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简称“渝”,别称山城。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3212.43万人,市政府驻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重庆市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长江横贯全境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壮丽景观。

重庆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的发祥地,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称为“双重喜庆”,重庆市由此得名。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定为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市是“红岩精神”起源地。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均在重庆发祥。

重庆市是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截至2021年底,建有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104所,在渝高校69所,拥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战略平台。

2021年,重庆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94.02亿元 。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879元,比上年增长7.8%。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重庆市的:地名来历、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人口、政治、经济情况、交通运输、社会事业、文化、旅游、历史人物、对外交流、荣誉称号等介绍

中文名

重庆市

英文名

Chongqing,Chungking

别名

山城、巴渝、渝州、雾都、桥都、江城

简称

建立时间

1929年

面积

8.24万平方公里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坐标

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类别

直辖市

下辖地区

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

行政区划代码

500000

人口

3212.43万人(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

语言

西南官话

GDP

27894.02亿元(2021年)

人均GDP

86879元(2021年)

著名景点

洪崖洞、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长江三峡、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歌乐山、磁器口古镇、长江索道

车牌代码

渝A、渝B、渝C、渝D、渝F、渝G、渝H、渝N

邮政编码

400000–409900

政府驻地

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电话区号

+86 (0)23

知名高校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

机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重庆巫山机场、重庆仙女山机场、重庆梁平机场

火车站

重庆站、沙坪坝站、重庆北站、重庆西站、万州北站、荣昌北站等

市树

黄葛树

市花

山茶花

地名来历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赵眘封他的第三子赵惇为恭州恭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宋光宗赵惇即位后,按照当时宋朝潜藩升府的惯例,于当年八月改恭州为“重庆府”。之后,“重庆”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重庆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重庆市境内最古老的原始人是在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迄今已有200余万年。从在巫山县大溪镇发现的新石器文化“大溪文化”推断,长江、嘉陵江带来的“舟楫之便”,使主要靠水生活的史前人类,在约6000—5000年之前就开始在重庆市沿长江两岸形成比较稠密的原始村落。

巴王国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宗姬于巴,其疆域最盛时“东至鱼复(今重庆市奉节县),西至僰道(今四川省宜宾市),北接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西极黔涪(今重庆市彭水县、黔江区一带以至贵州东北和湖南省西北等地)”,其范围大致包括今陕南、鄂西,湘西北、黔北和渝东一带。

战国、秦、汉、三国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屯兵江州,筑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于战国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年)置巴郡,郡治为江州县。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巴郡仍置,同年置涪陵县。次年,江阳县改属广汉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巴郡属益州刺史部,郡治仍为江州县,辖11县。

王莽新朝(公元9年~23年)时巴郡仍置,郡治为江州县,辖11县。

东汉初年,王莽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巴蜀称帝(25~36年),在瞿塘峡口地势险要的高地筑子阳城屯兵,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

东汉末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胸䏰至鱼复为固陵郡。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郡治江州县,并分涪陵县置巴东属国校尉(郡级政区),巴郡辖5县: 江州、垫江、枳县、平都、临江。

东汉末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定蜀,称益州牧 ; 二十四 年( 219 年)称汉中王;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即位,建国称汉,史称蜀汉。 巴郡,蜀汉仍置,属益州。巴郡治江州县。

蜀章武元年至章武二年(221-222年),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蜀国惨败,刘备驻扎白帝城直到去世,在此留下了“白帝城托孤”的典故。

蜀建兴四年(226年),蜀汉都乡侯李严任前将军,以江州都护身份移屯江州城。在这里,李严组织了江州历史上的第二次筑城。

两晋、南北朝、隋

此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战争频繁,重庆的隶属统辖也多次变化。

成玉衡元年(311年)置荆州,州治为巴郡江州县,州辖3郡。

梁大宝元年(550年)武陵王萧纪改巴郡置楚州,州治为巴郡垫江县,辖6郡。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梁朝楚州置巴州,州治为巴郡垫江县,辖3郡。

北周闵帝元年(557年)改巴州复为楚州,并分巴郡汉平县复置涪陵郡,州治先为巴郡垫江县,后为巴郡巴县。楚州辖4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对东晋以来的滥设州县加以整顿,悉罢全国诸郡,以州直接统县,形成州县二级制。今重庆市辖区内设有渝州、涪州,并有遂州、资州部分地区。渝州(因嘉陵江又名渝水),辖巴县、江阳(今江津区)、汉平(今涪陵区)三县。下迄唐、前后蜀及北宋,管辖区域和隶属关系虽多有变化,但重庆地区皆名“渝州”,且一直沿用到北宋末年,时间长达500余年。重庆市至今仍简称为“渝”,即源于此。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渝州为巴郡,改涪陵县为镇。巴郡郡治仍为巴县,郡辖2县:巴县、江津(治今江津县顺江乡);1镇:涪陵(今涪陵市)。

唐、五代十国、两宋

唐朝统治长达289年,在政区建置上变革很大,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贞观元年(627年)建立道制,武德贞观年间、开元至德 年间、乾元大历年间屡建新县,今重庆市辖区内先后置县30余个,政区建置历经数变。先后置渝州、合州、涪州、南州、南平州、溱州、昌州、遂州、普州。

五代十国时期,四川地区先后建立前蜀、后唐、后蜀政权。今重庆市辖区内地方政区建置,一切遵循唐制,无所变更。

宋朝建立后,于乾德三年(965年)灭后蜀,在原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范围设置西川路,开宝六年(973年)又在原山南西道及山南东道部分地区设置峡西路,正式确认了唐天宝以来的三级政区制,即路(道)、州、县。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峡西两路为益州 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等四路,总称川峡四路,后简称四川。今重庆市辖区内各州军分属梓州路、夔州路。

两宋时期,今重庆市辖区内共有3州:渝州、合州、昌州;1军:南平军;另有涪州、遂州2州部分区域在今重庆市辖区范围内。

北宋末年,北宋统治者以渝州人赵谂图谋造反被杀,取“恭行天罚”之意,于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迄于南宋。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赵眘封他的第二子赵惇为恭州恭王。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宋光宗即位后,按照当时宋朝潜藩升府的惯例,于当年8月改恭州为“重庆府”。之后,“重庆”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已有800余年。

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蒙军兵分两路攻宋,东路下襄阳,西路出四川。次年,蒙军大举入蜀,横扫四川全境。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庆知府。全面经营川东防务,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南宋政府任命余玠为权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迁川峡四路制置司到重庆,全面经营四川防务。

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哥兵分三路,南下攻宋。同年十一月,蒙古军抵重庆附近地区。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亲到钓鱼城下督战时受伤,次月卒于钓鱼城下,蒙古军遂放弃重庆撤围北还回师争夺汗位,战事告一段落。之后,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前,蒙古军队始终未能攻下钓鱼城。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再次合攻重庆。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庆被攻破,元军继而征降夔州(治奉节),纳入元廷陕西四川行省(治西安)管辖。

元、明、清

元朝建立后,在各地置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重庆曾一度是四川行省的驻节地,四川行省西迁成都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置重庆路总管府,作为四川南道宣慰司驻地,下辖一司(录事司)、三县(巴县、江津、南川)、四州(合州、涪州、忠州、泸州)。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率部由湖北进攻四川,先后占领重庆及四川各地,并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重庆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统,建都重庆。这是重庆历史上的第二次建都。

夏,仍置重庆路总管府,为国都。重庆路总管府驻巴县。复置资州,由成都路改属重庆路管辖。先后置长寿、昌宁2县,复置大足、垫江、内江3县。重庆路直辖4县:巴县、江津、綦江、南川。 所辖5州: 合州、涪州、忠州、泸州、资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府治巴县,下领合州、忠州、涪州3州;又置重庆卫,辖石柱、酉阳宣抚司;成化年间又置璧山、安居(今铜梁区)两县,其区域与现在重庆市的区域大致相当。

明初,重庆卫指挥使戴鼎主持重修了重庆城。据乾隆时期的旧志《巴县志》记载:“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址砌石城。”重庆城是从明升手中接收的。当时重庆作为大夏国的国都,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基础。因此,戴鼎“因址”筑城,在大夏国国都的基础上对重庆进行修整,依照山势砌城,基本恢复了宋代重庆城的形态。

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同年置荣昌县,洪武七年 (1374年)撤销昌宁县,其地并入荣昌县。成化十七年(1481年)以铜梁县部分地区及遂宁县部分地区置安居县。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壁山县。洪武四年、六年先后将大足、綦江、长寿3县改为重庆府直辖。洪武五年(1371年)撤销黔江县,其地并入彭水县;洪武十一年(1377年)置黔江守御千户所,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黔江县,由重庆府直辖。重庆府治为巴县。

洪武七年(1374年),重庆府直辖9县:巴县、江津、永川、荣昌、 大足、綦江、长寿(治今长寿区境内)、南川(今南川区)、彭水(今彭水县)。所辖三洲:合州、忠州、涪州。

