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新乡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西部,与郑州市隔河相望,县域面积470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获嘉县常住人口38.98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获嘉县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获嘉县

英文名

Huojia County

面积

470平方公里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河南省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13°39′42″~113°44′20″、北纬35°9′34″~35°15′37″之间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河南省

所属市

新乡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9个镇、2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410724

人口

38.98万人(2022年末常住人口)

GDP

192.1亿元(2021年)

著名景点

同盟山武王庙景区

邮政编码

453800

政府驻地

获嘉县花园路2号

电话区号

0373

火车站

获嘉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huojia.gov.cn/外链

简介

获嘉县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获嘉在汉武帝时置县,后经历多次更名与迁移。截至2022年10月,获嘉县下辖9个镇、2个乡。

获嘉是宁氏祖根地,中国同盟文化发源地。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纣会盟诸候于此,境内有同盟山遗址、齐国故城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获嘉县打造了同盟山武王庙、同盟古镇袁家村等景区。

获嘉县位于中原城市群“豫北工业走廊”中部,处于中原城市群紧密圈、1小时经济圈、新乡市30分钟经济圈,是郑新融合的桥头堡。

2021年,获嘉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2.1亿元,增长8.2%,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6.1:42.5:41.4。

名称

获嘉因历史事件而得名。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西汉南越国丞相吕嘉造反,元鼎六年(前111年),武帝刘彻东巡至汲县新中乡(今新乡县西南张固城村),获叛相吕嘉的首级,遂于新中乡置县建城,取擒获吕嘉之意,命名“获嘉”。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夏朝时,获嘉县境是夏族活动的中心区域。

商朝时,县境称宁邑,属冀州。

前1046年初,武王伐纣,率大军到达宁邑一带遇大雨,无法行进,就于此安营扎寨,练兵修武,于是把宁邑更名修武。相传武王与众诸侯相会于今县城东2.5公里处,士兵积土成丘,武王即在丘上同诸侯盟誓,故后人称此丘为同盟山,并在山上修建了武王庙以示纪念。

武王灭殷后,分殷畿内地(王都直辖区)为邶、鄘、卫三国。今获嘉地属鄘,后属卫国。

春秋时获嘉县境亦曰南阳,属晋国。

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获嘉属魏国。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5年)秦灭魏,获嘉属秦国。

秦朝至隋朝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朝废除周代的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境域时称修武县,隶属于三川郡(今洛阳市东北)卫州(今卫辉市)。

汉王二年(前205年),境域修武县,隶属司隶部河内郡(今武陟西南)。

汉王四年(前203年),项羽进兵成皋,刘邦与夏侯婴渡过黄河向东逃到张耳、韩信的驻军地小修武城(今齐州故城遗址),并在其西边(今高庙村)设坛祭天。

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武帝遣将军路博德、杨濮率师讨伐,元鼎六年(前111年),武帝东巡,行至汲县新中乡(今新乡市西南6公里的张固城),南越叛乱平息,路博德遣使献吕嘉首级,武帝大喜,遂以其地置县,名曰"获嘉"。

东汉时期,冯柱之子冯石继承其母获嘉长公主爵位,称获嘉侯,境内部分属获嘉侯国,部分属修武县,均隶属于司隶校尉部河内郡。获嘉侯国治所仍在张固城村,修武县治所在今南阳故城遗址。

三国、晋复置获嘉县。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徙获嘉县治于新乐城(新乡县城,即今新乡市)。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共县,移获嘉县治于共城(今辉县城)。

隋开皇四年(584年),废修武郡,移获嘉县治于修武城,即古宁邑(今获嘉县城)。开皇十六年(596年)于获嘉置殷州。大业初年(605年)废州留县。

唐朝至清朝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于获嘉县置殷州,辖获嘉、修武、武陟、新乡、共城五县,并置博望县。属河北道。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州留县,获嘉县属河北道怀州。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大将郭子仪引兵自杏园渡(在县西南屯街村一带)渡过黄河,在获嘉打败了安太清。

五代多数地区以州统县,少数地区以军府统县,获嘉县属怀州。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获嘉县改属河北路卫州,为上县。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迁,在金统治期间,获嘉县属河北西路卫州河平军。

元代,获嘉隶属于行中书省燕南河北道卫辉路。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将获嘉县并入新乡县。十三年(1380年),恢复获嘉县治,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卫辉府。

