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县域面积为2021平方千米,2022年末元谋县常住人口为19.78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元谋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元谋县

英文名

Yuanmou County

面积

2021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01°35'~102°06',北纬25°23′~26°06′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云南省

所属自治区

楚雄彝族自治州

行政类别

县级

下辖地区

3个镇、7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532328

人口

常住人口19.78万(2022年)

方言

元谋方言、川黔滇方言(苗语)、北部方言(彝语)、中部方言(彝语)等

民族

汉族、彝族、傈僳族等

GDP

1266782万元(2022年)

人均GDP

63786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26543元(2022年)

著名景点

物茂土林、元谋人世界公园景区、元谋人博物馆、新华浪巴铺土林、凤凰湖公园等

邮政编码

651300

政府驻地

元马镇龙川街65号

电话区号

0878

火车站

元谋西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yncxym.gov.cn/外链

简介

元谋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金沙江中上游极南转弯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四周高、中间低,由东、南、西、北向龙川江、金沙江倾斜。属于北热带到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区,局部气候立体,一年中干湿分明、气候燥热、长夏无冬。大理政权时期,元谋南部设华竹部;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为元谋县;1950年1月19日元谋县解放,解放初期隶属于武定专区;1958年4月元谋县归属楚雄彝族自治州。截至2023年,元谋县下辖3个镇、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元马镇龙川街65号。

2022年,元谋县生产总值为1266782万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5 : 35.5: 39.5。元谋县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制造、文化旅游康养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蔬菜和麦类为主的“育繁推”种业体系。县内G108、S227、G5京昆高速公路以及昆明至西昌动车横穿腹地,楚攀天然气管道过境新华乡,金沙江三级航道常年通航,公路、铁路、水上航运、管道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通畅便捷。

元谋县是“东方人类故乡”“冬早蔬菜之乡”“绿色康养之乡”“南繁育种天堂”,境内元谋人遗址、元谋古化石地点、大敦子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元谋花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茂土林、元谋人世界公园入选国家AAAA级景区。

名称由来

元谋县因千里马的传说而得名。《华阳国志》记载,“或产骏驹,马日千里。今有天马径,厥迹存焉。”元谋两字出自傣语,“元”字意为飞,“谋”意为马,指会飞的骏马,即天马。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元谋是人类发源地之一,170万年前便有元谋人。唐虞时代,元谋居南交、昧谷之间;夏禹时代,为梁州外境,髳濮之属。西周、春秋时期为百濮地;战国时期改百濮地为滇地,隶属滇地。

秦汉至三国时期

汉朝元鼎六年(前111年),开设越嶲郡。西汉时期,该县北部设立三绛县(今姜驿乡),隶属越巂郡,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纳入中原王朝版图的郡县之一;该县南部归属益州郡弄栋县。东汉时期,三绛县改为三缝县。蜀汉时期,三缝县又改为三绛县,该县南部隶属云南郡蜻蛉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时期,该县东、西、南部属宁州,北部并入益州会无县(今四川会理县)。东晋时期,该县金沙江以南属于建都郡,金沙江以北属于越嶲郡会无县。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该县南部设甘泉县,隶属于伊州;武德七年(624年),该县设置西豫州;贞观三年(629年),该县改为縻州,下辖磨豫县(今元谋县老城乡、茂易乡)、七部县(今江边乡);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该县设隶縻州都督府,管理縻州、望州(今禄丰县广通镇)、謻罗州(今禄丰县罗茨坝子);麟德元年(664年),该县设置姚州都督府,后裁撤縻州都督府,磨豫县、七部县由戎州都督府所管辖。

宋元时期

南诏至宋大理国时期,该县南部设华竹部,汉语地名为石峡,又名环州,隶属威楚府;该县金沙江以北属于绛部(今姜驿乡),隶属会川都督府(今四川会理市),后并入閟畔部(今昆明市东川区)。蒙古政权时期,该县隶属于罗婺万户府。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改罗婺万户府为北路总管府,该县隶属北路总管府;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北路总管府为武定路军民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景东世袭土司广哀任元谋土官,将华竹部改为元谋县,“元谋”二字首现于《元史》,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武定路军民府为武定军民府,元谋县隶属武定军民府。嘉靖年间,改土设流,区划由五甸改为五里,辖境不变。清朝康熙年间,元谋县改里设马(乡级)。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武定军民府为武定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武定府为武定直隶州,元谋县隶属武定直隶州,下辖清溪、南号、乌山等6个乡、241个村。光绪四年(1878年),元谋县迁到马街(今元马镇)。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元谋县隶属滇中道。1916年废道,元谋县直属云南省。1918年,元谋县划为武定县姜驿分县。1930年,推行地方自治,省裁姜驿分县,元谋县设6区,下辖马街镇、62个乡。1938年改区设乡,实行保甲制度,元谋县设11乡,下辖73保、701甲。1940年,推行新县制,将县城马街镇由华竹乡拆出,建立元马镇,元谋县共设1个镇、11个乡,下辖保甲不变。1944年1月,将元谋县1个镇、11个乡合编为1个镇、5个乡,下辖36保、504甲。1947年,全省划为13个行政专员区,元谋县隶属第八行政督查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19日,元谋县解放,解放初期隶属武定专区。1953年,武定、楚雄2个专区合并为楚雄专区,元谋县隶属楚雄专区。1955年11月,楚雄专区将武定县所属的阿卓、卡莫、江边、骂拉莫、芝麻、以都拉、贡茶、姜驿8乡及环州区2个乡划入元谋县,元谋县共有30个乡。1956年12月,大姚县所属的新华、大河边2个乡划入元谋县,元谋县共有32个直辖乡。1958年4月,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归属之;10月,元谋、武定两县合并为武定县,成立元谋片。1959年11月,由武定县分出,恢复元谋县。

1966年10月,武定县羊街区及所属木溪悟、花同、高姑、己波龙、甘泉、平安、平地7个公社并入元谋县,元谋县设元马、老城、羊街、班果、苴林、江边、姜驿7个区和元马镇,下辖60个公社。1969年,改区为人民公社、改小公社为大队。1984年,进行农村体制改革,设区建乡,改公社为区,改大队为乡,元谋县设元马、黄瓜园镇及元马、老城、羊街、花同、班果、新华、苴林、物茂、江边、姜驿10区,下辖62个乡、10个办事处、9个区辖镇。1988年,农村规模再次调整,改区为乡,改乡为行政村,元谋县设11个乡、2个县辖镇,下辖71个行政村、10个办事处。