成化十九年(1483年),重庆府直辖11县:巴县、江津、壁山、永川、荣昌、大足、安居(治今铜梁区安居镇)、綦江、长寿、南川、黔江。 所辖3州: 合州、忠州、涪州。

明末清初,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控制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但未能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对地方政区,少有建置变动。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庆被纳入清朝统治之下。清袭明制,仍于重庆地区设重庆府,辖厅一,即江北厅;州二,即合州、涪州;县十,即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景江、南川、铜梁、大足、定远(今武胜),并于重庆建镇,置总兵署,设分巡川东道署。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辖3府:重庆府、夔州府(今奉节县)、绥定府(今达县);2直隶州:忠州(今忠县)、酉阳州(今酉阳 县);2直隶厅:石砫厅(今石柱县)、太平厅(今万源市)。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次年三月,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设立,标志着重庆的正式开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日本驻重庆领事山崎桂与清政府川东道尹宝棻几经谈判,签订《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取得了在重庆南岸王家沱设立租界的特权。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初二(11月22日),重庆蜀军政府成立,蜀军政府驻巴县。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3月,重庆蜀军政府与四川军政府合并,重庆设重庆镇抚府。重庆镇抚府驻巴县。 重庆镇抚府所辖川东南54州、厅、县。民国三年(1914年),重庆镇抚府撤销后,又设东川道,下辖川东36县。

民国五年(1916年)8月,在重庆设立四川省长行署,民国六年(1917年)8月,在重庆设立四川督军公署,民国九年(1920年)10月,再次在重庆设立四川督军公署。

民国十年(1921年)7月,刘湘在重庆就任四川各路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11月设立重庆商埠督办处,由川军第二军军长杨森兼任督办,此即重庆市政的萌芽。

民国十一年(1922年),川军第三师师长邓锡侯进驻重庆,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改重庆商埠督办处为重庆市政公所,自兼督办。

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刘湘以四川善后督办和川康边务督办的身份再次进驻重庆,又改市政公所为商埠督办公署,初委第32师师长唐式遵兼任督办,唐不久去职,又改委第33师师长潘文华兼任。潘文华于同年7月任职,于公署之下设总务、财务、公安、工务四处,暂以原商埠区域为市行政范围。

广东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刘湘以商埠督办名义定自北洋政府,遂改重庆商埠督办公署为市政厅。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15日,又改重庆市政厅为重庆市政府。至此,重庆市正式建市,定为省辖市(即普通市)。但鉴于重庆地位的重要,即按特别市的规模分官设职并重划市区,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正式划定,水陆总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280449人。

重庆建市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庆市的基层行政区划仍然沿袭明清以来的厢坊制,共设22坊,其中老城区(重庆城,今重庆市市中 区通远门、临江门以东地区)7坊、新城区(新市区,今重庆市市中区临江门、通远门以西地区)3坊,南岸4坊、江北8坊。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庆市基层政区改为分区设署,共设5个区和6个直辖乡。同年底,又调整为6个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起,日本凭借其空中优势,对中国抗战大后方进行狂轰滥炸。战时首都重庆市成为其重要轰炸目标。日本对重庆市的大轰炸持续6年又10个月,使重庆市蒙受了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史称“重庆大轰炸”。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改重庆市为行政院直属甲种市,并改组重庆市政府,任命前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为直辖后的首任重庆市市长;同时扩大市区,将原巴县、江北两县政府迁出市区办公,市属基层组织也由原来的6区增为12区。这是重庆第一次成为中央政府直辖市。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15日,国防最高委员会第38次常务会议决定定重庆市为陪都。同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了特定重庆市为陪都的命令。

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在重庆市对纳粹德国宣战,德国大使馆关闭;同年12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重庆成为大韩民国(流亡政府)临时驻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3日,同盟国在重庆市设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统帅部,以蒋介石为统帅,美国人史迪威将军为参谋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在其后的制宪国大中,以法律形式规定重庆市为中华民国永久陪都。同年,抗战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市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1949年8月,蒋介石在重庆市亲自布置了对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进行大屠杀的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制造了规模更大的血腥屠杀,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血案。

1949年11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十二、四十七军的五个营进入市区,重庆市宣告解放。

重庆市解放后,中共中央为加强军事管制,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力,统筹经营西南,决定参照其他地区的经验,在西南地区实行大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建制,重庆改为西南军政委员会直辖市。

1949年12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49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接管原北碚管理局,成立重庆市人民政府北碚行政管理处。

1950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18个区合并为7个区,加上北碚行政管理处所改建的第八区,共8个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区为地级区,第五、第六、第七区为县级区。

1951年1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重庆市第八区(北碚)划归川东行署,建立北碚市,将川东行署璧山专区的巴县划归重庆市,同时将巴县的第四区(青木区)所辖的青木、凤凰、同兴、井口、蔡家、歇马等7个乡划归北碚市。6月和次年4月,又将璧山县接龙、青木(后更名关口乡)两乡划归北碚市。重庆市辖7区1县。

1952年9月2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发出命令,将江津专区的綦江县、江北县和涪陵专区的长寿县划归重庆市。 1952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将第七区并入第六区,但因长江分隔,管理不便,随即于10月初撤销其合并决定。10月,重庆市各区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设5区(均为地级区)4县。

1953年,西南行政委员会在重庆市成立,其后,中央决定重庆市等10个行政区改为中央直辖市。这是重庆市历史上第二次直辖。同年,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涪陵专区。

195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做出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重庆市与四川省合并,由中央直辖市改为四川省辖市。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体制,时间为1954年到1958年。

1955年,设立南桐矿区,重庆市辖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南桐矿区7区。1959年,四川江津专区的巴县、綦江县和四川涪陵专区的长寿县划归重庆市。

1964年9月,国家成立了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小组,编制出《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提出以重庆市为中心的工业布局项目。

1965年,设立重庆市大渡口区。1974年,设立重庆市双桥区。1976年,四川江津专区的江北县划入重庆市。

1983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重庆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对重庆市实行计划单列,并决定将四川省永川地区所属八县全部并入重庆市。4月1日,永川地区正式撤销,并入重庆市。实行市带县的新体制。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后,重庆市辖区由市辖9区4县,增加到市辖9区12县。

1992—1993年,撤销永川县、江津县、合川县,设立由四川省直辖、重庆市代管的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并改南桐矿区为万盛区。

1992年,重庆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

1995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将重庆市区划调整为11个区、3个代管县级市、7个县的建置,其中新设渝北区、巴南区,撤销巴县建置,市中区改名为渝中区。

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市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后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重庆至此在历史上第三次成为直辖市。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庆市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

2011年,撤销双桥区、万盛区,分别并入大足区、綦江区。至2018年,重庆市辖26个区、8个县、4个民族自治县。

2010年6月18日,重庆市两江新区正式成立。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

2017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

2022年8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出炉。

行政区划

重庆市现辖38个区县,包括26区、8县、4自治县。重庆市是中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分别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人民政府设在渝中区上清寺街道人民路232号。

重庆市

重庆市行政区名称

渝中区

万州区

涪陵区

开州区

梁平区

江津区

合川区

黔江区

永川区

南川区

大渡口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江北区

璧山区

铜梁区

沙坪坝区

渝北区

巴南区

长寿区

綦江区

大足区

潼南区

荣昌区

武隆区

——

——

——

——

奉节县

巫山县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忠县

巫溪县

云阳县

——

——

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参考资料:

地理

位置境域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跨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东邻湖北省、湖南省,南接贵州省,西靠四川省泸州市、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北连陕西省以及四川省广安市、达州市。

重庆市

地质

地质包括地层和地质构造。地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某种统一特征和属性的并和上、下层有明显区别的岩层。重庆市各时代地层发育比较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化石保存完好。古生界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地层有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巫系;新生界地层,即第四系。重庆地域的地质构造由渝西褶皱带、渝东褶皱带、渝东南褶皱带和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组成,具有古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地形地貌

重庆市地貌结构复杂,展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地势起伏大,东部、南部、东南部地势高,大多为海拔1500米以上山地,最高处大巴山的阴条岭海拔2796.8米;西部地势低;东部最低处巫山长江水面海拔73.1米,大多为海拔300~400米的丘陵。二是重庆市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为主,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和平坝等八大类。三是地貌形态组合的地区分异明显。华蓥山—巴岳山以西为丘陵地貌;华蓥山一方斗山之间为平行岭谷区;北部为大巴山山区;东部、东南部、南部则属巫山、大娄山山区。四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发育有巴渝特有的喀斯特槽谷景观,典型的有石林、峰林、洼地、残丘、溶洞、暗河、峡谷、天坑地缝等喀斯特景观。

土壤

重庆市境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地带性的黄壤、红壤。但是境内自然成土条件相当复杂:首先,地貌条件复杂,既有大面积中低山地与深切河谷,也有广阔丘陵、平坝,山高谷深、地势高低起伏悬殊。这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分配了境内的水热状况,导致气候、生物等成土因素产生了明显的垂直变化和区域差异。其次,地表构成有从前震日系到第四系的大部分地层出露,岩性复杂、母质多样。加之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生产利用形式的差异,使成土条件更为复杂,从而导致本市土壤种类的多样化。据统计,全市土壤共有5个土纲,9个十类,17 个亚类,40 多个土属,100 多个土种,变种更多。

