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建阳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部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雨季集中。建阳区创新文、盏、茶融合体验类旅游产品,主要景区有建阳麻沙楠木林、建阳区书坊红色小镇景区、武夷花花世界景区等景点。
建阳区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晋太康三年(282年),更名建阳县,意“城在山之阳”,属建安郡。1994年3月,建阳县改为建阳市。2014年5月27日,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截至2021年10月31日,建阳区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
建阳区素有“嘉禾之乡”的美誉。传统的优势产业有水果种植业、粮食产业、茶叶产业、制造业。2021年,建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68.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好比重为16.4:36.8:4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584元。2021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名称来历
建阳区古称建平,寓建安年平定闽越之意,晋太康三年 (282年),因城在山之阳更名为建阳县,也称潭城。
历史沿革
古代
建阳区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
汉建安十年(205年),析建安桐乡地置平县。寓建安年间平定闽越之意。
晋太康三年(282年),更名建阳县,意“城在山之阳”,属建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建安县,属泉州(含福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建州(原建安郡地),唐武德八年(625年)又并入建安县。
垂拱四年(688年),复置,仍属建州(天宝元年复称建安郡,乾元元年又复称建州)。
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属永安军。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属建宁府。
景定元年(1260年),唐石里(含黄坑)产嘉禾,诏改嘉禾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建宁路,二十六年(1289年)复名建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建宁府。
清,仍属建宁府。清咸丰七年 (1857年)正月至七月,太平军三次进攻建阳,宣传了太平天国的“新兄弟同打江山”理念,提升了民众对太平军的认识。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属北路道(次年改称建安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9月,属建阳专区为专署驻地。
1956年,撤销建阳专区,划属南平专区。
1971年,属建阳地区,地区行署驻地。
1989年,建阳地区机关迁驻南平,属南平地区。
1994年3月,建阳县改为建阳市。
2014年5月27日,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
2020年,南平行政中心正式搬迁建阳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建阳区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共35个社区居委会、195个村民委员会。区人民政府驻建阳区人民路28号。
街道 | 镇 | 乡 |
潭城街道 | 将口镇 | 徐市镇 | 莒口镇 | 崇雒乡 |
童游街道 | 麻沙镇 | 黄坑镇 | 水吉镇 | 书坊乡 |
/ | 漳墩镇 | 小湖镇 | / | 回龙乡 |
参考来源 |
政治
现任领导 |
中国共产党建阳区委员会 | 书记 | 魏敦盛 |
建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郑立新 |
建阳区人民政府 | 区长 | 王冲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阳区委员会 | 主席 | 方丹青 |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3月25日 参考来源: |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建阳区地处南平市中部,武夷山南麓,属闽北中心。介于北纬27° 16′ 32″ ~27° 43′ 41″、东经117° 32′ 20″ ~118° 37′ 51″之间,东邻政和县、松溪县,南接建瓯市、顺昌县,西连邵武市、光泽县,北界武夷山市、浦城县。总面积3383.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建阳区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及其支脉所环抱的闽北盆地中部,地势中部低。中山地面积约184.1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5.4% ;低山面积约1165.2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 34.5% ;中部为丘陵地区,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42.6%;山间盆地面积590. 14平方千米,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17.5%。最高峰背岗,位于黄坑镇与光泽县茶富乡交界处,海拔1858.9米;最低点位于徐市镇震前村,海拔 124.9米。
地质
建阳区地质构造总的趋势是由不稳定到稳定。根据沉积岩相、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境域地质历史大致划分成晚元古代—早古生、晚泥盆世—早三迭、晚三迭世—白垩、新生代发展时期四个时期。