2005年,元谋县设元马、能禹、黄瓜园3镇及老城、羊街、花同、平田、新华、凉山、苴林、物茂、江边、姜驿10乡,下辖5个社区、74个行政村,708个自然村。2005年12月,元马、能禹2镇合并为元马镇,黄瓜园镇、苴林乡2乡镇合并为黄瓜园镇,羊街、花同2乡合并为羊街镇,元谋县设元马、黄瓜园、羊街3镇及老城、平田、物茂、新华、凉山、江边、姜驿7乡,下辖77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理

位置境域

地处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地处东经101°35'~102°06'、北纬25°23′~26°06′,东西最大距离为4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78.3千米,总面积为2021平方千米 。北越金沙江与四川省会理市接壤,西邻大姚县,西南连牟定县,西北与永仁县毗邻,东倚武定县,南接禄丰市。县城距州府楚雄134千米、省城昆明156千米、四川攀枝花139千米。

元谋县

气候

属于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局部气候立体。因受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一年中干湿分明、气候燥热、长夏无冬、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晴天日数多、光质量好,属高日照区,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6倍,素有“天然温室”之称。2022年平均气温为21.6度,年日照时数为2943.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637.5毫米。根据元谋县气象站40多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元谋县多年平均气温21.9℃;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5~8月份,为40.0℃,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2月,为14.7℃;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0.8℃;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61.5小时,相对湿度54%,多年平均霜期为2天;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实测最大风速23.0米/秒(风向S);多年平均蒸发量(20cm观测值)3830.3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624.9毫米,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171.3毫米。

元谋县

地质

地质构造

元谋地区地质构造属于康滇背斜中段,可分两个次一级结构单元。以东山大断裂为界,以东为元谋中生代台凹,以西为元谋台凸,元谋盆地为新生代断陷堆积盆地。元谋台凹在印支运动以后,曾一度急剧下沉,堆积了巨厚陆相红层;燕山运动对本区影响较大,因而朱罗晚期和白垩早期地层尚有沉积,造成朱罗系和白垩系之间的假整合现象;随之延续的燕山运动,奠定了东山地层的基本构造形态。主要构造线呈南北向元谋断陷盆地自第四纪以来,表现为相对沉陷,盆地内堆积了700余米的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即下伏更新世早期河湖相砂、粘土层,倾向东,厚600多米;上伏更新世中晚期与全新世,冲积、洪积砂石层,厚60多米。

地层

元谋县县城出露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冲湖积,为粘质粉细砂土、含砾粘质砂土、砂质粘土夹粘土及少量的泥炭和中细砂层,大面积分布于元谋盆地内,最厚达数百米;山前洪积物呈带状分布于元谋盆地东部,覆盖于冲湖积层之上,由砂砾碎石混块石、孤石组成,厚数十米;全新统冲洪积层为现代河床及阶地堆积物,由砂卵砾石混块石和砂质粘土组成,厚度大于十余米,沿龙川江流域分布于元谋盆地。

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内的康滇地轴中南端、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内侧,构造线呈南北走向。以元谋大断裂最具代表性,该断裂由元谋盆地东山山麓通过,总长达数百千米,属压扭性逆冲断裂,对区域地质构造起着控制作用。

龙川江两岸河床堆积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河床相冲洪积层,由漂石、卵砾石、粗细石英质沙、砂土等混杂堆积,上部卵砾石、中细粉沙及砂土,结构松散,下部中等密实,且大砾径漂石、砾石增多。

地形地貌

元谋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金沙江中上游极南转弯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四周高、中间低,由东、南、西、北向龙川江、金沙江倾斜。境内河流、山脉呈南北向展布,与构造线方向一致。龙川江由南向北纵贯元谋盆地西缘。元谋盆地海拔1050m~1400m。县城位于元谋盆地中部,地处龙川江、大箐河Ⅰ、Ⅱ级阶地上。

地形分临河坝区、台地半山区、四周丘陵山区三个地带,山脉分属三台山、百草岭、鲁南山三个山系,主要山峰有雷应山、石碑山、三月三山、大营盘山、祭牛山等。县城海拔为1078米,境内最高点大营盘山海拔为2835.9米,最低点姜驿乡黑者村海拔898米。县境内整个地势自南向北梯形向金沙江河谷逐级倾斜,东南均向龙川江河谷下降,形成一个东南高、西北低,四周高、中间低的“簸箕凹”形状。

水文水利

水文

元谋县境内的河流分两大水系,即龙川江及支流属金沙江水系、羊街镇东南部的依轱轳河为元江水系。元谋县有常流河19条、总长435千米,季节河流46条、总长330千米。县境内有常流河金沙江、龙川江、勐岗河、蜻蛉河、龙街河、永定河、班果河、羊街河、丙巷河、元马河(老城河)、挨小河、大箐河、太平河(贡茶河)、姜驿河、卡莫箐、帕郎小河、依壁河(滴水箐河)、依轱轳河等,河流水质保持III类水质。金沙江属长江上游段,州境内干流全长151.9千米,元谋县境内长52.32千米。龙川江是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是流经州境内中心地带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南华县天申堂乡苴力辅,向东流经南华、楚雄,转北流经禄丰、牟定、元谋,在元谋县江边乡龙街村汇入金沙江;河道长254千米,流域面积9254平方千米,元谋县境内长63千米。

元谋盆地富水块地下水储量丰富,年地下水径流模数1.24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地下水0.25万立方米。热水塘、摩诃温泉流量稳定,水温37℃~44.5℃,素有“神泉”之称。

水利

至2020年,县域内共有水库、坝塘2193座,总库容量14963.15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9301.15万立方米。到2021年底,元谋县小水电站建成9座,总装机2.1万千瓦,年发电量0.13亿度,产值0.04亿元;乌东德水电站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89.1亿千瓦时。2022年,元谋县共设16座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为1.36亿立方米;8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均为地表水;2个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元谋县坛罐窑水库、元谋县挨小河水库)。境内建设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年均节水量2158万立方米,节水率为48.6%,节肥节药率达30%以上。

