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醉金迷》是由高希希执导,陈好、邵峰、于和伟、何赛飞、罗海琼、胡可主演的年代情感剧。该剧改编自张恨水的同名小说,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主要讲述了逃难重庆的美丽女子,因迷恋赌博和浮华奢靡的生活,从清纯女学生沦落为上流社会交际花的故事。

2008年11月22日,该剧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并于之后以8.9%的单集最高收视率成为当时上海地区的收视冠军。

2009年,陈好凭借该片先后获得北京电视台影视盛典演技突破奖和首尔电视节评审团特别奖,导演高希希也凭借该片在2009年南方盛典年度影视颁奖礼中获得最佳导演奖。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纸醉金迷的:剧情介绍、演员与角色、电视剧制作、电视剧特色、播放信息、荣誉与获奖、剧集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纸醉金迷

集数

42集

每集时长

47分钟

电视剧类别

剧情 / 爱情

语言

普通话

原著

《纸醉金迷》

导演

高希希

编剧

杨晓雄 / 王宛平

主演

陈好 / 胡可 / 罗海琼 / 邵峰 / 于和伟 / 何赛飞

出品人

周莉 / 张晓武 / 仝敬明

制作人

潘洪业 / 李路 / 仝敬明

摄影

牛明山

美术

王贻涛

出品公司

北京东方在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画面色彩

彩色

拍摄地点

中国内地

播出频道

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

在线播放平台

爱奇艺/ 乐视 /风行视频 /哔哩哔哩/ 腾讯视频/悦视通

首播时间

2008年11月22日

剧情介绍

纸醉金迷

1938年,日军大举逼近长沙,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置百姓安危于不顾,采取坚壁清野的焦土战略,主动焚烧长沙城,顿时城内一片火海。资源委员会科员魏端本(邵峰饰)迫于无奈抛下生死未卜的妻子王玉兰,服从单位的安排撤往重庆。途中魏端本英雄救美,结识了同样逃难的美丽女子田佩芝(陈好饰)。离乡背井的两个年轻人互生情愫,终于结为夫妻。与此同时,田佩芝的同窗好友东方曼丽(胡可饰)和袁园(罗海琼饰)却有着完全相反的人生际遇,她们在逃难重庆时被国民军参谋长的夫人朱四奶奶(何赛飞饰)收留。在朱四奶奶的培养下,二人成为了光鲜亮丽的交际花。

国民政府为了稳定物价回笼货币,宣布以黄金现货一半的价格发售黄金债券。这场黄金狂潮激起了无数人的发财梦。一时间,抢购债券的人踏破了中央银行的门槛。游击商人范宝华(于和伟饰)也趁此良机钻起了空子,他将买来的黄金债券抵押给银行,再用抵押来的钱购买债券,然后债券再次拿去抵押,筹到钱后继续买债券。如此大滚雪球之后,身价随之高涨的他也成为了朱四奶奶的猎物。在了解朱四奶奶的想法后,袁园提出由自己去勾引范宝华。在当年逃难重庆之时,孤苦无依的袁园在途中惨遭范宝华的强暴。袁园这次出手既为了完成朱四奶奶的任务,更是为了报复范宝华。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袁园被范宝华的真诚打动,最终主动放弃了计划,这也惹得朱四奶奶的不满。

田佩芝与魏端本婚后在简陋的吊脚楼里安家落户,六年时间里靠着魏端本微薄的薪水养育了一双儿女。田佩芝虽然是聪明灵秀的高材生,但是从小养尊处优,并不擅长经营家务,故而生活常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偶然一次牌桌上的小胜,让难耐贫苦生活的田佩芝迷上了赌博。赌钱时,田佩芝遇到了财大气粗的范宝华,两人也因此成了牌友。为了筹措赌资,她甚至不惜偷拿了魏端本临时放在家中的公款。输光公款后自知无法和丈夫交代,走投无路之下便去范宝华的办公室里偷钱。被发现后,又在范宝华的威逼利诱下,做起了范的情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魏端本开始怀疑田佩芝与范宝华之间的关系。田佩芝恼羞成怒胡乱解释一番,却意外促成了资源委员会与范宝华的五金生意。而一直奉公守法的魏端本也在刘科长和田佩芝的怂恿下,拿了生意做成后的“奖金”。

