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
东北大学
吉林艺术学院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延安创办的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1945年末,根据毛泽东同志去创办“东北大学”的指示,于1946年8月迁往东北,并与东北大学合并。当时,东北大学内的鲁迅文艺学院下设音乐系、美术系、戏剧系和文学系。1948年7月,东北大学又迁往吉林市与吉林大学合并,校名仍为东北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1949年3月,东北大学音乐系、美术系部分人员调往沈阳并入沈阳鲁迅文艺学院。留下的部分人员则继续从事文艺宣传活动。1949年7月,留下人员随东北大学迁入长春市,后又组建成新的音乐系。1950年,东北大学改称为吉林师范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艺术学院
1958年12月31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吉林师范大学音乐系独立划分出来,组建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建制,正式改称为吉林艺术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成为吉林省首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的院校,2020年成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4月,吉林艺术学院下设13个教学单位,并拥有39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名称 | 培养方向 | 学制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理论 | 4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作曲 | 4 |
电子音乐作曲 | 4 |
电子音乐制作 | 4 |
音乐表演 | 中国乐器演奏 | 4 |
管弦乐器演奏 | 4 |
声乐演唱 | 4 |
键盘乐器演奏 | 4 |
合唱指挥 | 4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艺术策划与批评 | 4 |
美术馆管理 | 4 |
绘画 | 油画 | 4 |
版画 | 4 |
国画 | 4 |
现代绘画 | 4 |
雕塑 | | 4 |
书法学 | | 4 |
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广告设计 | 4 |
平面设计 | 4 |
环境设计 | 室内设计 | 4 |
景观设计 | 4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4 |
产品设计 | 产品造型设计 | 4 |
纤维设计 | 4 |
陶瓷与玻璃设计 | 4 |
摄影 | | 4 |
艺术设计学 | | 4 |
表演 | 服装与服饰展演 | 4 |
戏剧影视学院 | 表演 | | 4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4 |
广播电视编导 | 影视 | 4 |
戏剧影视文学 | | 4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人物造型与化妆 | 4 |
舞蹈学院 | 舞蹈编导 | | 4 |
舞蹈表演 | 中国舞表演 | 4 |
国标舞表演 | 4 |
新媒体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数字影像 | 4 |
数字动画 | 4 |
数字娱乐 | 4 |
数字空间 | 4 |
数字交互 | 4 |
媒体应用策划 | 4 |
动漫学院 | 动画 | 动画艺术 | 4 |
卡通漫画 | 4 |
建筑动画 | 4 |
动漫周边设计 | 4 |
概念美术设计 | 4 |
艺术教育学院 | 音乐学 | 师范 | 4 |
| 美术学 | 师范 | 4 |
| 舞蹈学 | 师范 | 4 |
艺术管理学院 | 美术学 | 视觉艺术策划 | 4 |
广播电视编导 | 演艺策划 | 4 |
流行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 | 流行音乐制作与创作 | 4 |
现代器乐 | 4 |
流行音乐演唱 | 4 |
流行音乐唱作 | 4 |
流行歌舞 | 4 |
戏曲学院 | 表演 | 京剧表演 | 4 |
吉剧表演 | 4 |
音乐表演 | 戏曲音乐 | 4 |
广播电视编导 | 戏曲编导 | 4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戏曲舞台设计 | 4 |
长春电影学院 | 表演 | 影视表演 | 4 |
戏剧影视导演 | 影视导演 | 4 |
广播电视编导 | 电影制片 | 4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电影 | 4 |
公共基础部 | / | / | / |
注:截止到2023年4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学科建设
截止到2023年4月吉林艺术学院有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省一流学科,省一流学科数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五位。学校还拥有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类别 | 名称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 |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
省一流学科 | 设计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 |
专业学位硕士点 | 艺术、风景园林、新闻与传播 |
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 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
省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 | 音乐舞蹈学、设计学 |
省特色高水平建设学科 | 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学 |
省一流建设A类 | 设计学 |
省一流建设B类 | 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
省优势特色A类 | 戏剧与影视学 |
省优势特色B类 | 艺术学理论 |
注:截止到2023年4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师资规模
截止到2023年4月吉林艺术学院有教职员工824人,其中专任教师55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26人,含二级教授12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长白山人才工程“人文社科领军人才”1人,白山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1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4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10人。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创新团队4个。
类别 | 名称 |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 郭春方、王俊杰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郭春方、陈吉风、王俊杰、高新、魏树发、王晓明、甘柏林、尚德义、李巍 |
全国优秀教师 | 史爽 |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 史爽 |
吉林省高级专家 | 郭春方、王俊杰、孙佳宾 |
吉林省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省突贡) | 甘柏林、尚德义、洪建民、王晓明、李永军、郭春方、孙佳宾、郑艺、刘大明、张蕾蕾、刘兆武、徐科锐、金巍、史爽 |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 张东航,郭春方,孙佳宾,张蕾蕾,郑艺,金巍,刘兆武,刘大明,徐科锐,梁岩,吴轶博,李楚瑶 |
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郭春方,蔡雨桐 |
长白山技能名师 | 刘大明,任传文,孙冬冬,金巍,宋海峰,胡浩,李军,张彤彤 |
