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旭烈兀(Hülegü Khan,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蒙古帝国军事家,伊儿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第六子,母为唆鲁合贴尼,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孛儿只斤·旭烈兀的:人物介绍、施政举措、主要影响、人物评价、人物关系、影视形象、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孛儿只斤·旭烈兀

外文名

Hülegü Khan

身份

伊儿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第六子

所处时代

元宪宗至元世祖时期

祖籍

漠北

去世日期

至元二年(1265年)

主要成就

摧毁木剌夷宗教国、灭亡阿拔斯哈里发政权、出征叙利亚、建立伊儿汗国

简介

旭烈兀早年跟随拔都西征,至匈牙利境内。贵由汗死后,旭烈兀拥戴自己的兄长蒙哥登上汗位。宪宗二年(1252年)起,旭烈兀开始向西征伐。元宪宗六年(1256年),旭烈兀灭亡木剌夷宗教国。两年后占领巴格达,俘获哈里发,灭亡阿拔斯王朝。中统元年(1260年),旭烈兀陈兵埃及边界,适逢蒙哥汗薨逝,按照蒙古旧例退守波斯阿哲儿拜占地区,余部战败于艾因贾鲁特,打破了蒙古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使蒙古军西进的战略终止于埃及。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封旭烈兀为汗,旭烈兀次年病逝。

旭烈兀的西征在一定程度上对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等地造成破坏,但同时加强了东西方的交流。在伊儿汗国时期保持与元朝的友好外交关系,同时通过联姻与周围政权建交,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大交流。

人物介绍

初掌兵权

1203年,成吉思汗灭克烈部,将克烈王罕弟弟札合敢不之女唆鲁禾帖尼赐予幼子拖雷为妻,二人生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1217年,旭烈兀出生。

太宗二年(1230年),旭烈兀伐宋,攻克安丰。赐河中、陕西诸路为封地。

1251年7月,蒙哥在术赤系拔都的支持下继任蒙古帝国大汗之位,帝国权力中心由窝活台系转移到拖雷系。蒙哥登基后,一方面镇压叛乱的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宗亲,巩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继承黄金家族对外扩张的夙愿,再次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东方诸邦和契丹、肃良合(朝鲜北方)蛮子、和唐兀各省的征服任务,交给二弟忽必烈;西方诸邦,交给三弟旭烈兀,开始了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亦称旭烈兀西征。旭烈兀领兵西进,一切承制专决,授为叶尔堪。按照西域定制,汗称阿塔毕,次汗位则为叶尔堪。起初,贵由中分西域之地,令额勒知吉歹管角儿只,领西域之西半境。阿儿浑管呼拉商,领西域之东半境。元宪宗又将西域分为四部:曰呼拉商、马三德兰(今伊朗马赞德兰省)、义拉克(今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阿耳佩占,皆统于旭烈兀。

孛儿只斤·旭烈兀

远征西域

宪宗二年(1252年)初,旭烈兀派遣活活·亦勒该和怯的不花为先锋,率一万二千人出征忽希斯坦讨伐木剌夷,为蒙古西征大军扫清障碍。

元宪宗三年(1253年3月),怯的不花率五千蒙古军围攻吉儿迭库赫·要塞,该堡历史悠久,堡垒十分牢固,加之阿萨辛人顽强抵抗,吉儿迭库赫堡两年久攻不下,蒙古部将不里战死。同年,元宪宗又名大将撒里等征印度,一同听命与旭烈兀。撒里等人攻入克什米尔,进入印度界,大肆掠夺后而归。8月,蒙古军进攻剌夷附近的沙的司堡,怯的不花同样没有成功。此后旭烈兀因为怯的不花年迈,决计亲征。是时,西域统兵大将为绰儿马罕、贝住,分驻克什米尔的是岱儿巴图,此三人皆受旭烈兀节制。没多久,岱儿巴图卒,撒里代之。元太祖诸孙节制的部队之中十分之二都跟随旭烈兀讨伐木剌夷。旭烈兀命贝住前往罗马,修桥道、储粮。元宪宗谕旭烈兀,木剌夷平后,即入伊拉克、罗耳、库儿特诸部,因其劫掠蒙古商旅,大军所经之地不要扰民。军事与杜库司哈敦同议,听取她的意见。元宪宗的意思是等诸部平,为旭烈兀划分封地,皇弟雪别台年幼亦随行。同年10月,旭烈兀率主力军从蒙古高原自己的斡耳朵出发,途径察合台兀鲁思、突厥斯坦、河中地区。

