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位于黑龙江东南部,边境线长27千米,辖区面积460平方千米。绥芬河市下辖2个镇, 绥芬河镇、阜宁镇。市政府驻地为绥芬河市长江路1号。截至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6430人。

绥芬河市区的整体地貌呈东高西低状态,为构造剥蚀地貌,主要由山地、岗地、坡地、川地、沼泽性湿地构成。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绥芬河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唐朝时,隶属唐渤海国率宾府华洲;清光绪三十五年时,隶属东宁厅兴壤社;1933年,日本关东军占领绥芬河后,划归伪北满特别区;1975年成立绥芬河市(地辖市),2011年,被批准列为省直管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市,2017年,划归牡丹江市管辖,直至今日。

绥芬河市现存历史遗迹众多,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大部分清朝、民国期间的百年历史建筑,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六处、十余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等历史文化景点。另外绥芬河市还拥有绥芬河割花鞋制作技艺、绥芬河上梁歌、俄式四轮木制马车制造技术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绥芬河国门景区、俄罗斯百年老味列巴坊、中东铁路记忆馆等多个景区。

绥芬河市产业主要有木业、能源、粮食、水产、中药材等五大生产加工型产业,以及电商、物流、旅游、会展、金融商贸等五个服务型产业,形成了“5+5”边境口岸型产业体系。截至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8460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6:12.6:84.8。绥芬河市交通便利,拥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是全国第三大、黑龙江省唯一的对俄铁路口岸。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绥芬河市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文化、风景名胜、重要人物、对外交流、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绥芬河市

英文名

Suifenhe City

面积

辖区面积460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黑龙江东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30°57'至131°13',北纬44°18'至44°32'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黑龙江省

所属市

牡丹江市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绥芬河镇、阜宁镇

行政区划代码

231081

人口

全市户籍人口66430(2022年)

方言

绥芬河方言

GDP

608460万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41622元(2022年)

著名景点

绥芬河国门景区

车牌代码

黑C

邮政编码

157300

政府驻地

绥芬河市长江路1号

电话区号

0453

设市时间

1975年12月1日

名称

“绥芬”一词源于满语,有锥子之意。1903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局”,绥芬河地名之称自此而始。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绥芬河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

唐至明时期

绥芬河市原来是高句丽的领土,唐朝时高句丽被唐所灭。唐代(公元698年至916年),绥芬河地区隶属唐渤海国率宾府华洲(府址为现苏联境内双城子,一说为东宁县大城子)。辽代(公元916年至1125年),绥芬河地区隶属辽国东京道率宾府。金代(公元1115年至1234年),绥芬河地区隶属上京路的恤品路。明代(公元1568年至1644年),绥芬河隶属奴几于都指挥使司速平江卫(率宾、恤品、速平、绥芬皆为一音之转)。

清朝时期

自清朝1664年起,至19世纪60年代,绥芬河地区隶属吉林省宁古塔副都统区。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绥芬河地区成为边界地区。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绥芬河地区一部分划为铁路附属地,由中东铁路当局执掌大权。另一部分于1903年划入绥芬厅兴壤社境内绥芬河以北地区。1909年(清光绪三十五年)建东宁厅,绥芬河地区(铁路附属地除外)隶属东宁厅兴壤社。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3月建东宁县,绥芬河地区(铁路附属地除外)隶属东宁县兴让社。1921年,中国收回铁路附属地主权,成立哈尔滨市政管理局,原绥芬河铁路附属地隶属哈尔滨市政管理局,为之第三区(哈尔滨至绥芬河)。1926年正式设绥芬河市。1933年,日本关东军占领绥芬河后,中苏间铁路被堵塞中断,伪满洲国改东省特别区为伪北满特别区,现市辖区先后划归伪北满特别区第三区、东宁县、绥阳县。1939年6月1日成立伪绥阳县,绥芬河地区划人绥阳县,称街,下设六个区。1945年解放后,绥芬河区仍隶属绥阳县。1948年10月1日,东宁、绥阳两县合并,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迁至绥芬河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1月,绥芬河军政委员会成立(厅级),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1956年,绥芬河区(东宁县第三区)改为东宁县绥芬河镇,寒葱河划出设乡,管辖其附近的村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绥芬河镇与寒葱河乡合并成立绥芬河人民公社(也曾称中苏友好人民公社),隶属东宁县。1968年,成立绥芬河区(县级),隶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1975年12月1日成立绥芬河市(地辖市),隶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1985年3月改省辖市,由牡丹江市代管。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2011年,被批准列为省直管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市,2017年,中止绥芬河市省直管市试点,重新划归牡丹江市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绥芬河地处黑龙江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30°57'至131°13',北纬44°18'至44°32'。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千米,西距哈尔滨460千米,东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21千米,距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190千米,紧邻俄罗斯远东特殊发展区,辖区面积460平方千米。

气候

绥芬河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650-7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2614小时,年总降水量782.5毫米,空气良好天数达到345天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2.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群山环绕,清爽宜人,是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地质

