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这俗语怎么理解呢?

新农商网 全部 1011

农村俗语: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这俗语怎么理解呢?

回复

共1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村姑说村事
    村姑说村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们这里的农村,这段时间大中午都是35度以上高温炙烤,可是早晚呢?却一直有凉爽爽的感觉,村里的老人们就坐在一起讨论,今年的天气还没有入伏呢,怎么就感觉像立秋后的一样了呢?早晚凉飕飕,中午大老虎!



    按照“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这样的老俗语讲,这夏天的天气从夏至节气就开始炎热起来了,到了小暑,大暑节气,那是一天天在升级。特别是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就有一年中最热的数伏天。应该是一天比一天热才对,直到立秋之后慢慢降下来。

    “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暑节气虽然很热了,但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大暑节气那会儿,才是一年中最最炎热难耐的。一年中最热的伏天也在这个时候。



    这是因为一般大暑节气处在夏九九的三九和四九期间。说到三九和四九,大家不陌生的是冬天里的数九天。从冬至那一天起,就数上九啦,每九天一个九,总共九个九,其中三九和四九是最冷的时候。而与冬九九相对应的还有一种夏九九,也是从夏至这一天开始,每九天一个九。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正好处于三九和四九阶段,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今天就是7月7号,从今天开始就要进入小暑节气了,可是大早上的还是很凉爽的,不过这会儿快中午12点了,看外面的温度又是37度高温了。或许,这就是未来天气的新走向?

    其实好多年我们都发现了,我们这最热的时候就是在学生放假的那几天,也就是七月五号,六号左右。接下来的小暑,大暑节气和数伏天,温度倒是应该有所下降了!

    你们今年的天气状况也是这样的吗?

    2019-07-07 11:50:35 0条评论
  • 乡村波比
    乡村波比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今天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暑,同时也是夏至以后的第二个节日。在整个炎热夏季有五个节气,它们分别为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初暑,过了处暑以后天气才渐渐转凉。所以所目前的这个阶段正是进入炎热夏季的阶段,同时在今年的7月12日就是我国三伏天的初伏阶段,高温、闷热、多雨季节将伴随这个时期。在农村中俗语常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进入小暑以后我国各地气温都比较高了,但还不算今年的最高温时间段。小暑是太阳达到黄经105度时的一个节气,这时候农村各种农作物进入旺长的阶段,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的最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农民都比较忙碌于田间管理。小暑这个时候还没有进入三伏天气,因此气候整体并不算炎热。但是在这个时候我国华南地区开始进入暴雨最多的季节,人们日常出行一定要注意洪水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事故。



    今年大暑节气是2019年7月23日,这个时期就进去了我国最热的时间段。大暑所在的时间段刚好是三伏天中的中伏阶段,今年中伏时间为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20天)。还过半个月就是大暑节气了,这时候太阳位于黄经120度,在这一天里我国农村地区有晒伏姜、和羊肉汤的习俗。古人常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每年在大暑时节我国南方白天气温有的地方都高达37、38℃,人们日常都需要做好防暑工作。



    在农村人们因此而总结出了很多的农村谚语来表达对小暑、大暑的气候现象。比如“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意思就说在今年的小暑节气如果没有太阳,不是大晴天,只是阴雨天气,那么到了大暑的时候天气会很炎热,甚至晒开石头。同时还有“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这也说明了天气的炎热程度都懒得回家煮饭了。

    2019-07-07 11:27:20 0条评论
  • 灵子
    灵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今天小暑,早晨起来到现在没见出太阳,天一直阴着,可就是不见雨点。老话说小暑热的透,大暑凉飕飕。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这两句话意思就是说,小暑这天如果天气炎热,就意味着大暑的时候天气可能凉快一些。反过来如果小暑这一天没有太阳,那等到大暑的时候,一般就是要高温天气,闷热的人透不过气。

