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工学院(Shoug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坐落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以冶金、机电、建筑等工科专业为主的一所公办工科高等院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首钢工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学校荣誉、校园文化、校园环境、行政管理等介绍

中文名

首钢工学院

别名

SGIT

外文名

Shoug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成立日期

1978

所属地区

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100004008661293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6号

办学性质

公办高校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占地面积

16.7万平方米

学生人数

2372人(截至2022年11月)

教师人数

199(截至2022年11月)

前身

北京钢铁学院分院(1978~1994)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石淳光

校训

自强、求实、团结、创新

校歌

奔向明天的辉煌

院校代码

11831

专业数量

31个

机构类型

综合类

简介

学院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北京钢铁学院分院,199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首钢工学院。2014年1月首钢工学院被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社局评为“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学院”在首钢工学院挂牌。2016年“北京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项目”通过评审验收。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院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设有管理学院、计算机与媒体艺术学院、护理与学前教育学院、冶金安全环保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基础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共7个二级学院。有信息技术、安全环保、经济管理、智能制造、社会体育、学前教育、护理等31个高职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2个成人专科学历教育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372人。2015年首钢工学院荣获2012年—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78年,学院建立时名北京钢铁学院分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工科高等院校。

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钢工学院,学院以冶金、机电、建筑等工科专业为主。

1999年以前,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主要面向首钢分配。

1999年以后,学院停办本科专业,转为培养高职专科专业。

2016年,北京市教委批准首钢工学院加挂“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学院”牌子。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学院设有管理学院、计算机与媒体艺术学院、冶金安全环保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护理与学前教育学院、基础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共7个二级学院。

学院

专业

计算机与媒体艺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技术方向)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三维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模具设计与制造(3D造型与快速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冶金安全环保学院

环境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

基础学院

数学、语言、公共体育、体育专业

管理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

护理与学前教育学院

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社区康复专业

继续教育学院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2014至2018年,学院获北京市高等院校综合教学成果奖6项、中国冶金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课题3项、中钢协微课比赛奖5项、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教材5部。获得北京市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奖项15个。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学院获得全国一等奖8个、全国二等奖20个、北京市一等奖10个。学院建有艺术工作实训室、装饰施工工艺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仪器分析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室、水污染治理技术模拟操作实训室、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模拟操作实训室、环境评价综合实训室等20余个,还建有建筑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专用教室等,其中环保类实训基地被评为优秀实训基地和北京市公共示范实训基地。

2022年2月11日,入选2022年北京市科普基地拟命名名单。

学科建设

学院设有管理学院、计算机与媒体艺术学院、护理与学前教育学院、冶金安全环保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基础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共7个二级学院。有信息技术、安全环保、经济管理、智能制造、社会体育、学前教育、护理等31个高职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2个成人专科学历教育专业。

项目

学科/专业

北京市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重点试点专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学院精品课程课程

国防教育、音乐欣赏、美术欣赏、日语、高等数学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有专任教师199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职称教师67人、博士5人,形成一支有较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引入世界上最大的IT职业培训机构-印度APTECH公司开创的软件工程师认证课程体系-ACCP课程,培养国家和国际双重认证的软件工程师。引入美国斯坦福英语口语训练系统,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及手段,让学生接受最先进的英语口语训练。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4月,学院建有实训中心、学生机房、专业教室、实验室、网络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网出口总带宽200Mbps,数字资源量27TB,图书馆藏书35万册。

科研成果

学院取得过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市级高校教学名师和高校青年教学名师、市级精品课程、市级精品教材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成果和荣誉。2016年1月“北京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项目”完成为期两年的建设目标并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截止2022年11月,在国家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有的论文获得市级或行业协会奖项。学院申报的“北京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项目”获得立项批准,建设期为两年。学院教师主编的教材、专著共164种,在中国各类刊物及国际学术专业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达700余篇。我院教师参与研究开发的一些科研项目填补了中国冶金工业技术的空白。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获中国冶金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课题3项。

学校荣誉

引入世界上最大的IT职业培训机构-印度APTECH公司开创的软件工程师认证课程体系-ACCP课程,实现教育与就业的零距离,是首钢工学院开展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

在各类高校云集,教育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首都北京,首钢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北京地区同类院校领先水平。2004年组织学生首次参加北京市大学生电子竞赛,获三等奖;2001年学院组队参加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连续四年取得优异成绩。

2001年获中国二等奖一个、北京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个;2002年获北京市一等奖一个;2003年获得中国一等奖一个;2004年获北京市二等奖一个。首钢工学院在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办学体系构建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校生达6141人,其中研究生222人,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2887人,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3032人。首钢工学院作为一所市属普通高等院校,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首钢集团为依托,进一步发挥办学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首都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校园文化

校徽

首钢工学院

首钢工学院校徽释义:以“首钢”的汉语拼音字头“SG”和汉字“工”为设计元素,变形为相合的手形,建筑、结构、钢铁体块、六边螺帽结合汉字“工”,突出学院以冶金、机电、建筑、经济管理、现代服务业等专业为主的行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相合的手形传达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象征学院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的和谐态势。图形简洁动感、造型独特,各部分有机铆合,象征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和谐持续、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与勃勃生机;体现出求实、创新、自强、团结的办学理念与校训内涵;昭示着首钢工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希冀和灿烂明天。

校训

自强 求实 团结 创新

校歌

奔向明天的辉煌

作词:黎燚煷

作曲:林国华

永定河畔,桃李芬芳,

阳光的笑脸在灿烂中绽放。

遨游学海,点亮梦想,

青春的风采在拼搏中飞扬。

石景山下,翰墨飘香,

智慧的花朵在生命里怒放。

攀登书山,百炼成钢,

拼搏的精神在时代中闪光。

啊!首钢工学院,神圣的殿堂,

我们在这里汲取知识的营养。

厚德博学、茁壮成长,

我们心手相牵托起明天的太阳。

啊!首钢工学院,成功的殿堂,

我们在这里孕育时代的栋梁。

自强求实、团结创新,

我们追求卓越奔向明天的辉煌!

校园环境

学院位于京西五环路晋元桥西北侧,毗邻首钢篮球中心,交通便捷,办学条件优良。学院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首钢工学院

首钢工学院

首钢工学院

首钢工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石淳光

院长

段宏韬

副院长

尹雪梅、王洪骥、崔阳、周伯久

纪委书记

张建军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b]

以上资料来源于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和首钢工学院。

[c]

以上数据截至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