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拥有单独招生资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单位、湖南省卓越和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学校荣誉、校园文化、校园环境、行政管理等介绍

中文名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别名

生物机电

外文名

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

成立日期

1903年

所属地区

湖南省长沙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000444875422C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隆平高科技园东湖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主管部门

湖南省

占地面积

2470亩

学生人数

1万余人(截至2022年11月)

教师人数

1000人(截至2022年11月)

现任领导

刘启华(党委书记)、史明清(院长)

校训

务本崇实、修德精业

校歌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歌

主要院系

植物科技系、动物科技系、经济贸易系等

院校代码

12343

专业数量

41个

机构类型

理工

简介

学院始建于1903年的湖南私立修业学堂;1951年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2001年,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湖南机电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生物与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定名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2470亩,拥有东湖校区、马坡岭校区,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有图书馆2座。设有八院两部,开设农林、制造、车辆、财经、商贸、食品、人文、电子信息八大类共41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有教职工1000人,其中正高37名、副高199名。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

历史沿革

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

1903年,湖南私立修业学堂建立。

1920年,成立湖南省修业农业学校。

1950年,更名为湖南省农林专修学校。

1951年,湖南省农林专修学校更名为湖南农学院。

1952年,湖南农学院(高农部)、滨湖农业学校并入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

1954年,开物农业学校1个班、津市农业学校3个班、郴州农业学校农艺科2个班并入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

1963年,湖南省畜牧兽医学校、衡阳水产学校并入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

湖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1958年,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1997年,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为湖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湖南机电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生物与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11月,学院通过了由国家教育部与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等级。

2008年,湖南生物与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被评选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08年4月30日上午,湖南省农业厅聘袁隆平院士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12年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015年9月,“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15年10月,2个湖南省软科学重点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2016年8月,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对口援助协议。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0年11月13日,加盟为中国休闲农业产教联盟第一届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3年1月13日,湖南省直单位主管高职院校划转省教育厅管理签约仪式在省教育厅召开,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供销合作总社等省直部门主管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整建制划归省教育厅管理。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学院设植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科学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八院两部,开设农林、制造、车辆、财经、商贸、食品、人文、电子信息八大类共41个专业。

院系

专业名称

植物科技学院

园林技术(生物制药与营销方向、生物安全与检测技术方向)、园艺技术(景观设计方向、工程造价方向、园林工程方向)、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艺术设计、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

动物科技学院

宠物护理与美容、畜牧兽医(规划与管理方向)、兽医(宠物医师方向、生物制药方向)、水产养殖技术(水产与加工方向、资源与环境方向)、动物防疫与检疫、饲料与动物营养

经济贸易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房地产经营与估计、会计与审计(财务会计方向、投资理财方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食品科技学院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测及管理

机械工程学院

数控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方向、数控设备方向)、工业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设备维修与管理方向、设备营销方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自动化方向、制造工艺方向)

车辆工程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汽车制造与装配

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软件技术(软件JAVA方向、3G移动软件、软件服务外包)、计算机网络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人文科学学院

商务英语、旅游管理、观光农业、航空服务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专业4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3个、省级校企合作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个、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

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培训基地、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湖南省退役士兵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基地、芙蓉区大学生创业辅导培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生物技术(园艺)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畜牧兽医、模具设计与制造

国家级精品课程

家畜遗传育种

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培育项目

种子生产与经营

省级特色专业

畜牧兽医、园艺技术、观光农业

省级精品专业

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园艺技术、畜牧兽医、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

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

机电一体化技术

省级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

园艺技术

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模具设计与制造、种子生产与经营、汽车检测与维修

省级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省级精品课程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湖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

教指委精品课程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有教职工1000人,其中正高37名、副高199名,“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6名、国内访问学者20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9名,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9项,省科技进步奖7项,全国农业丰收奖2项,专利98项。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

欧阳叙向

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

李倩兰

湖南省专业带头人

欧阳中和、欧阳叙向、刘晓魁、肖君泽、刘鹤翔、刘唐兴、何德肆、张秀玲

湖南省教学团队

畜牧兽医(负责人:欧阳叙向)、园艺技术(负责人:肖君泽)、模具设计与制造(负责人:欧阳中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负责人:王少华)

合作交流

2022年11月3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与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协会、湖南湘鹿农机有限公司举行合作共建湖南农机产业学院签约仪式。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食品研究所、藤本植物研究所等校级科研平台。

科研资源

大学图书馆

截至2023年6月,图书馆有馆舍两栋,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阅览座位1800多个,设有采编、流通、阅览和数据中心等部门。馆藏纸质图书79.06万册,电子图书21.36万册,电子期刊16000余种,博硕论文、重要会议报纸、年鉴等数字资源约35TB,每年订阅纸质报刊900多种(份)。馆藏信息资源内容覆盖全院所有专业,逐步形成了印刷型和电子型文献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具有高职专业特色、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馆藏体系。出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万有文库”珍藏本,是学院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见证。

学术期刊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要以反映农业科技、农业工程、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成果为主的内部期刊。学报主要刊登农业科技、工程技术、人文管理和高职教育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开设农业科技、工程技术、教学研究、职教论坛、人文管理等栏目。

科研成果

2003-2011年度,SCI、EI收录论文14篇,编写国家级教程81项,获得科研成果奖65项。

2003-2012年度院外立项课题86项。

2016年8月,获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项。

2009-2011年,学校共获批院外立项课题110项,争取外来科研经费487.4万元,其中有4项国家级课题,54项省级立项课题。

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学校老师主编主审或参编教材330多本,其中国家级教材18本,专著3本;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100多篇,其中SCI、EI有14篇,CSSCI、CSCD论文59篇;在核心期刊、国内省级以上机关报理论版中发表论文129篇;专利3项;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影响鳜肉质性状的MyHC亚型表达与肌纤维组型的分子机理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山区中华竹鼠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推广产业化

