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英文名:Shaoyang University,缩写为:SYU)坐落于湖南省邵阳市,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省属公办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与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新农科”项目建设高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邵阳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校区情况、现任领导、知名校友、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邵阳学院

外文名

Shaoyang University(SYU)

成立日期

1958年

所属地区

湖南省邵阳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0007459013483

地址

七里坪校区:邵阳市大祥区学院路七里坪

办学性质

公办高校

主管部门

湖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163.1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5月)

学生人数

27220人(截至2023年5月)

教师人数

4324人(截至2023年5月)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宁立伟、党委副书记兼校长张平(截至2023年7月)

校庆日

11月18日

知名校友

莫三正等(截至2023年7月)

校训

明德、求真、共生、超越

校歌

《邵阳学院校歌》

主要院系

22个

院校代码

10547

主要专业

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截至2023年5月)

专业数量

53个本科专业(截至2023年5月)

简介

邵阳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邵阳师范学院、。1959年更名为邵阳师范专科学院,1993年学校更名为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邵阳高等专科学校两校合并为邵阳学院,且教育层次由原来两校的专科层次升格为本科层次。2016年,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占地面积163.10万平方米,建有七里坪教学校区、李子园教学校区、西湖教学校区3个校区,有教职工432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7220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本科专业53个;专业硕士培养点2个。

历史沿革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时期

1958年,为响应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的时代号召,湖南省高等学院建设迎来了大发展;同年9月,邵阳师范学院在邵阳成立。邵阳师范学院开办之初仅设语文、数学专业,共招生184人。1959年9月,邵阳师范学院更名为邵阳师范专科学院,负责为湘西南初中培养师资及对在职中学教师进行培训。1961年,学校停止招生。1963年,学校更名为邵阳教师进修学校。

1965年,经湖南省人委批准,邵阳师范专科学院复办,设置中文、数学、英语3个专业,并由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校名。1966年,根据上级指示,该校迁往隆回县,后于1974年迁回原址。1993年6月,学校更名为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时期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由湖南大学邵阳分校与邵阳工业专科学校两校合并而成。

1975年9月,湖南大学为贯彻“学朝农、办分校”的精神,在邵阳筹办了湖南大学邵阳分校,直属于湖南省政府。同年11月,湖南农学院邵阳分院在邵阳落地。1979年,冷水江基础大学成立,共设机械、电子2个专业,后由于经费不足学校停办,被并入湖南大学邵阳分校。1981年8月,湖南农学院邵阳分院被并入湖南大学邵阳分校。

邵阳工业专科学校是由于1978年11月成立的邵阳基础大学发展而来的。邵阳基础大学是根据中共中央号召,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急需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背景下成立的。学校建校之初设置了电气工程、机械制造与设计、化学工程3个专业,首届招生120人,校址设在邵阳市江北资州原省建四公司砖瓦厂,由邵阳市政府管理。1979年2月11日,该第一届新生正式入校报到。1985年7月,邵阳基础大学更名为邵阳工业专科学校。

1991年3月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大学邵阳分校与邵阳工业专科学校合并为湖南省邵阳工业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湖南省邵阳市南郊七里坪。1993年6月,湖南省邵阳工业专科学校由国家教委更名为邵阳高等专科学校。

邵阳学院时期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邵阳师范专科学校与邵阳高等专科学校两校合并为邵阳学院,首批准设6个本科专业。邵阳学院正式成立。2004年,邵阳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查批准,邵阳学院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在机械工程、食品工程2个领域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

2014年7月,邵阳学院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1月,学校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同年10月,学校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名单。

2023年6月,邵阳市首个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中心在邵阳学院揭牌成立。

邵阳学院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设有22个学院,有53个本科专业。

学院

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科学、旅游管理

法商学院

法学、会计学、资产评估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历史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商务英语

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

农林生态学院

园林、风景园林、地理科学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城乡规划、测绘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

普爱医学院(医学部)

临床医学

第一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

第二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

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

药学院

药学

护理学院

护理学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舞蹈学

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国际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有教职工4324人,其中正高职称(含教授、主任医师等)218人,副高职称(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783人,博士553人(含在读);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121人才工程”专家、湖湘青年英才等。

邵阳学院师资力量一览表(部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国杰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黄建军

全国优秀教师

罗熙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

禹红樱

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余有贵

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

黄建军、钱毅、朱放成、雷先明、王少杰、黄同成

湖南省教学名师

邓翠珍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学科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有机械、生物与医药2个专业硕士培养点,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6个。

专业硕士培养点

机械、生物与医药

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临床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课程59门;有1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5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7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此外,还有9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10余个省级优秀研究生教学团队和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邵阳学院教学情况一览表(部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管理科学、体育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商务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临床医学、管理科学、视觉传达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自动化、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学、药学、历史学、园林、英语、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环境设计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法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体育教育、热能与动力工程、管理科学、历史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机械产品技术创新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英语语音、设计概论、创业财税知识概谈、记住经典——中国经典民歌鉴赏、决策理论与方法、电子电力技术(线上一流课程)、食品机械与设备、医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Ⅰ、医学寄生虫学、病理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武术、电子电力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古代汉语、英语语音与模仿、园林工程、自动控制原理、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药剂学、基础护理学、广告制作实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谈判、室内设计专题——家居空间实例设计、声乐、C语言程序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设计、医学统计学、有机化学、药理学、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旅游市场营销学、企业营销策划、外国文学史

