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是中国福建省南平市管辖的县级市,简称“芝城”,地处南平市中南部,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介于东经117°58'45”~118°57'11”,北纬26°38'54”~27°20'26”之间。总面积4233平方千米,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截至2021年末,建瓯市全市常住人口43.1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10个少数民族。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建瓯市的:名称来历、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社会事业、交通、景区、人物、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建瓯市

简称

芝城

面积

4233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南平市中南部

地理坐标

27°2'19"N,118°19'17"E

下辖地区

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350783

人口

43.1万人(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

语言

建音

GDP

295.62亿元(2021年)

著名景点

北津湖一归宗岩风景区、建瓯市湖头村景区

车牌代码

闽H

邮政编码

353100

政府驻地

建瓯市瓯宁路68号

电话区号

0599

火车站

建瓯西站

市树

香樟

市花

建兰

简介

东汉建安初年(196年)设置建安县。民国二年(1913年),合并建安、瓯宁2县,各取首字命名为建瓯县。1992年10月20日,国家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建瓯县,设立建瓯市。截至2021年10月31日,建瓯市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218个村、28个居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建瓯市瓯宁路68号。

建瓯市是中国文化先进县、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十八个千名进士县之一,荣获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称号。2021年,建瓯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62亿元。

名称来历

建瓯境内原有县治同城的建安、瓯宁两县,民国二年(1913年)由同城建安、瓯宁二县合并设建瓯县,取二县首字为名。因县城与紫芝山隔溪相望,简称“芝城”。

历史沿革

东汉至隋朝时期

东汉建安初年(196年),划分侯官北乡土地,设置建安县(以年号为县名)。

建安八年(203年),贺齐进兵建安,立南部都尉府。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设建安郡,郡治在建安,属吴会稽郡南部都尉。

晋惠帝(291-306年)时,建安郡属江州(今江西九江)。

南朝宋高祖时,建安郡仍属江州。

陈永定二年(558年),建安郡改属闽州(今福州),后改称丰州(今福州)。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属泉州(今福州)。

唐宋至元明时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改太守为刺史,移治建安县。景云二年(711年),属闽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建安郡,建安县属建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建州,属福州都督府。上元元年(760年),建州属福州节度。中和四年(884),建州寓治建阳。

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平,恢复建州,建安县属建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建州属两浙西南路。雍熙二年(985),建州改属福建路。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划建安、浦城、建阳三县部分之地设置瓯宁县,治所境内2县并立。熙宁三年(1070年),撤销瓯宁县。元佑四年(1089年),划分建安西北12个里(建阳、浦城之地不再划入),设置瓯宁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改建州为建宁府。

元至元初年(1264年),建宁府属江浙行中书省杭州。至元十三年(1277年),元军取建宁。至元十五年(1279年),改为建宁路。至元十七年(1281年),改为建宁路总管府。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立建宁分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恢复建宁府。

近现代

清自顺治三年(1646年)起沿袭明制。

民国元年(1912年)仍称建宁府,后改称建瓯府,民国二年(1913年)裁府,合并建安、瓯宁2县,各取首字命名为建瓯县,属建安道管辖,道址设在南平。民国17年(1929年),废除道,只设省、县两级,建瓯改为县政府,直属省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7年),全省划分为7个行政督察区,建瓯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50年3月,改为建瓯行政专员公署。

1956年,建阳专员公署并入南平专员公署,建瓯县改属南平专员公署管辖。

1970年,复设建阳地区行政公署,建瓯县属建阳地区行署管辖。

1984年3月,撤销公社,设立乡镇。

1989年1月,建阳地区行政公署改名为南平地区行政公署。

1992年10月20日,国家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建瓯县,设立建瓯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建瓯市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218个村、28个居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建瓯市瓯宁路68号。

街道

建安街道

徐墩镇

吉阳镇

房道镇

顺阳乡

通济街道

南雅镇

迪口镇

小桥镇

水源乡

瓯宁街道

玉山镇

东游镇

东峰镇

川石乡

芝山街道

小松镇

/

/

龙村乡

参考来源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建瓯市地处南平市中南部,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介于东经117°58'45”~118°57'11”,北纬26°38'54”~27°20'26”之间,北邻建阳市,南接南平市、古田县,东靠政和、屏南县,西与顺昌县交界。总面积4233平方千米。

建瓯市

地质

建瓯市内地层发育以变质岩为主。上元古界出露地层,为前震旦和震旦,多为酸性岩,次中性岩,极少基性岩。主要分布于中、西、南部;中生界出露地层,为沉积岩和火山岩,局部地区有白垩系上垩赤石群和新生界第三系佛县群,呈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多分布于建瓯市西北部。火山岩属中生界侏罗系上统长林组、南园组及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多为残、坡、冲、洪等堆积物,多分布于大河两岸及主要小溪中、下游地区。

