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彭(1920年2月28日—2008年11月25日),男,汉族,出生于江西萍乡,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陈述彭的:人物经历、主要成就、荣誉与获奖、社会任职、人物关系、人物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陈述彭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出生地

江西萍乡

出生日期

1920年2月28日

去世日期

2008年11月25日

民族

汉族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最高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主要成就

成功地出版高度综合性的全国地图8类220幅的大型图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代表作品

《地学的探索》、六卷《石坚文存》《遥感地学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简介

陈述彭1938年起在浙江大学地理系学习,后转到浙江大学史地学系,获浙江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学习期间担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1985年筹建起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及主席团名誉成员,并获一级勋章。先后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8年1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陈述彭是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代表作有《地学的探索》、六卷《石坚文存》《遥感地学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陈述彭1920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西萍乡。1933年到1936年在江西省萍乡中学学习。1936年到1938年在长沙一中读普通高中并顺利毕业。1938年到1941年在浙江大学地理系学习。1941年到1947年转到浙江大学史地学系,后获浙江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期间担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

工作经历

1957年设计编制了《中国地形鸟瞰图集》,从不同视角和高度俯瞰地球,以三维立体彩色晕渲展示中国自然区域的地理景观,手工彩绘25幅,出版后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的轰动。1957年到1965年间担任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学术秘书兼编辑部副主任,承担了总体设计及自然地图集编制任务。1965年自然地图集率先出版,研制了一整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艺流程;成功地出版高度综合性的全国地图8类220幅的大型图集。

1963年率领科学小组在海南岛开展航空像片系列制图的实验成功。利用1:63000航空全色像片,调制编绘系列专题地图,包括地质、地貌、陆地水文、土壤、土地覆盖、植被、1:10万5种专题地图。

1975年在中国引进陆地卫星影像,用于编制1:400~1:250万中国影像地图,并彩色印刷1:50万分幅陆地卫星影像图,在全世界推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到1990年期间先后主持了黄河、长江洪涝灾害国家预警项目的研究。1985年筹建起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主任。1989年到1993年担任中国-巴西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陪同孙家栋总设计师前往巴西介绍中国遥感卫星应用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应用系统智能化总体设计方案》。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年与陈芳允院士合作,在美国华盛顿空间科学大会上提出了发展微小卫星星座的倡议。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及主席团名誉成员,并获一级勋章。1997年创办了《地球信息科学》杂志,并担任《地球信息科学》主编近10年。

2005年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人物逝世

2008年11月25日20时5分陈述彭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陈述彭打破了传统地图的观念,设计编制《中国地形鸟瞰图集》,从不同视角和高度俯瞰地球,以三维立体彩色晕渲展示中国自然区域的地理景观,手工彩绘25幅,出版后在国内引起强烈轰动。组织十多个有关部委的专家,开展《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的研究,提出共建、共享和标准化、规范化的设想。开展了“江河洪涝灾害预警系统”等多项国家攻关项目,在黄河下游、洞庭湖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出色地完成了国际合作任务。主张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侧重信息流及其对系统内外循环中物流、能流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通讯互联网络,以及地面(海面)观测台站等现代对地观测与信息传输工具,探讨全球变化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适应地球时空尺度相应“缩小”,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生态保育的迫切需求。曾提出以“海岸线为基线”的设计思想。

主要论著

主要论文

陈述彭共发表论著30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论文名称

作者

刊载于

发表时间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及其应用

陈述彭; 岳天祥; 励惠国

地理研究

2000年12月25日

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陈述彭

地理学报

1991年3月2日

网格地图与网格计算

陈述彭; 陈秋晓; 周成虎

测绘科学

2002年12月25日

遵义附近之聚落

陈述彭,杨利普

地理学报

1943年6月15日

遥感地学分析的时空维

陈述彭

遥感学报

1997年8月15日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陈述彭; 黄翀

地理研究

2005年8月25日

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

陈述彭,曾杉

地理研究

1996年6月25日

“数字地球”战略及其制高点

陈述彭

遥感学报

1999年12月30日

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陈述彭

地理科学

2001年8月28日

海岸带及其持续发展

陈述彭

遥感信息

1996年9月30日

出版著作

陈述彭代表作有《地学的探索》、六卷《石坚文存》《遥感地学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1954年

《中国地形鸟瞰图》

中华书局

1980年

《地图史话》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年

《遥感地学分析》

测绘出版社

1995年

《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

测绘出版社

2007年

《地球信息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007遥感科技论坛》

地震出版社

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等院校开设“遥感地学分析”课程,授课三年,和赵英时合编了教科书。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多人,同时招收中国农科院、环科院、测绘科学院以及地质院校的委培博士生,还有越南、德国的外籍研究生。培养的学生中代表性的有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周成虎,陈述彭先生的第一个弟子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黄绚。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时间

奖项

1986年

优秀共产党员

1991

优秀博士生导师

199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6年

优秀共产党员

1997

优秀博士生导师

1999年

陈嘉庚科学奖地球科学奖

1999年

国际欧亚科学院一级勋章

2010年

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

科研获奖

陈述彭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1985年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5年—2000年

国际地理协会地理数据地理模型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0年—1994年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1991年—1998年

IGBP中国委员会委员

2001年

中国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5年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

2006年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委员

北京大学教授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教授

武汉测绘大学名誉教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介绍

父亲

在培英小学教书

人物评价

陈述彭被誉为中国杰出的地球科学家之一。

科普大余表示:“他(陈述彭)学识渊博、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勇于开拓、诲人不倦、不拘一格培养青年人才等高尚情操造就了独特的人格魅力,给后辈学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