地质构造

市区地层构造位于西太平洋活动陆缘北段。具体构造单元属绥芬河一老黑山陆相火山槽地。火山槽地的基底是晚古生代褶皱带,已绝大部分被中生代火山活动破坏,仅有零星残块存留。

侏罗纪(1.4-1.95亿年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的强烈俯冲、堆挤,本地区发生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较厚的侏罗系火山岩地层。区内断裂较发育,多为侏罗纪以来形成,主要类型为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和近东西向的张性断裂。侏罗纪之后,本区保持隆起状态,长期遭受剥蚀,故缺失白垩纪和第三纪的地层记录。

地层

绥芬河地层约占市区面积的82%。其时代有晚古生代的石炭一二迭纪,中生代的侏罗纪,新生代的第四纪,其中以侏罗纪地层最发育。

石炭一二迭系中阎王殿组分布于天长山北4千米一带,地层呈北东走向。双桥子组分布仅见于市区西部交界红花岭西侧的双桥子组,由变质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性火山岩、绢云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组成。

侏罗系地层最发育,按沉积建造、岩石组合、喷发旋回等特点,自下而上可分为托盘沟组、天桥岭组、屯田营组。托盘沟组出露于市区南部南寒东山、鹿窑岭南麓和东麓一带,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天桥岭组分布在五花山、庙岭、红花岭、长山和马架子沟一带,面积约140平方千米。屯田营组分布于天长山、地久山、北大岭、南大岭和小团山子一带,面积约160平方千米。

绥芬河市的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小绥芬河、寒葱河等河谷中,成因类型有河流冲积相,冲积一洪积相,洪积相及残坡积相等。沉积物由砾石、砂、粘土等组成,厚度不稳定。

侵入岩

市区内侵入岩分布较少,主要见于五花山北,老菜营山、金鱼背一带,面积约80平方千米。划分为两个侵入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区内燕山早期侵入岩区域上称为五花山岩体,其内部相为中粒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边缘相为细粒结构、文象结构或不等粒结构的岗质花岗岩、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区内燕山晚期侵入岩区域上称为红哥山岩体,该岩体不具明显相带,岩石类型无规律混杂出现,主要有花岗斑岩、花斑岩及花岗闪长玢岩。

地形地貌

绥芬河地处黑龙江东南部,整体地貌呈东高西低状态,为构造剥蚀地貌,丘陵广布,高低不平,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最高处的鹿窖岭,海拔高度为888.1米。最低处的水曲律沟海拔320米。由于构造剥蚀作用的影响,次生地形较多。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分布广泛,面积约占85%;岗地、坡地,主要分布在山川之间,面积1.68万亩;川地主要分布在小绥芬河、寒葱河沿岸,面积1.5万亩;沼泽性湿地,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部,面积6260亩。

绥芬河市网周环山,山脉系完达山脉张广才岭余脉。大小山峰140余座,均属老爷岭山系。山顶多为浑圆形,山脊曲折且平缓,各山峰也多呈散立,相互间连续不够明显,形成复杂的低山地形骨架,支配着境内各水线、河流的格局,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分布和农林、牧业的综合利用。

土壤

绥芬河市土壤按腐殖层分6个土类、11个亚类、13个土属、14个土种。6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河淤土。在土类中按照不同的附加成土过程,分别划出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草甸壤等分属于6个土类的11个亚类。

暗棕壤分布在山上及陡坡处,表土层由上到下,逐渐加厚,各亚类之间的关系,棕壤化程度由上到下减弱,土壤由暗棕壤过渡到裙部的白浆化暗棕壤或草甸暗棕壤,白浆土和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谷水线两岸的平缓坡地。河淤土、沼泽土、泥炭土,受微地形支配成复杂区分布在河谷水线和低平洼地。全市耕地土壤以白浆化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河淤土为主,多分布在山的缓坡和河谷水线两旁。

全市土壤总面积634845亩,其中暗棕壤526023亩,白浆土41835亩,草甸土37620亩,沼泽土18978亩,泥炭土459亩,河淤土7142亩,其它2788亩。在土壤总面积中,农业用地为55908亩,占总面积的8.8%。

水文水利

绥芬河市境内河流少,均属绥芬河水系。主要河流及支流有小绥芬河、寒葱河、北大河、朝阳河等。流域面积423.23平方千米。小绥芬河和寒葱河于洛河桥处汇合后。沿滨绥铁路向西经红花岭处对头砬子流人东宁境内,入口处年平均径流量在5立方米/秒左右。 

小绥芬河:也叫夹板河,发源于与苏联交界处的乌赫苏尔巴皿山。向南在马林园子以东,流人绥芬河境内,沿路经过马林园子、东北沟、城区北部边缘、建华村、建设村、宽沟村,注人寒葱河。左岸分别汇入黑瞎子沟、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右岸汇人东北沟、朝阳沟、和平沟、金鸡沟等14条沟塘。全流域面积155平方千米,河长15千米,宽约10米,河槽比降为1/510,是条长河流。 

