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英文名:Forever Enthralled)是由陈凯歌执导,严歌苓、陈国富、张家鲁为编剧,黎明、章子怡、孙红雷、王学圻、余少群等主演的中国剧情电影。影片以中国京剧演员梅兰芳和中国戏曲理论家齐如山等为原型,讲述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余少群、黎明 饰)传奇的一生。

《梅兰芳》于2008年12月5日在中国内地首映,12月19日在中国台湾上映,2009年1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2月10日入选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影片。《梅兰芳》斩获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人演员,荣获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梅兰芳》获得中国内地票房1650.7万美元,中国台湾票房53.3万美元,中国香港票房34.3万美元,共计全球票房1777.3万美元,票房统计截止日期2022年12月2日。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梅兰芳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影片亮点、获奖记录、制片与发行、上映信息、评价与反响、网站评分等介绍

中文名

梅兰芳

英文名

Forever Enthralled(美国)

别名

梅蘭芳(中国台湾)

语言

普通话

影片片长

147分钟

获得奖项

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

导演

陈凯歌

主演

黎明

编剧

严歌苓

监制

韩晓黎

摄影

赵晓时

剪辑

周影

配乐

赵季平

制片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发行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等

上映时间

2008年12月05日(中国内地)

影片剧情

梅兰芳出生伶人世家,少年学戏。在梅兰芳(于小彤 饰)年少时,家中一位大伯因为家中出殡,在太后寿宴上表演时没有穿红衣,被罚带上了纸枷锁。于是大伯写信告诫梅兰芳,伶人再红也会被人瞧不起,想让梅兰芳离开梨园,但是梅兰芳并没有放弃。

转眼十年过去,到了民国时期,梅兰芳(余少群 饰)已经成了当红的角儿。一天,梨园会馆来了个留洋归来的司法局长邱如白(孙红雷 饰),他一直致力于革新戏曲,他的观点遭到梅兰芳师傅十三燕(王学圻 饰)等人的嘲讽,但梅兰芳却很感兴趣,请他来为自己说戏。邱如白观看了一次梅兰芳的表演后,就深深迷上了梅兰芳的戏,每场都会去看,他看完梅兰芳和十三燕合作的《汾河湾》后,写信给了梅兰芳一些改戏的意见,但是遭到了十三燕的反对。第二天,二人再次出演这场戏时,梅兰芳擅作主张,给自己的戏做了些许改变,虽然收获了观众的掌声,但却惹恼了十三燕。

为此,梅兰芳与十三燕争执不下,二人决定比试三场,谁赢了就听谁的。为了帮助梅兰芳取得胜利,邱如白辞去了司法局的工作,全力支持梅兰芳的事业。第一场的比试梅兰芳输了,第二场梅兰芳不顾众人阻拦,上演了新式悲剧《一缕麻》,结果大获成功,第三场比试梅兰芳也凭借新戏《黛玉葬花》赢了。输了比试的十三燕告诫梅兰芳,以后梅兰芳要是名扬四海了,一定要提拔一下伶人的地位,随后不久便咽了气。

一晃多年过去,梅兰芳(黎明 饰)步入中年,他有了妻子福芝芳(陈红 饰)和孩子,他的事业也如日中天。梅兰芳接到美国人的邀请,可是他犹豫不定。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兰芳遇到了另一位京剧名伶孟小冬(章子怡 饰),经过几次交往后,孟小冬愈发了解梅兰芳的内心,同时梅兰芳也被孟小冬的性格所吸引,慢慢地二人产生了情愫。就在这个时候,福芝芳和邱如白接连前去劝说孟小冬不要纠缠梅兰芳,让他安心唱戏。邱如白还安排人在一场晚会上刺杀孟小冬,梅兰芳出言劝走了刺客,在那刺客离开时,失手打死了一个记者。不久后,孟小冬就离开了。1930年,梅兰芳一行人来到了美国纽约,邱如白告知了梅兰芳刺客是他安排的,就是为了逼走孟小冬,梅兰芳意识到他连他喜欢的人都留不住。不久后,梅兰芳走上了百老汇的舞台,他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梅兰芳第一次将中国京剧带到了美国。

1937年,中日战争打响,日军进攻北平,梅兰芳决定暂时告别京剧,举家前往上海。日本军方多次邀请梅兰芳演出,却屡遭拒绝。日军恼羞成怒地将梅兰芳带去司令部,但就算面对日本人的侮辱,甚至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梅兰芳始终坚持立场,拒绝演出。另一边,邱如白在茶馆看见别的角儿糟蹋梅兰芳的戏,指点不成,反而挨了一顿打。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他匿名向电台发出梅兰芳要复出的消息,梅兰芳听到消息后非常吃惊,而日本人收到消息后决定为梅兰芳办一场记者发布会。发布会当天,梅兰芳给自己打了伤寒针,好让自己声音嘶哑、无法唱戏,还留起了唱戏不该有的胡须,向参加发布会的记者们讲述了自己与十三燕的约定。

