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白山市下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东北部,北与桦甸市、敦化市以二道松花江为界;南与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相连;东与安图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靖宇县隔江相望,与江源区相接,总面积为6159平方千米。抚松县下辖11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抚松镇小山行政中心政通路1号。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户籍总人口为270869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抚松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抚松县

英文名

Fusong County

别名

双甸县

面积

6159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东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27°01′—128°06′,北纬41°42′—42°49′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吉林省

所属市

白山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11个镇、3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220621

人口

270869(2021年末户籍人口)

方言

白山话、满语等

民族

汉族、满族、朝鲜族等

GDP

115.33亿元(2021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28152元(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17937元(2021年农村常住居民)

著名景点

锦江木屋村、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等

邮政编码

134500

政府驻地

抚松镇小山行政中心政通路1号

电话区号

0439

机场

长白山机场

火车站

抚松站、松江河站,仙人桥站等

政府官方网站

www.fusong.gov.cn

简介

抚松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境内总地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分布有长白山火山地貌、长白山熔岩台地地貌和龙岗山低山河谷地貌。抚松县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境内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6条,分属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和松江河(松香河)水系。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就活跃在长白山西北麓一带,汉武帝时期在此设四郡,抚松地域属玄菟(tú)郡下辖,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抚松建县,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抚松县属安东省。1985年,撤销通化地区专员公署,改市管县,由浑江市(现白山市)辖至今。

抚松县作为“中国人参之乡”“中国椴树蜜之乡”,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和林下经济。另外,抚松县推出以避暑、康养、自驾、红色研学、历史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路线来助推抚松县整体经济发展。2021年末,抚松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0.0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1.1:18.2:60.7。抚松县是中国吉林省人参原产地的中心产区,“抚松人参”“抚松林下山参”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抚松是古朝贡道的必经之路,是萨满文化和肃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漫江镇锦江木屋村被列为第一批50个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名单,是中国东北三省唯一一家被列入这一名单的传统村落。截至2021年5月,抚松县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31项,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2项。另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新屯子西山遗址、仙人洞遗址、三人班遗址等,旅游景点主要有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北山生态森林植物园等。抚松县境内主要高速公路有营松高速和鹤大高速,并拥有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

名称由来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抚松这里建县,县治所设在“双甸子”,故取名双甸县。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七月十九日更名为“抚松县”,意为镇抚安定松花江上游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

大约1万—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就活跃在长白山西北麓一带。女娲娘娘在大荒山无稽崖炼出五色石,大荒山无稽崖就是长白山。大约距今4000年至1万左右,抚松进入新石器时代。商、周时属肃慎地,农业生产是当时肃慎人的主要生计方式,这里也是肃慎族“楛矢(hù shǐ)石砮(nú)”的发源地。

秦汉至南北朝

秦时属高句(gōu)丽。在秦末农民战争(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中,燕赵故地的汉人大批进入东北地区,把先进的冶铁技术和铁器制造、铁器使用带到了东北地区。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在此设四郡,其中抚松地域属玄菟(tú)郡下辖。西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丽始祖朱蒙在沸流水的纥升骨城,即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五女山山城建都。朱蒙立国后以武力驱逐了北部的肃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高句丽派兵偷袭玄菟、辽东,焚烧城郭,杀2000余人,东汉末年,中央政府对东北民族的管辖能力下降。两汉时期,高句丽人掌握了用鼓风炉炼铁的技术,高句丽的农业开始由金石农具并用时代而转入使用铁制农具时代。

两晋、南北朝皆属高句丽。后魏时期肃慎改称勿吉,勿吉在高句丽北,北齐后勿吉又音转靺鞨(mò hé),分粟末、伯咄、拂涅、号室、黑水、安车骨、白山七部,抚松属白山部。

隋唐至宋元

隋时属靺鞨(mò hé)粟末部。唐初属河北道渤海都督府,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二月,唐高宗派李勣、薛仁贵率军进攻高句丽扶余城(今吉林省四平市一面城)。高句丽政权灭亡后,唐朝为防止其复国,对高句丽遗民采取了迁徙的政策,主要将其迁入中原的长安、洛阳及江、淮以南地区。由此,吉林地区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句丽族主体从此在吉林地区的历史上消失。

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国为了向朝廷进贡长白山区的人参等特有物产,开辟了一条从渤海都城通往京师长安的通道,就是渤海国时期的“朝贡道,抚松新安村是“朝贡道”所必经的一座重要城池丰州城。

宋代先后隶属辽东京道和金上经路会宁府。元时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明清

明代,东北实行卫所制度,羁縻(jī mí)而治,建州女真又分为八部,主要包括满州五部和长白山三部,长白山三部包括讷殷部、朱舍里部和鸭绿江部,抚松地区为讷殷部聚集地,抚松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建州女真部建州左卫朱舍里管辖。

努尔哈赤时期(公元1559年—公元1626年)的六世祖猛哥贴木耳是建州左卫右都督,辽东总兵李成梁派兵大力围剿建州女真。建州右卫首领凡察在今江源区设立完颜部王城,为满洲五部之一,在大阳岔设卫城,在今江源区永安古城和抚松新安古城设2处外城,分别由一名王子镇守。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将“兴京(今新宾)以东,伊通州(今伊通县)以南,图门江以北悉行封禁”,现今的抚松地区是封禁的中心部位。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清政府为了充实边境振兴关外经济才对长白山区完全解禁,鼓励移民。许多中原人民入关外并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移民潮“闯关东”。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三月初六日设奉天省长白府(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抚松地区又改归长白府所辖,同年奉朱批,旨准立县。建县之初,县治所设在“双甸子”,故取名双甸县。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七月十九日更名为“抚松县”,隶属于奉天省。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属奉天省东边道,改县行政署为县公署。颁“抚松县印”铜印一颗。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抚松县为奉天省直辖县。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抚松沦陷。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伪满州国公布《省官制》,抚松县于12月1日起属安东省。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之前,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就开始到抚松一带活动,主要活动区域是松花江两岸和县境交界地区以及长白山腹地的木材采伐集散点、棒槌营。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统一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活跃在抚松用周边地区的是主要抗联一路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等人。一路军总司令兼一军军长杨靖宇曾经多次带队到抚松猫冬筹粮。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十二月十八日,成立抚松县民主政府,属冀热辽区辽吉办事处第四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七月二十日,属安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五月十八日,改属辽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0月30日,抚松县人民政府派出由61人、30辆胶轮大车组成的运输队开赴临江县运送抗美援朝物资。1952年6月,抚松由边东省直辖。1954年7月23日,划归吉林省,属通化地区专员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人民委员会停止行使职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抚松县人民武装部生产指挥部接管。

