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英文名:Northeastern China),简称中国东北、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地理和文化区域。北部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西南与中国的河北省毗邻,东南部隔鸭绿江、图们江与朝鲜为邻,南部面临黄海与渤海,与山东半岛相对。位于38°43′N-53°30′N,115°30′E-135°20′E之间。总面积约为145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全区海岸线长达2178公里,沿海有岛屿508个。

东北地区的地势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整体特征,主要地形为山地、平原。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辽河以及嫩江等,总流域面积约为209万平方公里。东北地区有广阔的宜农平原、宜林山地、宜牧草原、宜渔海洋及内陆水面。该区域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野生植物资源约1500多种,有野生动物379种。其中长白山被誉为“生物资源宝库”。

公元前37年,朱蒙在西汉玄苋郡高句丽县(今辽宁新宾附近)的浑江、鸭绿江流域,建立高句丽政权。政权的势力范围西达辽河,北至松花江中部,东临日本海,南到汉江。公元1206年,铁木真率领蒙古各部在黑龙江源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蒙古帝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省级政区之间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由于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相邻,在1969~1979年间,蒙东地区呼伦贝尔(包括今天的兴安盟范围)、哲里木、昭乌达3盟分别划给东三省。主要是为了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防卫,蒙东地区和东三省整合后共同接受沈阳军区的统一指挥。2021年,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矿产资源重要集中分布区,其中40种矿产储量居中国前列。2015年以来,东北地区GDP增速稳中有增,主要支柱产业有黑龙江的能源工业、吉林的重工业和轻工业、辽宁的石化冶金以及装备制造业。2023年2月,中国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中国东北地区的生产总值57946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命名、位置境域、历史成因、地理特征、人类活动、风景名胜、相关文化、相关事件等介绍

中文名

中国东北地区

英文名

Northeastern China

别名

东北、东三省、中国东北

面积

约为124万平方公里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性气候

地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中国东北部

地理坐标

38.5°N-52.5°N,120°E-134.5°E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辖地区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部

人口

总人口为98514948人(蒙东地区除外)

语言

普通话、东北方言

民族

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

命名

中国东北地区的名字来源于地理位置,处于中国版图的东北方向,东且北。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修建山海关,以关东、关外来指代中国东北方向。《清一统志》将山海关外三省,统称为“关东三省”,后来省略“关”字,只称“东三省”。以“东北”一词指称中国东北方向领土,源于近代。辛亥革命后,特别是1929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中华民国官方文件中正式使用“东北”来称呼清朝时称为“满洲”地区的山海关以外领土,强化国家“统一”观念。

位置境域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中国东北部,经纬度在38°43′N-53°30′N,115°30′E-135°20′E之间,东北地区是位于中国纬度最高的区域,北面与东西伯利亚相邻。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南临黄海和渤海,与山东半岛相对。该区域的海岸线,西起山海关老龙头,东到鸭绿江口,长达2178公里,东北地区沿海的岛屿有508个。该区域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全区陆地面积为124.1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9%。

历史成因

中国东北地区的形成是由于板块运动活动,该区主要由西伯利亚南缘增生带、华北陆块北缘增生带和完达山板片三部分组成所组成。地质构造单元相邻于西伯利亚块体和中朝块体,在兴蒙地槽褶皱体系东部。早寒武世佳木斯地区可能存在大陆,联合古陆形成阶段造成古生界地层的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并形成本区复向斜及复背斜构造,兴安岭褶皱带呈北东向延伸,褶皱带形成在牡丹江断裂与佳木斯微大陆之间。

在侏罗纪时期,东北地区地槽主要是上升隆起的侵触环境比较活跃,在印度块体、菲律宾海块体和太平洋块体与欧亚大陆出现不同程度的碰撞和俯冲消减过程,使得地壳褶皱并出现大幅度的上升,促进了该地区深部地幔的活动,加速了该区域陆地边缘的解体、扩张和下沉,在经过不同程度的碰撞,致使中国东北部形成了以扩张为主其次是压张的大地构造格局,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为主的造山带。

在中-新生代时期,在该区域的东部主要受到环太平洋板块拼贴和洋壳俯冲作用,区域北部则是内蒙古缝合带俯冲碰撞作用带来的影响,东北地区的地壳内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俯冲作用,中国东北地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断裂活动控制了活动盆地,东北地区的构造单元可分为海拉尔盆地和二连盆地,大兴安岭褶皱带、松辽盆地和下辽河盆地、华北盆地、胶辽台隆、松辽盆地东缘火山岩带、佳木斯-虎林火山岩带、三江盆地及东部火山岩带。

长白山地区形成过程经历了地槽发展阶段、准地台发展阶段、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化阶段。长白山地区于亚欧大陆东部华北板块东北边缘,该区域火山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复杂。主要以北东、北西及北北东的断裂构造为主。16世纪以来,长白山地区共3次火山爆发,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地下水奔涌,积水成湖。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形成四周的16座山峰,在朝鲜境内7座,中国境内9座。

地理特征

气候

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分布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而西,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太阳辐射量为4 800~5860兆焦耳/(米²·年),其分布由西南向北、向东减少。

气温

中国东北地区夏季较短而温暖多雨,冬季寒冷而漫长,有典型的“三寒四温”特点。全区年平均气温在3~10℃之间,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候严寒,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是1月,黑龙江地区1月份的平均气温-30.9~-14.7℃之间。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其区域分布趋势是:南部辽宁地区为8~10℃,北部黑龙江地区为0~4℃,黑河是东北地区最冷的区域,其中黑龙江地区≥10℃的积温在1600-2800℃之间,辽宁地区在2700-3700℃。

