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攸(507年~531年),北魏第十位皇帝,字彦达,河南洛阳人。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母为文穆皇后李媛华。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元子攸的:人物生平、人物关系、人物作品、相关影视、人物评价、轶事典故、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元子攸

所处时代

南北朝

出生地

河南洛阳

民族

鲜卑族

出生日期

507年

去世日期

531年1月26日

陵墓

静陵

谥号

武怀皇帝、孝庄皇帝

庙号

敬宗

代表作品

《临终诗》

主要成就

诛杀权臣尔朱荣和元天穆

在位时长

528年—530年

年号

建义:528年四月-九月;永安:528年九月-530年十二月

简介

最初因父亲元勰功勋被封武城县开国公,年轻时作为孝明帝元诩伴读。孝昌二年(526年),进封长乐王,拜侍中、中军将军。孝昌三年(527年),转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武泰元年(528年),孝明帝元诩去世,尔朱荣兵向洛阳,图谋废立,以元子攸家族有忠勋民望为由,于四月拥立元子攸为皇帝,年号建义。不久,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屠杀了皇族及王公百官两千余人。元子攸即位后,勤于政事,亲自处理卷宗。同年九月,因讨伐葛荣成功为由,改元永安。永安二年(529年)平定了葛荣余党、邢杲和元颢等叛乱,并在永安三年(530年)诱杀了权臣尔朱荣和元天穆。十月,尔朱兆拥立长广王元晔为帝,年号为建明,之后攻破洛阳。十二月,掳元子攸北上,二十三日,元子攸被勒死于晋阳三级佛寺,时年二十四岁。建明二年(531年)二月,元晔被废,前废帝元恭即位。

中兴二年(532年),元子攸被追谥为武怀皇帝,孝武帝时期因为避讳的缘故又改谥为孝庄皇帝,庙号敬宗。十一月,葬于静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孝庄皇帝元子攸是彭城王元勰的第三个儿子,母亲为李媛华。最初因父亲的功勋,受封为武城县开国公。少年时为孝明帝元诩的伴读,长大后,姿貌俊美,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城门校尉,兼给事黄门侍郎,很得肃宗亲爱。后升任散骑常侍、御史中尉。

孝昌二年(526年),元子攸进封为长乐王。任侍中、中军将军。次年,因兄长彭城王元劭的缘故,改任为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

被拥为帝

武泰元年(528年),由于胡太后专政,使得孝明帝元诩想要对付胡太后。胡太后在得知此消息后,便于郑俨,徐纥密谋将自己儿子元诩毒死。元诩死后,胡太后将其妃子潘嫔所生女儿诈称为太子,拥其登位。过了几天,见人心已经安定,便下诏宣布新帝本是女儿身,改立年仅3岁的临泌王世子元钊为皇帝,天下哗然。

胡太后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北魏皇室以及地方统兵大将的不满,其中镇守晋阳(今山西太原)的统兵大将尔朱荣就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胡太后所在的都城洛阳。在此之前,尔朱荣跟元天穆商议,认为彭城武宣王元勰有功勋,他的儿子长乐王元子攸平素声望很高,打算立元子攸为帝。尔朱荣又派侄子尔朱天光及亲信奚毅、仆人王相来到洛阳,与尔朱世隆秘密商议。尔朱天光见到元子攸后,向他详细地讲了尔朱荣的想法,元子攸答应了。尔朱天光等人回到晋阳,尔朱荣仍犹疑不定,于是便用铜为皇室的子孙们每人都铸铜像,以此占卜谁能做皇帝,结果只有长乐王元子攸的铜像铸成了。尔朱荣便决定拥立元子攸为帝。

正式即位

武泰元年(528年)夏四月,元子攸与兄弟夜晚向北渡河,在河阳与尔朱荣会合。戊戌,向南济河,登上皇位。任命哥哥彭城王元劭为无上王,弟弟霸城公子正为始平王。任命令朱荣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封太原王。文武百官都做好了准备到河梁迎接。 此时,尔朱荣因兵权在自己手上,于是产生异心,扬言丞相高阳王想谋反,借机杀死了所有的官员及王公卿士二千多人。之后尔朱荣派人将新帝元子攸软禁在帐篷里,杀害了彭城王和霸城王,把胡太后和少主元钊沉入黄河溺死。尔朱荣考虑自立当皇帝,但当时天下未定,属下意见不一,加上迷信,铸造自己的金像没有一个成功的,连信赖的占师也劝他,说天时人事都不成熟。所以最后决定还是迎接了元子攸入洛正式即位,改武泰为建义元年,跟随太原王的都督将领和军士,普遍增加五级;在京的文官加两级,武官加三级。免除天下三年的租税。