抚松县

1968年3月,成立抚松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9月,改称抚松县人民政府。1985年2月4日,撤销通化地区专员公署,改市管县,由浑江市(现白山市)辖至今。2000年,抚松县共有98872户,31246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652人,辖12个镇,6个乡,160个行政村。境内除汉族外,还有满、回、朝鲜等20个少数民族。截至2023年2月10日,抚松县辖11个镇、3个乡:抚松镇、松江河镇、泉阳镇、露水河镇、仙人桥镇、万良镇、新屯子镇、东岗镇、漫江镇、北岗镇、兴参镇、兴隆乡、抽水乡、沿江乡。  

地理

位置境域

 抚松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东北部,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27°01′—128°06′,北纬41°42′—42°49′,北与桦甸市、敦化市以二道松花江为界;南与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相连;东与安图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靖宇县隔江相望,与江源区相接。南北长125千米,东西宽87千米,总面积为6159平方千米。

抚松县

气候

抚松县气候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积雪深。夏季短促,较热,雨量集中。春秋两季冷空气活动十分活跃,气候多变,冷暖阶段性变化显著。气候大体可划分为5个区域,即沿江温和区、山地温凉区、山地冷凉区、山地冷冻区、山地极寒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自西向东和自南向北递减的变化趋势明显。抚松县年平均气温4℃,年平均最高气温5.1℃,最低零下0.3℃,无霜期在92—130天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2352.5小时,年平均风速1.7米/秒,年降水量763毫米—834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冬季积雪期较长,最大积雪深度量540毫米。

地质

地质构造

抚松县境内主要构造运动有五台运动、吕梁运动、海西——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抚松县其北部为铁岭——靖宇隆起,基底由早已硬化的岩石组成,除万良等断陷盆地中有少量盖层分布外,地台基底广泛裸露地表,该区构造线在西部以北东至南西方向为主,向东渐转为北西至南东方向,形成一个明显向北突出的“孤形”。抚松县南部属太子河——浑江拗陷,在地质发展过程中,长期具有拗陷性质,是与铁岭——靖宇隆起相对应的负向构造单元,其中发育着近7000米的盖层沉积。褶皱构造主要有榆树川向斜:位于抚松至二道花园间,呈北东东向——南西西向分布;西北翼由于断层破坏而出露不全,向东也被断层切割。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最发育,次之为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抚松以南断层不显著,但破碎带仍较发育,在大营以南有数条花岗斑岩脉侵入,在大营西南仍有温泉分布。

地层

抚松县地层发育齐全,由太古界鞍山群到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均有出露,大多数分布在西侧及北侧。其中太古界—鞍山群分布于西北部朝阳—阳岔—榆树乡,东北部的影壁山、四道砬子河一带及北部的河谷低洼地带,均为中-重度变质岩;震旦系—下震旦统分布于抚松镇北、西岗村、抽水乡、细鳞河中游等地。分为钓鱼台组,岩性为灰黄、灰及紫色石英砂岩,总厚度大于100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中震旦统分布于抚松镇东侧及南侧,上部为灰—黑色厚层灰岩,夹粉砂岩薄层,下部为灰岩夹钙质页岩、粉砂岩,总厚度678米;奥陶系仅分布于抚松县中南部温泉南、果松西两处,主要为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夹薄层黄色页岩,总厚度946米;上第三系分布于新屯子南,出露面积极小,岩性为灰、灰黑色砂岩、泥质粉砂岩、砾岩及矽藻土,厚度大于5米。

地形地貌

抚松县位于欧亚板块中朝地台(小板块)的东北边缘,总地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群山起伏,河谷平地很少。最高处在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最低点是抚松镇的头道松花江河床(海拔416.5米),形成三个地貌区域:长白山火山地貌,位于东岗镇境内,海拔1100—2600米,为长白山主体西坡,地势起伏明显,垂直地带性明显;长白山熔岩台地地貌,主要分布在东岗镇、松江河镇、兴隆乡等境内的玄武岩粘土切割台地地域,海拔大部分在700—1100米,熔岩台地形态完整,地面无明显起伏;龙岗山低山河谷地貌,位于松江河镇、抚松镇和兴隆乡等地,海拔420~800米,山岭起伏大,坡面陡峭,多沟壑,谷地中有冲积平地,多为耕地。

抚松县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抚松境内10千米以上的大小江河有66条,分属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和松江河(松香河)水系。头道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部,主要源流是长白山西南坡漫江镇辖区的漫江、锦江。在抚松县境内有26条河流注入,全长234千米,流域面积7859平方千米。其中在抚松的流域面积为2237平方千米,河道比降(即:河道顺水流方向每单位水平距离的落差)2.48%。最大流量为281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40.2立方米/秒。

抚松县

二道松花江是松花江水系源头,发源于长白山顶部天池,即二道白河,由19条河流汇成。河道总长为133.6千米,流域面积为10615平方千米,其中在抚松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927平方千米。

松江河发源于白云峰西侧,由18条河流汇集而成,松江河全长140千米,均在抚松县境内,为抚松县的第三大河流,流域面积1936平方千米,平均流量26立方米/秒,河道比降5.0‰。

地下水

抚松县位于长白山腹地,受岩性和地貌的控制,地下水分布不均。抚松县地下水可划分5种类型,其中松散岩型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及其主要河谷中,以抚松镇盆地面积为最大。含水层厚度一般5米左右;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抽水碱场村、万良镇、西岗乡及仙人桥镇一带。以裂隙、孔隙为主;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分布于抽水乡及抚松镇东部,以及仙人桥镇以南等地区;玄武岩类孔洞裂隙水除抚松县西部边缘和东北角外,广布抚松全县,岩性为多次喷发的玄武岩和一定面积的碱性岩;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境内西部地区和东北角。

水利

截至2019年7月,抚松县境内有水电站19座,主要有泉阳、北江、松江河梯级电站等,总装机容量为59.4365万千瓦,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可开发水能资源的70%,小水电代燃料示范县重点建设项目7个。其中松江河梯级电站总投资50亿元,装机容量51万千瓦,是抚松县较大的调峰水电站。

松江河梯级水电站位于松花江支流松江河上,由小山、双沟、石龙三个电站和漫江上的松山引水工程组成,其中双沟水电站是松江河梯级水电站中的第二级,坝址距上游小山水电站河道距离为37千米,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岸坡溢洪道、引水发电系统及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总装机容量280兆瓦(2×140兆瓦),最大坝高110.5米,正常蓄水位585米,相应库容为3.54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

