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亲切的金子》(韩文名:친절한 금자씨)是一部犯罪惊悚片,由朴赞郁执导,李英爱、崔岷植、金时厚、南一祐、金秉玉和吴达洙等担任主演,于2005年7月29日在韩国首映。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亲切的金子的:影片情节、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主题与亮点、主要荣誉、发行与票房、反响与评价、衍生作品等介绍

中文名

亲切的金子

英文名

Lady Vengeance

原文名

친절한 금자씨

别名

她要复仇

语言

韩语、英语、日语

影片片长

115分钟

导演

朴赞郁(Chan-wook Park)

主演

李英爱(Yeong-ae Lee)

编剧

郑瑞景(Seo-Gyeong Jeong)

制片人

Young-wuk Cho

摄影

丁正勋(Chung-hoon Chung)

剪辑

金尚范(Sang-bum Kim)

配乐

Seung-hyeon Choi

制片公司

Moho Films 韩国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发行公司

希杰娱乐株式会社 韩国

简介

影片为讲述了因绑架儿童谋杀案而入狱的女人李金子以良好的自信表现获得减刑出狱后,不仅找到了当年以女儿要挟自己顶替认罪的仇人白老师,更纠集了一批儿童绑架案受害者的亲属,一齐向仇人复仇的故事。影片以其复杂精密的叙事结构和冷冽锋利的视觉风格,展现了一出古希腊戏剧式的命运悲剧,成为了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2005年,《亲切的金子》入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金狮奖提名,在第26届韩国电影青龙奖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2006年,影片获得第43届韩国电影大钟奖4项提名,第4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1项提名。同时,影片在全球范围内收获票房2383万美元,其中韩国本土票房为2259万美元。

影片情节

女子监狱外,一队身穿圣诞服的基督徒乐队正在奏乐,领头的牧师(金秉玉饰)手里捧着一个豆腐,他们在等待一个即将出狱的女人,李金子(李英爱饰)。

十三年前,十九岁的李金子犯下了震惊全韩国的儿童绑架勒索案后投案自首,在服刑的十三年里,她努力改过自新,成为了全监狱的模范在押犯,她的事迹感动了包括牧师在内的很多人,最终经过减刑,她被提前释放。

牧师端着豆腐兴致冲冲地等来了李金子,不料李金子却轻轻一点将豆腐掀翻在地,然后不顾周围人诧异的眼光,大步离开。原来李金子的改过自新不过是伪装,她真正的目的是要骗取减刑向仇人白老师(崔岷植饰)复仇。

在李金子上高中的时候,她意外怀了男友的孩子。走投无路之下,她决定去投靠自己学校的老师白老师。然而,有厌童倾向的白老师不仅哄骗她与自己发生关系,还让她帮助自己绑架一名五岁的男童宏穆。白老师拿到赎金后将男孩撕票,并以李金子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为要挟,逼迫她顶替自己认罪。负责宏穆谋杀案的警探(南一祐饰)发现了李金子自首时的异样,但看到李金子有难言之隐,便协助她串供认罪。李金子入狱后,便开始谋划复仇。她在狱中做好事,广结善缘,很多受过她恩惠的人,出狱之后都愿意帮她完成复仇计划。

李金子首先拜访了当了理发师的狱友。她在狱中受到李金子的鼓励,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为李金子提供了一个住处。李金子又找了嫁给五金师傅的狱友,她在狱中得了肾病,李金子把自己的一颗肾换给了玄素宛,使其非常感动。在狱友的要求下,狱友的老公给李金子打造了一支土枪。土枪的设计图来自于李金子在狱中自愿去照顾的朝鲜老间谍,而土枪上的设计花纹则来自于被恶霸老大欺压、李金子用计解救的吴淑喜(罗美兰饰)。在李金子扳倒恶霸后,又用漂白剂以慢性下毒的方式毒杀了恶霸,成为了狱中的新老大,但因其亲切的风格,大家仍称她为“亲切的金子”。恶霸死后,曾经被恶霸欺负的朴怡曾(李承信饰)在出狱后假扮成汽车销售,故意接近白老师,并成功嫁给白老师,备受白老师的折磨,只为了帮助李金子复仇。

除了狱友外,她还找了之前来监狱教犯人做蛋糕的蛋糕店老板(吴达洙饰),在老板的成濑蛋糕店找了一份蛋糕师的工作。又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意,她找到宏穆的父母,把自己的小指剁给了对方,后来被送进医院住院数日才痊愈。蛋糕店的伙计育树(金时厚饰)对李金子一见钟情,两人便开始一段恋情。