降水

中国东北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在400~1000mm之间,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部区域年平均降水量达到400-700mm,属于寒温带、暖温带湿润地区;西部区域年降水量为250-400mm,属于中国亚干旱地区。迎风坡的降水量多于背风坡。迎风坡是长白山山脉东南侧的集安、浑江和沿海的丹东及宽甸,年降水量超过1000mm,是东北最湿润的地区。背风坡是长白山山脉北侧的延吉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00mm左右,西侧的泰来、通榆、康平一带,呈现半干旱状态年降水量只有350mm左右,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少的区域。

日照

东北地区太阳辐射资源约110~147千卡/平方厘米。但目前全区太阳辐射资源的利用率不到1%,光能资源的生产潜力很大。全区无霜期100~180天,>10℃积温在1500~3600℃之间。但在各地区之间,积温高低不一。

水文

中国东北地区水网稠密,水文类型有河流、湖泊、地下水以及海水,其中海域面积约5.34万平方公里。

主要河流

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辽河以及嫩江等,总流域面积约为209万平方公里。东北的河流自成系统,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及鸭绿江等河流环绕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外侧,松花江、嫩江及其支流和辽河,则主要分布在山地内侧这些河流分别接受周围山地内侧的许多河流水源构成不同的水系。受中部一条海拔200米高的松辽分水岭的影响,使松花江与辽河南北分流。

黑龙江

黑龙江是中国的一条大河,流经俄罗斯、蒙古、中国三个国家,在中国的流域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全长1900公里,流域面积约为52万平方公里,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41.9%。嫩江、牡丹江、呼兰河都是松花江的重要支流,是北部的重要灌溉水源。

辽河

辽河是东北南部的最大河流,也是全国七大河流之一。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境内流域两岸是辽宁、吉林两省的主要商品粮基地。辽河上游分东、西辽河,西辽河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东辽河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辽河源,在辽宁福德店相汇后称辽河。两岸有招苏台河、清河柴河、凡河,秀水河、养息牧河、柳河等支流汇入。

鸭绿江

鸭绿江干流全长795公里,总流域面积为6.19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约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327.6亿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13万吨,以粉沙为主。江中岛屿近200个,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以上为上游,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为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最后在丹东市汇入黄海。鸭绿江的主要支流,有浑江、蒲石河和叆河等。在朝鲜境内有虚川江、长津江、慈城江、秃鲁江和忠满江等。浑江是鸭绿江的最大支流,现已建成桓仁、回龙山、太平哨3座中型水电站。鸭绿江在朝鲜境内最大支流是秃鲁江,全长238.5公里。

主要湖泊

东北地区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平原和山区,湖泊的总面积约395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40个。平原地区的湖泊特点是水深浅、湖盆坡降平缓、现代沉积物厚度大,如兴凯湖。山区的湖泊形成多与火山活动有关,如镜泊湖、长白山天池等。

兴凯湖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东缘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横跨中俄边界。经纬度在44°32'~45°21'N,131°58'~132°51'E之间。湖泊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中国境内面积1080平方公里。是东北亚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国际界湖。湖泊呈北宽南窄的椭圆形,南北长约9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年均降水量655.1mm,蒸发量990mm,入湖河流包括穆棱河、洛格河、白棱河、新图河、门河、列夫河等。

卧龙湖

卧龙湖位于辽宁省北部康平县,经纬度在123°09'~123°20'E,42°40'~42°46'N之间,是辽宁省内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流域面积1644.6平方公里。湖区曾是天然湿地,后修建为水库。最大水深2.38米,平均水深1.5米。主要补给水源为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的西马莲河和东马莲河。卧龙湖的水资源充足,用于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

镜泊湖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部,是经历火山爆发、熔岩阻塞河流形成的高山堰塞湖。经纬度在43°46~44°03'N,128°37'~129°03'E之间,是中国最大的岩溶堰塞湖。湖泊面积91.5平方公里,最大水深48米。湖水主要由地表30余条河流的径流补给,其中牡丹江入湖水流最大。

地下水

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25.53×10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225.41×10°立方米。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虽丰富,但分布却不均匀。主要是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含水岩组的控制,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嫩江流域、松花江干流流域、西辽河流域和辽河干流流域的平原区,分布极不均匀,特别是在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的匹配上尤为不协调。

地形地貌

中国东北地区的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北有小兴安岭,西有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沿着北东、北西方向纵贯西、东部,和中间的嫩江河谷构成东西高、中间低的地形。东北地区的地势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特征。其中地形占比为山地占37.8%,丘陵占12.6%,平原占35.5%,水面及其他占14.1%。

火山

中国东北地区是新生代火山最多的区域,有火山群34个,大大小小的火山约640座,拥有大面积的熔岩被。这火山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大兴安岭、东北平原等区域,该地区的火山具有活动范围广、强度高、喷发期数多、分布密度大等特点。其中有中国最大熔岩堰塞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锥等。

地质

地质构造

中国东北地区地质构造单元相邻于西伯利亚块体和中朝块体,在兴蒙地槽褶皱体系东部。该区主要由西伯利亚南缘增生带、华北陆块北缘增生带和完达山板片三部分组成所组成。是一个的由多个微小块体拼合成统一的复合板块, 经历多期构造作用,地质构造错综复杂。

岩石特征

东北地区的主要由大兴安岭、吉黑褶皱带、兴蒙造山带、海拉尔盆地、阴山褶皱带、燕山带及阿拉善地块七个构造单元。其中大兴安岭地区火山一深成岩分布广泛。由元古代晚期的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片麻状斜长花岗岩的侵入岩到古生代的白云母花岗岩、斜长花岗岩逐渐发育为中生代的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侵入岩。兴蒙造山带主要由早古生代碳酸盐岩,砂岩页岩,火山岩和飞石地层组成,泥盆纪和石炭纪海相,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含放射虫的硅质岩层也很明显。还观察到该地块中存在晚古生代侵入岩层,主要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