土壤

元谋县土壤土类有棕壤、黄棕壤、红壤、燥红土、紫色土、石灰土、冲积土、盐土、水稻土,共有14个亚类、25个土属、51个土种。棕壤分布于海拔2600~2835.9米,面积约31.9467平方千米;黄棕壤分布于海拔2200~2600米,面积约112.4367平方千米;红壤分布于海拔1300~2200米,面积约453.9167平方千米;燥红土分布于海拔898~1300米,面积约417.5527平方千米。此外,海拔2300~2400米的阳坡为紫色土,面积约751.4547平方千米;石灰土分布在石灰村以南,面积约0.434平方千米;冲积土分布在河流两岸,面积约5.564平方千米;水稻土多分布于低海拔地带,面积约97.3107平方千米;盐土面积约6.7453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元谋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元谋县共有耕地318.9529平方千米、园地76.5629平方千米、林地1075.8657平方千米、草地346.9191平方千米、湿地7.8582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6.8053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30.939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7.3793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元谋县矿产资源有铁矿、铂钯矿及其伴生的稀贵金属、花岗岩、大理岩、冶金用石英岩和化肥用蛇纹岩等矿产等,以铁矿、铂钯矿、长石和大理岩等著称。现已探明且保有资源量较大矿产资源有铁矿石4957千吨、铜32445吨、镍44728吨、铂族金属11692千克、铱157千克、铑89千克、锇100千克、钌72千克、金483千克、化肥用蛇纹岩6673千吨、冶金用石英岩3100千吨、石膏789千吨、水泥用灰岩1310千吨、水泥用大理岩920千吨。

县内已发现矿产地(矿点)广泛分布于县域各地,但相对集中于姜驿—物茂—黄瓜园—平田—元马—老城一线县域中部南北向地带。铁矿、铂钯矿及其伴生稀贵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该地带南部;石膏矿集中分布于该地带西北角芝麻地区;花岗岩集中分布于其西部物茂、平田乡;水泥用灰岩、大理岩及石英岩等石材矿产则主要在该地带东南段产出;这种分布特点对形成规模化矿业基地甚为有利。

水资源

2021年,元谋县水资源总量为1.59亿立方米,石鼓以下干流水资源区面积为2026.3平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2.9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1.59亿立方米,常年年径流量为2.1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29亿立方米;年末元谋县水利工程蓄水量为1.13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元谋县林地面积为1393.7659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积为1044.7676平方千米,活立木蓄积量为18.8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1.470%。2022年,新增人工造林面积23.35平方千米,自然湿地保护率50.1%。

光热资源

元谋县光热资源充足,是全省12个光伏资源最佳开发区之一。年日照为2751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6740兆焦/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63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日照丰富,太阳辐射能量较高,元谋坝子周边地形海拔一般在1200米以上,空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损耗较少,太阳总辐射值最高月与最低月之比在1.5以下,年内月太阳总辐射值变化基本稳定,有利于太阳能能源的稳定输出,工程开发利用价值较高。2021年底,建成光伏电站5个,总装机19万千瓦,年发电量3.1亿度,产值2.61亿元。

风力资源

元谋县属于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风资源优势明显。根据气象资料,多东南风,元谋县历年月平均风速为2.5米/秒,预计可开发风电资源量约22万千瓦。2021年底已建成2个风电场、装机9.9万千瓦,风电场自投产至今,累计安全生产3956天,年发电量2.74亿度、产值1.67亿元,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至2000年,元谋县共有种子植物170科、724属、1297种(含变种和常见的栽培植物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4属、23种,被子植物163科、710属、1274种。县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攀枝花苏铁、扇蕨、华重楼、龙棕、红椿等19种,其中攀枝花苏铁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为中国特有的古老残遗种,生长良好的雄株可年年开花,雌株亦可两年开花一次,观赏价值高,是优美的庭院观赏植物;扇蕨为中国特产的一种奇异的蕨类植物,植株高达65厘米,可作观赏栽培。

攀枝花苏铁

元谋县

元谋县

元谋县

自然保护地

元谋县共设立2个自然保护地,即元谋土林州级自然保护区、元谋风景名胜区(省级)。元谋土林自然保护区属州级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9.9551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等古生物遗迹及土林地貌景观、地层剖面和构造剖面等地质遗迹。元谋风景名胜区于1993年设立,属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为159.3平方千米。2023年3月,启动《元谋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编制,计划元谋土林州级自然保护区整体并入云南元谋地方级风景名胜区,元谋县共有一个自然保护地即元谋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223.4389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境内以干旱、局部洪涝为主,兼低温、冰雹、大风、雷电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因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气温常年较高,蒸发力强,是州内最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成为当地基本县情。元谋县旱、雨季分明,雨季局地暴雨发生频繁。元谋县地质灾害发生受降水影响,主要发生在汛期,每年汛期降水时间较长并伴随多次短时强降雨,连续降水时,各类地质灾害险情明显增多,尤其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表现出较强的同发性、突发性。

2010年7月28日凌晨1时,元谋县突降暴雨,12小时内降雨量剧增,其大箐河流域所处的凉山乡降雨量达93毫米;2010年8月1日中午元谋县凉山乡境内再次突降暴雨,1小时内降雨量达49毫米,经实地测算,两次降雨形成的最大洪峰流量均造成大箐河超过50年一遇的校核洪水标准。2016年9月15日至16日,楚雄州东部、北部发生持续性暴雨、大暴雨,黄瓜园镇降雨量达96.1毫米;9月17日8时,强降雨导致黄瓜园镇海洛村及朱布村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涌入龙川江,在黄瓜园镇朱布村(雷布大箐和龙川江交汇口)、海洛村(海洛大箐和龙川江交汇口)形成2个堰塞湖。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5月17日,元谋县下辖3个镇、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地为元马镇龙川街65号。

区划详情

类别

区划名称

元马镇、黄瓜园镇、羊街镇

老城乡、平田乡、新华乡、物茂乡、江边乡、姜驿乡、凉山乡

资料来源:

政治

元谋县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元谋县委员会书记

刘文跃

元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周应张

元谋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开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元谋县委员会主席

高发银

截至2023年8月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元谋县常住人口19.78万人,出生率6.29‰,死亡率7.05‰,自然增长率-0.76‰。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2022年末元谋县总人口217389人,其中乡村人口129157人,城镇人口88232人。全年出生人口1512人,死亡人口1618人,户籍男女性别比为103.76。

民族

元谋县境内有汉族、彝族、傈僳族、回族、苗族等34种民族,万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傈僳族。在2022年总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91319人,占总人口的42.01%。其中彝族人口为66539人,占总人口的30.61%,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86%;傈僳族人口为19674人。