清改制称省,获嘉隶属河南省河北道卫辉府。

中华民国

1913年,废府置道。获嘉县属豫北道。

1914年,改为河北道(道治汲县)。

1927年,撤销道建制,属河南省直辖。

1932年,河南省下设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新乡)。

1938年2月18日,日军侵占获嘉县,属伪豫北道。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县北建立了辉嘉县,在县西南建立了修获武县,同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行署七专区领导。后分别改属五专区和四专区领导。

1948年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获嘉县城,原修获武县政府机关进驻获嘉县城,建立获嘉县人民政府,属华北人民政府太行行署四专区领导。

1949年8月,属平原省新乡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划归河南省新乡专区。

1960年8月,撤销获嘉县并入新乡市。

1961年10月,恢复获嘉县,仍属新乡地区。

1986年2月撤销新乡专区,划归新乡市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获嘉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西部,东连新乡县,南接原阳县,西邻武陟县、修武县二县,北与辉县市隔大沙河相望,介于东经113°39′42″~113°44′20″、北纬35°9′34″~35°15′37″之间,县境面积470平方公里。

获嘉县

气候

获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C ,年均无霜期221.2天,年均降雨量557.2毫米,年均降雪日14.1天,年均日照2058.4小时。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4℃。全年东北风最多,其次是西南风。

地质

获嘉县地质情况简单,表层全为第四系冲积地层,在第四系之下,基岩地表没有出露。获嘉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次级单元的山西台隆与华北凹陷的过渡地带。县境北部地层产状走向为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30度左右。凤凰岭断层南侧岩层产状为走向北东45度,倾向南东,倾角30度左右。构造以断裂为主,自北向南有五条断层存在。以凤凰岭—获嘉断层及柏山—古固寨断层为主。

地形地貌

获嘉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在74.2—87.5米之间。在太行山区以上升运动为主、华北平原以沉降运动为主的新构造活动的作用下,由于黄河的长期泛滥、冲积、改道,遗留下来的故道、古堤、河滩,加上人工引黄灌溉淤地,平整土地等改造自然的活动,造成现今的获嘉地貌,为两道岗地和几片洼地,其余为微倾斜平地和平地。

水文水利

水文

获嘉县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境内共有河流34条,总长度为274.7km。其中大沙河、共产主义渠、大狮涝河、西孟姜女河骨干河道4条,全长70.7km;乡镇支流排水河30条,全长204km。大沙河属山洪河道,夏季为洪水期,冬春为枯水期,发源于山西陵川县夺火镇,经博爱、焦作、修武与小丹河汇流入获嘉县境,获嘉县境内长21公里,流域面积95平方公里,河口宽45米,行洪区宽0.5-2公里,多年平均年过水量约3亿立方米,排涝标准为二年一遇,防洪标准达二十年一遇。共产主义渠为人工开凿引黄济卫的输水渠,在获嘉县境内照镜楼村北与大沙河交汇,长10.5km,设计宽100m,河深3.5m,流量 200m³/s,输水后引起两岸地下水位太高,造成农田盐碱化,于1962年停止引水, 成为获嘉县的排涝渠道。

水利

获嘉县境内无水库,有人民、武嘉两大引黄灌区,机电井7309眼,提灌站31处。十三五期间,获嘉县新建沟渠702.9km,沟道疏浚410.7km;建设桥梁、涵桥、渡槽等建筑物16205座;新打机井6154眼,旧井维修1001眼;建电力台区442台;地埋管517.5km,地埋线2758.9km,高压线127.4km等。

土壤

获嘉县土壤共有潮土、盐土两个土类,黄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潮盐土5个亚类,9个土属,53个土种。潮土土类黄潮土亚类两合土是全县面积最大的土属,主要分布在古黄河背河洼地和古黄河滩地以及山前交接洼地的半坡上,质地为轻壤和中壤,砂粘含量适中,土体较疏松,物理性状较好,PH值8.27,蓄水保肥,易于耕作,是较理想的耕作土壤,是粮、棉、油的重要生产基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获嘉县共有耕地31345.94公顷(470189.10亩)、园地657.39公顷(9860.85亩)、林地2754.31公顷(41314.65亩)、草地45.42公顷(681.30亩)、湿地1.91公顷(28.6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633.93公顷(129508.95亩)、交通运输用地1586.81公顷(23802.1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57.49公顷(21862.35亩)。

