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jué)(?—公元198年),字稚然,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东汉末年军阀、权臣。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李傕的:生平事迹、历史评价、人物关系、艺术形象、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李傕

稚然

所处时代

东汉末年

籍贯

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

民族

汉族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公元198年

封号

池阳侯

主要官职

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大司马

简介

李傕本是董卓女婿牛辅麾下校尉;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司徒王允等人诛杀董卓,李傕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联合其他凉州部将郭汜、樊稠等人率军攻打长安(今陕西西安)。攻占长安后,李傕自任扬武将军,诛杀王允等大臣;同年九月,李傕自任车骑将军,封池阳侯,兼任司隶校尉,假节,与郭汜、樊稠共掌朝政。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二月,征西将军马腾率兵讨伐李傕等人,樊稠率部击败马腾的军队,又与马腾讲和。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怀疑樊稠与马腾勾结,设计将他杀死。不久,李傕与郭汜反目,举兵互相攻击,李傕自任大司马;李傕劫持汉献帝刘协,郭汜则扣留公卿大臣。同年七月,镇东将军张济劝和李傕、郭汜,两人这才允许汉献帝及百官东迁洛阳。汉献帝等人离开后,李傕、郭汜反悔,又合兵追赶;同年十二月,两人的军队在曹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追上汉献帝,迫使汉献帝等人北渡黄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汉献帝在将军杨奉、韩暹等人护卫下抵达洛阳;曹操亲率大军迎奉汉献帝,迁都许昌。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率军进攻李傕,将李傕诛杀,并夷灭其三族。

汉末大臣刘艾认为李傕和郭汜在用兵谋略方面,都要胜过孙坚。但是汉末名将朱儁认为,李傕和郭汜都是平庸的奴才,没有什么深谋远虑。汉末射声校尉沮儁更是认为,李傕等人劫持天子,迫害公卿,是自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乱臣贼子。

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正月,董卓的女婿牛辅担任中郎将,在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驻扎。李傕与郭汜、张济在牛辅帐下担任校尉,牛辅派遣三人率领步骑数万人,攻打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等地,劫掠州郡。

同年四月,司徒王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中郎将吕布等人共同密谋诛杀董卓。董卓死后,吕布派部将李肃率军前往陕县,欲奉皇帝的诏命诛杀牛辅,李肃与牛辅等人交战,大败而走,吕布因此诛杀李肃。不久,牛辅的军中发生骚乱;牛辅以为手下将士造反,连夜出逃,被侍从胡赤儿等人杀死。等到李傕等人领兵回到陕县的时候,董卓已经被诛,牛辅又死了,失去依托的众人打算就此各自回乡。但是朝廷并没有下达赦免他们罪过的诏书,又有传言说长安城中要将董卓带来的凉州将士全部杀死,众人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攻打长安

谋士贾诩提出建议,如果解散军队各自回乡,在路上就能被一个亭长抓去;为今之计,不如率领将士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攻打长安。如果大事得成,就可事奉天子以匡正天下,如果事情不成,届时再逃也来得及,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计策。李傕和郭汜在陕县拥兵自守,司徒王允为避免生出祸乱,曾让凉州官员胡文才、杨整修前去劝说制止。但是王允轻视二人,语气十分强硬;胡文才和杨整修前去,不仅没有劝说李傕等人罢兵,反而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领兵攻打长安。

李傕等人沿途又收集了不少散兵游勇,等到他们到达长安城下之时,已有十万余人马。之后,李傕等又与董卓的昔日部下樊稠、李蒙、王方等相互联合,围攻长安。十日过后,长安沦陷。众叛将与吕布在城中交战,吕布败走。李傕、郭汜进入长安城后,驻兵于南宫掖门,又纵兵劫掠屠杀城内百姓。与此同时,李傕等下令捕杀那些参与诛杀董卓的公卿大臣,先后诛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邓等人。长安城内尸骸遍地,死去的官兵、百姓,难以计数。

司徒王允带着汉献帝刘协逃上宣平城门,躲避乱兵,李傕等在城门下伏地叩拜。刘协斥责李傕等人放纵士兵在长安城内行凶,意欲何为。李傕等人表示自己不敢叛逆,但是董卓忠心朝廷却被王允、吕布等人无端杀害,他们此举就是为董卓报仇,事后任凭朝廷降罪。王允势穷力孤,被迫出来见了李傕。同年六月,李傕自任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为中郎将。

