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为完颜迪古乃,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金朝第四任皇帝。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完颜亮的:生平、施政举措、文学作品、影响与评价、人物关系、轶事典故、艺术形象、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完颜亮

本国语言名

迪古乃

民族

女真族

出生日期

1122年2月24日

去世日期

1161年12月15日(39岁)

陵墓

金帝陵西南四十里(今址不详)

谥号

在位时长

11年

前任

金熙宗完颜亶

继任

金世宗完颜雍

年号

天德:1149年-1153年

朝代

登基时间

1150年1月9日

退位时间

1161年12月15日

父亲

完颜宗干

母亲

大氏

徒单皇后等

简介

完颜亮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完颜宗干次子,母亲为宗干庶妻大氏。完颜亮幼年曾拜名儒张用直为师,学习汉文化;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完颜亮被封为奉国上将军,立下战功,不久,升为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完颜亮被封为龙虎卫上将军,率军镇守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不久又升为光禄大夫。皇统七年(公元1147年),完颜亮受诏入京,先后担任同判大宗正事、尚书左丞。次年,完颜亮升任右丞相,兼任都元帅,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三月,拜太保、领三省事,此后掌握金朝朝政大权。同年12月,完颜亮在右丞相秉德、尚书左丞相唐括辩等人的支持下刺杀堂兄金熙宗完颜亶,随后即皇帝位,改元为天德。

完颜亮即位后,大肆屠杀宗室完颜秉德、完颜宗懿、完颜卞等两三百人,使金太宗完颜晟一脉断绝。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月,完颜亮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他亲率三十二总管兵,进军寿春(今安徽凤台)。完颜亮南下攻宋途中,其堂弟完颜雍在东京辽阳府发动政变称帝,完颜亮得知后没有回兵,而是仍然决意先行攻宋。随后金军在采石矶南渡长江失败,于是改变计划打算从瓜洲渡江。完颜亮勒令将士三日渡江,否则就处斩随军大臣,这一军令激起兵变,完颜元宜等将完颜亮缢死。完颜亮死后,即位的金世宗完颜雍追贬其为郡王,加恶谥为“炀”,后又将其追贬为庶人。《金史》中称完颜亮为废帝、海陵庶人或海陵,史称海陵王。

完颜亮在位期间,废除行台尚书省,直接管理华北;迁国都、祖陵至燕京(今北京),改称中都;设立国子监,改革科举;印制交钞、铜钱;颁行正隆官制,废除徒有虚名的三省制,只设尚书省;南迁大批猛安谋克至中原。金末元好问称之为“天德小康”。完颜亮去世后,金世宗亲自干预《海陵庶人实录》的编纂,夸大、捏造完颜亮之恶行,导致“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及至近年,史学界对海陵王的评价才逐渐提升。

生平

宗室重臣

完颜亮生于金天辅六年正月十六(公元1122年2月24日),父亲完颜宗干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金熙宗完颜亶的养父,母亲为宗干庶妻大氏,为渤海国皇室后裔。宗干无嫡子,完颜亮在家中排行第二。宗干是太宗、熙宗两朝汉制改革的主导者,在家庭教育中亦重视汉文化,因此完颜亮自小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

金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完颜亮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跟随梁王完颜宗弼(兀术)作战,立下战功,不久升为骡骑上将军。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完颜亮被封为龙虎卫上将军,留守中京(位于今北京一带),升任为光禄大夫。皇统七年(公元1147年),完颜亮受诏入当时金朝首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内),先任同判大宗正事,后为尚书左丞,他利用职权之变,将萧裕提拔为兵部侍郎,不久又升其为北京留守。次年,完颜亮先后任平章政事、右丞相,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正月,兼任都元帅。三月,拜太保、领三省事,从此掌握朝政大权。

弑君篡位

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四月,翰林学士张钧在起草诏书时因用词不当被金熙宗处死,左丞相宗贤参奏张钧所为是完颜亮主使。金熙宗盛怒之下将完颜亮贬到汴京(今河南开封)为行台尚书省事。完颜亮赴任途中路过中京(今内蒙古宁城),与故交、中京留守萧裕相遇,计划到河南后举兵反叛,但完颜亮行至燕京南良乡时,被熙宗召还。完颜亮惊惧不已,以为密谋的事情败露。回京后,熙宗让完颜亮仍担任平章政事之职,继续留京供职。不久,完颜亮召集曾被熙宗杖责过的右丞相秉德、尚书左丞相唐括辩、大理卿乌带等人,密谋废掉金熙宗。

