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是于1990年11月21日上映的美国彩色西部片,由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玛丽·麦克唐纳、格雷厄姆·格林、罗德尼·格兰特主演的美国西部片。该片讲述被印第安人称为"与狼共舞"的美国白人军官邓巴中尉在奉命开拓西部据点的过程中,与印地安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真正融入印第安人生活的故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与狼共舞的:剧情概要、演员与角色、电影制作、主题特色、上映情况、影响评价、主要奖项等介绍

中文名

与狼共舞

英文名

Dances with Wolves

原著

《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最高票房

4.24亿美元(截至2023年4月23日全球票房收入)

电影类别

西部片

语言

英语、波尼语、拉科塔语

影片片长

181分钟

导演

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

主演

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

编剧

迈克尔·布莱克(Michael Blake)

制片人

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

摄影

迪恩·塞姆勒(Dean Semler)

剪辑

尼尔·特拉维斯(Neil Travis) 威廉·霍伊(William Hoy)等

服装

艾尔莎·赞帕雷利(Elsa Zamparelli)

配乐

约翰·巴里(John Barry)

制片公司

Tig Productions(试金石电影公司)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英国

发行公司

Orion Pictures(猎户座影业公司)

上映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时间

1990年11月21日

简介

1991年,《与狼共舞》获得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7项大奖,同年该片还获得第48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片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情片最佳编剧3项大奖。截至2023年4月23日,该片全球票房共计4.24亿美元。

剧情概要

邓巴中尉(凯文·科斯特纳

邓巴因对西部边陲的大草原和蓝天向往已久,于是选择了“海斯要塞”,随后他被范布鲁少校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邓巴到达目的地后发现这里空无一人,他独自在哨所住下。范布鲁少校在签发调令后已自杀身亡,而马车车夫在回去的路上不幸被印地安帕尼族人杀死,邓巴从此与外界失去联络。

与狼共舞

邓巴独自过著平静而单调的生活,还和一只两条前腿均为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并给它取名为“两只白袜”。一天,邓巴在河边洗衣服时,忽然发现苏族首领“踢跳鸟”(格雷厄姆·格林 饰)想要套走自己心爱的马“西斯科”,邓巴设法吓走了他。

苏族人因邓巴这个异乡客的到来而议论纷纷,随后召开会议商讨对策。苏族少年“笑口常开”和小伙伴们偷听到了会议内容,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半夜到哨所偷马,而偷到手的马在回村寨的途中挣脱跑掉,导致一个少年的腿在此过程中受伤。

苏族战士“风中散发”(罗德尼·格兰特 饰)对发生的这些事情很是好奇,决定亲自到哨所探明究竟。邓巴此时正在河边剃胡须,他看到峭壁上的“两只白袜”忽然离开而变得警觉起来,结果发现6个印第安武士套走了“西斯科”。“风中散发”手执长矛直冲邓巴而来但并没有伤害邓巴,他以此举表示自己并不惧怕邓巴。

与狼共舞

“西斯科”在被劫走的途中又一次逃脱并回来邓巴的身边,邓巴随后决定主动去找苏族人,他在途中救起了苏族妇女“站立舞拳”(玛丽·麦克唐纳 饰),而她本来是白人,因自小失去亲人而被苏族人收养。邓巴来到苏族人的村子里后,不明就里的“风中散发”从他怀里抢走“站立舞拳”,还咆哮着命令他离开,邓巴只得从命。邓巴的来访给苏族人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印第安人的头领们一致决定去回访邓巴。

邓巴在酣睡中被野牛群的声音惊醒,他骑着“西斯科”赶往苏族人的村子送信。第二天,全村人出发赶赴猎场,猎手们利用大草原的地形优势包围部分牛群并发起进攻,“西斯科”冲进快速奔跑的牛群,而邓巴不但猎杀了一只硕大无比的公牛,还救助了“笑口常开”。

几天后,邓巴第三次拜访苏族人,而“两只白袜”尾随着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撵走,巫医见到这番情景后给邓巴取了一个印第安人的名字“与狼共舞”。不久邓巴搬入苏族人的营地居住,融入他们成为其中的一员。

与狼共舞

当凶残的帕尼族人来袭时,邓巴不但以哨所里的枪支弹药支援苏族人,还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战胜了仇敌。邓巴不但成为受苏族人追捧的英雄,还在众人的祝福中与日久生情的“站立舞拳”结为夫妇。

与狼共舞

与狼共舞

邓巴打算以后永远在苏族人的村子里居住,当他去哨所取回日记本时,发现那里已经驻扎了一队白人士兵,他们看到印第安人装束的邓巴便开枪射击,“西斯科”被射杀,而邓巴沦为阶下囚。邓巴因为印第安人辩护而被白人士兵们认定是叛徒,并招致招致虐待和毒打,倔强的邓巴决定不再说英语,从此说起了印第安语。

