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公学,1939年1月,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由中共中央决定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1948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华北大学成立。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合并中国政法大学组建成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3年3月,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首家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截至2023年2月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1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专任教师1970人,其中教授784人,副教授762人。截至2023年1月,在学学生2864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1768人、硕士生11837人、博士生5044人。
学校历史
陕北公学
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时期决定创办陕北公学,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同年10月23日,陕北公学开学典礼前一周,应成仿吾请求,毛泽东主席为陕北公学的成立与开学作了重要题词。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当时,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及延安各机关代表七八十人参加了典礼。毛泽东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目前的时政和方针”的讲话。1938年5月,陕北公学于枸邑县开办分校,同年7月7日,陕北公学分校正式开学。
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从延安迁到枸邑看花宫与分校合并,6月中旬,陕北公学接到中共中央关于四校合并的通知后,开始准备合并事宜。下旬,陕北公学全体师生1000多人从枸邑看花宫于7月初返回延安桥儿沟原总校校址。陕北公学师生抵达延安后,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由中共中央决定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陕北公学正式改编为华北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部。
华北联合大学
1939年7月,由中共中央决定,联合四校在延安成立华北联合大学。1940年3月成立了师范部,任务是培养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干部。1940年10月,华北联合大学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将各部改为学院,除原有的专修科外,增设本科和预科。
为躲避日军扫荡,于1941年11-12月进行了第一次缩编。除了精减校部机关工作人员外,撤销群众工作部和中学部,只保留法政学院、文艺学院和教育学院。学1942年10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和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精兵简政的政策,决定华北联合大学缩编,只保留教育学院。1945年12月10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全面恢复华北联合大学,设政治班;复建文工团,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实行校长负责制。
1946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队攻占张家口。华北联合大学又奉命向南转移到晋东北的灵丘县三山村一带休整待命。10月底,学校开始向冀中转移。为了隐蔽,华北联合大学对外称平原宣教团,校部称团部,各学院称中队,政治学院为第一中队、教育学院为第二中队、文艺学院为第三中队、外语学院为第四中队,而内部仍用华北联合大学和各学院的名称。
1948年2月,平原宣教团奉命从束鹿县农村迁到正定县城,公开恢复华北联合大学校名和各学院名称,不再使用平原宣教团的代号。同年英语系和平剧研究院离开华北联合大学,分别成立外事学校和华北平剧研究院
华北大学
1948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华北大学成立,由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地点河北省正定县城,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党委书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华北大学下设四部两院:研究部,从事研究和培养、提高大学师资;政治训练班,训练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教育学院,为中等学校培养师资和教育干部;两院是农学院和工学院。
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至北平,并在正定和天津各办一所分校。1948到1949年期间,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广东,筹建南方大学和中原大学,同时学校下属单位也陆续脱离学校独立办学,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独立出来发展为北京工业学院(现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二部外语系离开学校,同北平外事学校合并为北平外国语学校,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离开学校后分别筹建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京剧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歌剧院、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艺术剧院等。
中国人民大学
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接受苏联建设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培养新国家的各种建设干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合并中国政法大学组建成中国人民大学,任命吴玉章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并于11月12日,成立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党组,胡锡奎任党组书记。1950年9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教育部决定,将中法大学校部及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合并到华北大学工学院。1951年11月,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即后来的北京理工大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决定华北大学农学院和清华大学农学院、辅仁大学农学系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即后来的中国农业大学。

到195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初具规模,设有9个系、38个教研室、1个编译室,此外还有专修科、预科、马列主义研究班、研究生班、马列主义夜大学、夜校、函授专修班和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到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展成为以培养财经、政法干部和马列主义师资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到1965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共有3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1个学院、12个系,下设19个专业。1966年开始,由于“文革”,中国人民大学全部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止。197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停办,并被解散。
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3月,成仿吾、郭影秋由中共中央派遣负责筹备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同年7月7日,国务院在国发[1978]129号文件中重申: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大学;7月29日,经过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成仿吾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郭影秋为党委第二书记、第一副校长。1978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办学,并新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苏联东欧、外国经济管理、清史、人口理论、语言文字6个研究所,工业经济、政治经济学、哲学、贸易经济、中共党史、财政、农业经济、科学社会主义、法律、新闻、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计划统计、档案、经济信息管理15个系,出版社、图书卡片资料社、青锋机械厂、附属中学等附属单位,以及外语、俄文、体育、电化教育4个直属教学单位。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979年,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扩大招生的部署,分别在崇文区和西城区创办第一、第二分校。