地形地貌

建瓯市属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南低。四周为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环绕,中西部是以建溪、松溪为主轴的河谷平原、丘陵与串珠状的山间盆谷,坡度较平缓,形成以水侵蚀为主的地貌。全市平均海拔453.55米,以东部辰山最高(海拔1822.2米),以南部南雅镇房村为最低(海拔68米)。

气候

 建瓯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多年平均气温为19.0℃;全年无霜期286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4.7小时;年平均有雷暴天71天;年平均降水量1673.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为170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平均风速为1.2米/秒,春季多东风和西北风,夏多东风,秋多西北风,冬多偏北风。

水文水利

建瓯市河流主要属闽江建溪流域,呈格子状水系,发育全面,流向多为东北~西南,多年平均水位90.91米,大河利用落差3.5~18米,小溪102~420米。境内有5公里以上河流131条,总长1569.2公里;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建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境内河流长161.6公里。

建溪,为建瓯市最大河流,是闽江主要支流,源于浦城和崇安北端,分南浦溪和崇阳溪,两河相汇于徐墩镇山边长源村边,始称建溪。净流量占闽江水量的三分之一;崇阳溪又名西溪,源溪上游落差大,多河曲浅滩,最大流量达4010立方米/秒;松溪,又名东溪,源于浙江省庆元县力源村,最大流量5330立方米/秒,枯水期平均流量18.56立方米/秒。

土壤

建瓯市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其中包括:红壤、水稻土、黄壤、紫色土、潮土、草甸土。土壤大多以红黄壤为主。

自然灾害

建瓯市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冰雹、寒潮、山体滑坡等,以水灾最为严重。1998年6月17~22日,建瓯市发生一次严重的水灾,全市普降暴雨,全市18个乡镇、街道全部受灾,受灾人口21.9万,冲毁农田138.2公顷,农作物受灾711.1公顷,损坏房屋25.3万间,倒塌房屋12.5万间,因灾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21.2亿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建瓯市有耕地27172.52公顷、种植园用地56036.25公顷、林地311969.6公顷、草地496.45公顷、湿地331.9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319.5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970.0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880.89公顷(11.82万亩)。

矿产资源

建瓯市已发现的矿区、矿点和矿化点共有76处22种。其中金属矿包括:铁矿、锰矿、铜矿、铅锌矿、金矿、锌矿、钼矿、稀土矿、钨矿、锡矿、银矿;非金属矿包括:煤、黄铁矿、白云岩、水晶矿、压电石英矿、磷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土、硅石、腐肥矿。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建瓯市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全市植被有6个型组、9个型、16个群系组,73个群系和205个群丛。

截至2022年2月,建瓯市维管束植物有177科442属1416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37属121种;裸子植物8科15属22种;被子植物137科390属1292种。常见的有杉科、松科、壳斗科、禾本科、豆科等2l科。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甜槠、毛竹、五节芒等70多种。古珍稀树种有银杏、鹅掌楸、水松、香榧、三尖杉、沉水樟、刨花楠、花榈木、红豆杉、榉树、楠木、红花油茶、观光木、莫氏玉兰等14种。大宗经济树有油茶、油桐、漆树、棕榈、锥栗等14种。

动物资源

截至2022年2月,建瓯市野生动物有28目87科330种,属国家保护的有17种,其中属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黑鹿、金猫、黄腹角雉;属二级保护的有毛冠鹿、髭羚、大灵猫、麝、小灵猫、穿山甲、水獭、猕猴、白鹇、鸳鸯、褐林鹗、蟒蛇、黑熊。

生态环境

2019年,建瓯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全年达标天数比例99.5%,综合指数2.73;6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其中:颗粒物浓度(PM10)3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浓度(PM2.5)19微克/立方米。辖区内建溪、松溪、南浦溪、崇阳溪等4条主要河流6个水质评价断面水质均为Ⅱ类,评价为优;全市15条小流域水质Ⅱ-III类比例达93.3%。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建瓯市全市常住人口4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7万人,乡村人口20.53万人,城镇化率52.36%。公安户籍166590户,人口541854人,下降7.6‰。2021年全市全年出生人口3643人,出生率6.7‰,死亡人口2967人,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1.2‰。

民族构成

建瓯市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1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仅畲、苗两族有独自的聚居村落。其中畲族的人口较多,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

经济

综述

建瓯市是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锥栗之乡、中国根雕之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中国东南白酒名城。

截至2021年末,建瓯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62亿元,比2020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7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01.57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37.34亿元,增长6.5%。