吉林省优秀教师 | 孔云霞,李娜,金巍,李松吉,矫强,邹毅 |
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 | 宋海峰,张大宁,苗强,王忠振 |
长春市有突贡专家 | 郭春方,郑艺,邹毅 |
注:以上信息截止到2023年4月
教学建设
截止至2023年4月,吉林艺术学院15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专业点;有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金课”(其中1个A类,4个C类)、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门省级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长白山文艺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等省级以上政府奖励100余项。另外学校还拥有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5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获奖、2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3项省高教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获奖。截止至2023年4月,该学校有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个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1个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

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绘画、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表演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视觉形象设计、风景写生、室内乐(民乐—古筝)、艺用人体解剖虚拟仿真实验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绘画、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表演、表演、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动画、舞蹈表演、戏剧影视导演、雕塑、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 |
省级一流专业专业点 | 播音与主持艺术、中国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摄影 |
省级一流专业 | 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音乐学、表演、广播电视编导、绘画、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 |
省级特色专业 | 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表演、绘画、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
省级品牌专业 | 音乐表演、绘画、表演、视觉传达设计 |
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 | 音乐表演(A类)、音乐学(A类)、表演(A类)、视觉传达设计(A类)、播音与主持艺术(B类)、数字媒体艺术(B类) |
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 | 设计类专业群(公共艺术、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 |
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 | 表演类专业群(音乐表演、表演、舞蹈表演) |
省级精品课程 | 揭裱与修复、汉语普通话语言语音基础、西方音乐史与欣赏、视唱练耳、人物形象创造、作曲、装饰与陈设、影像合成创作、舞蹈基训课、动画速写与默写、风景写生、钢琴 |
省级“金课”建设项目 | 国乐室内乐(A类)、风景写生(C类)、西方音乐史(C类)、声乐室内乐小合唱(C类)、管弦室内乐(C类) |
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 | 媒体传播力与活动策划、产品开发设计 |
省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 | 项目设计、吹制玻璃设计与创作 |
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 | 文艺美学“课程思改”示范项目 |
注:截止到2023年4月
合作交流
截止到2023年4月,吉林艺术学院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建有两个国家级中外人文交流平台:中俄艺术高校联盟和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学院。该学校已与英国约克大学、诺森比亚大学、胡弗汉顿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开展了2+2、3+1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与澳门城市大学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还同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开展学生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到2023年4月,吉林艺术学院共拥有九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有6个国家级科研创作平台,17个省级科研平台,含1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3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1个吉剧教育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培训基地、1个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研究中心。

类别 | 平台名称 |
国家级科研创作平台 | 冬奥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教育部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视协纪录片研究中心和动态影像视觉艺术创研基地 |
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吉林省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
|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新媒体与动画技术实验室 |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长白山文化产业与艺术创作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 | 吉林省艺术研究基地 |
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吉林省艺术理论研究中心 |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协同创新中心、“I未来”原创艺术试验基地 |
首批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 吉林省文化创意研究中心 |
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3D艺术实验工程研究中心 |
注:截止到2023年4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止到2021年底,图书馆纸质图书570100册,馆藏电子图书495698万册,生均纸质图书数量57.15册,采购并验收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读秀知识库,超星期刊,KUKE音乐数字图书馆等13个数据库。