抚松县

土壤

抚松县土壤类型共9个土类,17个亚类,37个土属,60个土种。其中灰粽壤土类占35.3%,白浆土类占46.3%,冲积土类占1.5%,亦有部分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石质土、水稻土、石灰岩土。山地暗棕壤为抚松县土壤的主要类型之一,分布于坡度较大的山地,主要有松江河镇、兴隆乡等地。此外,还有白浆土分布在海拔500—900米的平缓台地上,主要有松江河镇、东岗镇的部分地区。草甸土分布在一、二级阶地上,土壤质地粘重,植被为草甸植被。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7年,抚松县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耕地面积约为303.6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93%;园地约50.0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81%;林地约为5424.0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8.06%;草地约为81.5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3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约为113.9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85%;交通运输用地约49.3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2.0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66%。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抚松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金属、非金属、能源、矿泉水4大类35种矿产,已探明的矿产17种。其中矿泉水、硅藻土、地热、硅石、浮石、铅、锌、花岗岩等矿产是抚松县的优势矿种。其中抚松县境内已发现有开发价值的矿泉水水源有41处,估算流量约20.24万立方米/天,其中已勘查鉴定的水源16处,允许开采量为5.5万立方米/天。2013年12月,抚松县被中矿联授予“中国矿泉城”荣誉称号。截至2017年年末,抚松县矿泉水产能达到400万吨,实现矿泉水产量86.2万吨。铜、铅、锌主要集中在刁窝砬子、大营村,南海青岭以北也有埋藏,铜、铅、锌常与铁共生,部分与金有关(含金石英脉)。新发屯(八九二)铅锌矿(半生铜),属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矿石类型属硫化矿石。

水资源

截至2019年,抚松县水资源总量为26.55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资源为7.26亿立方米/年,10千米以上、理论蕴藏量500千瓦以上的河流66条,水域总面积124.8平方千米,养殖水面70.66平方千米。抚松县多年平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9.24亿立方米,平均单位面积年产水量为每平方千米4.76万立方米,抚松县人均占有水量10812立方米,地下水开采模数10.3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可开采量63631.8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抚松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森林覆盖率达86.7%,截至2017年年末,抚松县林地总经营面积为1006.72平方千米,其中有林地面积558.3平方千米(集体有林地面积约377.19平方千米,国有林地面积约181.11平方千米)。抚松县活立木总蓄积4623216立方米,有红松、沙松、黄波椤、水曲柳、桦树、柞树、椴树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树种15种。

生物资源

抚松县生物资源丰富,截至2009年,抚松县可人工种植天麻、木灵芝、北五味子等药用食用植物有300余种,可饲养林蛙、鹿、熊、獾等药用食用动物50多种。除此之外,抚松县是长白山人参和蓝莓核心产区,截至2017年,抚松域内人参留存面积9.45平方千米(其中西洋参留存面积2.36平方千米、非林地栽参面积2.02平方千米),域内人参总产量11680吨,分别占中国吉林省总量的23.1%和白山市的59.9%。林下山参留存面积达到187平方千米,新增长白山道地中小药材发展面积2.8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抚松县种植蓝莓面积达到8.67平方千米,位居中国吉林省白山市第一,蓝莓年产量1.35万吨。

抚松县境内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有125科1138种,按照用途划分,以人参为主的药用植物800种,蜜源植物84种,野果植物39种,酿酒植物44种,饮料植物15种,食用菜类植物185种,可提取单宁植物153种,可提取色素植物10种,可提取香料植物62种,绿化观赏植物220种,饲料用植物479种,树脂植物10种,淀粉植物42种,纤维植物42种,编织及造纸植物20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抚松县境内有野生动物3010种,野生脊椎动物有47属442种,其中兽类63种,大型兽类主要有东北虎、金钱豹、马鹿、梅花鹿、黑熊、棕熊、野猪等。中小型兽类主要有狍子、麝、猞狸、水獭、紫貂、黄鼬等;鸟类有277种;两栖类13种;爬行类16种;鱼类73种。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东北虎、棕熊、马鹿、猞猁、香獐等珍禽异兽有37种,其中名贵药源动物有鹿、麝、熊、獾、林蛙等。

抚松县

植物

抚松县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共有823属3900种。林下灌木层主要有耐荫性的毛榛、忍冬、刺五加、卫茅、接骨木、暴马子等:藤本植物主要有山葡萄、北五味子、猕猴桃、木通等;草本植物较多,主要有木贼、山茄子、小叶樟、大叶樟、山芹菜、轮叶王孙、苔草、蕨类、沙草、荨麻等;观赏植物有杜鹃、柳叶绣线菊、牛皮杜鹃、玫瑰、花楸、毛百合等。珍稀植物有人参、刺参、木灵芝、草苁蓉、红景天、笃斯越桔、樾桔、长白瑞香等。

抚松县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18年8月,抚松县现有4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省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省抚松县野山参省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省头道松花江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包括抚松县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抚松县泉阳国家森林公园、抚松县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吉林抚松国家地质公园。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行政区域地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白山市的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60年4月,中国吉林省政府建立了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64平方千米,核心区758平方千米,长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白头峰,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多次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截至2023年3月,保护区已发现的植物有2277种,分属73目246科。其中低等植物17目59科550种;高等植物56目187科172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刺人参、岩高兰、对开蕨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知的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等。

抚松县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总面积257.87平方千米,2013年,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于2004年12月,该区域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积雪深。夏季短促,较热,雨量集中,植被主要为针叶林。公园境内有梅花鹿、马鹿、狍子、野兔、山鸡等十几种动物。

抚松县

自然灾害

降雨是抚松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从时间分布看,地质灾害发生的季节性较强,主要集中在融雪期和雨季,冰雪融化和较强降水天气易形成径流,可能造成水灾。截至2022年5月,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322处,其中,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主要分布在抚松镇、仙人桥镇、万良镇、兴隆乡等。2013年8月15日以来,抚松县露水河镇开始下大暴雨,截至8月17日,受洪水影响,抚松县露水河镇水毁公路3千米,桥涵22座,截至8月20日,露水河镇480间房屋被冲毁。当地政府为这些水毁房户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租房补贴,另外每人每天15元生活补助。并将镇区毁房户被纳入吉林省城镇居民廉租用房体系中,农村毁房户则由政府安排异地重建。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2月,抚松县下辖11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抚松镇小山行政中心政通路1号。

抚松县乡、镇概况

类型

数量

名称

11

抚松镇、松江河镇、泉阳镇、露水河镇、仙人桥镇、万良镇、新屯子镇、东岗镇、漫江镇、北岗镇、兴参镇

3

兴隆乡、抽水乡、沿江乡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6日

参考资料:

政治

抚松县现任领导班子

部门/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白山市抚松县委员会

书记

曾钒胜

白山市抚松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李铁刚

白山市抚松县人民政府

县长

王福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白山市抚松县委员会

主席

郑强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6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户籍总人口270869人。其中,城镇人口200094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73.9%,。抚松县全年出生人口1039人,出生率3.84‰;死亡人口2502人,死亡率9.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男性人口136181人;女性人口134688;性别比1.01(以女性为100)。根据抚松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抚松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6283人,占12.10%;15—59岁人口为139560人,占64.24%;60岁及以上人口为51409人,占23.6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013人,占17.04%。

