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影片讲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纳粹的攻势,集结英国全国力量,向纳粹宣战,改变二战历史进程的故事。影片凭借历史人物本身的魅力、丰富的细节和演员精彩的表演,在国内外均获得了相当的口碑。
商业成就方面,影片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1.5亿美元的票房;艺术方面,2018年,《至暗时刻》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六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将;同时,影片在第75届金球奖和第7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也获得了多项提名,收获了来自业内的广泛好评。
影片情节 1940年5月,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步步紧逼,意欲侵略整个欧洲。英国议会对于采取绥靖政策的时任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罗纳德·皮卡普饰)失去信心,意欲寻找一位他的替代者。在一次保守党的晚宴上,有人提议由外交部长哈利法克斯子爵(斯蒂芬·迪兰饰)出任,被子爵拒绝。张伯伦提到了另外一个可能性,但多数人对这个人选表示反对。
伊丽莎白·莱顿(莉莉·詹姆斯饰)是时任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加里·奥德曼饰)的新任秘书,上班第一天丘吉尔就从法国大使处得知,德军已经入侵荷兰与比利时。丘吉尔大发雷霆,随即让莱顿发电报将消息上报。丘吉尔的粗鲁和暴躁让莱顿十分难过,丘吉尔夫人(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饰)得知后从中斡旋,平复了丘吉尔的心情。
时任国王乔治六世发电报邀请丘吉尔到白金汉宫会面。在此之前,张伯伦曾向乔治六世(本·门德尔森饰)表示要由丘吉尔来替代自己出任首相,乔治六世对此表示无奈,但张伯伦强调只有丘吉尔有望团结整个议会和政府。乔治六世最后授予了丘吉尔首相的职位。
丘吉尔就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议会发表演说,他表示自己将一改张伯伦的绥靖政策,领导英国全力抵抗纳粹的侵略,而在场的议员们对此并没有信心。演讲结束后,哈利法克斯子爵找到张伯伦,表示要通过不信任投票让丘吉尔下台,恢复张伯伦之前的主张。
丘吉尔一边在秘密部署军队前往法国的敦刻尔克海岸将滞留的英军接回本土保存实力,一边发表全国演说确保民众对于战争的信心。然而丘吉尔本人对自己的演说内容都缺乏信心,在丘吉尔夫人的劝说下,他才恢复了自信。
英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计划泄露之后,丘吉尔不仅面临战场上敌军的威胁,议会内对于丘吉尔派军队将滞留英军撤回的计划也普遍反对。丘吉尔试图向美国求助未果,只好通过军方向英国的一般民众求助。
哈利法克斯子爵继续向丘吉尔施压,要求他同意与希特利进行和谈,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经过一番争论后,哈利法克斯威胁如果丘吉尔再不同意,自己将提出辞职。随着比利时和法国相继要对纳粹德国投降,英国本土遭到入侵的可能性逐渐增大,为了保护英国的独立性,丘吉尔也被迫开始考虑和谈的可能性。
莱顿的哥哥因滞留在敦刻尔克海滩而牺牲,心情沮丧,丘吉尔得知后心情异常复杂。乔治六世得知墨索里尼即将和希特勒合作后夜访丘吉尔,并表示自己将全力支持丘吉尔对抗纳粹的决定。于是丘吉尔决定继续敦刻尔克的撤退计划,最终在民众的帮助下,滞留英军全部回到了英国本土。
丘吉尔第一次坐地铁前往议会,在地铁上,丘吉尔通过与民众的交谈,得知英国的普通民众对于抗击纳粹保卫国家的强烈愿望,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丘吉尔最终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并在议会发表了演说,表示将全力抗击纳粹到底,而这一次议会的全体成员挥舞起手帕表示支持。
五年后,二战结束,英国所代表的的同盟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主要角色 温斯顿·丘吉尔加里·奥德曼饰海军大臣,后继任首相。主战派,脾气暴躁,性格顽强。在议员中名声不好,却也被认为是唯一有可能带领英国取得胜利的人。 伊丽莎白·莱顿莉莉·詹姆斯饰丘吉尔的个人秘书,新上任便遭到丘吉尔的训斥。后来两人关系逐渐和缓,莱顿为丘吉尔提供了一些平民视角。在丘吉尔的最终演说时,莱顿到场旁听表示支持。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本·门德尔森饰时任英国国王,因为法律要求不能议论政治,但对于官员和政策有着自己的想法。 克莱曼·丘吉尔(丘吉尔夫人)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饰丘吉尔的夫人,对于丈夫的政治抱负略有微词但大多数时候表示支持。