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保定市东南部,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保定、沧州、衡水三市交界处。县境东北与高阳县、东南与肃宁县、正南与饶阳县和安平县、西南与博野县、西北与清苑区接地。总面积65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9月,蠡县辖11个镇、2个乡。县政府驻蠡吾镇范蠡东路15号。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488152人。户籍人口53.9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蠡县的:名称、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英文名

Li County

面积

650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保定、沧州、衡水三市交界处

地理坐标

东经115°20′~115°51',北纬38°21'~38°41'之间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河北省

所属地级行政区

保定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下辖11个镇、2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130635

人口

常住人口488152(2020年11月1日)

方言

北方方言中的保唐片的定霸小片

民族

以汉族为主

GDP

138.7亿(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34961元,农村居民收入22644元(2022年)

著名景点

大宋台、影三郎墓等

邮政编码

071400

政府驻地

范蠡东路15号

电话区号

0312

火车站

蠡县西站(建设中)

简介

蠡县位于华北板块的北部,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缓缓倾斜。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蠡县境内有潴龙河(行洪河)、孝义河、月明河、小白河(均为排涝河)、北陈村分洪道等五条河流。蠡县古地,自黄帝、颛顼划野分州始,历经诸朝代。蠡县在西汉称陆成县,东汉省入蠡吾县,治所在今博野县蠡村,属涿郡。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正式改名为蠡县。1954年4月,撤销定县专区,改属保定专区。1994年12月,蠡县划入保定市管辖。

蠡县距离雄安新区起步区50千米、石家庄120千米、北京160千米,北属品质之城保定,东依千年大计雄安,南靠政治中心石家庄,津石、曲港、大广、沧榆环形路网穿境而过,石雄城际过境设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京雄保一体化的核心功能区。蠡县以纺织、皮毛服装产业和特色农业麻山药为主。2011年“蠡县麻山药”成为“中国˙欧盟10+10地理标志互保互认” 产品。2021年,蠡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1773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1:33.0:50.9。

蠡县古称黄帝别都。蠡县是清代“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出生成长执教之地,是李恕谷的故里,是著名作家梁斌、国画大师黄胄的家乡。同时蠡县也是红色革命老区,中共保定第一个党支部在蠡县成立。1932年8月,高阳、蠡县一带农民发动了震撼华北的高蠡暴动,领导人李之道、宋洛曙和几十名革命战士壮烈牺牲,梁斌先生以此创作革命文学巨著《红旗谱》。蠡县境内有百尺台、齐盖墓、大宋台、影三郎等古迹。“蠡县戳脚”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6月30日,蠡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名称

蠡县,盖取汉蠡吾县之首字为名。以地近瀛海,污下多虫,故名蠡(明嘉靖十三年 《蠢县志》)。两千多年来,曾沿用陆成、蠡吾、博陵、博陆、博野、蠢州、蠡县七个名称。

历史沿革

先秦

蠡县古称黄帝别都。早在黄帝颛顼划野分州即有地名建制,唐置蠡州,明改蠡县。

夏商时属冀州,周灭商后改隶并州,为蠡吾地。 春秋时,属燕国。战国先属中山国,后属赵国。 秦代,属上谷郡。

秦汉至南北朝

西汉初因秦制,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属燕国涿郡。景帝三年(前154年),为陆成先属中山国,后属涿郡,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封中山靖王子贞为侯国,属涿郡。 东汉省入蠡吾县,治所在今博野县蠡村,属涿郡。和帝永元二年(90年)改隶河间国。安帝永初七年(113年)封河间孝王开子刘翼(桓帝父)为蠡吾侯,顺帝永建五年 (130年)更为侯国。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析蠡吾县之故陆成地置为博陵县,属河间国。延熹元年(158年),更隶博陵郡,郡治在博陵县。建安末(219年)复归隶河间郡。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年),将博陵县更名为博陆县,隶河间郡。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县沿袭魏称,析河问,涿郡置高阳国,并为国治。南北朝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将博陆县改名博野县,并徙治于今蠡县城关,隶高阳郡。北齐时,将蠡吾县(今博野)人博野县(今蠡县)。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三年(583年),博野县罢郡改属瀛州(今河间),大业三年(607年),更隶河间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博野县改属蒲州(治高阳)。五年(622年)始置蠡州, 治辖博野县。八年(625年)蠡州废,博野还属蒲州。九年(626年)复置蠡州,博野仍隶之。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改属瀛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更隶河间郡。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复属瀛州。代宗永泰年间(765~766年)改属深州。宪宗元和十年 (815年)还属瀛州,后复属深州。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十一月,没于契丹。 后周复之,显德六年(959年),五月改隶定州。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于博野县置宁边军。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改为永定军。天圣七年(1029年)改为永宁军。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永宁军废不久复置, 仍领博野县。靖康元年(1126年)县境陷于金。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永宁军升为宁州,博野仍隶之。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 年)宁州复改为蠡州。