在复仇的同时,李金子不忘寻找自己的女儿。当初她入狱之后,白老师便把她的女儿抛弃了。经过李金子的苦苦寻找,终于得知女儿被一对白人夫妇领养,取名珍妮。李金子出国去见女儿,不料珍妮却下定决心要和她回韩国,无奈之下,李金子只好带着珍妮继续自己的计划。

几次想要规劝李金子放弃复仇而不成的牧师一直在跟踪偷拍李金子,他转手便将照片卖给了白老师。白老师一边安排了两个杀手,打算除掉李金子,一边将朴怡曾打个半死,不料朴怡曾却事先在他的饭菜中下了迷药,将他麻翻,而李金子则用土枪将两个杀手消灭。

李金子将白老师绑到荒郊野外的一个废弃学校并与他对峙,李金子通过检查白老师的物品,从白老师的手机链中发现应该不只有一个受害者。李金子一边在白老师的办公室寻找证据并找到了其他绑架的录像带,曾经帮助过李金子的警探也在山上找到了被白老师绑架并杀害的其他孩子的尸体。

为了将复仇的效果做到最大,李金子联系了所有被害孩子的家人,并邀请他们一起对白老师展开复仇。他们背景各异,情绪不一,但最终还是向白老师下了手。复仇结束后,李金子、警探和被害人家属们一起销毁证物,并将白老师埋在了山上无人的角落。在封土前,李金子用土枪向白老师开了几枪,将枪也丢入墓穴中,然后众人齐聚在成濑蛋糕店分食了一个用白老师的血做成的红黑色蛋糕,李金子向受害者家属保证会退还白老师骗走的赎金。

李金子的复仇结束了,她本打算送走珍妮,可珍妮的养父母都死于煤气中毒。李金子带着一块豆腐形状的蛋糕找到珍妮,庆祝她放下仇恨后的新生,而复仇结束的李金子疯狂吃着蛋糕,找回了本该属于她的救赎。

演员与角色

亲切的金子李金子李英爱饰在狱中因为种种善举被称为“亲切的金子”,出狱后却撕掉伪装展开复仇计划。年少时受老师欺骗,被迫卷入儿童绑架案,被害人被撕票后又被以女儿作为要挟被迫替老师顶罪。为了自己的复仇大计,李金子忍辱负重,静待时机,只为最后的残忍一击。亲切的金子白老师崔岷植饰有着一个具有相当迷惑性的儒雅外表,内心却极为肮脏,有性暴力和厌童倾向。不仅诓骗自己的学生上床,还胁迫其一起行绑架之事,在收到赎金后不守承诺仍将被绑儿童撕票,并因其恋童癖的问题,将杀害儿童的过程全程录制。下手毒辣,在得知李金子和妻子的计划后决定下杀手将她们除掉,不料却晚了一步。亲切的金子育树金时厚饰年轻而单纯的男孩,在成濑蛋糕店当店员,对李金子一见钟情,而李金子和他在一起,却有把他当做宏穆的替代者来赎罪的心态。亲切的金子警探南一祐饰十三年前主办宏穆绑架谋杀案的警察,李金子处于时已经退休,而宏穆案及后来一系列未破的儿童绑架谋杀案成了他的心病。当他第一次见到前来投案自首的李金子时,他就知道李金子不是凶手,但见她如此迫切地想要认罪,才想到她可能有难言之隐后,还是决定帮助她串供认罪。李金子出狱后和李金子在成濑蛋糕店重逢,在李金子的指引下找到其他受害者的尸体,并帮助李金子完成复仇。亲切的金子牧师金秉玉饰虔诚的基督徒,在狱中初见李金子时以为她也会诚心向善,便帮她写信求得减刑,不料出狱后李金子却性情大变,他试了几次劝其向善都没有成功,便转而投向白老师,靠着偷拍李金子破坏李金子的复仇计划,同时凭借卖照片给白老师赚钱。亲切的金子蛋糕店老板吴达洙饰日本回来的蛋糕师,曾经因车祸弄跛了腿,在首尔开了家蛋糕店,个人生活孤单便去女子监狱教做蛋糕。李金子勤奋好学,仅凭借监狱的劣质食材就做出了好吃的杨梅蛋糕,让蛋糕店老板刮目相看。李金子出狱后,因为钱全部用来治疗断掉的手指,便找到老板的成濑蛋糕店寻找一份工作,老板便聘用她当蛋糕师,但当她又要求预支三个月工资时,他开始意识李金子的变化,但也无可奈何。