了解丘吉尔的性格和习惯,能够给予丘吉尔所需的信心。 内维尔·张伯伦罗纳德·皮卡普饰英国首相,因绥靖政策而失去了议会的支持。虽然讨厌丘吉尔,但知道丘吉尔能抵抗纳粹还是选择他作为继任者。 哈利法克斯子爵斯蒂芬·迪兰饰外交部长,绥靖政策的拥趸,反对丘吉尔上台,后来又要胁迫丘吉尔接受希特勒的和谈。影片制作 筹备阶段 2015年2月,Working Title电影公司宣布从《万物理论》的编剧安东尼·麦卡滕手中购买了一部关于讲二战前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如何动员英国参战的剧本。2016年3月,消息称乔·赖特正在洽商担任该片导演。乔·赖特认为影片对好的领袖的思考很好地对应了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时的国际社会。4月主演丘吉尔的人选被爆料出为加里·奥德曼。
2016年9月,焦点影业成为本片的发行商,并宣布本片北美定档2017年11月24日。
选角与表演 为了演好丘吉尔,加里·奥德曼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研究人物原型的行为举止。但奥德曼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又表示,自己在表演的时候力求神似而非模仿,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和其他演员版本的丘吉尔类似的表演方式。加里·奥德曼在扮演丘吉尔的过程中,每天要抽十二根雪茄,后来一度患上尼古丁中毒。
本·门德尔森是少数成功出演英国历史人物的非英籍演员,主要原因在于他在外形上更贴合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而且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
关于张伯伦首相的选角,片方曾选择的是英国男演员约翰·赫特,后因赫特罹患癌症退出而换成了由罗纳德·皮卡普出演。
取景 《至暗时刻》曾在英国辗转多地取景。其中戏份占比最大的英国议会场景是在曼彻斯特的市政厅和图书馆以及伦敦西部的片场搭景拍摄而成的。英国财政部和唐宁街10号的外景是实景拍摄,而唐宁街10号的内景则是在英国约克郡内一桩租赁的别墅经由布景拍摄而成的。
丘吉尔本人的乡村住宅被影片用作外景,用以拍摄影片中丘吉尔的秘书接收来自白金汉宫电报的场景。英军的作战指挥部是在肯特郡的阿默斯特城堡拍摄,白金汉宫的内景则是在南约克郡的温特沃斯宅邸拍摄的。
剧组原本希望找一辆真实的二战前的地铁车厢来拍摄内景,未果后从铁路博物馆租了一辆产于1959年但看上去相似的车厢拍摄。
化妆与造型 造型师伊凡娜·普里莫拉克(Ivana Primorac)负责本片的造型。普里莫拉克曾多次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造型提名,其作品包括《时时刻刻》《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理发师陶德》,她与导演乔·赖特曾合作过《赎罪》和《安娜·卡列尼娜》。在参与到《至暗时刻》的创作前,普里莫拉克曾在美剧《王冠》中做过丘吉尔的造型。
为了在视觉上更加贴近人物原型,导演赖特曾要求奥德曼增肥,但奥德曼出于健康原因拒绝了。作为替补计划,奥德曼特意找到了当时已经离开电影业的日本特效化妆师辻一弘(Kazuhiro Tsuji)来为自己做造型。拍摄期间,加里·奥德曼花了至少200个小时在化妆上。后来辻一弘凭借《爆炸新闻》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奖。
影片特色 叙事 《至暗时刻》并没有遵循战争历史题材电影以战场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回避了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战争场面。以影片开场段落为例,开场以英国国会会议、保守党聚餐和丘吉尔的个人生活等大量的室内场景戏为主,既展现了时代背景,也展现了丘吉尔的个人困境,将历史事件在大量的对话戏中进行叙事,使整个影片更为轻盈又不缺乏历史的厚重感。
《至暗时刻》并没有强化丘吉尔个人的领导能力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而是以公众的团结取代了丘吉尔的个人力量,譬如在高潮段落,丘吉尔前往地铁聆听民众的呼声,并最终坚定对纳粹宣战的信念,该段落强调群体的力量,在叙事中增添了一抹集体主义色彩,与英国脱欧的现实形成鲜明的照映。
《至暗时刻》以一个虚构人物——即丘吉尔身边的新人秘书伊丽莎白·莱顿为切入点,贯穿与勾连整个故事。故事从莱顿入职丘吉尔办公室展开,观众跟随她的视角逐渐进入丘吉尔的事业和个人生活;在故事的高潮段落,丘吉尔面临艰难选择,莱顿以个人经历穿插其中,增添了该段落的戏剧性。影片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历史事件,让观众更能感同身受。
人物塑造 《至暗时刻》在塑造主角丘吉尔的形象时,弱化了丘吉尔传统的伟人形象,以大量的生活细节,譬如在床上饮酒、洗澡和上厕所等极为私密的生活内容,为主角增添了平民化的色彩;同时,在正面展现丘吉尔的人物形象时,影片也描绘了他面对家人时的温柔与脆弱以及面对危机时同样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等内容,颠覆丘吉尔往日的银幕形象,消除了历史人物与观众的距离。
