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准提道人曾从西方赶到东方帮助姜子牙收伏孔宣为坐骑兼门人,还曾降伏专吃人心的马元带回西方世界,之后还收了封神榜上无名字的法戒,并和接引道人一起帮助元始天尊破诛仙阵,败通天教主;后破万仙阵,最后回到西方世界。人物原型本是佛教信仰中著名的“准提菩萨”。
《封神演叉》中准提道人的形象是“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枝树”,还有仙家法宝:七宝妙树、加持神杵、六根清净竹等强大法宝。
主要经历
准提道人是明代古典神仙小说《封神演义》之中登场的人物。西方二圣之一,是西方教的二教主,接引道人的师弟。《封神演叉》中准提道人的形象是“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枝树”(第七十回),来自于遥远的西方。
准提道人初次登场是从西方赶到东方帮助姜子牙,他在与孔宣的斗争中现出法身原型,十八只手,二十四首,执定璎珞伞盖,花罐鱼肠,加持神杵、宝锉、金铃、金弓、银戟、幡旗等件。他击败孔宣后将他收伏为坐骑兼门人。从文殊广法天尊的手下救了专吃人心的马元,将之降伏后带回了西方世界。之后还从姜子牙手中救下了封神榜上无名字的法戒,后来法戒在舍卫国化祁它太子,得成正果,归于佛教。
准提道人曾和接引道人一起帮助元始天尊对战通天教主,破诛仙阵,在战斗中,准提用加持神杵将通天教主翻鞍滚下奎牛。在破万仙阵的战斗中,准提道人手执七宝妙树,上边放出千朵青莲,摄住了通天教主的绝仙剑,最后通天教主战败。准提道人成功帮助了西周军队击败通天教主,破诛仙阵和万仙阵,最后在鸿钧道人到来后回到西方。
形象设定
身份地位
准提道人在《封神演义》中,身份为西方教的二教主,西方二圣之一,接引道人的师弟,同时也是一位混元大罗金仙。
角色外貌
准提道人在《封神演义》中的形象被描述为“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枝树。”其在与孔宣的战斗中,现出了法身原型,描述为“十八只手,二十四首,执定璎珞伞盖,花罐鱼肠,加持神杵、宝锉、金铃、金弓、银戟、幡旗等件。”
法宝兵器
加持神杵:打人打神,一律放倒。准提道人用加持神杵将孔宣打回原形孔雀,又用此物将通天教主打翻下奎牛坐骑。

七宝妙树:仙家至宝,无物不刷。中曾用此物刷碎通天教主的宝剑,在绝仙门中准提道人手执七宝妙树,放出千朵青莲,摄住了通天教主的绝仙剑。
六根清净竹:封人六感,任人宰割。准提道人曾命童子用六根清净竹将乌云仙弄回原形乌云。
十八手二十四首金身的武器:丝绦;璎珞;伞盖;花贯;鱼肠;金锉;金铃;幡旗;金弓;银戟;加持神杵;宝锉;金瓶;银瓶;白钺;幡幢;六根清净竹。
角色原型
《封神演义》中准提道人的形象是“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枝树”(第七十回),而在与孔宣的对阵中,现出原形则是十八只手,二十四首,执定缨珞伞盖,花鱼肠,加持神杵、宝锉、金铃、金弓、银戟、幡旗等件。据唐代汉译密教准提经典《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中对准提佛母像的描绘:其像作黄白色,种种庄严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又,身著轻罗绰袖天衣,以绶带系腰,朝霞络身。其手腕以白螺为钏,其臂上钏七宝庄严,一一手上著指环。都十八臂,面有三目。而小说中准提道人的形象与准提佛母相似,由此看来,准提道人的原型应该就是源自于于准提佛母。
在唐代善无畏所译的《七俱胝独部法》中记载:每月十八日以境及以结印念诵。除十斋日不须对镜及以结印。但于平朝未辛肉时。诵持此呪一百八遍已。是不绝四十九日。每有善恶吉祥灾变。准提菩萨令二圣者随其人。所有善恶心之事呪七遍。洗面洒身心想作欢喜想。能令国王大臣长者生恭敬心。是即欢喜如臣敬君。如父爱子心。随其所欲。乃至身命皆无所惜悉得成就。若有短命长病众生。
在《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明确说明准提道人就是佛教神话里的准提菩萨:准提菩萨产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荷叶有风生色相,莲花无雨立津梁。
人物关系
形象分析
《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形象来自明代广泛流行的准提菩萨信仰。在明代,西方净土信仰许诺了民众以简便易行的宗教许诺,同时准提信仰又给予信众现世的求告通道和现实庇佑,二者因其简便易行且符合汉地俗信仰的功利性心理,而成为明代两大具有代表性的俗信仰。在明代净土信仰的统摄下,准提咒法成为一种前往净土的修为手段。
准提信仰普及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就是辽高僧道股编著了一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大力提倡准提信仰。因为佛教修行要求出家或者受成,而且千经万典浩如烟海,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和精力去研读,普通老百姓根本做不到这些。道殿就说,你们不用那么麻烦,只要念准提咒就可以啦。因为“准提总含一切诸真言,准提能含诸咒,诸咒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念准提咒,就相当于念了千经万典,而且随时随地就可以念。这样准提信仰当然迅速普及开来。准提菩萨就让更多的人摆脱了信教之繁琐。在官方倡导与民众的选择下,明代密咒与忏仪得到大发展,明代佛教成为一种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宗教,这一宗教气质,正与中国长远的神仙信仰传统相呼应,并且也容易因此与道教神仙思想混为一谈。
人物诗词
出处 | 诗词 |
出自《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太极图殷洪绝命 |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
出自《封神演义》第七十回 准提道人收孔宣 | 准提菩萨产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 荷叶有风尘色相,莲花无雨立津梁 金弓银戟非防患,宝杵鱼肠另有方 漫道孔宣能变化,婆娑树下号明王 |
出自《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 三教会破诛仙阵 | 身出莲花清净台,二乘妙典法门开 玲珑舍利超凡俗,璎珞明珠绝世矣 八德池中生紫焰,七珍妙树长金苔 只因东土多英俊,来遇前缘结圣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