诛杀王允

起初,王允任命同郡人宋翼为左冯翊,王宏为右扶风。李傕等人想要诛杀王允,又恐二郡起兵反抗,于是便先征召宋翼和王宏入朝。王宏派使者向宋翼表示,只因他们二人如今身在外郡,李傕等人才不敢加害王允,要是他们接受征召,恐怕明天就会遭到屠灭全族。宋翼认为福祸难料,但是王命不可违抗。王宏提议既然董卓已经被诛,他的党羽也不难制伏,现在关东义军士气沸腾,倘若起兵与关东义军共同讨伐李傕,则有可能转祸为福。但是宋翼没有听从,王宏亦不能独立成事,两人只能一同接受了征召。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初七,李傕逮捕并处死了王允和宋翼、王宏,以及王允妻子宗族在内的十余人,李傕还将王允曝尸于街市示众,并去收敛董卓的尸骨,安葬在郿县。同年九月,李傕自任车骑将军,封池阳侯,兼任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任后将军,封美阳侯;樊稠任右将军,封万年侯。李傕与郭汜、樊稠共掌朝政。

劫掠三辅

陇西将领韩遂、马腾归降朝廷,率领部属来到长安。朝廷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驻守凉州;任命马腾为征西将军,驻扎郿县。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二月,马腾有私事求助李傕,李傕却没有帮忙。马腾大怒,想要发兵攻打李傕。汉献帝派出使者从中调解,马腾不从。韩遂率部来为马腾和李傕调解,不久与马腾联合。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以及左中郎将刘范等人暗中谋划,打算让马腾率军突袭长安,他们在城中作内应,联合消灭李傕等人。就在马腾进兵到长安北面长平观时,马宇等人的计划泄露,仓皇出逃到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西)。樊稠率兵迎击马腾,马腾战败,退回凉州。樊稠又乘势向槐里进攻,杀死马宇等人。

董卓刚死的时候,长安周围的三辅地区(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还有几十万户百姓,后来李傕等放纵士兵掠夺百姓,再加上饥荒,两年之间,百姓逃亡,荒无人烟。那时朝廷刚刚迁都长安,许多宫人都没有衣服穿,汉献帝刘协想要拿出一批朝廷的布料,赏赐给宫人及大臣等制衣,李傕不许。汉献帝于是诏令卖掉百余匹马,御府大司农也拿出两万匹布,准备将这些钱和布匹送给公卿大臣以及贫民。但是李傕却以储备不足为由,把这些东西全部搬到了自己的军营中,据为己有。

祸起萧墙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正月,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因为争功夺权,屡次想要互相攻击。贾诩规劝他们顾全大局,他们各自心里虽然不想和好,但还是在表面上相互容忍。当初樊稠攻打马腾、韩遂之时,李傕的侄子李利作战不力,受到樊稠斥责。等到马腾、韩遂败走,樊稠追击,韩遂向樊稠表示两人所争是王家之事,作为同乡,理应和谈。于是双方各自退军,在阵前把臂交谈,很久才分别。李利回去后禀报李傕,称韩遂与樊稠曾在马上长谈,情意密切,李傕因此对樊稠生出疑心。樊稠又想率兵往东出关,向李傕请求增加军队。同年二月,李傕便假借商议出兵之事请来樊稠,设计将他杀死,又吞并其部众。此后,将士之间互相猜忌。

李傕时常在家中宴请郭汜,又常让他留宿家中。郭汜的妻子担心丈夫爱上李傕的婢妾,便开始想方设法离间二人。适逢李傕派人送来食物,郭汜的妻子就把豆豉说成是毒药,拿出来给郭汜看,还表示一个鸡窝容纳不下两只公鸡,郭汜不该完全信任李傕。后来李傕再次宴请,郭汜喝得大醉,怀疑酒中有毒。此后李傕与郭汜两人生出嫌隙,举兵在长安城内互相攻击。

汉献帝派人为李傕和郭汜调解,二人没有听从。郭汜还计划将汉献帝迎入自己的军营之中,夜里有人逃跑,向李傕告密。李傕便派遣侄儿李暹率领军队围困皇宫,抢先将天子扣押在自己的军营作为人质。此外,李傕还将御府之中的金帛以及汉献帝的车马、服饰全部搬到自己营里,又纵火焚烧宫殿,官府、民宅烧毁无数。汉献帝再次派公卿大臣试图为李傕、郭汜调解,郭汜却直接将前来的公卿大臣扣留作为人质。

