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副教授职称,辽宁省朝阳市人。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李晓东的:人物履历、工作业绩、教学情况、社会表彰、教学研究、教材、学术论文等介绍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民族

汉族

人物履历

1983年7月大连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毕业分配学校工作,历任化机专业科长、教务处主任、教务处处长、院长助理。

1998年在郑州工学院化工部外语培训中心培训一年;

1993年在北京外语学院出国人员培训部培训半年;

1994年4月到1995年5月,参加原国家教委世界银行职教贷款项目,在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进修职业教育学,并以一个机械加工类TAFE为主实习了3个月;

2005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4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3个月。

2005年8月,获得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工作业绩

主要工作业绩:负责学院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

2004年12月,通过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获得良好第一名的评价结果;在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主持课题研究,分别在全院推行“宽基础、活模块”教学计划模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教学计划模式、“工学交替”教学计划模式;主持中央财政专项260万元、省财政专项240万元实训基地的论证、实施、建设工作;负责学院试点专业建设工作,目前学院有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同时2005年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省级试点专业2个;负责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目前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1门。

教学情况

化工设备,1999.3月~2005.11月,高职学生,授课总学时320学时

制冷空调设备,1999.3月~2006.5月,高职学生,授课总学时242学时

化工机器检修实习,1999.3月~2005.11月,高职学生,指导总周数16周

制冷空调检修安装实训,1999.3月~2006.5月,高职学生,指导总周数14周

毕业设计(空调方面题目),1999.3月~2006.5月,高职学生,指导总周数12周

社会表彰

聘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1997.6

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1

毕业实践环节的实验探索,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1

锦州市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大赛优秀指导奖,锦州市教育委员会委员,1999.6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02.12

第二届全国化工高职教指委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化教协发[2004]10号》,中国化工教育协会,2004.6

锦州市优秀教师,锦州市人民政府,2004.9

高等职业教育石油化工类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证书,辽宁省教育厅,2006.2,第2参与人

教学研究

双向式教学法及几点尝试,国家教委贷款办组织、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1998.9

国内外高职课程模式比较分析与选择,《辽宁高职学报》,2000.3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研究,《辽宁高职学报》,2002.5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渗透问题研究,《辽宁高职学报》,2003.1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内涵与双证书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制订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双证融通的教学方案,《辽宁高职学报》,2005.1

高职院校基础课改革探讨,《辽宁高职学报》,2006.1

教材

《腐蚀与防护》,主编,化工出版社,1997.10

《化工设备》,参编,化工出版社,2001.7

《机械设计基础》,主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

《制冷原理与设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

学术论文

管子试压快装接头,《化工装备技术》,1988.2,独立作者

冷弯螺旋形盘管回弹量的计算,《石油化工设备》,1988.5,独立作者

浮阀安装用简易钳,《石油化工设备》,1992.3,独立作者

一种新型防松螺母,《石油化工设备》,1997.6,独立作者

木材阻燃浸渍处理方法及新的技术,《辽宁化工》,2005.10,独立作者

微波超声波技术在阻燃剂浸渍处理木材中的应用,《化工进展》,2005.12,独立作者

木材构造对木材化学阻燃浸渍处理方法的影响,《广州化工》,2000.5,独立作者

阻燃剂浸渍处理木材方法研究,《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5.12,独立作者

微波技术在木材阻燃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第一作者

超声波技术在木材阻燃浸渍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福建林业科技》,2006.1,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