矿产资源

获嘉县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岩、铁矿、铝土和煤等。石灰岩、铁矿、铝土主要分布在中和东—徐营西一带。煤主要分布在徐营镇一带,呈北东向展布,煤炭资源储量达8亿吨,煤层气储量200亿立方米。

水资源

2021年,获嘉县水资源总量为2.97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181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8743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为0.0769亿立方米。供水总量为1.715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1.503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0790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1284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0.0050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9月,获嘉县有林地面积7.8万亩,活立木蓄积17.541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25.41%。共建成国家森林乡村3个,省级森林乡村5个,绿化示范村47个,市、县森林乡村34个,省绿化模范乡镇3个,沿黄森林乡村“示范村”5个,省级绿化模范单位2个,花园式庭院100个。

生物多样性

  • 植物

获嘉县有毛白杨、白榆、泡桐、沙兰杨、柳树等乔木;有紫穗槐、柽柳、簸箕柳、黄杨、冬青等灌木;有狗牙根(疙疤皮)、蒿类(黄蒿、青蒿)、猪毛蒿、白草、白茅等草类;有芦苇、香蒲、浮萍、菹草、荇菜等水生植被。

  • 动物

获嘉县有家鼠、田鼠、刺猬、野兔、蝙蝠等兽类;有麻雀、燕、杜鹃(布谷鸟)、知更差、大雁等鸟类;有鲤鱼、鲢鱼、武昌鱼、草鱼、鲫鱼等水生类;有全虫、土元、蜥蜴、壁虎、蜘蛛等虫类。

  • 生态公园

如意湖湿地公园,为获嘉县1处郊野公园,位于获嘉县史庄镇。规划新增湿地面积25.95hm,结合史庄引黄调蓄工程,引蓄黄河水资源,改善水资源短缺状况。

自然灾害

获嘉县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连阴雨、大风、干热风、冰雹、低温冻害等。获嘉县旱涝灾害发生频繁,平均4年出现1次旱年和1次涝年,12年出现1次大早年,16年出现1次大涝年。2021年,获嘉县经济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为30.05万亩,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5.29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获嘉县下辖9个镇、2个乡。有城关镇、照镜镇、黄堤镇、中和镇、徐营镇、冯庄镇、亢村镇、史庄镇、太山镇、位庄乡、大新庄乡。县政府驻获嘉县花园路2号。

区划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下辖政区数量

城关镇

410724100000

16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

照镜镇

410724101000

17个村委会

黄堤镇

410724102000

11个村委会

中和镇

410724103000

14个村委会

徐营镇

410724104000

25个村委会

冯庄镇

410724105000

23个村委会

亢村镇

410724106000

23个村委会

史庄镇

410724107000

19个村委会

太山镇

410724108000

26个村委会

位庄乡

410724200000

2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

大新庄乡

410724203000

24个村委会

参考资料: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获嘉县委员会

书记

赵明俊

获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张志霞

获嘉县人民政府

县长

杨新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获嘉县委员会

主席

韩开钊

参考资料:

备注: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3年5月30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获嘉县常住人口38.98万人,城镇化率52.13%,比2021年提高0.63个百分点;出生率6.91‰,死亡率7.42‰,自然增长率下降0.51‰,首次出现负增长。从性别和年龄结构看,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9.83万人,占总人口的50.87%,女性人口19.15万人,占总人口的49.13%,总人口性别比103.60(以女性人口为100.00),人口性别结构保持稳定。0岁至15岁人口为8.63万人,占总人口的22.1%;16岁至59岁人口为23.19万人,占总人口的59.5%;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6万人,占总人口的18.4%。

民族

获嘉县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回、蒙古等少数民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共有少数民族成分23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928人,其中回族1623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5.43%;蒙古族100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4.36%。

方言

获嘉县方言处于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与山西相邻的县和山西一带的语音系统相近,中原地区有许多语言特点和中原官话的郑州、洛阳、开封等地相同。

宗教信仰

获嘉县主要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佛教活动场所主要有崇兴寺、香山寺、罗汉寺、飞龙寺、登觉寺、龙泉寺等;伊斯兰教在清代传入获嘉县,现境内清真寺有东关清真寺、亢村清真寺、刘桥清真寺、中和清真寺等;基督教在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传入获嘉县,现活动场所有城关基督教堂。

经济

综述

获嘉县农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体。现代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是获嘉县主导产业。2021年,获嘉县生产总值192.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366万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816004万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795758万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为16.1:42.5:41.4。

