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县,丘北县古称清江、宛丘、丘阳,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地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总面积4997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丘北县常住人口有46.10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丘北县的:名称来历、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城市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丘北县

别名

清江、宛丘、丘阳

面积

4997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03°34'30″~104°34'20″,北纬23°45'00″~24°28'0″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云南省

所属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3个镇、9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532626

人口

46.10万人(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

方言

壮语、苗语、彝语、瑶语等

民族

汉、壮、苗、彝等

GDP

129.62亿元(2021年)

人均GDP

27899元(2021年)

著名景点

普者黑国家风景名胜区

邮政编码

663200

政府驻地

政通路1号

电话区号

0876

火车站

普者黑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ynqb.gov.cn/外链

简介

丘北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斜坡岩溶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地形略呈椭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战国时,丘北县境属梁州之域。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丘北分州升为丘北县。截至2022年10月31日,丘北县下辖3个镇、9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政通路1号。

丘北县是云南古人类发源地之一,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花灯、民族歌舞、刺绣等,壮族火草制作、瑶族蓝靛制作等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丘北县旅游资源以喀斯特地貌以及峡谷景观为主,以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为特色。丘北县是云南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境内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普者黑国家风景名胜区。

丘北县是中国“辣椒之乡”,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主导产业有绿色食品、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为旅游业、辣椒产业。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2021年,丘北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29.62亿元;GDP位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五位。三次产业比为25.1:29.3:4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899元。

名称来历

丘北县古称清江、宛丘、丘阳,因山及方位得名“丘北”,古县城筑于暮冶峰(丘山)之北,故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战国时,属梁州之域。楚威王时,庄率兵人滇进行开拓,属楚地。

秦朝时,西南夷未平,丘北属进桑、句町部落区域。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郭昌、卫广平定西南夷,以夜郎及其同种部落设置牂牁郡,丘北西部为牂牁郡封县,其余大部为祥牁郡宛温县。

三国期间(220~280年),调整郡县设置,蜀汉建兴三年(225年),镡封、宛温县从祥牁郡划出归兴古郡,丘北为兴古郡封县。

西晋泰始七年(271年),武帝分益州的建宁、兴古、云南、交州之永昌,合四郡为宁州,治味县,丘北为宁州兴古郡镡封县。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宁州刺史王逊对宁州郡县的设置进行分合调整,分兴古郡东部部分地区置西平郡;西部部分地区置梁水郡;其余地区仍属兴古郡。丘北西部为梁水郡封县;东部为兴古郡宛温县。

南朝宋时候,宁州改称南宁州,宛温改名宛暖,镡封改名镖封,丘北境随之属南宁州梁水郡。

隋唐至明清

隋开皇年间,南宁州改名南宁总管府,废兴古郡,设恭州、协州、昆州,现丘北县境属昆州。

唐南诏时,丘北属南诏节度。

宋大理段氏统治时期,丘北属石城(曲靖)郡惠么部(维摩部)。

元至元七年(1270年),丘北属阿宁(今开远)万户府维摩千户所。元大德四年(1300年),维摩千户改名维摩州,属广西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广西路改名广西府,丘北属云南布政使司广西府维摩州。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筑三乡城,属维摩州。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三乡县。后维摩州治与三乡县治移至盘龙山脚筑城。

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师宗州分防丘北州同;丘北州同王纬选定在旧城东报马坡筑城时,仍称丘北分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丘北分州升为县,属广西。

中华民国

1929年,裁府废道,实行省、县两级制,丘北直属云南省都督府。1943年,丘北县行政区划为锦屏、双龙2镇和桂普、清源、永靖、盘潆、大树5乡。乡(镇)下辖保、甲。同年,乡(镇)改区,恢复原来的乡。

1949年4月,成立丘北人民民主县政府,废除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新建基层政权。丘北县设清龙、桂普等6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1月,泸西县辖官寨区划归丘北建制为第七区,治官寨;同年,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丘北县随之进行区划调整,区改公社,乡改连,丘北县共12公社,实行军事化建制。1959年4月,公社名称全部改以地名命名,同时又将连改为管理区。