同年十二月初九(公元1150年1月9日)晚,参与密谋的成员通知大兴国、仆散忽土、徒单阿里出虎为内应,完颜亮与完颜秉德、唐括辩、完颜乌带、徒单贞、李老僧等人进入寢殿,杀死熙宗。仆散忽土带头拥戴完颜亮为皇帝。又下矫诏,召掌握军政大权的曹国王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入宫,将其杀死。政变两日后,完颜亮正式改元天德。追尊宗干为皇帝,庙号德宗。又追贬熙宗为郡王。

屠杀宗室

完颜亮登基之后,为巩固地位,消灭潜在的皇位争夺者,对宗室成员展开屠杀。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完颜乌带向完颜亮告发完颜秉德、完颜宗本有意谋反,完颜亮趁机诏杀完颜宗本、完颜秉德,并株连完颜家族数十人,同年,完颜亮派人杀死东京留守完颜宗懿、北京留守完颜卞、完颜宗翰子孙,前后共屠杀宗室两三百人,彻底灭绝了金太宗完颜晟一脉、完颜宗翰与完颜斜也一脉几乎断绝。此后又陆续屠杀完颜袞、完颜亨等大批宗室。完颜亮大肆屠杀,使得朝廷人人自危;多采用诬告手段,导致政治风气恶化。完颜亮对右丞相萧裕极其信任,萧裕却疑心自己受到猜忌,为自保而策划谋反,事发后被迅速平定。

迁都改革

天德二年(公元1151年)十二月,完颜亮诏令撤销统帅金军的都元帅府,不设都元帅一职,改设枢密院,将军权收归中央。天德三年末(公元152年),废除世袭万户,改设节度使,确立中央对路级地方官员的任免权。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四月,诏令将都城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到燕京(今北京),派尚书右丞张浩主持营建燕京城池、宫室。次年二月,完颜亮率领文武百官离开上京前往燕京,在前往燕京途中完颜亮不断调整中枢班子,同时检查地方政务。九月三日在中京停留下来,筹划进驻新京都的事务。天德五年(公元1153年)三月二十二日,正式迁都,改元贞元,改称燕京为中都,汴京为南京,中京为北京。

迁都燕京后,完颜亮进一步推进改革,在撤销都元帅府、改革军制的基础上,继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方位地改革女真传统旧制度。如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完颜亮诏令户部尚书蔡松年监督印造金国纸币,即交钞,次年,诏令宝源、宝丰等处铸铜钱厂,按照同一种铜范,铸造出金国首批“正隆通宝”,禁止通用各类旧铜钱;贞元五年(公元1156年)正月,废除形同虚设的中书省、门下省,只留下尚书省,将三省六部制减省为一省六部制,以尚书令代替领三省事,次月,改元正隆,五月,正式颁行正隆官制。

贞元三年(公元1155年)起,完颜亮将先代帝王陵墓陆续迁至中都附近的大房山,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八月,完颜亮下令撤销上京留守司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派吏部郎中萧彦良来到宁府督办,毁掉了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及皇家寺院储庆寺,夷为平地,听任耕种,不留任何痕迹。

南下攻宋

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完颜亮下诏表示准备重修北宋都城迁都汴京,然后统一天下。次年三月,完颜亮指派尚书左丞相张浩、右参知政事敬嗣晖调集能工巧匠两万,征伐民夫百余万,重建汴京新皇宫与皇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六月,完颜亮率百官及后妃以迁都之行从中都来到汴京,住进新皇宫,全力治军准备攻宋。九月二十三日,完颜亮挥师60万从汴京出发,兵分四路,一举南下攻宋。四路大军一路自海道进攻临安;一路自蔡州(今河南汝南)出发,进攻荆州(今湖北江陵);一路由凤翔进攻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待命入川,他亲率三十二总管兵,进军寿春(今安徽凤台)。