影片制作

由于《亲切的金子》讲述的是一个中年女人的复仇故事,朴赞郁原本的女主角人选不是李英爱,而是出演过《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和《人鱼小姐》的韩国女演员高斗心。后来由于高斗心的年龄偏大,而朴赞郁又担心拍出来的实际效果会和约翰·卡萨维蒂1980年的《女煞葛洛瑞》差不多,所以便放弃了该想法。

扮演杀手的两位男演员申河均和宋康昊都曾出演过2002年的电影《我要复仇》,而片中饰演受害者家属的演员曾经也出演过《我要复仇》和2003年的电影《老男孩》,上述两部电影均属于朴赞郁“复仇三部曲”。

片尾部分的雪景非实景拍摄。地上的雪是剧组用买来的盐替代的,而天上下的雪则是特效。

金子打工的面包店取名为“成濑”,旨在致敬日本导演成濑巳喜男。

在《亲切的金子》DVD版中,附赠了一半彩色一半黑白的影片版本。院线版为全彩版本,而在这个版本中,从电影中部开始,影片就渐变为黑白,直到大概90分钟处,最后集体报复的场景时彻底变为黑白。这个“半彩”版更贴近朴赞郁的本意,有益于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故事上,而不是被场景中的血浆吸引。

主题与亮点

主题

《亲切的金子》延续了朴赞郁在《我要复仇》和《老男孩》中的复仇主题,在充满戾气的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与焦虑无法得到解决,继而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释放原始的生命力和对社会的仇视。影片通过李金子的复仇之路挖掘了人性当中最真实与原始的一面,抨击了韩国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种种不公与道德沦丧,挖掘社会进步给人性带来的必然异化与焦虑的结果。

《亲切的金子》以女性作为复仇的主体,在复仇过程中表现了女性特有的美感与优雅,颠覆了《我要复仇》和《老男孩》中以男性为中心而带来的复仇的原始感与暴力感。同时,影片以女性被男性戕害后被迫奋起反抗的经历,体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绝望与无奈,通过韩国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系统性加害,对韩国的性别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亲切的金子》除了处理世俗社会的议题外,也探讨了相当的宗教议题。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基督教元素,譬如海报中李金子的圣母造型、李金子在监狱中的圣光以及她与牧师之间的来往等,强化了影片的基督化色彩,情节中大量的罪、悔过和赎罪的情节与《圣经》和基督教教义形成呼应,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韩国社会中基督教泛滥的问题。影片中还以一位道貌岸然的牧师先是试图以宗教感化李金子,不成后又受雇于李金子的仇人白老师的前后反差,表现了传统宗教的虚伪以及与之对立的李金子复仇的决心,体现了传统宗教与个人信念间的冲突。

叙事

朴赞郁在《亲切的金子》中注重对影片形式的设计,以非线性叙事结构结构全片,大量使用了闪回镜头、拼贴剪辑和独白旁白的技巧,给观众造成大量悬念,增强影片凝聚力和悬疑感,譬如在影片开头,即使在观众能够猜出李金子出狱后打算实施复仇的计划,但经过对李金子在狱中改过自新情节的展现,依然能够通过误导观众错过关键信息而保持情节的戏剧张力,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亲切的金子》中设置了大量的二元对立元素,譬如剧情主线中李金子的复仇即为典型的善恶对立,女性与男性的对立,李金子的美貌与暴力的共存彰显了美与暴的对立,李金子最后的复仇则是法律原则与道德准则的对立,使得影片中存在大量的冲突与矛盾,情节烈度较强,设置了大量的伦理困境,引导观众在冲突之中思考影片哲学与宗教主题,提升影片的思想内涵。

《亲切的金子》在人物方面着重于表现游走于道德边缘的小人物,尽量弱化单个人物身上的善恶差别,譬如在李金子和白老师两个人物的对比上,李金子高中辍学生下私生子,又协助白老师实施绑架,是韩国社会中的失败者和底层人士,却最终以极端的暴力为受害者家属伸张了正义;白老师身为教师,在儒家氛围浓厚的韩国社会是上位者和正面人物,而这样的人私下却道德沦丧,犯下了无数不可饶恕的罪过,朴赞郁以人物复杂的道德准则和另类的善恶对立,向韩国社会的陈腐思想高声发问。