昔日的三个姐妹花机缘巧合下重逢,相比于袁园与曼丽的珠光宝气,田佩芝素面朝天的样子显得格外寒酸,这让本就虚荣的田佩芝无比羡慕。曼丽趁机将田佩芝请至朱公馆,朱公馆是朱四奶奶的居所,这里有她麾下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们帮忙应酬,楼上是牌局,楼下有舞会,吸引了许多商业巨子、政界要员,时常宾客满座。见识了朱公馆的奢华富贵之后,田佩芝成为了这里的常客。朱四奶奶见田佩芝美貌过人,便知有利可图。于是在牌桌上做手脚,让田佩芝输个精光,然后再故作慷慨的借钱给田继续赌。幻想着咸鱼翻身的田佩芝,由最开始的小赌怡情逐渐发展为孤注一掷的豪赌,不知不觉间竟是债台高筑了。

黄金债券不断涨价,这让政府机关里的人也格外眼红,资源委员会司长和刘科长决定挪用公款抢购黄金债券,涨价后转卖黑市,补上公款后,还有一笔不菲的差额,尽可私吞。魏端本受到刘科长指示,要求他在挪用公款的相关文件上签字,魏端本不堪为伍,断然拒绝后却遭到司长威胁,理由竟是之前做五金生意的那笔奖金实则就是回扣,魏端本决定把奖金退回。田佩芝意外发现魏端本原配妻子王玉兰的来信,得知丈夫有前妻而且马上要来重庆与他团聚。恼怒之下,田佩芝理直气壮的告诉魏端本,奖金已经被自己输光了。没了退路的魏端本,明知挪用公款非同小可,却也只好在刘科长的胁迫下签了字。

曼丽在朱四奶奶的安排下,成功拿下了范宝华,成为了他的同居女友。曼丽伺机卷走范宝华的黄金债券,并打算背叛朱四奶奶夹带私逃时,却发现黄金债券早已被范宝华掉包,自己手中的竟是一箱废纸。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曼丽离开朱公馆后,沦落为当地黑帮头目洪老五的情妇。而此时的袁园却是彻底厌倦了醉生梦死的生活,毅然离开朱公馆独自谋生。但朱四奶奶仍然不肯放过她,对她进行了多番打压。最后通过范宝华的帮助,袁园终于如自己所愿,上了抗日前线。

纸醉金迷

鉴于黄金投机过于猖獗,国民政府决定针对其中涉及的徇私舞弊、挪用公款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刘科长与魏端本被捕入狱。由于田佩芝也涉身其中,为了躲避追查,她竟抛下儿女,一个人到朱公馆寻找生存机会。岂料朱公馆并非她的避风港湾,朱四奶奶以债主的身份对她进行威逼利诱,迫使田佩芝加入自己的“粉红军团”。此后,田佩芝成了朱公馆的头牌,在朱四奶奶有意安排下,田佩芝攀上了政府要员钱先生。死里逃生的魏端本,出狱后看到田佩芝打扮得光鲜艳丽的与其他男人鬼混,彻底心灰意冷,两人也由此决裂。一心想要成为钱太太的田佩芝,把自己当成了最大的筹码,经过几轮情感上的博弈,钱先生决定正式公开两人的恋爱关系,并于不久后订婚,这次她赌赢了。

为了打击黄金投机,财政部一纸公文,黄金债券一律半价予以兑换,一时之间黄金梦碎。无论是纵横商界、大开大合的范宝华,还是运筹帷幄、稳操胜券的朱四奶奶,都陷于万劫不复之中。财政部坐庄,摆下了这场黄金豪赌,和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当众人都在为黄金梦碎不胜唏嘘之时,却传来了抗战胜利的特大喜讯。昔日的权贵纷纷倒台,钱先生因为汉奸身份被捕,田佩芝也被扣上汉奸情妇的帽子,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就在田佩芝走投无路之时,范宝华出手相救,田佩芝假意和他重温旧梦,却偷走了他的黄金债券。岂料黄雀在后,债券又被洪老五劫走。当一无所有的范宝华拿起刀想杀田佩芝之时,恰巧遇到为袁园灵柩送行的队伍,袁园在抗战前线为国捐躯。躲过范宝华追杀的田佩芝来到朱公馆,刚好看到引火自焚的朱四奶奶向她招手。仓皇逃离朱公馆,田佩芝落魄的走在街上,魏端本迎面走来,并想带她回家。面对魏端本的不离不弃,田佩芝最终没有勇气回头,飞奔撞向路边驶来的汽车,结束了她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一生。