元谋县汉族各乡镇均有,多居住坝区的龙川江、动冈河、蜻岭河、永定河、班果河沿岸,聚居较大的村落除集镇外,有元马镇热水塘、大沟,直林乡牛街、河西、直林大村、直林小村,物茂乡大物茂、多克等村;彝族各乡均有居住,其中较为集中的有羊街镇、老城乡、凉山乡、物茂乡等乡镇,其中较大聚居村落有挨小村、湾保村;傈僳族主要分布于能禹镇、姜驿乡、江边乡、老城乡,其余乡镇也有少数傈僳族居住;回族聚居在元马镇军营湾、张二村、小团山,能禹镇红坡村,黄瓜园、直林、老城等乡镇机关有部分散居人口;傣族原聚居在龙川江、冈河沿岸,县分布在元马镇法那禾、热水塘小村、老康塘,老城乡大月旧,黄瓜园镇雷布诸村;蒙古族分布在元马、姜驿、能禹、黄瓜园、平田等乡镇;满族分布在在元马镇、能禹镇、黄瓜园镇、江边乡、姜驿乡、羊街乡。

语言

元谋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云南片滇中小片的一个方言点,共有22个声母、31个韵母、4个声调。其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对应调值为44、31、53、213。少数民族语言方面,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其方言在元谋县内分为北部方言、中部方言;傈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其方言在元谋县内为川黔滇方言。

宗教信仰

截至2005年,境内宗教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共设立54个宗教活动场所。

基督教

基督教为汉族、彝族、傈僳族、苗族所信仰。于1906年传入元谋县,由武定县滔谷基督总堂集会处牧师传教于此,并建立基督教堂一座。1957年,基督教堂被毁;1979年,教徒集资、政府补贴部分资金重建教堂;1985年,元谋县有教徒700余人;2005年,元谋县有48个基督教堂点、127位教牧人员,5937名教徒。

佛教

佛教于唐朝时期传入元谋县,明朝时期建立寺庙,清康熙间佛教进一步发展,县境内有大慈寺、报恩寺、西林寺、回龙寺等佛教寺庙,除报恩寺颓废外,其余寺庙均有僧尼常住,职业僧尼60余人。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修建董中山寺、复兴寺、安龙寺;2004年,增设凉山活佛寺活动点;2005年,实有佛教活动场所5处,僧尼8人,信教人员3846人。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由元朝时期塞典赤治滇回族传入元谋县。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张二村修建元谋清真寺;光者三十年(1904年),元谋县共有穆斯林490人;民国末期,元谋县共有穆斯林540人。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1985年,元谋县人民政府拨资4万元,对清真寺进行修缮,迁出占据寺院的城北小学,活动复炽。2005年,元谋县有阿匐8人,穆斯林人员1545人,宗教活动场所1处。

经济

综述

元谋县主要产业有现代农业、现代种业、绿色能源及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制造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龙头企业有果蔬种植及其加工、营销企业等。2022年初,元谋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元谋县果然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元谋县县“国字号”农业重点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2021年,元谋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亿元,达115.53亿元,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21年度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2022年,元谋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68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 : 35.5: 3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位居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

第一产业

元谋县聚焦蔬菜、水果、制繁种优势特色产业,力争成为全国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现代农业示范县。依靠气候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初步形成以蔬菜和麦类为主的“育繁推”种业体系,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云南农大等105家科研单位和种子生产企业常年在元谋县从事种子繁育与杂交后代加代工作。作为“全国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每年有70多万吨蔬菜产品销往北京、上海、重庆等近200个中国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冬早蔬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2.8%。

2022年元谋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约345.1587平方千米、蔬菜种植面积约129.0387平方千米、水果种植面积约93.7673平方千米、烟叶种植面积约为13.268平方千米、油料种植面积约6.5193平方千米。元谋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为50.11︰49.89,全年粮食总产量93158吨,其中夏粮6439吨,秋粮86719吨。2022年3月24日,元谋县被评为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2022年元谋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317109万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3%。

第二产业

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3+2+3”产业体系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元谋县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制造产业集群。2022年,杭州帷盛科技有限公司、元谋美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楚雄光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于元谋县落地投产。该县推进100万千瓦金沙江干热河谷复合型光伏平价上网基地项目、建设华能新能源(元谋)有限公司164.5万千瓦光伏项目,累计建成新能源发电站8个,总装机达310兆瓦,2022年累计发电5.58亿度,实现产值1.92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5%。

2022年,元谋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449517万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2%。共计4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资质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5088万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0276万元。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方面,元谋县以打造文化旅游康养百亿级产业集群为主。元谋县先后荣获云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等殊荣,2022年云南凤凰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元谋人博物馆荣获“2019年我最喜欢的云南旅游景区”,大沟社区、雷丁村2021年获评省级旅游名村。2022年,元谋县接待中外游客49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0.9亿元,分别增长181.56%、104.44%。

2022年,元谋县组织5户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参加2022年省级“彩云购物节”“彩云消费券”系列促消费活动,15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申报省级2021年“千企冲刺”销售竞赛奖励资金120万元,兑付73户商贸流通市场主体政策扶持资金561.76万元;元谋老字号凉鸡餐饮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第七批云南老字号”,老字号企业实现零突破;元谋县绿色食品产业园智慧冷链物流建设专债项目被国家项目库锁定。2022年,元谋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500156万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2.5%。

经济功能区

元谋绿色食品产业园(元谋县工业园区)始建于2013年,总投资78亿元,总占地面积约7.02平方千米,可利用土地约2.7平方千米。在空间结构布局上,按照“一心两轴”的空间结构,即综合服务核心、依托两条主干道路的产业发展主次轴,落位商贸物流、科研观光、包装工业、食品加工四大功能版块。2022年1月至6月,入园企业达15户,其中建成投产8户、在建3户、开展项目前期工作4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元谋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5所,包括40所公办幼儿园、32所民办幼儿园、59所小学、11所初中、1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教职工2966人,其中专任教师2091人;在校学生30246人。元谋县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96.80%,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95%,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8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75%,残疾儿童入学率98.21%。

元谋县第一中学

位于元马镇元东路36号,属于一级三等完全中学。该校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园林单位”“云南省文明交通示范学校”等殊荣,多次荣获楚雄州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一、二、三等奖和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一、二、三等奖。

元谋县

医疗事业

2022年末,元谋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2个,其中医院5所,卫生院11所(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77所,门诊部3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健康教育所(站、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急救中心(站)1个,卫生监督局(中心)1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640人,其中执业医师446人,执业助理医师151人,注册护士831人;设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38张,其中医院床位1141张、卫生院床位382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15张)。

