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陈晓旭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因陈晓旭出生在黎明时分,陈强为女儿取名晓旭,后受文革的影响,陈晓旭的性格极其内向,而且非常胆怯,孤独的陈晓旭渐渐迷上了读书。
父亲陈强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是鞍山京剧团的著名导演,母亲王元夕是舞蹈老师,因此父母希望陈晓旭能女承父业,但她不喜欢京剧,却钟爱芭蕾,她分别在1970年和1976年就读于鞍山市铁东区胜利小学和鞍山市铁东区第十五中学,中学时,陈晓旭学习芭蕾非常用功,12岁就已经可以做白毛女倒踢紫金冠的高难度动作,但在通过了所有的芭蕾考核后,却因政审鉴定未通过而放弃。14岁,发表了诗歌《我是一朵柳絮》。
1979年,陈晓旭进入鞍山市话剧团,担任报幕员,每天艰苦练功,并且饰演了一些小配角。
影视经历 初入演艺圈
1982年,陈晓旭与顾艳、龙俊杰共同出演了由李莉执导的电视剧《家风》,该剧是为维持家庭团结,反对自私自利、贪图安逸享受的不良作风而创作的,且获得了1982年度第三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和1983年度第一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单剧本奖,陈晓旭在剧中饰演刘大妹,这是她参演的首部电视剧,从此正式进入演艺圈。
名声大噪
1983年,陈晓旭得知《红楼梦》剧组在全国选演员,经朋友鼓励,陈晓旭给剧组寄去了一张照片背面抄着其14岁时发表的一首小诗《柳絮》,希望能够饰演林黛玉。一年后,陈晓旭参加了《红楼梦》剧组为期3个月的演员第一期培训班,后打动了导演王扶林,得以出演林黛玉,在剧组拍摄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为了最大限度的和林黛玉贴近,陈晓旭除了学习《红楼梦》的原著和分析人物性格,还写人物小传,每天练身段,背台词,还要练习琴棋书画,最终陈晓旭把林黛玉演绎得凄凄惨惨切切,并凭借该角色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该剧被称为电视史上最风行的电视剧之一。
由于《红楼梦》的热播,为陈晓旭争取到了电视连续剧《家春秋》的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与此同时陈晓旭与在《红楼梦》中扮演王熙凤的邓婕、扮演平儿的沈琳合出了一盘卡带,并收录了其演唱的歌曲《我一见你就笑》。1987年,陈晓旭与在《红楼梦》中扮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邓婕加盟了红楼梦文艺晚会,该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筹划举办,为庆祝中央彩色电视中心落成启用,同时也为红楼梦宣传造势的红楼梦晚会和知识竞赛节目。
由于户口问题,1989年,陈晓旭经歌唱家马国光推荐,正式参军,到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当了一个普通演员,并下部队演出。次年,由郝彤执导,陈晓旭与胡晓光、沙杰、崔卫宁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黑葡萄》上映,其在剧中饰演心地善良的四川姑娘细妹。2003年,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推出《红楼梦再聚首》特别节目,陈晓旭再度出现在银屏,这次采访是她生前与红楼梦剧组的最后一次聚会。
从商经历 投身广告业
1991年,因朋友劝说,陈晓旭离开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下海创业,与此同时转型为商人,投身广告业,并担任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制作总部经理。
1996年,陈晓旭创建了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后创建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公司发展成包括广告、文化和商贸三家公司的一个品牌企业。
担任制片人
2001年,陈晓旭以中国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邀请郑大圣执导,投资拍摄了一部佛教题材电视剧《了凡四训》,该剧是根据明代袁了凡先生的真实传奇故事改编的,弘扬了中华道德经典,也是她投资拍摄的首部电视剧。
后陈晓旭担任电视剧《红衣坊》的制片人,该剧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反映制衣家族的电视剧,并且是她参与投资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电视剧,也是她首次担任制片人。2006年,陈晓旭等人捐制了“华藏光明经典工程”最重要的作品《佛说阿弥陀经》。
个人生活 陈晓旭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姻缘开始于鞍山话剧团工作期间,陈晓旭在这里认识了毕彦君,相处后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在《红楼梦》拍摄结束后领取了结婚证,后因两人性格不合,最终心平气和地结束了这段婚姻。1991年,陈晓旭与郝彤因共同合作出演电视剧《黑葡萄》相识、相恋,最终俩人成为了夫妻。
2007年5月13日,中国第一部《红楼梦》电视剧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在深圳因乳腺癌去世,终年42岁。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家风饰刘大妹1982 红楼梦饰林黛玉1987-05-02 家春秋饰梅表姐1987 黑葡萄饰细妹1990数据来源
参演电影 海报
上映时间
作品名
饰演角色
导演
主演
-
1991年
《残酷的童话》
/
/
陈晓旭
数据来源
参加综艺 红楼梦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1987-10-03 艺术人生栏目红楼梦再聚首特别节目中央电视台2003-12-07数据来源
制片作品 了凡四训2001 红衣坊2006-01-29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2008-10 佛说阿弥陀经2011数据来源
诗歌作品 作品图
创作时间
作品名
1979年
《我是一朵柳絮》
1980年
《梦里三年已是秋》
1988年
《给十七岁》
1991年
《石竹》
1994年
《无题》
2006年
《幽兰》
/
《小麻雀》
/
《人淡如菊》
数据来源
杂志封面 杂志封面
年份
期数
杂志
1984年
第23期
《新观察》封面
1984年
第9期
《电视月刊》
-
1984年
第9期
《中国广播电视》
1984年
第10期
《大众电视》
1985年
第2期
《我的大学》
-
1985年
总第95期
《新春画报》
1986年
第9期
《电视连环画》
-
1987年
第4期
《人民画报》
1987年
第3期
《上海电视》
1987年
第2期
《中国广播影视》
社会活动 时间
具体活动
活动内容
2007年5月16日
陈晓旭慈善基金会,遵照陈晓旭遗愿创立
基金会的基金将全部用于教育和医疗等公益事业,资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生和无力医治疾患的困难群众
荣誉奖项 中国广告风云榜 · 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2004年《世界经理人》周刊社 · 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2005年数据来源
人物评价 陈晓旭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表演,体现了原著《红楼梦》对于林黛玉的描述:“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陈晓旭把林黛玉演绎得凄凄惨惨切切,她饰演的林黛玉成为了经典形象(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