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漯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居黄淮平原,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介于北纬33º43′-33º59′、东经113º43′-114º09′之间,县境域面积803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临颍县常住人口59.44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临颍县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临颍县

英文名

Linying County

面积

803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中部

地理坐标

北纬33°43’-33°59’,东经113°43’-114°09’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河南省

所属市

漯河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10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代码

411122

人口

59.44万人(2021年末常住人口)

方言

中原官话南鲁片

GDP

402.6亿元(2022年数据)

著名景点

南街村景区、小商桥景区

邮政编码

462600

政府驻地

临颍县颍川大道中段行政综合大楼

电话区号

0395

火车站

临颍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s://www.linying.gov.cn/Default.aspx外链

简介

临颍县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水系属淮河流域,共有大小河渠21条。境内属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降水受季风影响较明显。先秦时期,为豫州之地。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设县,因滨临颍水而得名。截至2022年3月,临颍县下辖10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县政府驻地临颍县颍川大道中段行政综合大楼。

临颍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见证汉魏政权交替的“受禅台”“三绝碑”,早于赵州桥的隋代小商桥。南街村的“双人旱船舞”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颍县乡村旅游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拥有“红色亿元村”南街村景区。截至2020年末,临颍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2家。

临颍县交通便利,位于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铁路沿线,是河南省“米”字型发展战略布局中沿京广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临颍县是“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休闲食品、智能装备、现代家居是临颍县三大主导产业。2022年,临颍县全年生产总值为402.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3:44.1:43.6。

名称

“临颍”因滨临颍水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设置临颍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夏、商、周时期为豫州之地。春秋时期属许男国,有城颍邑(今固厢乡城顶村),大陵邑(今巨陵镇巨陵村)。战国时期属魏地。

秦至南北朝

秦时属颍川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于城颍邑置县,因临颍水,故名临颍,属颍川郡。

新朝王莽时,改临颍为监颍。

刘秀建立东汉,复西汉旧制,又改监颍为临颍。

汉延康元年(220年),汉献帝在繁阳亭(今临颍县繁城镇)禅位于曹丕,取繁荣昌盛之意,将繁阳亭改为繁昌县。

420年,刘裕建宋(史称刘宋),撤销繁昌,并入临颍,属颍川郡。

439年,临颍归北魏,属南颍川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颍阴(治所在今许昌市魏都区)亦并入临颍。永熙三年(534年),临颍属东魏,隶豫州部颍川郡。这时颍阴、繁昌又从临颍析出复置县。

武定八年(550年),高洋灭东魏,建北齐,设临颍郡(郡治在郾城东)。

建德六年(577年)周灭齐,临颍、颍阴并入长社(今许昌市魏都区)。

隋代至清代

隋开皇初年,复置临颍、繁昌,属颍川郡。

隋大业四年(608年)颍水外溢,临颍县城被大水淹没,城址遂从固厢向南迁7.5公里到龙脾岗(今黄土岗)之最高处筑新城(今县城)。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繁昌,入临颍,至此繁昌不再单独成县。

后梁属许州匡国军,后唐属许州忠武军,北宋属颍昌府。

绍兴十年(1140年),岳家军骁将杨再兴率三百名骑兵巡逻到临颍县境内的小商桥时,突然遭遇金军的大队人马。由于众寡悬殊,杨再兴被乱箭射死,壮烈牺牲。

宋金和议签订之后,南宋把淮水以北土地割让于金,临颍改属许州昌武军。

元属汴梁路许州。

明清属河南开封府许州。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建立后,废州府,设道尹,临颍属豫东道。1913年改属开归陈许道,1914年改属开封道。

1915年改道尹为观察使,隶属豫东观察署。

1917年设行政长,隶豫中行政长公署。

1927年废道尹制,直隶河南省政府。

1927年5月,北伐军与奉军在河南作战。在临颍战役中,奉军伤亡逾万,被俘千余,是北伐军与奉军决战的一场关键性战役,共产党员蒋先云牺牲在临颍县三里头村,村中建起了先云广场和蒋先云纪念碑以示纪念。