第一产业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甘薯、马铃薯、大豆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奶牛、羊、兔、家禽养殖为主;渔业以草鱼、链鱼、鳍鱼、鲤鱼、卿鱼养殖为主。拥有辰山牧鸡、朱峰葡萄、南路水仙、北苑贡茶等特色农产品。

2021年,建瓯市全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13亿元,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46.72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29.96亿元,增长5.7%;牧业产值13.95亿元,增长10.2%;渔业产值2.77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3亿元,增长4.1%。

第二产业

建瓯市是白酒、竹木产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其中重点企业包括:福矛集团、双龙戏珠酒业、华宇竹业,其中,建瓯市华宇竹业被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2016年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

2021年,建瓯市全市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51823万元,增长4.1%。143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56987万元,现价下降1.8%,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产值2088197万元,现价下降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78457万元,现价增长9.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90333万元,现价下降4.0%。分轻重看,轻工业产值1421933万元,现价增长1.9%;重工业产值835054万元,现价下降7.5%。

第三产业

2021年,建瓯市全市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6.20亿元,增长7.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69亿元;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5.51亿元;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16.04亿元,增长8.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20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287.92亿元,增长3.9%,各项贷款余额186.62亿元,增长9.0%;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0284万元,下降0.2%。

建瓯市主要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

农村信用合作社

邮政储蓄银行

参考来源

文化

综述

建瓯市是中国文化先进县、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十八个千名进士县之一;截至2022年2月,建瓯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建瓯挑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个;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建宁府孔庙、通仙门、中共闽北临委旧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名称

级别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

公布时间

建瓯黄华山“米烧”白酒酿造技艺

省级

Ⅷ 

传统技艺

建瓯市

2021年12月(第七批)

建安盏烧制技艺

省级

Ⅷ 

传统技艺

建瓯市

2021年12月(第七批)

建瓯林氏金银器制作技艺

省级

/

/

建瓯市

2019年(第六批)

建瓯乌衣红曲“三冬老”黄酒酿造技艺

省级

/

/

建瓯市

2019年(第六批)

建瓯太保信俗

省级

民俗

建瓯市

2019年(第六批)

建瓯酱香型福矛窖酒酿造技艺

省级

传统技艺

建瓯市

2017年1月(第五批)

建瓯高炉光饼制作技艺

省级

传统技艺

建瓯市

2017年1月(第五批)

根雕(建瓯根雕)

省级

传统美术

建瓯市

2017年1月(第五批)

参考来源

  • 建瓯根雕

建瓯根雕,起源于三国时期,吴永安四年(261 年),张弘到建安造船,所造全国最好的船只“双尖雀船”上就充分使用了根雕艺术。建瓯已形成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的根雕产业,成为全国性的根雕产供销基地。

  • 建瓯福矛窖酒

建瓯福矛窖酒,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名酒”称号,以其幽雅的酱香和醇正的酒质,深受大众喜爱。并成功搭载神舟八号宇宙飞船,研发了太空酵母,首创了“太空风味”。

文物古迹

建瓯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名称

分类号

类型

时代

地址

批次

北苑御焙遗址

Ⅰ-95

古遗址

福建省建瓯市

第六批

建瓯东岳庙

Ⅲ-303

古建筑

福建省建瓯市

第六批

建瓯值庆桥

8-0324-3-127

古建筑

福建省建瓯市

第八批

参考来源

地方象征

  • 市花

建瓯市的市花是建兰,植物学界以建兰主产地福建而为名,而福建取名于福州与建州(今建瓯)之首字,建兰与建瓯密切相关,因此,建兰被评选为建瓯市市花。

  • 市树

建瓯市的市树是香樟。香樟寿命长,在建瓯境内有达上千年的古香樟,因此被评选为建瓯市市树。

美食特产

  • 传统名菜

在建瓯众多传统菜系中,冬笋锅(挖)底、肚丝鸡绒(茸)、香味板鸭、珍珠纳底、榛仔煨排骨、笋(肉)片春盘、酸辣漤鱼、皱油膀(冇)蹄、高汤粉丸(掺菇肉)及大肠炒光饼被列为地域性“十大传统名菜”。

  • 传统小吃

建瓯传统小吃包括:建瓯板鸭、建瓯扁肉、纳底、粿包、薄饼、光饼、药膳、锅边、豆腐娘粉等。

  • 特色产品

建瓯特色产品包括:建瓯弓鱼、建瓯光饼、茶叶、笋、竹、榛子、瓜子等。

宗教

建瓯市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中以信奉佛教人数为多,佛教寺庵遍及城乡,佛教主要活动场所有建瓯光孝寺、白云寺、圆通寺、西天王堂、华藏寺等;主要道院有龙济道院、玉宸道院、集仙道院、紫霞道院等。