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的开发项目

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技术

学校荣誉

2007年9月,在全国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插花艺术和园林景观设计大赛上,学校学生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在2014年湖南省的挑战杯大赛中获得了两金三银两铜,在国赛中,有3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校。

2011年,被评为农业部全国十佳农民创业优秀培训基地。

2011年11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2012年7月,被评为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

2012年12月,被评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技能鉴定所。

2013年4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3年4月,被评为2012届湖南省文明单位。

2014年,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2014-2015年,学校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8个项目比赛中取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

截至2016年1月,学校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9项,全国农业丰收奖2项。

2021年6月,湖南生物机电职院学子余佳俊获202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花艺赛项一等奖。

校园文化

校徽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标志以齿轮、水稻、芙蓉花为主体设计元素,围绕学校“和·实”的文化主线展开。标志以绿色为主色调,绿色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符合农业性质的高职院校的特征。

齿轮,象征马坡岭校区的相关专业;标志的中心为盛开的芙蓉花,一是象征主校区的农学类专业,二是表明学校坐落在长沙市芙蓉区,凸显地域特征。齿轮和芙蓉花组成有机整体,刚柔相济,寓意两个校区“和融竞进”的精神风貌。

水稻是湖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设计元素,象征了成熟和收获,寓意学生成就品德之高山,学业之巅峰。整个标志形式简洁、灵动,内涵丰富且充满韵味,深具识别性。

校训

务本崇实、修德精业。

定义:校训是长期办学形成的、对学校全体成员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基本理念,它能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

阐释:

务本崇实:《论语·学而》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说,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孔子认为,君子应坚守为仁之根本,“本”确立起来,才会有做人之“道”。农业为立国之本,关系国计民生。学校作为以农立校的高职学院,必须务“三农”之本,传承农耕文明和耕读文化,弘扬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精神,为生民请命,为行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学院要务“育人”之本,确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以变革、创新理念,构建合作多赢的开放办学体系,促进农林牧渔等行业的转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全体师生要务“做人”之本,立仁重义,以德为先,涵养品德,磨砺与提高技能,奠定事业之基、人生之基。

崇实,即尊重实际、崇尚真实、求真务实。学院的前身是初创于1903年的“修业”学堂,当时办学条件简陋、艰苦,生存举步维艰。在办学早期,一批勤奋忘我的前辈为学校生存和发展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修业”启明星周震鳞、磨血人彭国钧、老黄牛姚舜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面对种种困境,全体教员和学员团结一心,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了追求真理、学以致用、开启民智等办学思想。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学校在挫折中成长,逐渐从修业学堂、中专职校发展成为立足长沙、享誉湖南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新时期,学院继往开来,秉承“崇实”的优良传统,将百年办学财富积淀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密切融合,注重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为湖南和全国培育大批专业型、技能型人才。

修德精业:修德即修养德性、德行。《管子》有言:“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注重修德,提倡人人以德修身,修心炼己,增进美德,修己立人。精业,指人们应当精心和专注于自己的职业、事业,精心用心,尽职尽责,把事情做精做细,成就一番功业。古人曾告诫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修德”在当下,启发学院师生崇尚君子人格,自觉学习先贤,修得一等人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无愧于国家和时代要求,追求人生完美境界。“精业”在当下,倡导师生员工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踏踏实实搞业务,一心一意去钻研,勤勤恳恳学技能,认认真真来实践,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提高技能,逐渐把敬业与精业变成一种习惯,自觉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修德精业,寓意学院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倡导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优秀民族文化加强育人工作,浸润师生心灵,涵养师生性情,引领各项事业发展;广大师生用品德、智慧和勤奋铺就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良品善行铸就事业与人生辉煌,在为学、治学之路上不断地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学院以“务本崇实、修德精业”为校训,坚持百年职业院校之本,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之魂,融合湘湖地域文化,高扬隆平精神。该校训十分自然地体现了倡和重实的文化主线,与“为时养器、器为时用”的办学宗旨相契合,精蕴一致。在两者引领与启迪下,经过多元渗透、相互包融,学院逐渐形成知行相融、与时俱进的校风,形成了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校歌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歌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歌》,《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歌》由金沙作词,孟勇作曲。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歌》歌词:

岳麓山高湘江长,百年治校铸辉煌。

迎风送雨追日月,广阔天地好课堂。

务本崇实,修德精业,美丽梦想鼓舞我们自信自强。

为时养器,器为时用,绿色沃土呼唤我们早成栋梁。

为天地,为世界,为明天,

我们播撒灿烂春光,播撒灿烂春光,

我们播撒灿烂春光。

校园环境

学院占地面积2470亩,分两区一场,其中东湖校区(主校区)和马坡岭校区坐落于长沙市芙蓉区隆平高科技园内,毗邻湖南农业大学。占地975亩;产学研示范场位于望城县雷锋大道7公里处,占地1095亩。学院有中——德现代食品技术研究所、机电驾校、实习工厂、产学研示范场、长沙艺园景观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各类实验实训场所92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术技能鉴定站和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等。院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国家级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学院体育教学设施较为齐全,是湖南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单位。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

标志建筑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

行政管理

学校领导

党委副书记、校长

史明清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黎移新

党委委员、副校长

傅爱斌

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全胜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刘登魁

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

周宏久

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

林继华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