民族

抚松县是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族外,还有朝鲜、满、回、蒙古、壮、侗、锡伯等20多个民族,其中满族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生活。1986—2000年,抚松境内各民族分散居住在县城、乡镇、街道和村屯,以杂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在各乡镇均有分布。至2000年末,抚松县有1个少数民族社和1个少数民族村,即:朝鲜族社—东岗镇松山村:满族、朝鲜族村—新屯子镇南岗村。2000年,抚松县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抚松县共有2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0个,汉族人口299819人,占抚松县总人口的97.7%:少数民族人口6917人,占抚松县总人口的2.3%。在少数民族人口中,满族3688人,朝鲜族1835人,回族933人,蒙古族282人。

满族

长白山被满族人认为是神山圣山,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康熙派清朝使臣武穆讷带着人走进长白山勘察,他们从北京出发,来到俄赫纳殷处,即抚松县的漫江和锦江一带。武穆讷拜完圣山回京之时,留下一些猎户、护卫兵在此设营。随后百年时间里,满族后人一直在长白山附近生活。满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以种大豆、高粱、玉米等农产品和经济作物为主。日常饮食中,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等。古代满族爱好歌舞,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入关后,舞蹈选身体强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伴以箫鼓,称作“喜起舞”。

抚松县

朝鲜族

中国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他们定居下来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民族。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米、宽约50米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其中长白山下是朝鲜族聚居的地区,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主要食粮一般是大米、小米。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一般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较有名的民歌有《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

抚松县

语言

抚松县建治以后居民来自辽宁省、山东省、河北省等地,尤以山东省为多,这些人把原籍的方言、土语带到抚松,使抚松人的口语中融汇了几省的方言,其中主要的方言类型有白山话、满语等。

白山话属东北方言通溪小片,即沿辽河方言带的一小部分。白山话区别于其他东北官话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的声调问题。白山话和普通话一样也是四个声调,但是普通话中的阴平调在白山话中全部被降调,变成平直调,白山话连读变调中的上”上声+阴平”的变调在新词语中变调较少,接近普通话。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后,以蒙古字母拼写满语读音,形成一种新的文字,称为“老满文”。皇太极时期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点,用来区分语音,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清中期以后,满语逐渐被放弃,满族基本上使用汉语北方方言,只有旗人内部和旗籍官员,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仍然必须使用满语。到20世纪80年代,除了东北个别边远地区和新疆的锡伯族少数老人尚能使用满语外,满语已经消失了。

宗教信仰

抚松县域内信仰宗教的群众人数不多,信仰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2000年,抚松县有宗教活动场所11处,经常参加活动的信教群众4196人。其中基督教教堂及聚会点8处,佛教活动场所1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2处。截至2023年9月,抚松县有道教场所1处、佛教场所1处。

佛教

抚松县佛教徒,信仰释迦牟尼和南海圣佛,属邱祖龙门派。1913年,在抚松县城有佛教理善会1处,主持人(领正)刘敬亮,招收信徒2千余人。1940年又于松树镇由主持人(领正)韩宪顺创办理善分会1处,招收信徒170人,其中男信徒120人,女信徒50人。在山东会馆和西关两处各有一尼姑庵,每处有尼姑3人。同年,由高连荣主持在万良镇创办忠善堂理善分所1处,招收信徒5人。截至2023年9月,抚松县内有佛教场所1处,即位于抚松县抚松镇的如来寺。

道教

东北沦陷时期,抚松县先后有道土25人,都是由外地云游来到抚松主持。抚松县城马鹿沟仙人洞有岫云观一处,1923年为徐肇业捐款所建,共有庙宇19间,道士4人,主持人刘至有。抚松县城大南门外有关岳庙一处,1928年由徐殿侯捐款所建,有庙堂6间,道士2人,由道士范教发主持。东门外龙泉宫建于1923年,由张聘芝捐款修建,庙堂12间,有道土4人,道士杨永海主持。截至2023年9月,抚松县内有道教场所1处,即位于抚松县抚松镇北山公园的太和宫。

经济

概述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位于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源头,享有“林海参乡”的美誉,人参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抚松县作为“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蓝莓之乡”“中国椴树蜜之乡”,聚力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和林下经济,大力推动以人参、中药材、食用菌以及蓝莓种植加工和蜜蜂养殖加工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的发展。另外,抚松县实施“两山”理念试验区先行区,加快松花江生态经济带的开发,推出以避暑、康养、自驾、红色研学、历史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路线来助推抚松县整体经济发展。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8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70.07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1.1:18.2:60.7。

第一产业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42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农业完成产值27.33亿元,降低3.0%;林业完成产值5.47亿元,增长15.2%;牧业完成产值6.14亿元,增长122.1%;渔业完成产值3.17亿元,增长36.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0亿元,增长39.5%;农作物播种面积220平方千米,与上年持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2平方千米,与上年持平,粮食产量8.65万吨,增长7.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06平方千米,增长7.1%;玉米产量7.13万吨,增长10.0%;大豆播种面积为79平方千米,下降12.2%,大豆产量1.35万吨,下降20.1%;全县育种育苗3.3平方千米,造林37.74平方千米,森林抚育562.54平方千米,零星指数29.8万株;生猪出栏6.59万头,同比增长29.5%;牛出栏0.5万头,增长16.3%;猪肉产量0.5万吨,增长25.0%;牛肉产量0.09万吨,增长12.5%;羊肉产量0.004万吨,下降4.8%;禽蛋产量0.27万吨,增长17.4%;鱼类产量2193吨,同比增长4.7%;林蛙产量1720吨,增长0.6%。

抚松县是中国吉林省人参原产地的中心产区,是中国优质人参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出口基地,中国85%的野山参均产自抚松,还是中国主要人参集散地,万良镇内有亚洲第一、中国最大的人参专业市场——国家级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其中“抚松人参”“抚松林下山参”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2021年年末,抚松县域内人参留存面积9.162平方千米(其中西洋参面积0.9526平方千米,非林地栽参留存面积8.562平方千米),产量达3650.3吨,产值4.1亿元;林下参留存面积187平方千米;其它中药材年末留存面积约3.567平方千米,产量达2368.7吨。4.5万人直接从事人参产加销及相关产业,占抚松县农村人口的44%。截至2023年8月,抚松县以人参、中药材、食用菌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总面积稳定在66.7平方千米,标准化种植率达到70.0%以上,办理《养蜂证》的备案养蜂场户有149户,蜂饲养量1.57万群。中国各地来抚松放蜂的蜂农约350-500户,养蜂总量4.5-6万群。

抚松县

第二产业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9%。分轻重行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56.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2.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74.3%;抚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34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1.35%。有资质内建筑企业21户,实现总产值9.8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当年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2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5.8%。

抚松县地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拥有储量丰富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富集区之一。2003年,被中国吉林省政府命名为“长白山大型天然矿泉水基地”,2013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矿泉城”称号。抚松县引入农夫山泉、恒大冰泉、鹿鸣泉等饮用水企业落户抚松,矿泉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本土品牌泉阳泉迅速崛起,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农夫山泉高端矿泉水成为G20峰会和“一带一路”峰会指定用水;2016年规模以上食品矿泉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2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18.2%。截至2018年,抚松县矿泉水产能达到500万吨。