    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说,小暑这一天没有强光照晒,空气凉快不热,就证明还没有进入正式的伏天,等到大暑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三伏天最热的时候。这话和那句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有异曲同工之处。今天小暑,我们这里没有一丝阳光,天气特别凉爽。虽然是小暑,但是相比于前几天,今天倒是没有那么闷热,因为乌云布满天空,反而凉爽了很多。


    我一直以为小暑这天,只是为夏天刚刚拉开序幕,正式的炎热的季节还没有到来,需要等到三伏天的时候,柏油路返着热气,四周像一个大的蒸笼,那才是真正的伏季。再过五天才正式的是初伏,七月二十二号是中伏,中伏第二天才是大暑,那时候就等着高温晒破石头吧。反正小暑今天,直到中午了还没有出太阳,实实在在的小暑没见日头,大暑也的确是在中伏里。





    因为今年立秋是在农历的七月份,所以三伏天日子较长,这样有利于一些晚种农作物的生长。根据一些俗语农谚分析,小暑这天天气如果凉爽,大暑的时候必然会高温炎热,所以大暑以后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七月二十三号是大暑,人们都说七月流火,七月高温天气就像天上下火一样,彼时气温虽然说最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但是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措施,毕竟高温天气很容易中暑,特别室外作业的人。还有就是伏天给农作物喷洒农药的时候,务必要小心农药随着汗液渗进体内,容易引起中毒。





    大暑是伏天,大暑的时候,农村人最有效简单的防暑方法,就是熬一大锅绿豆汤,全家老少都喝绿豆汤,清热败火防暑。另外,切记大暑不要吃隔夜饭菜,不要吃生冷食物,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2019-07-07 11:58:39 0条评论
  • 玉虎507
    玉虎50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一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是指天气开始炎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农作物进入旺盛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一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度,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风和田间管理等任务艰巨。

    大暑也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酷署,和冬季的大寒小寒一样,都是最热和最冷的日月,大暑天气虽然炎热,但真正的三伏天在7月12日一13日开始入伏,也是正处在小署期间,在大署到达之际,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多吃瓜果多喝水,防暑米汤要常喝,隔夜剩饭不要吃,以防中暑。

    小暑和大暑的农俗语通过夸张的比喻,认为如果小署期间是阴雨天气,并不是很热,一派凉爽全息,那么在大暑期间,天气很炎热,比喻太阳把石头都晒的开花了,虽带有极强的夸张成分,但对于炎热天气而言,也颇有道理,随着小署开启炎热模式,对于大暑炎热是不可避免的。在农村关于小署和大暑的农俗语还很多。如,1,大署热不透,大热在秋后。2,小署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3,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4,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5,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6,大暑小暑,淹死老鼠。等很多农俗语有夸张手法但也很符合实际。

    2019-07-07 16:46:05 0条评论
  • 老农民说事
    老农民说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小暑节气,小暑是属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标志着气温会逐渐的升高,期间降雨也会相对多一些。小暑过后第五天就会进入初伏,7月23日的时候会进入中伏,8月11日的时候会进入末伏,今年的伏天一共有四十天左右,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温度估计够很多人受了。在我国从夏至开始气温就会开始变热,各地的降雨也会比较多,整个气候会相对比较潮湿一些,而且还非常有可能会发生比较极端的天气,比如台风和强降雨等。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也是人们比较关心天气变化的时候,异常天气的出现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对农作物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还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人们进行大多数的农事生产需要参考的就是它,利用二十四节气可以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很多的指导,让人们少走很多的弯路。俗语是很多人用来表达自己需求的一种方法,很多人会把自己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验总结起来,很多俗语就这样流传下来被后人知道和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围绕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俗语也非常多,很多俗语至今仍然有比较大的借鉴学习意义。“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俗语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在小暑这个节气的时候天气还不是特别的热,但是一到大暑天气就会非常热,因为大暑是在伏天里面。