元谋县第一人民医院(原元谋县人民医院)于2023年4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位于位于元谋县元马镇凤凰大道环岛南侧,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诊、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型二级甲等综合人民医院。全院开设19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元谋县中医医院(元谋县彝医医院)为非营利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有科室23个,其中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2个,职能科室10个。2019年4月,院区整体搬迁至元马镇福源街。

元谋县第一人民医院(原元谋县人民医院)于2023年4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位于位于元谋县元马镇凤凰大道环岛南侧,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诊、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型二级甲等综合人民医院。全院开设19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

元谋县中医医院(元谋县彝医医院)是一所以中医诊疗为优势,集医疗、教学、康复保健为一体的非营利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有科室23个,其中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2个,职能科室10个。2019年4月,院区整体搬迁至元马镇福源街。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元谋县共有1处图书馆、1处博物馆、1处文化馆(10处分馆)、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元谋县花灯剧团)、1处纪念馆,1个文管所,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此外,元谋县建立1个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发射台,电视覆盖率达99.3%,广播覆盖率达99.4%。

元谋县

元谋县图书馆

位于滇中高原北部京昆高速公路永武段入元谋县城联络线南侧,新馆于2017年1月15日全面完成布展工作并对外免费开放。建筑总面积10077平方米(总馆面积4638平方米、分馆面积3809平方米、流动服务点面积1630平方米),建筑外形为五层框架结构,现有藏书共计13万册。2018年8月13日,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元谋县

元谋县红军长征纪念馆

位于元谋县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景区内,2014年9月12日该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首次布展时共陈列43组、108件珍贵红军遗物。馆内共展出6个系列内容,即伟大的壮举——长征、中央红军长征过云南、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云南、中央红军长征过元谋、解放元谋的艰苦斗争、元谋县革命英烈名录及杰出人物。

科技事业

2022年11月25日,元谋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科技入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接会,共签约9项科技项目,签约金额达16.69亿元。2022年末,元谋县专利授权量达81件,发明专利有效量增至27件,发明专利增长率居全州第二;商标注册申请达199件,累计注册商标有效量达1146件,共有4户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有7位院士专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达22家,其中新增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达8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7户;共有县级以上独立自然科研单位1个,科研单位人员100人,其中科技人员100人;全年科研项目立项2项,组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3期,参加培训人数150人。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荒漠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2021年,国家林草局批复成立元谋基地,其依托和支撑单位为中国林科院高原林业研究所,具体位置为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站及共建单位元谋国营林场(物茂乡)。元谋基地占地面积2003亩,均为国有林地,该基地开展长期科学研究和资源保存工作,对该区域主要珍稀、特有、濒危的乔、灌种质资源进行基本保护和保存,大力开展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中国科学院邱占祥院士工作站

邱占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新生代地层和哺乳类化石研究。中国科学院邱占祥院士工作站属于云南省考古领域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将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技术力量,组建专业研究团队重启“元谋人”发掘研究工作。

体育事业

2022年元谋县共获得州、省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奖牌6枚,其中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4枚。截至2023年7月,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以元谋人广场(县体育馆)、凤凰湖公园、凤仪公园三大群众体育健身中心为核心,构建城区15分钟健身圈。元谋县已建成各类体育场地(馆)794块,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2.66平方米,城乡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公共文化体育场馆设施

名称

服务开放项目

地点

元谋体育馆

篮球、体育赛事、体育训练、体育培训、大型会议培训、会议讲座、文娱演出活动等

元马镇元昆路8号

元谋县全民健身中心

篮球、网球、气排球、羽毛球等

元谋体育馆西边

元谋县室外灯光篮球场

篮球活动、篮球训练、篮球赛事等

元谋体育馆西边

元谋县老年人活动中心

(全民健身中心)

乒乓球、气排球、地掷球、棋牌等

元马镇乡龙井街与胜利街交叉路口

资料来自:

人居环境

2022年,元谋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1.99,各监测指标评价均为二级及以上,空气质量均达标。此外,元谋县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0.2dB(A),总体水平为二级,评级结果为较好;元谋县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67.8dB(A),强度等级为一级,评级结果为好。水质方面,元谋县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县控断面水质均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100.0%;2个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8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的地表水基本项目常规指标均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要求。

截至2023年3月28日,元谋县建成4A级景区元谋人世界公园,3A级景区凤凰湖公园,新增健康步道10余千米,建成一街一景、一路一品、四季有景的林荫大道20条,建成综合公园2个。建成区绿地达3.6299平方千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11平方米/人,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6.22%,林荫路覆盖率达85.75%。

社会保障

2022年底,元谋县有老年人3.34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6.60%。有各类养老设施34个,可提供养老床位1404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有床位1.4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0个,提供床位394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20个,提供床位180张;社会力量兴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4个,提供床位830张。

2022年末,元谋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1787人,其中在职职工16927人,离退休职工486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02655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8683人,领取失业保险金532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325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31587人,其中本年新参保1990人;全年累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1524.4万元,共计40433人次;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827.6万元,共计98787人次,共有敬老院10个,共收养老人81人。

交通

综述

2020年,元谋县基本形成以高等级公路、铁路为主,水运为辅的覆盖广泛、内畅外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至2023年,元谋县内G108、S227、G5京昆高速公路、昆明至西昌动车横穿腹地,金沙江三级航道常年通航。元谋县是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公路、铁路、水上航运、管道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通畅便捷。根据《楚雄州“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元谋县规划建设元谋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元谋港水运物流园区、元谋港,其中元谋港将被打造为拥有单个泊位1000吨级及以上的内河港口。

公路

至2011年,元谋县共有县级公路1条,长73千米,通往县城和四川省攀枝花市;乡级公路30条,总长214千米,12个村民委员会通公路。2020年,元谋县建成及改造县乡公路239.97千米、村道418.35千米。2022年,县内公路通车里程为2320.6千米,其中等级公路共1326.8千米,建成G108、S227以及G5京昆高速公路。元谋县计划提升改造项目有省道S216元谋至一平浪公路89千米、省道S218元谋至楚雄公路122千米、省道S324元谋至大理公路174千米。另外,牟定至元谋高速公路规划里程为49千米,匡算投资118亿元;元谋至大姚(新街)高速公路规划里程80千米,匡算投资158亿元,皆处于工可阶段。