演员与角色

纸醉金迷田佩芝陈好饰女子中学的校花,逃难来到重庆后嫁给魏端本,育有一双儿女,贪慕虚荣,嗜赌成性,最终赔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纸醉金迷袁园罗海琼饰田佩芝的同学,在逃难途中惨遭强暴,之后沦为交际花,改邪归正后投身抗战,最后英勇牺牲纸醉金迷东方曼丽胡可饰田佩芝的同学,逃难时被朱四奶奶收留,由于贪图物质享受且无知浅薄,甘愿为朱府效命,最后难逃树倒猢狲散的命运纸醉金迷魏端本邵峰饰田佩芝的丈夫,兢兢业业奉公守法的公务员,在炒金热潮中被人陷害,最后在家破人亡的多重打击下精神失常纸醉金迷朱四奶奶何赛飞饰军方朱参谋长的夫人,上流社会的名媛贵妇,狠辣贪婪,风情万种,在黄金投机中破产,众叛亲离后死于大火纸醉金迷范宝华于和伟饰靠买空卖空起家,做着无良的游击商人却良心未泯,与田佩芝、袁园,曼丽之间纠缠不清,最后在黄金投机中破产

电视剧制作

剧本改编

《纸醉金迷》改编自张恨水的同名小说。在改编过程中,编剧发挥了长篇电视剧的叙事优势,在小说原有的主题上增加了情感方面的内容,编织了更为合理、更为复杂的情节线,丰富了人性、欲望、善恶等因素,更加深化了主题。同时编剧也对原著中的人物也做了较大的改动,并加重了诸多女配角的戏份,在寻找原小说人物张力的基础上,将他们更丰富、更深刻地呈现出来。

纸醉金迷

团队组建

纸醉金迷

该剧由高希希执导,杨晓雄、王宛平编剧。在创作之初,高希希导演找到杨晓雄先生对小说进行改编,在剧本创作了三分之二的时候,杨晓雄因病与世长辞。为了继续创作进度,也为了完成杨晓雄先生的遗愿,高希希请来《金婚》编剧王宛平继续并完成了余下部分的剧本创作,使得该剧最终得以搬上荧幕。

选角

据导演高希希透露,由于该剧投资巨大,剧组在演员的选择方面也格外重视。他表示:“陈好、罗海琼、胡可是我从十多个国内女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她们所演过的戏,我几乎都看了2~3遍。”剧中袁园这个角色之所以选中罗海琼来出演,是因为她朴实的演技和较强的可塑性。罗海琼也非常看重这个角色,她表示:“我不但为了这部戏推掉了很多暑片约,8月份留在北京的家中调整自己,还买了张恨水的原著小说,细心研究角色。”

拍摄场景

该剧在重庆和横店也搭建了大量的拍摄场景。为了再现上世纪四十年代朝天门码头的繁荣景象,剧组耗时一个月,在江津重建了一个朝天门码头,又包下并全面改建了江津的两条街道。为了还原当年长沙大火的惨烈景象,剧组更是斥巨资参照该时期长沙城的原貌搭建出了一条规模极大的街道。此外,剧组还几经周折租来两条大型客轮,停泊在“朝天门码头”附近,随时供拍摄之用。

拍摄过程

该剧于2007年10月8日在重庆江津塘河古镇开机。剧组先后转战于江津、重庆市区、苏州雕花大楼、横店等地进行拍摄。由于该剧特殊的时代背景,战争和大型轰炸场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剧组特意请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烟火团队,制作完成了剧中重庆大轰炸和抗日前线的许多震撼场景。在拍摄剧中第一集的长沙大火时,为了还原当时的惨烈场景,剧组更是把耗费巨资搭建出的“长沙城”付之一炬,且动用了六台摄像机、近千名群演参与拍摄。该剧在经历4个月的拍摄后,于2008年1月底在浙江横店杀青。

服装造型

为了更好的体现民国时期女性复古典雅的韵味,剧组为陈好、罗海琼、胡可、何赛飞准备了几十套旗袍,是专门到上海请给《花样年华》中张曼玉做旗袍的那家名店精心制作的。许多旗袍都是陈好亲自选料,这些旗袍做工精美、独具匠心,随着旗袍的风格转变,观众也更直观的看到女主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深渊。

关于化妆方面,由于剧中角色大都经历了从青春质朴到艳丽多姿的不同阶段,剧组特意参考了该时期老上海女性的造型资料,不惜重金从台湾请来了发型师。为了突出剧中人物性格特点,制作组特意为罗海琼打造了一款中国式的赫本造型的盘刘海式发型,而陈好在剧集中后期出现的“乌云漫卷”发型也成了该剧一大亮点。