寒葱河:绥芬河市两大河流之一。发源于东宁县南天门林场东部北天山3千米处,流经南天门林场、平房桥、新电子村、马架子畜牧场、八道桥、南寒村、北寒村、洛河桥村、红花岭村。全长约16千米,平均宽约15米,河深0.5米左右,河槽比降为1/250,在绥芬河境内接纳的支流有建新河、五花山正沟、水曲律河、良种场沟。河流两岸生有一种叫寒葱的野生植物,故称寒葱河。 

北大河:发源于大友山北侧,沿生产房子班、綦胖子沟流人市区,全长8千米,宽6米,汇入小绥芬河。 

绥芬河市的水库主要有五花山水库、天长山水库、金家沟水库。其中,五花山水库工程于2010年6月正式开工,总投资5.36亿元人民币,是以城镇供水为主,兼顾发电、森林防火、生态环境改善等功能的中型水库工程。水库总库容8266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425.2米,近期年设计用水量为3102万立方米,远期年供水量为4673万立方米,水库建筑坝长500米,最大坝高38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绥芬河市已发现的矿产有泥炭、矿泉水、金刚石、膨润土、沸石、建筑用砂、砖瓦用黏土、建筑用闪长岩、建筑用安山岩、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凝灰岩、建筑用流纹岩12种(含亚矿种),发现矿点、矿化点6处。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建设用石14.5万吨、砖瓦用粘土0.9万吨。

绥芬河市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是矿产资源种类少、规模小。建筑用砂、建筑用石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阜宁镇金家沟、北寒村、南寒村、建新村一带。泥炭分布于阜宁镇大石砬子一带。

沸石矿点位于北寒乡建新村卢家大院北山,沸石或呈集合体充填于玄武岩气孔中,或呈胶结物存于凝灰砂岩中。沸石呈板状集合体,粒径0.1-0.5毫米左右,经X光衍射测定为浊沸石。其增温率为8.5°C,PH值为7.5,钾离子交换量为0.5毫米/克。赋存浊沸石的地层分布面积大,储量可观,值得广泛探寻矿石用途。铬铁矿与辰砂铬铁矿与辰砂作为副矿物产于屯田营组中基性火山岩和凝灰砂岩中,在外生地质作用中可能富集成砂矿。1978年将绥芬河市一带圈为铬铁矿辰砂II级异常区。

土地资源

绥芬河市现有土地总面积42236.11公顷(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其中:耕地3687.39公顷,占总面积的8.73%;园地35.48公顷,占总面积的0.08%;林地34049.43公顷,占总面积的80.62%;草地818.1公顷,占总面积的1.9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832.83公顷,占总面积的6.71%;交通运输用地504.79公顷,占总面积的1.1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7.96公顷,占总面积的0.56%;其他土地70.13公顷,占总面积的0.17%。

耕地3687.39公顷,主要沿道路、山谷等相对平坦区域分布;湿地面积1821.54公顷,保护等级为一般,分布零散,共43块,没有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森林覆盖率较高。

水资源

绥芬河市水资源总量为5559.29万立方米,地表水总量占4444.17万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为570毫米.年平均径流深141—160毫米。地表水的水质一般均为碳酸盐及重盐,大部分水质良好,适宜灌溉和饮用。低山丘陵前缘有的地方水质不好,常发生大骨节、甲状腺肿、克山病三大地方病。

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多为120-150米之间,地下水总量为1115.12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绥芬河市境内的野生植物主要有,山果、山菜、菌类、中药材等。

其中山果资源主要有玫瑰果、山梨、山杏、山葡萄、狗枣子、野草莓、松籽、榛子、橡子、山核桃等。其中玫瑰果分布广,已成为酿酒工业原料。野草莓分布较广,俗称高丽果,民间菜食较多。

绥芬河市

山菜百余种,主要品种有蕨菜、黄花菜、蒲公英、苣荚菜、柳蒿芽、山葱、山韭菜、山白菜、薇菜等,其中,采集食用最多的是蕨菜、黄花菜、蒲公英。

菌类主要有黑木耳、蘑菇。黑木耳分布广,生于腐朽的柞树上。60年代以前产量大,后因山林砍伐产量薪减。蘑菇资源丰富,品种多,主要品种有花脸蘑、元蘑、榛蘑、草蘑、雷蘑、猴头蘑、松蘑、青蘑、榆黄蘑等。

绥芬河市

材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人参、黄芪、五味子、升麻、赤芍药、平贝母、车前子、龙胆草、桔梗、苍术、白癣皮、党参、百合、柴胡、益母草等,其中分布最广的是黄芪、五味子、龙胆草、穿地龙。

动物

绥芬河市境内的野生动物主要有,生兽类,东北虎、豹、狼、狸猫、狐狸、黑熊、野猪、狍子等;野禽类:野鸡、水鸭、麻雀、鹰、猫头鹰、燕子、喜鹊、乌鸦、布谷鸟、鸽子、鹑鸪等;其他类:主要有蛇、蜥蜴、蜊蛄;鲫鱼、泥鳅、柳根池、青蛙、田鸡、蟾蜍等。境内现有有黑熊、梅花鹿、狍子、野猪等20多种珍稀动物。

