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理工学院(英文名称Qil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齐鲁理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经、文、医、学、管、理、艺等学科的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高校、省教育厅拟定的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齐鲁理工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友情况、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齐鲁理工学院

英文名

Qil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别名

齐鲁理工

成立日期

2005年

所属地区

山东省济南市

地址

济南校区: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办学性质

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1500余亩(截至2022年11月底)

学生人数

22745人(截至2022年9月底)

教师人数

1788人(截至2022年11月底)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徐淑凤;校长、党委副书记:常翠鸣

创办者

曲阜孔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知名校友

孙蒙蒙等

校训

知学、知道、知善、知美

院校代码

13998

专业数量

本科专业51个(截至2023年3月)

简介

齐鲁理工学院的前身为2005年建立的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齐鲁理工学院。

截至2022年11月底,齐鲁理工学院占地面积为15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建有济南校区、曲阜校区两个校区,有教职工1788人,在校生22745人(截至2022年9月底)。截至2023年3月,齐鲁理工学院建有12个学院(部),开办51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2005年6月,齐鲁理工学院的前身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建立,为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院校。

2013年,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落户济南,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济南校区建立。

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转设为齐鲁理工学院,由独立院校转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2018年,齐鲁理工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齐鲁理工学院被确定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至2023年3月,齐鲁理工学院建有12个学院(部),开办51个本科专业,36个专科专业(截至2022年11月)。

学院(部)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工程造价、测绘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医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中药学

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美容技术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应用化学、环境科学

精细化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

商学院

贸易经济、金融学、会计学、跨境电子商务、投资学、旅游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现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金融服务与管理、空中乘务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秘书学

应用英语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舞蹈表演

学前教育、舞蹈表演

艺术学院

书法学、中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新媒体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基础部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底,齐鲁理工学院共有教职工1788人,其中专任教师1227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62人,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山东省三八红旗手3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和高校优秀教师20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获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刘振华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德江、傅永聚、杜以德、刘建军、周向军、王韶兴

全国优秀教师

韩伟波

全国三八红旗手

刘振华

山东省三八红旗手

于衍真、蔡正兰、武丽娜

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杜以德、于衍真、王佐勋

山东省教学名师和高校优秀教师

张德江、周向军、韩伟波、于衍真、蔡正兰、武丽娜、刘玉娥、马秀峰、王林义、戴丕昌、崔春荣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齐鲁理工学院有校重点建设学科2个、培育建设学科3个和扶持储备学科4个。

重点建设学科

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

培育建设学科

国际商务、护理、新闻与传播

扶持储备学科

土木水利、旅游管理、美术与书法、翻译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3月,齐鲁理工学院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获批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5门,获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贸易经济、新闻学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电子信息工程、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贸易经济、新闻学、书法学、自动化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3C”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教师团队

学校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底,齐鲁理工学院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4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德国莱茵科斯特公司和史太白大学合作,开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德合作试点班。

截至2022年11月底,齐鲁理工学院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泰国兰塔纳功欣皇家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学分互认项目合作。

学术研究

馆藏资源

齐鲁理工学院图书馆设有两个馆区,总面积22000平方米。截至2022年11月底,齐鲁理工学院图书馆有藏书近170余万册,电子图书180余万种,纸质期刊1200余种,电子期刊2余万种,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博、看期刊数据库等23个数据库。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底,齐鲁理工学院有5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特色实验室。

省级科研平台:山东省土木工程检测加固与安全评价研发中心、山东省中德智慧工厂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医学诊疗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诊疗材料特色实验室、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特色实验室。

学术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底,齐鲁理工学院主持和参与厅级以上科研项目8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社会科学奖励一等奖15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6项,授权专利62项;发表论文1621篇,被SCI、EI、CSSCI、ISTP检索580篇。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复杂混沌电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钻井液流变性测量仪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PCB板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校园文化

校训

齐鲁理工学院的校训为“知学、知道、知善、知美”,简称“四知”校训。

“知”本意为学识、明了等,取意于“知行合一”。其中,“知学”是基础,“知道”是根本,“知善”是基本要求,“知美”是最高价值追求。

校风

齐鲁理工学院的校风为“尚德、尚礼、尚勤、尚新”。

“尚德:“德”就是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尚礼:意在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尚勤:“勤”意指做事尽心尽力、持之以恒;尚新:“新”就是求新、求变,求善。

校徽

齐鲁理工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的校徽底色为红色,上半部分为“齐鲁理工学院”中文名称,下半部分为英文名称,中间是齐鲁的首字母“Q”与理工的首字母“L、G”变形组成的凤凰造型,寓意学院和谐、健康、永续发展。校徽整体类似书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徐淑凤

校长、党委副书记

常翠鸣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庚灵

总督学、副校长

魏希启

纪委书记、副校长

胡洋

副校长

赵庆勇、于衍真、杨依廷、单成娟

校长助理(曲阜校区管委会主任)

李照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11月底,来源于)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任期

党委书记

向来生

2017.4-2021.11

校区情况

济南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济南校区设有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学院

曲阜校区

通讯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有朋路105号。曲阜校区设有艺术学院、文学院,拥有齐鲁书法文化研究中心、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研究中心。

校友情况

孙蒙蒙

山东匠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截至2023年4月)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齐鲁理工学院被评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2022年1月,齐鲁理工学院被评为山东省2021年度教育网络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6月,齐鲁理工学院获批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

2023年3月,齐鲁理工学院被评为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