铁路

元谋县境内经过新、旧成昆铁路,旧成昆铁路经过元谋站,该站于2019年12月30日零时起正式停止办理客运业务,如今承担货运功能;新成昆铁路经过元谋西站,该站于2019年12月30日开始办理客运业务。旧成昆铁路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全长1096千米,设计时速80千米,于1958年7月开工建设,1970年7月建成通车。新成昆铁路起自成都南站,沿途经过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昆明市,终至昆明站,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

元谋县

截至2022年12月,元谋西站开设动车24趟,日常开行21趟、周末线3趟。另外,规划建设中老泰铁路联络线,即永仁——楚雄——元江铁路。

航运

元谋县通航河道有金沙江,航道境内长56千米,设有龙街、湾子、黑者、万德勒、伊里古、丙弄等8个横渡口,其中龙街为主要渡口;逆水航行108.2千米至攀枝花,顺水航行70千米至禄劝新滩,可行50~100吨机轮。2011年末,元谋县共有各类船舶103艘,船舶总客位572个;水运客运量43万人、客运周转量292万人·千米,货运量31万吨、货运周转量107万吨·千米。2023年,元谋县龙街码头建设项目通过批复,新增1个200客位客船的综合泊位,客运设计通过能力达到58.7万人次/年。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11月,元谋县共投放班线客车31辆、城乡公交车64辆、巡游出租汽车66辆、网约车61辆,开通客运班线17条、城乡公交线路26条,覆盖元谋县10乡镇驻地、67个村委会。

人文

综述

因孕育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元谋县被誉为“东方人类发祥地”。县境内古生物化石资源种类众多,包括1.8亿年前的姜驿恐龙、800万年~700万年前的元谋蝴蝶古猿、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和新石器以及青铜器时代等地点及文化遗存。红军长征过元谋是“巧渡金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长征光辉史诗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2012年1月7日,元谋红军长征革命遗迹被选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元谋县设立72个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拥有4000余件套文物藏品,含珍贵文物54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敦子遗址包含3个子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谋红军长征革命遗迹含9个子项,为疆界滇、蜀各有攸分等事碑(含《民事判决记碑》)含3个子项。

元谋县境内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级别

名称

类型

批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人遗址

古遗址

第二批

元谋古猿化石地点

古遗址

第七批

大墩子遗址

古遗址、古墓葬

第七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红军长征革命遗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遗址

第七批

为疆界滇、蜀各有攸分等事碑

(含《民事判决记碑》)

石窟寺及石刻

第八批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棋柳新石器遗址

古遗址

第一批

安龙寺及重建安龙寺常住碑记

古建筑

第二批

卡莫摩崖石刻

石窟寺及石刻

第三批

凉山活佛寺

古建筑

第三批

资料来自:

元谋人遗址

位于元谋县上那蚌村。1965年5月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钱方在元谋县进行考察过程中,发现两枚疑为猿人的牙齿化石,经古地磁测定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化石。该直立人被命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直立人”。“元谋人”的发现表明长江流域的云南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地区,为人类起源与发展多元中心论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持。1982年2月23日,元谋人遗址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7月21日上午,元谋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元谋县

大墩子遗址

位于龙川江支流——张二村河北岸一河旁台地之上,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元谋盆地文化堆积保存较好的遗址。于1972年、1973年、1999年进行4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1021平方米,共清理房屋基址46座、灰坑21个、墓葬61座、祭祀坑2个,并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牙器、谷物和动物骨骼等大量种类繁多的遗物。其中房屋分半地穴式房屋、四周挖沟槽再埋柱的地面式房屋、直接埋柱的地面式房屋三类,墓葬主要为竖穴土坑墓、石棺墓、瓮棺墓及圆坑墓,祭祀坑一坑埋狗一坑埋鹿。大敦子遗址是4000年前长江上游原始社会晚期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遗址,2013年3月5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县

凉山活佛寺

又名香山寺,位于凉山乡政府驻地。凉山活佛寺为元谋县明清第一名寺,建于明朝崇祯九年(1636年)。因奉能海闹(现牛街村)阮氏女坐化肉身而得名。《徐霞客游记·校注》滇游日记四记载,徐霞客游元谋时曾见活佛,并作碑志。该寺正殿为单檐歇山顶,装镂花格扇门,典雅古朴、气势恢宏。2013年11月1日被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共42项,含1个国家级、7个省级、22个州级、20个县级。共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82人,包括国家级1人、省级11人、州级35人、县级235人,有省、州、县非遗传习所(传习点)29个。

境内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级别

名称

类别

批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谋花灯

传统戏剧

第二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

口述文学

第一批

彝族摔跤

传统体育与游艺

第二批

凉山乡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第二批

傈僳族民歌

传统音乐

第五批

元谋泡果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元谋彝族擀毡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谋花灯之乡

传统文化艺术之乡

第一批

姜驿石板房建筑工艺

传统技艺

第一批

红彝族服饰制作工艺

传统技艺

第一批

彝族大刀舞

传统舞蹈

第一批

元谋烤乳猪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元谋凉鸡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元谋大炸豆腐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傈僳族剁鸡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土榨红糖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彝族香猪肚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活佛老母的传说

民间文学

第六批

荞饼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六批

元谋水米线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六批

元谋洞经音乐

传统音乐

第六批

傈僳族水酒酿制技艺

传统技艺

第六批

元谋花灯

元谋花灯形成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一个以民间歌、舞、乐为基础,吸收外来剧种、剧目、音乐、表演形式,融合地方山歌、小调和民间舞蹈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其传统剧目分文戏、武戏、庙会戏,其中又分袍带戏和三小戏。袍带戏场面大、人物多,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多为大中型戏。三小戏突出小的特点,即小生、小旦、小丑,以演谐趣小戏为主。元谋花灯有传统剧目72个,花灯曲谱151首。2008年6月,元谋花灯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元谋县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

《阿鲁举热》是彝族唯一的英雄史诗,共4700字,流传于元谋县金沙江南岸小凉山黑彝族(诺苏)地区。通过讲述阿鲁举热一生中的重要经历,反映彝族先民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交替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歌颂氏族、部落和民族形成过程中的英雄祖先。2005年11月,彝族史诗《阿鲁举热》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元谋县

彝族摔跤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彝语称“诺苏史”。比赛时不赤背,仍着平时穿的衣服,通常在“火把节”、彝族过年和婚礼之际举行,是小凉山生产劳动、民风民俗、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彝族传说中的阿鲁举热、惹丁毫星等英雄和传奇人物都是摔跤高手。摔跤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2009年6月彝族摔跤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元谋县