绥芬河市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绥芬河市西10公里,绥芬河林业局施业区内,森林公园批复面积971公顷。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随地形,土壤而变化,山地植被主要为多年萌生的杨、桦等天然阔叶林,林下植被有胡枝子、榛子等灌木丛,草本植物有刺五加、桔梗、芍药等。林间隙地和山麓林缘地带有柞、榛、胡枝子、羊胡草、野苜蓿、大叶草藤等。山同低平地,多是草甸型杂草植被。河谷水线主要生长着塔头、乌拉草、百花黄瓜香、绍柳等湿地植物。此外,该地区还营造了大量的人工林,多为樟子松和落叶松。

绥芬河市

据记载绥芬河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主要有:豹、狼、狐狸、狸猫、黄鼬、黑熊、野猪、马鹿、狍子、獐子、山兔、水獭、獾、貂、刺猬、松鼠。野禽主要有野鸡、野鸭、麻雀、鹰、猫头鹰、燕子、喜鹊、乌鸦、布谷鸟、啄木鸟、棒槌鸟、飞龙、沙半鸡等。

自然灾害

绥芬河市境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冻霜、大风、冰雹等。

干旱,1988年出现持续高温天气,7月30日到8月12日,14天日平均最高气温达31.2℃,其中,日平均最高气温在30度以上的有10天,在32C以上的有5天,极端高温达34.4℃。与历史极值仅差1.3℃。因7月下旬无降水,8月1—7日只有微量降水,导致多年来少见的伏旱,使于土层达8厘米,给大田作物特别是大豆的开花结实造成很大的危害。

洪涝,1988年7月9日13时08分,突降暴雨,至晚20时降雨量达70.7毫米,有5752亩农田受灾,其中过水面积3762亩,绝产1990亩,洪水冲毁桥梁一座,损坏路面1280延长米,乡村5户房屋倒塌。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绥芬河市下辖2个镇:绥芬河镇、阜宁镇。市政府驻地为绥芬河市长江路1号。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绥芬河市委员会

书记

罗海涛

绥芬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赵广友

绥芬河市人民政府

市长

王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绥芬河市委员会

主席

黄玉萍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6.22

人口

人口数量

截止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6430人。其中,城镇人口56142人;乡村人口10288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户籍城镇化率)为84.5%。

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33244人,女性人口33186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100.2:100。

全市人口中,0-17岁人口9657人;18-34岁人口13069人;35-59岁人口31390人;60岁以上12314人。

民族

根据绥芬河市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绥芬河市的人口的民族情况是:全市有汉、满、朝鲜、回、蒙古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人口的98.7%;满族占0.59%,朝鲜族占0.49%;回族占0.17%;蒙古族占0.02%。

语言

绥芬河语音以非典型东北语音为主,从东北语音化的山东东部语音为辅。语音区域大致划分为:城区主要趋向用东北语音;阜宁镇及农村主要趋向用东北与山东杂合语音。

绥芬河语音与普通话标准语音的差异为:普通话“婆”“摸”等[O]韵母,绥芬河语音读作[e]韵母;普通话“洼”、“威”、“温”、“汪”等[a]行韵母与声母[w]相拼时,绥芬河语音多将声母[w]读作[V];普通话“人”、“染”等[R]声母,绥芬河语音多读成[Y]声母。

绥芬河语音与东北典型地方语音主要差异为:普通话“安”“鹅”等零声母读音,绥芬河不变,东北典型地方语音则读[N]声母。

宗教信仰

绥芬河市境内主要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东正教、伊斯兰教。

佛教,绥芬河居民许多人信仰佛教,境内没有佛堂、寺院,信佛者在家设佛龛,供佛像。1937年有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资料记载:当地满族人中只是一般的信奉,没有什么特殊活动。1944年时绥芬河有佛教信徒700余人。80年代后,恢复宗教信仰自由,信佛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道教,1947年前,阜宁镇有娘娘庙1座、伏魔大帝庙1座。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或不定期),在娘娘庙举办庙会。土改运动中,娘娘庙被拆除。1959年伏魔大帝庙也被拆除。

东正教,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中东铁路开工时,俄国的东正教徒来到绥芬河。随后,俄国人在火车站东侧建了一木质简易教堂,并开始传教活动。教徒多是俄国人,中国人很少。1913年(民国20年),由俄国工程师齐连闹夫设计,修建了协达亚尼古拉教堂(原市政府后院)。1945年解放时,教堂被炸,教徒停止活动。1946年又从外地来了两个神甫,不久教会解体。

伊斯兰教,1925年(民国14年)前,伊斯兰教传入绥芬河,杨成信被聘为第一任教长。1941年清真寺有房5间,教徒发展到64人。1945年解放后,杨成信阿訇离职,当地教徒从东宁县聘请李恩聚阿訇来主持教务。李恩聚同时兼管东宁、绥阳两地穆斯林活动。1962年清真寺改做了敬老院。此后,回民每逢丧事,要到东宁请阿訇主持。

