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县。雅江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北连道孚县、新龙县,南界凉山州木里县,西南靠理塘县,东邻康定市。截至2023年3月7日,县域面积7569.5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4月,雅江县户籍人口47992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雅江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雅江县

英文名

Yajiang county

面积

7569.5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3月7日)

气候类型

大陆性季风高原性气候

地理位置

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00°19′55′′~101°26′20′、北纬29°03′30′′~30°30′44′′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四川省

所属自治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6个镇、10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513325

人口

户籍人口47992人(2023年4月)

方言

康方言、木雅语、安多方言、雅江汉语方言、扎坝语、却域语、倒话

民族

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羌族、仫佬族、苗族、布依族、满族等

GDP

30.76亿元(2022年)

人均GDP

59966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21241元(2022年)

著名景点

康巴汉子村旅游景区、木雅藏寨旅游景区、祝桑景区等

邮政编码

627450

政府驻地

河口镇解放街116号

电话区号

0836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yajiang.gov.cn/外链

简介

雅江县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雅砻江中游、青藏高原东南横断山脉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西南部为极高山地貌;雅江县河流属长江水系一级支流雅砻江流域,境内最大河流为雅砻江。雅江县大陆性季风高原性气候,冬季干燥、夏季多雨、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日照丰富、热量不足。东汉时期,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东为牦牛国,以西属白狼国;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设置河口县;民国三年(1914年),更名雅江县,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川边道;1955年10月,雅江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81年,雅江县人民政府成立。截至2023年,雅江县下辖6个镇、10个乡,政府驻地河口镇解放街116号。

雅江县是“中国松茸之乡”,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5个,“雅江松茸鲜品”“雅江松茸干品”“雅江黑虎掌”“雅江黄虎掌”“雅江木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雅江县优势产业有全域旅游产业、农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绿色矿业产业,实施松茸产业旅游融合发展等项目21个;2022年,雅江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0.76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87:50.89:38.24。雅江县位于环贡嘎两小时旅游圈、稻城亚丁两小时旅游圈、格萨尔故里康巴文化旅游圈三大旅游圈交汇点,县境内国道318、省道220穿行。

雅江县文化底蕴丰厚,锅庄、弦子、山歌、酒歌、箍箍卦等藏区流行的五大歌舞形式在雅江的村寨、牧场广为流传。甘孜锅庄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雅砻江河谷扎巴藏族母系氏族习俗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南真寺、亚多寺、郭岗顶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雅江县域内G318沿线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全国三大摄影游线之一,康巴汉子村旅游景区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风景区,木雅藏寨旅游景区、祝桑景区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

名称由来

雅江,藏语名为“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雅江县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以其县治所处位置在雅砻江边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远古时期,雅江县存在人类活动,有记载的文明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雅江县呷拉镇本家地发掘的石棺墓,据考证系战国至秦汉之际的氐羌系统土著居民墓葬。

东汉时期,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东为牦牛国,以西属白狼国。东汉朝延光二年(123年),牦牛夷作乱,居住康北的附国乘机向南扩张势力,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东地区为附国地。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时期,雅江县为附国地。

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白狼国举土内附,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西地区为附国地; 唐朝乾封二年(667年),原白狼国地、附国地被吐蕃王朝所灭,雅江县境域属吐蕃。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朝廷在原乾宁县境置宁远安抚司,雅砻江以东地区归属宁远安抚司。

宋朝时期,朝廷对大渡河以西的藏区釆取“归者收纳,乱者不讨”的政策,雅江县境域仍属吐蕃。

元朝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西地区属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奔不亦思刚招讨司管辖,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东地区属吐蕃等路招讨司,宁远安抚司。至元二十五 年(1288年),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西和以东地区皆由朵甘思宣慰司元帅府管理,在中央属宣政院,在地方属陕西行省。

明清时期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在理塘县境内置扎兀东思麻千户所,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西地区属之;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康南归云南土司木氏管辖,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西地区属之。崇祯十三年(1640年),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武力征服康区,在姆亚地区设“营关”,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东地区隶之;在理塘设“营关”,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西地区隶之。

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四川提督授明正土司,雅江县境内雅砻江以东地区的土百户属之;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军入藏平定准噶尔之乱时,在河口设渡口,称“中渡”。雍正七年(1729年),置理塘土司(理塘宣抚使),雅江县境内瓦述崇禧土司、雅砻江以西地区各土头属之;雍正八年(1730年),于河口置德靖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中渡汛;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朝廷实行改土归流,雅江县境内土司制度被废除,筹备建县;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批准设置河口县,治所中渡,属康定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1914年),河口县更名雅江县,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川边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川边特别行政区改成西康特别行政区,雅江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西康省政务委员会于康定,雅江县属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雅江县隶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同年4月至6月,红三十二军、红四军之一部从道孚县扎坝南下到达雅江县,并在呷拉镇成立雅江县博巴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24日,雅江县和平解放;1950年至1955年,雅江县隶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雅江县改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81年,成立雅江县人民政府。1990年,雅江县下辖4个区、1个镇、16个乡。2020年2月18日,雅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2019年,雅江县辖4个片区、4个镇、13个乡、11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至2023年,雅江县辖4个片区、6个镇、10个乡、7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地理

雅江县

位置境域

雅江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北连道孚县、新龙县,南界凉山州木里县,西南靠理塘县,东邻康定市;距康定市147千米,距成都市520千米。截至2023年3月7日,县域面积为7569.53平方千米,东西最宽距离107.4km,南北最长距离160.4km;介于东经100°19′55′′~101°26′20′、北纬29°03′30′′~30°30′44′′之间。

气候

雅江县属于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冬季受西北大陆性季风影响,夏季受印度洋海洋性季风影响,春秋季受上述两种季风的影响,特点为冬季干燥、夏季多雨、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日照丰富、热量不足。雅江县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1.18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11.5摄氏度(出现在2013年12月17日),极端最高气温37.4摄氏度(出现在2014年6月3日);无霜期短,年平均为188天;无明显夏季,春秋季相连且漫长,平均约282天,冬天约83天。2022年,雅江县平均气温11.1摄氏度,年总降水量822.2毫米,年总日照量1700.7小时。