元宪宗四年(1254年),旭烈兀率众将出师,杜库司哈敦次子台古塔儿跟随。窝阔台孙子也速蒙哥、妃倭耳干纳来犒师,免除大军所经之地的赋税。

元宪宗五年(1255年)旭烈兀驻兵撒马儿干,当地长官特献织金纹斡耳朵。没多久,皇弟雪别台去世。大军行至渴石,阿儿衮率领所属军队前来迎接。旭烈兀分别遣送使者谕告各国出兵讨伐木剌夷,有不从者先进行征讨。于是罗马、法而斯、伊拉克、呼拉商、阿耳佩占、阿而法、失儿湾、角儿只诸部落皆派兵相助。旭烈兀造浮桥于阿母河,中途遇大雨雪天气,驻兵于渴石。阿儿衮以织金斡耳朵进献旭烈兀。

攻陷木剌夷

元宪宗五年(1255年)12月,木剌夷宗教国谢赫阿老丁被害,长子鲁坤丁·忽儿沙继承谢赫之位,时人皆谓鲁坤丁·忽儿沙使人杀其父。鲁坤丁在宫内大行清除政敌,不思抵抗蒙古军良策。次年1月,旭烈兀成功渡过阿母河,抵达波斯境内的。4月,阔阔·亦勒该和怯的不花攻占秃温,并前往徒思,准备与旭烈兀主力军会合。同时,旭烈兀派出使臣前往麦门底司堡,企图通过外交手段,劝说木剌夷宗教国首领鲁坤丁拆除堡垒、主动投降。为维护自己的统治,鲁坤丁采用拖延战术应付旭烈兀,仅拆除五座城堡,阿剌模忒、麦门底司、兰麻撒耳等要塞象征性地拆除了一些城垛和炮台。旭烈兀看透鲁坤丁的想法,决定亲率大军前往鲁德巴尔地区,加快攻打阿刺模忒堡的计划。

旭烈兀在西征阿剌模忒堡的同时遣使臣谕告鲁坤丁,希望他投降。鲁坤丁认为冬季即将到来,城堡周围积雪蒙古人不易前行,于是以吉儿都怯、阿剌模忒、兰麻撒耳等城堡守将不愿投降为由,派出自己的兄弟前往旭烈兀的营帐,请求旭烈兀宽限一年再投降。旭烈兀拒绝了鲁坤丁的请求,开始进攻麦门底司堡。战争初期,鲁坤丁凭借地理优势将旭烈兀的军队阻拦在城堡之外,在蒙古军队猛烈进攻下,元宪宗六年(1256年)11月,在火者纳速拉丁·徒昔、剌亦撒·倒剌等大臣的陪伴下,鲁坤丁离开麦门底司堡投降。除吉儿都怯、阿剌模忒、兰麻撒耳拒不投降外,忽而斯坦五十余座寨堡均被拆除。12月蒙古军攻克阿剌模忒堡,一举消灭盘踞在今伊朗马赞德兰省的木剌夷宗教国。

占领巴格达

元宪宗七年(1257年)3月,旭烈兀摧毁木剌夷政权后,前往哈马丹,接见了驻军木干草原的拜住,命令其征讨鲁姆地区。拜住占领了高加索、阿尔巴尼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后,与旭烈兀大军会师,准备一同进军巴格达。9月,旭烈兀抵达哈马丹,派遣使臣出师巴格达,要求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斯台绥木主动投降,拆除巴格达的一切防御工事,哈利认为阿拔斯王朝有真神的庇佑拒绝旭烈兀的请求。旭烈兀准备进攻巴格达。