明清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将博野县东境(约今蠡县地)入蠡州,西境(约今博野县地)入蒲阴县(祁州),蠡州隶属真定路。世祖至元中改隶保定路。至元十七年(1280 年)蠡州直隶中书省部。二十一年(1284年)还属真定路。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蠡州改属保定府。八年(1375年)正月,降蠡州为蠡县。同年正月,高阳县省入蠡县。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析置高阳县。 清代,蠡县属保定府。

中华民国

1913年蠡县改属范阳道(涿州),1914年范阳道改名保定道,蠡县属之。1928年保定道撤销,蠡县直隶河北省部;1935年改属定县区;1936年5月改属博野特区;1937 年4月1日,属河北省第十督察区(博野督察区)。1937年10月,建立蠡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城内。1938年5月,属冀中区,1938年9月划归冀中二专区,1938年12月27日,日军占领县城,政府驻地不定。1939 年12月,改属冀中四专区。1940年7月,四专区更名为冀中九专区,蠡县属之。1940年秋,属冀中十专区。1944年6月,冀中十专区改为冀中九专区,蠡县属之。1945年8月24日,蠡县解放。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划归定县专区,蠡县民主政府改称蠡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4月,撤销定县专区,改属保定专区。1958年10月11日,蠡县与高阳县合并,称高阳县。县党政机关驻高阳城内,全县辖10个大公社,时蠡县城关公社改为蠡吾镇公社。1961年12月,恢复蠡县建置,仍属保定专区。时县辖21个公社205个大队。1962年3 月,划分为230个大队。1970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蠡县隶之。 1982年1月,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复称蠡县人民政府。1984年4月,撤销各公社 管理委员会,成立乡(镇)人民政府体制,仍属保定地区。1994年12月,改属保定市 (地市合并)。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蠡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保定市东南部,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保定、沧州、衡水三市交界处。县境县境东北与高阳县、东南与肃宁县、正南与饶阳县和安平县、西南与博野县、西北与清苑区接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5°20′~115°51',北纬38°21'~38°41'之间。南北纵距36.5千米,东西横距32千米,总面积650平方千米。

蠡县

气候

蠡县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春多风干燥,夏多雨炎热,秋天高气爽,冬干燥寒冷,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年主导风向为南南西风,达到8级以上标准大风以北北西风或西北风居多,分别占总数的50%、30%以上。

地质

地质构造

蠡县位于华北板块的北部,即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西部构造带,属高阳——博野背斜中段。构造呈北东向延伸,东北进入高阳县境,西南伸向博野县境。在西距蠡县县城约2千米处有一条与构造走向平等的大断层,将蠡县所在的这一构造分裂为两大块。西块向保定凹陷下滑,成为该凹陷的东部边缘;东块向饶阳凹陷倾斜,形成一个向东南方向下倾大斜坡,顶底部的相对高差在1000米以上。构造沿轴部由北东到南西方向比较平缓,没有大的起伏蠡县境内地质构造发育史与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演化史基本相同。蠡县境内地质构造发育史与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演化史基本相同。在距今18亿年至距今4亿多年的整个中上元古代到古生代的漫长地质史时期,这一带还是茫茫海水覆盖下的平坦海底。这个期间海底不断接受物质沉积,逐渐形成了从震旦亚界到奥陶系的巨厚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到了距今约4亿5千方年的奥陶纪晚期,华北地区发生了大区域性的海盆抬升,剧烈的地壳运动使海水慢慢向东退却,这一带最终成了一片辽阔的古陆地。到了距今2亿3千万年的中生代时期,华北又发生了被地质学家们称为“燕山运动”的大规模地壳升降活动。在这场变动中,燕山山脉高高隆起,蠡县地区所在的高阳到博野一线变成了兀然突起于四周的一座山岭。到了距今8千万年的新生代时期,蠡县地域随着冀中坳陷一起加入了喜马拉雅运动,地壳整体沉降,陆地变成了湖盆,整个冀中地区被淹没水底,原来高高突起的高阳——博野背斜成了一座水下潜山。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沉积物质不断覆盖在老的地层之上,造成了厚达四五千米的新生界陆相沉积。最后湖水遁去,湖盆消失,冀中地区演变成平原,高阳背斜被掩埋在厚厚的新生界地层之下。

地层

蠡县境内地质构造的基底岩石属前寒武地层,由下到上的地层层序分别是中上元古界,新生界第三系沙四——孔店组,沙店河街组三、二,一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第四系平原组。