据雅江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城区多年平均气温10.9℃,极端最高气温35.9℃, 极端最低气温-15.9℃,多年平均降水为705.7mm,冬季11~4月降雨量仅占5.81%, 而夏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4.19%,多年平均风速为2.0m/s,历年最大风速为19.0m/s,阵性大风多出现在3月,多年平均湿度为53%,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949.6mm,多年平均无霜日数为100.9d。

雅江县由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河谷深切,高差悬殊,气候呈明显的立体变化,可分为山地暖温带(海拔2500米以下)、山地温带(海拔2500~3000米)、高山寒温带(海拔3000~3500米)、高山亚寒带(海拔3500~4200米)、高山寒带(海拔4200~4700米)、高山寒冰带(海拔4700米以上)六种类型。

地质

地质构造

雅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中段,地质结构复杂。构造部位处于潘松——甘孜褶皱系巴颜喀拉印支冒地槽褶皱带雅江复向斜中段核心部位,鲜水河断裂带与理塘断裂带之间,断层带纵横交错,基本裂度为Ⅶ度。雅江县地处松潘甘孜褶皱系巴颜喀拉印支冒地槽褶皱带雅江复向斜带中段核心部位,雅江复向斜带其西大致位于理塘——甘孜断裂,东与丹巴——里伍复背斜毗邻, 北东被后期的炉霍——道孚褶断带斜切,呈一北西向的狭长带状,带内只见中上三叠统地层,中三叠统只见于复向斜边部,腹心部位全为上三叠统,在复向斜带轴部,有大量酸性岩侵入,常形成以花岗岩为核心的舒缓穹隆构造,其外发育较宽的热力变质带,从而形成特有的近于封闭的热穹隆。县境处核心部位,发育着一系列次级褶皱断裂,呷基卡背斜、朴巴咀向斜、容须卡背斜、祝桑逆断层等,与侵入岩的分布、内生矿床的形成,动力变质作用等关系极为密切。

地层

雅江县地层单一,仅出露中生代二叠系和三叠系,新生代第四系地层,三叠系地层广布,第四系地层零星分布。二叠系(P)仅见于牙衣河乡南端,下二叠统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基性为火山岩,上二叠统为一套基性火山岩,即玄武岩、玄武集块岩、角砾岩、凝灰岩夹碎屑岩、大理岩和板岩夹层。三叠系(T)属雅江小区,为 “西康群”分布区,主要出露上三叠统,以冒地槽复理石砂泥质碎屑岩为主,由老至新为侏倭组、新都桥组、雅江组。县域内第四系比较普遍,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冰水沉积和冲积层,其次是河湖相堆积,沼泽和洞泽堆积,残坡堆积和泥石流堆积。

地形地貌

雅江县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雅砻江中游、青藏高原东南横断山脉地带,地势北高南低。雅砻江从北到南将雅江县域分割成东西两部分,东面同达山,从东北方向入境,沿呷拉镇、八角楼乡、八衣绒乡等地延伸到东南的相郎多吉,形成与康定县的自然分界线;北面扎呷山从西北入境,沿柯拉乡、恶古乡、牙衣河乡一带延伸到西南出境入木里县,构成与理塘县的自然分界线;北面的卡拉山沿新龙县、道孚县的分水岭入县境,直插两河口。雅江县地形可划分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高平原、高山原、河谷阶地。

由于雅江县山河相间及山脉的南北走向,构成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北面高,南面低的地貌轮廓。全县最高点位于东部八衣绒同达山主峰努其巴,海拔5252米;最低点位于南端雅砻江出口处,海拔2266米,相对高差一般为2500米,最大高差2986米。地貌可概括为东西部高山原地貌区和中部高山峡谷地貌区。中部高山峡谷区,包括雅砻江及其支流鲜水河、米西沟、霍曲河、庆大河等河流沿岸山区,即八衣绒、麻郎措、河口等乡镇,海拔3200~3400米以下,由于河流强烈的水蚀作用,河谷深切、狭窄,有的地方不足200米,呈V型峡谷,坡度在40度以上;东西部高山原区,位于县内东部和西部地区高山原面上,海拔3400米以上山原面平缓开阔,表平面保存较完整,山峦起伏不大,山脊浑圆,河谷平缓,谷底宽阔。海拔3000米以下的面积448.4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71%;3000~4700米的面积7139.7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0.9%;海拔4700米以上高山、极高山面积266.2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39%。

水文水利

水文

雅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与草原的过渡带,水源丰富,有大小河流69条,其中流域在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雅砻江、鲜水河、霍曲河3条,流域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30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庆达沟、吉珠沟2条,流域在200平方千米以上10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王呷河、恶古沟、郎村隆巴沟、立曲河等8条,流域在50平方千米以上200平方公里以下的有38条,这些山溪发源于境内海拔4000~5000米的雪山草原,溪长10.6~36千米之间。

雅江县河流呈树枝状分布,属长江水系一级支流雅砻江流域。雅砻江是雅江县最大的一条河流,从理塘县和新龙县之间流入雅江县普巴绒乡,入口海拔2765米,流经两河口与其支流鲜水河汇合后,流向由西北转向南流,经雅江县城后,从牙衣河江中堂流出,海拔2266米,境内全长227.5千米,落差494米,平均比降为2.2‰,平均流量653.57立方米/秒。雅砻江主要支流有鲜水河、庆大河、曲汝河、米西沟、祝桑河、霍曲河、马岩河等,其中鲜水河是最北的一条支流,从道孚流入境内,在两河口汇入雅砻江,境内长25千米,落差100米,平均比降4‰。

水利

截至2018年末,雅江县城区饮用水为格西沟水厂、呷拉水厂供给,其他场镇无统一自来水厂,其余乡镇集中点供水为河流山溪集中取水,居民分散区域为分散就近取水。现有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2处,分别为格西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密西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其中密西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为2019年新设的县城饮用水备用水源地。雅江县17个乡镇均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做为各乡镇的供水水源。