1932年设行政督察专署,属河南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7年7月,临颍县抗敌后援会成立,姚建宇等中国共产党员积极向民众宣讲党的抗日政策,动员青年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坚决同国民党的片面路线作斗争。

1944年5月,临颍县被日军占领,国民党临颍县长阎受典弃城而逃。据不完全统计,日伪在临颍共打死农民2350人,逼死12333人;奸淫妇女2139人,致死80人。

1945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西华、临颍、郾城三县结合部建立西临郾县,10月撤销,1947年元月又恢复。

1947年12月13日,临颍解放。

1948年,撤销西临郾县;临颍县以平汉铁路为界,划分东西两半,路西属豫西行署沙北县,县政府设在襄城姜庄;路东建临颍县属豫皖苏边区,县政府设在逍遥镇。

1948年11月,沙北县撤销,沙北县管的繁城、杜曲划归许昌县。

1949年3月,繁城、杜曲回归临颍,临颍全县恢复原建制(繁城镇北街原属许昌县改归临颍,张潘南镇原属临颍,改归许昌),属许昌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0年,隶属许昌地区。

1986年1月,临颍县划归漯河市。

地理

位置境域

临颍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居黄淮平原,处中原腹地。介于北纬33º43′-33º59′、东经113º43′-114º09′之间,北接许昌市建安区 ,南望漯河市区,东接鄢陵县、西华县,西连襄城县,西南与舞阳为邻。县境域面积803平方千米。

气候

临颍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夏季115天左右,冬季130天左右,春、秋两季共120天左右。

临颍县年平均气温14.5℃,一月份平均气温0.5℃,七月份平均气温28℃,全年无霜期226天左右。年降水量平均在720毫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全年降水量极不均匀,雨量大部集中在6、7、8三个月,另外年际之间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经常出现暴雨、沥涝,干旱和干热风。各季风向变化较大,在冬春季节多盛行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地质

临颍县地处平原,地质构造简单,从区域构造来看,属东西向构造带的一部分。东西向构造带为秦岭—嵩山东西向构造带南带和中带的一部分,南带为隐状构造;中带西部为裸露构造,东部为隐状构造,临颍县位置在南带。南带南以漯河大断裂为界;北界不整齐,以禹县——许昌断裂、鄢陵——太康断裂为界。其构造形迹,因受后期北西向构造带的叠加,而改变方向,它归并于豫中北西向构造带之中,如襄城茨沟——商桥凹陷,大郭——北场断裂、固厢——鄢陵陶城断裂,王孟断裂,均表现出以断裂为主要特征,其性质是压性兼扭性断裂。如襄城茨沟——商桥凹陷,底部为薄层泥质中细砂,凹陷北缘底部为钙质锰质结核富集层,上部为厚层姜黄色夹质绿色斑状粘土,富含铁锰质结核。到早更新世后期,由于地质构造作用,使茨沟——商桥凹陷继续下降,从而接受了厚度较大的沉积物,平原区也由此臻至完善。

地形地貌

临颍县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最高海拔为74.2米,最低为53米,平均海拔63.6 米,平均地面坡降为 0.58%。中部有一条自老颍河高地中段由西向东延伸的牛舌形缓岗,俗称“四十五里黄土岗”。缓岗与老颍河高地相交成一“丁”字形,全县呈现为老颍河西部、北部、南部三个坡形地区的大地貌。从小形看,形成缓平高地、泛淤平地、浅平洼地交错起伏的微地貌特征。