为削弱哈里发的军事力量,旭烈兀首先与因宗教问题与哈里发结怨的迭儿滕州总督忽撒马丁去去的联系,并归顺蒙古人。旭烈兀因此得以控制从哈马丹通向巴格达的交通要道,确保蒙古军顺利通过扎格罗斯山进入两河流域。巴格达城郊的伽儿克坊为什叶派信徒的聚居地,穆斯台绥木的长子阿合马曾再次劫掠杀人,阿里家族后裔也因此遭受不幸。阿勒合迷为什叶派信徒,因此埋怨哈里发。在旭烈兀攻打木剌夷之际就曾泄露巴格达的情报,希望其快速占领。

元宪宗七年(1257年)11月,旭烈兀从哈马丹出发,兵分三路向巴格达方向进军,与拜住部队在底格里斯河西岸汇合。拜住军与不花帖木儿、速浑察所统之军合为右翼,术赤诸孙孛勒合、秃塔儿、忽里将此系所佥之兵以从。怯的不花、忽都孙统左翼之军,自罗耳边境进。旭烈兀自将中军从乞里茫沙杭火勒汪一道进。亚美尼亚、法尔斯、毛夕里等其他各地的苏丹、蔑力皆派兵助阵。旭烈兀抵达迪纳维儿后,又派遣使臣劝降哈里发,再次被拒绝。蒙古大军进入曲儿忒山地,穿过库尔德山区后占据乞里茫沙杭,在搭乞乞思剌,旭烈兀大军与孙札黑、拜住、孙台带领的部队汇合。

1258年1月,蒙古人在毛夕里盟军的帮助下渡过底格里斯河,到达纳黑里亦撒周围。拜住命孙札黑率领先锋军前往哈儿必牙,在巴格达附近的安巴尔,蒙古军与书记官艾伯格、统帅伊宾·苦儿忒的阿拔斯军队展开激战。蒙古军佯装不敌,撤退到巴失里牙,与拜住军队汇合。深夜,蒙古军掘开敌营后方塘坝,引幼发拉底河水淹没敌营,阿拔斯军队死伤惨重,12,000 名士兵被杀,书记官带领少数官兵逃亡巴格达。旭烈兀的军队占领巴格达西郊,旭烈兀在巴格达城东、拜住和不花帖木儿在城西,将巴格达包围。1月29日,旭烈兀发动总攻。希拉城的什叶派居民选择投降,巴士拉、库法和纳杰夫等城的什叶派也开城投降。2月4日,阿扎木城楼被蒙古军摧毁,蒙古军占领巴格达东面。10日,哈里发携家眷、大臣等人投降,旭烈兀率军进城大肆侵掠。15日,旭烈兀带兵进入哈里发宫殿,夺得阿拔斯家族积攒的大量金银财宝,破坏历任哈里发圣陵、清真寺、图书馆等哈重要场所,巴格达被夷为平地。20日,旭烈兀下令处死哈里发,立国500余年的阿拔斯王朝灭亡,阿拉伯帝国终结。

争夺叙利亚

由于梅里法里金和阿米忒的统治者卡米勒违背了向旭烈兀提供援军攻打巴格达的承诺,引起旭烈兀的不满。旭烈兀首先向梅里法里金进军。元宪宗八年(1258年)春,旭烈兀委任要束木和孙台那颜围攻梅里法里金异密国,梅里法里金被攻陷。旭烈兀率军攻取鲁合,占领埃德萨、都奈薛儿、尼昔宾和哈儿兰,凡抵抗者,旭烈兀一律采用屠城政策。渡过幼发拉底河后,旭烈兀大军向叙利亚重镇阿勒颇进发,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及其女婿安条克亲王兼的黎波里伯爵波希蒙德六世前来支持,盟军共计12000匹马、4000名步兵,旭烈兀西征军实力大增。