雅江县实现装机发电约329万千瓦,运营水电站4座(两河口水电站、唐岗水电站、康托水电站、达阿果水电站)。雅砻江流域的水电资源开发,雅江县涉及227公里段,共规划有5座电站,从上至下为两河口水电站、牙根一级水电站、牙根二级水电站、楞古水电站、两河口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约820万千瓦。

雅江县

土壤

雅江县土壤分为高原潮土、山地灰褐土、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土、山地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等九个种类、15个亚类。在地形、气候、生物的作用下,雅江县土壤垂直分布十分明显,水平分布不明显;海拔2266~2500米主要为高原潮土(中性、微酸)、山地灰褐土(微碱、缺磷钾);海拔2500~3000米主要为高原潮土(中性、微酸)、山地褐土(中性、缺磷);海拔3000~3500米主要为山地暗棕壤(微酸);海拔3500~4200米主要为山地棕壤(微酸)、亚高山草甸土;海拔4200~4700米主要为沼泽土、高山草甸土;海拔4700米以上主要为高山寒漠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雅江县境内河流比降大,多年全县地表径流总量1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1.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30万立方米。流经县境内大河雅砻江,平均流量653.5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206.1亿立方米(包括过境水);较大的一级支流有鲜水河,县境内长24.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56.6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9.4亿立方米。全县集雨面积8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3条,雅砻江纵贯县境227千米;境内有雅砻江、霍曲河等64条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200多万千瓦,可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

土地资源

2018年,雅江县土地总面积7569.53平方千米,县内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中耕地面积41.58平方千米,林地面积4709.5平方千米,草地面积2176.6平方千米,建筑用地面积10.16平方千米,水域湿地面积47.71平方千米,交通用地面积12.67平方千米,其他土地面积571.3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雅江县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截至2021年末,境内已发现金、银、铜、铅、锌、钼、铌、钽、锂、铍、铷、铯、硅、云母、花岗石、石英、地热等矿产资源,已查明的矿产地有19处,其中金属矿床8个、非金属矿床7个、温泉4处;有效期内矿权14宗,其中探矿权12宗、采矿权2宗;除锂矿资源外,大多数矿权勘察程度不高,底数不清,暂未开发。全县优势矿产资源为锂矿资源,主要位于江北片区木绒乡、呷拉镇范围内,已探明氧化锂资源量248万吨,占整个甲基卡片区已探明氧化锂的75%,是当前已探明世界最大的伟晶岩型锂辉矿。

林草资源

雅江县因地势高低差异悬殊,致使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植被随气候垂直分布、规律变化,植被主要类型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高山草甸、流石滩植被。海拔2200-2600米为以冷杉、云杉、铁杉、桦木、槭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林下多杜鹃、箭竹等;海拔2600-3500米以上是云杉、冷杉为主的暗针叶林区,林下多高山竹类;海拔3500米以上为灌丛(杜鹃)、草甸植被。

雅江县拥有天然草场,在河谷地带以草坡出现,在山原地带以草甸草场出现。境内海拔2266~3000 米之间为山地灌木草丛草场,海拔3000~3500 米之间为亚高山草甸草场,海拔3500~4200 米之间为高山草甸草场,海拔4200~4700 米之间为高寒灌丛草场。

截至2023年,雅江县林地总面积4851.1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64.1%,其中森林面积381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53.1%,活立木总蓄积3678.96万立方米,组成森林的树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松、桦木等50多种;天然牧草地3352平方千米,约占土地总面积44.29%,理论载畜量40.06万个羊单位。

生物资源

雅冮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珍贵动物有鹿、獐、盘羊、熊等;饲养动物有牦牛、山羊、猪、马、驴、骡、鸡等;名贵中药材有麝香、鹿茸、虫草、贝母、大黄、黄芪等;主要树种有冷杉、柏树、云杉、桦类、栎类、高山松、落叶松;大型真菌有冬虫夏草、松茸、木耳、虎掌菌等,隶属于3亚门、6纲、13目、44科、112属、320种。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雅江县共有维管束植物100科、357属、1311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28属、60种,裸子植物3科、6属、19种,被子植物80科、323属、1232种。境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高寒水韭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红花绿绒蒿、桃儿七、西南手参、芒苞草、冬虫夏草、松茸等14种。

雅江县

雅江县

雅江县

动物

雅江县共有脊椎动物322种,其中兽类60种,鸟类249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3种,鱼类5种;无脊椎动物195种,其中昆虫无脊椎动物179种,非昆虫无脊椎动物16种。县域内共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雪豹、豹、林麝、马麝、四川雉鹑、斑尾榛鸡、金鵰、胡兀鹫等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熊、猞猁、大紫胸鹦鹉、血雉等47种。

雅江县

雅江县

雅江县

自然保护地

雅江县自然保护地包括3个自然保护区、1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截至2018年,雅江县自然保护地面积为1044.082平方千米。

境内自然保护地

名称

地址

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口镇

四川神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德差乡、西俄洛镇、麻郎措乡

亿比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道孚县、康定县和雅江县交界处

庆达沟省级森林公园

普巴绒乡、木绒乡、呷拉镇、瓦多乡

那溪措省级湿地公园

祝桑乡

资料来自:

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雅砻江中游右岸、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剪子湾山西侧,隶属河口镇,总面积228.968平方千米。属于野生动物、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公益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四川雉鹑、绿尾虹雉等高山雉类,以及大紫胸鹦鹉等珍稀野生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

雅江县

自然灾害

雅江县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连阴雨(雪)、大风、大雪等气候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干旱在雅江县内发生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其中春夏旱多发生在4月至月,伏旱多发生在7月至8月;冰雹多发生在4月至10月 ,6月至9月降雹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年平均冰雹日数为4.3天;洪涝多发生在5月至9月,也是雅江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1927年7月3日,雅江县城南发生5.5级地震;2001年2月23日,雅江——康定6.0级地震均波及雅江县城。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雅江县下辖6个镇、10个乡,政府驻地河口镇解放街116号。