1945年,抗战胜利,梅兰芳再次唱起了戏,这一次他真正做到了和十三燕的约定,提高了伶人的地位。

演员与角色

梅兰芳梅兰芳少年:于小彤青年:余少群中年:黎明饰知名的京剧旦角,福芝芳的丈夫,曾与孟小冬暗生情愫。在邱如白的支持下,他赢得了与十三燕的比试,随后改革了旧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将京剧带向美国发扬光大。在抗日战争时期,始终拒绝登台表演。梅兰芳孟小冬章子怡饰京剧名伶,与梅兰芳惺惺相惜,暗生情愫,但始终恪守本分,并没有作出越矩的事情。最终在福芝芳和邱如白的劝说下离开了梅兰芳。梅兰芳福芝芳陈红饰梅兰芳的原配妻子,始终维护梅兰芳,为了梅兰芳甘愿屈居幕后。在孟小冬出现后,察觉到她影响了梅兰芳事业,随即出面劝走了孟小冬。梅兰芳邱如白孙红雷饰梅兰芳忠实的拥护者和引导者,提点梅兰芳跨出了革新旧戏的第一步。为了捧梅兰芳,辞去了自己司法局的工作,劝走了影响梅兰芳一心唱戏的孟小冬,始终希望梅兰芳将京剧发扬光大。梅兰芳十三燕王学圻饰教梅兰芳唱戏的启蒙师傅,维护旧戏,反对革新。因为不满梅兰芳擅自在戏中作出改变,所以和梅兰芳相约比试三场,然而落败。在临终前,对梅兰芳提出提高伶人地位的希望。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在拍摄《梅兰芳》之前,陈凯歌导演和梅兰芳儿子梅葆玖先生,以及投资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主要领导进行了商谈,梅葆玖先生持支持意见,愿意与其详谈合作事宜。梅葆玖先生还主动将父亲梅兰芳先生生前的唱片、照片、录像等无偿提供给陈凯歌导演进行参照,只求陈凯歌导演能够拍出梅兰芳先生的人文情怀与艺术精神,真正在影片中体现出梅派之灵魂所在。

剧中的演员也为了拍好这部影片,专门学习了一段时间京剧。男主角黎明受梅兰芳弟子李玉芙的指导,每天练习六七个小时,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掌握了走脚步、翻水袖、练身段、亮相、兰花指等多项技艺,闲暇时还会去看梅兰芳的舞台剧。扮演十三燕的王学圻从来没有接触过京剧,他特地拜京剧名家李舒先生为师学习京剧,每天练习跑圆步,一跑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个把钟头。除此之外,学唱腔、练身段等王学圻也都没落下。

拍摄场景

为了不与其他涉及上海20世纪30年代的戏取景相似,《梅兰芳》中所有涉及上海的戏份都没有在横店拍摄,而是去了上海进行实地拍摄。主要取景地在北京路、滇池路、思南路等路段。除此之外,梅兰芳赴美国演出的片段也是在上海拍摄的,影片中梅兰芳在美国进行表演的美国歌舞厅其实是在上海音乐厅取的景。

故宫方面考虑到《梅兰芳》具有向全世界传递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意义,于是同意了《梅兰芳》剧组进入皇极殿和故宫西南角的未开放区域进行拍摄,并出动了几十人在拍摄现场协调调度。

导演陈凯歌花费上亿资金,专门在怀柔中影基地建造了一个《梅兰芳》取景地。其中主要复刻了民国时期北京的建筑及街景,包括影片中孟小冬居住的四合院、一座高达42米、面阔七间的门楼,以及由同仁堂药店、瑞蚨祥布店、张小泉剪刀等商铺组成的商业一条街。

拍摄花絮

在剧组开拍前,黎明天天紧张地数日子,陈凯歌直言,要是拍出来效果不好,责任都由他来承担,让黎明放宽心按他导的演。

刚开始拍摄时,王学圻并不知道陈凯歌导演想要他演出什么感觉,一场戏来回拍36次才通过。影片中所有唱戏的戏份没有一处用了替身,都是王学圻亲身上场演的。

在故宫的拍摄中,剧组等了两个多月才等到拍摄需要的蓝天,剧组每天联系气象部门预测,拿到气象部门出具的精确数据后才能定下拍摄日期。拍摄当天,现场禁止抽烟,禁止乱扔垃圾,禁止触摸或破坏文物等规矩,还专门安排了负责检查的人员。