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6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靳诺书记,2017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奠基校园总体规划已完成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8年10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批复同意了通州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2020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首个建设项目——北区学生宿舍一期工程封顶,社会与人口学院楼等22万平方米的新建工程开始建设。预计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工程预计于2023年8月竣工。2021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2023年3月,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首家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2⽉,中国人民大学官⽹信息显⽰,该校下设57个院系,并下设学士学位专业85个,还有5个跨院系研究机构,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及深圳研究院。
学部 | 学院 | 本科专业 |
人文学部 | 哲学院 | 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实验班);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 |
历史学院 | 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 |
国学院 | 国学; |
艺术学院 | 绘画(油画);绘画(中国画);环境设计(景观建筑方向);动画(新媒体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声乐(美声方向);钢琴、弦乐、管乐;多元音乐启蒙;古琴;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
社会学部 | 新闻学院 | 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国际新闻与传播; |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
社会与人口学院 | 社会工作;社会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 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 |
经济学部 | 财政金融学院 | 保险学;信用管理;金融工程;金融学;税收学;财政学; |
统计学院 | 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经济统计学; |
商学院 | 管理科学;财务管理;会计学;贸易经济;市场营销;工商管理; |
劳动人事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 |
中法学院 | 法语(中外合作办学);国民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
应用经济学院 | 国民经济管理;能源经济;数字经济; |
法政学部 | 法学院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
国际关系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国际政治; |
理工学部 | 环境学院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
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学院心理学系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院化学系 | 化学; |
| 理学院物理学系 | 物理学;材料物理; |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计算及应用; |
|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 |
注:表格资料来源于 |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1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
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的总数共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9门学科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14个一流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项目 | 学科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 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法学、工商管理 |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 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国际政治、档案学、农业经济管理、文艺学、行政管理 |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 | 政治学、农林经济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农村发展管理 |
注:表格内容除特别注释外,均来源于资料 |
教学建设
截止2022年,学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学校依托强基计划及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人才培养基地等设立11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截止2020年9月,学校有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特色专业18个(其中4个同时是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15个。另外在2023年4月,学校多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学校还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部级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5个。
类型 | 专业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伦理学、经济统计学、能源经济、税收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社会工作、英语、广播电视学、物理学、应用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农村区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哲学、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财政学、金融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等 |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宗教学、贸易经济、日语、公共事业管理、美术学、绘画、伦理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英语、土地资源管理、、 |
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金融学、法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闻学、工商管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财政学、统计学、档案学等 |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 哲学专业强基计划、历史学专业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图灵实验班(信息学拔尖人才实验班)、物理学拔尖人才实验班、数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化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心理学拔尖人才实验班、经济学专业(中国特色经济学方向)、古典学实验班、明德环境“经济学一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信息技术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等 |
文史哲强基计划专业 |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线上一流课程 | 知识产权法、新闻摄影、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区位决策与营商环境互动虚拟仿真实验.、互联网法院虚拟仿真实验、特殊类型纪录片摄制虚拟仿真实验、国际会议口译虚拟仿真实验、视听叙事虚拟仿真实验、离子阱量子计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传播理论、人文物理通识与探索性实验 |
线下一流课程 | 经济史I、农业政策学、信息咨询、金融学.、会计学、能源经济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城市经济学、政治学概论、债与合同法、宪法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文经典阅读、中国现代文学史、抽样技术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诊所式法律教育(环境公益诉讼) |
国家级第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 哲学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学团队、工商管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团队、民商法教学团队、西方文艺理论史教学团队、财政学教学团队、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外国哲学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团队 |