区划详情

类别

名称

河口镇、呷拉镇、西俄洛镇、红龙镇、麻郎措镇、波斯河镇

八角楼乡、普巴绒乡、祝桑乡、米龙乡、八衣绒乡、牙衣河乡、德差乡、柯拉乡、瓦多乡、木绒乡

截至2023年9月

政治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雅江县委员会书记

郑显峰

雅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兄兄

雅江县人民政府县长

钟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雅江县委员会主席

盛向东

截至2023年9月,资料来自: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雅江县户籍人口47992人,其中男性24406人,女性23586人,城镇人口8903人,乡村人口31693人;全年出生人口431人,人口出生率8.3‰,死亡人口243人,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3.6‰;常住人口5.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万人,乡村人口3.62万人,城镇化率30.25%。

民族

截至2021年11月30日,雅江县境内藏族户籍人口46416人,汉族户籍人口1333人;截至2022年4月,境内藏族人口占95%以上。县域内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羌族、仫佬族、苗族、布依族、满族等9个民族居住。

语言

雅江县是藏族聚居区,境内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以雅砻江为界,在地域上东部以康方言、木雅语为主,西部的广大牧区以安多方言为主。此外,境内有雅江汉语方言、扎坝语、却域语、倒话。

藏语

  • 康方言

在语音方面,康方言有声调,无较复杂的复辅音,只有带前置鼻音的复辅音;有长元音和鼻化元音,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声母,有送气清擦音声母;有清化鼻音声母,单辅音韵尾基本脱落或清化成喉塞音,有复元音。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康方言依靠不同的声调来表示部分动词本身有自动和使动的曲折变化;用附加手段来表示形容词的普通级、较高级,最高级则加副词来表示;在动词前附加疑问副词来表示疑问句。

  • 木雅语

木雅语分为东部方言、西部方言,雅江县祝桑乡属于西部方言区,受藏语影响较大。使用这种方言的木雅藏族,自称“木雅”。木雅语共有49个声母,包括42个单辅音声母、7个复辅音声母;共有43韵母,包括27个单元音韵母、16个复元音韵母;共有5个声调,调值为53、24、55、33、15。

  • 安多方言

 在语音方面,安多方言无声调,有较复杂的复辅音,无长元音和鼻化元音;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声母,有送气清擦音声母、清化鼻音声母;有较多的单辅音韵尾,没有复元音,央元音为重要音位。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安多方言用辅音和元音的曲折变化来表示部分动词本身有自动和使动的曲折变化;用加副词来表示形容词的普通级、较高级、最高级;在动词前附加疑问副词来表示疑问句。

  • 扎坝语

扎坝语是中国藏族扎坝支系使用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一般用于家庭或村寨内部,对外使用汉语。雅江县内扎坝语主要分布于江北区的瓦多乡、木绒乡;共有124个声母,包括53个单辅音声母、71个复辅音声母;共有39个韵母,包括18个单元音 韵母、21个复元音韵母;共有3个声调,调值为55、13、33,单音节词多为55调和13调。

  • 却域语

却域语是中国藏族却域支系使用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使用却域语的人多数通当地藏语和汉语。却域语有53个声母,其中单辅音声母44个,复辅音声母9个;有4个声调,调值分别为高平55、高隆53、高升35、中平33;词汇的主要构成为单音节或以单音节复合的合成词为主,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

  • 倒话

倒话分布在雅江县河口镇、八角楼乡、呷拉乡所辖的八个村寨,使用倒话的居民有藏、汉两个民族的血缘成分。倒话声母分清浊,并有同部位的鼻冠音声母,韵母没有辅音韵尾,有鼻化元音和复元音,有4个声调,特点为词汇主要来自汉语,语法结构与藏语高度同构。

汉语

雅江汉语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西片康藏小片,共有24个声母,包括23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共有36个韵母,包括单元音韵母9个、复元音韵母14个、鼻韵尾韵母13个;共有4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为54、42、51、412。

宗教信仰

雅江县为全民信教地区,境内宗教有藏传佛教、基督教。

藏传佛教

雅江县绝大多数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支系格鲁、萨迦、宁玛、噶举、苯波(拉举)五大教派,在雅江县境内均有分布,各教派均有独立的寺庙、各自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时间。截至2023年9月,雅江县共有33处佛教(藏语系)场所。

境内佛教场所

派别

名称

地址

藏语系

地达寺

波斯河乡下日村

藏语系

南真寺

祝桑乡

藏语系

帕姆岭寺

八角楼乡

藏语系

白孜寺

呷拉乡白孜村

藏语系

邦东寺

恶古乡唐吉村

藏语系

比贡寺

普巴绒乡索衣村

藏语系

昌都寺

德差乡上德差村

藏语系

错俄寺

八衣绒乡格日村

藏语系

夺多寺

米龙乡本孜村

藏语系

夺绕寺

祝桑乡本孜村

藏语系

俄洛堆寺

西俄洛乡俄洛堆村

藏语系

根则寺

木绒乡木绒村

藏语系

降央寺

河口镇本达宗村

藏语系

来俄寺

木绒乡来俄村

藏语系

郎吉岭寺

牙衣河乡牙衣河村

藏语系

米珠寺

瓦多乡杜米村

藏语系

日吹寺

恶古乡大河村

藏语系

日雷寺

八衣绒乡鲁日村

藏语系

日洛寺

祝桑乡日洛科村

藏语系

桑都寺

木绒乡新卫村

藏语系

生根寺

波斯乡波斯河村

藏语系

索洛寺

柯拉乡解放村

藏语系

唐俄寺

麻郎错乡唐俄村

藏语系

唐岗寺

恶古乡唐岗村

藏语系

呷拉寺

呷拉乡呷拉村

藏语系

亚叶寺

恶古乡恶古村

藏语系

扎西寺

米龙乡卢衣普村

藏语系

土巴寺

祝桑乡日洛科村

藏语系

崇禧寺

红龙乡

藏语系

觉姆寺

红龙乡

藏语系

亚多寺

木绒乡

藏语系

扎呷寺

麻郎错乡

藏语系

郭沙寺

西俄洛乡

截至2023年9月,资料来自:

基督教

雅江县境内极少数群众信仰基督教,组织者为崔道怀,少时五六人,多时十三四人,无固定活动场所,以家庭聚会形式唱经、祈祷。2005年12月,崔道怀病故,教徒停止活动。

经济

综述

雅江县优势产业有全域旅游产业、农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绿色矿业,实施松茸产业旅游融合发展等项目21个。2022年,雅江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0.7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6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87:50.89:38.24;人均GDP达到59966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1元;三次产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89.7%和9.3%。