视听风格

《亲切的金子》体现了朴赞郁极具“暴力美学”的个人风格。镜头方面,在表现暴力场景时,他倾向于使用长镜头来表现暴力场景,又以大量特写来直接展现暴力后的结果,譬如在影片后段李金子带着受害者家属向白老师复仇的段落中,朴赞郁使用了长镜头来表现暴力开始前受害者家属们的议论,为后续即将开始的暴力复仇作铺垫,烘托气氛,而当复仇结束时,朴赞郁以镜头直面白老师血肉模糊的躯体,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震撼。

色彩方面,《亲切的金子》的画面主体以冷色调为主,片中场景也多为地下室、隧道和走廊等,譬如在白老师买凶杀人的段落中,两个杀手就是在夜晚的隧道中等待李金子和珍妮的到来,结果被李金子反杀。场景的色调和情节本身的质感紧密结合,表现了影片冷冽的气质。影片在使用偏硬冷的颜色的同时,也使用了大量的红色,一方面是在呼应影片女性复仇的主题,另一方面也通过红色来烘托影片暴力与血腥的氛围。

声音方面,《亲切的金子》并没有在场景中使用配乐,而是在场景结束和换场时以配乐作为衔接,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物对白上,避免了配乐喧宾夺主的问题。同时,影片注重对音响的设计,譬如同样在白老师买凶杀害李金子的段落中,影片采用了声画分立的手法,将白老师面无表情地吃饭的画面和李金子与凶手对抗的声音剪辑在一起,拓展了该场景的声画空间;又譬如在影片开场,李金子打翻豆腐的场景中,盘子落地和铜锣落地的声音被剪辑在一起,以音响衔接画面,让影片更具节奏感。

类型化制作

从题材与视听上来看,大量的暴力画面与性内容的表达使得《亲切的金子》带有强烈的B级片(即主流大制作之外的中小规模制作影片)风格,但从投资规模上看,影片打破了传统B级片的投资上限和制作模式,更倾向于主流大制作的规模。朴赞郁以B级片的类型去探讨深刻的人性与哲学话题,是对B级片类型的超越和拓展。

作为“复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亲切的金子》以类型元素点缀情节与包装主题,相较于前面两部,减少了全片暴力场景,以留白的方式取代视觉冲击,给观众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增添了影片的艺术性。

主要荣誉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结果

2006年

43届韩国电影大钟奖

最佳影片

提名

最佳女主角

提名

最佳新演员(金时厚)

提名

最佳导演

提名

第4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电影类 最佳女主角

获奖

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亚洲电影

提名

2005年

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小金狮奖

获奖

青年电影奖

获奖

电影院奖最佳影片('CinemAvvenire')奖

获奖

第18届欧洲电影奖

最佳非欧洲电影

提名

第26届韩国电影青龙奖

最佳影片

获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参考资料:

发行与票房

《亲切的金子》于2005年7月29日在韩国首映,随后陆续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包括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等。

《亲切的金子》全球票房约为2383万美元,其中韩国本土票房为2259万美元,为当时的票房排行榜第一。

反响与评价

《亲切的金子》获得了较好的口碑,截至2022年10月21日,在IMDb网站上,根据8万余条评论,影片的平均分高达7.5/10,在烂番茄网站上,88条专业评论给了影片76%的新鲜度,而在超过5万人的普通影迷中,影片获得了87%的新鲜度,两个评价结果相当。在Metacritic网站上,23位影评人给出了75/100的平均分,而在普通用户中,则给出了8.0/10的平均成绩,同样水平相当。在豆瓣电影网站上,由超过16万的观众打分后,影片的平均分为7.6/10。

影片的暴力场景得到了媒体的赞誉,《娱乐周刊》和《波士顿环球报》都夸赞影片在描述暴力时所带来的震撼力。

李英爱的表演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旧金山纪事报》夸赞李英爱的表演是影片的驱动力,《华盛顿邮报》则表示李英爱的表演是“非凡的,在技巧上极为娴熟同时又不失美感的”。

然而影片对暴力的使用也遭到了一些媒体的批评,《休斯顿纪事报》和《达拉斯早报》都批评影片滥用暴力而忽略了对情节的设计,使情节具有廉价B级片之感。

衍生作品

由影片导演朴赞郁,编剧郑瑞景(一译郑舒京)和韩国作家黄世渊执笔的同名小说已于2006年出版,并于同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