面对旭烈兀的进攻,叙利亚地区的阿尤布王朝苏丹纳昔儿·优素福的军队矛盾横生,主战、主和意见不一。维齐尔宰奴丁私下与旭烈兀书信往来,劝纳昔儿投诚。而马穆鲁克雇佣军将领拜巴尔斯力主抗战,因纳昔儿犹豫不决,拜巴尔斯出走埃及。旭烈兀成功征服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分别攻占蔑牙法里勤、尼西宾和哈兰,此后横渡幼发拉底河。中统元年(1260年)11月18日,蒙古军来到阿勒颇城下,25日成功占领阿勒颇。叙利亚地区的居民听闻此事后主动请降。同年再次占领大马士革,直逼埃及。

遭遇战败

中统元年(1260年),旭烈兀准备进攻埃及,适逢蒙哥驾崩,旭烈兀按照蒙古帝国旧例,撤出叙利亚,退守波斯阿哲儿拜占地区。退走叙利亚之前,旭烈兀任命怯的不花带领军队镇守叙利亚,伺机进攻埃及。同时遣使前往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苏丹忽秃思认为被占领后的地区被夷为平地,即便投降也难逃一死。同年马穆鲁克向巴勒斯坦进发,在加利利附近的艾因贾鲁特正式交锋,最终怯的不花战败被杀。忽秃思攻下大马士革、阿勒颇,将蒙古人赶出叙利亚地区。

起初,土拉尔、布尔嘎和库里跟随旭烈兀报达,土拉尔因事被进谗言,旭烈兀将其严刑拘禁,并命令苏衮察克将其押解给伯勒克汗,伯勒克称监狱已满,命土拉尔返回听命,旭烈兀啊经期杀之,此后布尔嘎、库里相继死亡。伯勒克怀疑是被旭烈兀毒死的,称旭烈兀大军所到之处,惨无人道。中统二年(1261年),伯勒克尽曝旭烈兀的罪行,兴师问罪,并称是为冤死者复仇。伯勒克兵分两路,自己带领一支军队入呼拉商,难取哥疾宁,另一支军队命土拉尔从兄弟诺垓率领,从得耳盆脱进至设里汪,在杀马起打败旭烈兀前锋失剌木。随后旭烈兀大将阿拔台至,诺垓战败。旭烈兀带领军队从得耳盆脱与阿拔台合兵,诺该遁走。旭烈兀于诺该军营中摆酒三日,庆祝战功。

第二年(1263年)春,诺该重整旗鼓,再次进攻。旭烈兀拒绝出战,退守帖列克河,冰面融解,士兵多溺亡。埃及王比拔而斯因为叙利亚的事怨恨旭烈兀,听闻旭烈兀兵败于是跟伯勒克联合。

孛儿只斤·旭烈兀

登临汗位

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遣使封旭烈兀为伊儿汗,伊儿汗国建立。第二年旭烈兀因病在伊朗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尔米亚湖沙希岛上去世并葬在岛上,其墓地具体位置现代仍未发现。遗命长子阿八哈继位为汗。旭烈兀的封地南至印度洋,西南至阿拉伯河,东北紧邻察合台、术赤封地,与察合台、术赤后王并称三大藩王。

孛儿只斤·旭烈兀

施政举措

政治

汗位继承制

伊儿汗是汗国的最高级别领导者,集政治、经济、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汗位属选举世袭制,与蒙元帝国的制度无异。伊儿汗国新汗由忽里勒台选举产生,即位大典由蒙古宗王权贵参加。

联盟议事会

伊儿汗国建立初期,继续沿用蒙元帝国的忽里勒台制度,除选举产生新汗外,忽里勒台同样承担颁发赏赐、瓜分国库和笼络蒙古显贵的作用。

宰相及底万

伊儿汗国建立初期,旭烈兀大量启用穆斯林贵族管理国家事务。根据《史集》记载,宰相是伊儿汗国总揽全国军政大权的职官,底万分管国家行政等各项具体的事务。旭烈兀曾任命志费尼为撒希卜·底万(宰相兼财政大臣),使其全权决定和安排国事。

