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中国广东省下辖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南濒南海,北靠潭江。台山市辖16个镇、1个街道,总面积3286平方千米,其中海岛面积251.1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台山市常住人口89.8万人。

台山市地貌类型多样,有丘陵、山地、平原、海岸、岛屿。境内河流分属珠江、 粤西沿海诸小河两大水系。地处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气候温和。台山旧称“新宁”,原属新会县一隅。新会县在战国时为百越地, 秦汉时为南海郡地。民国3年(1914年),新宁县改称台山县。1992年,设立台山市,由江门市代管。

台山市具有较发达的农业、水产养殖业、能源工业和制造业。台山市是珠三角著名的“鱼米之乡,是“中国电能源产业基地”和南方唯一直购电试点地区,还是国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了富华重工、海亮铜业等行业龙头,特一药业、迪生力和绿岛风三家本土上市公司,以及松田电工、科信特等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2022年,台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6.5亿元,位居江门市第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9:39.5:38.6。

台山是著名的“排球之乡”“广东音乐之乡”“,有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山广东音乐、浮石飘色、台山九人排球;著名的华侨历史景点陈宜禧故居、海口埠;重要文物古迹台山县政府大楼、县立中学;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海侨东南亚风情舞、台山民歌。截至2023年7月,台山市拥有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8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有国家级农业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考古遗址公园等多个景点。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台山市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人口、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台山市

英文名

Taishan City

别名

新宁

面积

3286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地理位置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

地理坐标

北纬21°34'~22°27',东经112°18'~113°03'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广东省

所属市

江门市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16个镇、1个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440781

人口

89.8万人(2022年)

方言

台山话

民族

壮族、瑶族、土家族、苗族等

GDP

516.5亿元(2022年)

人均GDP

5.73万元(2022年)

著名景点

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川岛旅游度假区、康桥温泉

邮政编码

529200

政府驻地

台山市中山路23号

电话区号

0750

火车站

台山站

港口

台山港区和广海湾港区

名称

台山旧称“新宁”,原属新会县一隅,1499年,划新会县百峰山以西设县,因是新设置的县,又是从新会县撤设,故取“新”字;当时,台山地处偏僻,山高林密,海岛繁多,匪患不断,剿不胜剿,为求一方安宁,又取“宁”字,组成县名,曰新宁县。1914年,因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均有“新宁县”,为避混淆,以台城北面的三台山为名,改名为台山县。1992年4月,台山撤县设市,为台山市。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台山原属新会县地。新会县在战国时为百越地,秦汉时为南海郡地。

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在今新会县司前镇河村一带置平夷县,属交州南海郡,是今新会县地置县的开始。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平夷为新夷县,属广州南海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设新会郡,辖盘允、新夷、封平、初宾、义宁、始康6县。

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割南海、新会、新宁三郡界上新民,立宋安(后改宋元)、新熙、永昌、始成、招集5县入新会郡。

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年),以盆允、新夷2县界归化民立封乐县。同年,新会郡共辖宋元、新熙、永昌、始成、招集、盆允、新夷、封平、封乐、初宾、义宁、始康12县。齐、梁、陈3朝沿旧不变。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十年(590年),撤新会郡,置封州。把新夷、初宾二县并入义宁县,始康县并入封平县,原盆允、永昌、宋元、新熙、始成、招集6县合并为新会县,属封州。十一年,封州改名允州,十三年允州改名冈州。新会由郡名改为县名自此始。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撤冈州,把封乐县并入新会县,封平县并入义宁县,俱属南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冈州,辖新会、封平、封乐、义宁4县。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撤冈州,同年复置冈州,新会县属冈州,州治今新会城。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冈州为义宁郡。

唐乾元元年(758年),复冈州,辖新会、义宁二县。

唐贞元末年(805年),撤冈州,新会、义宁二县属广州。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义宁县并入新会县,属广州。县境含今新会、台山、斗门3县、江门市城区、郊区全境和今珠海市、中山、顺德、开平、鹤山、恩平5县部分县境。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复置义宁县,与新会同属广州。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划新会县东南濒海地区的黄梁都、乾务、古镇以及东莞、番禺、南海部分县地置香山县(今中山县)。

祥兴元年(1278年),广州府改为翔龙府,属翔龙府。

元属广州路新会县。

明清时期

明景泰三年(1452年),划新会县东北地区的白藤堡与南海县的大良堡等地置顺德县。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划新会县西部地区的常德乡得行都与新兴、阳江两县部分县地置恩平县。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析60里以置县,称“新宁县”(今台山市),隶属广州府。

清朝末期,撤州立府。新宁属广州府。县下设都。新宁建立六个都:平康、德行、文章称上三都,亦称上新宁。潮居、矬洞、海宴称下三都,亦称下新宁。

清同治六年(1867年),土客分治,成立赤溪厅,直属广东布政司。

光绪年间,定广海为新宁分县。县的正堂没在县城,左堂设在广海,右堂设在赤溪。当时,都以下设堡,只设堡长一人。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赤溪厅改为赤溪县,隶属粤海道。

民国3年(1914年),新宁县改称台山县。

民国9年(1920年),台山县、赤溪县隶属广东省政府。

民国21年(1932年)6月,先后属第一区、第十区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2年5月,台山、赤溪两县隶属粤中专区。

