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宜宾学院是 2001 年 5 月 11 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 1978 年建立的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 1984 年建立的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7年6月,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及研究生部(宜宾分部)正式授牌。2020年7月,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成员之一。2022年12月,当选为川南高校联盟第三届联盟理事长单位。
截止2023年3月,宜宾学院占地2300亩,有江北老校区(A区、B区)和临港新校区。截至2022年3月,学校共有13个二级学部和3个二级学院,开设了63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有1706人,学生近2.4万人。
学校历史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 “社来社去”试点班和宜宾地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发展而来,原始校址为原南溪县李庄镇白庙村,后于1987年迁往宜宾市江北桥溪湾。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宜宾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为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宜宾教育学院)
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宜宾教育学院)位于宜宾市西郊新村,是一所教师培训学校,于1994年3月28日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受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和宜宾市人民政府(原宜宾地区行署)领导、宜宾市教委(原宜宾地区教委)具体管理、在业务上接受四川教育学院的指导。
四川省宜宾师范学院
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最早起源于建立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宜宾师范学校”,在解放后,更名为“川南宜宾师范学校”,后又于1952年12月再次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2000年7月14日,经由宜宾市人民政府向四川省教育厅报送《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宜宾师范学校建制,将宜宾师范学校并入宜宾教育学院的请示》,宜宾师范学校并入了宜宾教育学院。
宜宾学院
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三校(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四川省宜宾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2017年6月,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及研究生部(宜宾分部)正式授牌。2020年7月,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成员之一。2022年12月,当选为川南高校联盟第三届联盟理事长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3年3月,宜宾学院共有13个二级学部和3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4个。
宜宾学院学部与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类别 | 科类 | 学制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四年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智能制造学部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四年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四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四年 |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 | 法学 | 法学 | 四年 |
知识产权 | 法学 | 四年 |
社会工作 | 法学 | 四年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管理学 | 四年 |
公共关系学 | 管理学 | 四年 |
|
理学部 | 物理学 | 理学 | 四年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四年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 | 化学 | 理学 | 四年 |
|
应用化学 | 理学 | 四年 |
制药工程 | 工学 | 四年 |
材料化学 | 工学 | 四年 |
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 | 农学 | 农学 | 四年 |
茶学 | 农学 | 四年 |
林学 | 农学 | 四年 |
应用生物科学 | 农学 | 四年 |
生物科学 | 理学 | 四年 |
动植物检疫 | 农学 | 四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四年 |
生物工程 | 工学 | 四年 |
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 | 质量管理工程 | 管理学 | 四年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工学 | 四年 |
安全工程 | 工学 | 四年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四年 |
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四年 |
广播电视学 | 文学 | 四年 |
音乐学 | 艺术学 | 四年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四年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四年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学 | 四年 |
教育学部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四年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四年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四年 |
国际教育学部 | 英语 | 文学 | 四年 |
日语 | 文学 | 四年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四年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四年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学 | 四年 |
软件工程 | 工学 | 四年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四年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四年 |
艺术与产品设计学部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四年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四年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四年 |
美术学 | 艺术学 | 四年 |
国际应用技术学部 | 环境工程 | 工学 | 四年 |
汽车服务工程 | 工学 | 四年 |