完善税收

伊儿汗国从建立初期一直有完整的税收制度,在波斯各州和地方藩属国实行包税制,一切税收的征收都交给当地的权贵。

宗教

旭烈兀与克烈部多有通婚,受自己妻妾的影响旭烈兀偏爱基督教徒,他的正妻脱古思可敦被称为第二个圣海伦娜。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时,允许基督教徒保有自己的财物,甚至将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斯的宫殿赠送给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大主教马基哈。

文化

旭烈兀征服巴格达之后,高度重视天文学发展,在首都蔑剌哈(伊利汗国的首都,今伊朗马拉盖)建立天文台,委任火者纳速拉丁·徒昔利用阿剌模忒图书馆的仪器,观察恒星的运动轨迹,推测太阳是地球的重心,这一理论影响了200年后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旭烈兀也派遣波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携带先进的观星仪来到元帝国,扎马鲁丁制造了七件“西域仪象”,编撰《万年历》,并将掌握的科学测量方法在元大都修建天文台,首次将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同时在元大都设置回回司天监,征调扎马鲁丁、爱薛、赡思丁等波斯天文学家任职,促进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外交

元帝国

现代学者徐良利认为伊儿汗国与元帝国之间是藩臣与宗主之间的宗藩关系,首先伊尔汗的即位需要得到元朝大汗的册封作为其合法的必要前提。元中央政府不仅对伊儿汗加以册封,同时对伊儿汗国的官员任用具有调用、委派和册封的权力。旭烈兀同样自始至终享受着中原份地上的经济特权。

其他各部落

旭烈兀同当时的几个部落保持着姻亲关系,比如斡亦刺惕部、弘吉剌惕部、塔塔儿部、客列亦惕部、速勒都思部、伯牙兀惕部、札剌亦儿部等特定部族,与 弘吉剌惕部的联姻从旭烈兀汗一直贯穿到合赞汗时代。

西欧基督教国家

伊儿汗国沿袭蒙古帝国与西欧基督教国家缔结联盟的外交政策,中统元年(1260年)威尼斯商人尼哥罗兄弟前往东方,途经伊儿汗国,旭烈兀派一名使者随同到达元大都,忽必烈则让他们兄弟出使罗马教廷。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四世致信旭烈兀,力劝他信奉基督教。双方曾不断派遣使者往来,但最终并未能结成联盟。

拜占庭帝国

旭烈兀称汗后,与拜占庭帝国同样保持姻亲关系。旭烈兀长子阿八哈的妃子之一便是拜占庭帝国国王密哈哀儿巴里洛克的女儿。罗马习俗一夫一妻制,蒙古诸王却后妃众多,于是拜占庭帝国国王将自己的私生女玛里亚嫁给旭烈兀。公主未至,旭烈兀已经薨逝,于是公主嫁给旭烈兀的长子阿八哈。此后阿八哈与天主教诸国互通使臣,关系亲近。

主要影响

政治层面

旭烈兀在西面的扩张在亚洲中部和西部先后消灭一度统治波斯的突厥人王朝花剌子模帝国,铲除伊斯兰世界视为极端的“异端”木刺夷宗教国,结束了行将就木的的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扫除了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残余势力,平定了波斯境内割据一方的小王朝。伊儿汗国为伊拉克、伊朗、土耳其等近代意义上的国家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伊斯兰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经济层面

蒙古人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史上空前的帝国,并消除了突厥斯坦、伊朗高原、东欧平原、南俄草原上控制这条要道的西夏、哈喇契丹(西辽国)、花剌子模、塞尔柱帝国、阿拔斯王朝,并通过驿站制度的完善,建立起一个以元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络。不仅为跨地域经贸提供方便,也开启了东西方交流盛世。

自唐朝开始萧条的丝绸之路在元代重新达到新的高峰,中国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东西方商贸的繁荣极大的带动了伊儿汗国首都大不里士的发展,使其成为拥有20万人口的大都市。