经济

综述

绥芬河市产业主要有木业、能源、粮食、水产、中药材等五大生产加工型产业,以及电商、物流、旅游、会展、金融商贸等五个服务型产业,形成了“5+5”边境口岸型产业体系。

截至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846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94万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76515万元,同比下降6.7%;第三产业增加值515751万元,同比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为2.6:12.6:84.8。绥芬河市生产总值在牡丹江市中排名第7位。

第一产业

绥芬河市第一产业的构成主要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其中富硒特色农业成为绥芬河市第一产业发展的新道路,发展富硒种植产业,打造了富硒木耳、富硒蔬菜、富硒小米等富硒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扩大“富硒”农产品的种植规模,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富硒种植。另外在水产方面,境外投资水产项目共4个,总投资0.81亿美元,养殖面积为5.5至6.5万亩,年回运量海参约100吨、扇贝约600吨、牡蛎约100吨。启动建设了进口商品首站冷链物流项目,与大庄园集团等大企业合作,开展进口水产品加工业务。在中草药方面,我市已注册中草药进口企业99家,其中加工企业14家,运营投产5家。

2022年绥芬河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175万元,同比增长2.9%。实现农业总产值20224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5944吨。实现畜牧业总产值7647万元,实现林业总产值847万元,实现渔业总产值529万元。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99.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50公顷,其中本年实灌面积95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950公顷,均与去年持平。

第二产业

绥芬河市的第二产业主要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其中工业主导产业为木业、能源、粮食、水产、中药材等五大生产加工型产业。202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76515万元,同比下降6.7%。其中,在木业方面,培育木材加工企业369户,年加工能力120万立方米,阔叶表板占全国四分之三份额,进口俄材占全国三分一,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进口木材集散陆路口岸。在能源方面,与中国华腾集团进行对接,推进LNG进口储运项目;已落户兴润燃气和华气巨能2家液化石油气仓储项目,今年已累计进口LPG15车、290吨,初步实现了公路常态化进口。

截止202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89860万元,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7770万元。截止2022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18万元,同比增长31.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2.7%。

第三产业

绥芬河市第三产业的构成主要有电商、物流、批发零售业、旅游、会展、金融商贸、对外贸易等。在电商方面,培育电商经营主体8367家,建设了罗斯帝国、伊戈尔等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的俄罗斯商品销售中心,销售品类2000余种,线上年销售俄罗斯商品10亿元。在物流方面,有运输代理企业747家,龙运国际综合物流园区、首站冷链仓储基地等一批新型物流项目即将建成使用。在旅游方面,打造了中俄自驾游营地、红花岭东北抗联主题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购物游、观光游、休闲游、疗养游等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在金融方面,创新设立“金融超市”,已入驻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41家,推出金融产品160款,办理了全省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2022年跨境人民币结算47.8亿元。

截至2022年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40692万元,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68户,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5.4亿元,同比增长14.3%。绥芬河对俄进出口商品达到171大类、1400多个品种,对俄贸易连续多年占黑龙江省的1/4以上,口岸过货量占黑龙江省85%以上。

经济功能区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2019年9月29日正式挂牌启动,面积19.9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中俄互市贸易区、公路口岸作业区、铁路口岸作业区、金融服务区、跨境合作区七大功能区。片区重点发展木材、粮食、清洁能源等进口加工业和商贸金融、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建设商品进出口储运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国际陆海通道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中俄战略合作及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绥芬河片区的重点项目有,绥芬河互市贸易区亚麻籽深加工项目、中国物流集团集疏运产业园项目、啤酒加工项目等。绥芬河片区的重点企业有,绥芬河兴佳经贸有限公司、绥芬河市三峡经贸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维多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绥芬河龙江商联进出口有限公司等。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绥芬河市现有普通中学4所,在校生5666人;教职工人数277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92人,教职工人数93人;普通小学7所,在校生5876人,教职工人数435人;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2259人,教职工人数211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绥芬河市共有各类放映单位2所,文化馆和图书馆各1个,博物馆6个;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100%;年末图书馆图书藏量157194册,比上年增加2676册。

2019年“迷人风情·绥芬河之夏”中俄万人大巡游如约亮相绥芬河市区。截至2019年,绥芬河市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大巡游。中俄大巡游活动已成为绥芬河重要的品牌节庆盛事,并已成为展示绥芬河多元文化交融和市民幸福生活的窗口。

2023年5月19日,第七届中俄油画交流展开幕式在绥芬河市俄罗斯人创业大街上举行。省美协、省画院、牡丹江画院、乌苏里美协等22位中俄油画名家,相约在浪漫五月,相聚在百年口岸,以城市历史、人文、百年建筑等为背景写生,创作出一批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精品力作,展现了绥芬河沿边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体育事业

2018年,成功举办第五届中俄民间体育交流大会,2019年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街头小品,规划建设新华、南环、阜宁等3个足球场,满足市民健身休闲需求。“十三五”期间,举办了形式丰富、主题多样的文体活动,大力推广武术、舞蹈等群众性体育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022年,建设了气模体育馆、书刻馆等文体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行动,打造了城区“15分钟健身圈”。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绥芬河市现有科技管理机构1个,科技管理人员3人;签订技术合同8项。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绥芬河市共有卫生机构4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中心血库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村卫生室2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55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21人,其中执业医师254人,注册护士280人。