驻军少校无计可施,只好派一队士兵押送邓巴返回“海斯要塞”。苏族人消灭了负责押送的一队士兵,救出了邓巴。严冬时节来临,苏族人在深谷中居住下来。为了不连累苏族人,邓巴谢绝了挽留,带着妻子离开了苏族人的村子。13年后,苏族人被迫与美国政府签订了协议,放弃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

与狼共舞

演员与角色

与狼共舞邓巴中尉凯文·科斯特纳饰曾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英雄,独自前往未开发的西部地区闯荡,与印第安苏族人在接触和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除肤色和长相无法改变外,其内心已完成蜕变成印第安人与狼共舞站立舞拳玛丽·麦克唐纳饰本身是白人,但因自小失去亲人而被苏族人收养,与邓巴在日益接触中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并结为夫妻与狼共舞踢跳鸟格雷厄姆·格林饰苏族人的智慧首领,通过接触不但接纳了邓巴,彼此之间还产生了信任与狼共舞风中散发罗德尼·格兰特饰脾气执拗而没有心机的苏族战士,与邓巴接触了解后认定其是一生的朋友

电影制作

剧本创作

编剧迈克尔·布莱克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了一个简单的剧本,但是无人问津。1986年,凯文·科斯特纳看到该剧本后,鼓励布莱克添加内容并改写成一部小说,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拍摄成电影的机会。小说《与狼共舞》在被多家出版商拒绝后于在1988年发行,科斯特纳立即购买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并亲自担任导演,并邀请当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家餐厅当洗碗工的布莱克回到洛杉矶改编剧本。

演员加盟

与狼共舞

在科斯特纳决定出演男主角邓巴之前,制片人吉姆·威尔逊认为汤姆·贝伦格(Tom Berenger)适合扮演邓巴这一角色。范布鲁少校一角,科斯特纳最初考虑过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但最终由莫里·柴金出演该角色。

幼年时的"站立舞拳"由科斯特纳的女儿安妮·科斯特纳(Annie Costner)饰演,她参演该片时只有6岁。科斯特纳的父亲比尔·科斯特纳(Bill Costner)也参演了此片,在影片开头邓肯自杀式冲锋的戏份中扮演一名士兵。

影片拍摄

《与狼共舞》的拍摄时长4个月,据统计总共动用300匹马,130名技术人员,400名临时演员,使用了近100万英尺的胶片。除了开场的美国内战场景是最后拍摄外,由于天气的原因,该片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拍摄的。田纳西州的战斗场景发生在秋季,但由于当时季节不对无法拍摄,在一万加仑油漆的帮助下,玉米地被喷成黄色,树上的叶子被涂成秋天的颜色。

《与狼共舞》的主要场景原计划是在美国怀俄明州的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和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及其周边地区拍摄,但由于大提顿国家公园管理局对该片一些布景的放置提出异议,在仅仅在拍摄1周后,科斯特纳就把整个剧组搬到了美国的南达科他州,因此在最终成片中很少出现在怀俄明州拍摄的镜头。

由于南达科他州的天气难以预测,野性难驯的狼以及印第安人战斗场景拍摄的复杂性,导致拍摄周期一再延长。气势恢宏的狩猎野牛场景耗时3周拍摄完成,拍摄这场精心设计的追逐戏剧组动用了100位印第安特技骑手和数千头野牛。在这庞大牛群中,没有一只野牛使用CGI特效,只有极少部分是电子模型。野牛狩猎的场景是在1955年担任过美国南达科他州副州长的罗伊·霍克的牧场中拍摄的,他在后勤方面为剧组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电影配乐

该片的配乐师约翰·巴里动用了95人组成的管弦乐队以及12人合唱团为该片制作了11首配乐,创作灵感来自美国原住民音乐,并忠实于巴里标志性的浪漫主义。巴里在影片配乐中采用比较多的音色是小号、圆号、长笛和小提琴,以此来呈现影片中较舒缓的节奏以及单纯的音色,而具有东方特色的印第安音乐以及简洁、明快风格的主题音乐贯穿于全片。

幕后花絮

在电影开头,两个医生检查邓巴的腿伤,站在桌子旁边的男人是科斯特纳的替身演员。扮演医生的两个人,一个是制片人吉姆·维尔逊,另一个是导演兼主演科斯特纳。

与狼共舞

片中的“两只白袜”是由两只不同的狼出演,一只叫巴克,另一只叫泰迪。在影片拍摄完成后,它们被留在了加利福尼亚州文图拉县的动物保护区。

导演凯文·雷诺兹(Kevin Reynolds)在演职员表中获得了“特别感谢”,因为他帮助科斯特纳执导了著名的野牛狩猎场景。

主题特色

传统的西部影片都是白人至上,以白种人的文化为主要视角,而《与狼共舞》彻底颠覆了这一理念,在片中白人不再是文明的化身,而印第安人也不再是野蛮形象的代言人。影片通过男主角对自己身份的选择,颠覆了传统的欧洲白人文化中心论,体现了少数族裔文化也有生存的权利,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点。