第一产业

获嘉县是重要的产粮区,全国优质粮产业化开发示范县。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稻谷,主要油料作物为花生,主要水果品种有西瓜、草莓、苹果、梨。获嘉大白菜是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获嘉黑豆是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021年,获嘉县粮食产量321515吨,油料产量187.4吨,蔬菜产量282628.27吨,食用菌产量7497.5吨,瓜果产量1392.3吨,新增高标准农田32.5万亩,涉农龙头企业达36家,“三品一标”产品认证达15个,形成了以获嘉香菇、锦源生蔬为龙头的菌蔬产业。

获嘉县是我国南北花卉的交汇点,是南花北上和东花西引的天然驯化场。截至2023年3月,获嘉县花木种植产业规模达到4.2万亩,花木产业年产值7亿元,培育省级花木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市级花木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全县花木种植经营实体796家,花木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

获嘉县是全国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县。2021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0821吨,比上年增长21.1%。禽蛋产量16866吨,增长5.6%。牛奶产量2212吨,增长6.4%。

第二产业

机械、设备制造、化工、纺织、食品是支柱产业。现代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是主导产业。现代化工产业以精细化工、煤化工为重点,装备制造产业以农机装备为重点。获嘉县已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现代化工产业园集约、集聚、集群的发展格局。获嘉县产业集聚区成为首批省定化工类产业集聚区,楼村精细化工新材料专业园区同时被批准为首批省定专业化工园区。2021年,获嘉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0.1%,制造业增长1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5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5.4%;高成长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7%。

第三产业

获嘉县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以冷链物流和多式联动为重点的物流产业是获嘉县主导产业。旅游业、健康养老业、物流业是重点发展产业。2021年,获嘉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9.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46亿元,增长17.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6.8%;金融业增加值5.05亿元,增长9.4%;房地产业增加值12.79亿元,增长6.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5.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3.15亿元,增长9.45%。

获嘉县产业集聚区

获嘉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2.77平方公里,建成区10.85平方公里,分为北区、南区两部分。北区主导产业为新型建材,南区主要发展现代家居,配套产业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2009年经省政府认定为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2016年,获嘉县产业集聚区晋升一星级。截至2021年7月,辖区入驻工业企业达13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龙头企业、代表企业有河南金天化工有限公司、新乡市科邦化工有限公司、新乡市申坤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新乡天鑫机械有限公司等。

社会

教育

获嘉县是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2021年,获嘉县普通高中在校生7763人,初中在校生18432人,小学在校生38085人,特殊教育在校残疾儿童196人。全年共安排“两免一补”经费6376万元,惠及56517中小学生。幼儿园在园幼儿13284人。

获嘉县是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先进县。2021年,获嘉县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8607人,教职工287人。获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先后被为评河南省重点职业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省级重点专业学校、新乡市职教先进单位、新乡市职教先进单位、新乡市职教先进单位。

文化事业

截止2021年末,获嘉县共有国有文艺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省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县级70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6858户。全年累计订销报纸523.9万份,累计订销杂志17.25万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71卷(件),档案资料利用255人次,查阅4196余卷。

科技

截止2021年末,获嘉县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2021年无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34个,其中省级9个,市级25个;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全部专利375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314件,外观设计57件。2021年,科技资金投入共211.59万元。

医疗

截至2021年末,获嘉县共有卫生机构339个,其中医院7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31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2654张。卫生技术人员252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2人,注册护士907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850464人次,总出院人数66213人。

获嘉县主要医院

名称

等级

地址

获嘉县人民医院

二级

获嘉县健康路29号

获嘉县中医院

二级

获嘉县健康路669号

获嘉县妇幼保健院

二级

获嘉县同盟大道西段路北

参考资料:

体育

截至2021年末,获嘉县共成立体育协会11个,体育俱乐部2个。已完成11个乡镇全民健身辅导站、219个行政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村建设,实现体育组织全覆盖。全县体育场地面积96.34万平方米,人均2.34平方米。2021年全年举办体育活动、培训20余次。

社会保障

2021年,获嘉县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760人。其中,参保职工38154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60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647人。其中,参保职工17684 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96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74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0827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人数371016人。2021年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0.16万元,共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人员446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009.06万元,共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7792人。