土壤

临颍县境内土壤有潮土和砂姜黑土两类。潮土总面积 58.27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7.3%,主要分布于繁城镇、杜曲镇、固厢乡、台陈镇、城关镇、瓦店镇、皇帝庙乡等乡镇。砂姜黑土面积64.9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52.7%,主要分布于大郭镇、王岗镇、窝城镇、巨陵镇、瓦店镇、三家店镇、陈庄乡、王孟镇、石桥乡等乡镇。黑土质地较好,其余土质粘重,通透性差,结构不良,适耕期短,但潜在肥力较高,经过近来人为耕作活动,土壤性状逐步改善,宜种粮、棉、蒜、杨、榆等。

水文

临颍县水系属淮河流域,共有大小河渠21条。其中颍河、新沟河和吴公渠为常年河,总长度88.5公里,总流域面积796平方公里。颍河是临颍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在临颍县流程18.5公里,流经58个村庄,流域面积46.1平方公里。清潩河在境内有12条支流,河段长37公里,流域面积630 平方公里。 蜈蚣渠发源于襄城县,在临颍县境内有 5 条支流,河段长21 公里,流域面积124平方公里。娱蛤渠常年有水,其余为季节性河流。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临颍县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2%。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临颍县共有耕地57546.03公顷、园地464.37公顷、林地3998.23公顷、草地41.9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898.7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14.0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63.52公顷。

水资源

临颍县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三部分组成。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6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76亿立方米,地下水1.0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0.15亿立方米。年分配南水北调地表水3930万方。

生物资源

  • 植物资源

临颍县境内植被属华北落叶阔叶林类型。其中乔木树种主要有泡桐、毛柏杨、柳树、椿树等约19科36属56种。灌木主要有荆条、花椒、白腊条、紫穗槐、三春柳等。果树主要有枣、梨 、杏、桃、石榴、葡萄等共9科16属22种。花卉以梅花、牡丹、月季、茉莉、丁香等为主。

  • 动物资源

临颍县境内基本为人工养殖动物。家畜类主要有马、牛、羊、驴、骡、猪、狗、猫等;家禽类主要有鸡、鸭、鹅等。野生动物类有黄鼠狼、老鼠、田鼠、刺猬等;鸟类有小燕、喜鹊、灰喜鹊、鸽子、猫头鹰、麻雀等;鱼类有鲤鱼、鲫鱼、青鱼等;昆虫类有赤眼蜂、瓢虫、蜘蛛、蚜虫、蟋蟀等。

自然灾害

临颍县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沥涝,干旱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临颍县降水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旱涝交替频繁,造成先旱后涝,涝后又旱的自然灾害。2007年,“8.6”特大暴雨造成临颍县经济损失14.26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3月,临颍县下辖10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36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临颍县颍川大道中段行政综合大楼。

下辖政区名称

下辖村数量

参考资料

城关街道

18

新城街道

7

繁城镇

32

杜曲镇

30

王岗镇

36

台陈镇

32

巨陵镇

26

瓦店镇

23

三家店镇

23

窝城镇

21

王孟镇

26

大郭镇

27

皇帝庙乡

19

固厢乡

11

石桥乡

22

陈庄乡

14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临颍县委员会

书记

李俊伟

临颍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刘学勤

临颍县人民政府

县长

李俊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颍县委员会

主席

王为民

参考资料:

备注: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3年5月6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临颍县常住人口59.44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0.0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4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4.16%,比上年末增加1.03个百分点。

年份

常住人口

城镇常住人口

2017年

73.26万人

33.88万人

2018年

73.68万人

35.22万人

2019年

73.76万人

36.38万人

2020年

59.48万人

29.82万人

2021年

59.44万人

30.42万人

参考资料:

民族

临颍县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满族、苗族等24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590467人,占临颍县总人口的99.5%;其他民族3206人,占总人口的0.5%。回族是临颍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1.3%,其余民族人数均不足百人。临颍县繁城回族镇是漯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语言

临颍方言属中原官话南鲁片,内部差异不大。临颍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差异最大是称谓、亲属类词语, 差异比例约为 77.96%,其次是动作类词语、代词等类词语、天文地理类词语等,差异最小的是形容词,差异比例约为 30.1%。