在故宫拍摄了一段梅兰芳大伯被鞭子抽打的戏,他早上五点开始拍摄,被鞭子抽了整整五个小时,最后仅仅在影片中展现出3分钟的时长。

在拍摄梅兰芳妻子福芝芳拜访孟小冬的戏份时,光一句“门开着呢”的台词,章子怡就试了十几次,但导演陈凯歌仍然觉得不满意,再三要求章子怡演得再酸一点,并要求陈红和章子怡演出相互争风吃醋的同时,还要保持大家闺秀的风度。

影片亮点

主题与人物

《梅兰芳》将梅兰芳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段落进行叙述,分别展现了“死别”“生离”“聚散”这三个重要片段重点描绘了梅兰芳的内心世界,展现出追求自由的主题。在影片的第一篇章,主要讲述了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改革,体现了对艺术自由的追求——梅家三代谨慎地唱戏,却换来一辈子“纸枷锁”;十三燕自称不守旧,却屈从于外界对伶人的偏见,但是梅兰芳挣脱了“纸枷锁”的压迫,也不被世俗偏见影响,他将传统京剧发展成新式的现代京剧,开启了京剧艺术的新纪元。第二和第三篇章则将重点转移到梅兰芳的人生追求上,在演绎梅兰芳的艺术人生的同时,传达出梅兰芳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在第二篇章中,梅兰芳与孟小冬暗生情愫,但最终孟小冬还是离开了梅兰芳,体现梅兰芳对爱情自由的向往而不得。第三篇章中,梅兰芳宁可伤害自己,也不愿为日军登台唱戏,体现了梅兰芳对个人民族情怀的追求,他保护了京剧的精髓,这象征了民族精神的永存。这两个篇章也从侧面表现了影片爱情和命运的小主题。

影片通过对梅兰芳的内心世界的呈现,不只从外在的“形似”入手刻画梅兰芳,更是力求内在的“神似”。影片从刻画梅兰芳内心想当一个平凡人的愿望入手,然后再将他塑造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进而再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陈凯歌导演找到了梅兰芳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缩影的平衡点,展现出梅兰芳的人物特征。

戏曲元素

《梅兰芳》中梅兰芳和孟小冬出演的《游龙戏凤》十分精彩,导演陈凯歌用了一分钟的“戏中戏”的情节,体现了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的惺惺相惜。身为男性的梅兰芳出演女角,而身为女性的孟小冬出演男角,演出一段真实的《游龙戏凤》,台上的二人眉目传情,造成一种是相与非相的错觉。戏曲的歌舞造型,加上戏台空间的设置,配以演员在舞台上的戏曲演绎,使得观众在观影的同时,还能产生在戏院看戏的感觉,从而造成观众拥有双重视觉的观影感受。

在梅兰芳与十三燕合作的传统剧目中,按照当时的戏曲传统,主角在演唱的时候,台上其他角色不能随意添加动作,但是梅兰芳认为他在戏中扮演的角色时隔十八年再次见到丈夫,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没有丝毫反应,于是他在下一次出演这场戏时,擅自加了一个身段,这突破了当时的传统戏曲演出。随后剧情中,梅兰芳因为戏剧的创新赢了与十三燕的比试;而到了美国,梅兰芳因为传统戏剧大获成功;在抗日时,又以罢演体现出爱国气节。影片通过戏剧不仅描绘了梅兰芳从一个革新的演员成长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一生,也解释了梅派戏剧从萌芽走向成熟的成功之路。

音乐

为了更好地展现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为艺术献身的一生,赵季平作出了将京剧元素与西方古典音乐相结合的大胆尝试,打牢了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实现了从中国到世界的转变。影片前半部分,为应和梅兰芳内心的忧郁和孤独,音乐以弦乐和木管乐为主,整体偏向于压抑的风格。例如,与梅兰芳比试失败的十三燕和剧场老板马三谈判时,运用了声音呜咽的萧的独奏,表达十三燕败给梅兰芳后内心的痛苦与失落。比试第二场结束后,梅郎来和十三燕商量不唱最后一场戏,此时的背景音乐低沉而压抑,为十三燕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影片中后期,随着梅兰芳在艺术事业上发展得如日中天,音乐由阴郁转向明亮、开阔,节奏更加多变,主奏乐器中也加入了铜管乐,使得音色更加丰富。

除了烘托气氛,影片中梅兰芳和邱如白的主题音乐共出现了8次,配合着两人从相识、相知、相伴、共苦、守护到走向世界、产生分歧与释然的各个阶段,贯穿了影片,应和了情节发展。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08年

