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夜未眠》(英文名:Sleepless in Seattle)是由诺拉·艾芙隆执导的一部爱情喜剧电影,由汤姆·汉克斯(Tom Hanks)、梅格·瑞恩(Meg Ryan)、罗斯·马林格(Ross Malinger)、丽塔·威尔逊(Rita Wilson)、比尔·普尔曼(Bill Pullman)等人主演,于1993年6月25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西雅图夜未眠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影片风格、制片与发行、获奖与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西雅图夜未眠

英文名

Sleepless in Seattle

别名

缘份的天空(中国香港)

最高票房

126,808,165美元(美国)

电影类别

剧情 爱情 喜剧

语言

英语

影片片长

105分钟

导演

诺拉·艾芙隆(Nora Ephron)

主演

汤姆·汉克斯(Tom Hanks)

编剧

杰夫·阿奇(Jeff Arch)

制片人

加里·福斯特(Gary Foster)

摄影

斯文·尼科维斯特(Sven Nykvist)

剪辑

罗伯特·雷塔诺(Robert M. Reitano)

配乐

霍马克·夏曼(Marc Shaiman)

制片公司

三星电影(TriStar Pictures)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发行公司

三星电影(TriStar Pictures)

上映时间

1993年6月25日(美国)

简介

影片讲述了丧偶的建筑师萨姆与记者安妮的爱情故事,分隔两地的男女主人公通过广播电台和信件相知相恋,并最终在纽约帝国大厦顶层相会。该片美国本土票房约1.26亿美元,全球总票房超过2亿美金。1994年,《西雅图夜未眠》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原创歌曲提名,第51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等多项荣誉。

影片剧情

萨姆(汤姆·汉克斯饰)是一名建筑师,他的妻子不幸因为癌症去世了。为了治愈内心的伤痛,萨姆带着儿子乔纳(罗斯·马林格饰)搬家到西雅图。乔纳感受到父亲萨姆的孤独,在一个圣诞夜,他打电话给广播电台的节目,说他的圣诞节愿望是能给爸爸找一位妻子。起初萨姆对乔纳的举动感到不满,但他被电台主持人说服,在节目中娓娓道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记者安妮(梅格·瑞恩饰)在路上开车时无意听到了这个节目,被萨姆的故事深深打动。安妮来到西雅图,想见萨姆一面,但是安妮却看到萨姆和他的妹妹苏茜(丽塔·威尔逊饰)拥抱,误以为苏茜是萨姆的女朋友,深感失望。但即使如此,安妮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萨姆。安妮受到一部老电影《金玉盟》的启发,写信想要和萨姆相约在情人节当天去帝国大厦的观景台见面。

西雅图夜未眠

萨姆的故事被电台传播后,他收到了很多追求者的信件,但儿子乔纳却一心想撮合萨姆和安妮。乔纳一个人坐飞机来到纽约,在帝国大厦楼顶上一路询问,但却始终没有见到安妮。萨姆得知儿子出走,急忙赶往纽约寻找乔纳,终于在帝国大厦楼顶找到了儿子。此时安妮和男朋友华特(比尔·普尔曼饰)正在纽约的餐厅里约会,窗外就是帝国大厦。安妮向男友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华特表示理解,并收回了订婚戒指。于是安妮奔往帝国大厦,在帝国大厦楼顶与萨姆相见,携手而归。

演员与角色

西雅图夜未眠萨姆汤姆·汉克斯饰建筑师,妻子因为癌症去世。萨姆为排解内心的哀思带着儿子搬家到西雅图,并无意中通过电台认识了安妮。西雅图夜未眠安妮梅格·瑞恩饰记者,从电台听到萨姆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写信邀约萨姆在帝国大厦相见。西雅图夜未眠乔纳罗斯·马林格饰萨姆的儿子,因为感受到父亲的孤独,大力撮合萨姆与安妮。西雅图夜未眠苏茜丽塔·威尔逊饰萨姆的妹妹,曾被安妮误认为是萨姆的女朋友而导致误会。西雅图夜未眠华特比尔·普尔曼饰安妮的男朋友,在安妮坦白对萨姆的感情后选择了放手。