1961年9月,维摩划归砚山。

1967年5月12日,实行军事管制,丘北县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县人民委员会;区成立军事管制小组,取代区公所。

1968年10月29日,撤销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建立区(镇)、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4年春,改革农村政社合一体制,以公社为基础设区,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以大队为基础设乡,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自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属群众组织。改革后,丘北县辖1镇、14区、99乡(镇)。

1987~1988年,进行区、乡体制改革,区改乡,村公所、办事处为乡镇派出机构。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丘北县地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介于东经103°34'30″~104°34'20″,北纬23°45'00″~24°28'0″之间。东隔清水江与广南县毗邻,南与砚山县接壤,西南与红河州开远市为邻,西隔南盘江同弥勒、泸西两县相望,北同曲靖市师宗县接界,东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衔接。东西宽100千米,南北长70.5千米,总面积4997平方千米。

丘北县

气候

丘北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差异显著,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6.7℃,1月平均气温9.2℃;7月平均气温21.9℃。平均气温年较差12.7℃。生长期年平均152.5天,无霜期年平均295.3天,最长达362天,最短为2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20.2小时,年总辐射129.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27天,一般为2月1日~12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1143.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6.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6月最多。

地质

丘北县境内主要发育沉积岩类,其中以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约占丘北县总面积四分之三以上,其次是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寒武系和第三系仅有小面积零星出露,沉积总厚度在8750~11690米之间。占主导地位的构造为东西向构造,其次为弧形构造和北东向构造。

地形地貌

丘北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斜坡岩溶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倾斜下降,地形略呈椭圆,有山区、半山区、坝区和河谷槽区之分。主要山脉有六诏山,主要山峰有布亚大山、羊雄山、西牛大山等。最高峰位于西部羊雄山顶峰,海拔2501.8米;最低点位于东部温浏乡弄位村,海拔782米。

水文水利

  • 水文

丘北县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和红河流域泸江水系,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面积4946平方千米,占99%;红河流域泸江水系流域面积5.2平方千米,占1%。河流总长度593千米,河网密度0.1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22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3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5亿立方米(含境内南盘江、清水江)。主要河道有二级河南盘江1条,总长110千米;三级河清水江1条,总长160千米;四级河六郎洞河、夸墨河、拖底河等11条,总长323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南盘江,自西向东北流经境内新店乡、舍得乡、官寨乡、双龙营镇出境入师宗县,境内河长110千米,流域面积2533.1平方千米,占丘北县总面积的50.7%,最大流量308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六郎洞河、夸墨河等。

丘北县境内的普者黑湖为较大的天然湖泊,水面面积10.8平方千米。

  • 水利

丘北县拥有水库34座,水库容量达到1.08亿立方米。其中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22座,小坝塘101个。

土壤

丘北县土壤类型共分为5个土类。其中,红壤是该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占总土地面积的58.93%,分布于大部分地区。石灰岩土占26.35%,主要分布在太平、雄山、野猪塘、笼桥、腻脚、舍得等海拔1700~2200米的山区。黄棕壤占2.8%,主要分布在冲头、腻脚、舍得等海拔1800米以上的砂页岩地区。此外,棕壤占0.8%,水稻土占1.89%。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丘北县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5.27%。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丘北县共有耕地12.64万公顷;种植园用地0.57万公顷;林地30.70万公顷;草地0.85万公顷;湿地0.02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7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53万公顷。

矿产资源

丘北县主要有铝、煤、天然瓷土等3类19种矿产资源;有矿点130多处。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锰矿、煤矿、金矿和砖瓦用页岩等11种。优势矿产有其中铝土矿、陶瓷土,已探明铝土矿原矿量5515万吨,远景储量可达1.3亿吨,达到国家级大型铝土矿床;陶瓷土(高岭土)资源储量达2.62亿吨以上。另外,六独铜矿储量1.35万吨以上,平均品位为0.93%;水米冲煤矿储量270万吨;已发现的硅矿资源储量约500万吨以上,二氧化硅品位高达99%以上;塘房白云岩、石灰岩矿为大型矿。

