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堂(1930年2月28日—2002年6月24日),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毕业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内地男演员。生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话剧院副院长,北京华夏文化艺术海外联谊会会长,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理事。

1949年起,李仁堂在承德话剧团陆续参演了《战斗里成长》《雷雨》《红岩》等多部话剧,小有名气。1965年,李仁堂受邀参与电影《青松岭》的拍摄,正式转型为影视剧演员;1974年电影《创业》上映,李仁堂饰演政委华程。1980年,李仁堂凭借电影《泪痕》中朱克实一角斩获当年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和文汇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项;同年参演的电影《元帅之死》上映。1981年,李仁堂在电影《子夜》中饰演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引发了不少争议。1990年,李仁堂搭档李雪健出演红色电影《焦裕禄》,该片荣获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94年,李仁堂主演电影《被告山杠爷》,该片一举拿下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三大奖项,此后李仁堂又获得了1996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中华影星”表演成就奖等多项荣誉,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

2002年李仁堂在反腐电视剧《绝对权力》中饰演市委书记陈百川;同年6月24日,李仁堂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于山东高青县,享年73岁。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李仁堂的:人物经历、个人生活、主要作品、荣誉奖项、人物评价、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李仁堂

外文名

Rentang Li

别名

李齐

性别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

山东诸城郭家屯镇

出生日期

1930年2月28日

去世日期

2002年6月24日

出生地点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

星座

双鱼座0612

血型

A型

身高

182cm

职业

演员

代表作品

《青松岭》《创业》《泪痕》《焦裕禄》《被告山杠爷》

所获奖项

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1980年)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9年,李仁堂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热河省文工团做行政工作。虽然没有得到过专业的培训,但对表演略感兴趣的李仁堂在耳濡目染中练就了敲大鼓、打快板等小技能。

演艺经历

初登舞台

1949年在文工团任职期间,李仁堂临时替一位有急事不能来的演员上场演出歌剧《刘胡兰》,虽是第一次登台,但最后还是圆满地完成了表演,李仁堂也由此发现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才华与兴趣,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接着李仁堂又陆续参演了一些秧歌剧、民间戏曲的演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歌剧、话剧、大鼓、快板他都拿得出手。后来文工团改为话剧团,李仁堂的舞台也变得更大了,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先后饰演了话剧《胆剑篇》中的越王勾践,《以革命的名义》中的列宁,《战斗里成长》中的赵铁柱,《风暴》中的施洋大律师等经典角色,这些角色磨炼了李仁堂的演技,也为他转型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影坛浮沉

1965年,李仁堂因为在话剧《青松岭》中不错的表现而被邀请主演刘国权导演改编的同名电影,该影片在1974年上映,李仁堂饰演张万山,这是李仁堂第一次登上银幕,为此他还专门研究了电影区别于话剧的不同演绎形式,老贫农张万山时时认准毛主席的形象被他表演的朴素又自然,李仁堂也因此收获了人们亲切的称呼“万山大叔”。演完这部电影后,李仁堂还即兴作诗一首:“首登影坛染银发,青松一株万山花。莫道车伏路难行,长鞭挥出满天霞。”,激励自己成功踏出影视生涯的第一步。1974年,李仁堂又参演了于彦夫导演以石油会战为背景创作的电影《创业》,他深入井厂,贴近工人干部们的真实生活,还阅读了大量大庆石油会战相关的材料,最后成功地塑造出油田党委书记华程沉稳坚毅的鲜活形象,在影坛一举成名,该片也因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被选入中国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影片。

1975年李仁堂被调入河北省话剧院任演员及副院长。1977年,李仁堂出演张一导演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反四人帮”题材电影《十月的风云》,在其中饰演某兵工厂厂长何凡一角,该片上映后,在15个月内观众达6700万人次,使得峨眉电影制片厂首次扭亏为盈。1979年,李仁堂与方辉、杨威等演员合作出演的电影《泪痕》上映,在这部电影的拍摄期间,李仁堂为了演好县委书记朱克实,实地到访了山西省十几个县城,观察了解大量县级领导干部的真实工作生活,还凭此角色拿下了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和《文汇报》文汇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0年,李仁堂被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81年,改编自矛盾小说《子夜》的同名电影上映,矛盾对担任主角的李仁堂很看好,但李仁堂这次没能很好地把握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复杂的人物形象,与原著角色有较大出入,因而引发了不少争议和批评。之后李仁堂又陆续拍摄了传记片《彭总出差》、爱情片《如意》、剧情片《田野又是青纱帐》和《超速》等电影作品,但都反响平平,李仁堂的表演事业暂时陷入了低谷。

再续辉煌

1989年,李仁堂与张克瑶、孙飞虎等人一同出演历史革命大片《巍巍昆仑》,李仁堂在片中饰演董钊,该片改编自同名话剧,获得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优秀故事片、1990年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等多项荣誉。1990年,李仁堂搭档李雪健、张英等演员,在峨嵋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红色电影《焦裕禄》中饰演地委赵专员,该片上映后在当时票价3角钱的年代拿下1.3亿元票房,口碑良好,李仁堂也受到不少关注,知名度有所提升。

1994年,李仁堂加入了电影《被告山杠爷》的拍摄,在其中饰演主角山杠爷,与他之前饰演过的地道北方农民形象不同的是,山杠爷是一个淳朴的南方农民形象,时值65岁的李仁堂非常看中这个角色,下定决心要把他演好,一进剧组就扎根山村生活,学习村民们的神态动作特点,将其融入角色的创作之中;该片上映后,评论界认为它是“1994年国产片的扛鼎之作”,李仁堂塑造出了一个受到封建思想影响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该片获得首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项,李仁堂也凭此角色荣获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及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李仁堂又在中国大学生电影节上获“黄鹤”杯最佳男演员。1995年李仁堂获得了“中华影星”表演成就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和中国电影百年世纪奖,还被列入《中国电影家列传》。