绥芬河市部分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名称

医院等级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二级

绥芬河市中医院

二级

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

二级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绥芬河市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32104人。参加失业保险5652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4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890人。

2022年,绥芬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22元,同比增长2.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同比增长3.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

居住环境  

截至2019年年末环境保护系统人员共有23人,各项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察大队1个,自然保护区在森林公园(2080公顷)基础上,新增金家沟水库(971公顷),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51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0个,禁燃区1个,总面积20平方千米。

“十三五”末期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68%。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水体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国控省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100%。积极开展工矿区土壤污染治理,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新增绿化面积116.96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

交通

绥芬河片区拥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综合过客能力600万人次、过货能力3850万吨,是全国第三大、黑龙江省唯一的对俄铁路口岸。以绥芬河为通道,东出西联、南下北上,内陆不再闭塞,边疆不再遥远,哈绥高铁开通运行,G331公路建成通车,绥芬河机场将在2023年内通航,建成全国沿边第三大铁路口岸,初步形成“公铁空”并进的立体化口岸集疏运体系。

公路

截至2020年,绥芬河市现有公路总里程238.830千米,其中,国道32.959千米,省道33.730千米,县道35.440千米,乡道34.566千米,专用公路76.516千米,村道25.619千米。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8.5千米;一级路31.442千米,二级路6.018千米,三级路124.359千米,四级路34.769千米,等外路42.242千米。绥芬河市公路网密度为0.53。境内的主要公路线有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绥满高速等。绥芬河是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绥满高速的起点,有1条铁路、2条公路与俄罗斯相通,每天有多次列车和汽车来往于国内外。

绥芬河公路口岸位于绥满公路起点,其口岸公路为G105的一段,总里程3.7km,距市区很近,其中一级沥青路1.2km,二级水泥混凝土路2.35km。绥芬河国际公路运输枢纽于2003年投入运营,其占地面积55809平方米,建筑面积15391平方米,综合服务设施4211平方米,仓储库房面积6559平方米,停车场面积3000平方米。目前,绥芬河国际公路运输枢纽基本满足其口岸贸易及过货运输需求。

铁路

通过绥芬河的铁路线主要有,绥满铁路线、牡绥铁路线、滨绥铁路线等。

绥芬河铁路车站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铁路口岸站,也是中欧班列重要的进出境口岸之一。在国际联运货物跨境运输中,该站发挥中俄国境站枢纽作用,优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对进口货物精准实施防疫措施,有效地预防了进口货物的疫情传播风险。这个站充分发挥“95306”数字口岸优势,实现铁路与企业公司、俄铁对方站的运输信息共享,确保了通关效率最大化。绥芬河铁路口岸2021年全年开行中欧班列549列。自2018年8月中欧班列在该口岸开行以来,至2021年末共计开行903列。

其中,牡绥铁路为国铁I级复线电气化铁路,试验运行速度200千米/时,线路全长138.8公里,共设置7个车站,分别是牡丹江站、爱河站、磨刀石站、穆棱站、细鳞河站、绥阳站、绥芬河站。

航空

绥芬河东宁机场是黑龙江省“1+4+12+N”机场布局中位于黑龙江东南边境地区的重要支点机场。

绥芬河东宁机场设计目标年为2025年,按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00吨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可满足空客A320系列、波音B737系列等机型起降要求。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绥芬河市将原14辆农村客运班线改为公交车,现通全市两镇11村公交覆盖实现100%。客运方面,全市客运旅客量2021年1-9月进站旅客88925输送旅客79523。全市共有公交车106辆,日常上路运营车辆76辆,30辆备用车辆。其中新能源车99辆,燃油车7辆,新能源公交车使用率达93.4%。

文化

综述

绥芬河市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居住,拥有大部分清朝、民国期间的百年历史建筑,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六处、十余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等历史文化景点。另外绥芬河市还拥有绥芬河割花鞋制作技艺、绥芬河上梁歌、俄式四轮木制马车制造技术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

清末与民国时期。绥芬河地区除汉、满、回等中国居民外,亦有众多的俄侨及少量的朝鲜、日本等国侨民居住,因此地域整体饮食习俗差异较大。就汉族、满族主体而言,习惯于一日三餐。主食以小米饭、苞米面大饼子或窝窝头为主,辅以高粮米、苞米楂子粥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食以细粮为主,大米、白面成为家常便饭,吃苞米楂子粥、苞米面粥、大煎饼等粗粮,已成为饮食调剂内容。部分职工为节省时间,早餐食油条喝豆浆等快餐渐成习俗。饭菜花样繁多。