1952年5月,改属粤西专区。同年6月,新昌、荻海两埠及其郊区划归开平县。

1953年4月,赤溪撤县为区,归并台山县。

1954年,全县设置20个区和1个区级镇,辖268个小乡。1955年,第十五区允泊乡划归阳江县。

1956年3月,台山县隶属佛山专区;1959年2月,隶属江门专区;1961年4月,隶属肇庆专区;1963年6月,隶属佛山专区;1983年5月,由江门市管辖。

1983年8月,改制设区,全县设置2个镇,23个区,辖437个乡(镇)和8个管理区。

1986年12月,撤区建镇,全县设置24个镇,下辖451个村民委员会、22个居民委员会、14个管理区。

1992年4月17日,撤销台山县,设立台山市,由江门市代管。

2000年末,下辖台城、附城、水步、大江、公益、三八、白沙、三合、四九、冲菱、斗山、都斛、赤溪、田头、端芬、广海、南湾、沙栏、海宴、海侨、汶村、北陡、隆文、那扶、深井、上川、下川、横山共28个镇,471个村民委员会和31个居民委员会。

地理

位置境域

台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处北纬21°34'~22°27',东经112°18'~113°03'之间。南濒南海,北靠潭江,东北与新会区接壤,西北与开平市相连,西南部与恩平、阳江两市毗邻,东南面的大襟岛与珠海市相望。境内南北相距91.35千米,东西相距73.5千米。总面积3286平方千米,其中海岛面积251.12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293.3千米,占广东省海岸线的1/11;岛岸线长355.9千米,占广东省岛岸线的1/7。

台山市

气候

台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不酷热,冬季不严寒,气候温和,四季宜种。年平均气温22.1℃,7月最热,平均气温28.3℃;1月最冷,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日照时数1813小时,无霜期达363天。台山地处沿海,每年7~9月,易受台风、热带风暴侵袭,并带来充沛雨水,年平均雨量1995.6毫米,雨量多集中在4~9月,易成夏涝春旱。境内年平均相对湿度80%。9月至次年3月,境内多吹东北偏北风;4~8月,多吹偏南风。

地质

台山市境内出露地层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下古生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白垩系及新生界下第三系、第四系。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大片出露。山岭多由花岗岩构成,丘陵台地主要由侏罗纪及下第三纪的砂砾岩、砂岩、页岩、灰岩等组成。河谷平原及珠江三角洲西缘分布着第四纪河流冲积层和海相沉积层。本区断裂构造发育,方向组合多,前期断裂往往被后期构造多次重叠、交错和破坏及岩浆活动影响,断裂构造方向主要有北东向主千断裂金鸡大断裂、赤溪断裂和北西向三合断裂。境内地壳发展经历了地槽、地台和大陆边缘活动带三大发展阶段,分别代表活动、稳定和重新活动三种大地构造背景。

地形地貌

台山市地貌类型多样,有丘陵、山地、平原、海岸、岛屿。地势中部较高,东部北峰山脉主峰狮子山海拔986米,为境内最高峰。从狮子山向西南经三合镇横塘圩至马山为隆起轴,把境内陆地地形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丘陵、台地零星分布,北峰山脉以西(境内中部和北部)除潭江中游南岸一带是河流冲积平原外,均为丘陵。北峰山、铜鼓山、大隆洞山之间的三角地带及大隆洞山以南是海积平原,南部海上为川岛岛屿区。全市山地丘陵占60.5%,平原占39.5%。山地主要分布在境内北部北峰山、东南部铜鼓山、西南部大隆洞山和紫罗山。丘陵分布在境内北部台城、附城、三八、白沙、三合、大江、水步、四九以及中部端芬、斗山、都斛一带。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潭江中游南岸、台城河下游,呈块状分布,面积49.9平方千米。海积平原分布在境内南部,面积179.6平方千米。

台山大陆海岸线曲折,呈西南一东北走向。沿海岸线分布有大小海湾35个,其中最大海湾有镇海湾(100平方千米)、广海湾(236平方千米)、赤溪湾(6平方千米)。湾内滩涂广阔,主要分布在广海湾、镇海湾、崖门水道西侧,共有157平方千米。 岛屿分布在珠江口西南侧。全市有大小岛屿(礁)265个,其中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95个。较大的岛屿有上川岛、下川岛等。这些岛屿均作东北至西南方向排列,断续相连,并大致与大陆岸线平行。除下川岛、上川岛、大襟岛、漭洲、乌猪洲、围夹岛海拔较高外,其余岛屿均在海拔200米以下,主要是花岗岩组成的丘陵地形。

土壤

台山市土壤划分为水稻土、黄壤、红壤、赤红壤和滨海盐渍沼泽土5个土类,9个亚类,27个土属,46个土种。水稻土面积82.31万亩,占台山市耕地面积83.30%,其中丘陵、台地水稻土和滨海围田水稻土各占50%。黄壤面积2000亩,占山地丘陵总面积0.07%,分布在古兜山海拔800米以上山地上。红壤面积5.5万亩,占山地丘陵面积1.97%,主要分布在古兜山、紫罗山、铜鼓山、大隆洞山上600~800米高度的地方。赤红壤面积274.8万亩,占山地旱地面积92.99%,分布在6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台地,及村前、后高岗处。滨海盐渍沼泽土面积15万亩,占山地丘陵面积5.38%,分布于都斛至北陡的滨海地带。

水文水利

水文

台山市境内河流分属两流域,北部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流归潭江,属珠江流域水系河流;南部和西南部河流从北向南流入南海,属粤西沿海诸小河水系河流。全市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条,主河道总长334.4千米。其中属珠江水系河流有潭江、新昌河、五十河、三合河、公益河、白沙河6条,属粤西沿海诸小河水系河流有大隆洞河、斗山河、那扶河、深井河4条。集雨面积小于100平方千米,河长小于15千米,直接流入南海的河流共7条,其中东南部有赤溪涌、曹冲、大马河,西南部有海宴河、汶村河和北陡镇那琴河等。