学术期刊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为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10月21日,双月刊,每期64页。《吉林艺术学院学报》主要发表与艺术学专业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与教学、科研理论成果,内容涵盖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与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新媒体艺术学等专业领域,以及艺术与文、理、工、管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反映国内外前沿学术水平和学术动态。
艺术成果
截至2023年,该学校有师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60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数居全国地方艺术院校前列;设计制作2022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项,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2项、理论评论奖1项;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评论奖;全国美展金、银奖各1项和铜奖3项,中国美术奖铜奖1项;6次获中国戏剧奖校园优秀剧目奖、小戏小品奖;连续3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十佳”;3次获中国动漫“金猴奖”。在IDEA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曹禺和田汉戏剧奖评选等获得一系列大奖。
成果名称 | 奖励等级 |
动漫学院史国娟教授团队创作的动画艺术短片《生生不息》,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胡浩执导的央视动漫集团动画系列片《百鸟朝凤》 | 第16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综合类动画短片奖)金奖 |
设计学院教师闫峰创作的玻璃艺术作品《夜光》 | 2020“创意工美-中国工艺美术创新作品大赛”金奖 |
设计学院教师王忠振创作的《瑞雪荣光——归鸟》 | 2020“经典工美”——中国工艺美术创新作品大赛中荣获银奖 |
金巍教授的玻璃雕塑作品《无妄之界》 | 中国工艺美术创新作品大赛银奖 |
新媒体学院创作的短片《由艺臻道》 |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2019-2020年度影视作品推优活动第十届“学院奖”剧情片单元(教师组)二等奖 |
设计学院教师王鑫博创作的《新山水系列-远山》 | 2020中国·沙河现代艺术玻璃及功能玻璃创新成果展二等奖 |
我校设计学院王忠振老师的《映雪系列》 | 首届世界壶艺大赛特等奖 |
注:截止到2023年4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学院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艺”的象形文字的图形,外环下方是“吉林艺术学院”的英文大写,外环上方为鲁迅体的校名。主图形的周围环饰桃李枝,主图形的下端是饰有“博学、求真、至善、尽美”院训的缎带。
学校校训

博学、求真、至善、尽美
学校校旗
玫瑰红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白色的学院徽志
学校校区
吉林艺术学院有自由大路校区、红旗街校区、建设广场校区、松辉路校区四个校区。
自由大路校区(表演校区)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桂林街道西康路西社区自由大路695号,包括了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该校区有着现代剧场即八楼黑匣子,供学子登台表演。
红旗街校区(造型校区)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湖西街道集安路社区红旗街2077号,包括了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学院。这个校区有连轴转的展览和画展设计展等。
建设广场校区(综合校区)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道建工社区建设街2663号,包括了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这是一个古老的校区,它坐落于是春城颇具名望的百年文化老街建设街,这个校区有着大大的圆厅和星光剧场。
城市艺术校区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湖西街道富豪社区松辉路226号,该校区设置了戏曲学院。
标志建筑/景观
红厅

位于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整体为红色,“大卫”“摩西”和“哀悼基督”以及“拉奥孔”等世界顶级艺术作品在里面展出。是吉林艺术学院专属的“世界经典雕塑绘画复刻临摹馆”。被称为“红厅”。
美术馆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2077号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美术馆举办各类展览,展览内容涵盖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成果汇报展、艺术家个展、校际学术交流展等,以及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公共教育活动贯穿其中。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张东航 |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
苏威 |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姚文学 |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
张炳钦 | 吉林艺术学院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驻吉林艺术学院监察专员 |
郑艺 | 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 |
邹毅 | 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 |
张立松 | 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 |
注:截止到2023年4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历任时间 |
徐辉才 | 任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 1959.9—1962 |
耿际兰 | 任吉林省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任吉林省艺术学校校长 | 1959.9—1984.12 |
高叶 | 任吉林艺术学院院长 | 1979.7—1980.11 |
荏荪 | 任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 1980.11—1984.12 |
苏恩润 | 任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 1984.12—1990.4 |
刘淑明 | 任吉林艺术学院院长 | 1984.12—1986.7 |
赵焕起 | 任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 1990.4—1994.4 |
徐永森 | 任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 1994.6—2000.8 |
邓也穆 | 任吉林艺术学院院长 | 1992.7—2000.8 |
李贵明 | 任吉林艺术学院调研员(正院长级) | 2007.7——2008.8 |
冯伯阳 | 任吉林艺术学院院长 | 2002.9—2013.1 |
刘慧智 | 任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 2000.8—2006.9 |
刘德翔 | 任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 2006.12—2015.7 |
马尚 | 任吉林艺术学院院长 任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 2013.8-2015.12 2015.12-2019.3 |
郭春方 | 任吉林艺术学院院长 | 2015.12 |
注:截止到2023年4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学校荣誉
2002年,学校入选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名单。
2004年,学校入选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