副食构成日趋丰富。居民一年四季蔬菜不断,城镇居民逐渐习惯于现买现吃。节日或款待客人,除传统的“八碟”“八碗”或鸡、鱼、肘子、四喜丸子谷称四大件外,野味、海鲜也常见。单位用公款招待客人和铺张浪费之风时有发生。居民买肉由过去惯于挑肥转为挑瘦;采食蒲公英、刺花芽、柳蒿芽、蕨菜、薇菜等野菜成为添加“绿色食品”的时尚;品尝小豆腐、蘸酱菜,蒸食土豆、胡萝卜、地瓜等,成为了居民对副食的调剂和改善。

俄罗斯大肉串

来到绥芬河,不能错过的美食当属俄罗斯大肉串。在这座中俄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里,俄罗斯大肉串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每每被众人乐道。绥芬河通海餐饮集团申请111米的“世界最长俄罗斯大肉串”最终以112.374米收录于“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这个俄罗斯大肉串用料300多公斤猪肉,100多箱碳,腌制12小时。

绥芬河市

绥芬河俄式风味菜品

绥芬河俄式风味菜品众多,精美的俄式烤肠拼盘,肉质紧实,沾上特制酱料,口感独特;新鲜的俄式沙拉,金枪鱼肉夹在中间,带来不一样的味道体验;清香的烤香菇,包裹着肉馅,吃到嘴里,香菇的香气在齿间环绕;色彩艳丽的红菜汤,浓香扑鼻,配上面包更是美味至极。

习俗

传统节日

绥芬河市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杞孔、二月二、清明节、三月十六农家大节、四月十八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祭奉药神、端午节、六月初六节、乞巧节、七月十五、中秋节、十月一节、腊八、小年、除夕。

农历二月初二,为雨节,俗称"龙抬头"日。是日,汉族、满族人家以猪头祭神祈佑丰年,吃春饼(亦称单饼)、猪头、猪爪;用花布、麦桔等交叠穿起"龙尾",悬挂室内和门檐下;日出前,用灶膛草木灰洒在门前、井台、院内,传说可以驱虫;此外有是日理发为剃龙头之说。解放后至今,民间仍存吃猪头、剃龙头之俗,但渐趋弱化。

农历四月廿八,为药王生日。是日,郎中、采药者有祭奉药神之俗。

亲缘习俗

旧时,崇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观念。尤其富裕大户人家,更加注重“族权”“族规”“族谱”。辈份长者为族长,为全家庭的至尊,具有代表全族对其子弟及子孙们的统治权。无视族权,违反族规者,会受到惩罚。族长之下是家长,多是男性长者;支配家庭分工和主持家务。家庭内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之间有尊卑等次之别,一般随家长定职,如家长务农,便一家为农;家长做工,一家为工;家长或家人为官,则一家为“老爷”。父与子以终生同居为规范;父母健在,子女远走,视为“不孝”;闹争端分家更为舆论所耻笑。解放后,经宣传教育,族权、族规意识逐年淡化,代之以尊老爱幼风尚。“族谱”“家谱”70年代后已很少有人续记,但孔姓、孟姓家族成员起名时,仍加旧时确定的字排定,同姓相见,听其名即可知彼此辈份。一般人家为孩子起名,二字者注意同辈人确定其中一字列序。80年代计划生育确定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后,同辈定字取名现象已逐年弱化。

绥芬河上梁歌

该项目由绥芬河文化馆申报。上梁歌是从山东传到东北的一个民俗,在绥芬河地区又有所发展,是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举行的一个仪式,在绥芬河流传已有近百年。在我们汉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中,盖房过程中上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仪式,上梁歌可以使上梁仪式更加赋予内涵,让这种仪式更能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和神秘感。

文物古迹

红色秘密交通线纪念馆

绥芬河市

红色秘密交通线纪念馆位于花园路梨树街2号大白楼。1924年秋冬,李大钊出席共产国际“五大”,经绥芬河地下交通站迎送回国,下榻于大白楼;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8月左右周恩来、邓颖超、罗章龙经绥芬河回国,下榻于大白楼,使该建筑成为红色革命历史遗址。该馆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以绥芬河红色历史为主题,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列2017《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中东铁路记忆馆

中东铁路记忆馆位于站前路38号火车站旧址。1895年6月3日,俄国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修建一条“丁”字形的中东铁路,全长2489.2千米。中东铁路的历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自强不息的历史。绥芬河成为边陲重镇与中俄相连的交通纽带,在清末、民国、伪满、解放战争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中东铁路一起历经沧桑巨变,这座展馆是溯本回原面向未来的窗口。

绥芬河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绥芬河割花鞋制作技艺

该项目由绥芬河文化馆申报。割花鞋制作技术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从山东传到绥芬河的,在绥芬河地区又得到创新发展,用斜刃刀从两层中间分割开来,以出现的绣花图案形成毛茸茸的艺术效果,即鲜艳又美丽。在当时成为民间婚丧嫁娶的一种服饰。

俄式四轮木制马车制造技术

该项目由绥芬河文化馆申报。俄式四轮木制马车制造技术和工艺在中国东北传承,并与中式木制马车制造技术和工艺相融合,其发展史已有100多年。俄式四轮木质马车具有荷载运输稳定性强、装载量大、卸车便利、辅助部件易更换、减少驭马的劳动强度等特点。