潭江是珠江流域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6026平方千米,主河道长248千米,主流源于阳江市的牛围岭,流经台山市北端。大隆洞河流域面积709平方千米,其中台山市占678.7平方千米,主河道长60千米,大隆洞河发源于大隆洞山系的婆髻山,向北流经墩寨,折向东经海口埠,与支流端芬水相汇,至三合海汇合斗山、镇口两支流,从烽火角水闸流入南海。那扶河流域面积684平方千米,其中台山市占569.1平方千米,主河道长52千米,发源于开平市鱼潭山,流经那扶镇的洪坎、泗门、那扶圩,在横山圩附近注人南海。

水利

截至2019年,台山市有水电站45座,装机总容量30090千瓦,全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200座水库,总库容8.90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58亿立方米。年末蓄水总量37795万立方米。其中大隆洞水库是位于台山市的大型水库,库容2.69亿立方米,坝高100米以下。

台山市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台山市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22种,累计发现矿产地65处。其中达大、中型规模的9 处,以地热、非金属矿为主。优势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高岭土、砖瓦用页岩、地热、石英质玉(台山玉)等。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铅、锌、钨、锡、银等。非金属矿主要有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砖瓦用页岩、陶瓷土、玻璃用砂、高岭土等。其中建筑用花岗岩矿产地1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645.92万立方米;饰面用花岗岩2处,资源储量超过10.4万立方米;陶瓷土主要分布在台山三合镇等地,查明资源储量186.1万吨;玻璃用砂矿产地2处,主要分布在广海、川岛等镇,其中以台山甫草玻璃砂矿质量较好,二氧化硅含量大于 98%,可选性性能良好,可用于工业技术玻璃;高岭土矿产地1处,累计查明储量1650.4万吨。石英质玉(台山玉)是台山市独有特色矿种,具有较高的工艺特性和观赏收藏价值。台山市地热水丰富,已查明有三合温泉、白沙朗南温泉、都斛东洲温泉和莘村温泉、汶村神灶温泉。全市地质D级储量6069.80立方米/天,年总流量264.75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0年11月底,台山市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约为14.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约为6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约为44.71%。市境内山地丘陵植被主要有黄草、芒箕、鹤鸪草、岗松、桃金娘等,覆盖度中等偏疏,呈现山顶植被疏、半山以下植被茂的状态。台山市人工造林树种以杉、竹为主。其中台城、大江、水步等镇以马尾松、竹为主,深井、端芬、那扶等镇以杉、松树为主,赤溪、北陡、上川等镇以杂树、灌木为主。

水资源

台山市台风多,降雨充沛,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以河川径流量为主。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60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3%。其中台北片11.50亿立方米、东南片13.60亿立方米、西南片13.40亿立方米、川岛片3.1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389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资源量高2289立方米。地下水主要为河川基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7.66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台山市土地总面积328780公顷,其中耕地56814.99公顷,园地10636.53公顷,林地163961.23公顷,草地2430.4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356.5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277.4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5685.97公顷,其他土地5616.86公顷。此外,归属园地、草地、林地等地类中共有15103.22公顷土地,按规定可以调整为耕地。

海洋资源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南临南海,向南距国际主航道12海里,是海洋大市。台山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约2716.9平方千米,沿海海岸线长约306.1千米,包括人工岸线、生物岸线、基岩岸线、砂质岸线和河口岸线五种类型。岛岸线长约391.1千米,大小海岛348个。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126个,海岛总面积约248平方千米。上川岛面积137.16平方千米,为全省第二大岛;下川岛面积81.07平方千米,为全省第六大岛。海(港)湾119个,三大渔港分别为沙堤渔港、横山渔港和广海渔港,还有上川乌猪岛、下川王府洲万吨级以上的优良港池。大襟岛周围海域是广东省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台山市

台山市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主要经济鱼、虾、蟹、贝类达100多种。海水养殖资源丰富,20米等深浅海面积2100平方千米,滩涂面积130平方千米。有滨海砂矿资源、旅游资源和潮汐能、波浪能、风能等海洋再生资源。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台山市境内野生动物有兽类100余种、鸟类300多种、蛇类100多种、昆虫类2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计有2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蟒蛇、巨蜥(五爪金龙)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猕猴、穿山甲、水獭、小爪水獭、小灵猫、大灵猫、赤腹鹰、鸳鸯、苍鹰、黑翅鸢、游隼、红隼、绿背金鸠等共26种。

台山市

植物

台山原始次生林天然植被主要有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灌丛与草坡。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以茜草科、藤黄科、山龙眼科、榆科(白颜树属)、樟科等热带、泛热带等科为建群种。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乡土树种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山竹子科、大戟科、豆科、冬青科、桑科为主。

台山市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较多,而且表现较强的特有性。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厚叶木莲、绣球茜、四药门花、华南锥、樟、苦梓、格木等8种,珍稀濒危植物有穗花杉、白桂木、吊皮锥等。主要分布于古兜山和上川岛,绣球茜、四药门花是中国特有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台山市

自然保护区

  • 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

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小鸟天堂”)位于台山市新会区,总面积274.62公顷,湿地率84.80%,具有典型的河口水域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小鸟天堂所在流域属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径,数量众多的候鸟在此聚居,是华南地区鸟类重要的栖息场所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处独木成林的天然赏鸟胜地。小鸟天堂现有维管植物110科277属359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分别是银杏、水松、水杉;野生脊椎动物33目75科208种,鸟类主要有15目35科10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其中夜鹭、灰鹭、小白鹭最为常见。

台山市

  • 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西部沿海区域,规划总面积549.2公顷,湿地率为93.8%。红树林主要分布在镇海湾、广海湾和银湖湾,其中台山市544.8公顷、恩平市205.6公顷、新会区148.5公顷,以桐花树、秋茄和海漆群落为主。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价值突出,其中野生维管植物56科99属109种,野生脊椎动物207种37目95科162属,具有极高的红树林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台山市