第一产业

雅江县食用菌产业为雅江县现代农业的拳头和主导产业,雅江县盛产松茸、虎掌菌、木耳等食用菌,是中国松茸主产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七个野生菌类及山野菜岀产的重要基地。2022年,雅江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7415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9519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196亩;油菜籽播种面积700亩,中药材播种面积1000亩;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900亩;青饲料296亩(2022年新增);粮食产量9970吨,油菜籽产量99吨,蔬菜产量22150吨,水果产量433吨。2022年,雅江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922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1997万元,林业产值6817万元,牧业产值19459万元。

麻郎错乡巴德村发展牦牛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村级产业链条发展集体经济,是雅江县最大规模的养殖场。2022年末,雅江县各类牲畜存栏107848头,其中牛存栏81072头、羊存栏10161只、生猪存栏8760头;各类牲畜出栏37822头,其中出栏肉用猪7568头;出售和自宰肉用牛14091头,出售和自宰肉用羊16163只,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家禽1560只;全县肉类总产量2591吨,其中猪肉产量559吨,牛肉产量1762吨,羊肉产量267吨,禽肉产量3吨,牛奶产量4149吨。

第二产业

雅江县第二产业主要有清洁能源产业、绿色矿业产业,两河口水电站投产发电,全省首个抽水蓄能项目——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顺利核准,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柯拉100万千瓦和祝桑两个50万千瓦光伏电站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雅江县打造雅砻江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以两河口水电站为龙头,推进水电梯级开发;以锂矿开发为主打造初级产品生产基地,推进锂矿等战略性资源开发,发展“飞地经济”。2022年,雅江县在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均属水力发电企业,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71%,拉动GDP增长37.8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48.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1%;全县在库的资质以上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759万元,占GDP比重为2.52%。

第三产业

雅江县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深度挖掘康巴文化、木雅文化和雅砻江走婚大峡谷等文化旅游资源2000余个,成功创建4A级康巴汉子村、木雅藏寨和祝桑草原3A级景区;统筹规划打造天龙湖景区,成功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荣登《新闻联播》和百余家新闻媒体;2022年全年,雅江县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7%、5.5%,接待游客163.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1亿元。2022年,雅江县统计入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单位11家,其中零售业单位6家,住宿和餐饮业单位5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08.2万元,零售业零售额3.1亿元,餐饮业零售额为1.2亿元。

经济功能区

中国雅江松茸产业园区

中国雅江松茸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840亩,引进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与顺丰物流合作组建“高飞快运网”,投资6300万元购无人机250架,建设营地9个、收寄服务站16个,实现新鲜松茸次晨到达省内各地,24小时送达北京、上海、广东等地,48小时抵达美国和中国320个城市。2020年,该园区产值9000余万元,其中松茸及野生菌产量500余吨、产值8200余万元;吸纳40多名村民长期就业,100多名村民参与产业园的季节性就业,月平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

雅江县

社会

教育事业

2022年,雅江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2所,其中幼儿园45所、小学15所、中学2所(初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200人,其中幼儿及学前1544人、小学在校学生3923人、初中在校学生1597人、高中在校学生830人;小学净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51%;在编在岗教职工624人,其中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工601人、教育和体育局机关人员23人。 

境内重要学校

名称

级别

地址

雅江县中学

高级完全中学

解放街126号

呷拉中学

初级中学

呷拉镇呷拉村

呷拉镇片区寄宿制学校

完全小学

呷拉镇呷拉村

医疗事业

2022年,雅江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2个,其中医院2所、疾控中心1个、妇计中心1个、执法监督大队1个、信息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6个、村卫生室100个;编制床位355张,实际开放床位284张,每千人病床数5.6张;卫计系统人员编制321名,实有专业技术人员272名,其中副高23人,中级32人,执业医师23人,助理36人,年末病床284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4人,卫生技术人员人均服务面积达28.87平方千米。

境内重要医疗机构

名称

等级

地址

雅江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河口镇滨江路3号

雅江县中藏医院

二级甲等

河口镇滨江路65号

雅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二级乙等

河口镇滨江路69号

雅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级乙等

滨江路69号4栋

文体事业

“十三五”期末,雅江县共有乡镇图书阅览室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农家和寺庙书屋147个、文化院坝69个、电影放映点29个。2022年,雅江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6个、文物管理所1个;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7%至98%、电视综合覆盖率96%、有线电视用户310户;编排《我们的家园》《捡松茸》等文艺节目30个,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53场次。

境内重要文化机构

名称

等级

地址

简介

雅江县图书馆

无等级

干休所片区政府新办公楼二楼

馆藏书量3万余册,馆内场地300平方米

雅江县文化馆

三级馆

木雅广场四楼

设有音乐创作室、摄影书法室、文物非遗所、美术展览室、舞蹈排练室等

雅江县以呷拉体育馆为基地,辐射其他乡镇,加强训练场地、赛事场地等规划建设,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建设篮球场地;2023年规划在河口镇新建雅江县综合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5801.33平方米,包括室内运动场、综合训练馆、室外训练场,以解决雅江县城体育场地不足的短板。2023年9月25日,雅江县在木雅广场举办2023年迎亚运、庆国庆·松茸文化季民间锅庄大赛,全县26支队伍、千余人参赛。

科技事业

2022年,雅江县投入2400万元,启动数字雅江规划编制,实施社会治理数字化、政府系统智慧办公建设,建成松茸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平台,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并荣登央视财经、致富经等栏目。

人居环境

截至2020年末,雅江县大气质量等级优良天数比例大于97%,主要江河出境断面水质达Ⅱ级标准率为100%,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森林覆盖率53.1%。雅江县实施19个村、1520户农村“厕所革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88%;完成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县行政村90%以上;完成0.2万亩人工造林,全民义务植树8.2万株。