饮食

元谋县属于滇中区,饮食文化表现出民族文化与区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特征,受汉族、彝族饮食文化较多影响;汉族地区有川味注重急火快炒 、嗜食各种泡菜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白族等农业民族习惯炒煮煎烤兼用,稍正式的场合即端上八大碗,彝族等山地民族则保留带游牧生活影响烙印的重烧烤、 烹煮的传统, 傣族等民族有嗜食生肉、 凉拌菜的习惯;酒类方面,云南各地既饮以玉米、稻米、红薯、高粱等粮食制成的高度蒸馏酒, 也饮用以各种果类 、 甘蔗等酿造的低度发酵酒 。

元谋凉鸡

元谋凉鸡是元谋饮食风味中的代表,相传清朝末年,元谋凉鸡就已有整套成熟的制作技艺。具有浓厚的川菜风味以及地方特色,制作时选用1.5千克、冠子小、未打鸣、山区喂养粮食的元谋本地仔公鸡,食用时辅以27味材料调制的蘸料。2019年10月,元谋凉鸡制作技艺被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谋县

元谋烤乳猪

元谋烤乳猪主要流传于元马镇、黄瓜园镇等坝区乡镇的汉族聚居区。与其它地方不同,元谋烤乳猪不采用土窑,而是利用铁棍。采用当地二月龄或三月龄猪仔,宰杀后去除内脏,留下猪仔头部、尾部,将铁棍插入猪仔首尾。以葱叶蘸取丁香、肉桂等香料,涂抹于整个猪身,里外揉匀让佐料充分浸入肉内进行腌制。再将麻油、蜂蜜、妥甸酱油等配料均匀的刷满全身,以木炭文火慢烤直至猪仔皮黄肉香即可食用。

元谋县

元谋县

傈僳族水酒

水酒又称醋酒、杵酒、嫩汁,是傈僳族独有的低度酒。一般在玉米成熟时节酿制水酒,以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等为原料,稗子最佳。制作时首先把粮食捣碎蒸熟,冷却后拌以适量酒曲,装入干净的大瓮中,密封发酵十天左右。散发酒香味时取出酒糟,加入温水过滤除渣,水酒便制作完成。水酒存放时间越长,酒味越浓。

习俗

节日

  •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期间人们点燃巨大火把,以歌舞庆祝,寓意用火把驱赶害虫、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聚集于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进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

元谋县

元谋县

  • 花山节

又称“采花山”,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不限制民族,性别、年龄,均可参与,主办人以酒招待前来采花山的客人。花山场上举行武术、斗牛、赛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赛活动,获胜者由主办人挂红戴花,给予物质奖励。此外,青年男女还可对唱山歌,寻爱寄情,互订终身。

婚姻

在元谋县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傈僳族,90%的婚姻是包办婚姻。婚礼从提亲到礼成共经过喜欢酒、订婚酒、结婚酒3道仪式,婚礼中必备的彩礼有表(寓意以表心意)、银饰等。离婚当天需杀猪,由中间人刻好木刻,并洒上猪血和酒,男女双方对天盟拆,至此完成民族习俗含义上的离婚。对于再婚的傈僳族夫妻,父母将不再操办其婚礼,亲戚朋友也不再参加仪式。

元谋县

艺术

歌舞

  • 彝族大刀舞

彝族大刀舞是存续于元谋县彝族山区的原始民间祭祀舞蹈,多在彝族“火把节”祭火时表演,将原始宗教、节庆歌舞融为一体。该舞蹈激烈奔腾、紧密缠绕、具有勇猛粗犷、雄健彪悍的特点,流行于元谋县羊街镇红彝族聚居区。2005年9月,彝族大刀舞经楚雄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元谋县

音乐

  •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在进行生产活动或婚丧嫁娶时都会唱歌,甚至告状打官司或调解纠纷,也常采用唱调子的方式解决。傈僳族民歌在唱短音符时常大量运用颤音,唱长音时则平直朴素、音色浑厚低沉。按其体裁和形式,大致可分古歌 、情歌、赛歌、祭歌、葬歌、颂歌。2022年12月27日,傈僳族民歌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谋县

元谋县

技艺

  • 元谋彝族擀毡技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擀毡工艺逐渐复苏,在羊街镇、凉山乡广泛应用,流传至今。擀毡制成品适用于高寒地区,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其使用的原料为纯绵羊毛,毡制品有羊毛披毡、马卦等,具有耐磨、御寒、防潮等实用价值。2022年12月27日,元谋彝族擀毡技艺被评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产品

元谋县气候条件利于果蔬生长,为培育该县番茄、青枣、洋葱、葡萄等提供优良环境。此外,元谋县还拥有土榨红糖、泡果、大炸豆腐等纯手工特产。截至2022年底,拥有5件地理标志,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元谋番茄”“元谋青枣”“元谋洋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

元谋县

元谋泡果

传承历史久远,制作技艺从民间流传已有百年的历史,属百年“老字号”,是手工制作的油炸类食品。主要以糯米、蜂蜜、白芝麻、白糖、飴糖、香油为原料,表面金黄油亮,内里呈雪白网状、似丝瓜瓤,入口细腻化而无渣,口感香甜。2019年10月,元谋泡果制作技艺经楚雄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元谋县

元谋青枣

元谋县结合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环境资源,于1999年引入台湾青枣种植。截至2021年末,该县青枣种植品种有台南蜜枣、高朗一号、脆蜜王等,主要种植聚集区集中在元马镇乐甫村委会、黄瓜园镇点连村委会。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降雨少,元谋青枣产品具有营养丰富、甜度高、鲜食肉质脆嫩多汁、口感佳、风味独特等优点。

元谋县

元谋土榨红糖

土榨红糖是一种结晶多元糖,芳香甘甜、口感细滑。元谋土榨红糖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从甘蔗的种植、收割、加工、熬制到成品,所有工序均由手工完成,被评为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特色小镇

“元谋人”远古小镇

“元谋人”远古小镇位于元马镇西侧,总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小镇主要依托“元谋人”这一世界顶级文化资源,打造“文旅互融、城旅互融、旅游惠民”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国家5A级景区,截至2023年6月27日共获2018年度中国最佳特色小镇奖等15个荣誉称号。

