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中药材名,本品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梨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生长环境、生长习性、繁殖方式、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化学成份等介绍

中文名

外文名

pear

用法用量

生食

别名

快果(陶弘景),果宗、玉乳

形态特征

①白梨落叶乔木。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越年生的枝紫褐色,有皮孔。叶互生;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40厘米,宽约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罕圆形,叶缘锯齿锐细如针,初时两面有绒毛,后变光滑;叶柄长2.5~7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花梗长1.5~3厘米;苞片2,针状;萼片基部狭窄,有腺状锯齿。内面有黄色细毛;花瓣5,白色,卵形;雄蕊20;花柱5或4,与雄蕊约等长,光滑。梨果球状卵形,直径2.5~3厘米;先端留有残萼;果梗长3~4厘米;果皮黄白色,稍有斑点。花期4月。果期9月。分布华北、西北和辽宁等地。

②沙梨乔木。小枝光滑或幼时有毛。叶略革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卵形,长7~13厘米,宽4~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乎心脏形,或广楔形,边缘密生刺尖状锯齿,两面无毛,或嫩枝叶有绒毛;叶柄长3~4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9朵;萼片5,自基部分裂,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尖,长0.6~1厘米,较花托长2倍,缘有腺质锯齿,内面基部有黄毛;花瓣5,卵形,长1.5~4.5厘米,白色,先端有不规则的缺刻,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柱5或4,无毛,与雄蕊同长。梨果近球形,皮赤褐色,或青白色:果肉稍硬,顶部无残萼。种子楔状卵形,稍扁平,黑褐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淮河流域。

③秋子梨乔木。嫩枝有绵毛,旋即脱落。叶近圆形或广卵形,长5~10厘米,宽4~8厘米,先端尾尖,边缘有刺毛状尖锯齿,基部通常圆形,有时心形,两面无毛,光泽;叶柄长2~6厘米,幼时有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边有绒毛;花瓣白色;雄蕊多数。梨果近球形,径长1.5~6.5厘米,暗绿色稍带褐色,或黄色,常有红色斑点;花萼宿存;果柄直生,不下垂,长1.5~2厘米。花期4月。果期9月。分布我国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分布区域

1.白梨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等地。

2.沙梨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3.秋子梨分布东北、华北及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生长环境

1.白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

2.沙梨:生于海拔100-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

3.秋子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

生长习性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比苹果强。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冬季最低温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多数品种可安全越冬。根系发达,喜光喜温,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种植,尤以砂质壤土山地为理想。

繁殖方式

多用于嫁接。

栽培技术

春季移栽的棠梨苗,只要管得好,可于当年8月进行腹接,年底或来春即可出圃。定植时间以落叶后至萌芽前这一阶段为最好,行株距一般7m×5m,每1HM2300株左右。3.可间种豆类、花生等矮杆作物。注意施肥和整形修剪。4.病虫害防治:黑星病,为害枝和叶和果实,喷1:2:200波尔多液,以后每隔半月喷药一次,连喷4-5次。

病虫防治

黑星病,为害枝和叶和果实,喷1:2:200波尔多液,以后每隔半月喷药一次,连喷4-5次。

化学成份

沙梨果实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白梨果实含蔗糖、果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