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78年9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前身涟源师范大专班成立。1981年7月,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学院涟源分院。1983年7月,学校更名为娄底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学校更名为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6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2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总占地面积58.4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14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5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文、理、工、教、经、管、法、农、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
历史沿革
借地开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建于1978年9月,前身为涟源师范大专班,借用涟源一中校舍办学。初期开设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5个教育专业,首届招生202人。1979年秋,学校新增中文教育专业,办学专业扩充到6个,共录取新生206人。因涟源一中场地有限,只能容纳中文、英语、体育3个专业办学,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业在娄底一中借地办学。
建校办学
1980年2月,成立中共涟源师范专科学校筹建处委员会。1981年7月,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学院涟源分院。198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南师范学院涟源分院更名为涟源师范专科学校。同年七月,学校改名娄底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娄底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娄底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学校更名为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娄底师范学校并入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升格本科
2004年6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6年至2008年,涟邵集团技工学校、娄底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并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1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资格。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学校成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2019年,学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22年,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培育基地。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4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5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农学(普通)、农学(职高) 植物保护(普通)、植物保护(职高)、园艺(普通)、园艺(职高)、食品科学与工程 |
|
|
|
|
|
|
法学院 | 法学、社会工作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 |
|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英语(师范) |
|
商学院 |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普通)、旅游管理(职高) |
|
|
|
|
|
教育学院 | 应用心理学(师范)、应用心理学(非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师范)、历史学(师范) |
|
|
|
|
数学与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
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 | 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
信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普通)、软件工程(职高) |
|
|
|
|
|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师范)、环境工程 |
|
|
|
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舞蹈编导 |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书法学 |
|
|
|
|
体育学院 |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体育教育(师范)、运动训练(不分省) |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4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教职工1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394人,硕士、博士960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21工程第三层次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61人。
部分国家级、省级名师一览表
类型 | 姓名 |
全国优秀教师 | 李曾妍 |
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陈志国 |
121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 游训龙 |
省级青年骨干教师 | 杨国辉、刘辉玲、李瑞嘉、张娟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4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拥有5个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
类型 | 名称 |
硕士专业学位点 | 农业 |
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 | 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4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开设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建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培育基地等国家级、省级实践平台 42个。此外还拥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
类型 | 名称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 能源与动力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财务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电子商务、农学、财务管理专业 |
|
|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运动解剖学》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财务管理原理与实务(一)》《财务分析》《网络营销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税法》《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概论》《会计学原理与实务(二)》 |
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培育基地 | 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基地 |
国家级实践基地 | 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实践基地 |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 |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娄底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
省级示范基地 | 物流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市场营销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海智示范基地 |
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 |
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 财务管理专业湖南金蝶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市场营销类专业湖南瑞奇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管理类专业宁波大平洋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
省级教学团队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组》教学团队、数学建模教学团队 |
学校合作
截至2023年4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50所高校开展师生交流与合作。与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一带一路”奖学金招生单位。
此外,学校还先后与三一重工、隆平高科、中软国际等5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成立了金蝶商学院、瑞立视VR智能科技学院等2家行业学院,校政企联合共建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开办了6个行业冠名班,选派30个应用技术型服务团队和26名科技特派员服务行业产业;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00多个。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占地面积27230平方米,馆内设有各类书库14个、3个阅览室、12个自习室。馆藏图书471万册,其中:纸本图书137.64万册,电子图书333.5万册。拥有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法律法规、专题资讯、多媒体学习资源等多种类型数据库29个(包括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团购数据库在内)。
学术期刊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百强优秀社科期刊、全国文科学报“优秀栏目策划奖”、湖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常设栏目有: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管理·社会、文学·语言·艺术、教育·教学等。特设“曾国藩研究”“梅山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专栏。其中,“曾国藩研究”“ 梅山文化研究”专栏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全国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女性文化研究”专栏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据中国知网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33,综合影响因子:0.095。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省重点实验室、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38个。
类型 | 名称 |
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省重点实验室 | 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精细陶瓷与粉体材料 |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农药无害化应用重点实验室 |
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 复(配)合农药新制剂研制与开发、道地药材湘玉竹GAP生产与加工 |
省级研究基地 | 湖南省梅山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 |
省级众创空间 | 湖南省“农创空间 |
科研成果
自2017至2022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师主持科研项目528项,其中国家基金获立项1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 5 项,省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41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50篇,出版著作59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18项,发明专利37项,获实用新型、外观、软件著作权等649项。
校园文化
校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徽为双圆形,内环底色为深蓝色,中间是由波浪与两颗星星组成的白色图案;外环底色为蓝色,上方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中文名称,下方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英文名称。

校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名字体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光召院士于2004年题写。

校训校风
校训: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
校风:人才至上,仁爱满园

校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旗为红底白字长方形旗帜,学校校徽位于正中,校名中英文字体为白色,中文校名位于标识下方,英文校名位于中文校名下方。

校歌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歌是由龙红年作词、谭建光作曲的《梦想飞翔》。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刘铁铭 |
党委副书记 | 李军林 |
副校长 | 陈志国、刘铁峰、朱强、刘建勋、曹鑫 |
纪委书记 | 凌艳平 |
党委委员 | 金志方 |
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4月11日
历任领导
历任校党委书记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党委书记 | 柏连阳 | 2010.8-2013 |
党委书记 | 刘和云 | 2021.1-2023.3 |
历任校长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柏连阳 | 2009.4-2010.8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刘和云 | 2013.10-2021.1 |
校长 | 刘铁铭 | 2021.1-2023.3 |
校友情况
姓名 | 简介 |
李肯立 | 长江学者 |
卿凤翎 | 长江学者 |
傅胜龙 | 大汉集团董事长 |
所获荣誉
2010年-2021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连续5年获得湖南省“平安单位”称号。
2016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评“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
2017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得湖南省十大“平安学校”称号。
2019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评湖南省2019年度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被省水利厅、教育厅联合发文授予湖南省“节水型高校”称号。
2022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被评为“湖南省绿色学校创建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