宗教信仰

临颍县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佛教等。临颍县有铁西教堂、杜曲镇基督教堂等39处基督教活动场所,有南街清真寺、繁城清真寺等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有华严寺等佛教活动场所。

临颍县

经济

综述

临颍县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2021年,临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排序进入全省前20,县域工业经济入围全省30强,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临颍县依托食品产业加工优势,致力打造休闲食品主导产业。

2022年,临颍县全年生产总值为402.6亿元,增长5.5%,居全市第1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2.3:44.1:4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居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居全市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亿元、增长20.9%;税收收入17.5亿元、增长12.6%。

第一产业

临颍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辣椒、烟叶、大蒜、蔬菜、花卉苗木等。名特优新农产品有临颍大蒜、临颍辣椒、临颍洋葱等。临颍大蒜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临颍县王岗镇是“中国辣椒第一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临颍县新建高标准农田2.8万亩,粮食总产64.9万吨、较去年增产6.7万吨。生猪年出栏80.3万头,16家国家级、35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完成挂牌。建成标准化“麦椒套作”种植区37万亩,5G智慧辣椒种植基地规模翻番,临颍县获评“中国数字辣椒之都”,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2年,临颍县第一产业增加值49.4亿元,增长5.6%。

临颍县

临颍县

第二产业

临颍县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形成了休闲食品、智能装备、现代家居三大主导产业。2022年,临颍县第二产业增加值177.6亿元,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居全市第1位。

临颍县是“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休闲食品日产量在全国县区中排名第一。拥有美国嘉吉、印尼先达味美、加多宝、六个核桃、嘉美、盼盼、雅客、亲亲、恒安、雨润、喜盈盈、南街村集团、中大生物等知名企业。有中国驰名商标17个,省级著名商标33个。2022年,新引进长沙橘猫掌柜食品等项目11个,新开工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中大恒源阿洛酮糖等项目15个,新投产颐海海底捞等项目11个。

临颍县是“中国实木家居材料产业基地”。具有家居材料优势,是我国林区之外,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原木集散地和烘干板材加工基地。形成了以原木加工为主导,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2022年,新引进北京驰普智能家居产业园等项目6个。

临颍县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完整,是传统优势产业。2022年,新引进深圳和而泰等项目21个,新开工建福科技高端手机精密零部件生产基地、多蒙控制、发那科等项目28个,索拉精密等19个项目实现投产。

第三产业

临颍县服务业主要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电子商务、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教育等传统服务业,和以黄龙特色商业区、颍川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

临颍县现代物流业不断壮大。现代物流园区升格为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拥有中国供销·辣椒电商物流园、春风吹来电商物流园、天华冷链物流、豫中南物流快递分拨中心。建成乡镇仓储配送中心10个、“村邮站”348个,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实现全域覆盖。

临颍县是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电子商务是临颍县重点发展产业,全县行政村宽带互联网覆盖率和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电子商务接入实现全覆盖。临颍辣椒、大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及各类休闲食品畅销全国,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0亿元。

2022年,临颍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75.6亿元,增长3.1%。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二星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3.72平方公里,分为食品专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生态休闲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四大功能分区,主导产业为食品和装备制造。临颍县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完善,集约节约生态发展良好。2016年10月被国家火炬中心确定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被河南省质量监督局确定为河南省休闲食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在河南省第五届集聚区建设高峰论坛大会上荣获金星奖并入围河南百亿产业集群30强。

社会

教育事业

临颍县是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39.33亿元,年均增长8.8%;累计实施教育项目151个,新扩建校舍31.7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末,临颍县共有各类学校331所,其中学前147所、小学138所、初中35所、高中6所、特教1所、中职4所。全县共有在校生108923人,教职工9498人。