蠡县新生界沙四司店组为以红色基调为主的碎屑岩地层,包括砂岩,含砾砂岩和泥岩。 此层在县城内分布较稳定,一般厚度在200米以上。

沙三段下部为以红色调为主的砂岩和泥岩交互层,上部为灰色调的厚层砂岩夹泥岩,并有数层厚度不大的石灰岩。地层厚度为200-500米,横向变化较大,具有西薄东厚的变化特征。

沙二段为河湖交替相沉积,由浅色砂岩与红色泥岩交互组成一般厚度100米以内, 薄处仅有二三十米,且有由西向东变薄的趋势。

沙一段为滨湖浅湖相及湖相沉积,以灰色泥岩与浅灰色砂岩互层为主,底部附近夹有数层生物碎屑灰岩。上段为河湖交替相沉积,以厚层灰色泥岩夹薄层砂岩为特征,一般厚度300--400米,属暗色地层。

东营组以绿色和灰色泥岩为主,一般厚度400--500米。馆陶组粗碎屑沉积,浅色砂岩为主夹泥岩,岩石胶结疏松,底部有砾石层和含砾石砂层。 明化镇组下部以细碎屑沉积为主,上部以粗碎屑沉积为主。

地形地貌

蠡县地处华北沉降带,冀中平原中部,目前的地貌均系第四纪洪积、冲积物沉积而成的平原。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缓缓倾斜,坡度在0.3‰~0.1‰左右,无明显起伏变化。海拔高程在10-21米之间,有低洼易涝和盐碱地较多的特点。县城以西包括小陈乡大部和蠡吾镇西部为太行山麓冲积扇末端平原,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1%;其余皆为县境内的近代河流改道、决口的淤积平原, 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6.9%。

水文水利

水文

蠡县境内有潴龙河(行洪河)、孝义河、月明河、小白河(均为排涝河)、北陈村分洪道等五条河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孝义河发源于顺平,总流域面积1260平方千米,流经蠡县24千米。潴龙河发源于太行山东侧,蠡县境内流域面积为8450平方千米,流经蠡县37千米,为地上河。月明河为孝义河支流,源于安国市西韩村一带,流经博野县入蠡县蠡吾镇,境内流域面积122.4平方千米,流长18千米,经郑村、辛兴村西汇入孝义河。小白河发源于博野,流域面积159平方千米,流经蠡县15.5千米,北陈村分洪道,砖砌溢流堰宽300米,设计流量1500方米/秒,在县内长21千米,此四河一道流经方向均为从西南向东北贯穿。

水利

蠡县曾经建有南庄水库、大百尺村南水库(原名蠡县第一拦洪蓄水库)、大百尺村北水库(其引水渠道名“幸福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旱象日渐严重,河水时常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水库相继干涸报废后被平毁复为耕地。

土壤

蠡县土壤分为3个土类,6个亚类,13个土属,36个土种。褐土类主要分布在洪冲积扇末端,小陈乡的大部分和蠡吾镇的西部及潴龙河沿岸,面积3.0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16%。潮土为泛域型土壤,主要分布在潴龙河两岸及冲积扇中、下部,全县21个乡镇均有,面积93.8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6.3%。风沙土(流动沙土)主要分布在潴龙河两岸和潴龙河套内,潴龙河大桥两侧的西柳青至北陈村之间一部分尤为明显。无植被,随风流动。面积580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6%。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蠡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属矿有铁矿石,非金属矿有煤炭、石灰石、花岗岩、石油等。其中石油是蠡县的主要矿产资源,在县境分布普遍,华北石油物探局已打探井查明,大百尺、桑园、万安、辛兴、鲍墟、留史、东莲子口等10个乡镇有石油蕴藏。蠡县境内地质构造紧临冀中坳陷生油能力最强,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饶阳凹陷。石油主要储存在下第三系沙一段地层中,这些石油主要形成于早第三纪渐新世,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油层埋深约2350~2450米。

土地资源

2021年蠡县总体土地面积650平方千米。农作物播种面积900719.84亩,建设用地总规模14638.011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3490.6812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2729.66公顷。

蠡县

水资源

地表水

蠡县境内有潴龙河(行洪河)、孝义河、月明河、小白河(均为排涝河)、北陈村分洪道等五条河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5条河流均为从西南向东北贯穿蠡县,流经长度共计115.5千米。蠡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2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080.5毫米,折合水量3.4亿立方米,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0.2亿立方米,水面水分蒸发年均1100毫米(1970-1988年平均),折合水量11.5亿立方米。