完颜亮亲率的中路大军为攻宋军主力,强渡淮水进入宋境,强渡淮水即进入宋境,直下庐州(今安徽合肥)后,分出一路金兵至滁州(今滁县),渡过清流水,去往扬州屯兵扎寨。完颜亮则继续统领大部分中路军南下,于九月二十八日到达和州(今和县)的长江北岸边,选定采石矶(今马鞍山市)作为强渡长江攻宋战争的首战渡口。在完颜亮与宋军交战之时,完颜亮的堂弟完颜雍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称帝,十一月二日,完颜雍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到前线,军心动摇,加上水军又被宋军击败,至此攻宋的金军斗志全无。完颜亮得知后,仍决心先攻南宋,再解决北方叛乱。十一月初,完颜亮用备下的一百五十只小船发起渡长江进攻南宋的水上战争,遭到宋将虞允文指挥大船队迎头抗击,万箭齐发,南宋水军再以大船猛撞金兵小船,一时间金船多沉人江中,死伤者众。首次采石矶渡长江之战,以金军惨败告终。

被弑身亡

采石矶渡长江之战惨败后,完颜亮率残兵沿长江北岸边东下到扬州,会合先期在长江边扎寨的另一路金军,企图在扬州地界的瓜洲渡口,再发动第二次渡长江攻宋战。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完颜亮集中兵力,勒令将士三日必须渡江,否则就处斩所有随军大臣,这一军令激起了兵变,兵马都统领完颜元宜与其子王祥和都总管徒单守素、猛安唐括乌野等联兵反叛,与完颜亮近卫军将士共谋,于次日天亮前发动兵变,完颜亮被金军的乱箭射杀于瓜洲渡的军帐里,终年40岁。

身后之事

完颜元宜弑杀完颜亮后,又诛杀尚书右丞等完颜亮心腹,派人到南京杀死,随后率大军北还,向世宗投诚。世宗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迅速与南宋停战,归还完颜亮攻略的两淮领土。

完颜亮被弑后,金世宗将其降封为“海陵王”,比作南齐废帝、海陵王萧昭文,加以恶谥“炀”,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墓地中。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金世宗追贬海陵炀王完颜亮为庶人,茔墓迁出诸王墓地,改葬于帝陵西南四十里处。

施政举措

政治

官制

实行一省六部制:“一省”指撤销中书、门下二省,不设平章政事官,只保留尚书省。尚书省首官尚书令一人,尚书令之下是尚书左丞相、尚书右丞相各一人,其下是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各一人,再下是参知政事二人,为执政官。宰相、执政官共七人,组成听命于完颜亮一人的中枢班子,主管中央行政事务,直管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中枢班子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权力,除了中枢班子外,完颜亮还专设监察高官的御史台,首官为御史大夫,负责纠察、弹劾百官事宜。完颜亮通过对官制的改革,确立了"一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机构精简、效率倍增、协同共事、互为制约,更加有利于君主集权制。

废除元帅府,改为枢密院:枢密院首官枢密使,不等同都元帅,只负责金军的战防布置,并兼管检查督导之责,也主管军队后勤供应事务。枢密院是日常军务的办事机构,军将任免派遣都有完颜亮一人安排,以此来改变都元帅掌重兵,中央难以指挥的局面,从而加强君主集权。

专设监察高官的御史台:首官为御史大夫,负责纠察、弹劾百官事宜。

用人

金熙宗时州郡地方官朝廷主张用女真族人,完颜亮任用非女真族人,打破了民族贵贱思想。完颜亮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如任用渤海人大臭为右副元帅、行台尚书右丞相,渤海人张浩为尚书右丞;任用汉人张通古为尚书左丞,任用奚人萧裕为平章政事。金朝中央从而组成了一个以女真贵族为主的多民族的最高统治集团,这在打击女真贵族保守派的同时,也争取了各族地主、士大夫统治者的支持。