平定叛乱

元子攸刚刚即位,尔朱荣就把女儿尔朱英娥嫁给元子攸为皇后。不久,就爆发了葛荣的农民起义,尔朱荣和侯景率部前去镇压,北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安。在此期间,还爆发了北海王元颢的叛乱,元颢在南梁军队的支持下,起兵反叛,一路攻下了洛阳。此时在河北镇守的尔朱荣率兵平叛,将元颢击败,迎回出逃的元子攸。建义元年(528年)六月,北魏前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间人邢杲在青州发动流民起义。北魏任命征东将军李叔仁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率军讨伐邢杲。两个月后,北魏泰山太守羊侃南归梁朝,杀了北魏使者,起兵反魏。北魏命于晖率军数十万征讨羊侃,羊侃被重重围困,士卒死伤惨重。次年(529年)北魏上党王元天穆和尔朱兆在济南打败了邢杲,邢杲投降被斩。

此时的尔朱荣自诩劳苦功高,操控整个朝政。他的亲信都担任朝廷要职,朝廷百官有什么动静,无不详细报告。

不甘示弱

元子攸虽然受尔朱荣控制,却勤于政事,朝夕过问朝政,孜孜不倦,多次亲自处理冤案,阅读案件卷宗。尔朱荣曾经奏报朝廷,让北人任河内诸州的刺史,想和晋阳形成犄角之势,元子攸不同意。元天穆入宫见元子攸,又说起这件事,元子攸仍然不同意。尔朱荣得知元子攸不听他的话十分恼怒。之前,高平镇人万俟丑奴僭越称帝,杀了东秦州刺史高之朗,收降雍州刺史萧宝寅。永安三年(530年),雍州刺史尔朱天光在安定打败并擒获了万俟丑奴,关中平定。此时尔朱荣见四方平安无事便派人奏报朝廷,称有人劝他让朝廷赐予九锡,但都被他打发了。实际上尔朱荣是想得到特殊礼遇,故意这样说的。元子攸听后不愿赐给他,故称赞他的忠诚用以搪塞。

手足无措

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以皇后即将产子为由,要进京朝拜。元子攸鉴于尔朱荣在河阴大肆杀害朝臣的教训,害怕自己终将自身难保。便与城阳王元徽、侍中杨侃、李彧、尚书右仆射元罗密谋,他们都劝元子攸将他诛杀。唯有胶东侯李侃晞、济阴王元晖业认为尔朱荣如果来京,一定会有防备,恐怕不可谋图。又担心杀了他,他的党羽会发兵抗拒。元子攸因而犹疑未决,而京城里的人都心怀恐惧,中书侍郎邢子才等人,已东出洛阳逃避。

诱杀权臣

永安三年(530年)八月,尔朱荣带五千精兵前往洛阳,元子攸和元徽等几个亲信大臣商议对策,原计划在九月十九日尔朱荣进宫那日在殿外设埋伏,但当天尔朱荣因为饮酒过多,没多久就告退了,事先设下的伏兵来不及行动。元子攸怕消息泄露,又在九月二十五日采取元徽的提议,谎称太子出世将尔朱荣骗进皇宫,最终在明光殿被杀,长子尔朱菩提和元天穆等随之入宫,也都被伏兵所杀。

劝降敌兵

尔朱世隆与尔朱荣妻得知尔朱荣被杀,立即率部队焚烧西阳门逃出洛阳。尔朱世隆在洛阳城外纠集一股武装回攻都城,一举攻破北中城,擒杀奚毅。北魏朝廷大为惊恐,元子攸派遣前华阳太守段育前往慰问安抚,但被世隆斩首示众。随后尔朱度律率兵攻到洛阳城下,索要尔朱荣的尸首。元子攸见状,亲自登上城头对尔朱世隆的部下进行劝降。称只要投降,可以既往不咎,全部官复原职,还赐予尔朱世隆铁卷。但尔朱世隆部下无一投降。此时元子攸无计可施,打开国库取出财物在城中招募壮士,一天便招募了一万人,与之在城外交战。

危难时刻,通直散骑常侍李苗挺身而出,愿意率兵出战。李苗率兵火烧河桥,河桥断裂,尔朱世隆的士兵纷纷溺水而死。李苗见大功告成,便停驻在水中小岛上等待南援之兵。但援军一直未到,尔朱世隆便向他们发动了攻击,李苗的部下全部战死,李苗自己也投水而死。元子攸对李苗之死很是伤心痛惜,追赠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封河阳侯,谥号为“忠烈”。之后尔朱世隆也收兵北逃。