新能源

丘北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3.8万千瓦,可开发量近22万千瓦;风能、光伏资源丰富,经勘测,丘北约有风能资源120万千瓦、光伏资源140万千瓦;已建风电场6个,装机29.3万千瓦;已建光伏电站2座,装机7万千瓦。

水资源

丘北县水资源总量为21.9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499立方米,人均可用水量190立方米;来源主要为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1143.3毫米,年产水总量59.11亿立方米,丘北县库塘蓄水库容达10675万立方米,水利年供水能力13145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 动物

丘北县珍稀动物有岩羊、眼镜王蛇等3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琵鹭、灰鹤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

  • 植物

丘北县有林木有76科197种,药类650种,菌类17种;珍稀植物有银杏、董棕、野茶树等28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董棕、红椿,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银杏。

  • 生态功能区

丘北县主要有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丘北舍得国家石漠公园等保护地。

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丘北县中部,创建于2002年11月,总面积为1.07万公顷。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岩溶湖群湿地及景观。保护区内分布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特有鱼类,如丘北盲高原鳅、丘北金线鲃和鹰喙角金线鲃等。

云南丘北舍得国家石漠公园位于丘北县舍得彝族乡境内。公园总面积437.54公顷。公园分为舍得洞天、矣白龙山和云上石林片区三个片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宣教展示区、体验区及管理服务区四个功能区。生态保育区规划面积318.36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2.76%。

自然灾害

丘北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低温、洪涝、冰雹、大风、雷暴等。

  • 暴雨

严重的一次暴雨灾害发生在2022年5月,丘北县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丘北县农作物受灾5.68万亩、成灾3.7万亩、绝收0.5万亩;道路坍塌80余处;丘北县共停电村小组572个2.7万户近10万人;房屋受损100余间,转移安置600余人,数名群众失联。

  • 地震

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发生在2000年1月27日4时55分15秒,发生里氏5.5级地震,震中地处新店乡(原冲头乡)蚌厂村民委员会,受灾9个乡镇64个村民委员会,倒塌房屋100余间,死亡大牲畜150头,受伤7人。

  • 冷冻

2008年遭受五十年一遇的低温冷冻灾害,最低气温降到-5.6℃,路面结冰最厚处2.5厘米。灾害共波及99个村民委员会7.5万户30余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72平方千米,绝收面积128平方千米,冻死生猪746头、牛295头、羊1125只、家禽3765羽;受损房屋297户891间;5000余户群众不能正常用水。造成经济损失4.4亿元。

  • 旱灾

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9年,是百年一遇的干旱灾害,全年降雨量仅为722.7毫米,比往年同期减少619毫米,使55870人268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累计造成农作物受灾544.9平方千米,成灾352.2平方千米,绝收84.3平方千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61.9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丘北县下辖3个镇、9个乡。下设101个村民委(社区)1262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政通路1号。

丘北县下辖区划

锦屏镇

八道哨彝族乡

天星乡

平寨乡

曰者镇

树皮彝族乡

腻脚彝族乡

新店彝族乡

双龙营镇

舍得彝族乡

官寨乡

温浏乡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丘北县委员会

书记

王树忠

丘北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陈宏

丘北县人民政府

县长

李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丘北县委员会

主席

赵敏建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05月16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丘北县常住人口有46.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47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0.38万人,死亡率为8.35‰;自然增长率为1.9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12.32万人,乡村人口33.78万人,丘北县城镇化率26.72%。

民族

丘北县总人口以汉族为主,2011年末,汉族人口占占37.2%;有壮、苗、彝、回等9个少数民族,共29.65万人,占62.8%。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壮、彝、苗3个民族,其中壮族13.1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3%;彝族7.68万人,占25.9%;苗族7.22万人,占24.3%。

方言

丘北县当地少数民族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如壮族使用壮语,苗族使用苗语,彝族使用彝语、瑶族使用瑶语等。壮语使用人数占丘北县少数民族总人数的44.3%,主要使用人群分布于境内各乡镇。彝语使用人群占丘北县少数民族总人数的25.9%。苗语使用人群占丘北县少数民族总人数的24.3%。