矿产资源

数据截至2010年,东北地区是中国矿产资源重要集中分布区,目前发现矿产137种,探明储量98种,其中4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东北地区煤炭、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金、铬、钼、锑、稀土、银、硼、磷、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22种重要矿产的矿产地达1800余处。

东北地区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84种,其中黑色金属、铁矿石储量占全国铁矿储量的1/4。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辽宁省鞍山本溪和辽阳等地,储量大,埋藏浅,含硫少,适宜炼优质。辽宁省瓦房和凌源的锰矿,储居全国首位。吉林省大黑山钳矿储量占全30%,辽宁省杨家杖子钳矿也是我国最大的铺矿,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的重稀土资源丰富,储品居全国之冠。吉林镍矿储量居全国第四位。

东北地区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种类也很多而且有不少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治金辅助原料菱镁矿石,储量达 23.4亿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首位。其中吉林省的滑石储量、黑龙江省石墨的探明储量、吉林省的火山渣、硅灰石储量、辽宁省的硼矿是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产地。此外,熔剂石灰岩、耐火粘土、熔剂白云石硅石、萤石、水晶、金刚石、云母、大理石、珍珠岩、润土、火山灰、沸石、玻璃用砂的储量也比较丰富,辽宁岫岩的玉石,驰名中外。

土壤

中国东北地区的土壤类型受地形影响具有地带性的特点,北部地区主要是寒温带的棕色针叶林土,其它地区是温带的暗棕壤、黑土以及黑钙土等。土壤类型比较复杂,分布广泛的地带性土壤有温带的暗棕壤、黑土和黑钙土,寒温带的棕色针叶林土。隐域性土壤有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常和地带性土壤呈微域交错分布。

中国东北地区的黑土表层腐殖质含量一般在在5~6%之间,最高达10%,厚度60~80厘米厚层为1米,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其中,黑土集中分布在北起嫩江、北安,沿滨北、滨长铁路线两侧,形成-条条状的黑土带,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地带。黑部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西部和大兴安岭西侧丘台地,平原中部多草甸黑钙土,地形低洼处为盐清土。在河流泛滥地和阶地上,广泛分布着草甸土土壤表层腐殖质含量高,向下急剧减少。东北地区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还有多年冻土分布。其冻土厚度越向北越深,常影响森林更新,交通运输和城镇建设。

在长白山的长白落叶松林地区主要分布着棕色针叶林土壤、深棕色土壤、冲积土壤和沼泽土壤。土壤特点是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肥沃以及排水和通风良好,适合长白落叶松的生长。在兴安落叶松林地区分布的土壤类型主要是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特点是土层很薄,有厚度10-15cm的有机质层下常有或灰白色或蓝灰色土层。此外,在大兴安岭山地两侧还分布着灰黑土以及石质陡坡,山顶初经发育或尚未发育的粗质土和沼泽地的潜育土类等。

生物

动物

中国东北地区分布着很多野生动物,其中黑龙江地区陆生野生动物476种,兽类88种,鸟类361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如东北虎、丹顶鹤等,有黑熊、白枕鹤等。辽宁地区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

植物

东北地区特有植物共计109种,隶属于35科62属,以菊科植物最多共13种。莎草科和豆科分别为10种和9种。东北地区特有植物物种数高于5种的还有毛茛科、禾本科、杨柳科和堇菜科。以上7个科共计有25属61种,其中单属单种科有20科。在大兴安岭林区和赤峰南部山地集中的天然林带,一向有“绿色宝库"之称,其中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的长白山,有树种达300余种、野生植物资源约1500多种。其中有特产人参、天麻、灵芝、黑木耳、松茸蘑、松籽、山野菜等数百种之多。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1960年4月,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中段,是中国建立较早、地位十分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约19.6万公顷,包括16座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以及位于其上的“天池”。1979年,吉林长白山与四川卧龙和广东鼎湖山成为中国首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地质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生物物种丰富,有2639种野生植物、1586种野生动物,是构成欧亚大陆的基因库重要部分。

198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为世界生物圈保留地之一。其中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如紫貂、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人参、东北红豆杉、长白松等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保护区红松阔叶林带中的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紫椴等均为珍贵树种,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主要组成

长白山地

长白山山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欧亚大陆东部,处于中国与朝鲜交界处。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长白山保护区总面积19.64万公顷,长白山系的最高峰将军峰在朝鲜境内,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曾多次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更有“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等美誉。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经纬度在北纬40°25′~48°40′,东经118°40′~128°。南北长1 000多千米,东西宽300~400千米,总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平原东西两侧为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地,南端濒辽东湾。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北平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的最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北坡。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在多年冻土带南部。经纬度为东经121°12′~127°00′;北纬50°10′~53°33′。地区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区有大片原始森林以及珍贵的针叶树种,如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油松、红皮云杉、青海云杉。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公元前37年,朱蒙在西汉玄苋郡高句丽县(今辽宁新宾附近)的浑江、鸭绿江流域,以“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城附近)为王城建立高句丽政权。政权的势力范围西达辽河,北至松花江中部,东临日本海,南到汉江。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称“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都于兴京(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定名盛京,并于宁古塔派兵戍守。