抚松县利用长白山特色资源,开发了饮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及食品五大系列、600余种人参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了集中草药种植、中药材精深加工、现代中药等产品研发和生产、商贸流通为一体的现代医药健康产业体系。聚集了广东太安堂、修正药业、吉林省自然王国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吉林肽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吉林华润和善堂人参有限公司、抚松县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基本构建了从野山参保护、良种繁育到精深加工的人参产业链。截至2022年9月,抚松县有各类人参加工厂企业184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产业龙头企业5户,抚松县共注册人参类产品商标63个,其中中国吉林省著名商标10个、知名商标6个,吉林省名牌产品2个。

第三产业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8亿元,同比增长8.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销售额24.28亿元,增长8.9%;餐饮业收入额5.30亿元,增长6.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86亿元,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1亿元,增长1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2%。

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抚松旅游资种类丰富,共包括8类56个资源类型,846个单体资源,依靠抚松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长白山之路、人参之路、松花江之路三条旅游线路。打造出了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鲁能胜地、白山湖区、露水河国际狩猎区、农夫山泉工业观光区、温泉度假区、冬季漂流等特色产品,使抚松具备了生态观光、体育竞技、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探源等类型旅游产品,形成了以生态资源为主线,以山、水、林、园、洞、雪、泉为主要特色,以人文历史为基础的旅游综合布局。2022年抚松县全年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收入8.2亿元。同时,抚松县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全县乡村商贸流通业呈稳步发展的态势。截至2022年4月,抚松县有乡镇商贸中心5个,乡村日用商超约1025家,乡镇大集14个,农贸市场4个,摊位约220个,人均消费1万元左右。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17年,抚松县有1个工业园区、1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特色园区。2022年,抚松县成功申报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人参种业)、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中国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中国吉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蜂蜜)、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抚松县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省百强示范合作社(抚松县沿江林下参专业合作社)等示范区。

吉林抚松经济开发区

吉林抚松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长白山西部,与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毗邻。2006年12月被设立为中国吉林省级开发区,2021年7月原吉林抚松经济抚松开发区和原吉林抚松工业园区整合成立吉林抚松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总面积达到69.14平方千米。开发区先后引入万达集团、鲁能集团、太安堂集团、华润集团、吉视传媒、修正集团等20余家中国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形成了以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人参为主的医药产业和以矿泉水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格局。

抚松县

抚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人参种业)

抚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人参种业),以提升人参种业为建园目标,规划面积约650.53平方千米,范围包括抚松县松江河镇、万良镇等8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截至2022年8月,入园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的企业达到340家,带动实施17个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将达21.92亿元。截至2023年6月,抚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日本津村、北京同仁堂、华润集团等15家中国内外知名企业。“抚松人参”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被推选为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重要企业

2022年11月,抚松县共有特产企业3140家、家庭农场202个、合作社814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户,主要有中国吉林省自然王国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吉林肽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吉林华润和善堂人参有限公司、抚松县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吉林华润和善堂人参有限公司

吉林华润和善堂人参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和善堂”)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企业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前身为中国吉林省宏久和善堂人参有限公司,是抚松县2023年重点推进的新建产业类项目。公司位于抚松县工业园区,成立于1998年,于2014年8月18日进入华润三九,2015年1月23日更名为“吉林华润和善堂人参有限公司”。华润和善堂占地面积40216平方米,是集人参规范化种植、人参饮片加工、人参系列大健康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人参企业。

抚松县

吉林肽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肽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专业坐落于抚松县人参核心区域,致力于低聚肽原料、功能食品、化妆品,集研发、生产、销售、文化和品牌于一体的大健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掌握人参肽、海参肽、牡蛎肽、阿胶肽等几十种生物活性肽提取工艺和批量生产技术,是人参肽的原料生产基地,拥有多项肽相关专利。截至2019年,拥有先进的两条肽提取专利自动化生产线,可进行人参肽、海参肽、牛骨胶原蛋白肽、人参牛骨肽粉、人参海参肽粉、海参牛骨肽粉等6个产品生产,其中胶原蛋白肽、长白山人参肽系列产品年产高达100吨,产品远销美国等地。

抚松县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5月,抚松县基础教育校园数共81所,其中,高中(含职教中心)4所、初中10所、小学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37所;高等教育学校1所。抚松县有教师4799人(含民办幼儿园)、学生26785人,其中高中生5175人、职业高中生838人、初中生5454人、小学生10958人、特殊学生41人、幼儿4319人(含民办幼儿园)。截至2022年,抚松县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8%。

抚松县主要学校

学校名称

地址

参考资料

抚松开放大学

抚松县抚松镇抚松大街136号

抚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抚松县北新区鹿鸣街367号

注:上表仅列举高中及其以上级别院校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8日

  • 抚松县第一中学

 抚松县第一中学始位于抚松县抚松镇,建于1933年,1986年被中国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重点中学。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两个校区,教学班70个,在校生3734人,教师466人,专任教师339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13人,一级教师88人,初级以下教师262人,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达标率为100%,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4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2人。学校曾先后两次被中国吉林省教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吉林省精神文明示范校”,并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部老干部协会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抚松县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医疗卫生机构数共302个,其中,医院8个,包括综合医院5个,中医医院2个,专科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6个,包括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136个,诊所13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实有床位数2020张,在岗职工2525人,卫生技术人员1968人,其中,执业医师663人。

抚松县主要医院

医院名称

等级

通讯地址

参考资料

抚松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抚松县抚松镇锦江路116号

抚松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抚松县抚松镇府前街99号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8日

  • 抚松县人民医院

抚松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52年,2007年,医院新建了门诊、外科综合楼,2015年新建了住院部现代化综合大楼,建筑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是抚松县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铁路医疗保险及各商业保险定点医院。医院开设内、外、妇、儿、传染、耳鼻喉、眼科、口腔、疼痛等20多个临床科室,其中骨外科人工关节置换、手足显微外科断指(肢)再植、妇产科和普外科的腹腔镜技术均具备三级医院的水平。

抚松县

媒体

截至2016年末,抚松县农户拥有彩色电视机23775台,电脑7603台,手机48151部。拥有彩电户数为23102户,占农户总数的98.0%,其中电视节目有线电视接收的农户占69.8%,卫星接收的占29.0%;从上网情况看,6785户用电脑上网,12701户用手机上网,上过互联网的手机比重为49.0%;用互联网购物的户数为4428户,占农户总数的18.8%,其中普通户数4287户,规模用户141户。

科技

截至2016年10月,抚松县拥有专利成果282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外观设计专利110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各类企业已建立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21个,规模以上企业已建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3个,市级研发中心3个。抚松县依托科技型龙头企业,先后培养出华润、金隆、华枫、中药厂、创萌参业、肽谷、省林海雪原、参美等科技头部企业和企业研发中心。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共有图书馆1个,藏书量52万册(包括电子图书、纸质图书、视听文献);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