自然灾害

台山市地处南海之滨,境内时有台风、暴雨、干旱、冰雹、霜冻、春寒、寒露风等自然灾害。

台山地处沿海,是台风、热带风暴侵袭与登陆的地区。1999年9月16日,台山受到第10号强热带风暴影响,并出现大暴雨。全市受灾农作物25.5万亩,崩塌排洪渠32处593米,损坏水陂、水闸21座,损失土方3.01万立方米、石方3146立方米、砼方691立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1.93万元。

春夏秋偶有旱灾。1990年,台山市夏秋连旱。台山市山塘水库总蓄水量只是正常年份的50%以下。至9月上旬,台山市受旱水稻面积40.5万亩,占晚稻面积的60%,其中严重受旱的占13.8万亩,死苗3199.5亩;经济作物受旱面积16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7月,台山市现辖16个镇、1个街道。市政府驻台山市中山路23号。

名称

区划代码

下辖镇(街道)数目

下辖政区详情

台山市

440781

16个镇

大江镇、水步镇、四九镇、白沙镇、三合镇、冲萎镇、头山镇、都斛镇、赤溪镇、端芬镇、广海镇、海宴镇、汶村镇、深井镇、北陡镇、川岛镇

1个街道

台城街道

资料引用

人口

人口总量

2022年末,台山市常住人口89.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6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49%。全市人口出生率6.11‰,死亡率9.70‰,自然增长率下降3.59‰。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 51.11%; 女性人口占48.8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 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4.56。0~14岁人口占 14.49%;15~59 岁人口占 62.44%;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23.07%,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16.48%。

民族

台山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 32 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土家族、苗族等。台山市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 1.21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1.01%。

语言

台山话属于粤语系统中的四邑方言境内分台北腔 (台城街道和大江、水步、四九、白沙、三合、端芬等6个镇)、西南腔 (广海、海宴汶村、深井、北陡 5 个镇和海宴华侨农场)、东南腔(冲婆、斗山、都斛3个镇)、川岛腔(川岛镇) 和客家话(赤溪镇)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语音区,分别是台城、四九、大江等地组成的台北片区;冲蒌、斗山、都斛等地组成的东南片区;以及海宴、汶村、深井、北陡等地组成的西南片区。各方言区之间声调不尽相同,但词义基本不变。

宗教信仰

台山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四大宗教,其中天主教、基督教由国外传入。传入台山市最早的是佛教 (1165年),其次是天主教 (1551年),道教和基督教(新教)分别在清朝乾隆、光绪年间传入台山。至2019年末,全市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固定处所)25 个,其中佛教寺庙 (固定处所) 4个,道教道观1个,天主教教堂点 5 个,基督教(新教)堂点 15 个。有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会、基督教(新教)协会、基督教(新教)青年会 4 个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22人,其中佛教僧人4人,天主教修女2人基督教牧师及传道16人:信教群众4万多人,其中佛教徒2.8万人、道教徒8000多人、天主教徒3000多人、基督教徒2000多人。四个佛教寺庙分别为台山市古兜山北峰寺、台山市广海灵湖寺、台山市石花山西严寺、台山市水步白象寺。道教教观为台山市斗山浮石北极殿。

政治

领导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台山市委员会

书记

李惠文

台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彭大荣

台山市人民政府

市长

郑劲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台山市委员会

主席

陈瑞琪

资料引用,数据截至2023年7月

经济

综述

台山市具有着较为发达的农业、水产养殖业、能源工业和制造业。台山市是农业大市,是珠三角著名的“鱼米之乡;台山是能源大市,是“中国电能源产业基地”和南方唯一直购电试点地区;台山市是旅游大市,是国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内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培育了富华重工、海亮铜业等行业龙头,特一药业、迪生力和绿岛风三家本土上市公司,以及松田电工、科信特等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2022年,台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6.5亿元,位居江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3.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9.29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1.9:39.5:38.6。

第一产业

台山是农业大市,是珠三角著名的“鱼米之乡”,海域面积4778平方千米,海(岛)岸线长698千米,可供水产养殖的浅海多达21万公顷。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拥有“广东第一田”都斛省级万亩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片,有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鳗鱼养殖出口基地。特色农产品主要有大米、鳗鱼、青蟹、蚝、芦荟、富贵竹、白云茶、黑皮冬瓜、广海咸鱼等等,“台山鳗鱼”“台山蚝”“台山青蟹”“台山大米”获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台山大米”“台山鳗鱼”“台山蚝”“台山麻黄鸡”获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2年,台山市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2.1万亩,以水稻、薯类为主,其中水稻全年播种面积104.5万亩,亩产371公斤,产量38.76万吨。优质稻良种覆盖率达99.8%。畜牧业肉类总产量7.15万吨,产值21.68亿元。水产养殖面积达2.87万公顷,产量42.2万吨,产值多达140.66亿元。

第二产业

台山是能源大市,是“中国电能源产业基地”和南方唯一直购电试点地区,有规划装机容量6台百万千瓦的台山核电和装机容量512万千瓦的国能台电。台山市有着较为发达的制造业,以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为支柱产业,逐步推动省级大型产业集聚区台山片区成型。其中工业新城片区规划面积138平方千米,是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近年来,台山市通过创建省级高新区,推动汽车零部件、金属新材料、农机智慧化3大专业产业园成型见效,协同周边7个镇(街)打造总面积450平方千米产城融合的现代新城。目前,累计引进项目166个、总投资达607.45亿元,培育了富华重工、海亮铜业等行业龙头,特一药业、迪生力和绿岛风三家本土上市公司,以及松田电工、科信特等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2022年,台山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9.06亿元、销售产值693.42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5.1%。全市年产值超10亿元工业企业12家,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88家。

