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84年,由民政部创立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以湖南省教育厅管理为主,实行共建。2009 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
截至2023年5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在校生20564人,教职工1002人,设有8院3部,共41个专业,占地面积为1024亩。
历史沿革
民政部长沙民政学院
1984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建立,由民政部直属。
1986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正式建成,并开设5个纯文科专业。
1988年,民政部决定成立“长沙社会工作学院筹备组”。
1993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殡仪系主任王夫子着手撰写了《关于在中国院校开设殡葬教育的报告》,标志着该学校正式进入殡葬行业。
1994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南院建立。同年,该学校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
1994年-1999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被评为部属重点中专、省级重点中专、国家级重点中专。
1995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创办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成为第一个开设现代殡葬教育专业的高等教育院校。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并更名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民政系统唯一一所普通高校。
2000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以湖南省教育厅管理为主,实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的高校。
200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民政部签署协议,继续深化共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28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院校。
2009年12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
2015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立项为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9年,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成功立项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核心专业,湖南省精品专业和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
2020年12月11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机构调整及干部任职宣布会议,合并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与殡仪学院为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
2021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同意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按程序申报转设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大学(暂定名),性质为公办本科。
2023年4月18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国内首批两所现代殡葬产业学院。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设有8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总共41个专业。
院系 | 专业名称 |
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 | 社会工作、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民政服务与管理、陵园服务与管理、心理咨询、婚庆服务与管理、民政服务与管理、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言语听觉康复技术 |
软件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应用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
艺术学院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传播与策划 |
外语学院 | 商务英语、小学英语教育、旅游管理、空中乘务、商务日语 |
商学院 |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 |
财经管理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通识教育中心 | / |
体育部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5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教职工100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有41人,在读博士25人,以及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骨干教师80多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1人、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6人、民政部技能大师1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等。
类别 | 姓名 |
全国优秀教师 | 黄有全 |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 | 卢军 |
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 喻冰如、王松、胡瑛、易希平、张晓琳、蒋建武、何莎、伍建平、张晓琳、蒋晓明、谌湘闽、胡妍、王琼、覃扬庆、罗珍、李翠英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 黄有全、贺雪娟 |
民政部技能大师 | 卢军 |
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团队、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建有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网络资源课程2749门、3个国家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国家重点建设专业13个、骨干专业7个、省级以上“1+X”证书师资培训基地4个、校企共建培训基地3个。
类别 | 名称 |
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民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社会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文秘、老年服务与管理、殡仪设备、殡仪服务、商务英语、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
国家高水平专业群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 |
骨干专业 | 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社会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
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 | 电子商务专业群、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 |
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 |
省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5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获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17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27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3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获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该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优秀教材5部、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0部。
类别 | | 名称 |
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 特等奖 | 聚焦“一老一小”专业领域的三维驱动高职双创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构建“四业”联动产教融合生态圈,打造高水平智慧健康养老专业群的创新实践、基于协同理论的“一核四维”高职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新时代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策略 |
一等奖 | 机电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三全三阶三能”持续提升模式探索实践、基于OBE的现代殡葬人才行业引领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岗课融通项目贯穿科教协同:高职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高职院校“学、练、赛、服”四维一体体育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加强我省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的建议--构建“四面一体”教育数字化新格局、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数据治理”:内涵特征、形态嬗变和实现路径、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之维:治理体系+运行机制、后现代社会的职业教育走向一-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全解放的全人教育 |
二等奖 | 基于“课程牵引、项目驱动、竞赛提升”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岗证对接赛创融通能力递进:高职老年照护卓越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实训成果转化为驱动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育人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项目贯穿”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致知植行,协作偕行:高职日语专业“四维三力”型教学改革与实践、关于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助力西藏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建议报告、关于在祁阳县推广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技术应用的建议、高职教育共同体价值实现的意蕴、瓶颈与路径 |