地下水

蠡县境内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6亿至1.7亿立方米之间,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为淡水,面积约378.2平方千米,水质较好,矿化度在1克/升以下,东部北齐村、留史、李岗一线有一浅层微咸水条带,面积271.8平方千米,一般埋深20~30米,以下是淡水层,矿化度在1克/升左右,个别井高达3.4克/升,90%的井水PH值在7.3~7.7之间,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一般按条带性分布,洪善堡、南庄、鲍墟、东莲子121及大曲堤等乡镇一线为重硫酸、硫酸钠型,李岗、北埝头乡为重硫酸、硫酸、氯化物钠型,赵河庄、留史、大百尺、北郭丹等乡镇一线为重碳酸,硫酸、氯化物钠镁型,北齐村乡为重碳酸、硫酸、氯化物钙镁型。全淡水区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钠镁型,主要分布在县城西部和北部。

生物多样性

动物

蠡县共有脊椎动物830种。其中鱼类225种,隶属于26目72科,包括软骨鱼纲5目10科14种,硬骨鱼纲21目62科211种;海水鱼类140种,淡水鱼类85种。两栖类有8种,隶属于1目4科。爬行类有24种,隶属于2目8科。哺乳动物有87种,隶属于8目24科。

蠡县

植物

蠡县共有灌木类、草药类、草本类、菌类、花木类、掌类等6类野生高等植物3071种。

蠡县

自然灾害

蠡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冰雹、洪灾、霜冻等。蠡县涝灾多于旱灾,一是县境处潴龙河下游,其上游坡度大,来水猛,河出境处堤距窄,卡水严重,加上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解放前河道治理不善,上游客水倾泄致涝;二是当地多雨致灾。蠡县春旱年份比较多,涝年未出现过。盛夏涝灾较多(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时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98.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2.1%,如遇降雨过多或过于集中时,形成涝灾。1963年8月3日~9日,蠡县连降大雨,同时伴有5级大风,总降雨量达548毫米,造成上游山区山洪暴发,洪峰顺潴龙河直下,致使北郭村洪峰流量达5380立方米/秒,蠡县230个村被水围困,近70.9万亩农作物被淹,其中48.5万亩绝收,被洪水喷成沙丘或冲成沟渠的耕地4万余亩。

行政区划

截止2023.9蠡县下辖11个镇、2个乡,共2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蠡吾镇范蠡东路15号。

蠡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

邮政编码

下辖镇

下辖乡

蠡县

130635

0312

071400

蠡吾镇、留史镇、大百尺镇、辛兴镇、北郭丹镇、万安镇、桑园镇、南庄镇、大曲堤镇、鲍墟镇、小陈镇

北埝头乡、林堡乡

参考资料:

政治

蠡县领导班子

单位名称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蠡县委员会

书记

陈伟

蠡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吴素杰

蠡县人民政府

县长

高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蠡县委员会

主席

王艳宾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10.10

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数量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蠡县常住人口为488152人,出生率为10.78‰,死亡率为5.37‰,自然增长率为5.41‰。全县常住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1467人, 占47.42 %;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6685人,占52.58%。男性人口为248728人,占50.95%,女性人口为239424人,占49.0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89。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5647人,占21.64%;15-59岁人口为283877人,占58.15%;60岁及以上人口为98628人,占20.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1499人,占14.64%。

民族

蠡县境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其中汉族占比99.86%。从少数民族的分布看,满族主要分布于大曲堤乡、留史镇、东口乡、鲍墟乡,赵河庄乡;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东口乡、林堡乡,大曲堤乡、鲍墟乡;回族主要分布在蠡吾镇、留史镇、大百尺镇、桑园乡;壮族主要分布在桑园乡、北埝乡、留史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小陈乡。

语言

蠡县地处京畿,其地方语言接近北京方言。发音四声分明,吐字清楚。蠡县方言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属北方官话区中保唐片的定霸小片。主要特点:①去声字加轻声连读,多为阴去和阳去;②名词、量词加儿、前一字是开尾韵或[一u]尾韵时,本小片多数点“儿”自成音节。其声母、韵母、声调(阴、阳、上、去)与普通话一致。只是在平声(阴、阳)调上个别乡村有些出入。

宗教信仰

蠡县信教群众主要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信教人数最多,天主教次之。原有的道教,伊斯兰教、耶稣教于明洪武年间至民国17年(1928年),先后销迹。

佛教

佛教传入蠡县历史久远,早在隋朝,县城北郑村一带就有佛事活动。开皇六年(586 年)在郑村建起第一座“大悲寺”,为佛门弟子活动场所。唐时,佛教扩展到城南刘疃一带,并在刘瞳修建了“崇兴寺”,供当地僧徒焚香供佛。元末明初,蠡县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兴寺修院佛事活动遍及全县,佛门弟子焚香供佛,念经祈祷兴盛,县内先后修建佛寺50余座,其中有:县署西侧“宝宁寺”,“观音阁”, 八里庄村、榆林村、庄头村、刘氏村(留史)的“观音寺”,道西村“兴善寺”等.在诸寺中, 县署西侧的“宝宁寺”于元至元二年(1265年)修建,其气势雄伟,香火兴旺,最为壮观。