社会保障

2022年末,雅江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87人,工勤、机关事业养老参保人数340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22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87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40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47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702人,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810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92人;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385人,其中城市低保29人,农村低保1375户4356人;特困救助供养人员348人,其中城市特困人员146人,农村特困人员225人。截至2023年,县域内设立雅江县西俄洛镇敬老院、雅江县中心敬老院。2023年上半年,雅江县县城PM10平均浓度18.9毫克每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7毫克每立方米

交通

综述

雅江县基本形成以国道318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撑,通村公路为连线的县域公路网;县境内国道318、省道220穿行。

公路

截至2021年末,雅江县公路总通车里程1694.31千米,其中国道318过境里程171千米、省道220线203.71千米、县道79.27千米、通乡公路里程462.31千米、通村公路里程778.01千米。

雅江县

公共交通

截至2018年末,雅江县建成1个县级客运站,5个乡级客运站(米龙乡、红龙镇、柯拉乡、牙衣河乡和70K客运中心站),33个村级招呼站。截至2021年末,雅江县开通城区环线公交,投运车辆1辆;农村客运班线16条,投运车辆20辆;农村预约响应式客运服务投运车辆17辆;开通县际客运班线3条(雅江——成都、雅江——康定、雅江——理塘),有9座运营车辆23辆;拥有城市出租车24辆,客运服务基本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人文

综述

雅江县文化底蕴丰厚,锅庄、弦子、山歌、酒歌、箍箍卦等藏区流行的五大歌舞形式在雅江的村寨、牧场广为流传,境内的“跺体卓”是独具特色的“鸳鸯舞”。茶马古道经雅江县境内达187千米,留下的驿站遗址有5处。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雅江县共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

境内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级别

名称

地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真寺

祝桑乡南真村

亚多寺

木绒乡安桂村

郭岗顶遗址

西俄洛镇甲翁村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沙寺

西俄洛镇甲翁村

崇禧寺

红龙镇塔子坝村

索洛寺

柯拉乡解放村

白孜寺

呷拉镇白孜村

帕姆岭寺

八角楼乡帕姆岭村

呷拉古墓群

呷拉镇昆地村

日基村木雅藏寨

八角楼乡日基村

资料来自:

郭岗顶遗址

郭岗顶遗址位于西俄洛镇甲翁村。该遗址主殿中心有出土陶俑的窖藏和塔基,塔里堆放着元代的塔形擦查,塔基面积1.5平方米。在遗址的中间部位有30多座古建筑遗址散布,在遗址东部较远的地方还有遗址分布。其中有一处遗址的残墙内伸出的古树直径约3米,高约15米,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龙门石窟研究所原所长温玉成教授现场观察后认为,这些古树至少约有五、六百年以上的历史,说明该遗址废弃在元末明初时段。

雅江县

帕姆岭寺

帕姆岭寺位于雅江县帕姆岭东嘎山小坪上,为藏传佛教寺庙,庙中有佛经、唐卡等佛教文物。帕姆岭据传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女神的修行道场,最初一名叫做金刚亥母的修行者在此山修行金刚亥母法而成就,因金刚亥母又名多吉帕姆,得名帕姆岭,后人在此建造寺庙,即帕姆岭寺。

雅江县

郭沙寺

郭沙寺位于西俄洛镇甲翁村,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第二大古寺,属于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供菩萨为“阿克当就”,珍藏文物上百件,包括古经文、佛学著作、元朝清朝年间的唐卡30余幅。2008年由郭沙寺第84代活佛郭硕仁布切(现居台湾)出资,在曲日堂(距康巴汉子村500米)处新建郭沙寺,主殿大柱120根,气势雄伟。

雅江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9月,雅江县共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境内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级别

名称

类别

批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孜锅庄

传统舞蹈

第二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雅砻江河谷扎巴藏族母系氏族习俗

民俗

第一批

木雅石砌

传统手工技艺

第二批

雅江竹卓玛

传统舞蹈

第六批

木雅泥热羊毛编织技艺

传统技艺

第六批

锅庄舞(甘孜锅庄)

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一个民间舞蹈类型。其表演方式为男女围成圆圈,或男女各围成小圈,男女各有一能歌善舞的“卓本”(领舞人)。起舞前,先由男女各队唱一遍散板型的“引子”,随即按顺时针方向起舞。男队唱跳时,女队只跳不唱;女队唱跳时,男队只跳不唱。舞时男女或联臂或不联臂而舞,节奏由慢渐快,进入高潮以快节奏结束。依传统习惯,甘孜锅庄的唱词、舞曲有一定的程序,不可随意变动,即一唱欢聚、二唱祈祷、三唱赞扬、四唱逗趣、五唱婚嫁、六颂佛法,通常要唱跳10支舞曲才结束一个锅庄。

雅江县

雅砻江河谷扎巴藏族母系氏族习俗

该习俗 产生于雅砻江支流鲜水河下游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分布在雅江县瓦多乡、木绒乡、普巴绒乡,主要有“扎巴话”、吃“臭猪肉”以及“走婚”等习俗。其中“扎巴话”是一种独特的地方语言,其外来语较少,上海复旦大学语言系的龚群虎教授对“扎巴话”进行调查研究,认为“扎巴话”是藏缅语系中比较古老的古藏语分支;“走婚”被当地人称为爬房子,最初走婚时,男女必须受爬房子、钻窗户的考验;扎坝人的碉楼高约20米,一般四至五层,墙壁笔直平整,小伙子们须在夜晚徒手攀爬上楼顶,经窗户进入意中人的闺房。

雅江县

木雅石砌

木雅的石砌技艺源远流长,在吐蕃时期基本形成,现已被当今农牧民普通住宅建筑所运用,受当地多山多石的高原自然环境影响。木雅石砌的主要建筑是木雅民居,最早的木雅民居并没有汉式的歇山顶,宋元时期汉式建筑开始影响藏区,因此形成汉藏建筑风格相融合的独特建筑形式。房屋的窗檐上一般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