建阳区处于一级构造单元的闽北隆起带中部,在二级构造单元中,境域西部、中部及东北部位于浦城—洋源隆起带,而东部部分地区与东南部都位于松溪—建西拗陷带。北东向构造和北北东向构大规模为境内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地质构造,大规模的岩浆侵入与喷发也明显地受北东及北北东构造所控制,其次尚有零星分布的东西向及南北向构造。
气候
建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无霜期322天,年平均气温18.1℃;年日照平均1802小时;年平均降水日数170 天,年平均降雨量1742毫米;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偏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1.3米/秒。
水文水利
建阳区水资源丰富,二级河崇阳溪、麻阳溪交合于城区,南浦溪自北而南贯穿境内,均属闽江建溪流域,总长4899.1千米;三级河有黄坑溪、七宝溪、书莒溪等12条,总长370.6千米;境内河流总长5269.7千米,河网密度0.18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77.5亿立方米。
建阳区最大河流崇阳溪由南向北,从将口镇横塘村入境,至徐市镇亭村出境,长41千米,流域面积 2343.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90.6立方米/秒;南浦溪从回龙乡坪州村入境,至小湖镇黄塘甲出境,长49千米,流域面积986.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23.4立方米/秒。
土壤
建阳区土壤主要包括红壤、黄壤、紫色土和山地草甸土四大类,其中红壤在境域中分布最广,约占山地总面积的95%。
自然灾害
建阳区主要自然灾害有涝灾、旱灾、冰雹、龙卷风及地质灾害等。1998年6月22日 ,建阳区发生一次严重的涝灾,全区13个乡镇(街道)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4. 7万公顷,成灾3.3万公顷,受灾人口22万人,倒塌房屋8.0万间,被困3.5 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2.8万人,水毁水利水电工程 2270余处,全市因灾死亡14人,直接经济损失 11. 9亿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建阳区有耕地31505.62公顷、种植园用地10112.97公顷、林地274525.46公顷、草地825.41公顷、湿地212.7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578.6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137.2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249.08公顷。
矿产资源
建阳区境内探明金属矿产有铁、铬、铜、铅、锌、钨、锡、金、银等;非金属矿产有萤石、硫铁矿、蛇纹岩、石墨、白云母、高岭土、大理岩、透辉石、叶腊石、饰面用花岗岩、辉绿岩等。
截至2020年末,建阳区境内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石墨矿1100万吨,萤石矿317万吨,银铅锌矿35万吨,硫铁矿90万吨,蛇纹岩3102万吨,储量均居福建省之首;书坊太阳山到莒口的大金山矿脉是福建省黄金的重点矿脉。
生物资源
建阳区内有众多的珍贵物种、药材,被誉为昆虫世界、蛇类王国、鸟的乐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中国生物标本采集胜地之一。
建阳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约有8个植被类型。针叶林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还有柳杉、油杉、红豆杉、三尖杉、铁杉、黄山松等约30个建群种;已定名的维管束植物约1800种,其中包括钟萼木、沉水樟、短萼黄莲、南方铁杉、天女木兰等物种。
建阳区境内有野生动物100多种,鸟类200余种,昆虫500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猕猴、云豹、毛冠鹿、黑鹿、大灵猫、小灵猫等12种;国家保护鸟类有白鹇、黄腹雉、挂墩鸦雀等。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末,建阳区户籍总户数104254户,户籍总人口363662人,其中男性185695人,女性177967人,全年出生人口2566人,出生率0.07‰;死亡人口1378人,死亡率0.04‰;自然增长率0.03‰。
民族构成
建阳区总人口以汉族为主;有畲、苗、土家、彝、侗等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建阳区地处闽北区位中心,已成为闽北经济中心的新兴城市,素有“嘉禾之乡”的美誉。全区物产资源丰富,传统的优势产业有水果种植业、粮食产业、茶叶产业、制造业。
2021年,建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68.68亿元,比2020年(下同)增长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584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8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98.75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25.85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好,比重为16.4:36.8:46.8。
第一产业
建阳区是“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中国商品粮基地”“中国锥栗之乡”。拥有桔柚、葡萄多种名特优产品。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食用菌、茶叶等。其中,食用菌的种植种类包括:香菇、木耳、竹荪、茶树菇、大球盖菇等。2021年,建阳区全年稻谷总产量19.1万吨,烟叶总产量为6091吨,食用菌(干鲜混合)总产量为2.05万吨,茶叶总产量为6615吨。
第二产业
建阳区是南平市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以林产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生物制药为主的工业体系。