天主教

清同治八年(1869年),蠡县第一座天主教堂建成,位于高家庄村(今张村),名为明圣伯多禄堂。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蠡县为本堂区,属北京主教府在安国设立的祁州总铎区所辖。 光绪元年(1875年),祁州总铎区撤销,所辖的蠡县等4个本堂区改由保定总铎区。民国13年(1924年)4月19日,析保定总铎区设蠡县教区,孙德祯首任主教,主教府设在高家庄(今张村),称“蠡县第二国际监牧区”,辖蠡县、博野、高阳、安国,束鹿,深泽等县6个本堂区。 民国15年(1926年),比利时神甫雷鸣远到安国传教,翌年蠡县教区主教府徙安国县城西关,改称安国教区,蠡县等6县本堂区从属之,孙德祯仍任主教。 1980年,教区按行政区域划分,蠡县由安国县教区改属保定教区至今。

基督教

八国联军侵华后,基督教随之传入蠡县。“美国西差老会”派传教人员首先在保定成立保定“公理会”,由美国牧师胡本德、高厚茹主持教务活动。民国元年(1912年),由清苑县的传教士魏鹏九、田保珍夫妇来蠡县传教,发展基督教徒。同年,在蠡县城盐店(今大礼堂)以南、黄根饭店(今电影院)以北的东后街(今党校)建起基督教堂,有房屋40多间。并买下城隍庙后的52亩苇地,以补贴教会经费之不足。 民国6年(1917年),蠡县境内的基督教徒发展到 200余人,主要分布于宋家庄、城南黄庄、郑村、大百尺等村庄,同时在县城办起教会学校“培基女校”,有100多学生,教师由宋家庄的宋从美、王爱珍担任。抗日战争爆发后,教堂主管宋小庵去山西神学院学习,此后基督教在境内的活动逐渐削弱。

经济

综述

2021年蠡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17736万元,同比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673.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46.91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726万元,同比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435437万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670573万元,同比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为16.1:33.0:50.9。第一产业中农业产值237207万元;林业产值267万元;牧业产值15673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606万元,特色产业为蠡县麻山药。第二产业中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家,总产值完成1282081万元,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32889.3万元。纺织行业目前仍然是蠡县就业和创造收入的主要来源,蠡县基本依靠传统行业支撑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截至2016年,蠡县省级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2亿元;裘皮小镇共入驻服装企业60余家、裘皮商户1000余户。第三产业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2122.5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4748万元。

第一产业

2021年蠡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11726万元,同比增长7.2%。蠡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5816万元,比上年增长8.03%。蠡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8.7%,比上年上长1个百分点。蠡县以发展特色农业及大田作物种植为主。蠡县已形成了麻山药、蠡县大鸭梨、芦笋、西瓜、油桃、樱桃等10多种特色农产品产业,其中麻山药是颇受大众青睐的药膳食品,种植已超过2000年历史,种耕在25万亩以上,年产量15万吨以上。2006年,蠡县成功举办了“中国山药之乡首届蠡县麻山药节”,2015年被评为“京津冀餐桌好食材”。荣获“中国麻山药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第二产业

2021年蠡县第二产业增加值435437万元,同比增长6.4%。蠡县形成了以纺织、皮毛服装两大产业为主,羊绒、橡胶、化工、制药、造纸等多业并举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纺织行业目前仍然是蠡县就业和创造收入的主要来源,蠡县基本依靠传统行业支撑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家,总产值完成1282081万元,同比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32889.3万元,同比增长56.9%。蠡县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6个。全县建筑业产值完成29472万元,比上年增长8%。

第三产业

2021年蠡县第三产业增加值670573万元,同比增长7.6%。蠡县第三产业主要是集聚在县城的交通运输、批发与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与房地产业,其次是分布在各乡镇的贸易、乡村旅游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2122.5万元,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4家,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8773.3万元,增长20.2%。城镇发展快于农村,城镇实现零售额449398.5万元,增长10.6%;农村实现零售额92724万元,增长9.4%。进出口总值完成32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99%。蠡县实际利用外资608万美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21年蠡县拥有普通中学18所,专任教师2212人,在校学生31461人。小学校128所,专任教师(含教学点)2960人,在校学生(含教学点)46755人。蠡县主要学校有蠡县中学、蠡县第二中学 、蠡县南庄中学、蠡县大百尺中学等,其中蠡县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始建于1914年,在校生4360人,专任教师276名,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2人, 中级职称教师116人。

