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范(899年-947年5月30日),字宝规,南楚第三位国君。南楚开国君主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母陈氏。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马希范的:人物生平、为政举措、相关文物、人物评价、亲属成员、史籍记载、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马希范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

出生地

潭州长沙县(今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

899年

去世日期

947年5月30日

谥号

文昭王

在位时长

16年

年号

长兴:930年十一月-932年六月

朝代

南楚

登基时间

932年

退位时间

947年

父亲

楚武穆王马殷

母亲

陈夫人

正室

顺贤夫人彭氏

兄弟

马希振、马希声、马希旺、马希萼、马希杲、马希广、马希瞻、马希崇、马希能、马希贯、马希隐、马希濬、马希知等

简介

长兴元年(930年),楚武穆王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但未称王。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即位,追封马希声为衡阳王。 天福四年(939年),溪州彭士愁带领两州之地的土家部族,攻打澧州(今湖南常德市澧县),被马希范击败收服,此后,整个土家族都归降于楚。马希范好读诗书,善于写诗,仿唐太宗,置十八学士。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在会溪坪设立溪州铜柱,统一土家族。马希范晚年兴建会春园、嘉宴堂、九龙殿等。这些都促进了马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但同时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马楚政权逐渐走向衰败。

开运四年(947年),马希范去世,享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昭王。

人物生平

继位为帝

长兴元年(930年),楚武穆马殷去世,次子马希声继立,没有称王。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即位。

清泰元年(934年),马希范承袭马殷的官爵,后唐封马希范为楚王。天福四年(939年),马希范被加封为天册上将军,依照马殷的旧例,开府承君命处理政务。

溪州之战

天福四年(939年)八月,溪州彭士愁率领锦、奖两个州的各土家族部落攻打澧州。九月,马希范派刘勍、刘全明等人率五千步兵攻打他们,彭士愁大败。

十一月,刘勍等人继续进攻溪州,彭士愁在望城战败后,便退回保山寨;此地,四面绝壁,刘勍让士兵爬梯而上,将他们包围。  

天福五年(940年)刘勍等人继续进攻溪州,他们借风力,向彭士愁的山寨里发射火箭,彭士愁率领部下和族人逃到奖州。派他的儿子彭师暠率各蛮族酋长投降,并进奉溪、奖、锦三州的印信。

刘勍率兵凯旋,马希范封彭士愁为溪州刺史,刘勍为锦州刺史;自此,整个土家族都归降于楚。

溪州的西边与胖柯、两林接壤,南通桂林、象郡,于是,马希范在溪州的会溪坪修建铜柱,铜柱重五千斤,高二尺,埋地六尺。铜柱修好好,马希范又让学士李宏皋在上面撰写铭文。

到此时,南宁州酋长莫彦殊管辖的十八个州、都云酋长尹怀昌在昆明等十二部、烊柯张万浚的七州全部都归附于马希范。

大兴土木

马希范修建会春园及家宴堂,花费数之不尽,国库中没有钱,就增收赋税,导致民不聊生。随后,又修建了九龙殿,柱子上环绕八条龙,他还称自己也是一条龙。朝中重臣都劝谏他不要大兴土木,这个时候,正是扩充国土的好机会,不要将财力物力都耗费在兴建宫殿园林上。但是,马希范完全不理会他们。

天福七年(942年),马希范又开始建造天策府,整个楼宇宏伟之极,门窗等都是用金和玉装饰,仅涂刷墙壁用朱砂粉就用了几十万斤;春天和夏天用竹席铺地,秋天和冬天用木棉纺织品铺地。建好后,马希范就与他的儿子、兄弟及近臣们终日游乐沉迷于此。

晚年生活

马希范晚年腐败奢侈,乱杀忠良。由于常年兴建宫殿园林,国库亏空,马希范就不断加收赋税。时常派专人统计百姓的田亩大小,由此增加税收,百姓多负担不起重税,纷纷逃离。不仅如此,马希范还纵容贪污腐败,任由普通人花钱买官,甚至根据给钱多少分配官职。百姓犯罪,亦可花钱免灾。他还设置信箱,鼓励匿名互相告发,有人因此被灭族。

天福八年(943年),孔目官周陟建议马希范下令让百姓进宫粮食和布匹。拓跋恒上书劝谏,马希范非但不听,还迁怒于他,从此再没有见拓跋恒。

开运二年(945年),马希范怀疑他的兄弟马希杲意欲叛乱,于是派人去看他。马希杲以生病为由想归还封地,马希范不同意,派医生前去给他看病,然后下毒给他毒死了。 同年,隐士戴偃作诗讽刺朝廷,马希范得知后,将其囚禁;天策副都军使丁思瑾上书劝谏,马希范剥夺他的官位和爵位。丁思瑾进谏之后,直接当场被气死。

开运四年五月初八(947年5月30日),马希范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昭王。

为政举措

官制

天福四年(939年)十一月,马希范仿照唐太宗设天策府文学馆的先例,以刘昭禹、李宏皋、徐仲雅、何仲举等十八人为学士,称“天策府十八学士”。

姓名

官职

姓名

官职

李铎

都统判官

潘玘

静江府节度判官

拓跋恒

武安军节度判官

李宏皋

都统掌书记

李庄

镇南节度判官

徐收

昭顺军节度判官

彭继英

沣州观察判官

廖匡图

江南观察判官

徐仲雅

昭顺军观察判官

邓懿文

静江府掌书记

李松年

武平军节度掌书记

卫曮

镇南军节度掌书记

彭继勋

昭顺军观察支使

萧铢

武平军节度推官

何仲举

桂管观察推官

孟玄晖

武安军节度巡官

刘昭禹

容管节度推官

不祥

不祥

相关文物

溪州铜柱

据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介绍:“溪州铜柱是后晋天福四年(公元九三九年)溪州刺史彭士愁与长沙楚王马希范战后双方会盟,盟誓“我不征求,永无金革之余,克保耕桑之地”,铸铜柱为界,铭誓词《复溪州铜柱记》于上,铜柱呈八棱中空柱体,每棱宽15厘米,直径39厘米,高398厘米,重5千斤。铜柱历经千年,奠定了溪州安宁土治八百年的基础,对研究湘西古代文化及民族等具有重大意义。”

溪州铜柱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评价

马希范颇有文才,欧阳修曾在《新五代史》中评价马希范“好读诗书,善于写诗”,只是“奢侈无度”,挥霍太过。后唐至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孙光宪也曾评价他:“骄纵奢侈越糜费,只图一时之快,不作长远的思虑”

吴任臣在《十国春秋》同样持此看法,认为他“好学,善诗,优待文士,然而性格刚愎,且奢靡喜淫。”

亲属成员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亲

马殷

楚武穆王

母亲

陈夫人

配偶

彭氏

顺贤夫人

兄弟

马希振

官至武顺军节度使、加侍中,后弃官为道士

马希声

第二代楚王,母袁德妃,死后追封衡阳王

马希旺

官至亲从都指挥使,母袁德妃

马希萼

第五代楚王,谥号恭孝王

马希杲

官至静江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加侍中

马希广

第四代楚王,后被废

马希瞻

官至静江军节度使

马希崇

第六代楚王,后降南唐

马希能

归顺后周后担任左屯卫大将军

马希贯

归顺后周后担任千牛卫大将军

马希隐

曾任静江军节度副使,归顺后周后官至节度行军司马

马希濬

归顺后周后官至节度行军司马

马希知

归顺后周后官至节度行军司马

史籍记载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2-285、279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楚二·文昭王世家》

(北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马希范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