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最初由湘江师范、长沙职业技术师专、长沙大学组成。1994年,湘江师范并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并入长沙大学。2004年,长沙大学(专科)改版升格为长沙学院(本科),首批本科专业本科生入校。
截止2022年11月,长沙学院占地约197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长沙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5700余人,教职工1180余人,专任教师950余人。设有学院18个,本科专业47个,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长沙学院位列软科2023中国大学排名第328名。
历史沿革
湘江师范
1970年,湘江师范的前身长沙市革命委员会教师培训班建立。1972年,长沙市革命委员会教师培训班迁移至长沙市南门外省粮食干校,同年改名为长沙市师范学校。1974年,长沙市师范学校改名为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1975年,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从雨花亭迁移至长沙县高塘岭市二十五中校址。1981年,湘江师范学校迁移至长沙市北郊洪山庙新校址。1994年,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并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
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湘江师范大专班在长沙市少年之家建立。1979年,长沙基础大学在湘江师范大专班的临时校址内筹建。1980年,长沙基础大学新校址在长沙市北郊洪山庙建立。1982年,湘江师范大专班与长沙基础大学职工和学生搬入洪山庙新校址。1987年,长沙基础大学改名为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并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与长沙大学合并。
长沙大学
1983年,长沙大学在北区熙宁街39号建立。1993年,长沙大学举办建校十周年庆典。1996年,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并入长沙大学。

长沙学院
1996年,新长沙大学校址定洪山庙21号。2000年,长沙大学与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专本沟通"教育。2002年,长沙大学占地面积达到2130亩。2004年,长沙大学(专科)改版升格为长沙学院(本科),首批本科专业本科生入校。2005年,长沙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08年,长沙学院聘请专家对首批8个本科专业进行评估。2009年,长沙学院被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党建工作先进高校。2011年,长沙学院英语翻译省级教学团队通过省教育厅检查并获得资助。2015年,长沙学院国学项目入选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优秀国学项目。2018年,长沙学院接待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教育专员友好访问。2020年,长沙学院连续3次获湖南省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2022年,长沙学院与三单位联合成立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下设18个二级教学单位,如土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等。学校设有47个本科专业,如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
学院名称 | 设置专业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建筑工程方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应用化学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功能材料 |
法学院 | 法学 |
马栏山新媒体学院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翻译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
艺术设计学院 | 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体育学院 | / |
研究生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创新创业学院 | / |
师资情况
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有教职工11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50余人。拥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国家级人才16人。
级别 | 姓名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部分) | 刘沛林、韦成龙、朱传喜、、屈林岩 |
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部分) | 杨小云、屈林岩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部分) | 刘沛林、李方敏、杨小云、屈林岩 |
全国优秀教师 | 朱传喜、屈林岩 |
全国模范教师 | 苏钢 |
全国劳动模范 | 何文德 |
教学建设
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
专业类别 | 专业名称 |
教育部特色专业 | 日语专业 |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物业管理专业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 旅游管理、软件工程、广播电视编导、英语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动画专业、音乐学专业 |
省级教学团队(部分) | 翻译教学团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部分) |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法学、广播电视编导、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音乐学专业 |
省级特色专业 | 日语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软件工程 |
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通信工程、物业管理、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土木工程 |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拥有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湖南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8个,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学科2个。
类别 | 学科名称 |
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 | 高等教育学 |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应用化学、企业管理 |
湖南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 | 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设计学 |
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设计学 |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近30多所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如,长沙学院举行湖南--澳门劳务合作对接活动座谈会,学校与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院长商谈合作项目。
中国境内的合作交流,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与2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长沙学院与雅言翻译建立校企合作,学校与湖南省富硒生物产业协会建立合作,学校与湖南力得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产学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纸本文献154万余册,电子数据库45个,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数据库17个,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超星读秀学术搜索平台、笔杆网、学科资源服务平台等,外文数据库包括EBSCO数据库+EBSCO共建共享、CRS核心论文库和SpiScholar学术资源在线。
学术期刊
《长沙大学学报》(双月刊)是国内外公开行的学术性期刊,于1987年创刊,主管单位是湖南省教育厅。该刊被选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自然科学“三优”学报,是首批获得国家认定的学术期刊,并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该刊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两类。
科研平台
截止2022年5月,长沙学院拥有国际合作科研平台1个,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9个。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国际合作科研平台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部分) | 装配式支挡结构智能建造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应用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市机电装备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光电健康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智慧水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重点实验室(部分) | 环境光催化应用技术实验室、经济动植物品质调控及绿色利用重点实验室、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安全、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水生动物营养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部分) | 马栏山视频文创研究基地、湖南乡土文化保护与数字文创研究基地、长沙学院动漫艺术美育基地 |
省级“2011”协同创兴中心(部分) | 环境与能源光催化协同创兴中心 |
科研成果
从2010年至2022年5月,长沙学院获得科研项目共2155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925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3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36项。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 | 酸雨入渗作用下残积膨胀土各向湿胀异性机理与理论模型研究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部分) | 鳊鱼肉质、生长等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部分) | 《民法典》适用视角下自冒风险规则的本土化研究 |
国家级著作(部分) | 网络传播研究 |
校园文化