环境保护

2021年,获嘉县市控河流监测断面中,地表水质地表水质量Ⅳ类水体比例50%,地表水质量Ⅴ类水体比例50%,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58.9%,PM10平均浓度(剔除沙尘后)为 88 μg/m3,PM2.5平均浓度(剔除沙尘后)为 51μg/m3。

交通

综述

获嘉县距离省会郑州60公里,位于中原城市群“豫北工业走廊”中部,处于中原城市群紧密圈、1小时经济圈、新乡市30分钟经济圈,是郑新融合的桥头堡。南距郑州国际机场80公里、东距京港澳高速20公里,京广铁路、新焦铁路、菏宝高速贯通全境,是晋煤外运、南太行旅游的重要通道。

公路

截至2021年末,获嘉县道路总里程820.601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93.4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即荷宝高速,县域内长18.3公里。

铁路

获嘉县境内有京广铁路、新焦铁路贯通全境,境内铁路总里程34.8公里。新焦铁路在获嘉县境内设有获嘉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13年12月,获嘉县共有城区公交班线2条,公车车辆40辆,出租车辆90辆,公交车出租车覆盖城区面积达100%。

人文

综述

获嘉是宁氏祖根地,中国同盟文化发源地。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纣会盟诸候于此,捧土筑坛,誓师盟誓,谋成牧野之战,留下了同盟山、武王庙等诸多文化古迹。

获嘉县

文物古迹

获嘉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

获嘉县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时代

文物类型

级别及批次

参考来源

渡河词碑

历史纪念建筑物

河南省第二批

同盟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

古遗址

河南省第二批

齐州故城

北朝

古遗址

河南省第二批

中和镇天主教堂

1902年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河南省第七批

获嘉文庙

古建筑

河南省第七批

获嘉城隍庙

古建筑

河南省第七批

寂照寺

古建筑

河南省第七批

刘伶墓 (含刘伶寺石刻)

魏、晋、明

古墓葬

河南省第七批

东张巨刘氏旧宅

古建筑

河南省第八批

登觉寺

古建筑

新乡市市级

  • 同盟山遗址

同盟山遗址位于获嘉县城东北2.5公里处,高约六七米,占地百余亩,是一处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址,为武王伐纣战前誓师的盟台,也是武王军举行牧野大战现存于地表的唯一物证。1979年4月,同盟山被获嘉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2月,同盟山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渡河词碑

渡河词碑位于河南省获嘉县亢村镇西街村,该碑立于明代,刻行书9行共169字,分别为词和作者落款。碑文是明朝夏言随嘉靖帝南巡时所写,记载了嘉靖帝南巡渡河之事,借用《词》的形式,描绘了河山和当时盛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6月,获嘉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个。 

名称

类别

级别及批次

参考来源

马皮舞

传统舞蹈

河南省第二批

独脚舞[独腿高跷]

传统舞蹈

河南省第二批

踢棒槌

传统舞蹈

河南省第二批

豫北木版神像画[小杨庄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河南省第三批

李氏中医精神病疗法

传统医药

河南省第四批

罗汉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质

河南省第五批

  • 马皮舞

马皮舞,也称“神马皮”“耍马皮”,是古代旱灾时祈雨的祭祀舞。流行于获嘉县杜官滩坑西村一带。据传,马皮舞始于明洪武二年,是从山西洪桐县随移民迁至此处。演出时,由一人执鞭起舞,此角色称为“马皮神”。另有六人背上皆背装有铜铃的将牌,牌上绘有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在“马皮神”周围作舞,称为“耍马皮”。过去当大旱时,以此演出形式而作舞求雨。现今只在春节期间,作为娱乐性的演出,以来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

马皮神

  • 庙会

庙会亦称庙市,是集市形式之一,旧时多以庙寺周围为聚会之地故称,现纯属物资交流性质。获嘉影响较大的庙会有火神庙会、武王庙会、城隍庙会、吕祖庙会等。武王庙“元宵节庙会”是获嘉县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传统庙会,通常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至正月十六举办,庙会上有扭秧歌、敲锣打鼓、军乐表演、舞龙舞狮、戏曲快板等民俗表演。

  • 背妆

背妆是获嘉县照镜镇西彰仪村民俗。清光绪十九年,西彰仪村人吕芳山组织成立背妆,因其结构精巧,化妆生动,表演细腻,成为该村的传统文化项目。背妆分上、中、下三节,每节含有精密的技巧。上层表演者称为“上装”,由5、6岁的女童扮演;下层表演者称为“下装”,由经过严格训练且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的成年人表演;中间部分称为“中节”,用各种造型艺术和“机关”巧妙地将“上装”和“下装”连为一个整体。经过人们继承和改进,背装已经成为具有独特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饮食