1644年,清王朝定都北京后,将东北地区视为特殊区域,采用了有别于其他区域的“军府制”,在盛京(现在的沈阳)设置驻防内大臣为盛京总管,统率八旗镇守东北全境。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议界条约》,确定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即以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至海为界。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中国领土,左岸为俄国领土;外兴安岭至海,岭南为中国领土,岭北为俄国领土。进入19世纪以后,俄国不断入侵中国黑龙江中下游地区,非法侵占中国领土。1858年,中俄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通称《瑷珲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国界由外兴安岭分水岭南移到黑龙江,沙俄攫取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907年4月20日,光绪年间,清政府决定东三省改制,“裁将军,设行省”,建立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

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之后到1945年,这段时间,中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伪满州国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资源,实行殖民统治。

1945年8月,根据有关协定,北满铁路和南满铁路合并,改称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归中苏共同所有和共同经营。

1949年以后,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格局变化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5年)省级政区大调整阶段;第二阶段(1955~1969年)省级政区稳定,地级、县级政区频繁分合阶段;第三阶段(1969~1979年)内蒙古东部地区划归东北三省阶段;第四阶段(1979~1996年)地级、县级政区调整频繁阶段;第五阶段(1997年至今)行政区划调整较少、以县市改区为主的稳定阶段。

人口与语言

2021年5月,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总人口为98514948人,占6.98%。辽宁省人口42591407人,吉林省人口24073453人,黑龙江人口31850088人。与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占全国比重下降1.2%。其中,黑龙江人口减少了646万多人,是流失人口最多的省份。东北方言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不同区域语音语调上也是有细微不同的。虽然统称东北方言,却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所以东北地区是唯一一个打破了“十里不同音”这一概念的地区。

民族文化

中国东北地区是承接东亚与北亚的重要区域。历史上,该地区东亚人群与北亚人群在此频繁接触,农耕民族与游牧狩猎民族交错生活。中国的满族人群即起源于这一地区,大部分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两省。东北地区主要有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7个人群。

宗教信仰

在中国东北地区还未进入宗教传播之前,民间主要信仰的是萨满。东汉初期,随着佛教、道教传入东北地区,虽然有阻碍宗教传播的战乱、迁徙等,但大多数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对佛教持有积极的传承态度。尤其是明清以来,官方重视佛教,推动了佛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道教虽然比佛教晚入东北地区,但在北宋时期,道教龙门派在辽西传教,极大地推动了道教的传播。尤其在明清时期,道教徒修行传道,建立道教宫观,让道教的传承发展达到了全盛时期。随着清代移民潮开始,东北的的少数民族最初的“不知有佛,诵经则群伺而听,始而笑之”转变成“近则渐习而合掌以拱立矣”。此时的东北地区,名山修建佛寺道观、各地的宗教仪式、庙会受到大众的接纳和推崇。

行政分布

辽宁省

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最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550公里。辽宁区位优势明显,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是连接华北与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渤海和黄海。辽宁省辖14个地级市,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共1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640个镇、147个乡、54个民族乡、513个街道办事处(共1354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省会沈阳市。

吉林省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腹地,位于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相连;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46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全省现辖8个地级市(其中长春为副省级城市)、1个自治州,21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6个县、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6′,北至53°33′,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黑龙江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有67个县(市),其中县级市21个;有891个乡镇,其中乡345个、镇546个;有314个街道办事处(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

蒙东地区

蒙东地区地处内蒙古的东北部,与俄罗斯、蒙古两国接壤。包括五个盟市,辖5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66.49万平方公里。蒙东地区属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季风气候。

经济概况

工业

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在三十年代开始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之一,著名的沈阳铁西区就在东北区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关系,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也都被安排在东北。

钢铁工业

东北经济区的钢铁工业是以鞍钢、本钢抚钢大钢和齐钢等五大钢厂为支柱的。“一五"期间,国家把发展东北钢铁工业列为重点,把鞍钢、本钢、齐钢的改扩建列人156项重点项目之中。后经30多年建设和发展,目前东北钢铁工业已经形成矿山、冶炼、轧制同步发展,大、中、小同时并举的钢铁工业生产基地。东北经济区钢铁工业的主要产品在全国居举足轻重的地位,钢、铁、钢材产量居全国首位,产品质量在国内领先。鞍钢的深冲压冷轧钢板,本钢的低磷铸造生铁,抚钢的高温合金钢冷轧薄板,大钢的高速工具钢,热轧小型材等产品,都荣获国家金牌奖,

机械工业

除了生产大批量普通机床、机械设备外,还能生产人造卫星设备,超音速飞机、万吨级以上远洋巨轮大型内燃机车各种载重汽车、成套矿山设备以及高精度数控组合机床、数控大型龙门铣床、高精度磁盘车床等。

石油工业

从1960年国家重点开发大庆油田起,至今在北经济区内已相继建成大庆、辽河、吉林三个油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农业

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作物为春麦、大豆、马铃薯、玉米、甜菜、高梁,北部盛产大豆、甜菜、大米等;中部则盛产高梁、小米、棉、花生等,南部则盛产温带水果、玉米、棉花等。大连地区盛产苹果、梨、桃等水果,沿海地区盛产海参、鲍鱼、牡蛎、对虾及各种鱼类。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稻米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拥有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吉林黄金玉米带,其中长春平原(东北中部平原)被誉为“黑土地之乡”。

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可剩余量达到1.29亿吨,输出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联合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三省一区开展科技攻关与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共同打造了7个万亩级示范区,截至2021年底,核心示范区面积11万亩,形成主推技术22项,累计示范推广面积7700万亩。

交通运输

中国东北地区拥有较好的交通基础条件,已基本形成了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截止到2019年,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口等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29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2427公里;随着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四城市国际航班数量达到155个。辽宁港口实现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超过150条,内贸航线分布于环渤海、华东、东南、华南、西南等国内主要港口,外贸航线网络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风景名胜