|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70人,其中教授784人,副教授762人。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两位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学校有19人担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有128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50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7人入选国家重大青年人才工程。除此之外,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2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76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奖者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8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2人,全国最美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6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53人;学校有国家级的教学名师11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70人,宝钢优秀教师119人。
姓名 | 备注 |
人民教育家 | 卫兴华、高铭暄 |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 | 郭英剑、贾国栋 |
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杠程”国家级人选 | 郭英剑 |
全国模范教师 | 郭英剑 |
全国最美教师 | 王易 |
国家教育部优秀年教师 | 郭英剑 |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 | 朱源 |
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 | 刘琉 |
一级教授 | 方立天、卫兴华 |
“万人计划”入选者 | 王易、李婷、王孝松 |
合作交流
学校主持构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经济学学科建设共同体”、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等平台,开设了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士国际项目”。截至2023年4月,学校同61个国家和地区的306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参与了8所海外孔子学院建设。海外合作伙伴来自包括美国耶鲁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意大利路易斯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中国高校第一。
类别 | 平台名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实验室 |
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 |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数据库与商务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金融计算与数字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光电功能材料与微纳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中国外文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实验室 |
中国科协—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开发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
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
清史研究所 |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 |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
高校新型智库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
注:表格内容来源于资料 |
科研资源
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是学校学术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前身是陕北公学图书馆、华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华北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两所,总建筑面积5.6万㎡,藏书量412万册,中外文期刊近2000种,中外文数据库848多个。其中,40多万册线装古籍、20多万册民国出版物,10多万册民国时期图书,7万余册缩微音像光盘,另收藏校友学术著作、名师手稿,建设知名学者藏书专区、专柜、专架等。
另外图书馆还设有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管理中心和原文传递管理中心、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经济学学科中心和法学学科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中心。
学术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于1987年1月创刊,双月刊,为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也是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曾连续三次获得我国期刊界的最高奖——中国期刊奖,并于2004年首批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09年入选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评选的“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并入选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教学与研究》于1953年5月创刊,月刊,由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是CSSCI来源期刊,并且还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该刊物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于1981年1月创刊,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经济热点”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项目。该刊是CSSCI来源期刊,并被国家级各类科研基金确定为科研成果发表认定期刊,还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经济学理论专业核心期刊。
《经济与政治研究(英文)》(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在2013年1月1日创刊,半年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该刊是同行评议英文学术季刊,并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主要刊登国内外学者在经济学和政治学尤其是二者交叉领域的英文原创论文。
《政治经济学评论》本刊的主办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2006年被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在作为学术期刊正式出版之前,从2002年开始到2009年,该刊曾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连续出版了15辑。
科研成果
2018年至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获得资助22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47项重点项目,126项一般项目,56项青年项目。
2018年至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获得资助39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获得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8项重点项目,214项面上项目,15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联合基金项目,5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家(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一等奖 | 亚里士多德全集 | 译著 | 苗力田等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97 |
二等奖 | 中国革命法制史 | 专著 | 张希坡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7.199 |
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 | 专著 | 郑杭生等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93 |
刑法学原理(三卷本) | 专著 | 高铭暄等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93.199 |
反贫困中的市场与政府行为 | 论文 | 严瑞珍等 | 中国人民大学 | 1997.1 |
三等奖 | 国债运行机制研究 | 专著 | 高培勇 | 商务印书馆 | 1995.4 |