河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部分) | 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一等奖、“微视频制作”赛项团队一等奖、“微视频制作”赛项团队三等奖、智能财税一等奖、会计技能一等奖、机器人系统集成一等奖、网络系统管理一等奖、养老服务技能一等奖 |
全国民政技能大赛(部分) | 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养老护理员项目比赛银牌,商业数字化能力三等奖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外贸函电英语、企业纳税实务、web应用开发、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民政工作原理、网络营销实务、殡葬文化学、现代家政、社会调查、老年健康照护、实用养老机构管理、职业人文基础、职业实用体育、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会计循环综合实训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外贸函电英语、企业纳税实务、web应用开发、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民政工作原理、网络营销实务、殡葬文化学、现代家政、社会调查、老年健康照护、实用养老机构管理、职业人文基础、职业实用体育、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会计循环综合实训 |
省级优秀教材5部 |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新)、言语治疗技术(第3斯)、职道英话学生用书(1-3)册、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新)、电子商务与应用——“学”“用”“做”一体化 |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部分) | 《客户服务与管理——项目教程(第3版)》《网络营销实务(第二版)》《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第2版)》《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学做用”一体化教程(第4版)》、《移动商务基础》《经济学基础——“理论、实务、案例、实训”一体化教程(第2版)》《商务谈判实务——项目教程(第2版)》《行业会计比较》《企业纳税实务》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国际上15个国家及地区的43所高校或机构开展合作,成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首届执行秘书处兼老挝-菲律宾国别工作组组长单位。该学院累计招收103名留学生,累计选派27名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入选教育部语言合作交流中心中文联盟合作伙伴百大品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际职业技能培训基地3个,研发3项《老挝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培训老挝教师38名。
学术研究
馆藏资源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成立于2011年8月。截至2023年5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共有纸质书籍124.2106万册,电子图书76万册,期刊6.7万册,图书类型多是民政特色教育的学科。该图书信息中心拥有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库、万方知识服务、读秀学术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库,且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内部配有手机移动图书馆、超星汇雅电子图书系统、RFID图书馆自助管理系统等电子系统,该校学生可随时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

学术期刊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1994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2001年公开发行。该报刊的主编为李斌,以季刊的模式发行。报刊主要内容包括民政与社会工作、道德与法律、经济管理、电子与信息技术、康复医学、教育教学、文学与艺术、殡仪文化。《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获得《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湖南省高校优秀学报奖。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级协同创新研发中心1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牵头组建4个职教集团、7个现代特色产业学院、5个民政智库、5个应用技术创研平台。
类别 | 名称 |
民政智库 | 殡葬大数据研究院、社区嵌入式养老研究院、社会工作机构孵化与培育研究院、现代家政研究院、湖南省现代民政研究院 |
应用技术创研平台 | 民政信息及智能化创研中心、现代商务服务创研中心、虚拟现实技术创研中心、智能制造及装备技术创研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养照护研究所 |
国家级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 健康养老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
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湖南省现代民政研究院 |
校企共建科研平台 | 泰康大健康产业学院、金蝶企业数字化产业学院、中兴ICT产业学院、金职家政服务产业学院、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新华三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长沙民政·开鸿智谷产业学院 |
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 | 现代殡葬职业教育集团、湖南健康养老职教集团、残疾人康复职教集团、湖南网络与信息安全职教集团 |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6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个立项,拥有1个省级科普基地——醴陵釉下五彩瓷非遗技艺传承湖南省科普基地。2019—2021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共立项省厅级以上课题20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4篇。2022年,该学校立项省厅级以上纵向课题 78 项,立项横向课题13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文化和旅游部社科研究项目1项。
类别 | 名称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部分) | 基于职业素养习养的闲暇教育课程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四主体三联动两平台”教学模式研究 |
文化和旅游部社科研究项目 | 濒危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湖南苗锦制作技艺为例 |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圆环之间的部分,由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英文标准名称构成。第二部分是内圆环中的部分,它由底部的“手”托起“心”构成,而“心”又像是一张人脸,“脸”上有两只“眼睛”,左边“眼睛”是“太阳”,右边“眼睛”是“月亮”,微笑的“嘴唇”呈M型,即“民政”中“民”的首字母。整个标志寓意“爱众亲仁”的校训和服务社会宗旨。
校训
爱众亲仁、博学笃行。

“爱众亲仁”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对人品格的最高要求。它要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作为一个“民政人”要关心民生,关乎民心,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愁。“博学笃行”是为实现“爱众亲仁”而做出的行为。它是指对各种知识都怀有兴趣,从而广泛的吸收知识,并将吸收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
校歌
校歌名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校歌》,由米勇生创作。
歌词:
湘江的水,南国的风,亭亭校园松;
四海学子,香樟共颂,同窗情意浓。
赤子的心,青青的梦,家乡老父兄;
德才兼备,知行并重,砥砺成其功。
啊,爱众亲仁,博学笃行,校训记胸中;
啊,服务社会,勇于承担,我辈是先锋。
我辈是先锋。
湘江的水,南国的风,亭亭校园松;
四海学子,香樟共颂,同窗情意浓。
赤子的心,青青的梦,家乡老父兄;
德才兼备,知行并重,砥砺成其功。
啊,爱众亲仁,博学笃行,校训记胸中;
啊,服务社会,勇于承担,我辈是先锋。
啊,爱众亲仁,博学笃行,校训记胸中;
啊,服务社会,勇于承担,我辈是先锋。
我辈是先锋。
以上均来自于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照片 |
党委书记 | 李斌 | 
|
党委副书记 | 陈静彬、周立华 | 
|
校长 | 陈静彬 | 
|
副校长 | 王庆国、张国辉、唐春霞、吴猛、刘亚琴 | |
截至2023年6月 |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位 | 任期 |
罗志 | 党委书记 | 2008.08.12-2011.05.06 |
蒋晓明 | 党委书记 | 2011.05.06-2022.07.21 |
刘晓 | 校长 | 1994.7-2016.04.05 |
李斌 | 校长 | 2016.04.05-2022.07.21 |
截至2023年6月 |
校友情况
姓名 | 备注 |
冯丹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丁洁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唱、会歌儿童服装设计者 |
刘玉 | 2021年东京残奥会金牌获得者 |
彭弈韬 | 长沙市芙蓉区政协委员 |
李彦 | 湖南省优秀康复治疗师 |
李付飞 | 湖南省硬笔书法家青少年协会主席 |
欧阳婕妤 |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截至2023年6月 |
学校荣誉
2011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
2018年12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获评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称号。
2020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获评全国网络搜索热度百强高职院校。
2022年,长沙民政职院荣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2022年4月,沙民政职院荣获2022年湖南省学生资助研究先进单位。
2023年3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荣获“爱心学校”荣誉称号。
2023年4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2022年湖南省学生资助研究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