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成年人多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根据是否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将本病分为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和非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表现为:疲劳、虚弱、体重减轻、厌食、恶心、呕吐、多尿、易口渴、腰痛、关节疼痛、活动困难。非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肿块,但不易触及,有时可以引起吞咽受阻、声音嘶哑等不适。确诊后,应及早手术切除腺瘤。如果腺瘤过大,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预后良好。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甲状旁腺腺瘤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中文名

甲状旁腺腺瘤

就诊科室

  • 内分泌科、普通外科

病因

  • 甲状旁腺腺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辐射、遗传因素等有关。

症状

  • 根据是否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将本病分为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和非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

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

  • 疲劳

  • 虚弱

  • 体重减轻

  • 厌食

  • 恶心

  • 呕吐

  • 多尿

  • 易口渴

  • 腰痛

  • 关节疼痛

  • 活动困难

非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

  • 吞咽受阻

  • 声音嘶哑

检查

  •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实验室检查

  • 甲状旁腺激素增高是直接可靠的诊断标准。

  • 连续3次检测血清钙,如果血清钙>10.9mg/dl可辅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

  • 常用方法有B超、CT、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

  • 颈部B超检查:有助甲状旁腺肿瘤的定位。B超定位的敏感性达89%,阳性正确率达94%,诊断准确率可达90%。

  • 颈部和纵隔CT检查:可发现纵隔内病变,对位于前上纵隔腺瘤的诊断符合率达67%,可检出直径>1厘米的病变。

  • 颈部和纵隔磁共振检查:可以比较准确地显示腺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

  • 选择性甲状腺动脉造影:其主要目的是显示异位的甲状旁腺腺瘤。

  • 放射性核素甲状旁腺显像:是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重要方法,对异位甲状旁腺腺瘤的灵敏度最高。

诊断

  • 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疾病。

  • 出现疲劳、虚弱、厌食、恶心、呕吐、多尿、易口渴、腰痛、关节疼痛等不适。

  • 实验室检查

    • 连续3次检测血清钙>10.9mg/dl

    • 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升高。

  • 影像学检查

    • 可确定腺瘤的位置及大小。

鉴别诊断

  • 甲状旁腺腺瘤需要与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癌、甲状腺腺瘤等疾病鉴别。

  • 如果出现疲劳、虚弱、厌食、恶心、呕吐、多尿、易口渴、腰痛、关节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医生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 通过影像学手段,确定甲状旁腺腺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腺瘤,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 甲状旁腺腺瘤的手术方式主要有:

  • 小切口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

  • 腔镜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

  • 射线引导下的微创性甲状旁腺切除术。

    • 如术后出现面部及手脚麻木、抽搐等低钙血症表现,应及时补钙。

危害

  • 本病会引起疲劳、虚弱、厌食、恶心、呕吐等不适,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 如果腺瘤过大,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预后

  • 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预后良好。

预防

  • 甲状旁腺腺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