    从我们分享的第一张图片就可以看出来,小暑是在初伏前面的,也就是说其气温是正在处于上升的阶段,并没有达到非常高的地步。但是大暑的话就不一样了,大暑是在中伏的后面一天,这也就意味着气温已经到了一年当中最高的时候。中伏相比初伏和末伏都会高很多,因为末伏开始的时候已经立秋了,虽然天气依然很热,但随着一场场秋雨一下,气温也就高不了多少了。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一年当中气候状况最不稳定的时候,在生产生活中都应该有所注意,不然有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不管是大暑,还是小暑,气温其实相对来说都是比较高了,需要做好防暑工作。

    在我国民间对于一些传统的历法还是比较重视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社会留下的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多去了解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东西,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被更多的知道。“小暑不算热,大暑算伏天”,看似一句简单的俗语,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知识经验的总结,在现代社会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气温的越来越高,很多毒虫蛇蚁的活动也会比较频繁,它们经常会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出现,在注意天气变化的时候,也要防止它们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一些其它伤害,尤其像对人危害比较大的剧毒蛇更要时刻防范。

    2019-07-07 14:08:49 0条评论
  • 响水大米哥
    响水大米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今天正好是小暑,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在我们东北地区前几天还温度比较低,今天刚一进小暑,天气立马就温度很高,看来这二十四节气真的非常准。

    暑可以解释为热的意思,日头晒在一个人的身上,就可以形象地表达出了热的说法。从农历上算,小暑大暑都为六月里的节气,但是小暑只是天刚开始热,表示热天还没有真正的到来,这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记载:“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这里的月初所指的就是小暑,而月中则代表的大暑。

    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伏天指的是我国人们常说的“三伏天”,在古代,伏有隐藏躲藏的意思,所以人们称在最热的季节要躲避温热,而这三伏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伏、中伏和末伏大的说法哦。
    按照传统的天干地支的历法,人们设定了从夏至开始后的第三个庚日为进入初伏的日期,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一般三伏为三十天,但是有的年头第五个庚日会出现在立秋之前,所以就造成了三伏天有四十天的说法。比如今年正好就是三伏四十天。

    所以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的意思是说,每年的大暑前后才是进入一年最热的中伏时间,虽然小暑的时候就会比较热,但热的程度远远比不过大暑的时节。

    在小暑大暑期间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由于气候闷热,人容易产生头晕,恶心,冒虚汗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暑了,所以应该尽量减少在白天高温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多实用一些清淡、消热的饮食防止中暑。

    农村俗语: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这俗语怎么理解呢?你们那里今天是天气热么?欢迎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2019-07-07 15:59:19 0条评论
  • 芙蓉王动物园
    芙蓉王动物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今天是阳历7月7日,恰好是小暑,7月12日是头伏的开始,而中伏的起始在7月22日,大暑在7月23日,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都集中在中伏里面,所以头伏之前的小暑确实不算热,而大暑落在中伏天里面,所以正儿八经热起来的日子还是在大暑以后,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伏天。

    小暑不算热

    关于小暑这个节气的描述可以用这么几个字总结:“早晚凉风徐来,中午热风送暖”。虽然这两天不开风扇坐在房间里有一丝燥热,但是用上风扇却又感觉到一丝冷意,在农村打开大门和中门,穿堂风直接吹了门道,躺在摇椅上舒服的睡一觉很是惬意,所以小暑时分还未入伏算不得热。

    大暑是伏天

    大暑里面的暑是热的意思,大暑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大热的意思,也正因为这个节气一般都在二伏天里头,所以才会有大暑是伏天的说法。我们这边冬夏分明,所以正应了那句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每年大暑以后,中午热的人大汗淋漓,身上总是潮乎乎的。即便是到了太阳落山以后,大树也纹丝不动,一点风都没有。

    伏天的农村生活

    我们这的街坊邻居都会睡在门口纳凉,经过太阳照射了一天的水泥地这会就是个好东西,我会在门口的空地上铺上娃儿的爬行垫,上面放一个凉席,然后躺上去,温乎乎的感觉很舒服,一边和邻居聊天,一边还能逼出体内的寒气。