宗教信仰

丘北县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

丘北县县内多个民族除回族外,各民族大多有民间原始信仰。壮族崇拜多神,信仰神祇的类型因支系不同而有所区别,有些支系只崇拜偶像和牌位,如神农等;有些崇尚万物有灵,如祭地、献太阳等。壮族信仰多神,也有祖先崇拜,每家正堂屋内都供有“天地国(君)亲师”或“祖宗神位”等。彝族崇拜许多自然神明,如祭山、祭山林、祭龙等,部分有祖先崇拜,在年节时会进行祭祀。苗族崇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以及祖先。瑶族则崇拜家神、水神、林神、猎神等。白族信仰多神,拜龙神、树神、石神、“本主神”以及自然神等。汉族信奉山神、土地、天公、地母、雷神、石神、灶神、财神以及家神等,而在每家正堂屋内都会供有“天地国(君)亲师”和“历代祖宗牌位”,称为“家堂”,也会供奉财神、灶神、土神位。每逢年节时,人们会以丰盛的佳肴进行祭献。

  • 佛教

佛教于明末清初传入丘北县,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盛行,县内寺庙较多,有僧有尼,皆奉释迦牟尼、观音、地藏等佛。庙宇皆为信士捐资建造,但又多毁于战乱。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信仰者自发捐资在一些民间信仰场所塑有如来、观音等佛神像,供信者们进香,诵经用。2006年3月,文山州宗教局批准设定丘北普者黑观音洞为佛教活动的固定处所。

  • 伊斯兰教

丘北县境内的回族近乎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2010年,丘北境内有清真寺9所。丘北县在民国前期和民国期间曾有过3人前往麦加朝觐。2010年,组织出国朝觐21人。

经济

综述

丘北县是中国“辣椒之乡”和云南省的商品粮、牛、羊、生猪基地县、林业发展重点县以及优质生态烟叶种植基地县。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主导产业有绿色食品、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为旅游业、辣椒产业。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工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丘北县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2021年,丘北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29.62亿元;GDP位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04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5.1:29.3:45.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899元;非公经济增加值65.79亿元,占50.8%。

第一产业

丘北县主产辣椒、万寿菊、烤烟等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等为主;渔业以养殖草鱼、鲤鱼、花鲢鱼等淡水鱼类为主。玖香玫瑰获得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称号和省级“绿色食品牌”基地认定、诺香花卉系列产品获得文山州“十大名品”称号。2021年,丘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1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1.90亿元,林业产值3.12亿元,牧业产值28.48亿元,渔业产值0.81亿元。2021年,丘北县粮食产量27.52万吨;油料产量67655百公斤;烟叶产量151079百公斤;三七产量25662百公斤;辣椒产量549035百公斤;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653489百公斤;园林水果产量126330百公斤。

辣椒产业是丘北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丘北县曾获得中国生态食材(辣椒)之乡、中国生态食材生产示范基地等称号,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鲜(干)椒地理标识证明。境内的树皮乡是丘北辣椒主产区,2022年全乡辣椒种植6.5万亩,实现椒农收入3.9亿元。

第二产业

丘北县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和酒业制造为核心的工业体系;重点发展了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工业。2021年,丘北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0.6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以加工辣椒、大蒜、生姜、牛肉、菌菇等丘北优质农产品为主,建设了农产品供应链加工服务中心并投产。引进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万寿菊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云南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产4100吨中药饮片生产线。

第三产业

丘北县第三产业以旅游业、电子商务、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为主。2021年,丘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61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60万元;接待游客974.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1.67亿元。

丘北县是云南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普者黑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普者黑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最美休闲乡村;普者黑景区加入滇东南精品文化旅游区域联盟;仙人洞村入选首批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和2019中国最美乡村暨中国最美乡村示范村,普者黑水乡小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

截至2020年末,丘北县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2个乡(镇)64个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丘北县电子商务线上店铺总数达到2470家;长江村镇银行、富滇银行落地丘北,长江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点,邮政储蓄银行新增服务网点,新增大地、太平洋等保险公司。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丘北县共有300所学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3所,普通中学23所,普通小学120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153所。