影片制作

筹备与选角

《西雅图夜未眠》的故事来自编剧杰夫·阿奇,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作家,但这是他首次编写剧本。杰夫·阿奇首先构思了一个关于“未曾谋面的两人通过电话坠入爱河”的故事雏形,并从法国电影 And Now My Love (1974)以及华盛顿邮报上一篇关于女性雇用私家侦探来打听意中人消息的文章中汲取了灵感。励志演说家安东尼·罗宾(Anthony Robbins)的演讲同样给杰夫·阿奇带来了启发,让他最终完成了《西雅图夜未眠》的剧本,并于1990年5月将他的剧本出售给了三星电影。此后这部电影的剧本经历了多次改写。因《骗中骗》(The Sting)获得奥斯卡奖的大卫·S·瓦德被邀请来对《西雅图夜未眠》的剧本进行改编。杰夫·阿奇表示大卫·S·瓦德最大的贡献是说服工作室继续这个项目——作为奥斯卡奖的获得者,大卫·S·瓦德给出的意见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有数次《西雅图夜未眠》的项目差点被暂停,但因为瓦德的支持而能继续推进。

在杰夫·阿奇的剧本初稿中,男主角萨姆为自己感到难过,并打电话到广播节目中谈论他已故的妻子以及爱对他意味着什么。大卫·S·瓦德把这段剧情改成了乔纳在广播节目中打电话,从而迫使他的父亲倾诉心声,但制片人加里·福斯特仍觉得少了点东西。福斯特因为喜欢诺拉·艾芙隆1989年导演的电影《当哈利遇见莎莉》,于是把《西雅图夜未眠》的剧本发给了她。没过多久,艾芙隆就给福斯特回了电话,表示她会在两周内给出新的剧本,并愿意执导这部电影。诺拉·艾芙隆在采访中透露,女主角安妮原本的背景故事与我们在成品中看到的大不相同。在剧本的早期草稿中,安妮本应有一段不愉快的恋情,但考虑到已经有了萨姆年轻时失去妻子的悲惨故事,艾芙隆认为悲剧已经足够,将安妮原本的失败恋情删除了。

这部电影曾邀请过盖瑞·马歇尔(Garry Marshall)和尼克·卡斯特尔(Nick Castle)来担任导演。但当制片人加里·福斯特邀请诺拉·艾芙隆对剧本进行改编时,卡斯特尔不赞同艾芙隆的改编思路。艾芙隆希望这部电影是一部浪漫喜剧,而卡斯特尔想要更多的甜蜜和多愁善感。由于创意差异,卡斯特尔放弃了执导这部电影,转而执导了《邻家小鬼》(Dennis the Menace)。最终《西雅图夜未眠》的导演定为诺拉·艾芙隆。

女主角安妮的角色最初邀请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出演,但朱莉娅·罗伯茨拒绝了。在米歇尔·菲佛(Michelle Pfeiffer)、詹妮弗·杰森·李(Jennifer Jason Leigh)和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也拒绝了之后,梅格·瑞恩获得了这个角色。汤姆·汉克斯最初拒绝出演男主角萨姆,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个角色。但导演诺拉·艾芙隆重写了剧本后,汤姆·汉克斯改变了主意。在纪录片《万物皆复品》(Everything Is Copy)中,汤姆·汉克斯还透露,在罗斯·马林格之前,有另一位儿童演员扮演他角色的儿子乔纳,但艾芙隆对这个演员的表现不满意,于是最终换成罗斯·马林格出演乔纳。

拍摄与剪辑

《西雅图夜未眠》于1992年7月13日开拍,1992年9月25日杀青,拍摄共耗资2200万美元。

电影的大部分场景都在西雅图拍摄,包括在巴尔的摩和纽约市拍摄的场景。电影的布景建造在西雅图北部退役海军基地的旧机库中。影片中标志性的最后一幕则拍摄于帝国大厦,导演诺拉·艾芙隆通过一个朋友向建筑业主恳求,终于获准在帝国大厦拍摄六个小时。

