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艺术院校。1940年校名改成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鲁艺并入延安大学后称为“鲁迅文艺学院”。1946年鲁艺先后迁址至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和沈阳,曾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以美术部为基础组建成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建址于沈阳南湖。1958年正式更名鲁迅美术学院。
截止2023年3月,学校占地95.8万平方米,教职工人数为919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数为7478。学校共有两个校区,沈阳校区拥有16个教学单位,16个专业;大连校区共有7个教学单位,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全国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各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
历史沿革
延安鲁艺时期(1938-1945)
1938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创立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毛泽东还为学院书写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1940年校名改成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鲁艺并入延安大学后称为“鲁迅文艺学院”。校名虽经更改,但“鲁艺”简称一直未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延安鲁艺的师生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离开延安去往东北,参加东北根据地的建设和东北解放战争。

东北鲁艺时期(1945-1958)
1945年9月,由舒群、沙蒙、田方、刘炽、公木、朱丹等44人组成的第一支鲁艺东北文工团从延安出发,成为鲁艺最先进入东北解放区的一支文艺队伍。11月2日该队伍抵达沈阳,随即在辽宁开展文艺宣传,次年北上黑龙江。同年11月间,党中央决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迁离延安,向东北挺进,开展工作,继续办学。

队伍行至河北怀来县时,因战场形势发生突变,去路受阻,党中央指示迁校队伍折返张家口待命,与华北联大汇合。鲁艺迁校队伍到达哈尔滨后,通过演出《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歌剧,加强了广大群众对抗封建势力的决心,以及爱国主义热情。
1946年12月,为了配合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的需要,东北局宣传部对鲁艺提出,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院形式,暂时改为以艺术创作演出实践为主要活动方式。
1947年4月,在牡丹江省成立鲁迅文艺工作团,通称鲁艺一团。5月,在佳木斯合江省成立鲁迅文艺工作团,通称鲁艺二团,同月原哈尔滨工作小组撤销,松江省鲁迅文艺工作团在哈尔滨成立,通称鲁艺三团。7月下旬,鲁艺三个文工团中部分人员组成鲁艺四团,同时组建音乐工作团。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全东北解放,鲁艺师生全部集中于沈阳,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的决定,12月于沈阳正式复校,定名为“鲁迅文艺学院”(于1949年9月,改称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直属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和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领导。院以下设美术、音乐、戏剧三个部及实验剧团、音乐工作团。
1950年9月至1952年10月东北鲁艺曾一度迁往哈尔滨市,1952年9月新校舍于沈阳南湖(今鲁迅美术学院所在地)建成,学院又迁回沈阳。
1953年以美术部为基础组建成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东北美专,建址于沈阳南湖。1953年2月,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分解为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东北美术专科学校、东北音乐专科学校。1953年3月,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正式成立,由中央文化部和东北人民行政委员会文化局领导。1957年6月,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更名为鲁迅美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艺术院校。
鲁迅美术学院时期(1958至今)
1959年根据《鲁迅美术学院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至1961年间,成立国、油、版、雕、工艺、教育六大系。
1978年,版画专业从绘画系建制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独立的教学单位。并在1982年,版画系成为鲁迅美术学院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培养教学单位。1979年,工艺系工业美术专业成立,于1980年更名为“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即现工业设计学院的前身。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工艺系在加强原有的装潢、染织、工业造型专业建设的同时,于1983年增设了服装设计专业。1982年,重新建立师范系。
1986年11月,辽宁省高等教育局批准学院增设摄影专业(专科),1987年9月摄影系正式成立,全称为“艺术摄影系”。1988年,成立染织设计系、服装设计系和装潢艺术设计系。1988年7月,学院新增壁画专业,这一年也是鲁美60周年校庆之际,江泽民同志为学院题词:“弘扬鲁艺传统,培育艺术人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1991年,装潢系的室内设计专业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994年,基础教学部正式成立,美术史教师归基础部管理。1996年11月,学院根据《1996—1997年度辽宁省地方普通高校增设及调整专业审核结果》的通知,新增设了美术学专业,学制四年,同时撤销了师范专科。
2009年9月,水彩画专业从版画系分离,以“水性材料”作为专业发展方向,组建“水性材料工作室”。2011年,成立了鲁迅美术学院·文化国际服装学院。2015年正式成立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学院规模
院系专业
截止2023年3月,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校区拥有16个教学单位,16个本科专业,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拥有7个教学单位,7个专业。
学院 | 专业 |
中国画学院 | 中国画、文物保护与修复、绘画、雕塑、摄影、实验艺术、书法学 |
影像艺术学院 | 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导演 |
工业设计学院 | 产品设计 |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 产品设计、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 |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 |
雕塑艺术学院 | 公共艺术 |
人文学院 | 美术学、艺术管理 |
实验艺术系 | 实验艺术 |
参考资料来源 |
大连分校学院 | 专业 |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 产品设计 |
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工艺美术设计学院 | 工艺美术 |
传媒动画学院 | 艺术与科技、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国际传媒服装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人文学院 | 艺术设计学 |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止2023年3月,鲁迅美术学院拥有教职工919人,专任教师478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2%,国务院特殊津贴12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中宣部全国文艺界德艺双馨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 | 任梦璋、赵大钧、贺中令、李福来、赵宝平、李宝泉 |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 李象群 |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赵宝平 |
