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上)》是2011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黑格尔,译者是杨一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逻辑学的:内容简介、图书目录等介绍

作者

黑格尔

译者

杨一之

页数

420 页

出版时间

2011年6月

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

定价

49 元

ISBN

9787100078740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逻辑学》,通称《大逻辑》,以别于《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逻辑》,即通称的《小逻辑》。《逻辑学》分为“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编。前两编合称为“客观逻辑”;第三编称为“主观逻辑”。

图书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导论

逻辑的一般概念

逻辑的一般分类

第一部 客观逻辑

第一编 有论

必须用什么作科学的开端?

有之一般分类

第一部分 规定性(质)

第一章 有

甲、有

乙、无

丙、变

1.有与无的统一

注释一 有与无在观念中的对立

注释二 有与无的统一,同一:表述的缺憾

注释三 抽象的孤立

注释四 开端的不可思议的性质

2.变的环节:发生与消灭

3.变的扬弃

注释 关于扬弃这个名词

第二章 实有

甲、实有自身

1.一般实有

2.质

注释质与否定

3.某物

乙、有限

1.某物和一他物

2.规定,状态和界限

3.有限

(一)有限的直接性

(二)限制和应当

注释 应当

(三)有限到无限的过渡

丙、无限

1.一般无限物

2.有限物与无限物的相互规定

3.肯定的无限

过渡

注释一 无限的进展

注释二 唯心论

第三章 自为之有

甲、自为之有自身

1.实有与自为之有

2.为一之有

注释 为一这个名词是什么?

3.一

乙、一与多

1.在自身那里的一

2.一与空

注释原子论

3.多个的一排斥

注释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丙、排斥与吸引

1.一的排除

注释一与多的统一命题

2.吸引的一个一

3.排斥和吸引的关系

注释康德的物质构造出于引力与斥力

第二部分 大小(量)

注释

第一章 量

甲、纯量

注释一 纯量的观念

注释二 时间、空间、物质不可分性和无限可分性的

康德二律背反

乙、连续的和分立的大小

注释 这些大小通常的分立

丙、量的界限

第二章 定量

甲、数

注释一 算术的算法。康德的直观的先天综合命题

注释二 数的规定应用于哲学概念的表达

乙、外延的和内涵的定量

1.这两种定量的区别

2.外延的和内涵的大小之同一

注释一 这种同一的例子

注释二 康德应用度数规定于灵魂

3.定量的变化

丙、量的无限

1.量的无限概念

2.量的无限进展

注释一 对无限进展的称颂意见

注释二 世界在时空中有界限和无界限的康德二律背反

3.定量的无限

注释一 数学无限的概念规定性

注释二 微分计算从它的应用所引导出来的目的

注释三 其他与质的大小规定性有关的形式

第三章 量的比率

甲、正比率

乙、反比率

丙、方幂比率

注释

第三部分 尺度

第一章 特殊的量

甲、特殊定量(比量)

乙、特殊化的尺度

1.准尺

2.特殊化的尺度

注释

3.作为质的两方面之间的比率

注释

丙、在尺度中的自为之有

第二章 实在的尺度

甲、独立的尺度比率

1.两个尺度的联合

2.作为尺度比率系列的尺度

3.选择的亲和性

注释 伯尔托勒关于化学亲和性和柏采留斯关于它的理论

乙、尺度比率的交错线

注释 这样交错线的例子;关于这方面,所谓自然中没有飞跃

丙、无尺度之物

第三章 本质之变

甲、绝对的无区别

乙、无区别作为它的因素的反比率

注释 关于向心力与离心力

丙、到本质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