雅江县

习俗

节庆

  • 藏历年

藏历正月初一为雅江县境内藏民一年一度的大节日, 节前家家户户缝制新衣,扫除 、洗衣服。除夕当天,藏族群众用白面在房梁以及墙上画 “八吉祥徽”等符号 ,在菩萨、佛像前点上酥油灯,供放插上麦穗的粮食 、人参果,并在灶屋之柱上插上麦穗;人们带上钱纸、檀香、糖果、酒食 ,合家前往墓地祭祀。返家后,各户 “团年”。当晚点酥油灯,举家守岁;半夜后燃松明火把, 背水桶去河边 “抢头水”。初一凌晨,各家房上、帐篷前放烟祭祀神,早饭吃面食,饭后人们便盛装集中跳锅庄娱乐,小孩们则结群走家串户去拜年。初二开始遨亲朋邻居到家作客、走亲串友;初三祭祀 “神山”、赛马、跳锅庄。

婚俗

雅江县八角楼乡、祝桑乡、米龙乡、八衣绒乡仍保持木雅民俗文化,其中婚俗主要有寻婚、要婚、订婚、结婚“寻婚”方向明确后,主人家的父亲或者委托信得过的人到对方家“要婚”,到对方家里,先向父母献上哈达,对方按礼俗邀请“要婚”之人坐下喝茶叙谈,提出“要婚”的请求。“要婚”完毕后,主人家托付亲属内部信得过的人物担任“察吾”(接亲的主要人物)到对方家“倒酒”(说亲)。临行前,应为“察吾”准备最好的马匹,带去哈达、藏酒、茶叶、酥油和五谷杂粮等丰富的东西到对方家里,即“合议五彩礼”。“察吾”到达后首先拿出“合议五彩礼”进行呈交,在灶头和柱子上献哈达,然后依次为对方的亲属献上洁白的哈达,才进入“说亲”环节。按照“倒酒”时敲定的时间,进入婚礼正式举办的环节,“结婚”仪式是木雅婚俗中程序最多、耗时最长的环节。

艺术

木雅藏族的手工编织业为“藏区的三大传统产业”之一。木雅藏族人民编织工艺的用料主要以本地所产的牛羊毛为主,编织技巧非常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一部编织机、一柄纺线锤。木雅泥热是藏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以及传代性的家财。

雅江县

竹卓玛”译为“六步舞”,是藏族民间锅庄舞,其舞蹈风格及音乐色彩较为独特,流传于雅江县江西片区康巴汉子村及周边的牧区红龙、 柯拉两乡。“竹卓玛”作为一种民俗性歌舞,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主要在当地的婚礼节庆等相聚时刻进行表演。

雅江县

技艺

  • 木雅泥热羊毛编织技艺

木雅藏族的手工编织业为“藏区的三大传统产业”之一。木雅藏族人民编织工艺的用料主要以本地所产的牛羊毛为主,编织技巧非常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一部编织机、一柄纺线锤。木雅泥热是藏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以及传代性的家财。

雅江县

舞蹈

  • 雅江竹卓玛

竹卓玛”译为“六步舞”,是藏族民间锅庄舞,其舞蹈风格及音乐色彩较为独特,流传于雅江县江西片区康巴汉子村及周边的牧区红龙、 柯拉两乡。“竹卓玛”作为一种民俗性歌舞,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主要在当地的婚礼节庆等相聚时刻进行表演。

雅江县

饮食

雅江县居民多为藏族,其饮食以青棵面、酥油茶、牛肉、羊肉、奶制品为主;不食用马、驴等奇蹄类牲畜的肉以及五爪的鸡、鸭、鹅及狗、兔、獭,大部分藏民不吃鱼和飞禽肉。

糌粑

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为青稞,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即制成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传统食品,作为藏餐出现在藏区的主要饭店。糌粑的吃法较多,最普遍的吃法叫做“玛粑”,取一只碗,加入酥油和糌粑,倒上滚烫的茶水,再加上奶渣和白砂糖,用手拌匀后抓捏成小团而食。糌粑的另一种吃法称为“觉玛达”,就是用酥油茶将糌粑、奶渣和白砂糖搅拌成稀糊状食用,这种吃法一般用在早上。

雅江县

臭猪肉

木雅语译为“陈猪肉”或“旧猪肉”,由于其味道怪异,人们习惯称之为臭猪肉。猪喂肥后,用绳索套猪颈勒死,在其胸开一小口将猪心血脉弄断,使肉中的血全部流回到内脏中,再把所有的内脏从小口中取出,并填上五谷缝合,后用灶灰和红土塞住七窍,把气打胀,埋在麦糠中10余天吸干水气,取出挂在灶上的房梁上自然烟薰即成。其悬挂年限一般可达10余年,最长达30余年,以陈年“臭猪肉”为上品。食用时,随用随取,可生吃、可煮食、可熬汤。 

雅江县

藏式火锅

藏式火锅所用的锅类似于北京紫铜锅,其吃法不同于其他火锅,而是直接把各种菜品一起堆在锅里。藏式火锅配菜有“四荤”,即牛肉、牛舌、猪肉和肉圆子;“四素”,即胡萝卜、白萝卜、莴笋和木耳;汤底为牦牛骨头熬成的清汤,比较清淡,色泽清亮,泛奶白色。

雅江县

特色产品

雅江县先后被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松茸之乡”称号。雅江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5个(无公害农产品11个,地标产品4个),松茸干片、鲜松茸、虫草、羊肚菌、三区辣椒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共27个,“雅江松茸鲜品”“雅江松茸干品”“雅江黑虎掌”“雅江黄虎掌”“雅江木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雅江松茸

雅江县被誉为“中国松茸之乡”,凭借其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产出的松茸个头大、肉质细、色泽好、味道香,年均产量约800吨以上,占全国松茸产量的15%左右。经中国食用菌协会评定,雅江松茸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2014年4月,松茸(干食用菌)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2月,松茸(鲜食用菌)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雅江县

雅江木耳

木耳被称为“素中之荤”,有补气血、润肺、止血、滋润、强壮、通便的功效。雅江县出产的“雅江木耳”,当地人称为“耳子”,其质地细腻、口感滑爽,含钙量超过一般木耳。雅江木耳一般呈单生或丛生状态,直径2~12cm,多为耳状,杯状、叶状或瓣状,薄而有弹性,半透明,暗红色至近黑褐色或暗青褐色。