中国东北地区不仅有森林、地质、冰雪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有遗址、纪念馆、历史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东三省的旅游资源各有特点。其中辽宁省有沈阳故宫、本溪五女山等,吉林省有长白山、雾淞岛等,黑龙江省以冰雕、雪雕等。

所属省、自治区

主要旅游景点

黑龙江省

虎头旅游风景区(4A)、漠河北极村(5A)、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5A)、五大连池风景区5A)、中国雪乡风景区(4A)、亚布力滑雪旅游风景区(4A)、哈尔滨太阳岛雪雕博览会(5A)、山口湖景区(4A)、萝北名山景区(4A)、五营国家森林公园(4A)、青山国家森林公园(4A)、黑瞎子岛旅游区(4A)等。

辽宁省

沈阳植物园(5A)、沈阳怪坡风景区(4A)、沈阳故宫博物院(4A)、千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盘锦红海滩风景区(5A)、盘锦市辽河碑林景区(4A)、朝阳市千佛洞风景区(4A)、葫芦岛市龙湾海滨风景区(4A)、辽阳广佑寺(4A)、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4A)、锦州笔架山风景区(4A)、丹东鸭绿江风景区(4A)、丹东天华山风景名胜区(4A)、丹东宽甸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4A)、丹东凤凰山(4A)、大连森林动物园(4A)、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5A)、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5A)、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5A)、本溪市大峡谷景区(4A)、本溪市关山湖风景区(4A)、本溪桓仁五女山(4A)、鞍山玉佛苑(4A)、鞍山汤岗子温泉旅游度假区(4A)等

吉林省

净月潭景区(5A)、伪满皇宫博物院(5A)、长春世界雕塑公园(5A)、长影世纪城(5A)、长白山景区(5A)、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5A)、六鼎山文化旅游区(5A)、北山风景区(4A)等

蒙东地区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4A)、科尔沁沙地大青沟、莫尔道嘎原始林区、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庙(4A)、满洲里口岸景区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于2006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28°30′00″~129°11′00″;北纬43°43′34″~44°17′55″,园区面积1400平方公里。公园有火山口森林、熔岩河、瀑布山庄、镜泊湖、渤海故国、小北湖、蛤蟆塘火山锥、骑驭探险区、熔岩台地九大景区。拥有火山地貌与水体景观两大地质地貌。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镜泊湖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到90%,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5000个,夏季平均气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人们常以“冬有三亚湾、夏有镜泊湖”来形容镜泊湖独特的不可比拟的避暑环境。

沈阳植物园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中马村,园区修建于1959年,并于1993年对外开放。占地面积211公顷。植物园内有约二十座专项园,展示各类植物1700余种,其中露地木本植物56科518种;草本植物75科854种;温室花卉植物78科400种;是东北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园区内在根据植物的花期举办花展,有郁金香展、牡丹芍药展、百合展、大丽花展、地被菊展等。

长白山景区

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高山系,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主体山峰在省属池北区。长白山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中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高度2.691米,由粗面岩组成,是经过多次火山喷发而成。天池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三江发源地。长白山景区森林茂密,主要以红松、鱼鳞松、沙松、鹅耳枥、枫、云杉、冷杉林、岳桦矮林等为主。景区内还有梅花鹿、貂、东北虎等珍贵动物。

相关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多种类型。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东三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计173种,其中民间文学以满族说部为代表的一种长篇叙事文学、民间音乐的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则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民间舞蹈充满着民族风情、民间美术的剪纸艺术有1500多年的历史、曲艺的代表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等。

东北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名称

编号

类别

公布时间

级别

申报地区

保护单位

古渔雁民间故事

Ⅰ-18

民间文学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大洼县

盘锦市大洼区文化体育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大洼区总工会文体活动管理中心)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Ⅰ-19

民间文学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公共文化和广播电视工作服务中心

谭振山民间故事

Ⅰ-20

民间文学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新民市

新民市文化馆

辽宁鼓乐

Ⅱ-39

传统音乐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辽宁鼓乐

Ⅱ-39

传统音乐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辽阳市

辽阳市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

千山寺庙音乐

Ⅱ-67

传统音乐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鞍山市

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鞍山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

秧歌(抚顺地秧歌)

Ⅲ-2

传统舞蹈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抚顺市

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高跷(海城高跷)

Ⅲ-9

传统舞蹈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海城市

海城市民间高跷秧歌艺术团

高跷(辽西高跷)

Ⅲ-9

传统舞蹈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锦州市

锦州市太和区文化发展中心

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

Ⅲ-24

传统舞蹈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本溪市

桓仁满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京剧

Ⅳ-28

传统戏剧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

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

评剧

Ⅳ-51

传统戏剧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

皮影戏(复州皮影戏)

Ⅳ-91

传统戏剧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瓦房店市

瓦房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Ⅳ-91

传统戏剧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凌源市

凌源市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服务中心

木偶戏(辽西木偶戏)

Ⅳ-92

传统戏剧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锦州市

锦州市木偶剧团有限公司

东北大鼓

Ⅴ-6

曲艺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

东北二人转

Ⅴ-35

曲艺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黑山县

黑山县文化馆

东北二人转

Ⅴ-35

曲艺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铁岭市

铁岭文化艺术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乌力格尔

Ⅴ-40

曲艺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Ⅶ-16

传统美术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锦州市

锦州市文化演艺集团(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岫岩玉雕

Ⅶ-29

传统美术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阜新玛瑙雕

Ⅶ-30

传统美术

2006

国家级

辽宁省阜新市

阜新市玛瑙协会

满族说部

Ⅰ-12

民间文学

2006

国家级

吉林省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省文化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Ⅲ-24

传统舞蹈

2006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汪清县文化馆

东北二人转

Ⅴ-35

曲艺

2006

国家级

吉林省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省文化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乌力格尔