文化事业

临颍县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全县已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图书馆分馆16个、文化馆分馆、村史馆10个、城市书房7个,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举办了多期形式多样的乡镇文化站长和文艺骨干培训班。临颍县已注册文化合作社24个,人数504人,发布作品230部。主要作品有音乐快板《三零创建谱新篇》《夸夸俺的樱桃郭》《书香乐园润心田》,广场舞《花一样的新农村》《乡村振兴更繁荣》等。

科技事业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出全省平均19.2个百分点,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4.6%。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均创历史新高。3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占全市的3/4。颍川新材料获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豫中新材料获评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全市唯一,中大恒源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第二批省级中试基地、河南省“质量标杆企业”,均为全市唯一。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临颍县有三级医院1家(临颍县人民医院),二级医院2家(临颍县中医院、临颍县妇幼保健院),一级医院1家(临颍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卫生机构床位3610张,卫生技术人员3573人,执业医师978人,助理医师331人,注册护士1589人。

临颍县

2022年,建成运行医共体集团信息化平台,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县乡村三级,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县妇幼保健院通过三级评审,瓦店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全县定点零售药店、一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临颍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7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万人。

2022年,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养老保险等提标扩面,发放各类资金7.9亿元。

生态环境

2022年,临颍县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新建滨水乐道35公里。空气优良天数242天,较全市多14天、较全省多1天;19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陶城闸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年保持100%。

交通

公路

临颍县境内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省道S329横贯东西。截至2022年8月,临颍县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到1440公里,14个乡镇2个街道办和367个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100%,形成了县县畅、乡乡联、村村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铁路

临颍县境内有京广铁路、京港高铁2条铁路。京广铁路在临颍县设有临颍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4月,临颍县已正式开通了101路、102路、103路、105路四条公交线路。

人文

综述

临颍县历史悠久,境内有“十六连城之说”,各城皆有来历,多属三代及两汉、三国文化遗址。有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受禅碑与受禅台”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民间舞蹈、传统美术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8月,临颍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临颍县省级及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时代

文物类型

地址

级别及批次

参考来源

受禅碑与受禅台

三国

石窟寺及石刻

临颍县繁城镇

全国第五批

小商桥

古建筑

临颍县皇帝庙乡商桥村

全国第五批

河南省第二批

受禅碑及公卿将军上尊号碑

石刻及其他

临颍县繁城镇

河南省第一批

杨再兴墓(含石碑)

南宋

古墓葬

临颍县皇帝庙乡小商桥村东

河南省第一批

临颍文庙大成殿

明、清

古建筑

临颍县东街中段

河南省第五批

巨陵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临颍县巨陵镇娄庄村

河南省第五批

华严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临颍县三家店镇高宗寨村

河南省第五批

城顶遗址

春秋-隋

古遗址

临颍县固厢乡城顶村

河南省第五批

陈星聚墓

古墓葬

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

河南省第五批

临颍谯楼

古遗址

临颍县城关镇东街村

河南省第七批

大沟桥

古建筑

临颍县台陈镇大沟桥村

河南省第七批

尼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临颍县繁城镇尼庄村

河南省第七批

大田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临颍县固厢乡大田村

河南省第七批

  • 小商桥

小商桥位于临颍县黄帝庙乡小商桥村。始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唐、元、清历代均有修葺。是一座坦拱敞肩的石拱桥,与河北赵州桥的结构基本类似,桥长21.3米,宽6.45米,主孔净跨12.14米。1982年9月,国家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曾派三人考察组前来实地考察,得出了该桥创建于隋且略早于河北赵州桥的结论。2001年6月,小商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颍县

  • 受禅碑与受禅台

受禅碑与受禅台位于临颍县繁城镇。受禅台是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的地方。始建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冬十月。台高20米,长宽约30米。受禅碑共两通,即《受禅表》碑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是记载汉魏受禅前后经过的最翔实的文字见证。这两通碑由司空王朗撰文,尚书梁鹄手书,侍中钟繇镌刻,因撰文、书法、镌刻俱佳,又称“三绝碑”。2001年6月,受禅碑与受禅台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颍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7月,临颍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