气候

重庆市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冬暖夏热,春早秋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云雾多,日照少,风力小。年平均气温18.2℃(以主城区沙坪坝气象站资料为代表),最冷月1月为7.8℃,最热月8月为28.5℃。常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主要降水时段在4月至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春夏之交夜雨甚多,素有“巴山夜雨觅闲情”之佳景。年日照平均数为1000~14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全年平均风速为0.9~2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夏天暑季气候炎热,与长江沿岸的南京、武汉齐名“三大火炉”城市之一。秋冬时节,雾天长达100天左右,有“雾都”之称。

水文

重庆市境内流域面积8.23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49条,河流大部分为降水补给型。径流量受降雨分布不均的影响,夏季降雨较丰,径流量大,秋末至春季径流量小。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热水、温泉多,优质矿泉水特别丰富。

重庆市市(区)内江河众多。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千米。以长江干流为轴线,集起嘉陵江、乌江、寨江、大宁河及其他大小支流上百条。据统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74条,其中流域面积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67条,流域面积100~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52条,流域面积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9条,流域面积10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8条。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8条。

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

重庆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按地貌构成:山地类型面积特别大,约占市域土地面积的75.8%;次为丘陵类型(包括缓丘、浅丘、深丘),面积占18.2%;台地和平原类型的土地资源很少,仅占3.6%和2.4%。由此构成的重庆市土地资源的主体类型是山地和丘陵。山地对耕作、交通等建设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但却为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重庆市

重庆市

2021年11月24日,重庆市公布了《重庆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耕地187.02万公顷(2805.25万亩);园地28.06万公顷(420.88万亩);林地468.90万公顷(7033.54万亩);草地2.36万公顷(35.46万亩);湿地1.50万公顷(22.4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3.77万公顷(956.57万亩);交通运输用地15.58万公顷(233.70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17万公顷(407.56万亩)。

  • 水资源

重庆市水资源总的特点一是时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汛期占70%,非汛期占30%。二是当地水资源不足。全市多年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70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4/5,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5。

截至2020年,重庆市水资源总量为766.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66.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8.7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为128.7亿立方米,重庆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397.7立方米。

  • 矿产资源

重庆市地质构造类型多样,地层发育完整,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良好,蕴藏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能源、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等多种矿产。截至2015年末,重庆市已发现矿产(含亚矿种)6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含亚矿种)171种的39.7%;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9种(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34种),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含亚矿种)159种的29.5%。重庆市探明资源储量矿产排全国前10位的有17种,分别是毒重石、粉石英、陶瓷用砂岩、铁矾土、水泥配料用泥岩、盐矿、汞、铸型用砂岩、锶、铝、锰、炼镁白云岩、天然气、玻璃用砂岩、滑石、重晶石、砖瓦用砂岩。 

  • 动物资源

重庆市现有600多种动物资源,其中兽类近100种,鸟类300余种,爬行类50余种,两栖类30余种,鱼类100多种。在这些野生动物资源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陆生野生动物有50种,属国家一至三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近100种。

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种;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0种;饲养动物有70多种,其中猪、羊、牛、兔饲养在全国有一定优势。著名的“荣昌猪”名列中国三大猪种之一。石柱县是全国最大的长毛兔生产基地。

  • 植物资源

重庆市现有维管植物153科,640属,6000多种,其丰富程度仅次于云南、四川而居全国第三,有各类经济植物5000种以上。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鞣料植物、染料植物、淀粉及糖料植物、纤维植物、野生观赏植物和野生食用菌等类。重庆市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主要有珙桐、银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水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0种,主要有楠木、香樟、鹅掌楸、连香树、金毛狗等;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6种,主要有荷叶铁线蕨、巴山冷杉、崖柏、缙云黄芩、金佛山兰等。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展开

生态环境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71974.4公顷,绿化覆盖面积78008.3公顷,城区公园绿地面积30561.2公顷。全市林地面积7033万亩,森林面积6742万亩,森林覆盖率54.5%,全市草地面积35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7%以上。全市现有各级自然保护区5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80.4万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9.8%。

2021年,重庆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万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13平方公里,新增减少土壤流失量202万吨。并且建设1273座电站生态泄放设施,建立33个区县生态流量在线监管平台,完成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阶段性工作验收销号,目前全市已有8座成功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

自然灾害

  • 灾害性天气

重庆市灾害性天气种类繁多,发生较普遍和影响较大者,有干旱、暴雨、冰雹、大风、洪涝、寒潮和低温阴雨等。

2022年夏,重庆市共出现4次高温过程。其中7月24日至8月29日的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37天)、影响范围广(31个区县出现40℃以上最高气温)、极端性强(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5℃,这是中国首次在吐鲁番以外地区测得45℃高温),综合强度达特重等级,为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8月以来受高温少雨的影响,干旱持续发展,重庆市大部地区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西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局部地区达重旱到特旱。由于持续高温干旱,8月18日以来重庆市江津、大足、铜梁、巴南等区先后发生山林火灾。

  • 地震

重庆市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东侧,是一个中强地震频发的地域,重庆市辖区内分布有14条规模不等的断裂,其中4条区域性基底断裂规模较大,即华蓥山基底断裂、七曜山—金佛山基底断裂、长寿—遵义基底断裂和彭水基底断裂。 重庆市地震具有震源浅、烈度高、震害严重、易导致严重次生灾害的特点,其损失远远超过其它地区同强度地震所造成的损失。1996年,重庆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三峡库区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1989年以后,重庆市的地震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先后发生了1989年渝北统景5.2、5.4级地震,1997年荣昌5.2级地震、1999年荣昌5.0级地震、2001年荣昌4.9级地震、2004年石柱万朝4.6级地震和2005年石柱西沱4.2级地震,造成两百余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近四亿元。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重庆市常住人口为3205.42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84.62万人相比,增加320.80万人,增长11.12%,年平均增长率为1.06%。

重庆市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988.34万人,占93.2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7.08人,占6.7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97.43人,增长11.05%;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3.36人,增长12.06%。

重庆市辖有4个民族自治县,分别是彭水、石柱、秀山、酉阳。重庆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土家族,其次是苗族,接下来依次是回族、彝族、蒙古族、壮族等。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3212.43万人,比上年增加3.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9.1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32%,比上年提高0.86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12.56万人,市外外来人口222.77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49‰,死亡率为8.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5‰。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9,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94。

2017-2021年重庆人口对比表

年份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17

3075.16

11.18

7.27

3.91

2018

3101.79

11.02

7.54

3.48

2019

3124.32

10.48

7.57

2.91

2020

3208.93

7.47

7.7

-0.23

2021

3212.43

6.49

8.04

-1.55

参考资料: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

书记

袁家军

副书记

胡衡华、李明清

市委常委

陆克华、宋依佳、姜辉、蔡允革、陈鸣波、于会文、卢红、罗蔺、刘士胥、陈新武

参考资料: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7月6日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党组书记

王炯

党组副书记

张鸣

副主任

沈金强、屈谦、莫恭明、陈元春、欧顺清、赵世庆

秘书长

周少政

参考资料: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4月26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

市长

胡衡华

副市长

陈鸣波、胡明朗、郑向东、但彦铮、江敦涛、商奎、张安疆、张国智

秘书长

罗清泉

参考资料: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3月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主席

唐方裕

副主席

李静、陈贵云、谭家玲、王新强、段成刚、周勇、丁时勇、杜惠平、王昱

党组成员

徐代银

秘书长

秦敏

参考资料: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2月2日

经济情况

重庆市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新中国成立之初,重庆工业基础薄弱。“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在重庆不断增加基础工业建设投资和重工业项目建设,重庆基本工业体系建成,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6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成为计划单列市、沿江开放城市和设立直辖市等重大事件,让重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经过长期艰苦奋斗,重庆制造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完成由国家老工业基地向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转型。

2012~2021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894.02亿元,是2012年的2.4倍。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6879元。同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2012年以来,重庆三次产业结构由7.6:45.8:46.6转变为6.9:40.1:53.0。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由2012年的33.1:26.3:40.6转变为2021年的21.9:25.6:52.5,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累计提高11.9个百分点。

重庆市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将重庆打造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

第一产业

2016年~2021年,重庆市粮食总产量连续稳定在1080万吨以上,2021年达到了1092.8万吨,创近13年以来的新高。蔬菜产量2184万吨,比2017年增加321万吨。2021年出栏生猪1806.8万头,站上了1800万头的关口。

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50个。柑橘、榨菜等10个优势特色产业的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了4800亿元。农业“接二连三”加快推进,2021年末,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656.67亿元,乡村休闲综合收入796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53.6亿元。

重庆市先后获批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14个国家级、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全球最大家蚕基因库和全球最大、国内唯一的无菌猪培育转化平台。成功培育全国领先、含油量高达51.54%的“庆油8号”油菜新品种。“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入选2020年度中国农业农村9大新技术。2021年末,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3.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5%。