文化

2021年蠡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90万册。2021年来,蠡县先后投入资金62万元,为基层群众文化中心发放移动音响120余台;发放文化惠民券6万张,发放文旅惠民卡5000余张。投资50万元,完成留史、百尺、鲍墟等3个文化站和仉村、东辛庄、辛兴村等3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高标准打造。先后在郭丹镇、林堡乡、小陈乡、蠡吾镇等10余个乡镇演出80余场,演出项目包括戏曲、歌舞、曲艺、武术、器乐专场等。

科技

2021年蠡县科技专利授权240件。2022年2月21日,蠡县举行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共有8个。截止2016年全县共实施省、市重点科技项目27个,总投资达到200多亿元。蠡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4亿元。

卫生健康

2021年,蠡县现有卫生医疗机构27所,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447人,其中,执业医师1287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数1893张。2021年建设完成疾控中心、中医院传染病区,顺利推进县医院妇儿楼、中医院康复医技楼建设。

蠡县境域内主要医院

名称

等级

通讯地址

蠡县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紫薇东路666号

蠡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蠡吾南大街508-630号(河北省蠡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北)

蠡县妇幼保健院

一级甲等医院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育才东路

体育

蠡县现有体育场2个。2023年7月15日,蠡县承办保定市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有安国、博野、高阳、清苑和蠡县的5支队伍参加。高阳队获得第一名,蠡县队获得第二名,安国队获得第三名。2023年2月25日京津冀武术交流大会在蠡县举行,共有25支武术代表队近400人参加。

人居环境

蠡县2020年完成造林面积0.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7.23%。建成环境监测站15个,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234天。截至2023年8月,蠡县建成区绿地面积405.2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99.51公顷,建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7 %,成功创建了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清运生活垃圾163647.4万吨。加强河流整治,将蠡县境内16.9千米的月明河打造成生态河道。截止2023年6月蠡县累计投资约1.1亿元谋划建设了以健身休憩、乡土树种、文化体验等为主题的街角游园,主题公园和口袋公园共23个。

社会保障

2021年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分别有75人和4657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3801人,开展职业培训5190人次。医保、养老参保率分别达96.8%、99.02%。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完工。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1449户3138人实现防返贫监测全覆盖。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700人,增长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1152人,减少0.005%。基本医疗参保人数473596人,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673.52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46.91元,比上年增长11.7%。

交通

综述

蠡县距离雄安新区起步区50千米、石家庄120千米、北京160千米,西临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铁路,东依京九铁路,朔黄铁路、境内有津石高速、曲港高速、保沧高速公路、省道S235和S382过境,东部濒临G45大广高速,何蠡路纵贯南北,林曲路横穿东西,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京雄保一体化的核心功能区。

公路

2020年,蠡县公路里程数954.041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40.753千米。保沧高速、大广高速和曲港高速、石津高速贯穿全境;境内有G337、G230和G240等3条国道,S235和S382等2条省道,何蠡路纵贯南北,林曲路横穿东西。2020年12月22日,津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蠡县站和蠡县北站同日正式运营。

铁路

蠡县西临京广铁路,东依京九铁路,蠡县境内有朔黄铁路,正线总长近598千米。2023年,石雄城际铁路进行公开招标,全线共设车站8座分别为保定东、蠡县西、安国东、无极、正定机场(与京广高铁共站)、正定东、高新区、石家庄栾城线路全长161.48千米,共设车站8座,设计时速350km/h。蠡县西站将成为蠡县首座高铁站点。

公共交通

蠡县已开通公交线路8条,公交站点106个。2022年3月1日,蠡县城市公交车正式启动免费乘坐。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3辆,出租汽车数量100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100%。公路客运量128.36万人,公路货运量752.9万吨。

人文

综述

蠡县历史上文化事业即较为发达,文艺人才辈出,孕育了颜李学派代表人物李恕谷、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梁斌等历史文化名人。蠡县戳脚和阴阳八盘掌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蠡县被评为“中国山药之乡”。蠡县现存古迹及遗址11处,古墓14处,石刻27处,古建筑3处,烈士陵园1处,共计5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5处。2020年6月30日蠡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蠡县

饮食

蠡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为主,甘薯、豆类(黑、黄、绿豆、豇豆)和其它杂粮次之。芹菜、西红柿、菜花、蒜苔、葱头、蘑菇以及莴笋等已成为常用菜。地方风味美食主要有何家烧饼、牛肉罩饼、蠡县炒面等。

何家烧饼

蠡县

何家烧饼是蠡县的特色美食之一。何家烧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酵母和猪油,经过发酵、擀面、折叠、烘烤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何家烧饼选料考究、制作精细火候恰当、香气扑鼻、松软可口。其制作工艺也被列入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肉罩饼