名称

编号

类别

级别及批次

参考来源

双人旱船舞

Ⅳ-13

民间舞蹈

河南省第一批

临颍木雕

Ⅱ-45

传统美术

河南省第四批

陈氏木梳制作技艺

Ⅷ-110

传统技艺

河南省第五批

修真堂女科

Ⅸ-2

传统医药

河南省第五批

张氏正骨膏药制作技艺

Ⅸ-3

传统医药

河南省第五批

王氏牵正膏药制作技艺

Ⅸ-3

传统医药

河南省第五批

  • 双人旱船舞

双人旱船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起源于清朝末年,为南街村人所创,现已传承五代人。双人旱船舞用舞蹈语言讲述渔家生活的故事,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2015年,双人旱船舞入选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颍县

  • 临颍木雕

临颍木雕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因产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王孟乡、石桥乡、繁城镇、城关镇等地。东汉末年,曹丕在繁城镇修筑受禅台时,木雕技艺开始在当地流传,历经朝代更替,传承至今。临颍木雕在继承传统雕刻技艺、种类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增加了木雕造像、木雕艺术品、古典家具等,以厚重、简洁的风格,形成了包括300余种产品在内的木雕文化产品体系。2007年,临颍木雕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颍县

历史文化名镇

繁城镇位于临颍县城西北15公里,临颍、许昌、襄城三县交界处的老颍河南岸,是漯河市唯一的民族乡镇。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春秋时称“狼渊”,汉时称“曲蠡”“繁阳亭”。三国时,曹丕受禅于汉献帝,取国号魏,改繁阳亭为繁昌县,取繁荣昌盛之意。唐朝废县,始称繁城,沿用至今。1984年恢复回族镇建制。镇内有以人文景观为特色的三国文化遗迹景区。有“受禅碑与受禅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4月,繁城镇被省政府定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全国重点镇。

临颍县

传统村落

台陈镇台陈村位于临颍县城西南4公里。建于明初。原名陈村、陈孝台,简称孝台村。是清末台北知府陈星聚故里,1912年改为台陈村。村内的陈星聚墓,是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台陈镇台陈村被列入首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临颍县

饮食

临颍县饮食主要以豫菜为主。特色美食主要有黄连城五香牛肉、老城火烧、鼓楼豆腐片、繁城壮馍、繁城油酥火烧、繁城烧羊肉、商桥锅盔、曹窑豆腐、樱桃郭麻糖、项记烩面等。

  • 商桥锅盔

商桥锅盔是临颍县风味特色名吃。相传是南宋时期小商桥南、北两寨的老百姓,为慰劳岳家军而做的一种面食。锅盔整体成圆形,大如锅盖,直径两尺许,厚两寸,可切成小块,能久放,便携带,吃起来暄软好咽,有一股淡淡的、甜丝丝的麦香味儿。

临颍县

  • 黄连城五香牛肉

黄连城五香牛肉已有180多年的历史,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使用花椒、茴香、肉扣、肉桂、良姜等二十多种调料腌制加工而成,以色鲜、香烂、味醇、不含色素而驰名中原。

临颍县

特产

南街村方便面

南街村方便面,又称北京方便面,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的特产。曾被农业部命名为“部优产品”“河南省重点保护产品”“河南省知名商品”。90年代最畅销的方便面品牌之一。

临颍县

王岗镇小辣椒

王岗镇小辣椒,是临颍县王岗镇的特产。种植面积8.5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90%以上。小辣椒品质优良、色泽鲜艳、香辣味浓,被河南省农业厅认定为河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9年,王岗镇被中国(长沙)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中国辣椒第一镇”称号;2011年成为国家农业部认定的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之一。2012年,王岗镇被第四届中国(长沙)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中国辣椒之乡”称号。