身死他乡

永安三年(530年)十月,尔朱荣侄儿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长广王元晔为帝,大赦所辖地区,年号为建明。元晔即位后,授任尔朱兆为大将军,进封王爵。十二月,尔朱兆与尔朱世隆等定计谋取洛阳。尔朱兆于是举兵南下,进军到达太行山,都督崔伯凤战死,都督羊文义、史五龙投降尔朱兆,大都督源子恭溃退。尔朱兆轻装骑兵日夜兼程,从河梁西渡过黄河,袭击洛阳。洛阳陷落,孤立无援的元子攸逃到云龙门外,被尔朱兆抓获,囚禁在永宁寺。十几天后,元子攸被押送到晋阳,被尔朱兆勒死在晋阳三级寺。年仅二十四岁。建明二年(531年)二月,元晔被废,前废帝元恭即位。

中兴二年(532年)追谥为武怀皇帝,同年北魏孝武帝即位后,改谥孝庄皇帝,庙号敬宗。十一月,葬于静陵。

人物关系

关系

人物

祖父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祖母

潘氏

父亲

彭城武宣王元勰,追尊文穆皇帝

母亲

彭城王妃李媛华,追尊文穆皇后

兄弟

元子直,真定县公,追封为陈留王

元劭,无上王

元子正,始平王

姐妹

寿阳公主元莒犁

光城公主元楚华

丰亭公主元季瑶

宁陵公主,嫁给琅琊王诵

襄城公主

人物作品

《临终诗》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

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

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

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相关影视

电视剧海报

影视名

影视类型

出品时间

饰演者

元子攸

《菩提达摩传奇》

电视剧

1999年

释小虎、袁世龙

人物评价

南北朝时期史学家魏收在《魏书》里有评论到:“魏国自从孝昌的末年,天下骚动,外侵内乱,帝位就将没有主人。庄帝暗中思念改变,招收接纳为王事尽力者,虽然形势艰难,而终于拥有天下。狡黠的叛逆剪灭后,权臣强族专擅朝政,遣或许正足产生谋略运用智慧的岁月,勤谨谦虚警惕戒备的时日。没有听到长久控御的策略,仓猝进入遭受刺击的危险区域,策划没有法术,委任违背方略,猜忌嫌疑加以杀戮,祸患随即到来。呜呼胡人贼寇造成的裂痕,哪衹是周朝末年和晋朝末年可比呢以致高祖不获祭祀,武宣合祭庙庭,三后俯察,福禄当然不长。”

轶事典故

夜有所梦

元子攸在有了除掉尔朱荣的想法时,曾夜里梦见自己拿一把刀残害自己,十个手指砍下来也不知道疼痛。他非常讨厌这个梦,便告诉了城阳王元徽和杨侃。元徽释梦说“:梦见蝮蛇咬住了手,象征着壮士摆脱了束缚自己的东西。割掉手指与这种解脱有什么区别?去掉灾难便是吉祥。”元子攸听后觉得很对。

运气不佳

元子攸在诛杀了权臣尔朱荣之后,尔朱荣的侄儿尔朱兆为报仇,起兵反叛。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向洛阳杀来。原本借助天险黄河,可以抵挡一阵子,为元子攸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谁知此时连老天也不肯帮忙,平日里巨浪滔天的黄河,突然间变得骑马就可以过去。并且在尔朱兆进攻洛阳的时候,漫天飞沙,遮天蔽日,恰巧很好地掩护了尔朱兆的军事行动,所以尔朱兆的大军一鼓作气攻打到了皇宫。元子攸得知消息后连忙逃跑,最终被尔朱兆抓获,后被弑杀。

轻信官臣

庄帝的亲信城阳王元徽,在除掉尔朱荣时出了不少力。但他生性嫉妒,群臣只要有人献策退兵,他就劝庄帝不要采信。庄帝身边还有个叫王鸷的,向来依附尔朱氏。听闻尔朱兆挥兵南下时,庄帝本要亲自领兵讨伐,却被王鸷拦住,说:“我们有黄河天险的保护,尔朱兆过不来的。”庄帝信以为真,便不再担心。尔朱兆攻入王宫之时,王鸷甚至还不让卫兵反抗。措手不及的庄帝只得步行逃出宫门,正遇上骑马经过的元徽,庄帝多次呼叫元徽,元徽却头也不回地溜掉了。

注释

[a]

孝明帝元诩生母

[b]

尔朱荣的族弟,彭城王尔朱仲远的弟弟

[c]

尔朱荣堂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