梨木杆、烤漆木杆、牛角斗等,工艺流程包括选毛、脱脂、去绒、理毛等八十多道工序,其中理毛工艺最为复杂和精细,有“千万毛中拣一毫”之说。2015年9月10日,该项目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李修玉。

封丘县

祥符调

祥符调原名“河南梆子”,也有“梆子戏”、“十字调”、“河南讴”、“土梆戏”、“干梆子”、“梆子秧腔”等叫法,清乾隆年间发源于河南省封丘县清河集“许门”,是豫剧的源头和一个重要流派,因清河集古属开封祥符县而得名,分布地域广泛,以封丘县清河集为中心,辐射至新疆、甘肃、台湾、邯郸等地。1843年到1956年,清河集“许门”扛鼎于开封“内十处”达一百多年之久,保证祥符调的纯粹性。祥符调演出是以板胡主弦,生、旦、净、丑角均以本嗓唱出,多用上五音、丹田演唱,口形大,夹板音多、嗓音多,俏皮腔多,节度跳跃尾声重,流水过门短,偷字闪板多等,具有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的风格,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三上轿》、《宇宙锋》、《对花枪》等360多部。2006年4月5日,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戏曲协会等在封丘县清河集村树立“祥符调发源地”石碑。2008年6月26日,《祥符调》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新乡市第一批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封丘县

《相思树的传说》

《相思树的传说》发生于封丘县,《封丘县志》载:“息氏墓,其墓位于县城东北16千米的青堆村东头。”战国时期,宋康王戴偃驱车出游,来到青堆,途中见一采桑女子貌美过人,令人在青堆东头筑起了一座高台(青陵台)望之。宋康王差人访问其家,乃知是宋康王舍人韩凭之妻息氏,宋王要韩凭将其妻献给他,韩凭夫妇不从,韩凭在台下自杀,息氏投台而死。宋康王命将他们夫妻分葬大路两旁,不准合墓,后两墓葬各生一棵梓树,根结于下,枝交于上,此为相传故事“相思树”,树上有一对鸳鸯,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催人泪下。息氏墓前现存石碑一通,为清康熙十九年知县王赐魁所立。为纪念韩凭和息氏女,千百年来,每年的农历2月24日至26日,封丘县青堆、韩丘两村均举办庙会,每年的元宵灯节、清明节,以息氏女娘家前吴村、韩凭家乡韩丘村、殉情地青陵台畔青堆村为中心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要到息氏墓冢、乌鹊双飞庙、韩凭祠进行祭祀活动,传承、传颂这一凄美爱情故事。2017年12月30日,封丘县获得“中国相思文化之乡”的称号;2008年6月,《相思树的传说》被公布为新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封丘县

习俗

鱼头酒

封丘县

鱼头酒是河南地区酒桌文化习俗,源自于宋太祖赵匡胤在封丘县陈桥与谋士赵普密谋兵变的故事。该习俗具体指宴席上鱼头所指之人,一定要先喝鱼头酒,一般是两杯,两杯亮底后,就可带头动筷吃鱼了,如果有的人不能喝酒,却又被鱼头所指,可以用筷夹片菜叶盖上鱼眼,这叫“一概(盖)不论”,随便大伙咋喝吧。

庙会

封丘县在春节来临之际有举办庙会的民俗,这项民俗和东汉使君百里嵩有关。据《后汉书》记载:百里嵩,字景山,封丘人,东汉末年,曾任徐州刺史。有一年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百姓急切盼望刺史来解决。百里嵩得知后,便立即进山。传说,巡车所至,感天动地,立降大雨,旱情遂解,所以人们称他为“刺史雨”,“甘雨随车”的成语也由此而来。每到春节来临之前,当地群众都会举办纪念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年一度的庙会。

封丘县

六月六,炒炒面

封丘过去曾是屡受黄河之灾的盐碱地,土地贫瘠,寸草不生,人们为了节省粮食,也为了让面粉在不配菜品的情况下能直接充饥,便出现了把面粉炒熟吃的原始做法。关于此习俗,还有两个说法,其一相传于北宋,六月六是“天贶节”,吃炒面是为了祁雨,以求风调雨顺;另一个说法是封丘地区古时战乱频发,人们为了急军作战,面粉炒熟后直接冲着就能吃,相当于现代的“方便面”。直至现在人们仍沿用此习俗,由于六月六天气炎热,吃炒面既凉快又省事,意在去暑降温。