Ⅴ-40

曲艺

2006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文化馆

朝鲜族跳板、秋千

Ⅵ-14

传统体育、

2006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吉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Ⅲ-28

传统舞蹈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化馆

东北大鼓

Ⅴ-6

曲艺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

东北二人转

Ⅴ-35

曲艺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海伦市

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

达斡尔族乌钦

Ⅴ-41

曲艺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化馆

赫哲族伊玛堪

Ⅴ-42

曲艺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鄂伦春族摩苏昆

Ⅴ-43

曲艺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

黑河市戏剧创作评论工作室(黑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桦树皮制作技艺

Ⅷ-83

传统技艺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

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Ⅷ-85

传统技艺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

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Ⅹ-13

民俗

2006

国家级

黑龙江省

黑河市爱辉区文化馆

北票民间故事

Ⅰ-52

民间文学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北票市

北票市文化体育事业服务中心

满族民间故事

Ⅰ-53

民间文学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唢呐艺术(丹东鼓乐)

Ⅱ-37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丹东市

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Ⅱ-105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

笙管乐(复州双管乐)

Ⅱ-121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瓦房店市

瓦房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笙管乐(建平十王会)

Ⅱ-121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建平县

建平县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龙舞(金州龙舞)

Ⅲ-4

传统舞蹈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大连金普新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高跷(盖州高跷)

Ⅲ-9

传统舞蹈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盖州市

盖州市文化馆

高跷(上口子高跷)

Ⅲ-9

传统舞蹈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大洼县

盘锦市文化馆

朝鲜族农乐舞

Ⅲ-24

传统舞蹈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铁岭市

铁岭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

皮影戏(岫岩皮影戏)

Ⅳ-91

传统戏剧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鞍山市

岫岩满族自治县文化馆

皮影戏(盖州皮影戏)

Ⅳ-91

传统戏剧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盖州市

盖州市文化馆

海城喇叭戏

Ⅳ-100

传统戏剧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鞍山市

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鞍山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

东北大鼓

Ⅴ-6

曲艺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锦州市

锦州市文化演艺集团(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东北大鼓

Ⅴ-6

曲艺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瓦房店市

瓦房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东北大鼓

Ⅴ-6

曲艺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文化馆

北京评书

Ⅴ-57

曲艺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鞍山市

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鞍山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

北京评书

Ⅴ-57

曲艺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本溪市

本溪市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评书

Ⅴ-57

曲艺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营口市

营口市群众艺术馆

剪纸(庄河剪纸)

Ⅶ-16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庄河市

庄河市文化与传媒中心(庄河市图书馆、庄河市文化馆、庄河市博物馆、庄河市报社、庄河市广播电视台、庄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剪纸(岫岩满族剪纸)

Ⅶ-16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文化馆

剪纸(建平剪纸)

Ⅶ-16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建平县

建平县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剪纸(新宾满族剪纸)

Ⅶ-16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

新宾满族自治县文化馆

石雕(煤精雕刻)

Ⅶ-56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抚顺市

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满族刺绣(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Ⅶ-80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文化馆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Ⅶ-80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

锦州市夏氏满族工艺发展有限公司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Ⅷ-144

传统技艺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

民间社火(本溪社火)

Ⅹ-54

民俗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

本溪满族自治县文化馆

民间社火(义县社火)

Ⅹ-54

民俗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义县

义县文化馆(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民间社火(朝阳社火)

Ⅹ-54

民俗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朝阳县

朝阳县文化旅游和教育事业服务中心

朝鲜族花甲礼

Ⅹ-89

民俗

2008

国家级

辽宁省丹东市

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Ⅱ-35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马头琴乐团)

蒙古族四胡音乐

Ⅱ-36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文化馆

森林号子(长白山森林号子)

Ⅱ-100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

白山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白山市博物馆)

蒙古族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Ⅱ-105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文化馆

朝鲜族洞箫音乐

Ⅱ-124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延吉市

延吉市文化馆

朝鲜族洞箫音乐

Ⅱ-124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珲春市

珲春市文化馆

朝鲜族鹤舞

Ⅲ-58

传统舞蹈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安图县文化馆(安图县文化中心)

朝鲜族长鼓舞

Ⅲ-59

传统舞蹈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图们市

图们市文化馆

黄龙戏

Ⅳ-101

传统戏剧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农安县

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

东北大鼓

Ⅴ-6

曲艺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榆树市

榆树市文化馆

朝鲜族三老人

Ⅴ-80

曲艺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和龙市

和龙市文化馆

满族珍珠球

Ⅵ-38

传统体育、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剪纸(长白山满族剪纸)

Ⅶ-16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师范学院

满族刺绣(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Ⅶ-80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师范学院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Ⅷ-124

传统技艺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吉市民族乐器研究所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大泉源酒传统酿造技艺)

Ⅷ-144

传统技艺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通化县

吉林省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

蒙古族婚礼(蒙古族婚俗)

Ⅹ-55

民俗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文化馆

朝鲜族花甲礼

Ⅹ-89

民俗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长白山采参习俗

Ⅹ-93

民俗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抚松县

抚松人参博物馆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Ⅹ-94

民俗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朝鲜族传统婚礼

Ⅹ-99

民俗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朝鲜族服饰

Ⅹ-109

民俗

2008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蒙古族四胡音乐

Ⅱ-36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

唢呐艺术(杨小班鼓吹乐棚)

Ⅱ-37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肇州县

肇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森林号子(兴安岭森林号子)

Ⅱ-100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伊春市

伊春市群众艺术馆

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

Ⅱ-107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群众艺术馆

达斡尔族民歌(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

Ⅱ-108

传统音乐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化馆

皮影戏(望奎县皮影戏)