迁都

金熙宗时,金国首都在上京会宁府,皇帝下达诏令到各地方州县要经过多处驿站传递,行政效率低,难以驾驭中原政局。完颜亮登基后,将都城由会宁迁到燕京,解除了金国因上京都城地处极北所造成的诸多弊端,从此中都成为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完颜亮迁都更利用推进改革,便于消除民族间对立状态,有利于加强皇权。

法律

完颜亮在金熙宗完颜亶制定的《皇统制》基础上,推出了一部新的司法蓝本《续降制书》与《皇统制》并行,他在《续降制书》中对司法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如增加了限制女真贵族奴隶主特权;在中央设立登闻检院,刑狱之事有处理不当的可到登闻检院投状,由检院交付御史台勘察重申;设置提刑司等职位,直接过问地方政府的法制和大案要案处理事宜,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从法律上保障了奴婢下人的权利,这些制度有进步意义。但由于法令并行,也存在同罪异罚、条款重复等情况,后金世宗完颜雍设立专门的机构结合《皇统制》《续降制书》等重新修订法律,称为《大定重修条制》,至此,金国的法律基本实现了汉化。

经济

南迁猛安谋克

完颜亮迁都后,为了防止旧势力可能的分裂活动,将上京路太祖、诸亲王之猛安及太师、宗正之族迁于中都路;将三国公、太保等八猛安迁于山东;将按达族迁于河间,女真族大量的“猛安谋克”户南迁。完颜亮将大量的土地分给“猛安谋克”户耕种,然后收取租税,这样做有利于恢复农业发展,也有利于封建租佃制发展。不过,完颜亮用“括地”“刷地”办法,以搜检荒田为名,将汉族农民、地主的土地“括为官地”,从一定程度上摧残了中原农业生产,也造成了尖锐的民族对立。

发展农业

完颜亮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在他颁布的施政纲领中就有“务农时”一项,他采取了不少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如为了提高农耕业产量,在有水源的地区倡导“各修水利,通渠灌溉”,兴修广济渠;大力整顿因战乱而荒芜或流失的官田,将无人管的寺庙地、空闲地等收缴归官府,然后放佃给无地农民耕种;继续迁徙女真人南下耕种;严禁女真官员在中原农业畋猎游乐,伤害庄稼;春夏秋“无地可猎”,待到冬季方可出郊野行猎。这些措施对扩大国家封建领户、改变女真旧俗促进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改革税收

完颜亮为了将收取的农业赋税,或从商业上征收布匹、盐、茶、香料等杂税,及时上缴国库,特在京都或路府重镇设置转运司,专事将各地税收转运入国库完颜亮紧握金国财政全权,为推行改革提供了财力保证。

改革币制

金国建国后,没有自造的货币,沿用辽、宋旧钱,同时伪齐刘豫所出的铜钱阜昌元宝、阜昌重宝都通用于金国,致金廷财政不能自主,物价难以稳定。完颜亮于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指令户部尚书蔡松年监督印造金国纸币即交钞。次年,完颜亮诏令宝源、宝丰等处铸铜钱厂,按照同一种铜范,铸造出金国首批正隆通宝与交钞并行,禁止通用各类旧铜钱。金政府印铸货币,一方面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方面进一步从经济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交钞

发展教育

完颜亮首创金王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招收学子一百人,规定宗室、外戚皇后、诸功臣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兄弟、子孙十五岁以上的都可入学,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初设词赋、经义两科,以“四书”“五经”及前四史最佳版本做教材,聘请汉儒名家做专职教员。官费,住宿学习,纪律严,“犯学规者罚不率教者黜。”同时倡导各地多办乡学,县学、州学和府。

大兴科举

完颜亮大兴金国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并趋于完备化。废除在科举方面的南北选制和儒学的“经义科”,增设殿试,各地一律改为只考词赋,法律取士。以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种。将三年一科、选拔比例、出题范围等细节制度化。金朝科举制度由此基本定型。

文学作品

完颜亮创作的诗词,时人“能诵忆尚多”,但其所存甚少。据岳珂《桯史》说他“尝得其数篇,观其所存,寓一二于十百”,仅由《桯史》保存下来诗五首、词三阕。后来清朝及近代人编纂《全金诗》《金诗纪事》皆依据《桯史》将完颜亮的这八首作品流传至今。