封丘县

饮食

封丘菜系属于豫菜菜系,秉承着中国烹饪的基本传统,原料以黄河中游盛产的鱼类及中原名贵畜、禽、蔬、果为主,基本烹调技法有30多种,味型多样,以咸鲜为主,具有滋味适中、适应性强的特点。封丘特色菜有封丘卷尖、陈桥兔肉、腐乳红烧猪蹄等。

封丘卷尖

封丘卷尖是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的特色美食,属于豫菜菜系,一般家庭都有自己做,饭店也有。封丘卷尖味香而清爽利口,肉肥却油而不腻,一般常做下酒菜。以大肉(五花肉最好)、鸡蛋、葱末、姜末、香料、酱油、味精、食盐、菱粉、麻油等为原料,其做法考究,将五花肉去皮去筋,剁成肉泥,再将鸡蛋,盐、芡粉调成糊状蛋博饼用,最后将肉馅放在鸡蛋饼上面,两头做好封闭后放入蒸笼加热蒸熟。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陈桥兔肉

宋太祖赵匡胤在封丘陈桥镇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陈桥镇就此扬名,陈桥兔肉在陈桥镇流传100多年,是陈桥镇的风味小吃之一。制作兔肉的步骤十分繁琐,首先将处理好的兔子放入清水中洗净之后,挂起来风干三到五天,季节不同,风干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夏季在风干之前需要在兔肉表层涂抹一层食盐。风干过后的兔肉需要再次投放在冷水中清洗,放进大锅中煮一下,将兔肉表层的杂质和淤血清除掉,然后再次用清水清洗,反复三五遍之后才能入锅,入锅后再加入老汤和十几种名贵大料,而且火烧开之后还需要用文火来保持鲜嫩的口感。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腐乳红烧猪蹄

腐乳红烧猪蹄是封丘典型的家常菜之一,主要以猪蹄、腐乳、油、盐、腐乳汁、冰糖、姜、葱、八角、生抽、老抽、料酒、鸡精为原材料,将猪蹄焯水,捞出冲洗干净控干水分,豆腐乳碾碎,和腐乳汁、生抽、老抽、料酒一起混合成汁,再在热油锅中放入猪蹄炒到微微发黄之后,放入葱段姜片、八角、炒出香味,倒入兑好的汁翻炒均匀,开锅后放入冰糖和葱结,加入没过猪蹄的水,大火烧开,小火焖烧60分钟,最后大火收汁。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地方特产

封丘县是“中国树莓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有封丘金银花、封丘树莓、封丘石榴、封丘芹菜、封丘小米、封丘红花等地方特产。

封丘金银花

封丘古属魏地,栽培金银花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悠长独特的人工驯化种植历史,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成功驯化了封丘金银花独特的直立性能,而有利于通风透光,吸收养分,使得封丘金银花个大花肥,色鲜货绿,药用成分高,其质量位于中国同类产品之冠,素有“封丘金银花,质量甲天下”的美誉。2003年3月,封丘道地金银花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使封丘道地金银花在世贸组织成员国内受到知识产权级保护,先后荣获“河南省十大名牌农产品” “国家标准化示范区”“河南十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和“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识产品”等荣誉称号。

封丘县

封丘树莓

树莓,中草药里称其为覆盆子,根、茎、叶、花、果全身皆可入药,口感酸甜。封丘树莓果实大、口感好、产量高、无污染,维生素E、SOD、氨基丁酸等抗衰老物质含量都高于现有水果及其它野果,特别是树莓的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丰富,欧美称之为"红宝石"“癌症的克星”“生命之果”。2008年,封丘县树莓被选进奥运会指定水果;2010年,封丘县树莓成为上海世博会推荐产品;2014年,封丘被评为“中国树莓之乡”,封丘树莓获得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封丘县

封丘石榴

封丘县

封丘石榴为栽培历史悠久的地方名产之一,集中产于临黄河大堤的裴楼、白寨、马张寨等村。封丘石榴品种众多,有钢石榴、铁皮石榴、红石榴、酸石榴、白石榴,以钢石榴、铁皮石榴为主栽品种,其果实个大色艳,皮薄籽饱,核小汁多,个重约在半市斤左右,最大的可达1.5市斤,曾远销北京、天津、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

封丘小米

封丘县

谷子的子实脱壳后称为“小米’’。封丘县的小米颗粒壮大,色泽黄而微白,食用可做干饭和粥,熟后粒粒玲珑,汤液粘度大,香味浓浓。据《封丘县志》记载:“谷有早谷、晚谷之分。谷雨下种,立秋后成熟者为早谷;芒种下种,立秋后成熟者为晚谷。品种有大黄苗、小黄苗、鸡肠白、翻叶白、三变丑、鹅脖、刀把齐等。