第2届华鼎奖

中国年度最佳表现电影

《梅兰芳》

获奖

2009年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梅兰芳》

提名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配角

王学圻

获奖

最佳新人演员

余少群

获奖

最佳女配角

章子怡

提名

最佳造型设计

陈同勋

提名

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男配角

王学圻

获奖

最佳影片

《梅兰芳》

获奖

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柳青

提名

最佳导演

陈凯歌

提名

最佳音乐

赵季平

提名

最佳男配角

孙红雷

提名

最佳音效

王丹戎

提名

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亚洲电影

《梅兰芳》

提名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

最佳影片

《梅兰芳》

提名

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新人

余少群

获奖

最佳影片

《梅兰芳》

提名

最佳男配角

王学圻

提名

第12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

最佳新人演员

余少群

获奖

最佳电影男演员

孙红雷

获奖

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影片

《梅兰芳》

获奖

最佳新人

余少群

获奖

最佳男演员

王学圻

提名

最佳导演

陈凯歌

提名

第11届亚洲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男配角

王学圻

获奖

最佳女配角

章子怡

获奖

最佳新人演员

余少群

获奖

最佳影片

《梅兰芳》

提名

最佳导演

陈凯歌

提名

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男配角

王学圻

获奖

最佳新人演员

余少群

提名

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杰出女演员

章子怡

获奖

优秀新人演员

余少群

获奖

杰出技术成果

《梅兰芳》

获奖

优秀导演

陈凯歌

获奖

优秀影片

《梅兰芳》

获奖

第18届上海影评人协会奖

优秀影片

《梅兰芳》

获奖

2010年

第4届华鼎奖

电影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

提名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1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

2

英皇电影(国际)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3

中环国际娱乐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

4

CMC娱乐(中国香港)

发行公司

1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

2

英皇电影(国际)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3

阿斯米克王牌娱乐(Asmik Ace Entertainment)(日本)

4

东方天蝎(Scorpio East)(新加坡)

5

黄金村影业(Golden Village Pictures)(新加坡)

6

角川娱乐(Kadokawa Entertainment)(日本)

7

云雀电影发行(中国香港)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中国内地

2008年12月05曰

中国台湾

2008年12月19曰

中国香港

2009年01月01曰

德国

2009年02月10日

(柏林国际电影节)

新加坡

2009年02月19日

韩国

2009年04月09日

日本

2009年04月11日

泰国

2009年04月16日

巴西

2009年09月25日

(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

比利时

2009年10月08日

(根特国际电影节)

法国

2010年09月24日

(巴黎华语电影节)

日本

2010年11月06日

(丰桥慢城电影节)

票房信息

中国内地

1650.7万美元

中国台湾

53.3万美元

中国香港

34.3万美元

韩国

21.1万美元

全球票房:1777.3万美元

注:票房截止日期2022年12月2日。此处只显示票房较高的国家,部分票房金额过低不予赘述。

评价与反响

评价

《梅兰芳》总体评价良好,不少影视专家、学者、影评人等都对影片作出了好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非常喜欢这部影片,他认为影片具有明显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表现,不仅展示了梅兰芳的成长历史和精神史,还体现了文化内涵。从影片结构上来说,丁亚平认为影片中梅兰芳的三个阶段都演绎得很好看。从影片寄托的人文情怀上来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陈凯歌在生命状态上和梅兰芳有点像,他评价:“梅兰芳有别扭的一面,陈凯歌也有别扭的一面,二者结合后,电影充分发挥出了这别扭的一面,寄托了一种别扭的文人情怀在影片里。影片将把高雅趣味和大众的观赏趣味的契合得很好,世俗的趣味也有,对明星和商业元素的运用也有,故事情节上的微妙性也做得很好。”《电影艺术》主编吴冠平则对影片的制作技术和内容作出了好评:“《梅兰芳》毫无疑问达到了中国电影制作的高水准。除制作之外,从内容部分来看,《梅兰芳》也是一部艺术感极佳的电影。”

但同时,丁亚平所长和吴冠平主编都认为影片的最后一个阶段不如前两个阶段精彩,有一些不尽如人意。影评人表江也评价道:“《梅兰芳》的前一个小时简直让人惊叹,按照这个水准发展下去,《梅兰芳》将成为一部奇作。但是影片后半部分对梅兰芳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描绘得不够充分,展现出的更多的是后人希望在银幕上展现的梅兰芳。”

反响

梅兰芳上映于2008年12月5日,由于是提前5天上映,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大影院纷纷匆忙调整档期,影院排片十分密集,首映周票房超过4200万,观众反应良好。当时中国国内的影片少有与《梅兰芳》类似的人物传记电影,《梅兰芳》的上映打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丰富了国产影片的类型。

网站评分

豆瓣网

豆瓣评分:6.9分

好于72%传记片,好于76%剧情片

115619人评价

猫眼网

猫眼口碑:8.0分

372人评分

时光网

评分:7.0分

1.4万人评分

烂番茄网

AUDIENCE SCORE:62%

500+人评分

IMDb网

评分:6.7分

1576人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