工业工程 | 管理学 | 四年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工学 | 四年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四年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教育学 | 四年 |
康复治疗学 | 医学 | 四年 |
护理学 | 医学 | 四年 |
|
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 |
该表格无特殊说明,资料来源均为 |
师资规模
截止2023年5月,宜宾学院拥有总数为1706人的教职工队伍,这其中包括1448名专任教师,1311名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其中,有44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34名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包括20名获得省级学术和科技领军人物及其后备人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的人士。在导师队伍中,有55名可以指导电子信息、农业、社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学等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该机构还聘请了233名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院士、杰出青年等专家学者以及外聘教授。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蔡乐才 高曾辉 |
四川省第三届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 | 郭 鹏 |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 赵先明 郭五林 郭 鹏 王藩侯 |
四川省高校教学名师 | 王玲 高曾辉 彭贵川 |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陈世海 谭 超 刘 敏 邓中文 唐国强 邵菊香 魏 琴 闵 军 高曾辉 郭 鹏 蒋德均 肖乾利 白玉林 王藩侯 |
四川省优秀教师 | 郭 鹏 |
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 文 华 |
该表格无特殊说明,资料来源均为 |
|
|
|
|
|
|
|
|
|
教学建设
截止2023年3月,学校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获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200余项。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各类奖励2104项,获“挑战杯”国家级省级奖140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项目1099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44项。截止2022年,宜宾学院目前拥有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4 项
课程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创新性思维与方法、热学、计算思维、茶叶加工学、制图与CAD、概率统计、摄影技术、生物工程分析与检测、写作、教育学、市场营销学、大学语文、港口物流学、数字电子技术、天府龙芽茶叶生产技术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创意思维与演讲口才、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拓展运动(李庄抗战文化团队体验)等 |
专业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国家综合改革专业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生物工程、法学、生物科学、社会工作、物理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学 |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4年,宜宾学院有1个四川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优势学科:物流管理;1个中国艾瑞深大学专业排行榜区域一流学科:汉语言文学;1个四川省优势学科:广播电视学;1个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音乐表演;1个校级重点学科:行政管理;1个校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截止2021年9月,学院和西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有农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法律(法学)。
合作交流
宜宾学院是教育部“中美双百计划”全国首批15所试点高校之一,与湄公河流域5个国家11所高校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与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12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宜宾学院设立了中美应用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澜湄汉语学院,面向南亚东南亚招收留学生。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派遣大量教师到国外交流学习,同时截止2022年3月,宜宾学院累计聘请了来自日本、德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44名外籍教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5月,学院有10个省厅级科研创新团队,28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有7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2个省级成果转化平台,农食产品标准化与检验检测等24个市厅级科研平台以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研究院。有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
类别 | 平台名称 |
省级重点研究平台 | 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林业草原天然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固态资源发酵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酒史研究中心 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中国酒史研究中心 宜宾市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分别为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 水运经济研究中心 社区矫正研究中心 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 |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分别为计算物理四川省高等学院重点实验室 香料植物开发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 过程分析与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高层次人才专家工作站 | 诺贝尔获奖专家联合工作站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智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宜宾学院图书馆建造于1978年,截止2022年9月,宜宾学院共拥有1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66732.46 ㎡,有2600多个阅读座位,收藏了255.2 万册纸质图书,2022年新增132000 册,每生平均纸质图书101.21万册。宜宾学院拥有45.71 万册电子期刊、813.64 万册学位论文、119198 小时音视频资源,涵盖九大学科门类的文献与信息资料。2021年的图书流通量达到 11.45 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 3021.16 万次。