2021年,重庆市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60.8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19.79万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综合单产361.89公斤/亩,增长0.5%。全年粮食总产量1092.84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夏粮产量121.06万吨,增长1.2%;秋粮产量971.78万吨,增长1.0%。全年谷物产量761.38万吨,增长1.0%。其中,稻谷产量493.05万吨,增长0.8%;小麦产量6.15万吨,增长1.0%;玉米产量254.56万吨,增长1.4%。全年猪肉产量142.01万吨,增长30.5%。生猪出栏1806.86万头,增长26.0%。年末生猪存栏1179.83万头,增长9.0%。

重庆市

根据规划,重庆市将按照“稳面积、强产能、优结构、提品质、活机制、拓市场”的总原则,建成农业经济作物产业“四带二基地”布局,即全国优质柑橘产业带、“巫山脆李”优势产业带、全国特早名优茶产业带、优势明显的道地中药材产业带、丘陵山地伏淡季特色水果基地、巩固提升保供和加工蔬菜产业基地。此外,还对农业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进行了规划,以保供蔬菜、柑橘、榨菜、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特色水果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为重点,全产业链推动实施良种繁育做强、提质增效绿色、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链补短板、品牌整合五大工程17项重点项目,使全市经济作物产业向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第二产业

重庆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制造大市,制造业基础雄厚。2021年,重庆位列全国工业十强城市第四名,仅次于上海、深圳与苏州。今年前三季度,重庆第二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47.9%,在重庆经济大盘中占有最重要的份额。

截至2020年,重庆市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基本建成门类齐全、产品多样的制造业体系。微型计算机、手机、汽车、摩托车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超过24%、9%、6%、29%,建成国内最大己二酸、氨纶生产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6800家,其中千亿以上企业1家、百亿以上企业20家(独立法人)。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6%、位居全国前列。

2021年,重庆市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888.68亿元,比上年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1%,股份制企业增长1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5%,私营企业增长10.0%。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5.7%,制造业增长1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8%。

重庆市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摩托车产业增长5.9%,电子产业增长17.3%,装备产业增长16.8%,医药产业增长14.5%,材料产业增长5.9%,消费品产业增长8.9%,能源工业增长3.4%。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7.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6%。

根据规划,重庆市将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挥重庆市市制造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支柱产业提质工程,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互动发展,培育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五千亿级汽车、三千亿级装备、六千亿级材料、五千亿级特色消费品、千亿级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构筑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核心支撑。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半壁江山”,是2021年重庆市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随着线上经济快速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等数字经济不断拓展应用,带动了信息传输、软件技术等服务业快速增长,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拉动了线上消费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底,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商圈达12个,中央商务区及城市商圈社零总额在全市占比超过60%。重庆市各大商圈基本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发展,区域内商家线上线下融合度达80%以上,对商业知名品牌的集聚度达90%以上,成为城市商业最繁华的地带。

2021年,重庆市聚焦餐饮业、住宿业、社区商业等方面,推动居民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重庆完成餐饮收入1953.3亿元,同比增长28.5%;对社零的贡献为14%,比全国高9.9个百分点;实现餐饮营业额1973.24亿元,同比增长26.5%。住宿业方面,2021年,多家品牌企业在重庆发展较好,并吸引新的品牌酒店落地签约。重庆新创建绿色饭店5家、累计56家,13家宾馆酒店入选全国绿色饭店TOP100;新认定星级农家乐74家,累计1412家。

2021年,重庆市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69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7.34亿元,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50.31亿元,增长14.1%;金融业增加值2459.78亿元,增长4.0%;房地产业增加值1658.35亿元,增长4.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333.74亿元,增长10.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24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重庆市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重庆等5座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重庆市商圈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赋予重庆“打造世界知名商圈”的使命。随后,重庆市进一步提出要建成两个世界级商圈、10个高品质商圈、100个特色名街名镇和若干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集聚区。

2021年重庆市拟定《国际美食名城建设实施方案(2021~2125年)》,加强主体培育,支持3家餐饮企业连锁化发展,其中乡村基新开门店300家、累计1140家;刘一手境外新开门店8家;朝天门、周师兄、佩姐、秦妈通过A轮融资做大做强。

根据规划,到2025年,将重庆市建设成为美食行业高度发达、地方烹饪技艺独特、食品产业分布广泛、国际美食节会丰富的世界美食之都,以及全球餐饮品牌聚集高地、全球美食文化交流中心和全球火锅标准权威发布中心。到2035年,将重庆建设成为国际本土餐饮业态发展协调、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餐饮企业国际竞争力强、美食品牌国际美誉度高、美食消费环境优越、产业联动发展效益明显的现代化创意美食大都市。

经济功能区

2021年,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14246户,注册资本总额1147.04亿元。其中,新增注册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99户,注册资本4.17亿美元。引进项目479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1649.37亿元。

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运输11.24万箱,同比增长54.2%;总运输货值187.16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外贸货值115.60亿元,同比增长38.1%。物流网络辐射107个国家和地区315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总运输41.86万箱,位居全国第一。外贸货物吞吐量578万吨,同比增长9.4%,开行沪渝直达快线1192艘次,同比增长32.6%,运输集装箱22.65万标箱,同比增长40.3%,江海联运可通达环太平洋、大西洋200个国家和地区600个港口。新开国际航线5条,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22.14万吨,同比增长46.8%。

重点企业

2022年9月26日,重庆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22重庆企业100强、2022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2022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名单。2022重庆企业100强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龙湖集团、长安汽车和金科集团,4至10名依次是达丰电脑公司、化医集团、华宇集团、英业达公司、重药控股、建工集团、市农商银行。此外,长安汽车以2021年营业收入2150亿元,连续19年蝉联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冠军”;龙湖集团以2021年营业收入2233亿元,夺得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第一名。

100强企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其中一产业1户、二产业58户(其中制造业46户,建筑业12户)、三产业41户。按企业经济性质划分,国有企业占57户,民营企业43户。1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6万亿,较上年增长11.3%;总资产达到6.36万亿,较上年增长5.7%;其中45户制造业企业实现利润较上年增长94.8%。100强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的有4户,比上年增加1户;营业收入超过500亿的有12户,比上年增加4户;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有52户,比上年增加2户;营业收入超过50亿的有92户,比上年增加13户。

交通运输

概述

重庆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出山水之城特有的交通体系。索道、立交、轨道、扶梯等,都构成了重庆独具特色的立体交通网络。近年来,重庆交通建设利好不断,先后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国家物流枢纽。同时,重庆的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和轨道交通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也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重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紧紧抓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一系列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高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成功入选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省市,成为中国唯一兼有陆港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成功创建公交都市。

铁路

2018年,重庆市正式启动高铁建设五年行动,新规划1700公里高铁网,定下“五年全开工”“十年全建成”目标,全面提速高铁建设。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重庆市铁路营业里程将超过3100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370公里,基本实现高铁1小时成渝双核、2小时市域城市至中心城区、6小时北上广通达。到2030年,建成11条高铁、形成“米”字型高铁网络后,重庆市将实现“1小时成都、贵阳,3小时周边省会城市,6小时北上广”目标。

重庆市

自从启动高铁建设五年行动以来,重庆市开工和启动了渝湘、渝昆、渝万、成达万、成渝中线高铁等5条高铁建设,陆续建成投用渝贵铁路、黔张常铁路、涪怀二线等一批干线铁路,完成三万南铁路改造、成渝高铁提质改造,渝怀铁路地灾整治。建成投用重庆西站一期、沙坪坝站、永川东站、梁平南站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开工建设重庆西站二期、重庆东站等重大铁路枢纽项目。截至2022年7月,重庆市已基本形成“一枢纽十一干线多联线”的路网格局,近87%的区县实现铁路覆盖。

而在“米”字型高铁网中,重庆市已经建成“米”字型两点,即成渝高铁和郑渝高铁。此外,重庆市还在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渝万高铁、渝昆高铁、成达万高铁、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等在建项目;力争年内启动建设渝西高铁、渝宜高铁;提速渝贵高铁、兰渝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等项目前期工作。截至2022年7月,重庆市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在建高铁、开展前期工作的高铁线路近1000公里。

重庆市“米”字型高铁网布局

高铁走向

高铁情况

西向(重庆至成都通道)

成渝中线高铁,全程运行时间约55分钟

成渝高铁,全程运行时间最快约62分钟

渝昆高铁—内自泸城际—成自宜城际,全程运行时间约1个多小时

西北向(重庆至兰州通道)

兰渝高铁,全长800公里,重庆境内段13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约2个多小时

北向(重庆至西安通道)

郑渝高铁,全长1068公里,全程运行时间4个多小时

东向(重庆至武汉通道)