2021年,建阳区全区14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1%,增加值可比增长4.7%,增速比南平市平均水平(8.6%)低3.9个百分点,居南平市十县(市、区)第7位。其中增速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和家具制造业 。
第三产业
建阳区为闽北农副产品、家具、木根雕作品、古玩、奇石等专业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主要产品有精密电子机器设备、化工原料、木材三大类。
2021年,建阳区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94亿元,比2020年(下同)增长1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58亿元,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4.2%;金融业增加值21.76亿元,增长8.7%;房地产业增加值29.30亿元,增长8.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7.9%。
人文
综述
建阳区是福建省最早设置的五县之一(公元205年置县),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享有“中国建窑建盏之都”“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等美誉。居民多信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居民大部分说的是“闽北方言”。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7月,建阳区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6处,市级文保单位27处。
书坊楠木厅位于建阳区书坊乡书坊村。由清代末年书坊富商陈氏所建,建筑占地400平方米,为四进结构,有大小房间数十间,其柱子、横梁、窗户及桌、椅、床等均用楠木建造,厅内的木雕、砖雕、石雕融为一体。

水南多宝塔位于建阳区水南宝塔山(鲤鱼山)之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 (1602年),系阁楼式空心塔,砖石结构,八角七层,高约 26. 80 米,塔身边长约4.17米,座底边长约4.50米,须弥底座由八尊石刻雄狮承托。塔身每层各面均有佛龛,现存 尊坐佛,两旁雕饰花卉、如意纹,塔檐为条石挑梢。1988年和2011年,对宝塔进行全面修缮。
建阳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名称 | 分类号 | 类型 | 时代 | 地址 | 批次 |
建窑遗址 | 53 | 古遗址 | 唐至宋 | 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 | 第五批 |
朱熹墓 | Ⅱ-34 | 古墓葬 | 宋 | 建阳区黄坑镇九峰村后塘自然村 | 第五批 |
参考来源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2月,建阳区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建阳漳墩龙角舞,是一种牛角舞和碗舞相结合的祭神舞蹈,每年三月三、或是收成季节,或是遭遇疾病灾难等的时候,畲族人民便会请巫师迎神驱邪,求平安、保丰收、消灾难,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成为闽北地区畲族文艺的经典。
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项目名称 | 级别 | 项目类别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公布时间 |
建阳建本雕版印刷 | 省级 | 传统技艺 | 南平建阳市人民政府 | 2005年(第一批) |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 省级 | 传统技艺 | 福建南平市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 南平市建阳区文化馆 | 2009年(第三批) |
白茶制作技艺(建阳) | 省级 | 传统技艺 | 南平市建阳区白茶协会 | 2019年(第六批) |
建阳漳墩龙角舞 | 省级 | 传统舞蹈 | 南平市建阳区 | 2021年(第七批) |
参考来源: |
美食特产
通芯白莲,也称作建莲。始种于五代梁朝,在清朝成为贡品,每年朝贡约近千公斤。建莲具有粒大圆润、色如凝脂、汤汁清甜,香醇爽口、营养丰富等特点,被誉为“莲中上品”。

贡眉白茶,也称作南坑白,由建阳漳墩南坑村民萧氏始创于清乾隆年间 (1736 ~ 1795 年),同治年间开始销往东南亚与中国香港、澳门地区。 1984 年,在合肥全国名茶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中国名茶。建阳区贡眉白茶香气丰富饱满、毫香显露、鲜嫩纯正等特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建阳区共有普通中学16所;小学25所,幼儿园51所。其中,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水东小学入选为新一批省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建阳区重点中学有建阳区第一中学、建阳外国语学校、建阳区第二中学等学校。
科技事业
2011年,建阳区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3个,有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2014 年,建阳区有高新技术企业达 3 家(青松化工、龙翔科技、义正机械),福建建阳龙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申报成为“福建省轮胎成型设备企业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类科技人才934人;在橡胶、机械制造等方面研究居全国领先。
文化事业