丘北县主要学校

学校名称

简述

丘北县第一中学校

云南省一级三等完中,成立于1931年,前身是省立丘北县民族小学。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被评为云南省绿色学校

丘北县民族中学校

云南省二级一等完中,始建于1978年,1994年6月由原“丘北县第二中学”更名为“丘北县民族中学”。学校被文山州教育体育局评为“文山州体育后备人才在训项目学校”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末,丘北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2个,其中,医院6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2个,民营医院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门诊部(所)35个,村卫生室8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保健院1个,皮肤防疫站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26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9人,注册护士1274人。

丘北县主要医院

医院名称

简述

丘北县人民医院

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信息化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02.7亩,被评为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

丘北县中医医院

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位于文山州丘北县锦屏镇护城路1号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丘北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都达到100.0%。

丘北县主要文化场馆

文化场馆名称

简述

丘北县图书馆

国家三级图书馆,馆舍面积288平方米,成立于1983年,前身是1952年建成的丘北县人民文化站

丘北县文化馆

主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例如举办春节文化活动、组织承办“六一进特校”文艺演出等

体育事业

2021年,丘北县运动员参加云南省比赛获奖牌数6枚。2023年2月,丘北县境内的普者黑景区获得“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旅游景区”双授牌。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丘北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万人;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6万人次,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5.9万人次,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9433人次,临时救助5217人次,领取高龄津贴补助8.8万人次;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248人;有养老服务机构3个。

人居环境

截至2021年末,丘北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0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26%;全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监测的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综合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达标率100%。

交通

综述

丘北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

公路

至2022年,丘北县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206省道以马公路与305省道新丘公路“一纵”“一横”贯穿境内东西、南北。206省道、305省道过境,境内全长221千米,其中206省道境内长82千米,通往砚山、文山;305省道境内长139米,通往广南、富宁。师宗至丘北高速公路起于曲靖市师宗县彩云镇子午老寨,止于丘北县城东北双龙营镇三角塘村,里程91千米。

铁路

丘北县有铁路云桂铁路1条过境。云桂铁路丘北段全长96.6千米,途经丘北县境内新店、腻脚、树皮、锦屏、天星5个乡镇。2016年12月28日,云桂铁路建成通车运营并在丘北设置州级枢纽站普者黑站。

航空

截至2023年,丘北县境内尚无机场,但机场建设已于2021年10月纳入了国家民航局《“十四五”民用运输机场专项规划》。丘北民用机场场址距离丘北县城中心直线距离11千米,距普者黑景区17千米。已完成机场专用道路建设和“三通”工程、场址详细勘探、勘察报告编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飞行程序设计、飞行性能分析等行业报告招投标及编制工作。

公共交通

2021年3月31日,城市轨道交通现代有轨电车4号线(含支线)开通,丘北县成为了中国首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县级城市,4号线连接“高铁站”与普者黑景区。

人文

综述

丘北县是云南古人类发源地之一,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花灯、民族歌舞、刺绣等,壮族火草制作、瑶族蓝靛制作等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饮食上以辣为佳。

文物古迹

丘北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象鼻岭古水利工程、锦屏文笔塔。

  • 象鼻岭古水利工程

象鼻岭古水利工程是云南现存规模较大的古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文山州丘北县八道哨彝族乡阿鲁白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6年),由隧洞、石桥和渡槽等组成。渡槽全长310米,石砌,跨河部分是三孔石拱桥,跨径每孔4.5米,距河面高13.5米,是一处集引水渡河和交通于一体的古水利工程。该工程于199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锦屏文笔塔

锦屏文笔塔位于丘北县锦屏镇青龙山山顶,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塔高22米,由青石砌筑,为七层密檐式方形空心石塔。塔上的文笔塔碑记记载了建塔的历史,第四层四个方向均开装饰硐门,第七层阴刻着“文光普照”四个大字。青龙山竖文笔塔意在振兴丘北文风,培植丘北县城风景。2012年,锦屏文笔塔被列入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丘北县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5项,火草纺织技艺、弦子舞等7项被列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共有白族瓦猫、木雕面具等州级10项;县级58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9人,其中省级11人,州级40人,县级58人。