导演以生态和谐为视角展开文化叙事,通过以将壮美和谐的美国西部草原风光与民族平等的故事主题高度暗合的方式,烘托和平、友爱、平等的主题思想。这种叙事手法一改以往西部片将印第安人妖魔化的传统做法和老套情节,以白人身份对白人中心论进行深刻的反省,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审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上映情况

《与狼共舞》于1985年10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首映,同年11月21日在美国正式上映,此后陆续在阿根廷、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上映。截至2023年4月23日,该片全球票房收入累计达到4.24亿美元。

影响评价

影响

因《与狼共舞》取得了成功以及在影片中表现出对美洲原住民的同情,拉科塔民族为凯文·科斯特纳颁发了荣誉成员的称号。

1998年,美国电影学会(AFI)邀请全美超过1500名艺术家、影评家和历史专家,评选美国有史以来100部佳片,《与狼共舞》排名第75位。

2007年,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电影登记部公布“国宝电影”名单,《与狼共舞》因“文化、历史、美学”方面的重要价值,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予以永久性保护。

评价

《芝加哥太阳报》(Chicago Sun-Times)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对《与狼共舞》大加赞赏:这部电影看起来如此自信,如此之好,真的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部导演处女作。

《洛杉矶周刊》(L.A. Weekly)的影人评海伦·克诺德(Helen Knode)则认为:《与狼共舞》采取了一些冒险的立场,而不是说教,此外在该片中还包含了巨大的情感冲击力。

《纽约客》杂志(New Yorker)的影人评宝琳·凯尔(Pauline Kael)给出了尖锐的批评,她认为:这部电影就是由一个平淡无奇的自大狂制作的。

大众评分(评分截至2023年4月23日)

网站

评分

人数

链接

豆瓣网

8.9/10

81464

IMDb

8.0/10

274697

烂番茄

87/100

100000+

主要奖项

年份

奖项

提名

结果

1990年

第62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电影

《与狼共舞》

获奖

最佳导演

凯文·科斯特纳

十大电影

《与狼共舞》

第16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影片

《与狼共舞》

提名

最佳导演

凯文·科斯特纳

新生代奖

凯文·科斯特纳

1991年

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电影

《与狼共舞》

获奖

最佳导演

凯文·科斯特纳

最佳编剧

迈克尔·布莱克

最佳摄影

迪恩·塞姆勒

最佳音效

罗素·威廉姆斯二世

杰弗里·帕金斯

比尔·本顿

格雷戈里·沃特金斯

最佳剪辑

尼尔·特拉维斯

最佳原创音乐

约翰·巴里

最佳男主角

凯文·科斯特纳

提名

最佳男配角

提名厄姆·格林

最佳女配角

玛丽·麦克唐纳

最佳艺术指导

杰弗里·比克罗夫特

丽莎·迪恩

最佳服装设计

艾尔莎·赞帕雷利

第48届金球奖(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电影

《与狼共舞》

获奖

剧情片最佳编剧

迈克尔·布莱克

最佳导演

凯文·科斯特纳

最佳女配角

玛丽·麦克唐纳

提名

剧情片最佳男演员

凯文·科斯特纳

最佳原创音乐

约翰·巴里

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最佳电影

凯文·科斯特纳

提名

银熊奖杰出成就奖

凯文·科斯特纳

获奖

第43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最佳编剧

迈克尔·布莱克

获奖

第43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杰出电影导演成就奖

凯文·科斯特纳

获奖

第2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摄影

迪恩·塞姆勒

获奖

最佳影片

《与狼共舞》

提名

最佳导演

凯文·科斯特纳

最佳剧本

迈克尔·布莱克

第7届独立精神奖

特别荣誉奖

凯文·科斯特纳

吉姆·威尔逊

获奖

第36届意大利大卫奖

最佳外国男演员

凯文·科斯特纳

提名

最佳外语片

凯文·科斯特纳

第17届土星奖

最佳国际男演员

凯文·科斯特纳

获奖

最佳国际电影

凯文·科斯特纳

最佳国际导演

凯文·科斯特纳

第4届日刊体育电影奖

最佳外语片

《与狼共舞》

获奖

1992年

第45届英国学院奖(电影类)

最佳电影

《与狼共舞》

提名

最佳男演员

凯文·科斯特纳

最佳导演

凯文·科斯特纳

最佳编剧

迈克尔·布莱克

最佳摄影

迪安·塞姆勒

最佳剪辑

尼尔·特拉维斯

最佳音效

杰弗里·帕金斯

比尔·本顿

格雷戈里·沃特金斯

罗素·威廉姆斯二世

最佳化妆

弗朗西斯科·佩雷斯

最佳原创配乐

约翰·巴里

第1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奖

《与狼共舞》

获奖

第29届丹麦金像奖(罗伯奖)

最佳外语片

《与狼共舞》

获奖

第17届法国凯撒奖

最佳外语片

《与狼共舞》

提名

第34届格莱美奖

最佳电影或电视音乐作品

约翰·巴里

获奖

第46届日本每日电影奖

最佳外语片

《与狼共舞》

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