配乐

类别

歌曲名

作词

作曲

演唱

片头曲

《情份》

王新宇

王新宇、孙伟

佟铁鑫、黑鸭子

片尾曲

《夜初上》

王新宇

王新宇

陈好

插曲

《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

阎述诗

黑鸭子

插曲

《好妈妈》

王宛平

孙伟、王新宇

李可心

插曲

《黄金歌》

王宛平

王新宇、孙伟

黑鸭子

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为了迎合上世纪四十年代大众对女性的审美,陈好翻阅了当时的海报与画册,发现那个时期的美女都是珠圆玉润体态丰盈的类型,于是她主动增肥了十几斤。

该剧有很多部分是在冬天拍摄的,但由于剧情需要,几位女性主演都只穿了单薄的旗袍。演员胡可说,为了穿上旗袍显得玲珑有致,她不但要承受寒冷,还得忍饥挨饿来保持身材。

电视剧特色

《纸醉金迷》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程度有别于其他普通才子佳人的俗套故事。该剧记录了抗战时期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 讲述了三个女学生在特殊历史环境中不同的命运轨迹,围绕底层百姓、贪官污吏、黑心的银行家、奸商、黑帮、交际花等人物展开了复杂纷纭的故事,重现了那个时代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其中热炒黄金的情节,深刻折射了现实社会的现状,具有强烈的批判和警示作用。

纸醉金迷

播放信息

播出平台

2008年11月22日,《纸醉金迷》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之后在全国各电视频道相继播出。该剧在爱奇艺、 乐视、风行视频 、哔哩哔哩、腾讯视频、悦视通等网络平台均有播出。

部分播放信息统计

播出时间

播放平台

参考资料

2008年11月22日

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

2008年12月22日

重庆影视频道

2009年2月14日

北京电视台影视频

2010年4月6日

上海卫视

四川卫视

安徽卫视

山东卫视

2010年5月6日

吉林卫视

山西卫视

广西卫视

辽宁卫视

收视情况

据尼尔森数据统计,该剧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开播以后,凭借8.9%的单集最高收视率和较高的平场收视率,连续数周位居上海地区收视排行榜首。随后该剧又陆续在各地方台播出,同样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部分收视率统计

统计时间

剧集

播出频道

平均收视率

2008.12.29—2009.1.4

18—38集

重庆电视台影视频道

5.77

2009.6.8—2009.6.14

28—40集

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

5.58

2009.7.13—2009.7.19

46集

天津电视台二套(文娱频道)

5.13

2009.7.20—2009.7.26

30—42集

四川电视台影视文艺频道(五套)

3.37

荣誉与获奖

时间

奖项

获奖主体

2009年4月7日

第二届北京电视台影视盛典演技突破奖

陈好

2009年5月13日

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提名)

高希希

2009年5月13日

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提名)

罗海琼

2009年5月13日

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于和伟

2009年9月11日

第四届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评审团特别奖

陈好

2009年9月11日

第四届韩国首尔国际电视最佳长篇电视剧提名

《纸醉金迷》

2009年12月18日

2009南方盛典年度影视颁奖礼最佳导演奖

高希希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张恨水的后人张伍先生,评价该剧场面宏大、置景细致、画面精美,街道及建筑具有较强的年代感。同时他表示,剧中女主与子女久别重逢时的痛哭,与丈夫生死诀别的那一瞬间,以及陶太太为了养活儿子去卖血,这些情节都非常让人感动。而最让张伍先生印象深刻的,是剧中的街头小贩那一句带有重庆方言的“炒米糖开水”,仿佛让他回到儿时的重庆,“这个叫卖声我太熟悉了,抗战期间我都在重庆度过,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特别有吸引力的。《纸醉金迷》原著里没有这句话,但我觉得加在里面非常好。”(张伍评)

原著中多次写到地方口音,对白中又多次用方言表现,非常富有特色。电视剧里,也把这些方言原封不动表现出来,夹杂着地方味道的普通话,把这部剧的南国味道恰到好处的凸显,又自然又熨帖(新浪娱乐评)

该剧在剧情与制作方面精雕细琢,其感染力直沁肺腑,看后久久难以释怀。纵观全剧,虽说难免会有一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整部戏堪称是一部值得去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中国三峡》评)

负面评价

陈好在前几集的演技并不出彩,女学生看起来装嫩,小家碧玉的时候表现得比较拘谨,虽然是角色使然,但也是陈好原来角色给人的印象太深,不容易代入新形象。(新浪娱乐评)

大众评分

评分网站

评分(满分10分)

评分人数

统计时间

参考资料

豆瓣

8.2分

5680人

2023/7/18

乐视

7.6分

-

202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