2002年,李仁堂与唐国强、斯琴高娃、高明等演员合作出演反腐题材电视剧《绝对权力》,在剧李仁堂成功地表现出镜州市委书记陈百川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此剧一经播出,在湖南、黑龙江、成都等八个地区拿下同期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但不幸的是,拍完这部电视剧后不久,李仁堂因心脏病突发在山东逝世,享年73岁。

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李仁堂与妻子祝瑞玉是青梅竹马,两人在一起生活了57年。祝瑞玉属龙,李仁堂属马,因此李仁堂亲自书写了一张“龙马精神”的条幅挂在家中,二人育有一儿二女。

兴趣爱好

李仁堂在生活中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研究唐诗宋词。李仁堂还痴迷书法,晚年时致力于行草及各种书体的研究,深受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等书法名家的影响,宗法魏晋,师古不泥,逐步形成了自己浑厚、自然、古朴、雄劲的书法风格,受到书法界行家好评,也有影迷因喜爱而收藏他的书法作品。1997年4月,李仁堂于中央电视台书法院举行个人书法作品展《李仁堂书法》首发式,谢添、凌子枫、郑在石等多位演艺界书画名家莅临祝贺。李仁堂的书法作品及传略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并获得世界艺术名人证书及书画名人称号;同年年李仁堂被编入《世界名人录》。

人物逝世

2002年6月24日,李仁堂因心脏病突发在山东高青县病逝,享年73岁。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

作品名

导演

饰演角色

1974年

《青松岭》

刘国权

张万山

1974年

《创业》

于彦夫

华程

1976年

《锁龙湖》

周予

李齐

1977年

《十月的风云》

张一

何凡

1979年

《泪痕》

李文化

朱克实

1980年

《元帅之死》

石一夫

贺龙

1981年

《子夜》

桑弧

吴荪甫

1982年

《如意》

黄健中

石义海

1983年

《彭总出差》

孙宪元、言小朋

/

1984年

《蓝色的花》

水华、马秉煜

毕竟

1984年

《花园街五号》

姜树森

高峰

1985年

《干杯,女兵们》

都郁

站长

1986年

《通天塔》

蔡继渭

王站长

1986年

《幸运的人》

董克娜、张先得

梁正本

1986年

《田野又是青纱帐》

李前宽

宫县长

1987年

《超速》

琪琴高娃

公安分局局长

1987年

《向着蓝色的未来》

/

/

1988年

《巍巍昆仑》

郝光、景慕逵

董钊

1989年

《风流女谍》

都郁

肃亲王

1990年

《焦裕禄》

王冀邢

赵专员

1990年

《第九号悬案》

刘国权

倪春秋

1995年

《被告山杠爷》

范元

山杠爷

1995年

《警官崔大庆》

张夷非

崔父

1998年

《昨日的承诺》

杨在葆

魏宝财

1999年

《九九艳阳天》

霍建起

肖健

资料来源

参演电视剧

上映时间

作品名

导演

饰演角色

1991年

《小城故事》

/

周书记

2002年

《绝对权力》

蒋绍华

陈百川

资料来源

参演话剧

时间

剧名

饰演角色

20世纪50年代

《青松岭》

张万山

20世纪50年代

《红岩》

许云峰

20世纪50年代

《红色风暴》

施洋

20世纪50年代

《以革命的名义》

列宁

20世纪50年代

《雷雨》

周朴园

20世纪50年代

《胆剑篇》

勾践

20世纪50年代

《李闯王》

闯王

20世纪50年代

《战斗里成长》

赵铁柱

资料来源

荣誉奖项

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 最佳故事片获奖1980年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 最佳男演员获奖1980年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 最佳男演员获奖1995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男主角获奖1995年第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 最佳故事片获奖1994年第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最佳男演员奖获奖1996年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李仁堂同志的“八字诀”,含蓄、内在、蚕年曹真实、自然。这是他对自己表演风格上的要求。李仁堂同志从事话剧表演有将近三十年历史了,在长期的舞台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从事电影表演的时间还不太长,看来这“八字诀”对他适应从舞台到银幕的这一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大有裨益。(博志评)

李仁堂塑造了许多充满艺术光彩的老干部、老校工、老农民、老军人、民族资本家等艺术形象,展示了他很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技能,形成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特别是他在影片《青松岭》《创业》《元帅之死》《痕》《被告山杠爷》等影片中所塑造的我党优秀领导部和一身正气的老农民形象感染和教育了广大观众,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艺术典型。他的表演艺术成就和高尚的艺术品德,不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更为广大观众津津称道。(中国电影市场报评)

李仁堂认为电影表演应该“既要创造形象,又要没有创造痕迹”。多年以来,他刻意求工,终于达到了这样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并逐渐形成了饱满、内在、真实、自然的表演风格。他的表演,目的性很强,无论语言风格的追求,外部动作和内心动作设计,都围绕着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创造鲜明生动的银幕形象这一中心。同时,他又努力使角色在银幕上的一举一动生活化。这是一种高明的表演,它是有内蕴的力量和含蕾的美。(陈剑雨评)

李仁堂从艺数十年,一向注重演员的基本功。他的台词动作性强,表现力丰富,节奏鲜明声音悦耳动听。《创业》和《泪痕》里的大段台词,都说得铿锵有力,绘声绘色,成为他塑造人物的有力手段。(胡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