丘北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项目名称

级别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批次

丘北瑶族制靛工艺

省级

传统技艺

2009年(第二批)

火草纺织技艺

省级

传统技艺

2009年(第二批)

弦子舞

省级

传统舞蹈

2013年(第三批)

彝族羊皮鼓舞

省级

传统舞蹈

2017年(第四批)

纸伞制作技艺

省级

传统技艺

2017年(第四批)

白族太平节

省级

传统

2022年(第五批)

花灯戏(丘北花灯)

省级

传统民俗

2022年(第五批)

参考来源:

  • 丘北瑶族制靛工艺

丘北瑶族制靛工艺是丘北县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丘北县境内锦屏镇冲搁村、温浏乡鸭子塘村等,蓝靛采用天然靛棵植物作为原料,用独特、传统的制作方式制作而成。有木钉耙、滤靛箩、搅棒、靛染缸和靛窑等传统制靛工具及设施。蓝靛制作工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丘北县传承了数百年。2009年,丘北瑶族制靛工艺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 丘北花灯

丘北花灯是一种传统的唱灯艺术形式,主要以唱为主,从正月唱到十二月,中间无一句说白;已经发展成为当地自己的音乐形式。丘北花灯形成的时间大致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兴盛于民国年间。在丘北县的各个村落中,使用汉语和彝语演唱的花灯都有,其中彝族村落如树皮、双龙营、舍得、腻脚等使用彝语演唱。代表曲调有《孟姜女》《一杯酒》《采茶调》等。

习俗

  • 节日

丘北县当地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节日。每年均举办壮族“三月三节”,彝族“火把节”、“花脸节”,苗族“花山节”,白族“太平节”,回族“圣纪节”,瑶族“盘王节”等。其中彝族花脸节是彝族民间传统节日,“花脸节”以普者黑作为平台,展示了“花脸文化”。2009年中国云南普者黑花脸节“千人跳弦子、万人抹花脸”活动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 服饰

壮族服饰早期一般采用自织土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采用机织布。男性服饰以青、蓝色对襟上衣和宽边长裤为主,并头戴八瓣圆帽或黑色包头,脚穿布鞋或草鞋,冬季则穿棉袄。壮族女性服饰不同支系穿着也有所不同。例如布侬女性喜穿筒裙、短窄上衣和绣花鞋,并喜戴银饰、手镯和项圈等,不同颜色的服饰也有不同的称谓。沙人(布雅依)妇女多穿长裤和宽大无领上衣,头上包青色或黑色头巾,长裤为黑色并脚穿绣花鞋。布桂妇女上衣为小袖紧身衣,下装分裙子和裤子两种,劳动时穿裤子,喜庆节日时穿裙子。

苗族男子通常穿自织麻布的密纽扣对襟衣和宽裆裤,系腰带,头戴黑布圆帽,外缠青色布帕,小腿缠布绑腿,并多着盛装。苗族妇女服饰分为花苗、白苗和青苗三种,并有盛装和便装之分。节日和赶集时穿盛装,平时则穿便装,颜色略有差别但基本相同。花苗以红色为主,点缀黄、绿、蓝、紫等颜色;白苗以白色为主,点缀红、黄、绿色;青苗则偏青蓝色。花纹图案多为花、鸟、湖、田园和海螺等。花苗妇女的头饰主要有黑纱帕、方顶巾和黑白帕,平时戴黑纱帕或方顶巾,节日或做客时则戴黑白帕。

饮食

丘北人以喜欢吃辣而著称,没有辣子就吃不下饭。不同的菜使用的蘸水都不一样,如苦菜用煳辣子蘸、汤锅的蘸水必有薄荷、三线肉的蘸水需放多些辣子面。几乎所有的菜肴都需要加入辣椒,其中包括虎皮辣和个个辣等纯辣子的菜肴,炒菜有时会加入辣椒节,凉菜则会加入油辣子和酸辣子等。丘北人喜欢将整桌菜弄得红红火火,以增添美食的乐趣和食欲。丘北县地方特色菜有过瘾麻辣鸡、腻脚荞粑粑、彝乡坨坨肉等。