获嘉县饮食以面食为主食,副食为各种杂粮、肉类和蔬菜。制作方法有煮食、蒸制、煎炸、炒制等。面食品种花样繁多,主食类有饸饹条、汤面条、 捞面条、甜面叶、扁食、枣馍、炸馍片、炒馍、烧饼(芝麻、葱油、油酥)、烙馍卷菜、 塌菜馍等;副食类有贡肉、凉粉、烩菜、 蒸菜、炸茄子、手撕烧鸡、猪脸肉、炒枣面、金骨条、蜜三刀、江米条儿等。

  • 获嘉饸饹条

饸饹是北方三大面食之一,和拉面、刀削面齐名,其他各地都叫饸饹面,唯独获嘉人叫“饸饹条”。相传获嘉饸饹条和一则传闻有关,苏护之女苏妲己由其兄嫂护送前往国都朝歌途中,路经获嘉,下榻于当地驿馆,妲己之嫂颇通玄术,下厨用面粉佐以祛邪镇灾之物作了一碗面,可惜晚了一步,苏妲己已被狐狸精附身。假妲己问嫂嫂所端面食叫何名字,妲己之嫂见天命如此,痛心疾首,只是喃喃道“活啦,活啦”。在获嘉方言中,饸饹和“活啦”同音近调,经历代演变,于是成了获嘉人现在所称的“饸饹”。

获嘉县

特产

  • 获嘉大白菜

获嘉大白菜是获嘉县名优特产。获嘉县地处北纬35度,当地的气候、水质、土壤等自然条件造就了获嘉大白菜的优良品质。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获嘉一带就有种植大白菜的传统,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选为“贡品”。2010年,获嘉大白菜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名录。

  • 获嘉黑豆

获嘉黑豆是获嘉县名优特产,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丁村93-1”为获嘉黑豆主栽品种,具有“子粒油黑发亮,内仁碧绿、晶莹剔透”等特色,被誉为“黑王珍珠”。

风景名胜

综述

获嘉县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围绕同盟文化、乡村休闲、花卉观赏、红色精品四大旅游线路,打造了同盟山、齐州古城、同盟古镇、奇幻玫瑰庄园、如意湖、刘桥—楼村等重点文旅项目。2021年,获嘉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00万元。其中,接待国内旅客30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000亿元;年末共有备案景区1处,星级酒店11个,旅行社15家。

主要景区

  • 同盟山武王庙景区

同盟山武王庙景区位于获嘉县城东三公里,景区占地230000平方米,为大型北方园林建筑。现存完整的明代建筑群——武王庙,殿堂40余间,供奉周武王与西周开国先贤,为全国唯一祭祀周武王之场所。景区内有阴阳树,武则天手植槐,诸侯井,饮马池,封神崖,小西湖,遇仙桥,传石摩崖石刻等30余处景点。

获嘉县

  • 同盟古镇袁家村景区

同盟古镇袁家村景区位于获嘉县亢村镇产业扶贫基地,占地2000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是集民俗非遗、特色美食、休闲娱乐、文化创意、民宿客栈为一体的中原休闲度假体验地。

重要人物

人名

简述

卫飒

(约前10~60年)

字子产,西汉河内修武(今河南省获嘉县)人。官至东汉少府(九卿之一)

张思明

(1259~1337年)

字士瞻,祖籍获嘉,后迁居辉县。元中书左丞

贺盛瑞

(1553~1615年)

字太徵,号凤山,获嘉县城内人。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进士。历任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泽州知州、刑部福建清吏司主事等职。著有《因隐亭遗稿》、《冬官罪案》

李占彪

(1817~1861年)

字流芳,大新庄乡南务村人。清末豫北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陈其昌

(1855~1938年)

字兆隆,获嘉县后寺村人。民国名医,著有《湿症发微》、《寒温穷源》一卷

刘德文

(1886~1976年)

获嘉县东张巨村人。民国年间戏剧界著名艺人,主要作品有《金钱豹》、《三岔口》、《武松打店》《霸王别姬》等

参考资料:

重要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参考来源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1年4月

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

农业农村部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