文体

标题

简介

诗歌

《书壁述怀》

完颜亮未篡位时诗作,诗中借“龙”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

《以事出使道驿有竹辄咏之》

完颜亮未篡位为岐王时所作。借咏竹而言表达自己不愿屈居他人之下的志向

《过汝阴作》

此诗作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三月汝州温汤行馆中

《见几间有岩桂植瓶中索笔赋》(又名《题岩松》)

此诗以岩松自喻,表面似咏桂,实则暗藏扬名天下,想夺王位的野心

《题西湖图》(《南征至维扬望江左》)

表达完颜亮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鹊桥仙·待月》

通过对“待月”的过程与当时心理变化的描绘,表现出完颜亮排除一切障碍以实现自己野心的豪荡粗犷性格

《昭君怨·雪》

抒发完颜亮横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喜迁莺》

写将士神勇、三军雄风、并以诸葛孔明自称,充满自信

影响与评价

影响

完颜亮废除了金朝政治制度中的双轨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他之后,这一制度一直沿用,通过这次改革,金朝基本上完成了从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向多民族的中原王朝转变的过程。

完颜亮改女真旧制用汉制,这不仅推动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同时也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金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稳定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秩序,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完颜亮迁都燕京后,燕京就成为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以后的元、明、清三代均建都于此。完颜亮的迁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完颜亮急于实现“一我大定”统一全国的理想,积极扩军备战,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灾难。在社会矛盾加剧、伐宋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率性行事,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

评价

金末元好问在文章中称海陵朝为“天德小康”,对应世宗朝的“大定承平”。金末刘祁《归潜志》评价海陵“虽淫暴自强,然英锐有大志,定官制、律令皆可观”。

元朝纂修《金史》,以《金实录》为主要原材料,继承了实录对海陵王的立场,遂有“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之评价。后人又根据《金史》进行评价,如清人赵翼《二十二史劄記》中称“海陵在位,盖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而过之”。

当代历史学家多正面评价完颜亮在位前期的作为,肯定其集权、改革、迁都的举措,认为其将统治中心转移至汉族地区的做法给金朝的统治秩序带来了重大变革,为世宗朝、章宗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对于海陵王统治后期的南征,则多负面评价其在社会发展水平尚不足以支持的情况下,仅为一己野心而强行发动统一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浩劫。张博泉评价完颜亮“最大的失是失时,失与民休息的时机”。

岳珂在《桯史》中评价完颜亮生性桀骜,肆暴无忌。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或封号

人物概况

父亲

完颜宗干

完颜亮即位后追谥其为宪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庙号为德宗,金世宗即位后,先被除去庙号,改谥明肃皇帝;后更削去帝谥,改封皇伯、太师、辽王,赐谥忠烈

生母

大氏

谥号慈宪皇后

嫡母

徒单氏

谥号哀皇后

后妃

徒单皇后

太师徒单斜也的女儿,完颜亮的结发妻子,原为歧国妃,登基后封惠妃,因生子完颜光英,完颜光英被立太子后遂被封皇后

大氏

完颜亮第二娘子,后晋封为元妃,生崇王完颜元寿

唐括定哥

崇义节度使完颜乌带之妻,本与完颜亮有私情,乌带被杀后,完颜亮纳其入宫,封为贵妃

萧宸妃(第三娘子)