Ⅳ-91

传统戏剧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望奎县

望奎县文化馆

东北大鼓

Ⅴ-6

曲艺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五常市

五常市文化馆

东北二人转

Ⅴ-35

曲艺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绥棱县

绥棱县文化馆

戏法(赵世魁戏法)

Ⅵ-47

传统体育、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杂技团

黑龙江省杂技团有限公司

剪纸(方正剪纸)

Ⅶ-16

传统美术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方正县

方正县文化馆

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

Ⅷ-83

传统技艺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群众艺术馆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

Ⅷ-112

传统技艺

2008

国家级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

黑河市爱辉区文物研究中心

锡伯族民间故事

Ⅰ-109

民间文学

2011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市于洪区文化馆

海洋号子(长海号子)

Ⅱ-97

传统音乐

2011

国家级

辽宁省长海县

长海县文化教育发展中心

评剧

Ⅳ-51

传统戏剧

2011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

沈阳市和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会

盘索里

Ⅴ-102

曲艺

2011

国家级

辽宁省铁岭市

铁岭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

建筑彩绘(传统地仗彩画)

Ⅶ-96

传统美术

2011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市泰然古建筑维修学校

蒙医药(血衰症疗法)

Ⅸ-12

传统医药

2011

国家级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医院

民间信俗(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

Ⅹ-85

民俗

2011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市沈北新区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沈阳市沈北新区老干部服务中心)

陶克陶胡

Ⅰ-116

民间文学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阿里郎

Ⅱ-147

传统音乐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伽倻琴艺术

Ⅱ-153

传统音乐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延吉市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鼓舞(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

Ⅲ-42

传统舞蹈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盘索里

Ⅴ-102

曲艺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歌舞团(延边话剧团)

摔跤(朝鲜族摔跤)

Ⅵ-21

传统体育、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延吉市

延吉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马头琴制作技艺)

Ⅷ-124

传统技艺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春节(查干萨日)

Ⅹ-1

民俗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总站(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秋节(秋夕)

Ⅹ-5

民俗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庙会(北山庙会)

Ⅹ-84

民俗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婚俗(朝鲜族回婚礼)

Ⅹ-139

民俗

2011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评剧

Ⅳ-51

传统戏剧

2011

国家级

黑龙江省评剧院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

皮影戏(龙江皮影戏)

Ⅳ-91

传统戏剧

2011

国家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

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

Ⅹ-3

民俗

2011

国家级

黑龙江省黑河市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文化体育局

朝鲜族花甲礼

Ⅹ-89

民俗

2011

国家级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朝鲜民族艺术馆

鄂温克族瑟宾节

Ⅹ-125

民俗

2011

国家级

黑龙江省讷河市

讷河市文化馆

婚俗(达斡尔族传统婚俗)

Ⅹ-139

民俗

2011

国家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化馆

二人转

Ⅴ-35

曲艺

2014

国家级

辽宁省辽阳市

辽阳市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

核雕(大连核雕)

Ⅶ-59

传统美术

2014

国家级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

大连市西岗区文化馆

琥珀雕刻

Ⅶ-116

传统美术

2014

国家级

辽宁省抚顺市

抚顺琥珀泉艺术品有限公司

砚台制作技艺(松花石砚制作技艺)

Ⅷ-133

传统技艺

2014

国家级

辽宁省本溪市

本溪市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菜传统烹饪技艺

Ⅷ-227

传统技艺

2014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鹿鸣春饭店有限公司

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

Ⅸ-6

传统医药

2014

国家级

辽宁省海城市

海城市正骨医院

中秋节(朝鲜族秋夕节)

Ⅹ-5

民俗

2014

国家级

辽宁省铁岭市

铁岭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

博舞

Ⅲ-114

传统舞蹈

2014

国家级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草原文化馆

二人转

Ⅴ-35

曲艺

2014

国家级

吉林省梨树县

吉林省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泡菜制作技艺(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

Ⅷ-228

传统技艺

2014

国家级

吉林省延吉市

延吉友谊有限公司

中药炮制技艺(人参炮制技艺)

Ⅸ-3

传统医药

2014

国家级

吉林省通化市

康美新开河(吉林)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炮制技艺(人参炮制技艺)

Ⅸ-3

传统医药

2014

国家级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福参源特产产品有限公司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

Ⅸ-4

传统医药

2014

国家级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

九台区正泰中医药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麦秆剪贴

Ⅶ-69

传统美术

2014

国家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

满族刺绣

Ⅶ-80

传统美术

2014

国家级

黑龙江省克东县

克东县北方满绣艺术研究所

满族刺绣

Ⅶ-80

传统美术

2014

国家级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老汤精配制

Ⅷ-229

传统技艺

2014

国家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哈尔滨粒粒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枇杷露传统制剂)

Ⅸ-4

传统医药

2014

国家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老王麻子膏药制作技艺)

Ⅸ-4

传统医药

2014

国家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

哈尔滨福庆堂医药保健用品有限公司

婚俗(赫哲族婚俗)

Ⅹ-139

民俗

2014

国家级

黑龙江省同江市

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

Ⅱ-35

传统音乐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阜新市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

鼓舞(辽西太平鼓)

Ⅲ-42

传统舞蹈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葫芦岛市

绥中县文化旅游事务服务中心

皮影戏(锦州皮影戏)

Ⅳ-91

传统戏剧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锦州市

锦州市古塔区文化馆

摔跤(沈阳北市摔跤)

Ⅵ-21

传统体育、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市和平区豪丰北市摔跤发展服务中心

少北拳

Ⅵ-86

传统体育、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锦州市

锦州市少北武术研究会

锡雕(锦州锡雕)