省级双创基地和中心

自动化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护理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邵阳学院-深圳市伍壹叁教育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对口支援)、邵阳学院·刘健艺术钢琴学校音乐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过硬”法治人才培养校院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会计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电子信息类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先后与邵阳市人民政府及所辖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与中科曙光、中国电信、湘电集团、湘窖酒业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合作;成立了中科曙光等6个产业学院和3个研究院,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合作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与英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等多所其他国家的大学合作开办双方共同管理的国际教育项目,开设部分使用外语教材并由外籍教师授课的课程,培养国际性人才;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月,邵阳学院馆藏图书339.25万余册,其中中文电子图书97万册,外文电子图书30万册,中文纸质报刊1471种,拥有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经纶知识资源系统、读秀、万方医学网等各类数据库及平台50个。

学术期刊

邵阳学院主办了《邵阳学院学报》,分为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个版本。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建于1979年,主要刊登人文、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论文,1999年经批准开始公开发行双月刊,2002年正式更名为《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并一直沿用。期刊属于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曾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等称号;期刊开设的“魏源研究”栏目被评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

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显示,《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复合因子为0.324,在618种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423,复合总被引频次626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093;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8.888,位居Q3区。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建于2004年,主要刊登数理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化工、生命地理科学等方面学术论文,为两月发行一次的双月刊。期刊曾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南省十佳自然期刊等称号。

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数据显示,《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复合因子为0.65,在285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139,复合总被引频次346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401;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55.661,位居Q3区。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5月,邵阳学院有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1个、湖南省级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3个、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个。

邵阳学院科研平台情况一览表(部分)

省重点实验室

高效动力系统智能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多电源地区电网运行与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豆制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湘西南农村信息化服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省工程研究中心

湘西南中药开发利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魏源及湘西南文史研究基地

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地

民营经济研究基地

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育科学应用法学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育科学护理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人体生命科学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省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

湖南省妇微创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

省耳鼻咽喉腔镜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

省甲状腺疾病防治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

省教育厅科研平台

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

生态酿酒新技术与应用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43项;获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11项;发表学术论文6100余篇,有620余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273部;获授权专利1687项。

邵阳学院科研成果一览表(部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面向多源异构生物数据的药物重定位研究、基于深度语言模型的长链非编码RNA序列语义分析方法研究、非单调移动环境下相互作用物种的渐近行为研究、中、大尺寸硫醇配体保护金团簇的结构和电子结构规律性的理论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百家创作年谱

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生物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石墨烯及类石墨烯纳米材料热电输运及调控研究

校园文化

校徽

邵阳学院

邵阳学院校徽采用紫色正圆为其轮廓,主体部分则藏于该正圆中。正圆内部有紫色学校的英文名及中文名沿着正圆内侧轮廓分别置于上下两端。邵阳学院中文校名上方依然采用紫色,放置一本展开的书籍,承托位于其上的齿轮与电子运行图。齿轮与电子运行图采用白色,与其下不完整圆形的蓝色互为搭配。

校训

邵阳学院校训为明德、求真、共生、超越。

“明德”出自《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德行为人立身之本。

“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因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含义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真才实学、科学严谨。

“共生”含义为相互依存、彼此获益、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超越”含义为面向未来、创造未来。

校歌

邵阳学院

邵阳学院的校歌是《邵阳学院校歌》。

《邵阳学院校歌》歌词

作词:闫肃 作曲:孟庆云

雪峰云,资江浪,魏源故里好课堂。

校园靓,天地广,桃李春风意气扬。

承载时代沉甸甸的厚望,沉甸甸的厚望。

心怀亲人殷切切的目光,殷切切的目光。

明德求真,共生超越,迎晨曦,向未来,展翅飞翔。

迎晨曦,向未来,展翅飞翔!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5月,邵阳学院建有七里坪校区、李子园校区、西湖校区三个校区。

七里坪校区

七里坪校区的地址是邵阳市大祥区学院路七里坪。截至2022年8月,七里坪校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商学院、体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理学院(师范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共十五个学院。校区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田径场、逸夫图书信息楼等基础设施。

邵阳学院

李子园校区

李子园校区的地址是邵阳市大祥区邵水西路3巷28号。截至2022年8月,李子园校区设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四个学院。校区建有图书馆、体育场、博文楼、笃行楼、食品工程实训中心等教学设施。

邵阳学院

西湖校区

西湖校区的地址是邵阳市大祥区宝庆西路18号。西湖校区建有学生公寓、图书馆、新综合大楼等基础设施。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名誉校长

李国杰

党委书记

宁立伟

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平

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工会主席、党校校长

陆步诗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李金成、赵敏丽、蒋剑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邵阳学院监察专员

李学勇

副校长

刘承智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至2023年7月7日

知名校友

商界

姓名

职务/成就

莫三正

国药集团新疆公司纪委书记(截至2022年1月)

汤向阳

李渡酒业董事长(截至2021年12月)

张强富

湖南亿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力轩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截至2022年3月)

吴洲

中山市华洋塑胶颜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截至2021年12月)

 黄艳梅

上海野马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截至2022年1月)

教育届

姓名

职务/成就

黄少安

中国国内经济学家,山东大学和经济研究院院长(截至2022年9月)

华玉凤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卓越(最有影响力)班主任

彭珊梅

全国教育科研管理先进校长、全国优秀校长、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

所获荣誉

2014年7月,邵阳学院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12月,学校被评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

2022年5月,邵阳学院获“湖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年’工作成效明显单位”表彰。

2022年10月,邵阳学院评为省级首批绿色学校创建示范单位。

2023年3月,学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