垄断资本概论 | 专著 | 马健行等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1993.12 |
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 | 专著 | 刘再兴等 | 中国物价出版社 | 1995.4 |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 | 专著 | 张立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95.8 |
学校排行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第501-600名,中国国内位列19名。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人民大学位列601-650名,在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中国人大位列第194名,在QS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中国人民大学位列第40名。
校园文化
校徽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由1988级校友章叶青设计,在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65周年,章叶青校友的团队设计了以“圆形篆书人字图案”、人大红和取自吴玉章校长手迹的“中国人民大学”行书字体的标准组合为核心的新中国人民大学校徽。校徽上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徽的基础,三“人”并列,又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携手劳作”“同行并行”等意;三个“人”字分别寓意“人民、人本、人文”,也就是“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特色”。校徽标准色是专门配制的“人大红”,并标注了学校中英文校名全称和建校时间。曾于2004年11月22日,在《中国青年报》公布的“公众最喜欢的大学校徽”中,中国人民大学校徽获选率名列第一。
校训
“实事求是”。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55周年校庆前夕,由学校召开党委全委会,经研究决定中国人民大学校训确定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个古为今用的词语,最初指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风。其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释《汉书》时,将班固所说的“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
校歌
《陕北公学校歌》是中国人民大学校歌,由成仿吾作词、吕骥作曲。2019年6月24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修改后的《中国人民大学章程》(2019年核准稿)第六十九条规定:“学校校歌沿用《陕北公学校歌》” 由此中国人民大学校歌被定为《陕北公学校歌》。
《陕北公学校歌》

学校校区
中关村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居于海淀区重点高校圈核心地带,地处北三环、背靠中关村,周边有北大、清华、北师大、北理工、北航、北外、民大等重点高校环绕;国家部委、大型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世界500强企业等集聚。
苏州校区苏州校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2012年9月4日正式设立,负责管理法学院和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
通州校区通州校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发展轴和生态文明带“一轴一带”相交形成的东北区域。校区用地规模110公顷,建筑规模有105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规模21800人。
老校区
老校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组建的校址就是在张自忠路3号院,现在已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
标志建筑
明德楼

明德楼于2005年建成,有教学、实验、图书阅览、办公、剧场、演播厅等多种用途,占地面积约3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如论讲堂

如论讲堂是由世纪金源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捐资建造。面积12000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二层,有座位1400个,具有讲堂和剧场等功能。如论讲堂曾多次承担文艺演出、文化沙龙等项目。
世纪馆

世纪馆是人民大学的体育馆,曾在奥运会期间用作训练场地。该馆包括多功能主体育馆、排球馆、篮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健身房、健身操房、多媒体教室、校史陈列馆以及人大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门。此外,世纪馆还充当礼堂,每年举行开学和毕业典礼。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职位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张东刚 | 校长 | 林尚立 |
党委副书记 | 林尚立 吴付来 郑水泉 齐鹏飞 胡百精 | 副校长 | 杜鹏 朱信凯 王轶 胡百精 王易 叶康涛 |
党委常委 | 张东刚 林尚立 吴付来 郑水泉 杜鹏 朱信凯 齐鹏飞 王轶 胡百精 王易 叶康涛 青格勒图 杨伟国 | 校长助理 | 杜小勇 翟小宁 |
注:该表格⽆特殊说明,资料来源均为 |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 姓名 | 任期 | 历任书记 | 姓名 | 任期 |
刘伟 | | 靳诺 | (—2021.11) |
陈雨露 | (2011.11—2015.10) | 程天权 | (2001.02—2013.04) |
纪宝成 | (2000.09—2011.11) | 马绍孟 | (1994.06—2001.02) |
李文海 | (1994.06—2000.09) | 李文海 | (1987.10—1994.06) |
黄达 | (1991.11—1994.06) | 李焕昌 | (1985.09—1987.10) |
袁宝华 | (1985.06—1991.11) | 袁宝华 | (1985.09—1988.05) |
郭影秋 | (1983.06—1985.10) | 张腾霄 | (1983.06—1985.09) |
成仿吾 | (1983.06—1984.05) | 成仿吾 | (1978.07—1983.06) |
成仿吾 | (1978.07—1983.06) | 郭影秋 | (1978.07—1983.06) |
吴玉章 | (1950.02—1966.12) | 郭影秋 | (1963.04—1969.09) |
| | | 胡锡奎 | (1956.10—1963.04) |
| | | 崔耀先 | (1952.11—1956.10) |
| | | 胡锡奎 | (1951.12—1952.11) |
| | | 阎子元 | (1950.02—1951.12) |
| | | 胡锡奎 | (1950.11—1956.10) |
注:资料来源均为 |
杰出校友
学术界
姓名 | 备注 |
刘梦溪 | 1961级本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终身研究员 |
温儒敏 | 1964级本科,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为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 |
金以林 | 1986级本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副所长,“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徐明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990级博士研究生。.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
姚眉平 | 1982级本科,求是杂志社政治编部主任,‘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共十九大代表 |
杨念群 | 1981级本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企业界
姓名 | 备注 |
刘强东 | 刘强东,1974年生,江苏省宿迁市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创办京东公司。2004年正式创办“京东多媒体网”(360buy京东商城前身)。任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截止2023年3月) |
商业界
姓名 | 备注 |
甘学军 | 1979级本科,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
黄志坚 | 1983级本科,中国出版集团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裘国根 | 1987到1993年就读人大,经济学硕士,重阳投资董事长。国内首位校园模拟股市创始人,新中国首部证券辞典《股票债券全书》主要撰稿人,用19年将5万元起步资金经营为超过10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截止2023年3月) |
汪建熙 | 1978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会计专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西方会计硕士、会计学博士。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截止2023年3月) |
其他
姓名 | 备注 |
孙郁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鲁迅研究月刊》主编 |
管士光 | 1978级本科,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 |
李春林 | 1979级本科,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原《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
注:截止2023年3月,以上表格才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