封丘红花

封丘县

红花在封丘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四十八年(1788)封丘划归卫辉府,封丘红花称“卫红花",培育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封丘县志》载:“药之属每年种而销于外地者,厥惟西北冯马台等乡之红花。"封丘县西北部冯马台等村的红花,毛细长、色红、油性大,产量高,年最高收购量达九万余公斤,已成为封丘县的地道产品,一直畅销于祖国各地。

风景名胜

综述

封丘县旅游主要以“生态旅游+农业”为模式,借助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陈桥湿地公园和嘉联生态园乡村旅游景区,发展农耕文化旅游,建成观光旅游、立体养殖、科研教学的生态、绿色、高效田园综合体。2022年,封丘县累计接待游客133万人次。

封丘县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名称

等级

评定时间

地址

嘉联生态园乡村旅游景区

AAA

2017年

封丘县应举镇

陈桥湿地公园

AAA

2020年

封丘县陈桥镇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6.25参考文献:

重要景点

嘉联生态园乡村旅游景区

嘉联生态园乡村旅游景区位于封丘县应举镇,是一家融合中原乡村农业的现代生态园。景区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生态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园区内有珍稀精品树种、彩叶树种、观花观果树种等共30多个品种,有葡萄、梨、无花果、石榴、桃、甜柿子等休闲采摘产品约250亩,还有林下油用牡丹国家示范基地1400亩。此外,景区将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发展林下养殖,并配套餐饮服务以及旅游相关设施,形成了适合休闲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017年,嘉联生态园乡村旅游景区被公布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封丘县

封丘县

陈桥湿地公园

陈桥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陈桥村东,南依黄河古城控导工程黄河大堤,与古都开封隔河相望,东临大广高速开封黄河大桥引桥,总面积46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2000亩。陈桥湿地风景区陈桥湿地内芦苇丛生,水草茂盛,被誉为“豫北白洋淀”,共发现鸟类156种,水生物种100多种,爬行两栖类35种,其中青头潜鸭是全球极危鸟类,被列入世界鸟类红皮书中,全球数量不足1000只,自2013年在陈桥湿地首次发现迄今每年均在此地繁育,最大观测数量超过68只;震旦鸦雀被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的震旦鸦雀,在陈桥湿地最大观测数量超过3000只。2020年,陈乔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功挂牌。

封丘县

封丘县

封丘县

曹岗险工

曹岗险工是郑州铁桥至东坝头河段北岸唯一靠河的历史老险工,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该处河水直冲河堤而来,是全河之最,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基地。曹岗景区以黄河为依托,以生态旅游和自然景观为重点,已建成曹岗险工简介碑、天澜亭、大禹雕塑、盘龙石、风景树木、常绿草坪等景观。

封丘县

使君祠

使君祠位于封丘县城东北五里的庙岗村东南,元至大年间初建,清康熙十九年知县王赐魁,重封置垣,道光、光绪年间累有修缮,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灾难性破坏。1980年,使君祠落基重建,其总面积约4.4万平方米,东西宽207米,南北长164米,大体呈横宽的距形状分布。西部为墓区,东部为祠区。墓区内为使君墓,外观为八角形,尖顶,檐高2.6米,周长23.2米,上阔下收状,造形独特,别具匠心,墓前立有神道碑一通,龙首碑额,龟形碑座,碑阳则密密麻麻的记述着使君生平,有诗赞云:“昔日东汉循良吏,今作平丘雷雨师。”大殿内更有“千里秋成”慈禧太后御笔匾额一块,东侧有广生殿,玉皇殿等,皆保持着晚清建筑风格,保存完好,封丘少有,有一定的古筑价值。

封丘县

重要人物

人名

简述

百里嵩

(不详)

字景山,东汉末陈留人(现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封丘人) ,东汉末年担任徐州刺史,卒后葬于封丘县庙岗村

阎立品

(1921年一1996年)

中国豫剧女演员、豫剧名旦六大家之一

刘国梁

(1976年~至今)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协会第十届主席

王莽

(1980年~至今)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大华书画院院士,新安书画院特聘画家

参考来源:

重要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参考来源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国家农业部

2006年

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老年学学会

2014年

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国家商务部

2014年

中国树莓之乡

国家林业局

2015年

中国地道金银花之乡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道地药材分会

2019年

注释

[a]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体系中抗氧化酶系的重要组成成员,广泛分布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