渝万城际—郑渝高铁万州至襄阳—武十高铁襄阳至武汉,全程运行时间约3个多小时

渝万高铁—郑渝高铁万州至兴山—宜昌至郑渝高铁联络线—汉宜高铁,全长899公里,全程运行时间约3个小时

渝宜高铁(经石柱、利川)—汉宜高铁,全长816公里,全程运行时间约2个多小时

东南向(重庆至长沙通道)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黔张常铁路—常益长高铁,全长758公里,全程运行时间3个多小时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黔江至吉首高铁—吉首至益阳高铁—常益长高铁益阳至长沙,全长883公里,全程运行时间约3个小时

南向(重庆至广州,到南宁通道)

渝贵铁路—贵广高铁,全程运行时间约5个多小时

渝贵高铁—贵广高铁,全程运行时间约4个多小时

渝贵铁路—贵南高铁,全程运行时间约3个多小时

渝贵高铁—贵南高铁,全程运行时间约3个小时

西南向(重庆至昆明通道)

渝昆高铁,全程运行时间2个多小时

参考资料:

公路

  • 普通公路

截至2020年末,重庆市改造普通干线公路1.2万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9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70%,基本实现全市3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重点工业园区均有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新改建“四好农村路”8.4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2万公里,路网密度居西部地区第一。

2021年,重庆市新改造普通干线公路53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3330公里,实施安防工程4011公里,新解决801个村民小组通硬化路、21个乡镇通三级公路。公路路网密度为223公里/百平方公里。

2022年,根据规划,重庆市将继续推动普通干线公路提质改造,解决部分乡镇通三级路、村民小组通硬化路以及建设村道安防工程。

  • 高速公路

2019年8月20日,重庆市通过了《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35年)》,规划提出,到2035年,重庆市全市高速公路形成“三环十八射多联线”的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态。

2021年,重庆建成通车渝长扩能、渝黔复线、城开高速开州段、大足至内江、合川至长寿、黔江至石柱、合川至安岳7个项目,全市通车总里程达到3839公里,出口通道由24个增至27个。开工建设渝赤叙重庆段、武隆至两江新区、永川至璧山、万州至开州南雅、巫溪至大昌、合川西环、永川至江津、南川西环、荣昌环线9个项目,巫溪至镇坪等26个、1346公里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成渝高速加宽等1000余公里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2022年,根据规划,城开高速将建成通车,重庆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开工垫丰武(垫江—丰都—武隆)高速等项目,加快推进巫溪至镇坪等在建项目,建成通车巫山至大昌、黔江环线、万州环线和城开高速城口段4个项目,力争建成合璧津合川至璧山城区段。

重庆市高速公路“三环十八射多联线”网布局形态

类型

路线名称

规划里程(公里)

备注

环线

一环

内环高速公路

75

已通车

二环

绕城高速公路

187

三环

三环高速公路

405

射线

一射

重庆至成都高速公路(成渝高速)

114

已通车

二射

重庆至成都高速公路复线(成渝复线)

111

已通车

三射

北碚至安岳高速公路

63

在建

四射

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渝遂高速)

112

已通车

五射

重庆至南充高速公路(渝武高速)

93

已通车

六射

重庆至广安高速公路(渝广高速)

70

已通车

七射

重庆至邻水高速公路(渝邻高速)

53

已通车

八射

重庆至宜昌高速公路(渝宜高速)

456

已通车

九射

重庆至巴东高速公路(沿江高速)

383

在建

十射

重庆至安康高速公路

298

部分通车

十一射

重庆至张家界高速公路

320

在建

十二射

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渝湘高速)

413

已通车

十三射

重庆至遵义高速公路(渝黔高速扩能)

100

在建

十四射

重庆至贵阳高速公路(渝黔高速)

102

已通车

十五射

重庆至赤水高速公路

60

待建

十六射

重庆至泸州合江高速公路(渝泸高速)

48

已通车

十七射

重庆至泸州复线高速公路

67

在建

十八射

重庆至泸州泸县高速公路

69

已建成

联线

2904

部分通车

参考资料:

  • 桥梁

重庆市是中国有名的“桥都”,大大小小的各类桥梁让人目不暇接。截至2018年末,重庆市已建和在建桥梁超过1.4万座。2022年10月28日,红岩村大桥主线正式通车,该桥也是“桥都”重庆市中心城区通车的第36座跨江道路桥(不含单独的轨道桥和铁路桥)。

航空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建成投用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及第三跑道、巫山机场、仙女山机场,“一大四小”运输机场格局全面形成。开工建设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完成重庆新机场选址研究。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2021年,重庆市航空完成货邮吞吐量47.7万吨、同比增长15.9%。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到22.1万吨,同比增长46.8%,为历史最高。2021年重庆市争取到了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支持,注册成立重庆市第一家货运基地公司——国货航重庆分公司。该公司去年投放3架全货机,运行欧美3条货运航线,全年完成货运量9.3万吨,其中国际货邮量3.8万吨。

重庆市江北国际机场是中国中西部首个拥有3座航站楼、3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1条。2021年,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576.6万人次、同比增长2.4%、居全国第4,货邮吞吐量达到47.7万吨、同比增长15.9%、居全国第8。到2024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20万吨、年飞机起降量58万架次的需求,将支撑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2022年,依照规划,重庆市将加快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立足打造“市内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世界级机场群。提速推进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完成T3B航站楼钢结构主体工程;加快重庆新机场主体工程预可研、可研等前期工作,开工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同时,提升支线机场服务能力。开展万盛、城口等支线机场布局研究。加快万州机场改扩建、基本建成T2航站楼,投用黔江机场改扩建项目,不断提升机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快忠县、石柱、云阳、秀山等机场前期工作。

重庆市民用机场

重庆市江北国际机场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机场

重庆市巫山县巫山机场

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机场

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山机场

——

参考资料:

重庆通用机场

重庆市永川区大安通用机场

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通用机场

重庆市万盛区江南机场

参考资料:

航运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快建设。建成投用中心城区果园港、涪江潼南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嘉陵江利泽、乌江白马、涪江双江等航电枢纽,全市航道总里程达到4472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1100公里。 重庆市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突破2亿吨、500万标箱,均为历史最高;周边地区货物经重庆港中转比重达到45%。

重庆市在嘉陵江建立了全国首个跨省船闸调度机制,实现“一次报闸、全线通过”,过闸时间减少1/3。新建三峡船型30艘,全市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突破4000吨、总运力突破900万吨、居全国内河前列,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6%、居全国内河前列。水路运输方面,积极拓展航运交易服务,辐射重庆市及周边300多家企业,交易额首次突破10亿元,重庆市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船舶交易中心。

2022年,根据规划,重庆市将推动航运中心打造。加快实施长江朝涪段航道整治,稳步推进嘉陵江利泽、乌江白马、涪江双江等航电枢纽建设,以及渠江、黛溪河、鳊鱼溪等航道整治,加快嘉陵江草街库尾和乌江白马至彭水航道整治、涪江智慧美丽航道试点、乌江彭水电站和涪江渭沱船闸改造等前期工作。同时,打造现代化港口集群,继续推进果园重大件码头、万州新田二期、涪陵龙头二期、寸滩邮轮母港改造等建设,开工中心城区黄磏一期等项目。

2022年7月17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川渝携手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方案》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

重庆市“四大”枢纽港

两江新区果园港

两江新区果园港是中国西部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果园港于2008年开工建设。目前,果园港港口建设工程已经全部竣工,包含16个5000吨级泊位、14条进港铁路专用线、18万平方米室内仓储、15万平方米口岸查验设施等

涪陵龙头港

涪陵龙头港是重庆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点工程,规划建设5000吨级泊位20个。整个工程计划分5期完成,目前通过一、二期工程建设,部分泊位已投入运行

万州新田港

万州新田港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四枢纽九重点”港口集群之一,是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工程。一期工程已于去年12月开港运营,设计年吞吐量625万吨,二期完工后,新田港年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吨

江津珞璜港

江津珞璜港是重庆市“一带一路”倡议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也是重庆重点打造的多式联运港口之一。目前,珞璜长江枢纽港已建成2个5000吨级泊位、16条铁路专用线,通过能力超550万吨,实现了“水公铁”三种联运模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放通道在珞璜长江枢纽港集聚

公共交通

  • 轨道交通

2000年,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较场口—动物园段)开工建设,开启轨道交通新纪元。截至2022年9月,重庆市已开通1、2、3、4、5、6、9、10号线及环线、国博线、江跳线共11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463公里(其中,49公里的4号线由重庆市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公司负责运营,28公里的江跳线由重庆市江跳线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覆盖主城全域,最高日客运量416.9万人次。

  • 公路客运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各区之间全部实现直连直通,射线高速公路扩能加快实施,内外衔接能力大幅提升。

重庆市中心城区成功创建“公交都市”,创新开行小巷公交、同城公交、城际公交,市民出行换乘更加便捷。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56.3%,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已达98%;交轨道平均换乘距离由215米缩短至35米,基本实现轨道出入口100米范围内公交换乘设施全覆盖。

2022年,重庆市将编制实施《优化中心城区公交出行结构,提升轨道出行分担率专项方案》,推进轨道与常规公交错位协调发展,加强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衔接,提升轨道交通客运占比。长途客运方面,重庆市将积极引导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转型,丰富中小型商务车运力,鼓励开展班车客运定制服务。