临颍县

玉皇大蒜

临颍县皇帝庙乡素有“蒜乡”之称,区域内2万余亩玉皇大蒜全部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当地土壤富含大蒜生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产大蒜具有蒜香浓郁,辛辣芳香、捣汁不懈、久放不馊的特点。西汉末年即开始特供宫廷御膳所用。

临颍县

风景名胜

综述

临颍县乡村旅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以“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景观。拥有“红色亿元村”南街村、小商桥、杨再兴墓等景点。截至2020年末,全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2家(南街村景区、小商桥景区)、AAA级旅游景区3家(陈星聚纪念馆、黄龙湿地公园、胡桥景区)。

主要景点

  • 南街村景区

南街村景区位于临颍县南街村前进路1号。以发展模式、教育理念、发展方针、分配办法、生活方式及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伟大实践为特色,全面展示南街村独特的红色人文景观。有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住宅游览区、文化教育游览区、广场文化展示区、珍奇植物园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区八大观光内容。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临颍县

  • 小商桥景区

小商桥景区位于临颍县商桥镇皇帝庙乡商桥村、郾城区商桥镇商桥村交界处。占地160多亩,是感知历史、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的游览胜地。主要景点有小商桥、杨再兴纪念园、英烈堂、宋金人物和兵器馆、壮怀殿、杨再兴塑像等。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临颍县

  • 陈星聚纪念馆

陈星聚纪念馆位于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规划占地面积17360平方米,南北长248米,东西宽70米。在陈星聚墓园基础上扩建而成,陈星聚墓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祖国统一的平台、弘扬中原文化的载体、推动旅游发展的景观。2006年,陈星聚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临颍县

  • 黄龙湿地公园

黄龙湿地公园位于临颍县东北隅,总占地面积2500亩,水域湿地面积800亩,公园以尊重自然为原则,以丰富的水景为主题,形成“一心、两轴、八区、十二景”的景观结构。201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临颍县

重要人物

人名

简述

荀彧

(162~212年)

字文若,东汉末期颍川颍阴(今临颍县)人。曹操身边著名谋士

荀嵩

(262-328年)

字景猷,晋朝颍川临颍人。曾任金紫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追赠侍中,谥号敬

李兑

(995年-1070年)

字子西,宋许州临颍人。进士,宋英宗时任工部尚书

张彀

(?~1217年)

字伯英,金许州临颍人。以武宁军节度副使伐宋,迁河东南路转运使、权行六部尚书、安抚使等职

杨再兴

(1104-1140年)

庐陵吉水县(今属江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家军骨干。葬于临颍县皇帝庙乡小商桥村东

贾咏

(1464-1547年)

字鸣和,号南坞主人。明朝临颍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号“文靖”

陈星聚

(1817-1885)

字耀堂,清朝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人。曾任台北知府。在中法战争中,率领台湾人民抵抗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

蒋先云

(1902—1927年)

字巫山,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人。共产党早期的著名将领。“黄埔三杰”之一。二次北伐战争中,牺牲在临颍县三里头村

方心芳

(1907-1992年)

石桥乡方庄村人。中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开拓者、应用现代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

申凤梅

(1928年1月-1995年7月)

临颍县涂庄村人,河南越调大师。主要作品有《收姜维》、《诸葛亮吊孝》、《李天保娶亲》、《诸葛亮》、《七擒孟获》等

重要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参考来源

中国食品名城休闲食品产业基地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011年5月

中国休闲食品之都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

2016年12月

中国肉类食品配料产业基地

中国肉类协会

2019年4月

中国食品饮料包装基地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019年5月

河南省文明城市

河南省委、省政府

2020年5月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

2020年10月

河南省城镇化建设重点县

河南省政府

2022年3月

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

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

2022年3月

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

注释

[a]

“十六连城”指纣城、吴城、刘城、张城、李城、曹城、洛城、夏城、黄连城、高宗城、平宁城、杨斐城、豢龙城、窝城、固厢城、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