第三产业

台山市是旅游大市,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内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连续十届被评为“广东省县(市)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台山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山湖泉海林、湾侨石岛楼”十大旅游资源,以及“滨海风光、温泉养生、田园牧歌、华侨文化、海丝史迹、红色经典、台山排球、影视基地”八大文旅品牌。截止2022年,主要的旅游景区(景点)有45个,包括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8个,川山群岛旅游景区、那琴半岛、五丰村、康桥温泉、梅家大院等景区(景点)远近闻名。2022年,全年旅游总收入21.03亿元,接待游客239.13万人次。

2022年,台山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56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1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47.9%,物业管理增长8.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7.2%。

重要企业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位于台山市工业新城,占地面积约1500亩,员工近3300人,拥有12个大型生产车间,是亚洲目前最大的半挂车专用零部件生产商和经营商,车轴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产品主要包括半挂车轴总成、升降支腿总成、拖头车鞍座、磨擦材料、工程车桥、驱动桥总成、卡车悬挂、空气悬挂、盘式制动器总成和半轴等挂车零部件。富华重工先后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荣誉。

台山市

广东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系台山市国际交通器材配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台山生产基地有员工300多人,占地325亩,生产厂房面积达到10平方米,是一家集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生产直达海外销售市场直营批发连锁店的研发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模式、横跨中美、覆盖全球的铝合金汽车轮毂高端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全套汽车轮毂生产线设备,拥有熔炼、铸造、加工、涂装、电镀等多个大型厂房设施及全套先进设备,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泰国、巴西、墨西哥等地区设有子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北美洲、南美洲、亚洲等地区。

台山市

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医药研发、制药工业、医药商业为一体的现代制药企业,台山本部含工业新城共占地320亩,员工600多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下属企业分布于广东、海南、安徽等地区,其中子公司5个,孙公司3个。主要产品包括止咳宝片、蒲地蓝消炎片、感冒灵颗粒、阿咖酚散、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其中,特一牌止咳宝片入选岭南中药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被认定为广东省重点新产品,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咖酚散、蒲地蓝消炎片等被列入《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点用药监管目录》。

台山市

经济功能区

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片区

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片区是省级开发区,是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核心区,产业区规划范围215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126平方千米。目前,广海湾经济开发区重点规划发展东部滨海宜居、西部临港经济、南部能源发展、北部生态休闲四大板块,推动建设能源双碳、生物医药、电力装备、无人智能特色产业园。

台山市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台山市累计招聘教师近1400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0.33万人,在校学生0.86万人,毕业生0.2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0.48万人,在校学生1.49万人,毕业生0.49万人;初中招生0.88万人,在校学生2.51万人,毕业生0.77万人;小学招生0.83万人,在校学生5.35万人,毕业生0.87万人;幼儿园入园儿童0.80万人,在园幼儿2.6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2.6%,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8.6%,初中升学率99.0%,高中升学率77%。全市拥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台山一中、台山侨中,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中。

台山市

卫生健康

截至2023年7月,台山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80个,包括市直医院5所(三级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医院1所,二级妇幼保健院1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所,镇卫生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个(其中1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个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294个。民营医疗机构153个(含5个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民营医院4个和民营口腔医疗机构87个,备案中医诊所10个,医务室7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932张。

台山市部分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名称

机构类别

机构级别

台山市人民医院

综合医院

三级甲等

台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综合医院

二级甲等

台山市中医院

综合医院

二级甲等

台山市妇幼保健院

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参考资料

台山市人民医院作为台山市唯一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934年10月,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市的台山市市中心,是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康复、颐养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同类医院前列,是中国县级竞争力百强医院。医院设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15个,职能股室14个。在职员工1764人,其中高级职称248人,硕士研究生37人,博士生3人,在站博士后1人。市名医14人,市名中医2人。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数3744人。执业(助理)医师1500人,注册护士2291人。

台山市

科技事业

台山市是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之一。2022年,台山市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共计1.58亿元,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数3.1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2400人,中级职称9754人。技术合同成交额1.2亿元,技术交易额8226万元。全市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覆盖率62.6%, 富华重工等7家企业获评2022年江门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兵”和“创新小尖兵”。

2022年,台山市获得江门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5项。其中,省级项目2项,江门市级项目23项。全市专利授权1297件,其中发明专利53件,发明专利拥有量442件,PTC专利申请10件;全市新增注册商标967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8755件。绿岛风、心华制药两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富华重工被认定为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台山市拥有群众文化艺术馆1间,文化站17个。拥有公共图书馆1间,公共图书馆藏书量83万册,图书馆全年流通人数17万人次,图书外借9万册次,图书馆阅览室座席500个。拥有博物馆2个,博物馆文物藏品9392件。拥有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节目1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台山市文化馆位于台城环北大道93号,1950年成立。文化馆中心馆为园林式设计,占地面积1828平方米、建筑面积2964平方米。中心馆内设有办公室、展览厅、花鸟长廊、小剧场、音乐室等多种活动场室。中心馆侧有两幢副楼,占地面积373平方米、建筑面积1628平方米的台山伍曾伟志书画院,以及占地面积264平方米、建筑面积1111平方米的文化馆活动中心(文艺家之家),活动中心实用美观,现设为文化馆总馆,文化馆两副楼有多功能厅、舞蹈室、合唱室、展览厅、研讨室等。

台山市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7月,台山市体育人口50.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3.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2平方米。全市拥有体育社团55家。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超过200场次。全市有体育馆(室)、桌球室、排球场等2000多个。2022年,台山市有市级体育协会(俱乐部)35家,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7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32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09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02名。全市体育彩票年销售总额1.06亿元。在省级赛事中,获得2金、4银、4铜。