中宣部全国文艺界德艺双馨 | 李象群 |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9月,鲁迅美术学院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美术与书法、设计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以及交叉学科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发布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摄影专业获A+评级。
教学建设
截止2023年,鲁迅美术学院拥有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全国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辽宁重点支持专业,以及省级教学团队、全国同类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各有1个。课程方面,鲁迅美术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 门,省级一流课程42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2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中国画、绘画、雕塑、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摄影、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 |
全国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绘画专业 |
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教学团队 | 雕塑专业 |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重点支持专业 | 动画专业 |
国家级工业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摄影影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 版画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交通工具设计》 |
省级一流课程 | 《摄影艺术表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
省级研究生精品课 | 《中国书画与视觉传达》《品牌形象设计与文化》 |
教学成果
2022年,鲁迅美术学院出版 54 本教材,其中《工业设计教程第一、二、三卷》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摄影专业教程》《形体解剖》获评省级规划教材。《艺术摄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8部教材获评辽宁省优秀教材。5项成果获评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66个项目获评辽宁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学校交流
截止2023年4月,国内方面鲁迅美术学院与大庆数字创意设计产业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国家艺术基金、大连现代博物馆、和平区教育局等单位开展合作项目。国外方面鲁迅美术学院与日本文化学园文化服装学院、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大学进行合作办学,开展中外合作班。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38年,由延安鲁艺图书室发展而来,是全国先进的美术专业图书馆,也是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美术文献信息中心。截止2022年10月,图书馆馆舍面积4400平方米,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3796㎡,藏有纸质图书66.9万册,电子图书570余万册,包括绘画、设计、雕塑、服装、影视、摄影、书法、工艺美术、艺术理论等中外艺术类文献,以及国内历代书画真迹、碑帖拓片和文物计3000余件。
学术刊物
《艺术工作》(双月刊)创办于1938年,原为鲁迅美术学院前身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刊《美苑》,2016年更名为《艺术工作》,主要刊登当时鲁艺师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与理论批评文章,先后获得中文社会科学CSSCI期刊扩展版、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等荣誉,并被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被列入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扩展版。
科研平台
截止2021年4月,鲁迅美术学院拥有6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分别是辽宁省教育厅批示建设的“辽宁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文化艺术新型智库”“辽宁文化创意产业校地研究院”“传媒动画学院拜斯特三维智造云校企研究院”、文化艺术与城市更新设计研究中心(培育智库)、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培育智库),以及沈阳市社科联批示的“沈阳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沈阳市城乡建设局联合成立的“公共艺术与城乡品质建设研究中心”2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
科研成果
2022年,鲁迅传媒学院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篇、cssci上发表论文1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8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SCI上发表论文2篇。2022年全年鲁迅传媒美术学院,共219个项目获批,其中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142项、青年项目32项、西部项目27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图像、风格、趣味——晚清民国木版年画视觉建构与大众传播研究》),省级科研立项10项。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的主体图形为承载着鲁美历史与情怀的标志性建筑,背景律动的线条源自于新校区主建筑的穹顶结构,其光芒交织辉映汇聚而成的五角星,与建筑及文字构成三位一体的组合。
校训
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校歌
《鲁迅艺术学院院歌》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党委书记 | 苏萍 |
院长 | 李象群 |
党委副书记 | 许金龙 |
纪委书记 | 蒋兴旺 |
副院长 | 何通海、赵璐、李书春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位 |
张启仁 |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
白大方 |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
张望 |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
王盛烈 |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
宋惠民 |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
韦尔申 |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
参考资料 |
校区情况
沈阳校区
该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2023年3月,校园占地面积95.8万平方米(约合1436.6亩),拥有16个教学单位,下设中国画、书法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导演、环境设计等16个专业。

大连校区
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金石滩金石路39号,大连校区占地面积38.28万平方米,校区内有艺术博物馆、图书馆、主体教学楼等建筑,以及7个教学单位,下设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日合作)、数字媒体艺术(中英合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7个专业。

校友情况
名字 | 职位 | 毕业时间 |
王家增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1987年 |
陈思亮 | 深圳艾特米创业投资集团董事长 | - |
李爱国 |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 - |
包润笑 | 延安市青联常委 | 2013级 |
王海泉 | 延安朗卓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 | 2019级 |
所获荣誉
1960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界群英会上,鲁迅美术学院被选为全国文教界先进集体。
2017年9月,鲁迅美术学院获得沈阳市文明校园”称号。
2019年11月,鲁迅美术学院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建设支持院校名单。
2020年12月,鲁迅美术学院蝉联全球时报金犊奖年度最佳学校“六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