文化层面

蒙古的统治者秉承开放的对外政策,旭烈兀的三次西征后,传教士、商人、旅行家等人游走于亚欧大陆,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推动力量。《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版直接影响了美洲的发现,早在贵由、蒙哥统治时代,方济会传教士柏朗嘉宾、卢不鲁乞先后来到哈拉和林面见蒙古大汗,给欧洲社会带来远东地区的军事、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信息。1289 年被罗马教宗尼古拉四世派往元大都传播天主教的方济会教士孟高维诺,在来华传教二十余年,在元大都修建了中国首座天主教堂,成为在中国地区传播天主教的开创者。1322-1328年,来华游历的意大利方济会教士鄂多立克,首次向西方社会报道了中国妇女缠足陋习。蒙古人的西征同时将大量的回回学者、医师、天文学家等人才带入蒙古社会。

中国艺术风格的物品或图案大量出现在波斯绘画上,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的丝织品——纳石失在元宫廷内风靡,产量一度超过波斯。尼泊尔人阿尼哥建立景德镇浮梁瓷局,回回工匠将波斯艺风格和伊斯兰装饰风格带入中国瓷器生产技术,促进了青花瓷的产生。伊儿汗国阿八哈统治时期的塔赫特·苏莱曼夏宫按照蒙古游牧营帐的设计风格建造。

人物评价

波斯人拉施特在自己的《史集》中记载,旭烈兀汗喜欢大兴土木,所建造的建筑物留下来的很多,他热爱知识,鼓励学者们展开辩论,十分喜好炼金术,对术士多有垂青。

瑞典学者在自己的著述《多桑世界史》中分别记载了自己和巴尔·赫布雷乌斯对旭烈兀的评价。旭烈兀喜好接见学者,尤其喜欢方术,因实验方术,花费无度;其贤明宽厚与武功,可谓并世无两。

伊朗学者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在《伊朗通史》中记载,旭烈兀是蒙古族中可数的几位醉心于工程建筑的汉王之一,热爱哲理学、天文学和化学。

中国近代学者柯劭忞在《新元史》中称赞旭烈兀将疆土开拓到万里之外,其功名与拔都相差无几。同时柯劭忞又感慨道,兄弟倪墙,自招外侮,使西略之雄图限于埃及,惜哉。

傅海波、崔瑞德在《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认为旭烈兀在中亚、西亚的战争完成了蒙哥的交付的任务,牢固的建立了蒙古人的统治。

现代学者徐良利在自己的著作《伊儿汗国史研究》中称,旭烈兀是一位典型的游牧部落统治者,醉心于对外战争,借以掠夺更多的财富、侵占更大的牧场。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社会身份

父亲

元睿宗拖雷(1193—1232年

又作图类,即元睿宗。大蒙古国宗王,成吉思汗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和伊儿汗国开国之君旭烈兀之父

母亲

显懿庄圣皇后唆鲁禾帖尼(1192年—1252年)

大蒙古国皇太后,克烈氏,是拖雷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的生母

兄弟

元宪宗蒙哥(1209.1.10—1259.8.11)

旭烈兀大哥,又称莽赉扣,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1251年7月1日—1259年8月11日在位),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

元世祖忽必烈(1215.9.23—1294.2.18)

旭烈兀四哥,蒙古尊号“薛禅汗”,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元睿宗拖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

阿里不哥

蒙古贵族,曾与忽必烈争夺汗位,兵败后归降忽必烈

后妃

脱忽思哈敦(即脱古思可敦,?—1265年)

出自克列亦惕部,畏忽之女,曾是拖雷之妻,故位居其他后妃之上。信奉基督教,常在自己的斡耳朵(帐殿)旁建行军教堂

亦里一额格赤

吉剌惕部人,隶属于脱忽思哈敦幹耳朵,第十二子忽剌术、第十三子昔宝赤为她所生

额出扯—额格赤

隶属于脱忽思哈敦幹耳朵,第九子弘吉剌台为其所生

秃乞台哈敦

出自克列亦惕部,与脱忽思哈敦同族

古余克哈敦

斡亦剌惕部人,脱列勒赤驸马的女儿,是成吉思汗的扯扯干所生

亦孙真哈敦

亦孙真哈敦是阿八哈汗的生母,是速勒都思部人

忽推哈敦

忽推哈敦与蔑儿台哈敦是姐妹,同是吉剌惕部人。是第三任伊儿汗阿合马的母亲。她在旭烈兀西征时留守蒙古,于旭烈兀去世后来到伊朗。她在伊朗具有大皇后的高贵身份,并随着阿合马的即位而地位达到顶峰