蠡县

牛肉罩饼是一道传统的蠡县小吃。选用上好牛肉中肋作为主料,色泽红润,肉质肥嫩,荷叶饼松软适口,经老汤一勺一勺加热罩透,撒上葱丝。口感细腻滑嫩,味道鲜美。

蠡县炒面

蠡县

蠡县炒面是一道传统的面食小吃。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鸡蛋、蔬菜和肉类等,经过炒制而成。蠡县炒面的面条劲道有嚼劲,配料丰富多样。

习俗

婚俗

蠡县传统婚俗要经历经过求亲、订婚、送彩礼、订喜期,催妆、完婚等程序。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婚事新办,简办。新式结婚不换彩礼,不宴请亲朋,男女双方通过自由恋爱,办理登记手续后,简单举行仪式,用糖、茶招待主婚人及亲朋好友,即算完婚。2023年,蠡县民政局举办婚嫁文明新风宣誓及签名活动。

丧俗

蠡县丧葬礼俗有:在病人弥留之际,家属即为其更换“寿衣”;人死后即派人送信或发函电向亲友报丧,为死者更衣毕,在堂屋设置灵堂,堂前立有堂旌,记述死者生卒年、月及姓名,并请村中有威信者(通常称之为总理)主持丧事。总理派人请戏班、吹鼓手及和尚、道士为死者超度亡灵;人死后的傍晚(若死于夜晚,则在第二天傍晚),孝子们手持灯笼,麻棒,一路撒纸钱,哭至庙堂(多为土地庙),女眷在庙内贴纸钱,若纸钱贴在墙上,则表明死者魂灵已送至庙内;埋葬的前一天子夜,孝子都大哭一场,然后入殓,人殓时先在棺内放入垫背钱,孝子为死者净面,瞻仰遗容,并在死者手中放入打狗棒,而后盖棺,入殓完毕。2022年蠡县郭丹镇武家营村从简化白事程序,一律“白事不谢”,一桌茶水、一盘瓜子,“一打一散”商量事。

特产

蠡县是传统农业大省,其地方主要农业特产主要有麻山药、鸭梨等。

麻山药

蠡县麻山药是颇受大众青睐的作物,茎块规则,粗细匀称,长约50厘米左右。根须细密且长,嘴子子短,约10至15厘米,皮薄,质脆肉白,粘液浓稠,掰开能拉出细丝,口味绵甜酥麻,温润爽口,药食兼用。

蠡县

鸭梨

经蠡县林业部门多年精心培育的鸭梨新品种“蠡州大鸭梨”,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评为“中国特产名品”。 经科研人员多年潜心研究,合力攻关,终于培育出“蠡州大鸭梨”这一鸭梨新品种。“蠡州大鸭梨”具有果大、果肉脆嫩多汁、味甜微香、石细胞少等优点,市场价格比普通鸭梨高出1/3。在2002—2003北方农产品交易会上获优质产品称号。

蠡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9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非遗项目12项,县级25项。

蠡县戳脚

蠡县戳脚是一种拳脚并重,腿法突出,内容丰富,技击性强,攻防结合严密的传统拳术。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拳脚并重,突出用脚,以其丰富多变的腿法见长。文趟子:玉环步、连环拳、连环腿等套路架式较小,动作严紧,风格灵活多变,劲法为寓刚于柔,柔而后刚,攻防方法比较含蓄。武趟子分为一至九趟,它的特点是架式较大,动作舒展,风格为硬攻直进,烈打猛冲,劲法为刚里含柔,攻防方法明显。这个门派人们称为“戳脚门”。后经五代人的传承,历时近200年,“戳脚”拳术深深扎根蠡县。

蠡县

二踢脚制作流程

蠡县于2013年正式成为“中国花炮二踢脚之乡”。“二踢脚”又叫双响,是由爆竹演变而来,并发展出各式礼花。蠡县“二踢脚”有着千百年的悠久历史,制作生产过程有搓筒、引线制作、炒锯沬、穿眼过节等4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搓筒制作工序,引线制作工序,炒锯沬、胶泥、穿眼过节工序,动药工序,成装工序等。

蠡县

蠡县

文物古迹

截止2023年9月24日,蠡县现存古迹及遗址11处,古墓14处,石刻27处,古建筑3处,烈士陵园1处,共计5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5处。

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级别

名称

类别

入选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宋台 

古墓葬

第二批

影三郎墓

古墓葬

第二批

百尺遗址

古遗址

第三批

李恕谷墓

古墓葬

第四批

齐盖墓

古墓葬

第四批

大宋台

大宋台,位于蠡县蠡吾镇大宋村东南300米处,1976年,经文物部门勘察确定系东汉时期墓葬。大宋台封土高15米,圆型,占地面积3782平方米。明朝嘉靖时,大宋台封土曾建"清凉寺",现已废。1982年7月23日,大宋台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蠡县