    伏天如何防暑

    酷暑难耐的伏天,我们到底该如何才能熬过去呢?以前没有空调大家都考一把扇子,虽然能送来一丝热风,但是依旧很热,所以我们这的老人总说:“热来热大家,冷来冷自己”,因为冬季冷了可以多穿,但是夏季热了却没法子,不过好在现在空调,冰箱,风扇,空调扇等可以轮番上阵,所以在室内的人们几乎可以安稳度夏。

    制冷的电器虽好,但是也要谨防空调病,不宜贪凉温度调的过低,27度比较适合,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盖住肚脐眼和脚底板,饮食上多吃点降暑的绿豆粥等。中午最热的时候在室外一定要多喝水,尽量不要在大太阳地下晒的时间太久。

    总之,这句俗语是对一年四季节气对温度的总结,进入小暑,天气会一天比一天热,到了大暑才真正的进入到了最热的时候,所以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的说法。

    我是一起种植,每天分享点三农事儿,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2019-07-07 14:37:09 0条评论
  • 龙百晓生
    龙百晓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今天小暑节气了,由于7月5日夜晚至次日上午的一场持续降雨,使得我们这边降水量为102毫米左右,算是今年以来最大的降水过程,同时降温非常明显,最高气温直接从38℃下降至24℃左右,不由得感到了一丝丝寒意!因此,今天虽然小暑节气,但我们这边今天最高气温才27℃,外出时人们都穿上了外套,因而很符合“小暑不算热”这种说法!

    而对于“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的说法,我感觉这句话也说出了夏季最热的时候应该是大暑节气前后,可能大暑节气前后气温并不算高,但因为这时高温炎热、降雨偏多,导致水汽蒸发比较大,空气湿度也较大,就会给人一种闷热的“桑拿天”感觉,这种气候环境要比6月份遇到的高温干旱天气更加煎熬!如果大家体会不到,可以试着冬天去浴池洗澡时蒸桑拿就能感受到!

    而至于小暑和大暑节气哪个更热,其实在气象统计数据上的确有过统计,根据1971年~2000年的国内气象数据统计,国内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在大部分省份是出现在8月上旬,只有一部分省份会出现在7月下旬!而历年大暑节气出现时间为7月22~24日,又处于中伏期间,这样一来,说明国内大部分地区会在大暑节气后迎来当地气温最高值,所以说“大暑是伏天”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与现代气象科学统计数据论证的结果相差不大!

    事实上,之所以大暑会最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在夏至节气会到达北回归线附近,这时北方会处于“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时候,其后一个多月时间均处于“昼长夜短”之中,就会让地表热量积累越来越多,到了大暑节气时,这会儿白天为13小时,夜晚为11小时,即将达到昼夜均衡之际,因而会把地表温度推向最高点,所以说,大暑节气后迎来一年之中气温最高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各地传统习俗上看到大暑节气在夏天中的地位如何,一般到了大暑节气之时,各地民间会在这天有吃仙草、羊肉、荔枝、伏茶、伏姜等风俗,或许也是希望通过别样的消暑方式度过一年之中最煎熬的时候吧!对此,你们当地过大暑节气时有什么习俗吗?欢迎留言探讨!

    2019-07-07 20:45:26 0条评论
  • 老徐探店
    老徐探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很好理解的,似乎看起来也是非常的简单,对于现在的城市人来说,再热也是不怕的,因为现在的装备也是非常多的,天气都是空调房,实在不行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直接找个凉快的地方去避暑了,所以说天气炎热也是有招应对的,比如山东地区昨天瞎了一场大暴雨,各地区也都出现了城市内涝的情况,前天还是小40度,昨天和今天直接到20几度,瞬间就有了进入秋天的感觉的了,天气也是很凉爽!