校徽
长沙学院校徽为两个同心圆,外圆是蓝色圆环,上环写着中文校名“长沙学院”,下环写着英文校名“Changsha University”,内环中心是抽象的蓝色书页托举着红色丝带组成的心形图案。

校歌
《长沙大学校歌》
浏河水,水泱泱,萦绕我巍巍大学堂。朝迎江日读经史,夜伴涛声赋华章。朝迎江日读经史,夜伴涛声赋华章。读经史,赋华章。读经史,赋华章。感悟人生多沧桑,感悟人生多沧桑。浏河引得千江水,化作甘霖育梁。浏河引得千江水,化作甘霖育栋梁。
湘楚地,地茫茫,托起我巍巍大学堂。春上层楼描图画,秋为大地试新装。春上层楼描图画,秋为大地试新装。描图画,试新装。描图画,试新装,装点壮丽好江山,装点壮丽好江山。湘楚从来多俊杰,敢为华夏铸煌。湘楚从来多俊杰,敢为华夏铸辉煌。
校训
长沙学院校训为“力学笃行”,其中“力学”语出汉朝《孟子•尽心上》,“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力学笃行”词组语出宋朝,校训有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称 |
党委书记 | 杨小云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黄立宏 |
党委副书记 | 刘寒波 |
副院长 | 陈世平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张世英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丁文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曾广胜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何利华 |
统计时间:2023.05.28 |
历任领导
职务 | 名称 | 上任时间 |
校长(湘江师范学校) | 李峻 | 1985年上任 |
校长 | 刘耕 | 2004年上任 |
校长 | 杨小云 | 2014年上任 |
党委书记 | 黄中瑞 | 2010年上任 |
党委书记 | 詹小平 | 2013年上任 |
党委书记 | 韦成龙 | 2014年上任 |
党委书记 | 刘沛林 | 2018年上任 |
统计时间:2023.05.28 | |
知名校友
名称 | 备注 |
郑采星 | 获湖南省首届“教学奉献奖” |
郭上江 | 欧洲数学《Zentralblatt MATH》评论员、国际差分方程协会会员 |
李兵 | 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副主任、中国书院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
易灿华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张永琪 | 环球天下教育科技集团总裁 |
刘自力 | 白蚁防治专家 |
统计时间:2023.05.28 |
学校荣誉
2010年,长沙学院获评“2010年度长沙考区人事考试工作优秀考点”。
2013年,长沙学院获评2013年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
2017年,长沙学院获评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18年,长沙学院获评2018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
2021年,长沙学院获评湖南省“平安建设示范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