Ⅶ-62

传统美术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锦州市

锦州市凌河区文化馆

盘炕技艺(桓仁盘炕技艺)

Ⅷ-282

传统技艺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本溪市

桓仁满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元宵节(辽西朱碌科黄河阵)

Ⅹ-71

民俗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朝阳市

建平县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庙会(天成观庙会)

Ⅹ-84

民俗

2021

国家级

辽宁省朝阳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

鼓吹乐(海龙鼓吹乐)

Ⅱ-182

传统音乐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

梅河口市文化馆

朝鲜族奚琴艺术

Ⅱ-183

传统音乐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

延吉市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秧歌(乌拉满族秧歌)

Ⅲ-2

传统舞蹈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吉剧

Ⅳ-164

传统戏剧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

吉林省戏曲剧院(吉林省民间艺术团)

满族新城戏

Ⅳ-165

传统戏剧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松原市

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

满族珍珠球(伊通满族珍珠球)

Ⅵ-38

传统体育、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伊通满族自治县业余体育学校

朝鲜族尤茨

Ⅵ-104

传统体育、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

Ⅷ-160

传统技艺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四平市

四平李连贵饮食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Ⅷ-193

传统技艺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朝鲜族百种节

Ⅹ-160

民俗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

龙井市文化馆

放河灯(松花江放河灯)

Ⅹ-173

民俗

2021

国家级

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

Ⅰ-12

民间文学

2021

国家级

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

孙吴县文化馆

赫哲族嫁令阔

Ⅱ-171

传统音乐

2021

国家级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

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鼓吹乐(武家鼓吹乐棚)

Ⅱ-182

传统音乐

2021

国家级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

林甸县文化馆

剪纸(海伦剪纸)

Ⅶ-16

传统美术

2021

国家级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

海伦市文化馆

满族刺绣(宁安满族刺绣)

Ⅶ-80

传统美术

2021

国家级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

宁安市文化馆

刀剑锻制技艺(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

Ⅷ-252

传统技艺

2021

国家级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七台河市英雄工艺刀剑锻造有限公司

元宵节(瑷珲上元节)

Ⅹ-71

民俗

2021

国家级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

黑河市爱辉区文化馆

赫哲族乌日贡大会

Ⅹ-171

民俗

2021

国家级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

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旧名“蹦蹦”,是一种曲艺唱曲形式,它在发展中广泛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姊妹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用东北方音说唱表演,表演时载歌载舞、曲舞相衬。二人转的传统节目以《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猪八戒拱地》等最为著名。20世纪以来代表性艺人有辽宁的徐小楼、郎艳芳、小兰芝,吉林的程喜发、李青山、谷柏林,黑龙江的郭文宝、李太、胡景岐等。

满族说部

满族说部满语称“乌勒本”(ulabun),汉译为传或传记。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口耳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其形式与内涵迥异于听讲普通民间故事,满族讲唱说部主要在氏族内以口耳相传,传承下来。前期多用满语说唱,后改用汉语中夹杂满语表演。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历史的记忆,讲述了很多有关的民族史、疆域史、民族关系史等历史内容。目前有的说部已被翻译成俄文、日文、英文、意大利文、德文、朝鲜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古称“奉天大鼓”、“辽宁大鼓”等,是一种地方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最初的表演形式是表演者一人说唱并以小三弦自行伴奏,后发展为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以东北方言演唱,另有乐师操三弦伴奏。著名艺人有关永安、赵文义、聂田盛、林正信、宋修仁、陈仲山等。代表的书目有《回龙传》、《回杯记》、《大明五义》(宋派)、《薛丁山与樊梨花》、《忆真妃》、《黛玉悲秋》、《曹家将》、《隋唐演义》等。

影视作品

中国东北地区因其人文特色以及社会发展历程,让这里成为影视创作所热衷的故事发生地。几乎每一年都有大量东北题材的影视剧上映。这些影视剧主要有三种类型:东北喜剧、东北为故事背景的犯罪悬疑剧、年代剧。

东北喜剧

东北喜剧作为东北影视创作的主打剧。有被称为“中国乡村版权力的游戏”《乡村爱情》系列剧,有情景剧《东北一家人》、《马大帅》系列、《刘老根》系列等。故事里演绎的是平民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家长里短,看似鸡零狗碎,却道地、真实而接地气,多少可以抚慰疲惫的、原子化的现代人的心灵。

犯罪悬疑剧

犯罪悬疑剧主要以东北地区为故事背景的发生地。罪恶都发生在东北冰天雪地之时,阴暗的天空、苍茫的雪原、落魄的工业基地、萧瑟的氛围、挑战人体极限的寒冷,视觉上就给观众带来心理上的压迫。如电影《白日焰火》《雪暴》《平原上的火焰》以及网剧《无证之罪》《双探》《胆小鬼》等。

年代剧

年代剧以东北地区为背景,讲述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跨越几个年代的变迁。如《人世间》《我们的日子》等,这些年代剧能够负荷更多的历史容量、承载更厚重的人生思索与表达。

相关事件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在当晚10点,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炸药,并于20分后引爆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并将爆炸事件栽赃嫁祸于中国守军。以此为借口,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炮轰沈阳北大营和兵工厂,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闯关东

“闯关东”,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之一,是指清代至民国时期关内农民在清朝禁令之下仍然前往东北地区谋求生路的移民。主要因素是因为关内人多地少、天灾人祸等造成关内人民在本土生存困难。而此时的东北地区,可用于耕作的土地众多,森林与矿产资源丰富,吸引了关内民众向东北移民。至此,出现了“闯关东”现象。移民活动对于东北自然资源与环境产生了影响,也促使东北自然资源与环境发生了变迁。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3年,中国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2020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