影三郎墓

影三郎墓,位于蠡县郑村村北约1000米处,1976年经勘察确定系东汉时期墓葬,该墓葬占地面积约7077平方米,墓葬封土较高的有四座,平均高5米,其中三堆呈等边三角形,一堆位于中间被三堆所包围,从远处观看所见者唯三,故称"影三郎"。1982年7月23日,影三郎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蠡县

百尺遗址

百尺遗址位于蠡县大百尺村东100米处,有一高台,当地群众称"峰火台",经勘察定为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此遗址占地面积25480平方米,现存遗址查寻到石器、骨器、角器和大量彩陶片、黑陶片等48件,此遗址尚未正式发掘。1986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7月15日,百尺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蠡县

李恕谷墓

李恕谷墓,位于蠡县西曹佐村北500米,墓前有碑,碑额篆刻"高山仰止"四字,碑身刻有“皇清大儒李恕谷先生之墓咸丰十年岁次庚申仲夏",知县秦聚奎敬立,碑文由秦聚奎撰文,吴敦仁书丹的墓表。

蠡县

齐盖墓

齐盖墓,位于今蠡县南庄村东南、屯里村之西北。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复修汉贤庙于墓侧,并由昌黎人韩凝撰写铭石碑文。现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蠡县

风景名胜

综述

蠡县旅游资源丰富,现存古迹及遗址11处,古墓14处,石刻27处,古建筑3处。

蠡县旅游景区名录

截止2023年10月10日

景区名称

等级

地址

梁斌黄胄纪念馆

保定市蠡县县城公园路北

释迦禅寺

保定市蠡县辛兴镇辛兴村

影三郎墓

保定市蠡县郑村

大百尺仰韶遗址

保定市蠡县大百尺村东

范蠡文化公园

保定市蠡县平安东路

蠡县湿地公园

保定市蠡县

主要景点

梁斌黄胄纪念馆

梁斌黄胄纪念馆位于蠡县县城公园路以北、永茂大街西侧。于2004年4月12日建成开馆。纪念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6195平米,共分为序厅、梁斌文学革命艺术展厅、黄胄艺术人生展厅和蠡县革命历史文化展厅、中心花园、馆前广场等部分。土建工程和陈列布展总投资5500万元。纪念馆使用声、光、电多媒体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展示了,梁斌、黄胄的革命人生和艺术历程。走进蠡县梁斌黄胄纪念馆不仅可以感受文化积淀,探索历史故事,还能感知一代文学巨匠和知名国画大师的人生艺术历程。2017年梁斌黄胄纪念馆已被评为河北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蠡县红色旅游的首选。

蠡县

释迦禅寺

蠡县释迦禅寺位于河北保定市蠡县辛兴镇辛兴村,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公元1440年)。明代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夏四月二十二日重修毗卢佛殿。明代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为了纪念毗卢佛殿重修树碑立传。1928年寺庙改建学堂,释迦寺改为辛兴人民小学。释迦禅寺原址在辛兴镇里,2010年释迦禅寺异地重建,有三圣殿、大雄宝殿、菩萨殿、大悲阁、客堂、斋堂、寮房等。

蠡县

范蠡文化公园

蠡文化公园位于蠡县平安东路,是一座集健身、跳舞、散步、晨跑、赏景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公园。公园景观面积12.8万平米,突出范蠡文化主题,展示一代商圣“范蠡”的文化精神内涵及处世之道。

蠡县

著名人物

人名

生卒年

简介

主要著作

宋洛曙

1887~1932年

蠡县宋家庄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任中共博蠡中心县委书记,高蠡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在突围中,身中数弹,壮烈牺

李恕谷

1659~1733年

字刚主,蠡县西曹佐村人,康熙年间举人,颜李学派代表人物

著有《小学基业》《大学辩业》《论学》《周易专注》等书共四十八种

陈兆雯

1879~1909年

字幼云,蠡县潘营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陈与王国光等十三人在保定西关建立"育德中学",陈任校长

赵亚曾

1898~1929年

字守仁,蠡县南莲子口人,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

著有《中国长生贝类化石》《秦岭山及四川之地研究》等书

梁斌

1914~1996年

名魁,字维周,笔名梁斌、梁文彬、雨花等。蠡县辛兴镇梁家庄人,当代作家,曾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著作有《红旗谱》《播火记》等书

黄胄

1925~1997年

原名梁黄胄,蠡县辛兴镇梁家庄人,中国画家

出版《黄胄画集》《噶会噶尔速写》《载歌行》等画集

 重要荣誉

获得时间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0日

蠡县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4月

蠡县入选河北省2019年度体育工作优秀县(市、区)

2020年6月30日

蠡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

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17年10月24日

蠡县被评为省军民融合示范基地

2022年12月21日

河北省纺织产业名县

注释

[a]

王宝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50 历代名人年谱总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167

[b]

唐文斌.梁斌生活与创作年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