在电影的剧情中西雅图应该非常多雨,但是这部电影拍摄的那个夏天西雅图正经历干旱。为了呈现电影中的雨景,剧组不得不使用了大量洒水车。

因为男主角萨姆和女主角安妮很少有同框的时间,导演和剪辑师试图通过视觉相似性将他们的故事联系起来。比如为了让观众感觉场景的联系更紧密,在拍摄安妮走进巴尔的摩的一扇门、而萨姆在西雅图走出另一扇门的情节时,导演诺拉·艾芙隆真的把同一扇门运到了两个城市进行拍摄。

演员帕克·波西(Parker Posey)被剪掉了她在《西雅图夜未眠》中的全部戏份,但导演诺拉·艾芙隆表示镜头被删除不是帕克·波西的错。

音乐

这部电影原定由约翰·巴里(John Barry)配乐,但他中途退出了。最终电影配乐由马克·夏曼制作。

索尼影业的负责人彼得·加伯(Peter Guber)本想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中使用席琳·迪翁(Celine Dion)和克莱夫·格里芬的二重唱《When I fall in love》,但导演诺拉·艾芙隆坚持使用吉米·杜兰特(Jimmy Durante)的《Make Someone Happy》,最终艾芙隆的选择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影片风格

主题

美国广播公司的记者卢奇纳·费希尔(Luchina Fisher)将《西雅图夜未眠》总结为“一个孩子在鳏夫父亲和一个重新考虑未婚夫的女人之间扮演媒人的故事”。媒体common sense则认为《西雅图夜未眠》是一个鼓励观众相信真爱和命运将克服所有障碍的童话。

虽然《西雅图夜未眠》看上去仅仅是一个童话爱情故事,但导演艾芙隆强调,艺术模仿生活,而不是相反。电影院对人类的描述只是人们几千年来经历的情感冲突的延伸,电影与所有其他形式的艺术创造力一样,为人类体验举起一面镜子,并允许观众识别和联系屏幕上描绘的情感体验。《西雅图夜未眠》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而不是把爱情片这一类型视为仅向女性销售的轻浮娱乐。在艾芙隆的世界观中,情感成长和宣泄与男性同龄人电影中看似更庄严的话题一样重要。与其他浪漫喜剧不同,影片男女主角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分开的,因此导演艾芙隆将“地球村”确定为电影的主题之一。艾芙隆解释说“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它由飞机、800个数字的广播节目、相同的笑话和统计数据连接起来。当汤姆和梅格坐在各自的长凳上时,你会觉得这是一个爱情场景,即使他们相距3000英里。”

情节改编

《西雅图夜未眠》的创作受到了1957年上映的爱情片《金玉盟》(An Affair to Remember)的启发,电影中的部分桥段也模仿了《金玉盟》中的情节。1957年发行的《金玉盟》是经典浪漫喜剧《爱情事件》(Love Affair)的翻拍版,讲述了男女主角在游轮上偶遇,然后相约在帝国大厦的顶层见面的爱情故事。1990年,编剧杰夫·阿奇在创作《西雅图夜未眠》时参考了《金玉盟》的故事。导演诺拉·艾芙隆也认为《金玉盟》是一部经典的“女性”电影,当他们拍摄《西雅图夜未眠》时,他们反复观看了《金玉盟》会“令所有女孩哭泣”的最后十分钟。

《西雅图夜未眠》继承了《金玉盟》中的主要情节。影片主人公萨姆和安妮分别生活在相距很远的两个城市里,他们本来没有任何交集,为了追求真爱走到一起,最后相约在帝国大厦顶层见面。不止是情节内容,从结构形式上看,在《西雅图夜未眠》故事发展的转折点上,《金玉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女主角安妮喜欢看《金玉盟》,她受到了《金玉盟》情节的启发写信给萨姆,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爱情故事。但是在《金玉盟》中,男女主人公未能成功在帝国大厦里重逢,《西雅图夜未眠》的结局则是安妮和萨姆最终相遇在帝国大厦的顶层,更为浪漫圆满。