内斗失势

李傕与郭汜互相举兵攻击,李傕劫持天子车驾迁往北坞,并派出校尉坚守大门,内外隔绝,侍臣全都面露饥色。汉献帝向李傕要五斗米、五具牛骨头赐给左右侍臣,李傕不依,还将一块发臭的牛骨拿给汉献帝。汉献帝大怒,想要责问李傕,侍中杨琦劝谏汉献帝隐忍,这才作罢。司徒赵温写信给李傕,称他屠陷王城,杀戮大臣,不尊天子,罪孽深重,必然会有灭顶之灾,不如与郭汜和解。李傕大怒,就要杀了赵温,在弟弟李应的劝阻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五月,汉献帝又派出谒者仆射皇甫俪前去为郭、李二人调解。郭汜听从命令,李傕拒不从命,认为盗马贼出身的郭汜不能同自己相提并论。皇甫俪报告汉献帝,称李傕不肯遵从诏命,且言语不恭。汉献帝唯恐李傕得知,急命皇甫俪离去。李傕派出虎贲王昌召回皇甫俪,想要除掉他。王昌知道皇甫俪为人中正,不肯相害,回复李傕称追赶不上。不久,李傕又自任大司马。李傕和郭汜作乱,在长安城里互相攻击数月,牵连其中的死者数以万计。同年六月,李傕的部将杨奉和军中官吏宋果曾共同密谋诛杀李傕,事情败露后,杨奉便率部逃走。随着部下叛逃的人越来越多,李傕的势力渐弱。

逼劫乘舆

镇东将军张济从陕县来到长安,想为李傕和郭汜调解,将天子的车驾迁到弘农(今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县)。汉献帝怀念旧京洛阳,派出使臣宣示告谕,郭、李二人终于答应和解。军中的羌人、胡人却屡屡窥视宫门,称天子就在里面,索要李傕曾许诺给他们的宫女。汉献帝派人向宣义将军贾诩求助,贾诩宴请羌人、胡人首领,又许以封赏,这些人于是带着各自的军队离去,李傕从此势力大减。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七月,汉献帝车驾驶出宣平门,这才得以脱离李傕、郭汜的控制,在杨奉和董承等人护卫下回转洛阳。李傕和郭汜随即返反悔,于是又联合起来率军追赶天子车驾。同年十二月,李傕等人的军队在曹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西)追上汉献帝。杨奉、董承联合河东郡白波军首领韩暹、胡才等人,与李傕、郭汜对战,结果战败。李傕趁机纵兵杀戮公卿大臣,劫掠宫女。混乱之中,汉献帝在董承、太尉杨彪等人的护卫之下,连夜乘船北渡黄河。汉献帝暂时驻扎在安邑县(今山西省运城夏县),派遣太仆韩融前去与李傕、郭汜讲和,李傕这才释放俘虏的公卿百官,归还了劫掠的宫女,以及御用车驾等物品。

事败被诛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正月,曹操派出曹洪带兵西进迎接汉献帝,遭到董承与袁术的阻挡。汝南、颍川两郡的黄巾军首领何仪、刘辟等人拥兵响应袁术,曹操进兵讨平何仪、刘辟等人。同年七月,杨奉、韩暹护送汉献帝抵达洛阳,洛阳宫殿早已被烧光,仅剩残垣断壁,百官饥饿疲乏,不能自安。曹操便亲自率军前往洛阳,迎奉汉献帝迁都许昌。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派遣谒者仆射裴茂统领关中诸将讨伐李傕,李傕兵败被诛,死后又被夷灭三族。

历史评价

东汉末年名将朱儁认为,李傕、郭汜、樊稠三个人都是非常平庸的奴才,没有什么深谋远虑。加上三人之间势力相当,日后一定会爆发内部矛盾。

东汉末年宗正刘艾认为,李傕、郭汜在用兵谋略方面,都要胜过孙坚。

东汉末年射声校尉沮儁认为,李傕等人劫持天子,迫害公卿,是自古以来未曾有之的乱臣贼子。

人物关系

妻子:史书有提及,但未载其姓名。

儿子:李式。

女儿:史书有提及,但未载其姓名。

堂弟:李应。

侄子:李利,东汉末年将领。

侄子:李暹,曾担任副车中郎将。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李傕是董卓手下的心腹爱将,曾在董卓的指使下烧杀抢掠,驱逐百姓,无恶不作。董卓死后,李傕听信贾诩建议,进兵攻打洛阳,诛杀了王允等人,为董卓复仇。占领长安之后,李傕与郭汜、樊稠共掌朝政,但很快反目成仇。此后,李傕又劫持天子,罪孽深重,最终将军段煨杀死,其家人后代也被曹操诛杀。

李傕

影视形象

2010出品的电视剧《三国》中,演员龚志学饰演李傕。

2013出品的电视剧《曹操》中,演员杨天鹏饰演李傕。

2016出品的电视剧《武神赵子龙》中,演员刘亚鹏饰演李傕。

注释

[a]

李傕所筑的营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