作中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16年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最美基层图书馆”。

抚松县文化单位

单位

地址

备注

抚松县图书馆

抚松县抚松镇参乡路343号

免费开放

抚松县文化馆

抚松县抚松镇参乡路399号

/

抚松人参博物馆

抚松县城抚松镇北新区参乡大路419号

/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8日

资料来源:

  • 抚松县图书馆

抚松县图书馆是县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图书组,隶属于抚松县文化馆。1978年1月图书馆正式独立,现馆址位于抚松县抚松镇参乡路343号,为原法院办公楼改扩建建筑,该馆于2019年1月落成并开放,总面积6628平方米,免费向公众开放十个借阅区、两个休闲阅读区、一个地方文献展览馆和一个文化艺术综合空间。截至2018年12月,有馆藏文献57万册(件),其中纸质图书25万册(件),电子图书及视听文献32万册,提供800个读者座席,24小时自助借阅和全馆无线wifi服务。另外在抚松县范围内建有21家图书分馆、129个农家书屋、174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29个社区阅读空间。2013年、2017年连续两届在中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

抚松县

体育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体育场馆有6个。2018年8月19日,吉林·抚松“鲁能胜地杯”2018长白山国际半程马拉松在抚松县长白山鲁能胜地开赛。来自法国、西班牙、埃及等10个国家,中国13个省市和抚松域内的马拉松长跑爱好者们齐聚抚松一起参加此次比赛。其中竞赛项目为半程马拉松(21.0975千米)及迷你马拉松5千米、10公里三个项目,起点和终点均设在长白山鲁能胜地。

抚松县主要体育场馆

设施名称

地址

服务项目

管理单位

长白山池南区综合体育馆

抚松县漫江北岸

篮球场、羽毛球场、壁球等

长白山管委会旅游文体局

抚松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抚松县抚新路319号抚新路与松山大街交汇处

篮球、排球、田径等

抚松县文旅局

抚松县文化广场

抚松县参乡路917号

运动会

/

资料来源:

  • 长白山池南区综合体育馆

长白山池南区综合体育馆位于抚松县漫江北岸,体育馆总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分为两层,一层为大型活动区域,占地1667平方米,包括室内篮球场、壁球室、斯诺克室、羽毛球场地,可进行各类比赛运动。二层为全民健身区域,经过数月改造,新增了有氧器械、固定器械,2020年12月1日起面向辖区职工和居民免费开放。体育馆配套有更衣室,休息室,卫生间等。

抚松县

环保

2022年,抚松县出动各种机械车辆5130台次,累计清理各类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约1.8万吨;实施农村环境生活污水整治,将污水收集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完成两个乡镇11个村的生活污水整治任务;投入资金3444万元,建设完善抚松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14个乡镇120个行政村共配备保洁员824人,实现了行政村保洁员全覆盖,设立了7座垃圾中转站,建设了智慧环卫平台;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以及“村收运、县处理”直收直运两种模式,每日转运生活垃圾约150吨,做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抚松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295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67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5376人。新增就业人数2072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35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123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6530人。

交通

综述

抚松县地处中国东北亚金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区这两个发展中心的高处,同朝鲜、俄罗斯、日本、韩国开展跨国经贸合作条件便利。201国道和302省道纵贯全境,拥有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通航北京、上海、青岛、广州等14个城市,宇松铁路、营松高速、鹤大高速贯穿境内,境内共有9个高速出口。

公路

截至2016年末,抚松县14个乡镇中,7个乡镇有高速公路出入口;135个村全部通公路,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为87个,占比64.4%;从通村主要道路路面类型情况看,水泥路面的村116个,柏油路面的村17个,沙石路面的村2个,所占比重分别为85.9%,12.6%和1.5%;从村内主要道路路面类型情况看,水泥路面的村115个,柏油路面的村10个,沙石路面的村10个,所占比重分别为85.2%,7.4%和7.4%。截至2018年底,抚松县公路总里程为166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条124千米,国省干线280.8千米,县乡公路497.1千米,村道路137条884.16千米。

抚松县境内主要有营松高速、鹤大高速两条高速公路。鹤岗—大连高速公路,简称鹤大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11。2016年10月27日,鹤大高速公路吉林境内小沟岭至抚松、靖宇至通化段建成通车,两段共计339千米。这两段通车标志着鹤大高速公路从中国黑龙江省鹤岗市到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全线贯通。鹤大高速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途经佳木斯、七台河、鸡西、牡丹江、敦化、白山、通化、桓仁、丹东等,终点辽宁省大连市。全程双向4车道,全长1394千米。全程经过22个服务区,72个收费站、13个管理处。其中,黑龙江境内9个服务区,23个收费站、2个管理处;吉林境内6个服务区,14个收费站、6个管理处;辽宁境内7个服务区,35个收费站、5个管理处。2020年1月,鹤大高速公路小沟岭至抚松段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铁路

2015年宇松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抚松县抚松镇境内不通铁路的历史。宇松铁路全长74.1千米,设计标准为中国国铁二级,其中在抚松县境内长25.3千米,共4个站点分别为松江河站、抚松站、三道湖站、靖宇站,其中建造大中桥31座,隧道16座。线路经由松花江1号特大桥经西江公园南侧进入抚松县境内,途径南窑、老鹰沟(抚松车站)、冰凉沟、松江村、青川经营所、小山村与通白线间距5米平行进入松江河车站。

抚松县

仙人桥车站位于浑白铁路中段,管段总长31.25千米,桥梁12座,铁路道口9处,辖区内有永红车站、温泉乘降所、黄家崴子乘降所。截至2000年,该站日均发车10对,其中客车4对,货车6对。

航空

长白山机场是中国第一个森林旅游机场,坐落在中国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西区,距长白山西景区15千米,北景区120千米,南景区135千米。长白山机场于2001年开始筹划建设,于2008年8月3日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长白山机场主要服务于开发长白山地区旅游资源、发展中国吉林省东部地区旅游网络,改善长白山地区的投资环境。依靠独特的资源和地缘优势,使之成为集生态、风光、边境、民俗游四位一体的旅游胜地。截至2017年11月,机场已开通了北京、浦东、广州、长春、延吉、哈尔滨等22个城市35条航线。截至2020年4月,长白山机场航站楼面积9256平方米,设2座登机廊桥;站坪设12个机位,其中1个D类机位,6个C类机位和5个B类机位;跑道长2600米,宽45米。2021年,长白山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72168人次,同比增长24.8%,中国排名第167位;货邮吞吐量56.8吨,同比增长489.7%,中国排名第191位;飞机起降3265架次,同比增长57.3%,中国排名第185位。

抚松县

公共交通

截至2018年底,抚松县公路客运班线73条,客运班车235台,相继在抚松镇等5个乡镇开通了城市公交车,运营车辆102台;成立出租汽车公司7家,运营车辆运营车辆发展到1000台。截至2020年9月,抚松县有客运站4个,设立公交站点241个、充电桩6个。