方言

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一1795年),就有林端材编写出《建州八音字义便览〉(简称《建州八音》),收录了清乾隆年间建瓯方言的声、韵、调和字的读音,根据当时的汉语切音拼音法,建瓯方言有八个音调,故称为“八音”。而后,建瓯方言作为一种语音体系在地域中逐步形成并被广泛运用,被后人称为建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建瓯市全市普通中学有23所,教职工2054人;小学123所(完小61所,初小62所),教职工216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0%。建瓯市主要学校有:建瓯市第一中学、建瓯市第二中学、建瓯市第三中学、建瓯市东峰中学、建瓯市聋哑学校等。全年完成中小学改造提升项目19个,48所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科技事业

2011年,建瓯市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各类科技人才1.1万人。2021年,建瓯市全市立项各类科技项目5项(省级),争取项目资助资金270万元(省级)。

文体事业

建瓯市主要文化设施有建瓯市图书馆、建瓯市文化馆、建瓯市知青博物馆、福建积翠馆建瓯分馆;体育设施有建瓯市体育馆。其中,建瓯市知青博物馆被福建省文体交流协会评为“福建省知青历史文化第一博物馆”。建瓯市知青博物馆,于2016年8月筹建,2016年9月24日就正式开馆。该馆由声像馆、书画馆、生活馆、书籍馆、实物馆等8个展厅组成,设有各类展板100多幅,现有藏品150多件。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建瓯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332个,其中,医院21个,村卫生所226个。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数2626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306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624人,其中,执业医师719人,执业助理医师208人,注册护士1193人。其中,建瓯市立医院、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瓯市妇幼保健院属于福建省二级医院。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建瓯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8895人,下降0.9%,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080人,增长3.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51人,增长1.9%;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496人,增长15.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1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737人,全年城乡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49.97万元。

交通

综述

建瓯市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

建瓯境内有京台高速公路(G3)、长深高速公路(G25)贯穿而过。截至2021年底,全市境内公路里2518.74公里,其中:国道公路271.017公里、省道34.75公里、县乡公路2212.99公里。

铁路

建瓯境内有合福高铁、峰福铁路、衢宁铁路、国道205线、237线和528线贯穿而过。合福高铁于2015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在建瓯市设建瓯西站;京台高速公路建瓯至闽侯段,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衢宁铁路于2020年9月27日开通运营,在水源乡王厝村设客货两用的建瓯东站。

公共交通

2011年,建瓯市拥有客运汽车297辆、4235座,客运量315.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0200.5万人次·千米。2021年,建瓯市拥有载客汽车34052辆,全年旅客运输量66万人,客运周转量4766万人次·千米。

景区

综述

建瓯市境内主要风景名胜区有北津湖一归宗岩风景区、黄华山风景区、光孝寺、中国根雕城·建瓯根雕城、五凤楼、云际山景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建瓯市有国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1家。

建瓯市A级旅游景区

序号

景区名称

等级

评定时间

1

福建建瓯根雕城

3A

2015年

2

建瓯市湖头村景区

3A

2015年

3

建瓯迪口葡萄风情小镇

3A

2017年

4

建瓯双龙戏珠观光工厂景区

3A

2017年

5

建瓯市福矛观光工厂景区

2A

2018年

主要景区

  • 北津湖一归宗岩风景区

北津湖一归宗岩风景区位于徐墩镇归宗上溪口村东1.5千米处,景区面积约5平方千米,由归宗岩、宝石岩、梅岩三部分组成,主要特点是岩崖峭奇、古木参天。其中梅岩景区就有山、水、花、亭、瀑布等自然景观。

建瓯市

建瓯市

建瓯市

以上图片参考来源

  • 建瓯市湖头村景区

建瓯市湖头村景区位于建瓯市小松镇,景区融合苏、徽、晋三大建筑派系,主要景点包括:五福临门、藏金亭、君子墙、公主亭、苏式门院等。

建瓯市

建瓯市

建瓯市

以上图片参考来源

  • 云际山景区

云际山景区位于建瓯市城南,最高海拔约400米,景区由云际山、善见塔、光孝禅寺、梅仙山、通仙门五大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道观三清宫、云际山陆羽泉、詹金圃百年水仙茶园、善见塔和紫芝山、福船山和建安郡城遗址、光孝禅寺、梅仙山梅仙庵、环溪精舍和画卦洲、通仙门太保楼等。

人物

人名

简述

袁枢(1131~1205年)

字机仲,建安人,南宋历史学家,著有《通鉴记事本末》等作品

杨荣(1372~1440年)

字勉仁,建安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著有《玉堂遗训》、《训子篇》、《北征记》、《杨文敏集》等作品

参考来源

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参考来源

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1年1月    

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

中共福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