镜泊湖红罗女和绿罗女传说

该项目由绥芬河文化馆申报。传说以镜泊湖为发生地和结束地,讲述了一文一武的一对天女红罗和绿罗姐妹向往人间美好生活,依恋渤海山水,相依为命的故事。此传说对研究渤海历史文化具有一定补充、印证和参考作用。同时,对研究渤海与新罗国的关系及有关历史事件也有学术价值。

特产

绥芬河元蘑

元蘑是长白山区独有的菌类,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野生元蘑通常会有少量虫蛀的痕迹,中秋过后从野外采摘的元蘑相对而言虫蛀较少,营养价值很高。元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营养成分,滋味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味道与海鲜相似,用元蘑做菜肴,荤素兼宜,有炒、炖、烩、烧等多种吃法,堪称“素中有荤”的山珍。元蘑入药,具有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等症。长白山是各种食用菌的地道产区,而长白工坊秉承“天然、纯正、健康、创新”的产品理念。

绥芬河市

绥芬河榛子

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此外,它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榛子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生素维(维生素E)、矿物质、糖纤维、β-古甾醇和抗氧剂石炭酸等特殊成分以及人类所需的八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

绥芬河市

绥芬河橡子

橡子,栎树的果实,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橡子是号称比水稻、小麦“资格”还要老的粮食。人们食用橡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橡子一直是许多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物。唐代皮日休有一首《橡媪叹》,诗中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从诗中可以看出,唐代末期橡子还是民间的一种粮食。

绥芬河市

风景名胜

绥芬河市境内现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1家,A级旅游景区1家。

绥芬河市A级以上主要旅游景区

景区名称

地址

等级

绥芬河国门风景区

绥芬河市乌苏里大街北侧国门北路101号

3A

绥芬河爱情谷景区

绥芬河市天长山路

4A

牡丹江绥芬河市丽苑度假区

绥芬河市南木材丽苑度假村

A

绥芬河国门景区

绥芬河国门景区位于中俄边境的公路口岸,是到绥芬河观光的必到之地,建有新旧国门。旧国门始建于1990年,1991年10月1日落成,见证了绥芬河公路口岸从汽车临时过货运输口岸到国家客货运输一类口岸的历史;新国门始建于2012年,2014年年底投入使用,中式设计,大气恢弘,着重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高51.8米,连廊跨度为54.1米,南北塔楼跨度83米,两侧塔楼安装观光电梯,连接两侧塔楼的长廊具有观光远眺功能。景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两碑、两房、四门、二十四景”既旖旎入画,又演示百年中东铁路的发展脉络,涵盖绥芬河口岸历史回顾、休闲游览、文化交流、参观纪念等特色。

绥芬河市

俄罗斯百年老味列巴坊

俄罗斯百年老味列巴坊位于大直路43号梨树街东北侧,建于1910年。1898年修建中东铁路,大批俄国人涌进绥芬河,为满足传统饮食习惯,设立了面包等食品作坊,专门生产传统食品。百年面包房由俄罗斯技师露西斯的中国弟子创营,继承了中东铁路第一座列巴作坊的风味,凝结俄罗斯发酵食品古老的精湛技艺,蕴含欧亚“第一面包”精华,美味与文化相得益彰。

绥芬河市

重要人物

绥芬河市部分著名人物

姓名

出生日期

主要成就

张宗昌

1881年

参加二次直奉战争,任副军长,任山东军务督办

1925年末任直鲁联军总司令

1932年9月3日,被山东军阀韩复榘派人刺杀于济南车站

赵采青

1882年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地下工作员、抗日救国会会长、穆棱站党支部组织委员、中共吉东特委工运部部长、中东铁路职工部书记等职

1935年3月在中东路沿线绥芬河至磨刀石建立抗日救国会几十个

万福华

1864年

青壮年时参加反清革命,被捕入狱8年

中华民国时,任袁世凯政府政治咨议、实业顾问、阅边委员等职

1916年在绥芬河站附近(今建设村)创建闻名海内外的“中华市场”

对外交流

截至2021年,绥芬河市已与俄、日、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绥芬河市部分友好城市

城市名称

缔结时间

相关内容

俄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市

2023年2月

俄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市市长科尔日与中国绥芬河市市长王镭,于2023年2月1日签署了关于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意向书

萨哈共和国阿姆金斯基区

2015年

2015年绥芬河市与阿姆金斯基区结成友好城市,并保持密切的往来。目前,绥芬河市在俄投资达204项,投资总额约21.6亿美元

东方市

2011年8月

充分发挥两市的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致力推动双方边贸发展

伊曼市

2006年2月

第十八届绥芬河旅游文化节暨“中国俄罗斯年”系列活动中,绥芬河市委书记、市长徐广国与伊曼市市长卡丽娜—别特罗夫娜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

重要荣誉

绥芬河市部分荣誉

年份

所获荣誉

2021年

获得2021年度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1年

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

2020年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

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2020年

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