  • 特色交通

重庆市主城区有中国独一无二的过江索道——长江索道。重庆市主城区有两处作为公共交通使用的自动扶梯和升降式电梯,分别是连接菜园坝和两路口的亚洲第一长扶梯——皇冠大扶梯和连接凯旋路和较场口的中国第一部城市客运电梯——凯旋路电梯。长寿区有重庆市境内唯一存留的缆索客运车,同时也是目前中国轨道最长、坡度最陡、运行最久的地面客运缆车。

社会事业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69所,成人高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129所(不含技工校),普通中学1123所,普通小学2717所,幼儿园5684所,特殊教育学校39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8.0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61%,初中入学率99.60%,小学入学率99.93%,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1.01%。在园幼儿普惠率93.1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67%。

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学校(部分)

主管部门

学校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

教育部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

重庆市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警察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工程学院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重庆财经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参考资料: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科学技术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2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重庆市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新型研发机构179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77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5108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7266项,成交金额310.8亿元。全年专利授权7.6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0.94万件。有效发明专利4.23万件。重庆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71.99万件,比上年增长19.2%。驰名商标161件,地理标志286件。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全市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88家,其中国家质检中心19个。现有认证机构10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50.14万台(件)。全年修订、制定地方标准(不含工程建设、食品安全)115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共有博物馆111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20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6%。全年生产电视剧3部、电影35部、电视动画片1730分钟。出版各类期刊3036万册,图书14292.97万册(张)。全市共有国家级综合档案馆40个、市级专业档案馆1个、市级部门档案馆4个。

重庆市部分博物馆(以下数据截至2020年3月)

三峡博物馆

抗战遗址博物馆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

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史迪威博物馆

巴渝民俗博物馆

三峡移民纪念馆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

三耳火锅博物馆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

重庆历史名人馆

以上信息参考:

重庆自然博物馆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358个。其中,医院85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77个,乡镇卫生院819个,村卫生室9492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4.0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7.81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4.56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4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17万人,注册护士11.34万人。

2022年7月15日,渝北区人民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后,全市三甲医院数量增加到42家。按照《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正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学科完备、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市计划建成三级医院100家,创建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个,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4个至6个、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10个至15个;建成一批“美丽医院”和“智慧医院”,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

重庆市部分医院

主城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南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桥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大坪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渝北区人民医院

——

区县

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

——

参考资料: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共有体育场地13.66万个,体育场地面积6675.0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获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奖牌47枚,其中金牌11枚。

重庆市

全市田径场地3343个,场地面积1751.17万平方米。其中,设有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492个,占比14.72%;其他田径场地2851个,占比85.28%。全市游泳场地1906个,场地面积138.35万平方米。其中,室外游泳池1524个,占比79.96%;室内游泳馆376个,占比19.73%;天然游泳池6个,占比0.31%。全市冰雪运动场地21个,场地面积57.73万平方米。其中滑冰场地6个,占比28.57%;滑雪场地15个,占比71.43%。全市全民健身路径24432个。全市健身房3590个,场地面积109.59万平方米。全市健身步道3435个,长度7880.65公里,场地面积1797.63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险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4.25万人,比上年增长12.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39.93万人,下降2.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5.85万人,增长3.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65.88万人,下降1.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65.73万人,增长5.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36.55万人,增长6.1%;享受生育保险待遇26.32万人次,下降2.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98.30万人,增长9.1%。

  • 社会救助

截至2021年末,重庆市共有23.9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8.57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8.19万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9.77万人。全年资助154.28万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636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15元/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827元/月,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1477元/月,社会散居孤儿补助标准1277元/月。

  • 社会福利

截至2020年末,重庆市已建成运营220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9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打造“中心带站”联合体136个,培育社区连锁化养老服务机构13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全市已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369个、村级互助养老点2488个。

2020年,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8400余万元、价格临时补贴约297万元,保障6598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持续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启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彩圆梦·助学成长”项目,持续实施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完成市级2个儿童福利机构198名成年孤儿妥善安置,安排市级福彩公益金1970万元,补助社区(村)成年孤儿安置。截至2021年末,重庆共有13家儿童福利机构,分布在重庆市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奉节县、巫山县等地区。

截至2020年末,重庆市有3400余名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入住各类照护服务机构集中照护。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全年为22.04万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7亿元,为30.41万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5亿元。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在主城9个区、11个镇街(社区)从探索服务形式、建立转介机制、构建支持网络、加强机构建设等方面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 扶贫工作

2020年2月,重庆市城口县、巫溪县、酉阳县、彭水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至此,重庆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和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2021年,重庆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点线片面”立体防止返贫监测体系,累计识别监测对象77449人、消除风险46765人,全覆盖落实监测帮扶责任人和精准帮扶措施。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产业覆盖90%以上的脱贫户,实现脱贫人口务工77.77万人,落实消费帮扶62.13亿元,新增发放小额信贷7.13亿元、1.59万户次。建立“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聚焦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一县一策”帮扶。

城市规划与建设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规划纲要提出,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统筹协同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重庆市

具体到重庆,《纲要》提出:重庆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同时,重庆以长江、嘉陵江为主轴,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高标准建设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

2022年8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出炉。《规划》提出,到2025年,重庆都市圈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同城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特色优势更加彰显,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重庆都市圈。

文化

概述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缘,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多山地丘陵,地势沿河流、山脉起伏。山水交汇处,舟楫便利,人流往来逐渐孕育出一座座场镇、村寨,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在生产生活中留下了浓浓的巴渝文化印记。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释、道、儒文化”、千年古城安居的“龙文化”、丰都的“鬼城文化”、濯水琳琅满目的非遗美食、龚滩传唱的民歌、花田何家岩的苗绣、美轮美奂的秀山花灯,勤劳智慧的巴渝人民善于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山川精神信仰、传统技艺选材用料到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处处流露着巴山渝水与人文生活的不断融合发展。

重庆城市形象标志,是一个城市的符号。2006年01月16日,经过市民评选和综合各方面意见,重庆市的城市标志最终选定“人人重庆”图案。标志以“人”为主要视觉元素,展现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递出重庆人“广”“大”的开放胸怀,和“双人成庆”,祝愿美好吉祥的寓意,又如两人携手并进、迎向未来,蕴含政府与人民心手相连、共谋重庆发展的内涵。

文物古迹

2016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重庆市有165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登记可移动文物47.02万件(套)(实际数量148.25万件、册),其中珍贵文物4.22万件。

2018年,市文物局公布《重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全市有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6处、古墓葬2处、古建筑9处、石窟寺及石刻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0处。

重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录(截至2017年12月)

龙骨坡遗址(更新世)

钓鱼城遗址(南宋、元)

高家镇遗址(旧石器)

丁房阙~无铭阙(汉)

天生城遗址(南宋至清)

老鼓楼衙署遗址(南宋至清)      

白鹤梁题刻(唐至清)

张桓侯庙(清)

重庆冶锌遗址群(明至清) 

荆竹坝岩棺群(战国至汉)

汇南墓群(汉至六朝)

白帝城(明、清)

白帝城(汉至清)

湖广会馆(清)

彭氏宗祠(清)

双桂堂(清)

 独柏寺正殿(元)

重庆古城墙(明)

北山摩崖造像(唐至宋)

宝顶山摩崖造像(宋、明)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隋至明)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宋)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宋至元) 

瞿塘峡摩崖石刻(南宋)

弹子石摩崖造像(元至清)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1938~1946年)

桂园(1945年)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1943~1949年)

赵世炎故居(清)

杨氏民宅(清)

中国西部科学(1935~1949年)

育才学校旧址

(1939~1945年)

刘伯承故居(1897年)

聂荣臻故居(1899年)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民国)

特园(1931~1946年)

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旧址(1932年)

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1934年)

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旧址(1937~1946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1938~1945年)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1938~1946年)  

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1938~1946年)

国民参政会旧址(1938~1946年)

林园(1938~1946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1938~1946年)

重庆黄山抗战旧址群(1938~1946年)

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1938~1946年)  

南泉抗战旧址群(1938~1946年)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1938~1947年)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1939~1945年)

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1942~1944年)       

保卫中国同盟总部旧址(1942~1945年) 

重庆谈判旧址群(1945年)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1947年)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1954年) 

——

参考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是巴蜀地区石刻艺术的代表,与敦煌莫高窟齐名,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大足石刻始凿于初唐(7世纪中叶),历经中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现有造像5万余尊,以宝顶山、北山、石篆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等为代表,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石窟艺术及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是9~13世纪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代表,也是“释、道、儒”和谐共处的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实物例证。1999年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2年,涪陵区白鹤梁题刻、合川区钓鱼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重庆市基本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次普查,发现属于保护范围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10大门类4110项。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4批44项,文化部命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批40人,经市政府批准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5批511项,命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批563人。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55个,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历史文化名镇、街、村

重庆市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8个、历史文化名街1个、历史文化名村1个。

重庆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渝北区龙兴镇

九龙坡区走马镇

北碚区偏岩镇(现金刀峡镇)