雅江县

雅江黑虎掌

雅江黑虎掌生长于云南松、油杉、冷杉、高山栋等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又名翘鳞肉齿菌或瘴子菌,是著名的出口食用菌之一。菌体粗壮肥大、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胞外多糖,不易破烂且营养丰富。

雅江县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9月,雅江县共有2个中国传统村落,即八衣绒乡格日村、波斯河镇俄古村。

格日村

格日村地处雅砻江畔山腰的平台上,三面环山,村东为扎真拉神山,村南为措俄加热神山,村西为机处神山,村南及村西分布有日雷寺、措俄寺,亨布措湖位于村中,环湖建有极具木雅建筑文化特色的藏民居。格日村场址安全、显山露水、阳光和水源充足、无滥采滥挖现象和土地撂荒现象、小规模组团式格局明显,境内自然资源主要为森林资源、松茸等野生菌类资源。2023年3月19日,八衣绒乡格日村被列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雅江县

俄古村

俄古村位于雅江县西南方向、雅砻江下游,海拔2800米;距雅江县城59千米,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10千米,总面积250平方千米。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即俄古村俄古组及俄古村马一西组。俄古村地势为高山河谷,属亚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0~20℃。2023年3月19日,波斯河镇俄古村被列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雅江县

风景名胜

综述

雅江县有雪峰、冰川、河流、高山湖泊、瀑布温泉、草原、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以及康巴人文景观。高山原山地风光主要分布于雅江县东部和西部区域,峡谷景观资源主要分布于雅江县南北向一带;木雅文化主题资源局限分布于雅砻江东岸,尤其是祝桑乡地区,扎坝文化集中分布于雅砻江大峡谷北段支流鲜水河尤其是瓦多乡一带,康巴汉子村为特色的康巴民族风情文化主要分布于雅江县西北部区域;原生态自然环境资源主要分布于雅江县西南区域,尤其是德差乡一带。

雅江县位于环贡嘎两小时旅游圈、稻城亚丁两小时旅游圈、格萨尔故里康巴文化旅游圈三大旅游圈交汇点,东连海螺沟、南连彝区文化、西连稻城亚丁、北连格萨尔文化,G318沿线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全国三大摄影游线之一。截至2023年9月,雅江县共有1处国家级AAAA级旅游风景区(康巴汉子村旅游景区)、2处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木雅藏寨旅游景区、祝桑景区)。

著名景点

康巴汉子村旅游景区

康巴汉子村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西俄洛镇杰珠村,距县城60千米,距康定机场160千米。2005年,经中国商标局批准该地注册商标为“雅江康巴汉子村”。景区核心区占地面积3500亩,由康巴汉子村、郭岗顶、郭岗顶古遗址、茶马古道、天然中国地形图、月亮湖、太阳湖等景点组成。。

雅江县

木雅藏寨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八角楼乡松茸村。木雅是古时青康地区的地域名称,全称为木雅热岗,清代属康定明正土司管辖,其中雅江县祝桑、八角楼、米龙、八衣绒、木绒、瓦多、呷拉、河口等8个乡镇雅砻江以东的村寨属于木雅地区。木雅藏寨旅游景区内有松茸村、雅江松茸产业园、帕姆岭神山、帕姆岭寺、茶马古道、观鸟天堂、寺庙宗教文化、高山湖泊、木雅藏寨和木雅婚俗等文旅景观资源。

雅江县

天龙湖景区

因湖的形态和龙极为相似,同时又源于“天上的雅砻江”之说而被叫做天龙湖。天龙湖地处雅江县北侧,源于两河口水电站建设形成的高峡平湖,南邻雅江县城河口镇、西则隔岸相望理塘县、北接道孚和新龙两县,主要涉及呷拉镇、瓦多乡、普巴绒乡、木绒乡四个乡镇,距县城47千米,区域面积约1935.97平方千米,是雅砻江、鲜水河、庆大河汇聚之地。

雅江县

庆大沟森林公园

庆大沟森林公园占地27513公顷,地处雅江县东北部,距县城26千米,园内有原始森林、天然高山湖泊(卓玛拥措、罗冬措湖)等自然景色。庆大沟森林公园是一个融森林、草原、湖泊、溪流、瀑布为一体的原始秘境,有大绯胸鹦鹉、斑尾鸡等受特殊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泥林上方有巨大的天坑,周围长满松树,常有獐子、鹿子出没。

雅江县

古雅圣山

全名为"穷甲古雅圣山",意为形如大鹏一样的圣山。古雅圣山是藏区26大圣山之一,山上层层叠叠的石阶,扶摇而升,像一座天然而成的金字塔。

雅江县

黑石城

黑石城位于祝桑乡境内,因黑色石头遍布整个山脊,远望像城池遗址而得名。其石片之间没有粘接物,全部为天然垒砌而成。黑石城是拍摄贡嘎山的最佳位置,被誉为“贡嘎山首席观景平台”。

雅江县

卡子拉山

卡子拉山海拔达4718米,树木稀少,主要为高山草甸。山顶常出现云海奇观,群山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穿行其间,仿佛行走在“天路”之上。

雅江县

对外交流

2020年10月26日,宜宾市商务局与雅江县、新龙县人民政府签订《宜宾市雅江县新龙县商务合作帮扶协议》。

2020年11月16日,雅江县召开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2021年6月18日至19日,杭州市上城区与雅江县签订《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框架协议》《劳务协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捐赠财政援助资金200万元。

重要人物

姓名

简介

刘正敷(1925~1981年)

藏族,雅江县人。1952年创办呷拉乡小学,任校长;1956年,被抽调理塘县参加民主革命、平息叛乱斗争

布姆四郎(1937~1956年)

藏族,雅江县人。1952年1月参加工作,任雅江县三区农技站农技员,1953年加入共青团。于雅江县民主改革中牺牲

刘洪(1972年~)

藏族,雅江县人。任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甘孜藏族自治州文物局局长

截至2023年9月

重要荣誉

2013年8月3日,雅江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松茸之乡”称号。

2020年6月30日,雅江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属于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2021年2月19日,雅江县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8月10日,雅江县入选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12月21日,雅江县入选2021年四川省卫生县城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