台山市是著名的“排球之乡”。1987年7月便成立了当时省内唯一的县级市单项运动学校——台山排球运动学校,是台山地区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校排球队先后取得全国赛冠军17次,省赛冠军67次;曾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级赛事并取得亚军,创造了排球发展史上一段少年排球的传奇,是“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台山新宁体育馆位于台城南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该馆分为主馆和副馆。主馆设固定座位4000个,活动座位2000个,可容纳6000名观众。具有一流灯光、音响、LED电子屏幕、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等;馆内设有贵宾厅、会议厅、接见厅、新闻发布厅、休息室、技术统计室、兴奋剂检测室、医务室等。可承办多种大型标准国际体育比赛项目,兼具备大型集会、演出、展览等功能。

台山市

环保事业

2022年,台山市林地面积1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1%。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44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7分贝,优于国家区域环境噪声2类区昼间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69.8分贝,符合国家4类区昼间标准。

社会保障

2022年,台山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2.53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0.1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9.60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6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66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参保人数19.0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6.0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9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4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6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52万人。年末领取养老金的离休、退休人数22.39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支出48.51亿元。

截至2022年,全市拥有福利院1间,福利院床位数269张,福利院收养孤儿14人;养老机构18间,入住敬老院人数1207人。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112人,其中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59人。全年发放低保救济金6441.17万元。年末特困供养人数4458人,落实特困供养经费8091.42万元。全年门诊和住院费用医疗救助支出3387.3万元,救助10.70万人次,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支出575.74万元,资助参保1.53万人。

交通

综述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湾区西部承东启西、珠三角辐射粤西的重要节点城市。台山围绕江门市“一主四副多极点”城市空间发展架构以及该市的“一核两台三区”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三纵三横三铁三港”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台山水陆水通方便,其中S32、S49、S274、S365、S273等众多公路贯穿境内。还有公益港、广海港、鱼塘港、川岛港等众多港口。截至2022年,台山市公路里程达3145.6千米,铁路里程达33千米,已筹划建设台山通用机场。

公路

截至2022年末,台山市公路通车里程3145.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61.1千米,一级公路157.0千米。公路密度95.7千米/百平方千米。高速公路通达里程183千米,新台高速、中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纵横贯通;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于2024年建成通车,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枢纽;国省道通达里程607千米,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117千米。

铁路

截至2022年,台山市铁路通车里程33千米,该市站台为台山站,设计2台5线,途经江湛铁路,乘坐高铁1小时可通达大湾区核心城市。

航运

台山港区和广海湾港区具备良好的建港条件,截至2022年末,台山有万吨级泊位2个,千吨级泊位11个,500吨级及以下泊位13个。台山市有公益港、广海港、鱼塘港、川岛港等众多港口。其中,公益港可停泊数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运船和豪华快速客轮,每天都有航班往返香港,鱼塘港可停泊万吨级货轮。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51万吨,增长近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61万吨。

台山市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7月,台山市实施公交一卡通和乘车优惠,277个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公交车纯电动化率100%;运行17条市际班线,实现与周边地区的快速衔接;开通校车专线、镇内公交、旅游专线等特色公交线路;完成新改建客运站7个、候车亭137个、特色驿站12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

人文

综述

台山是著名的“排球之乡”“广东音乐之乡”“飘色艺术之乡”,有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山广东音乐、浮石飘色、台山九人排球;著名的华侨历史景点陈宜禧故居、海口埠;重要文物古迹台山县政府大楼、县立中学;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海侨东南亚风情舞、台山民歌[,还有汶村五味鹅、台山黄鳝饭、广海咸鱼、台山大米等名吃名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7月,台山市共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

台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名称

文物类型

年代

批次

级别

台山县政府大楼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33年

第四批

省级

陈宜禧故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22年

第四批

省级

汀江圩华侨近代建筑群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第四批

省级

紫花岗摩崖石刻

石刻

第四批

省级

台山县立中学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第五批

省级

浮月洋楼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第五批

省级

翁家楼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第五批

省级

广海卫城城墙

古遗址

第八批

省级

大洲湾遗址

古遗址

第八批

省级

资料引用 注:表格仅列出部分台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台山县政府大楼

台山县政府大楼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台城街道东云社区中山路三巷6号,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坐北向南。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高四层,钟楼高三层,占地面积1108平方米。正面19级台阶突出中心入口位置。二至四层设有多个办公室和会议室,地面铺设彩釉砖,布局大致一样。高耸的穹顶钟楼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台山县政府大楼整体造型气势恢宏,美观大方,是台城标志性建筑之一。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台山市

台山县立中学

台山县立中学建于中华民国时期。教学楼坐东向西,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山”字形,由门楼、南院、北院三部分组成。门楼正面采用八根爱奥尔柱式和16级台阶突出入口,大楼正面采用仿石材构造的水刷石粉墙面,南北座两翼建有四角纪念亭。图书馆地上三层半,地下室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红墙绿瓦,重檐攒尖顶,在墙角、墙面、栏杆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吻”“莲花”图案,二楼檐口则用简化型斗拱装饰。两座建筑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2008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台山市

陈宜禧故居

陈宜禧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华侨,他曾主持修筑了中国最长的侨办铁路——新宁铁路,也是五邑华侨“实业救国”的杰出代表。陈宜禧出生于台山市斗山镇朗美村,其故居则位于美塘村,是陈宜禧晚年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故居建于1922年,由六座中西合璧的居所和一间图书馆组成,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台山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7月,台山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台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各级非遗传承人77名。