抚松县公路客运总站是抚松县最大的服务窗口,是经中国吉林省运输管理局批准的二级客运站,下设松江河客运站。松江河客运站是距离中国长白山西景区最近的客运站,位于松江河火车站八一桥方向,主要经营白山市、长白县(距离南景区最近的小镇)、长春、通化、牡丹江等线路的旅客运输。

抚松县

人文

概述

抚松历史悠久,在古渤海国时期,是重要的文化名城,是古朝贡道的必经之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文化,是萨满文化和肃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漫江镇锦江木屋村被列为第一批50个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名单,是中国东北三省唯一一家被列入这一名单的传统村落;长白山采参习俗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老把头节则是为了纪念放山人的鼻祖老把头孙良而设定的民间节日。

饮食

抚松县汉族主食以大米、白面为主,朝鲜族仍保持着吃米饭、糕饼、冷面的习惯。回族的特点是清真,主食基本和汉族一致。由于南菜北运,抚松县水果以苹果、香蕉、桔子为主,白菜、萝卜、土豆是冬季的主要蔬菜,养殖的猪、牛、羊等是餐桌肉食品。长白山龙虾(俗称蝲蛄)和人工养殖的林蛙、野鸡、山兔则是是招待外宾的必备菜。抚松县面食主要有饺子、包子、馒头及各种饼类。

人参宴

抚松县的居民常以人参宴招待客人,许多人家中都储备一些干参、鲜参,可以做出多种具有地域风味的美食。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抚松县人参宴比较流行的菜式有三十多道,均由人参和各种食材烹制而成,参乡乡宝、人参林蛙油、人参鸡锅等菜肴较为出名。

酱焖林蛙

酱焖林蛙是一道口味咸鲜微辣、酱香浓郁的东北菜,主料是林蛙、东北干酱、猪肉,配料是香菜,调料为醋、香油等,主要通过焖煮的方法制作而成。

猪嘴蘑拌黄瓜

猪嘴蘑是生长在长白山柞树上的一种蘑菇,状如猪嘴,黑色,表面光滑而有弹性,制作菜品时配以黄瓜和大蒜各种调料,即可食用。

抚松县

抚松县

抚松县

习俗

庙会

  • 长白山老把头节

长白山老把头节,即农历三月十六“老把头之生日”。相传中国山东莱阳人孙良,为给母亲治病来到长白山采挖人参,路上与异姓兄弟张禄走散,为寻找失散兄弟累饿而死,死后成为山神。人们为纪念孙良的义,一直以孙良的生日为老把头节。每当节日来临,城乡群众自发组织祭拜活动,喝酒、吃肉、扭秧歌、唱大戏,祭拜老把头放鞭炮,已成为当地重大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之一。挖参人信仰老把头,把他视为保佑山民、管理山林野兽的山神。2021年12月15日,长白山老把头节被列入中国第五批吉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抚松县

  • 开秤节

长白山地区野山参资源丰富,放山人采挖到人参后,打包存放起来,到节气白露前统一进行交易,俗称“开秤”。开秤节这一天,所有的放山者都将所得的山参包子带至集镇,公举一人为经济掌秤。宰猪设席、抽烟喝酒,庆祝丰收。然后打开参包,由掌秤者评定货物之优劣,评价价值之多寡,然后才可以开始山参交易,否则不准买卖,白露过后扣秤,不再买卖。 

抚松县

婚庆习俗

1986年后,结婚庆典比以前讲究排场,普遍用客车、轿车迎娶新娘,在饭店及家里摆宴席。婚礼当天,男方家雇迎亲车少则几辆,多则十几辆迎娶新娘。女方送亲20人或50人不等,婚礼一般在饭店举行,请专人主持。婚礼普遍仪程有:主持人开场白,宣布新郎新娘入席:宣布婚礼庆典开始,奏乐,鸣鞭炮;介绍两位新人的情况,双方向对方介绍长辈和亲友: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新郎新娘互赠礼物,喝交杯酒;向双方老人、亲朋好友、来宾行礼以表敬意和谢意;双方亲友代表和来宾代表祝辞;主持人祝辞,宣布婚礼结束。亲朋好友在饭店就餐,女方送亲人员为上宾,男方每桌设1—2人陪女方客人,负责席间各项服务。就餐中,新郎新娘轮桌敬酒,表示敬意。第3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看望女方双亲,俗称回门。

艺术

曲艺

  • 长白山采参歌谣

长白山采参歌谣是采参人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是采参人情感的真实表达。这些歌谣既唱出了放山人采到人参时的喜悦,又唱出了放山的艰辛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通过这些歌谣,可以了解过去放山采参人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

  • 高跷秧歌

高跷秧歌又称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汉族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抚松县南天门村,位于县城东南20千米,村中的居民大多为山东人的后裔,他们闯关东到此生活已有三四代的历史。期间,闯关东移民把关内的节庆秧歌,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艺术进行融合创新,形成了既具有关内高跷秧歌艺术特点,又具有长白山满族传统风情的南天门高跷秧歌。南天门高跷秧歌表演主要讲究扭、逗、浪、相。通过扭腰、展臂、挽腕、屈膝等20多种表演花样。

抚松县

工艺

  • 抚松大煎饼制作技艺

抚松大煎饼历史悠久,是明末清初由闯关东饥民将技术带人抚松。后人据此不断探索改良,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完整工艺流程。最具抚松特色的宝石花煎饼是抚松县沿江乡采用白头霜玉米加工而成的煎饼。2011年,抚松大煎饼制作技艺被中国吉林省白山市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抚松县

  • 长白山泥塑艺术

长白山泥塑是用长白山特有的墡泥为原料,创作出的艺术作品。用这种经过多道特殊工艺处理后的墡泥塑造的艺术作品,抗氧化,不龟裂,细腻光滑。长白山泥塑艺术传承人,用墡泥创作的各类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长白山文化特色。其代表作品,“长白山采参习俗人物造型”,被抚松人参博物馆收藏,该项目2011年被中国吉林省白山市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抚松县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2月,抚松县境内已发现的古文物遗址57处、抗联遗址2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

抚松县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单位名称

时代

类型

级别

公布批次

参考资料

新屯子西山遗址

旧石器

聚落址

国家级

第七批

仙人洞遗址

旧石器

洞穴址 

省级

第五批

三人班遗址 

新石器

聚落址 

省级

/

 新安城址 

唐(渤海)

城址

省级

/

汤河口遗址 

唐(渤海) 

聚落址

省级

/

锦江木屋村

近现代

代表性筑

省级

/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9日)