巴南区丰盛镇

江津区中山镇

江津区白沙镇

江津区塘河镇

酉阳县龙潭镇

荣昌区路孔镇

铜梁区安居镇

永川区松溉镇

綦江区东溪镇

巫溪县宁厂镇

合川区涞滩镇

石柱县西沱镇

潼南区双江镇

开州区温泉镇

黔江区濯水镇

参考资料:

重庆市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区

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

——

——

参考资料:

重庆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

——

——

参考资料:

传统村落

截至2022年9月,重庆市有110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重庆市建立了市级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已开展三批次的调查认定,75个村落列入重庆市传统村落名录加以保护,建成18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市级示范点。

重庆市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涪陵区大顺乡大顺村

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

九龙坡区走马镇椒园村

綦江区东溪镇永乐村

忠县花桥镇东岩古村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乡南界村

綦江区金岭乡银杏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家乡黄龙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新城村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民族村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苍岭镇大河口村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河镇河湾村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河镇后溪村

忠县新生镇钟坝村

——

参考资料:

民风民俗

  • 秀山花灯

主要流传于重庆市秀山县一带,是集歌舞、小戏、曲艺、杂技、吹打、仪式等为一体的民俗表演艺术。秀山花灯外形由宫灯演变而来。秀山花灯有二人转、双花灯、花灯群舞、花灯戏等多种表演形式,舞姿活泼、奔放,唱词喜庆、风趣。

  • 黔江南溪号子

主要流传于重庆市黔江区,渊源于唐朝,它的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与薅草锣鼓近似。喊号子一般不少于7人,1人领唱,高低音分唱,众人帮腔。

  • 酉阳摆手舞

摆手舞也称“舍巴日”,是土家族春节期间在土王庙前表演的一种仪式性集体民间舞蹈,流传在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尤以酉阳为甚。酉阳摆手舞,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色,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农事劳动、战斗姿态、雄鹰展翅和日常生活等动作,舒展大方,生活气氛浓郁,表现出土家人粗犷豪放的性格。

重庆市

饮食文化

重庆市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水路交通要道,各地的饮食习俗得以在此汇合,丰富了重庆市的饮食文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滚滚而过的长江造就了巴渝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也造就了川菜“麻辣鲜香,复合重油”的独特口味。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为了驱寒祛湿,故在重庆市地区的饮食习惯中口味较重。饮食重调味,较为普遍的调味类型除麻辣味以外,还有鱼香味、怪味、酸辣味等多种口味。可以用“麻、辣、烫、鲜、香” 来概括重庆人的饮食口味。

重庆火锅、江湖菜源自于重庆水码头。其特点就是烹调方式不按常理出牌,百无禁忌,以刺激人的感官为最大追求,足见其浓浓的江湖气。如今重庆火锅已经成了重庆饮食文化名片,2016年05月18日,“重庆十大文化符号”出炉,重庆火锅排第一。除了火锅,重庆人最爱的还有小面,2017年10月13日,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重庆市“中国小面之都”荣誉称号。

  • 重庆火锅

民国初年,随着重庆市人口的增加和商贸活动的频繁,餐饮业开始逐渐发展,有聪明的流动小贩灵机一动,将船工吃的“开船肉”,与北方火锅涮煮方法嫁接,并把廉价牛杂切成块片加入烫食。由于它来自水上,就被称为“水八块”,这就是现在毛肚火锅的雏形。之后,水手、纤夫又在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来饱腹,二来驱寒、祛湿,久而久之,就成了重庆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

重庆市

进入21世纪之后,重庆火锅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3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中国火锅之都”称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火锅已经成为重庆市的城市名片。根据百度地图于2021年2月发布的《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城市火锅店拥有数量排名中,重庆市位列全国第一。

  • 重庆江湖菜

江湖菜源自于重庆水码头,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是典型的重口味,土、粗、杂、重,麻辣兼备。虽以川菜为底,却师承多家,不拘常法,复合调味,中菜西做,老菜新做,北料南烹,看似无心,很多菜乃妙手天成。代表有来凤鱼、毛血旺、水煮鱼、辣子鸡等。

来凤鱼

重庆方言,是指重庆直辖市所属38个区县的人们使用的属于北方方言下属的西南官话的方言总和。重庆市辖区内的语言除重庆方言外,还有客家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等汉语方言岛,另外,还有土家语、苗语、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外地人的大量涌入,也有一部分人操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交际。重庆方言是重庆全境人民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通用语言。事实上,少数民族和各方言岛的其他方言使用者也主要以重庆方言作为交际语言。

宗教

重庆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市佛教协会、市道教协会、市伊斯兰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市基督教协会7个市级宗教团体。

地方特产

重庆市地方特色产品繁多,出产许多名贵中药材,如石柱黄连、天麻,南川杜仲,巫山庙参等。地质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生长,奉节脐橙、江津广柑、苍溪雪梨、长寿沙田柚、城口磨盘柿等久负盛名。重庆市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重庆沱茶”“翠坪银针茶”“西农毛尖”等都是茶中上品。川菜系列风味食品味道精美,“白市驿板鸭”“城口老腊肉”“金角牌五香牛肉干”“涪陵榨菜”“合川桃片”“宝顶冬尖”“江津米花糖”等享誉中外。民间手工艺品名扬四方,蜀绣自南宋始即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荣昌折扇于清代就走出国门,还有各式竹编、土家织锦、龙水小五金、三峡石砚、綦江农民版画、北碚玻璃器具、兆峰陶瓷等极具巴蜀民族色彩。

石柱黄连

山城重庆,巴山绵延,渝水纵横,拥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重庆市历史悠久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的集聚地,三峡文化与移民文化在此交融。近年来,重庆市以“山水之都·美丽重庆”旅游形象为主题,建成山水重庆都市风情之旅、渝西世界遗产休闲度假之旅、渝东北环长江三峡湖光山色之旅、渝东南世外桃源民族风情之旅四大旅游精品干线,古镇旅游、乡村旅游、游学旅游、康养旅游、邮轮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森林旅游、冰雪旅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100余条,形成山水都市、长江三峡、邮轮游艇、红岩联线、温泉之都、渝西走廊、乌江画廊、世界遗产、巴渝古镇、美丽乡村十大旅游名片。

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共有270个A级景区,其中:5A级10个, 4A级131个, 3A级84个, 2A级44个, 1A级1个。2022年7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确定最新12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正式成为5A景区。这是重庆的第11个5A级景区。

自然风光类旅游景区

重庆市全市范围内山、水、湖、峡、泉、洞等旅游资源众多,滋生了大量的自然风光类旅游景区。

重庆市地处川东褶皱带和秦岭褶皱系的边缘,复杂的地形地貌催生了大量山地。除渝西地区低山丘陵以外,在渝东北地区分布有巫山和大巴山,在渝东南地区分布有武陵山,渝南地区分布有大娄山。众多的山脉造就了全市范围内星罗棋布的山地森林类景区。位于北碚区的缙云山景色秀丽,是我国古老的佛教圣地,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武隆仙女山属于武陵山脉,以清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高山草原风光和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风光闻名于世,被誉为“南国第一牧原”和“东方瑞士”。其他著名山地森林类景区有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永川茶山竹海景区、渝北铁山坪森林公园景区、城口亢谷景区、巫溪红池坝森林景区等。

缙云山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域瀑布众多。万州大瀑布宽151米,高645米,瀑布面积9739.5平方米,是亚洲第一宽瀑布。另外,著名的还有西面山景区的瀑布和巫山十二峰景区的三色瀑布。四面山景区共有大小瀑布100多处,其中垂直落差在100米以上的瀑布有3挂,80米以上的瀑布有11挂,50米以上的瀑布有37挂,有“千瀑之乡”美誉。望乡台瀑布相对高差为152米,宽度40米,被称为“华夏第一高瀑布”。巫山十二峰景区的净潭三色瀑布悬挂于十二峰之一的净潭峰的悬崖峭壁上,瀑布终年不断,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黄、白、红三种颜色。瀑布水流自60多米高处流下,汇聚成清澈明净的深潭——净潭,净潭三色瀑布由此得名。

万州大瀑布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展开

历史人文旅游景区

重庆市历史久远,民族多元,人文深厚,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交织融合,博大精深的本地文化滋养了大量历史人文旅游景区。

  •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巴族和巴国,艰苦的生存环境养成了巴人淳朴刚勇、尚武好战、忠勇诚信的民风。巴人的性格造就了重庆这样一座充满阳刚之气的城市。位列“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的巴蔓子、以其“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壮壮举名震巴渝大地。现存巴蔓子墓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民生路。宋蒙钓鱼城之战持续36年,蒙古大汗蒙哥命丧钓鱼城,间接延缓了蒙古大军征服欧亚大陆的历程,进而改变了世界历史,合川钓鱼城因此被称为“上帝折鞭处”。