本为完颜亮的第三娘子,后晋封为宸妃

耶律氏

本为完颜亮的第三娘子,后晋封为丽妃

唐括石哥

秘书监文之妻,被完颜亮纳入宫中,先后被封为修容、昭仪、柔妃、丽妃

蒲察阿里虎

驸马都尉没里野女,初嫁宗盘子阿虎迭,后再嫁宗室南家,后被完颜亮纳入宫中,先后被封为贤妃、昭妃

昭妃阿懒

完颜亮叔叔曹国王完颜宗敏之妻,后被完颜亮纳入后宫,封为昭妃

耶律弥勒

礼部侍郎萧拱献,还未见皇帝就被遣出宫,后完颜亮召其进宫先后被封为充媛、柔妃

唐括柔妃

生宿王完颜矧思阿补,后晋封为柔妃

耶律察八

曾许嫁奚人萧堂古带,后被完颜亮纳入后宫,封为昭媛

高修仪

完颜秉德弟完颜糺里妻,与蒲察叉察为妯娌

才人南氏

本为大抃家婢,跟随元妃大氏入宫,后生滕王完颜广阳

奈剌忽

原张定安妻

蒲察叉察

完颜亮外甥女,庆宜公主和蒲察阿虎迭之女  ,嫁完颜秉德弟完颜特里,后被海陵王所纳,因与完颜守诚有奸等缘故,被海陵王所杀

寿宁县主完颜什古、静乐县主完颜蒲剌、完颜师姑儿、混同郡君完颜莎里古真、完颜余都、郕国夫人完颜重节等

儿子

完颜光英

完颜亮长子,生母为徒单皇后,天德四年(公元1152年)被立为太子,完颜亮伐南宋,完颜光英留守汴京,后被完颜元宜杀害,死时年仅十二岁,与完颜亮都葬在大房山诸王墓之地

完颜元寿

母为元妃大氏,后被封为崇王

完颜矧思阿补

母柔妃唐括氏,早夭

完颜广阳

母南氏,三岁夭折

轶事典故

舍我其谁

金熙宗曾经因故对左丞唐括辩和右丞相完颜秉德施用杖刑,唐括辩于是与大理卿完颜乌带谋划废金熙宗另立新君,完颜乌带将密谋之事告诉了完颜亮。有一天,完颜亮和唐括辩等说到如果废金熙宗,可以另立谁为新君的事,唐括辩推荐胙王常胜、邓王的儿子阿懒,完颜亮认为阿懒疏陋、浅薄,不能立为新君。唐括辩问完颜亮是否有意为新君,完颜亮回答:果不得已,舍我其谁。于是和唐括辩一起密谋策划弑杀金熙宗,夺取帝位之事。

杀害嫡母

完颜亮是完颜宗干庶妻大氏生的,从小就抱给嫡母徒单氏抚养。完颜亮登基后,将徒单氏立为太后。有一次,徒单太后过生日,完颜亮的生母大氏给太后敬酒,但太后正在和别人说话,让大氏跪了很久。完颜亮大怒,第二天他把当天和太后说话的所有女子都打了一顿,大氏劝他不要这样,他也不听,反而和太后的矛盾更深了。几年后,大氏病重,她在临终前对完颜亮说要好好侍奉太后,视太后为母。完颜亮听从了圣母的话,将徒单太后接到宫里。他跪在太后面前向她谢罪,太后原谅了他。

公元1161年,完颜亮要调集大军伐宋,徒单太后竭力反对,完颜亮又开始对她不满,周围也有人不断说太后的坏话,完颜亮担心太后会对他不利,决定先下手为强,他派点检大怀忠、翰林待制翰论、尚衣局使虎特末等人去杀徒单太后,大怀忠等人到宁德宫杀死太后,并将太后侍婢十余人一并灭口。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迁都中都后,完颜亮就开始积极谋划进攻南宋,统一天下。北宋的词人柳永填过一首《望海潮》,形容江南风光、杭州景色、钱塘繁华。完颜亮见到这首词后,反复吟诵,当读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时,不禁拍案叫好。于是他一面下令抓紧南侵的准备,再次向南迁都到汴京(今河南开封);一面派人去刺探南宋虚实,让人画下杭州的风景,还让画工把他自己骑马的像画到杭州吴山顶上。他在画上题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文体

标题

作者

人物形象

小说

《狂侠天骄魔女》

梁羽生

小说中的完颜亮是一个好色,喜欢填词的金国皇帝

《宋史演义》

蔡东藩

小说中的完颜亮多谋善断,崇尚汉文化,但是好色残暴

《岳飞全传》

胡晓明

小说中的完颜亮是一个勇武的金国将领

《醒世恒言·金海陵王纵欲身亡》

【明】冯梦龙

荒淫好色、滥杀无辜,最后死于非命

影视形象

形式

标题

时间

演员

电视剧

《狂侠天骄魔女》

1988年

张铮饰演完颜亮

《牡丹亭》

2010年

韩冬饰演完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