特产

丘北县境内土特产品有丘北辣椒、腻脚酒、牛肝菌、独眼鱼等。

  • 丘北辣椒

丘北辣椒始种植于明朝后期,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个小、皮厚、肉多。1983年获得优质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1999年12月,获“中国辣椒之乡”的荣誉。销售品种有辣椒干果、辣椒面、辣椒油、鲜辣椒酱、香辣酱等20余个品种。

  • 腻脚酒

腻脚酒因产于腻脚村而得名,始酿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1982年,云南省百余种清酒评比,腻脚酒名列第五位。腻脚酒属小曲酒,色清亮透明、味甘醇、有余香。无异味。1989年,获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优质产品称号。

风景名胜

综述

丘北县旅游资源以喀斯特地貌以及峡谷景观为主,以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为特色。丘北县境内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普者黑。截至2022年1月,丘北县有国家AAAAA级景区1处,国家AAA级景区6处。

丘北县主要景点

AAAAA级

普者黑国家风景名胜区

AA级

普者黑玫瑰庄园、丘北县云上水乡·近水镇、纳龙湖景区、丘北县普者黑水陌青田景区、丘北县普者黑花仙谷花海景区、丘北县蚌勒上寨景区

*仅列代表性景点,参考来源:

主要景点

  • 普者黑国家风景名胜区

普者黑国家风景名胜区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代表性景区之一,也是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总面积388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为15平方千米,主要以“水上田园、彝家水乡、荷花世界、岩溶湿地、湖泊峰林、鱼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景区内有54个湖泊、312座孤峰、83个溶洞、4万亩野生荷花等,以及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景区主要景点有西荒坝湿地、天鹅湖、蒲草塘湖、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等景点。2020年,普者黑国家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丘北县

丘北县

丘北县

丘北县

展开
  • 摆龙湖风景区

摆龙湖风景区位于丘北县丘北县城西北27千米的曰者镇摆落村附近,景区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3.6平方千米。1958年兴建,为土石重力坝,坝高30米,长200米。湖中8个岛屿和7个半岛浮立水面,岛上植被繁茂,花草幽香,为云南松和杜鹃。水质清澈明洁。湖岸线蜿蜒曲折,群山环抱,环境优美,水中两座大岛形似双龙摆尾,故称“摆龙湖”。

丘北县

  • 纳龙湖景区

纳龙湖景区位于丘北县锦屏镇清平村,景区面积约为6.6平方千米,水域水面约为1.15平方千米,是一个集观光、娱乐、生态等为一体水利风景区,距丘北县城13千米,距普者黑风景区26千米。已建成水利科普馆、天鹅园、花海等项目。纳龙湖先后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AAA级风景区。

丘北县

著名人物

人名

简述

李芳芬

(1916~1949)

汉族,丘北县双龙营镇云龙村(原小邑)人,军人。1937年6月,李芳芬到楚雄滇军13团从军学医。10月,随所属60军184师1085团开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台儿庄、保卫武汉、赣北等战役。后被国民党军杀害

罗运通

(1929~2004)

壮族,丘北县人。1949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滇东南护乡11团,走上了革命道路。1971年6月,任文山州委常委、州委副书记、州革委会主任;1980年11月任文山州委书记兼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文山军分区政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后担任云南省纪委副书记、书记、第六届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城市荣誉

丘北县城市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参考来源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

2019年8月

云南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5月14日

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水利部

2021年7月15日

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整县(市、区)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1年9月8日

注释

[a]

今平远街

[b]

治今维摩

[c]

今曲靖

[d]

今昆明

[e]

今泸西

[f]

治今马者龙村

[g]

今旧城村

[h]

今锦屏

[i]

今双龙营

[j]

今温浏

[k]

今猫猫冲

[l]

今曰者

[m]

今腻脚

[n]

今树皮

[o]

含普炭一级公路

[p]

含丘广三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