重庆市辖区内沿长江、嘉陵江、乌江、大宁河等河流沿岸分布有众多水码头、古镇和古城,各码头古镇特产、手工技艺和民风民俗略有差异,但都保持了吊脚楼,穿斗拱梁建筑风格和川渝九宫十八座格局。重庆市主城渝中区东水门旁的湖广会馆是重庆移民文化的重要标志。“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是老重庆的缩影和象征。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以独特的民俗建筑、夜景灯饰和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游客心之所向,是重庆重要的“城市地标”及“城市名片”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 抗战文化

抗战时期,重庆市作为国民党政府战时首都,抗战历史遗址数量众多。其中现存的国民政府旧址、军事文化机构、民主党派驻地、名人故居和外国使馆等遗址具有历史、文化与政治的多重价值。

人民解放纪念碑暨抗战胜利纪功碑是第二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碑,被称为“精神堡垒”。始建于1946年,次年落成。1950年,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为“人民解放纪念碑”题写碑名。人民解放纪念碑是重庆解放和英雄之城的形象标志,更是巴渝文化血脉的现代诠释。

重庆市作为抗战首都留下的历史遗迹还包括恰园——重庆谈判旧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抗战名人(郭沫若、张治中、冯玉祥)旧居、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大轰炸惨案遗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李子坝抗战文化公园等景区。

  • 红色文化

重庆市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最重要的敌后战场之一,是著名小说《红岩》的诞生地和红岩精神的发源地,众多革命先辈和民主人士在重庆的革命事迹和革命遗迹,让重庆市成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地、聚集地。如红岩革命纪念馆包含的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双十协定”签订旧址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景点。

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由红岩魂广场、白公馆监狱旧址、渣津洞监狱旧址、“中美合作所”总办公室旧址、松林坡大屠杀尸坑遗址、“11·27”烈士公墓等景点组成,是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和重庆市“11·27”大屠杀惨案遗址,也是小说《红岩》的事迹原型地。

革命先辈的旧居和故里完善了重庆市的红色旅游景区架构,包括江津聂荣臻元帅纪念馆、江津陈独秀旧居、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潼南杨阁公故里、西阳赵世炎故居等景区。

  • 三峡文化

长江是一幅秀丽神奇的自然画卷,更是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艺术走廊。长江在重庆市辖区内润泽的不仅是两岸风景,还滋养了众多历史文化景区。沿江著名的人文景区有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等。

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为保护全国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资料宝库”“水下碑林”。石宝寨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享有长江“小蓬莱”的美称。白帝城,刘备在这里留下托孤事迹。白帝城是“夔门天下雄”的最佳观赏点,也是三峡文学作品荟萃之处,故又被称为“诗城”。李白、杜甫、陆游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在重庆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成为千古绝唱,是重庆市乃至人类文明不朽的文化遗产。

重庆市

重庆市

重庆市

历史人物

巴渝大地山清水秀,山川秀丽之处皆有灵秀之气。从古至今,重庆这片土地诞生了众多历史名人,他们铸就了重庆人文的精气神。重庆市一直是历史的重要舞台,巴蔓子刎颈留城,公孙述托梦称帝,刘皇叔白帝托孤,明玉珍建立大夏,钓鱼城改变三洲风雨等都在这里发生。

2014年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发布《重庆历史名人地图》,评选出了重庆市本籍历史名人和客籍历史名人各100名。其中,又分别评选出了十大历史名人,尤其是本籍十大历史名人,按时间顺序依次为:巴蔓子、赵智凤、秦良玉、邹容、赵世炎、刘伯承、聂荣臻、卢作孚、邱少云、杨尚昆,他们可称作重庆市的文化名片之一。

巴蔓子(生卒年不详)

巴蔓子,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传颂

赵智凤(1159—1249)

赵智凤,法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庆大足)人,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

秦良玉(1574—1648)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邹容(1885—1905)

邹容,重庆府巴县(今重庆市渝中区)人,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投身民主革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

赵世炎(1901—1927)

赵世炎,重庆酉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卢作孚(1893—1952)

卢作孚,重庆合川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

邱少云(1926—1952)

邱少云,出生于重庆铜梁区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195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刊文称之为——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刘伯承(1892—1986)

刘伯承,重庆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聂荣臻(1899—1992)

聂荣臻,重庆江津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杨尚昆(1907—1998)

杨尚昆,重庆潼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参考资料:

对外交流

领事机构

外国驻渝总领事馆情况简介

序号

总领事馆

成立

时间

馆长/代理馆长

领区

备注

中文名

英文名

1

日本

1998.03

高田真里

Takada Mari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1998年3月,日本驻华大使馆领事部驻重庆办公室设立,并于2005年1月升格为总领事馆

2

加拿大

1998.05

谢和安

 Joselito Sia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1998年5月,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设立,并于2012年2月升格为总领事馆

3

英国

2000.03

史云森

Stephen John Ellison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

4

柬埔寨

2004.12

尤索科

Yos Sokhemrak

重庆、湖北、湖南

——

5

丹麦

(闭馆)

2005.01

——

——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2005年1月,丹麦驻重庆领事馆设立,并于2012年11月升格为总领事馆。2021年12月起闭馆

6

菲律宾

2008.12

玛友

Flerida Ann Camille P. Mayo

重庆、云南、贵州

——

7

匈牙利

2010.02

葛凯达

Gergely Kádár

重庆、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

——

8

埃塞俄比亚

(临时闭馆)

2011.12

——

——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湖北

2021年9月起临时闭馆

9

荷兰

2013.09

包适

Huub Buise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

10

意大利

2013.12

毕岚祺

Guido Bilancini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

11

乌拉圭

2019.12

瓦伦丁·图里斯

Valentin Touris Cambaceres

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

——

12

白俄罗斯

2021.01

叶梅利扬诺夫·德米特里

Dzmitry Yemelyanau

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湖北、云南

——

13

缅甸

2022.07

吕真才

Zaw Linn Oo

重庆、四川、湖北

——

参考资料:

友好城市

重庆市同外国城市(省、州)结好一览表

序号

结好城市名称

结好日期

签字地点

1

法国图卢兹市 TOULOUSE

1982.12.10

图卢兹市

2

美国西雅图市 SEATTLE

1983.06.03

西雅图市

3

加拿大多伦多市 TORONTO

1986.03.27

重庆市

4

日本广岛市 HIROSHIMA

1986.10.23

重庆市

5

英国莱斯特市 LEICESTER

1993.10.11

莱斯特市

6

俄罗斯沃罗涅日市 VORONEZH

1993.10.20

沃罗涅日市

7

乌克兰扎波罗热 ZAPORIZHIA REGION

2002.04.25

重庆市

8

南非姆普马兰加省 MPUMALANGA

2002.10.18

重庆市

9

德国杜塞尔多夫市 DUSSELDORF

2004.07.22

杜塞尔多夫市

10

伊朗设拉子市 SHIRAZ

2005.10.11

重庆市

11

埃及阿斯旺省 ASWAN

2005.10.11

重庆市

12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 BRISBANE

2005.10.11

重庆市

13

韩国仁川广域市 Incheon

2007.6.1

重庆市

14

挪威南特伦德拉格郡 Sor-Troendelag

2007.6.14

重庆市

15

泰国清迈府 Chiang Mai

2008.9.19

重庆市

16

阿根廷科尔多瓦省 Cordoba

2010.5.18

重庆市

17

匈牙利佩斯州 Pest

2010.10.22

分别于重庆和佩斯州

18

泰国曼谷市 Bangkok

2011.9.26

重庆市

19

比利时安特卫普省 Antwerp

2011.10.26

重庆市

20

巴西巴伊亚州 Bahia

2011.12.15

重庆市

21

瑞士苏黎世州 Zürich

2013.4.26

分别于重庆市和苏黎世州

22

墨西哥新莱昂州 Nuevo León

2013.11.12

分别于重庆市和新莱昂州

23

柬埔寨金边市 PHNOM PENH

2014.1.29

分别于重庆市和金边市

24

印度金奈市 Chennai(Madras)

2015.5.15

北京市

25

白俄罗斯明斯克州 Minsk

2017.3.24

明斯克州

26

印尼西爪哇省 Jawa Barat

2017.5.8

重庆市

27

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市 MARIBOR

2017.6.21

分别于重庆市和马里博尔市

28

乌拉圭圣何塞省 San Jose´

2018.1.8

重庆市

29

乍得恩贾梅纳市 la Ville de N'Djaména

2021.10.12

分别于重庆市和恩贾梅纳市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年份

荣誉称号

1986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

1999

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

2007

武隆喀斯特遗产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

——

2012

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

——

2014

金佛山景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

——

2017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

2018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第7位

——

——

2019

获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

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

——

2020

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

2021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22

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排名第三)

——

——

备注:以上仅列出部分具有代表性荣誉

注释

[a]

《规划》提出以重庆为中心迁建、新建的项目有200多个,仅重庆地区的投资即达42亿元。

[b]

每人每学年1万元,资助743名孤儿

[c]

每人每年8000元,资助儿童78人

[d]

救治孤残儿童19人

[e]

“四个不摘”指的是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