新屯子西山遗址

新屯子西山遗址位于抚松县新屯子镇西约5千米的平顶山上。1999年春,当地村民在此处发现了一块重达17.4公斤的黑曜石石叶石核。2002年9月,中国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出土了29件黑曜石打制的石制品,一处用石块围成的椭圆形人类居住址,在居住址外侧还发现了人类用火的遗迹。后经推断,此处应为古人类居住遗址,时间大致为1.5—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在中国长白山区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抚松县

仙人洞遗址

长白山如来寺位于抚松县城南郊的马鹿沟,俗称长白山仙人洞,此地在寺内崖壁上有一处山洞,洞口直径丈余,入洞后洞洞相连,宽处容百人,窄处仅容一人爬行。洞穴形成于六亿年前,属于窝卷灰岩,洞中曾出土大量新石器时期人类生产生活器物,经考察列为中国吉林省十大新石器时代遗址。传说洞口为清初道人借势天然洞穴口开凿而成,时有道人幽闭深洞修炼,民国时有道人王海涛長期在此清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知所终。1999年2月,抚松县仙人洞遗址被中国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文物保护标志牌。

抚松县

锦江木屋村

锦江木屋村位于抚松县漫江镇境内,已被列为中国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锦江村木屋,是金代时期女真人创造并居住的一种木质结构房屋,是中国长白山地区保护最完好的满族木屋群落之一,被称为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2013年,锦江木屋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抚松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5月,抚松县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31项,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24项、县级4项。

抚松县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

名称

类别

级别

参考资料

长白山采参习俗

民间风俗

国家级

长白山人参故事

民间传说

省级

长白山老把头节

民间风俗

省级

长白山泥塑艺术

传统技艺

市级

长白山人参剪纸

传统技艺

市级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9日)

长白山采参习俗

长白山采参习俗这一民间风俗,是伴随长白山区人们采挖野山参的历史产生的。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野外生存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构成的独特的民间风俗,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该项目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长白山人参故事

长白山人参故事,是人们在采挖野山参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和耳濡目染的奇闻异事,经世代相传积淀而成。长白山人参故事,反映了长白山区劳动人民纯朴的道德生活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代表作品《棒槌姑娘》等。2010年,长白山人参故事被中国吉林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抚松县

长白山人参剪纸

剪纸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耕社会,创造、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产生在长白山区的人参剪纸艺术风格自成一家。剪纸艺术传承人可将长白山各种形态的野山参,以及人物、动物、花鸟等造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品《百参图》,现收藏于抚松人参博物馆。该项目2011年被中国吉林省白山市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抚松县

特色产品

抚松人参

抚松县人参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600多年前先民在以抚松为代表的长白山区域内进行放山,采挖野山参。公元1567年,抚松境内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人参。“抚松人参”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被推选为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估值206.32亿元。2023年9月,抚松人参入选第二批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抚松县

椴树蜜

抚松独特的自然资源、环境和气候,为优质椴树蜜的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是中国吉林省养蜂发展的重点地区、长白山区椴树蜜产品主要集散地,也是中国优质椴树蜂蜜的主要产区之一。2009年,抚松县新屯子镇被中国批准为国家级中蜂(长白山中蜂)保护区。截至2017年10月,抚松县饲养蜂群达到2.6万群,中华蜜蜂发展到600群,主要品种有意大利蜂、东北黑蜂、中华蜜蜂,产品总产量达近2000吨。

抚松县

泉阳泉

泉阳泉水源地位于抚松县泉阳境内,这里是长白山原始森林的核心地带。2002年,国际饮水组织专家团专程到泉阳泉考察,将泉阳泉设为“中国长白山矿泉水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泉阳泉口感清爽,没有重矿味,没有矿盐析出。它含有低钠、低矿化度,含有硒、锶、钼、碘、锌等几十种微量元素。

抚松县

风景名胜

综述

抚松县是萨满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境内拥有白山湖区、仙人洞风景区、露水河国际狩猎场、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和鲁能胜地度假区等旅游风景区。截至2023年2月,抚松县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级旅游景区2处。

抚松县旅游景区名录

景点名称

等级

地址

参考资料

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抚松县漫江镇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抚松县露水河镇

北山生态森林植物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抚松县抚松镇北山

农夫山泉抚松工业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抚松县露水河镇35千米处

白龙湾三仙岛景区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抚松县榆树镇白山湖湖区内

仙人桥温泉度假区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抚松县仙人桥温泉街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重要景点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9日

重要景点

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

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位于中国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占地约25平方千米,是中国绿发致力打造集休闲、运动、生态保护、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康养旅游度假区,度假区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滑雪运动区、养生度假区、生态体验区及服务配套设施及其他附属工程。中国绿发国际会议中心是长白山鲁能胜地的地标性建筑,位于长白山鲁能胜地度假区内核心位置,总面积超3000平方米,其中一层面积约2500平方米,二层面积约560平方米。2020年8月24日,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抚松县

白龙湾三仙岛景区

白龙湾三仙岛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抚松县榆树镇,松花江上游,白山湖湖区内。景区总面积0.06 平方千米,是集山林、水面为一体,以展现长白山风风景、满族文化、抗联遗址、游湖观景、垂钓休闲、度假、火山岩考查为主要特色。岛上建有龙龟神像、神佛雕像、旅游长廊、休闲别墅、绿色餐馆等旅游基础设施。

抚松县

北山生态森林植物园

北山生态森林植物园位于抚松县抚松镇北山,三面环江,占地面积1.30平方千米,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植物园始建于2005年6月,是以丰富抚松古老文化、人参文化、长白山旅游文化与绿色生态文化相结合,提供集休闲、运动、旅游为一体的游乐场所。景区内共有景点36处,主要有北山生态森林植物园山门、大、小人工湖、17个仿古凉亭和树木造型、石拱桥、木桥、松涛院、七层木塔、茶舍、老把头祠等。

抚松县

对外交流

抚松县友好城市

城市名

时间

缔结情况

参考资料

铁力市

2023年6月28日

铁力市与抚松县两地签署了友好城市框架协议

长春市

2022年1月7日

抚松县与长春建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代表性城市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9日

著名人物

人物名

生卒年

简介

史春泰

1882年—1941年

曾任抚松第一国民学校校长兼教师

宋昌善

1886年—1936年

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在抚松县马鞍山时不幸被捕杀害

王松山

1893年—1938年

先后在抚松县城、万良、大营地组织400多人参加抗日组织

李学忠

1910年—1936年

曾指导抗日武装斗争,抚松县东部深山中战斗时牺牲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著名人物

以上资料来源:

重要荣誉

2013年12月,抚松县被中矿联授予“中国矿泉城”荣誉称号。

2020年,抚松县被中国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1月,抚松县被中国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二批“中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2年11月19日,抚松县被中国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六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12月27日,抚松县入选“2022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注释

[a]

楛矢石砮是关东最古老的民族肃慎族的奇特物产,是昔年与中原联系的纽带和媒介。楛(hù)矢,就是用长白山区的楛木(有学者认为是桦木)制作的箭杆;石砮,就是用松花江中坚硬的青石磨制的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