台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

文物类型

批次

级别

台山广东音乐

传统音乐

第一批

国家级

浮石飘色

民俗

第二批

国家级

海宴冬蓉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七批

省级

台山九人排球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第八批

省级

广海打龙船

民俗

第一批

市级

台山民歌

传统音乐

第三批

市级

台山中医推拿按摩

传统技艺

第六批

市级

深井柴火豆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九批

市级

台山宝塔腊味加工技艺

传统技艺

第九批

市级

黄氏传统锻刀技艺

传统技艺

第九批

市级

台山蚝油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九批

市级

资料引用 注:表格仅列出部分台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台山广东音乐

“八音班”(乐社)在台山,始于明末清初,遍及城乡,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孕育出广东音乐鼻祖丘鹤俦、中国音乐界掌门人李凌、高胡演奏艺术大师刘天一、国家一级演员曹秀琴、陈玲玉等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音乐、戏剧、曲艺名家。直至今天,台山市涌现100多个音乐曲艺社团,创作、演奏广东音乐成为台山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项目,台山人更把广东音乐推向数十个侨居国家和地区。1988年被命名为“广东音乐之乡”。2006年5月,“台山广东音乐”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台山市

台山九人排球

台山九人排球是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家乡人民联络感情的载体。台山九人排球还传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国体育外交与排球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成为最具岭南特色的侨乡文化品牌。台山九人排球和六人排球截然不同,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场地大,长22米,宽11米;人多,9人成三排,全攻全守;不换位,前排年轻人负责攻、拦,后排经验丰富老队员负责防守兼指挥;老少同场竞技,适合群众广泛参与。2021年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台山市

饮食

台山市农产品、海产品、美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主要有台山大米、台山鸡爪芋、台山黑豆、台山荔枝;海产品主要有台山蟹鱼、台山青蟹、台山蜓(牡蛎)、台山蝇。其中,台山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台山大米、台山青蟹、台山蝇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台山特色美食种类繁多可谓“镇镇有美食,道道是风味”,如台山黄饭、汶村五味鹅、川岛海鲜、海侨东南亚风味小吃牛骨汤、台山粽、艾炫、乌勤藤粒等。

台山黄鳝饭

台山黄鳝饭多数选用瓦煲煮饭。黄鳝灼熟后捞出,进行过冷河处理,然后手工撕肉、去骨、去内脏。将蒜蓉、姜丝爆香后,放入鳝肉翻炒,加调味料炒匀,盛出备用。待米饭即将煮熟时,把炒好的鳝肉平铺在米饭上,盖上盖子后小火焗几分钟即可。台山黄鳝饭制作技艺,已先后入选台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江门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台山市

汶村五味鹅

在台山汶村镇,五味鹅是逢年过节必备的食物,可谓“无鹅不成宴”。汶村五味鹅烹调煮法可以追溯到100年前,那时汶村每家每户都有饲养家鹅,汶村地区山青水秀,草肥田沃,家鹅都长得健硕肥壮,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宰鹅祈福还神,久而久之,宰鹅煮鹅流行起来。

台山市

碗头仔糍

钵仔糕在台山,更多人称之为滑糕仔、碗头仔糍,碗头仔糍诞生于食物匮乏年代的广东台山,是当地农妇为了给劳作的男士填肚子而创,那时候吃得饱是钵仔糕最重要的功能,是用于填肚子的米糕。

台山市

地方特产

广海咸鱼

广海咸鱼是台山广海的特产,“广海咸鱼”的腌制方法独特,历史久远。其方法是把白花、黄花等名贵鲜鱼插入生盐堆里腌制,鱼头向下,鱼尾向上。适时取出后,鱼身硬直、干爽,鱼肉结实、鲜明。

台山市

台山大米

台山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的特点,其出产的大米口感香甜,软滑不腻,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台山米粉更加口感鲜甜,是非常具有台山特色的特产。

台山市

铜鼓紫菜

台山人逢年过节或有喜庆,肴菜中多有紫菜一味。紫菜加瘦肉、虾米,滚以上汤,很是可口。紫菜,是台山著名的土特产之一。铜鼓紫菜大片而且厚身,嘴嚼起来,味鲜美又脆口。

台山市

台山茶叶

台山地理环境优越,种植茶有悠久历史,并且品质独特,其中以川岛镇仙岛野生茶、四九镇松头云雾红茶、九岗红茶、野化白云茶等较为出名。

台山市

习俗

浮石飘色

浮石飘色产生在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逢农历三月三“北帝诞”出游,形成一个阵容鼎盛多姿多彩的民间习俗节日。浮石飘色保持传统的艺术特色,既深受人们喜爱,也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曾多次应邀到外地和澳门展示表演,更赴澳参与盛大的庆回归文艺大巡游,名播中外。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全国“飘色之乡”。2008年6月被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台山市

广海打龙船

打龙船产生于台山广海镇,是中原氏族南迁带来的文化习俗,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全国各地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都在端午节开展划龙舟活动,而广海地区却是唱着龙船歌在陆地上“打龙船”。这就形成毗邻远近,唯有广海地区保留这种独特的岁时节令习俗。广海打龙船活动因社会变革而一度停顿,时至1992年由港澳广海同乡联谊会发起和资助,1993年端午节隆重举行“广海地区恢复龙船节活动大会”,11支龙船队参赛,两万多内外乡亲出席,影响深远。2007年4月,被列为首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台山市

艺术

海侨东南亚风情舞

海侨东南亚风情舞,流行于台山市海宴华侨农场。海宴华侨农场又称海侨镇,地处原海宴镇沿海的滩涂地带,20世纪50年代为安置从东南亚各国“排华”归来的难侨而设立。他们大多数在侨居国出生,人人能歌善舞,更熟悉、爱好东南亚各国的各种风情歌舞。每逢周末或农闲,他们总会亲朋汇聚,一起唱歌起舞,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每逢节庆,场部组织各单位、村落举行歌舞大赛,其中不少是东南亚风情舞,成为侨乡文化中颇具特色的文艺形式。2006年12月29日,海宴华侨农场被命名为“广东省民间艺术·歌舞之乡”。