2021年末,建阳区共有体育场(馆)2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站)14个,公共图书馆1个。主要文化场馆包括建阳区文化馆、建阳区博物馆、建阳区美术馆。其中,建阳区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建阳区博物馆是市级博物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建阳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0个,其中区直属医院4个(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南平市建阳中医院、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南平市建阳区康宁医院),南平市级医院1个,监狱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村级卫生所147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年末卫生从业人员29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46人,医生1194人,拥有病床总数1649张。其中建阳市立医院、建阳市中医院、建阳市妇幼保健院为省二级医院。
交通
综述
建阳区距离武夷山机场约40公里,为闽浙赣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三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拟迁建武夷山新机场选址在建阳。
公路
截至2022年11月,建阳区有三条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京台高速公路、武邵高速公路和宁上高速公路。境内公路里程188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5.0公里;有国道3条共111.7公里;省道1条共111.2公里;县道8条共250.2公里;乡村道532条共1330.7公里。

2021年末,建阳区实有公共汽车226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123.8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290辆。
铁路
建阳区有京福高铁、横南铁路过境,铁路境内里程76.9公里;根据路线规划,建设中的温武吉快铁在此交汇。境内设合福高铁武夷山东站(高铁站),武夷山东站是闽北境内最大的高铁站,促进了建阳经济发展的全面提速。2021年,建阳区全年铁路客运量为3.6万人,铁路货运量为4.7万吨。

风景名胜
综述
建阳区主要景点有建阳麻沙楠木林、建阳区书坊红色小镇景区、武夷花花世界景区、建盏文化旅游街区、考亭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截至2022年12月,建阳区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6家。
建阳区A级旅游景区 |
序号 | 景区名称 | 等级 | 评定时间 |
1 | 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 | 4A | 2017年3月 |
2 | 南平市建阳黄坑景区 | 3A | 2015年12月 |
3 | 建阳麻沙楠木林 | 3A | 2017年6月 |
4 | 建阳生态溪源景区 | 3A | 2018年12月 |
5 | 南平市建阳书坊红色小镇景区 | 2A | 2020年6月 |
6 | 南平建阳区国华酱酒景区 | 2A | 2021年10月 |
参考来源 |
主要景点
建阳麻沙楠木林位于麻沙镇麻阳溪南侧的水南村,建于唐末,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建阳麻沙楠木林是一片面积近百亩,有着数万棵楠木构成的“风水林”。林内建造了树洞3D画,西游记人物绿雕等景点。探古宅、访蔡家巷,漫步花香步道,感受千年古村遗风;知雕版、访九儒,体验建本雕版印刷技艺;解读“程门立雪”,传颂尊师重道典故。2017年6月,建阳麻沙楠木林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景区位于建阳区西郊,景区以花卉为主题,集生态观光、文化科普、康养度假、农耕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享有“省级露营公园”“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福建省“建盏观光工厂”等名誉。2017年3月,建阳(卧龙湾)武夷花花世界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考亭旅游度假区位于建阳市潭城街道,距建阳市区4千米,由印象·考亭和中国武夷(建阳)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组成。有考亭书院遗址、千年古樟树包佛、油岩山、千亩葡萄园、湖泊、寺庙等景点。

重要人物
人名 | 简述 |
宋慈(1186-1249年) | 字惠父,建阳人,公认的法医学鼻祖,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乙科进士,历任主簿、县令、通判兼摄郡事、提点刑狱等职,撰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
游酢(1053-1123年) | 字定夫,建阳麻沙长坪人,将中原洛学南传入闽成为开闽学先河者,元祐八年(1093年)已是进士出身的太学博士,历任知县、判官、监察御史等职,因杨时到洛阳拜程颖之弟程颐为师, 留下“程门立雪"佳话 |
蔡元定(1135-1198年) | 字季通,建阳营口人,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不涉仕途,潜心著书立说,因对程朱理学思想的形成有重大贡献,被后世学者称为“闽学干城” |
参考来源: |
重要荣誉
荣誉称号 | 授予单位 | 授予时间 | 参考来源 |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2021年6月 | |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 2021年7月 | |
注:该表仅列举代表性荣誉称号 |
注释
[a]铁路用地约占4.37%;公路用地约占60.85%;农村道路约占34.78%
[b]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54人,经营管理人才286人,技能人才6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