学术期刊
宜宾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由宜宾学院主办,曾用名《宜宾师专学报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于2001年更名为《宜宾学院学报》,出刊周期为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编号为1671-5365,CN编号为51-1630/Z。《宜宾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学术论文,反映学术上特色、前沿科技研究成果。
该刊物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多家文献检索机构收录,曾获评“第三届四川省社会科学特色学术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四川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等,复合影响因子为0.446,综合影响因子为0.18。
科研成果
2018年到2023年,宜宾学院承接了14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并获得了超过1000个横向课题。期间,发布了超过1600篇(部)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具备了50多项科技攻关和关键应用技术。此外,该机构获得了23个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其中包括2个一等奖。
学校排行
在软科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宜宾学院名列435名。
学校荣誉
2017年12月,宜宾学院荣获第一届四川省“文明校园”称号。
2023年4月,宜宾学院被授予四川省级职业指导工作室称号。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校徽的元素和内涵分析:
校徽的主要创意思路是取自宜宾的“宜"字,既代表了宜宾学院的地理位置,也寓含了宜宾学院在宜宾的根植和与宜宾共同发展的含义。
"宜"字既可以通"仪",代表法度、标准,也可以通“谊”,代表合理的理念和行为。此外,它还包含有丰收、恰当、正好、得其所等积极向上的含义。
校徽的造型和寓意分析:
校徽整体呈钟的形状,寓意“洪钟大吕”,代表了宜宾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是传播文明、立德树人,传达出"正大、庄严、和谐、博雅”的风貌。
校徽内部以“宜”之篆字为主体,通过线贯通与外圆相连,寓意宜宾学院融汇国内外的优势资源。
校徽整体设计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和”"合" 文化。其圆形外观寓意着和谐的环境,内外相联的圆环展示了宜宾学院人对学校的情感。
校徽在视觉上形似“大”与“家”两个字。"家"寓意着宜宾学院人的情怀是爱校、爱国。“大”字则代表了宜宾学院的办学目标,即构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大学。
学校校训
宜宾学院的学校校训为“求实、求是、开放、创新”。
学校校歌
宜宾学院的校歌为《铸就辉煌》,由徐江作词,许曦作曲。
《铸就辉煌》
巨龙飞腾,长江浩荡,不忘初心,哺育栋梁。
精神继李庄,科教振家邦,薪火传,师道彰,弦歌续 。
桃李香,求实,求实探寻真理殿堂,开放创新谱写豪迈乐章
求实求是探寻真理殿堂,开放创新谱写豪迈乐章
崇德砺学,蕴秀含芳,知行合一,博采众长
儿女志气壮,云空任翱翔,天行健青年强,地酬勤美名扬
至善致远,追逐光荣梦想,自强不息,铸就时代辉煌,
至善致远追逐光荣梦,想自强不息,铸就时代辉煌

学校校区
宜宾学院有江北老校区(A区、B区)和临港新校区两个校区,总面积达2300亩。

江北老校区(A区、B区)
江北老校区A区位于宜宾市五粮液大道酒圣路8号。江北老校区B区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敬业路146号。2023年2月,宜宾学院除了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理学部、国际教育学部、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和国际应用技术学部5个学部搬到临港新校区外,其余学部、学院都在江北老校区。
临港新校区
临港新校区宜宾市翠屏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路三段5号。2023年2月,宜宾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理学部、国际教育学部、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和国际应用技术学部5个学部搬到临港新校区。临港校区总占地1500亩,第一期工程占地49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已于2019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标志建筑
硕勋楼

硕勋楼是宜宾学院老校区的第三教学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勋硕楼分为主楼和AB座,楼高11层,经管学院、数学学院、物电学院等很多学院以勋硕楼为主要教学楼。
初心楼

初心楼是宜宾学院老校区第一教学楼,紧邻足球场,距离正校门最近。法学院和文新学院以初心楼为主要教学楼。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党委书记 | 蔡乐才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杜正聪 |
党委副书记 | 鲁 飞 |
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徐其虎 |
党委常委、副院长 | 王藩侯、周广均、王如渊、罗娅君、白玉林 |
|
|
|
|
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长 | 华 曦 |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 | 李成文 |
党委委员 | 王如渊、王藩侯、田蜀华、白玉林、华 曦、李成文、邱宏、张超、何会宁、罗先凤、罗春雁、罗娅君、周广均、周世伟、徐其虎、高曾辉、彭贵川、鲁飞 、蔡乐才、颜钰梅 (以姓氏笔画为序) |
注:截止2023年5月,参考资料均来自 |
杰出校友
学术界
姓名 | 备注 |
卓志 |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 |
屈中权 | 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2月至2023年5月) |
注:该表格无特殊说明,参考资料均来自 |
企业界
姓名 | 备注 |
祝晓波 | 宜宾学院2006级生物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展蘑菇种植,优秀事迹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四川宜宾祝晓波:“动手”比“动心”更重要》为题进行报道 |
|
|
|
|
|
|
|
注:该表格无特殊说明,参考资料均来自 |
社会界
姓名 | 备注 |
严克美 | 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8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19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
胡艳林 | 宜宾学院2013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成都心家园驻郫县德源镇馨心之家社区服务中心主管,2014年度中国最美社工 |
注:该表格无特殊说明,参考资料均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