台山市

台山民歌

台山民歌,是流行于台山的民间歌曲的简称。台山民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木鱼、卖鸡调、禾楼歌等。台山民歌源于民间,在代代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使之逐步完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努力,通过挖掘、整理,加上音乐伴奏,加强了表现能力,使之由原来单声唱发展为对唱、合唱、二重唱、小演唱、民歌舞和民歌剧将台山民歌由民间推向舞台,成为城乡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个艺术品种。一大批台山民歌作品,在地市、省、全国发表、录播、表演和获奖。通过收集整理,出版了《台山民间歌曲集》;录制了《台山民歌专辑》CD音碟。2011年6月被列入第3批江门级非遗项目。

台山市

海宴冬蓉制作技艺

海宴冬蓉百年前起源于台山市海宴镇,传承历史悠久,本土风味浓郁,百年来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技艺精湛考究,必须挑选自然生长约150天灰皮冬瓜为原料,经过手工刨皮、去囊去籽、刨丝、水煮、过冷河、压水和翻炒等多个步骤。即,将去皮去瓤的冬瓜刨成粗丝,用锅将其煮熟后放入冷水中“过冷河”;而过完“冷河”的冬瓜丝则倒入垫铺着麻布袋的盆中,再将冬瓜丝用麻布袋包住,然后用大块石头压住或人手挤压进行脱水。在翻炒的时候,传统技艺中用到大铜锅、柴火,连续翻炒4个小时。制作出来的冬蓉馅料呈一丝丝的透明状,甜而不腻,清甜软滑。

台山市

马氏中医推拿按摩

“马氏中医推拿按摩”起源于白沙镇马洞,具有简、便、廉、验、快的特点,针对颈肩腰腿疼痛软组织损伤、骨科、妇科、小儿科、内科等均可用手法去解决疾病问题。马氏后人至今保留了一批祖传治疗方案及药方、民间药方、秘方、偏方、各种手法及疗法,并在传承推拿按摩四大手法基础上独创“脊椎复位手法”及“合共复位手法”,从传统按揉、搓揉、捏拿、分挤、屈伸、捶打、拍打等一系列单一手法过渡复合手法。

台山市

风景名胜

综述

文旅资源丰富的台山受到影视剧组青睐由来已久,自1979年以来,在台山取景拍摄的影视剧和纪录片有60多部,如《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等。2023年继《狂飙》之后,台山又迎来多部影视剧开机、取景。截至2023年7月,台山市拥有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8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有国家级农业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考古遗址公园等多个景点。

台山市国家A级景区名录

名称

等级

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

国家AAAA级

康桥温泉

国家AAAA级

川岛旅游度假区

国家AAAA级

颐和温泉

国家AAA级

喜运来温泉

国家AAA级

露德玛芦荟庄园

国家AAA级

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

国家AAA级

五丰村东南亚风情旅游区

国家AAA级

资料引用 注:表格仅列出部分台山市国家A级景区

重要景点

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

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位于江门市台山北陡镇南部海湾,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集游览观光、健身娱乐、商务会议、培训活动、婚庆婚摄等多景观、多项目、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南海之滨的旅游度假乐园。这里被称为南中国海上石林。海岸线全长6000多米,拥有600多亩独特的自然奇石林,“五湾五山”之众多景点星罗棋布。在3000多米的环岛观光木栈道可以观赏官帽石、佛脚石、千年博弈、灵兔望月、镇海神狮等鬼斧神工的奇礁怪石。

台山市

川岛旅游度假区

台山川山群岛旅游度假区,由上川岛与下川岛组成的,两座岛屿位于碧波荡漾的南海之中,拥有20多处总长达三十多千米的优质海滨沙滩。上川岛,有“南海碧波出芙蓉”之称,有飞沙滩、金沙滩和银沙滩三个大的海滩,沙滩上有很多游乐项目,如沙滩摩托车,海上降落伞、水上摩托艇、香蕉船、潜水等。下川岛四周有王府洲等14个小岛,王府洲海滩十分纯净,长1600米,是旅游团选择最多的地方。

台山市

康桥温泉

台山康桥温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台山市白沙镇朗南铜锣地村。度假村温泉属弱碱性、软水含硫温泉。水质晶莹剔透、无异味,并且含有丰富的偏硅酸、氟、锂、锶等三十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度假村根据原地形度身定做,布局精巧细致、古朴典雅、功能齐全,包括:度假村酒店、酒店湖畔别墅区、VIP别墅区、综合服务区、水疗温泉区、度假果园农庄、水上乐园、烧烤场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

台山市

对外交流

城市名

缔结情况

巴西圣保罗州圣若泽多斯坎波斯市

2023年2月17日,台山市与巴西圣保罗州圣若泽多斯坎波斯市签署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

巴西安格拉多斯雷斯市

2022年8月5日,台山市与巴西安格拉多斯雷斯市签署合作备忘录

资料引用

著名人物

名称

简介

陈伟文

(1937年4月~)

广东省台山市都伏镇白石乡塘边村人。荣立集体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他所带领的部队2次受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被美国人称为常胜将军。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2019年4月21日,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大会上,陈伟文被表彰为突出贡献个人

黄翠芬

(1921~2011年)

广东省台山市人,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一级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原主任。中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50~60年代,研制成功四联创伤类毒素、高效甲、乙型肉毒类毒素和“354装置”,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成就

陈宜禧

(1844~1929年)

广东台山市斗山朗美村人,1889年组建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他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建新宁铁路,并于1906年成立新宁铁路公司

曹秀琴

(1962年~)

广东台山端芬镇人,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广东八和会馆主席,政协广东省第六、七、八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人大主席团成员,1985年获颁“劳动模范”勋章,1989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曾荣获广东省青年会演、广东省粤曲大奖赛、广东国际艺术节等奖项,并荣获中国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的光荣称号

重要荣誉

荣誉名称

颁发机构

颁发时间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国家水利部

2020年11月

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军区

2020年12月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

2021年7月

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

2022年6月

资料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