    但是对于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来说,那么这个我们就是高兴的太早了,小暑也就是真正热天的开始,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天气还不是真正的热,而是到了大暑的天气那才叫一个热,那个时候也是开启了烤箱模式,估计你是不想出门了,但是这些也都是在城里的生活,但是对于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这就句话来说,深刻的体现在农村里了,一些农村也不是家家户户有空调的,所以对于这种天气来说,也是非常酷热的,每到这个季节里农民还要在地里干活,真的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啊,面临着高热的天气农民还是要劳动的,在农村里种地也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

    在农村里对于小暑喝大暑的含义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对于城里人来说觉得无所谓,但是农民觉的大暑和小暑的天气也是直接影响到一年之中的收成的,如果大暑和小暑这样的天气要下雨了,那么后期的时间下雨的时间就会多了起来,有的时候可能会引起洪涝灾害,对庄也是很不利的,由于在小暑和大暑期间,要是刮南风的话,那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就可能出现干旱的情况,有的庄稼在缺水后就会大幅度出现减产,还有一些果树之类的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农村里农民还是比较在意这些俗语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全面还大家补充,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头条号三农堂广讯,点赞太容易,点个关注更显真情

    2019-07-07 23:37:54 0条评论
  • 老农民说事
    老农民说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小暑节气,小暑是属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标志着气温会逐渐的升高,期间降雨也会相对多一些。小暑过后第五天就会进入初伏,7月23日的时候会进入中伏,8月11日的时候会进入末伏,今年的伏天一共有四十天左右,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温度估计够很多人受了。在我国从夏至开始气温就会开始变热,各地的降雨也会比较多,整个气候会相对比较潮湿一些,而且还非常有可能会发生比较极端的天气,比如台风和强降雨等。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也是人们比较关心天气变化的时候,异常天气的出现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对农作物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还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人们进行大多数的农事生产需要参考的就是它,利用二十四节气可以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很多的指导,让人们少走很多的弯路。俗语是很多人用来表达自己需求的一种方法,很多人会把自己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验总结起来,很多俗语就这样流传下来被后人知道和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围绕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俗语也非常多,很多俗语至今仍然有比较大的借鉴学习意义。“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俗语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在小暑这个节气的时候天气还不是特别的热,但是一到大暑天气就会非常热,因为大暑是在伏天里面。


    从我们分享的第一张图片就可以看出来,小暑是在初伏前面的,也就是说其气温是正在处于上升的阶段,并没有达到非常高的地步。但是大暑的话就不一样了,大暑是在中伏的后面一天,这也就意味着气温已经到了一年当中最高的时候。中伏相比初伏和末伏都会高很多,因为末伏开始的时候已经立秋了,虽然天气依然很热,但随着一场场秋雨一下,气温也就高不了多少了。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一年当中气候状况最不稳定的时候,在生产生活中都应该有所注意,不然有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不管是大暑,还是小暑,气温其实相对来说都是比较高了,需要做好防暑工作。

    在我国民间对于一些传统的历法还是比较重视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社会留下的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多去了解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东西,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被更多的知道。“小暑不算热,大暑算伏天”,看似一句简单的俗语,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知识经验的总结,在现代社会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气温的越来越高,很多毒虫蛇蚁的活动也会比较频繁,它们经常会在人们生活的地方出现,在注意天气变化的时候,也要防止它们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一些其它伤害,尤其像对人危害比较大的剧毒蛇更要时刻防范。

    2019-07-07 14:08:49 0条评论
  • 80零后小敏日记
    80零后小敏日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大家好,谢谢大家。

    2019-07-07 12:47:14 0条评论
  • 推书酱水色冷无痕
    推书酱水色冷无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人认为,小暑只是小热,大暑节气天气才会大热。而三伏天是农历用来表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

    2019-07-07 11:28:33 0条评论
  • 简静如一
    简静如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简单的说小暑节气是炎热的开始节气,大暑节气一般都是三伏天,三伏天共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2019-07-07 11:41:20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