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唐昭宗李晔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时,杨渥继位。当时唐朝封其为弘农郡王,但他自称吴王。杨渥素来名声不好。杨行密去世前派大臣徐温和张颢辅佐他,但是杨渥并不听二人劝谏。两年后,杨渥派兵攻打唐末军阀钟匡时,将其俘虏,同年又与吴越政权爆发战斗,并击败吴越军。杨渥在位时骄奢淫逸,纵情享乐,唐昭宗李晔天佑五年(908年),徐温和张颢派人将杨渥弑杀,时年二十三岁,谥号为景,杨渥的弟弟杨隆演即位。后来杨渥被追谥为景皇帝,庙号烈宗,陵号绍陵。
杨渥在位时贪图享乐,为人所不齿,北宋政治家司马光直言其“骄侈益甚”。而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评价杨渥“好猜忌”,认为他性格多疑,以致于不能很好地管理朝臣。
人物生平
继位为王
杨渥是南吴开国国君杨行密的长子,杨行密晚年患病,让杨渥出任宣州观察使。杨渥向来没有好名声,节度使府的人都轻视他。不久,杨行密卧病,于是杨行密就派遣节度判官周隐去将杨渥召回。周隐劝谏说杨渥品行不端,不宜继位,而杨行密其他的儿子又过于年幼,于是他建议让庐州刺史刘威暂时代领军府事务,等到杨行密其他的儿子长大后,再传授给他们。左右牙指挥使徐温、张颢深知杨行密不想将自己的基业给外姓人,于是徐温就和严可求到周隐处,正好看见牒文在桌子上,二人就将牒文拿走,派人前往宣州,将杨渥召回。等到杨渥到达广陵后,杨行密承制任命杨渥为淮南留后。
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过世,杨渥继位。诸将拜请唐昭宗宣谕使李俨承制授杨渥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但是杨渥自称吴王。
在位时期
杨渥离开宣州回广陵时,用车载了很多宣州仓库中的财物,但是观察使王茂章知道后不同意,杨渥因此记恨在心。等到杨渥即位以后,立刻就派马步都指挥使李简等率兵五千袭击王茂章,王茂章就逃到了钱塘。
唐昭宗李晔天祐三年(906年)四月,镇南节度使钟传去世,军中立钟传的儿子钟匡时为代理节度使,养子钟延规生恨,派遣使者投降淮南。于是,杨渥派秦裴率兵攻打钟匡时。九月,秦裴攻克洪州,抓获钟匡时和司马陈象而回,在街上杀掉陈象,赦免钟匡时。杨渥升任秦裴为江西制置使。
同年八月,吴越军队包围衢州,衢州刺史陈璋向淮南告急,杨渥派遣左厢马步都虞候周本率兵迎接陈璋。周本到达衢州,解救了陈璋,但是吴越军队夺取衢州。回程的路上,周本的军队殿后,吴越军在后面跟踪,周本中途设下埋伏,将吴越军打败。唐昭宗李晔天祐四年(907年)正月,杨渥因节度判官周隐说自己是出卖国家的人,应该无颜见人,于是杀了周隐。这件事后,杨渥身边左右及将领们都开始担忧起来。
叛乱被杀
杨渥骄横奢侈,贪图享乐,即使是在服丧期间仍日夜饮酒,点燃那种很粗的蜡烛包围四周,在其中击球玩耍,一支蜡烛就要费钱数万。有时,杨渥独自骑马去游玩,身边随从都不知道他去哪了。张颢和徐温常常哭着劝谏他,杨渥根本不理会。杨渥当初从宣州回来的时候,留下手下士兵三千人在宣州,让他的心腹陈璠、范遇、朱思勍统率他们。后来由于徐温掌管牙兵,杨渥便将陈璠等人召回,当成他的自卫军。徐温和张颢让朱思勍等三位将领跟随吴国将领秦裴攻打江西,以防守洪州,后来又诬陷陈璠、朱思勍等三人图谋叛变,派手下将领陈祐去杀害他们。陈祐从偏僻小路赶路,六天就抵达洪州,他穿上平民的衣服、怀揣短兵器直接进入秦裴帐中。秦裴大惊,陈祐告诉他来意,于是召朱思勍等人饮酒,陈祐说明朱思勍等人的罪状,将他们逮捕斩首。杨渥听闻三将被杀后,越发忌惮张颢、徐温二人,想要诛杀他们。
唐昭宗李晔天佑四年(907年)正月,杨渥处理公务时,徐温、张颢率牙兵闯进来,以扰政的名义杀掉了杨渥的亲信们。诸将当中与张颢、徐温二人有异心的,二人都设法将他们处死,于是军政大权逐渐归于二人。次年五月,徐温、张颢派亲信潜入杨渥的卧室中欲将其杀害,杨渥当时劝说他们,如果他们去反杀徐温二人,就封他们为刺史。所有人都同意,只有纪祥不从命,捉住杨渥将其吊死,时年二十三岁,谥号为景,杨渥的弟弟杨隆演即位。后追谥杨渥为景皇帝,庙号烈宗,陵号绍陵。
人物评价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薛居正在《旧五代史》中评价杨渥“好猜忌”,性格多疑,以致于不能很好地管理朝臣。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评价杨渥“素无令誉,军府轻之”,认为杨渥向来没有好名声,节度使府的人都轻视他,而且极其骄横奢侈。
史籍记载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吴世家第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5-266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
吴任臣《十国春秋·吴二·烈祖世家 高祖世家》
人物关系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父亲 | 杨行密 | 南吴太祖 |
母亲 | 史氏 | |
兄弟 | 杨隆演 | 高祖宣皇帝 |
杨濛 | 临川王 |
杨溥 | 新安王杨浔 |
杨浔 | 新安王 |
杨澈 | 德化王 |
姐妹 | 寻阳长公主 杨氏,嫁钱镠子钱传璙 | 寻阳长公主 杨氏,嫁钱镠子钱传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