“元谋傈僳族第一村”特色小镇

位于县城南部甘塘水电移民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组团片区,距县城约5千米。小镇规划总占地面积为5.82平方千米,以元谋现代“农业公园”为绿色基底,以多彩傈僳族文化为主题,打造集农业观光、傈僳族文化体验、生态美食、康养休闲、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截至2023年6月27日,小镇引进入驻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板块的项目进行开发建设,主要种植种植葡萄、洋葱、释迦等农作物。

地区象征

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网络投票,元谋县确定县树为凤凰木、县花为三角梅,并在元谋县范围内全面推广,已栽种凤凰木6万株以上、三角梅15万株以上。

元谋县

县花

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因花朵一般为三朵花,成三角形对称排列而得名。主要观赏部位是由叶片进化而成的苞片(3片为一组),苞片呈叶状,颜色为紫或红色;花被筒长约2厘米,淡绿,疏被柔毛,有棱。

元谋县

县树

凤凰木属高大落叶乔木,无刺;花期为6~7月,花大而美丽,直径7-10厘米,鲜红至橙红色;果期为8~10月,果实呈荚果带形,长30~60厘米、宽3.5~5厘米,稍弯曲,暗红褐色,成熟时黑褐色,顶端有宿存花柱。

风景名胜

综述

县境内有元谋远古文化、元谋土林文化、元谋红色文化、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元谋花灯文化、元谋饮食文化、金沙江风光、热坝田园风光等8个主类、21个亚类、69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截至2023年5月,县域内设立6个国家A级景区,包括2个国家AAAA级景区、4个国家AAA级景区。

重要景点

物茂土林

位于元谋县物茂乡罗茂勒村西侧,海拔为1050~1200米之间,发育于一套河流相间砾石层、沙层夹粘土层的地层中。整个景区的大动脉由1条1550米主沙沟、34条幽谷组成,分为9个主景点、127个小景点,景区主游道全长2082米。土林分布密集,沿冲沟发育,形态多以城堡状、屏风状、帘状、柱状为主,土柱一般高度在5~15米之间,最高达42.8米,其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褐色等。以物茂土林为背景拍摄的影视作品超过50余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无极》《千里走单骑》《大兵小将》《十二生肖》等。2008年物茂土林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元谋县

元谋人世界公园

位于元马镇凤凰山,依托“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集聚文创、养老养生、温泉度假、农业观光、科普探险、互联网+等多种产业为一体,投入运营温泉水世界、远古大酒店、颐养中心、高空玻璃娱乐系列项目、远古广场音乐喷泉等项目。其中温泉水世界分为理疗养生区、中药养生区、花卉养生区、美容养生区。2021年元谋人世界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元谋县

元谋人博物馆

位于滇中高原北部、京昆高速公路永武段入元谋县城联络线南侧。元谋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馆内收藏展示近4000余件各类珍贵化石标本、200多份展出图片资料、1200多件各类标本及模型,珍贵文物有完整的元谋古猿下颌骨、元代青花绳纹火葬罐等。元谋人博物馆历来重视科研工作,先后出版《元谋人》《元谋古猿》《元谋人发现三十周年纪念会暨古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等学术专著,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走近科学——元谋恐龙公墓》、“元谋人”科学新闻纪录片等。

元谋县

浪巴铺土林

浪巴铺土林自然景观是以流水侵蚀地貌形成土林为主体景观,以水库、河滩、峡谷、奇石为多样性,以古人类遗址及彝族民俗风情为人文,以热坝田园风光为背景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发育于湖相沉积的粉细沙层、粘土层夹少量的细砾石层中。土林高大密集,类型齐全,分为圆锥状、峰丛状、雪峰状、城垣状等多种形状。圆锥状土柱发育完好,一般高3~25米、最高达27米,居元谋土林单体土柱之冠;雪峰状土林规模较大,高达40米。土林顶部以紫红色为主,中上部为灰色,中下部以黄色为基调,其间夹有褐红、灰白、棕黄、灰黑、樱红等多色组成。2019年元谋浪巴铺土林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元谋县

凤凰湖公园

凤凰湖公园南至龙川江大桥,北至凤凰大桥,长约2.6千米,占地面积为274992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景观水系(凤凰湖)、主题雕塑、亲水平台、游客步道、栈桥、儿童游乐场、花灯广场、火把广场、“诗苑”文化广场、绿化带、跨江步行桥、配套建筑等。园内种植凤凰树(县树)、三角梅(县花),并间植攀枝花、酸角树等乡土树及其它热带树种。2019年元谋凤凰湖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元谋县

元谋县

元谋县龙街金沙江渡口红色旅游景区(龙街渡口)

位于云南元谋县江边乡龙街村,金沙江中段,地处元谋县北部,海拔898米,距县城32千米,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灵关道”七大渡口之一。该景区拥有日灿金沙、落水洞、古驿道等景观景点,在中水期和枯水期,用快艇、气垫船、橡皮船、木船和筏子沿江漂流而下。1935年,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在龙街渡口诱敌佯渡金沙江。2004年12月,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景点之一;2023年1月,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景区。

著名人物

姓名

简介

吾必奎(?~1645年)

元谋县人。傣族,世袭土司,其家族统治元谋300多年

陈时夏(?~1738年)

字建长,元谋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清朝大臣

李合(?~1781年)

字墅云,号汇川,元谋县人。雍正壬子年(1732年)举人,任河东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知县

张万育(1892~1968年)

号志和,元谋县人。花灯知名艺人、教师

文嘉富(1924~2004年)

元谋县人。元谋县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杨世杰(1928~1971年)

元谋县人。曾任南京大学党委常委、教务长

起家才(1954~1979年)

元谋县人。1975 年入伍,次年入党,任35213部队82连班长。曾参加越南反击战,烈士

李新春(1957~1979年)

元谋县人。中国共产党员,1975年1月入伍,任35213部队班长。曾参加越南反击战,烈士

杨起鸿(1992年~)

元谋县人。2011年至2016年就读于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大四期间返乡创业,现任元谋鸿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楚雄州第四届青联委员,云南省第十一届青联委员

重要荣誉

2016年,元谋县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元谋县。2017年12月6日,元谋蔬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20年6月30日,元谋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同年11月25日,被评为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4月1日,元谋县荣获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同年12月7日,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3月24日,元谋县被评为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同年6月,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位列第50名;12月29日,被评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注释

[a]

按常住人口计算

[b]

系泰语,意为泰族男人头上的发髻

[c]

东晋常璩所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

[d]

以女性为100计算

[e]

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f]

涵盖高中学历教育、初中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