影片还借由丘吉尔夫人的戏份来从侧面刻画丘吉尔的人物形象。无论从丘吉尔夫人对丘吉尔本人的“像普通人”的描述,还是丘吉尔夫人与丘吉尔的相处交代丘吉尔的童年经历和所思所想,亦或是在丘吉尔夫人祝酒词中交代丘吉尔始终把民众放在第一位,这些来自丘吉尔个人生活中的视角很好地补充了丘吉尔的生活细节,加强了对人物的塑造。
影片除了着重塑造主角形象外,还额外塑造了大量的平民形象。譬如影片的街景镜头中匆匆走过的路人,又比如丘吉尔在地铁中接触的乘客,都是典型的英国平民的形象。影片很好地平衡了丘吉尔的精英形象和平民的群众性,以双方的良好互动既还原了当时英国的社会氛围,亦是对当下英国民族意识觉醒的一次展现。
历史改编 《至暗时刻》虽以真实政治历史事件为题材,在改编过程中却注重了将严肃的政治历史场景与生活戏相结合,譬如在乔治六世与丘吉尔见面的场景中,加入了乔治六世嫌弃丘吉尔吻手礼,以及丘吉尔因为要休息迫使乔治六世修改见面时间的细节,消解了该场景的严肃性,增添了一丝冷幽默的成分,让影片的节奏更加欢快。
影片在还原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些虚构的细节,譬如丘吉尔在地铁中与民众交流的场景就是影片的虚构。影片在高潮段落加入了这样一个虚构的情节,为的是展现丘吉尔的亲民形象,同时为影片结尾处向纳粹宣战提供了戏剧上的因果逻辑,使影片更流畅。
摄影 《至暗时刻》的影像风格呈现出自然主义的特点,并尽量减少使用色彩,使整个影片更具有年代感。摄影师通过在室内场景中放烟来营造一种房间中的灰尘感。影片还通过视觉上的胶片感来还原时代所需的年代感,以灰暗的色调,刻画了人物的孤独与脆弱,又通过减少画面的饱和度,来制造影像褪色的效果,使得影片整体充满了一种怀旧感。
与此同时,影片摄影师对灯光进行了一定的设计,譬如在片中丘吉尔和哈利法克斯公爵在战情室有一场15分钟的对话戏,摄影师通过在不同的部分改变灯光的效果表现人物之间氛围的变化,增强了该段落的动感与表现力。同样,影片还通过画面色调与冷暖光的变化来展现不同的人物氛围,譬如莱顿主要以黄光为主,为的是凸显她感性的一面,而拍摄丘吉尔与乔治六世会面的时候则采用了大量冷白光渲染氛围。
主要荣誉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18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埃里克·菲尔纳
道格拉斯·尤巴斯基
安东尼·麦卡滕
丽莎·布鲁斯
蒂姆·贝文
提名
最佳男主角
加里·奥德曼
获奖
最佳摄影
布鲁诺·德尔邦内尔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莎拉·格林伍德
凯蒂·斯宾塞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杰奎琳·杜兰
提名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
露西·锡比克
辻一弘
大卫·马利诺夫斯基
获奖
第75届金球奖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加里·奥德曼
获奖
第7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类 最佳影片
提名
电影类 最佳英国影片
提名
电影类 最佳男主角
加里·奥德曼
获奖
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提名
电影类 最佳摄影
布鲁诺·德尔邦内尔
提名
电影类 最佳化妆/发型
获奖
电影类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
电影类 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
电影类 最佳原创音乐
达里奥·马里安奈利
提名
参考资料:
发行与票房 《至暗时刻》于2017年9月1日在美国特柳赖德电影节首映,随后陆续在全球范围内上映,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2017年12月22日美国上映,2018年1月12日在英国上映。影片以30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收获票房1.5亿美元,并在中国大陆收获票房人民币3731.6万元。
作品评价 《至暗时刻》受到了评论界的普遍好评,截至2022年11月12日,在IMDb网站上,根据20万余条评论,影片的平均分为7.4/10。在烂番茄网站上,318条专业评论使该片持有84%的新鲜度,超过10000条观众评论使该片拥有82%的新鲜度。在Metacritic网站上,50条专业评论给予了该片75/100的成绩,而在网络用户中则有346人为该片打出了7.3/10的成绩。豆瓣电影网站上,根据37万余条评论,影片的平均分高达8.5/10。《英国观察报》的影评人Wendy Ide评价本片对于丘吉尔的重现“极令人满意”。同时,也有一部分影评人对影片提出了批评,《视与听》的影评人Philip Kemp认为影片夸大了丘吉尔的历史形象,而《新发言人》的影评人Ryan Gilbey则认为影片过分呆板,缺乏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