那合真一额格赤

隶属于忽推哈敦幹耳朵,是第三子玉疏木忒、六子秃卜申的生母

孛剌黑臣

隶属于忽推哈敦幹耳朵,是第五子塔剌海的母亲

柯里罕一额格赤

是骑亦剌惕部腾亩思躺马的女儿,隶属于忽推哈敦斡耳朵

亦失臣

隶属于忽推哈敦斡耳朵,是第十子也速迭儿的母亲

完者哈敦

脱列勒赤驸马的女儿,并非扯扯干所生

明里一合赤一额格赤

是第六女忽都鲁罕的母亲

蔑儿台哈敦

弘吉剌惕部人,后被旭烈兀长子阿八哈汗续娶

儿子

阿八哈汗

旭烈兀长子,由速勒都思氏亦孙真哈敦所生,出生在蒙古地区,以长子的身份继承了旭烈兀的王位、王权和军队

述木忽儿

旭烈兀次子,由古余克哈敦所出,其母亲具有高位,得以掌管旭烈兀的斡耳朵和军队

玉疏木戎

旭烈兀三子 ,生母是隶属忽推哈敦幹耳朵的汉人妃子那合真一额格赤

帖克申

旭烈兀四子,其母为是忽推哈敦

塔剌海

旭烈兀五子,是忽推哈敦幹耳朵中的孛剌黑臣妃子所生

秃卜申

旭烈兀六子,与老三玉疏木戎是同胞兄弟

帖古迭儿一阿合马

旭烈兀七子,阿八哈死后成为伊儿汗国的大汗

阿泽

旭烈兀八子,腾吉思驸马的女儿阿里罕一额格赤所生

弘吉剌台

旭烈兀第九子,生母是额出扯一额格赤

也速迭儿

旭烈兀十子,生母是古儿鲁惕氏亦失臣

忙哥—帖木儿

旭烈兀十一子,生母是完者哈敦

女儿

不鲁罕一阿合

旭烈兀长女,生母为古余克哈敦,嫁给了阿八汗长后塔塔儿部人拙 赤驸马的儿子术马

者蔑亦

旭烈兀次女 ,是完者哈敦所出。不鲁罕一阿合死后被塔塔儿部术马 驸马所娶

忙鲁坚

旭烈兀三女,完者哈敦所出,嫁给了斡亦剌惕部人不花一帖木儿的儿子察合儿驸马

巧都格赤

旭烈兀四女,她的母亲是脱忽思哈敦斡耳朵的妃子。她嫁给 了

幹亦剌惕部人腾吉思驸马,此后再嫁腾吉思的儿子速剌迷失和孙子扯扯克

塔剌海

旭烈兀五女,是忽推哈敦幹耳朵的妃子阿里罕一额格赤所出,驸马木撒是旭烈兀哈 敦蔑儿台的兄弟

忽都鲁罕

旭烈兀六女,明里一合赤一额格赤所出。她的驸马是朵儿边部兀黑秃那颜的儿子也速一不花。他死去后为他的儿子所续娶

八巴

旭烈兀七女,是完者哈敦所生。她嫁给了斡亦剌惕部人阿儿浑一阿合的儿子列格即驸马

影视形象

类型

名称

扮演者

电视剧

忽必烈传奇

张竞达

孛儿只斤·旭烈兀

注释

[a]

蒙古人称党项,用以指代西夏

[b]

也称野里知吉带,是蒙古汗国将领

[c]

后世称呼罗珊,指代今伊朗东北部至阿富汗、中亚南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