人物塑造

女主人公安妮可爱单纯,但面对爱情时又是那样的执著勇敢,“怦然心动”的魔力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电影中安妮的感情经历虽然浪漫化、戏剧化,但安妮的情感变化是有迹可循的。剧情一开始,安妮虽然与未婚夫订婚,但在订婚宴上安妮与未婚夫的相处却十分生硬,给观众一种二人并不般配的感觉。安妮的性格上,编剧也留下了伏笔。安妮说:“每天做多少决定,随便一个便能改变你的一生”,她认为所谓“命中注定”,并不是阻止人们去争取。安妮这样地性格也让她最后毅然决然地与未婚夫分手、奔向帝国大厦的行为具有了说服力。可以说,从一开始编剧就为此做了层层铺垫,塑造出一个“勇敢追爱”的女性形象。

男主人公萨姆则是一个用情专一、爱子深切、诚实真挚的男人。虽然影片中萨姆对安妮的感情着墨不多,但影片通过萨姆对妻子的专情、对儿子的爱意、学会重新生活的勇气将萨姆这个深情男主人公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西雅图夜未眠》成功塑造了山姆和安妮这两个主人公形象,使在爱情路上患得患失的男女重新唤醒了对爱情的渴望,满足了大众对爱情至真至善的情感诉求。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三星电影(TriStar Pictures)

主要发行公司

三星电影(TriStar Pictures)

上映信息

上映信息

上映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时间

美国

1993年6月25日

加拿大

1993年6月25日

澳大利亚

1993年8月5日

德国

1993年9月16日

英国

1993年9月24日

丹麦

1993年9月24日

香港

1993年9月30日

意大利

1993年10月8日

瑞典

1993年10月15日

阿根廷

1993年10月21日

墨西哥

1993年10月22日

匈牙利

1993年10月22日

西班牙

1993年11月12日

土耳其

1993年11月12日

法国

1993年11月17日

日本

1993年12月11日

韩国

1993年12月18日

爱沙尼亚

1993年12月25日

印度

1994年9月30日

俄罗斯

1994年11月11日

参考资料:

票房信息

票房信息

126,808,165美元(美国)

227,927,165美元(全球)

获奖与评价

主要奖项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1994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剧本

杰夫·阿奇

诺拉·艾芙隆

大卫·S·瓦德

提名

最佳原创歌曲

马克·夏曼

拉姆齐·麦克莱恩

提名

第51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

《西雅图夜未眠》

提名

电影类 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

汤姆·汉克斯

提名

电影类 音乐/喜剧片最佳女主角

梅格·瑞恩

提名

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原创剧本

杰夫·阿奇

诺拉·艾芙隆

大卫·S·瓦德

提名

电影奖 最佳原创音乐

马克·夏曼

提名

参考资料:

评价

网站

评分

人数

链接

豆瓣电影

7.98/10

225219

烂番茄

75/100(爆米花指数)

250000+

IMDb

6.8/10

178000

《西雅图夜未眠》收到了相当多的好评。《滚石》杂志评价《西雅图夜未眠》无疑是最时髦、最坦率、最有趣的约会电影。《芝加哥太阳报》的评论人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 )认为电影里的演员们非常适合这种题材。梅格·瑞恩是最讨人喜欢的女演员之一,她有某种难以言喻的纯真,她能够让我们相信她突然通过广播节目爱上一个人,而不会让情节看起来像噱头。虽然《西雅图夜未眠》就像脱口秀节目一样短暂,就像晚间节目一样做作,但如此温暖和温柔。《Variety》的布莱恩·洛里(Brian Lowry)写道“这部电影提供了充足的温暖和一些爆炸性的有趣时刻”。《Sassy杂志》的影评人玛吉(Margie)推荐了这部影片并表示“没有一个真正的男孩能与电影的魔力相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电影,这也是《西雅图夜未眠》的观点之一。”《娱乐周刊》的记者欧文·格雷伯曼(Owen Gleiberman)称赞汤姆·汉克斯的表演,但认为《西雅图夜未眠》本身太做作了。格雷伯曼表示:“这部电影如此浪漫、老式,以至于它感觉被编程让你爱上了它。诺拉·艾芙隆似乎在陈词滥调中思考:她混合了好莱坞的旧和流行心理治疗的新。《当哈利遇到莎莉》就像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城市情人节系列变成了一部电视剧,而《西雅图夜未眠》甚至缺乏那部电影中激烈的笑话——它就像50年代用微芯片合成的催泪剧。”

烂番茄将《西雅图夜未眠》评选为20世纪90年代影片排行榜的第5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