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由郭帆执导,江平、刘慈欣监制,吴京特别主演,屈楚萧、赵今麦、李光洁、吴孟达等人领衔主演的中国科幻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膨胀并吞噬地球,面对绝境,全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流浪地球的:剧情介绍、角色介绍、影片制作、影片特色、上映与票房、主要荣誉、影片评价、影片影响等介绍

中文名

流浪地球

英文名

The Wandering Earth

原著

《流浪地球》(刘慈欣)

主要角色

刘培强、刘启、韩朵朵、王磊、韩子昂

最高票房

46.87亿元(中国内地)

电影类别

科幻 / 冒险 / 灾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 俄语 / 法语 / 日语 / 韩语 / 印尼语

影片片长

125分钟/137分钟(重映版)

续作

《流浪地球2》

获得奖项

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第18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等多项荣誉。

导演

郭帆

主演

吴京、屈楚萧、赵今麦、李光洁、吴孟达

编剧

龚格尔、严东旭、郭帆、叶俊策、杨治学、吴荑、叶濡畅、沈晶晶

制片人

赵海城、韩璐、刘开珞、张宁、许建海、吴燕、张苗、龚格尔

监制

江平、刘慈欣

摄影

刘寅

剪辑

张嘉辉、叶濡畅

服装

王熙雨

美术

郜昂

音效

王丹戎

配乐

阿鲲

特效

丁燕来、徐建、赵浩强、Samir Ansari、陈钟铉、卢克泰、托马斯·劳滕巴赫(Thomas Lautenbach)

录音

刘旭

动作指导

严华

制片公司

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出品公司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拍摄地点

中国青岛、冰岛

制片国家/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映国家/地区

中国内地、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

上映时间

2019-02-05(中国内地、新西兰、美国)、2019.02-07(澳大利亚)、2019.02-08(加拿大)、2019.02-28(中国香港)、2020-11-26(中国内地重映)

简介

《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并于2020年11月26日重映了《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累计收获票房46.87亿元(截至2023年7月20日)。该电影曾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第18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等多项荣誉。

剧情介绍

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100年后预计会吞没整个地球,300年后太阳系将不复存在。为拯救地球和全人类,各国合并为地球联合政府,并启动“流浪地球”计划,通过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奔赴4.2光年外的新家园。每座发动机下方各有地下城。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 饰)在儿子刘启(屈楚萧 饰)四岁那年前往集全球之力建造的国际空间站中,为地球预警领航。

流浪地球

2075年,刘培强将在农历新年后返回地球。由于当年进入地下城的名额有限,刘培强放弃了病重的妻子,将名额留给儿子刘启和刘启的姥爷韩子昂(吴孟达 饰)。刘启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不愿与父亲相见。于是他带着妹妹韩朵朵(赵今麦 饰)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一辆重型运输车,希望离开北京地下城一走了之,不料在过程中被捕。刘启的姥爷韩子昂(吴孟达 饰)企图贿赂看押人员,却被一同关押,三人在监狱认识了蒂姆(隋凯 饰)。

流浪地球

正在此时,因地球靠近木星而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导致地球上的行星发动机停机,地球将在37个小时内与木星相撞。此时的地球山崩地裂,一片混乱。刘启等四人趁机逃出监狱,试图通过运输车前往另一座地下城避难。联合政府也在此时也发出了最高动员,要求集结一切力量和资源,不惜一切代价重启四千多座发动机,避免地木相撞。刘启和韩子昂在前往地下城途中,遇到王磊(李光洁 饰)队长率领的救援队,刘启等人的运输车被对方强行征用,运送火石以重新启动杭州的行星发动机。在这一过程中,一行人意外遇到塌方导致车辆损毁。为了保护火石,他们决定攀爬到冰川顶部,无奈中途又遇到地震。老韩不幸坠落,因氧气瓶耗尽而身亡。目睹姥爷身亡,刘启悲痛万分,并与救援队成员发生冲突。刘启、蒂姆和韩朵朵决定放弃任务,三人在寻车途中遇到一架载有完整车辆的坠毁货机,以及幸存者李一一(张亦驰 饰)。李一一说服三人一同帮忙运送火石来修理苏拉威西三号转向发动机。众人在路上再次遇到王磊救援队,由于杭州地下城已被岩浆吞没,王磊等人无力回天,刘启邀请对方加入了拯救苏拉威西三号转向发动机的计划。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

不幸的是,就在地球上的发动机即将维修完成时,地球却错失了最后的逃逸机会,“流浪地球”计划宣告失败,空间站的所有宇航员被要求休眠。然而刘培强在即将进入休眠时与刘启失联,他意识到人工智能莫斯已经决定“叛逃”,它要放弃地球上的人类,带领空间站的人类火种去往新的家园。为了阻止叛逃,刘培强强行打开休眠舱,打算与俄罗斯宇航员马卡洛夫(Arkady Sharogradsky 饰)解除人工智能莫斯的指令。不料莫斯将马卡洛夫杀死,并告诉刘培强,自己早已完成推演,地球已无法逃脱木星引力,地球上的人类只能被放弃。

此时在地球上,刘启等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决定修改发动机程序,用苏拉威西三号转向发动机点燃木星大气,用巨大的冲击力将地球推离木星轨道。刘培强和韩朵朵说服联合政府为王磊等人打开全球广播,在广播中呼唤支援,共同完成最后的点火程序。全球救援队被真挚的呼唤所感召,纷纷前来应援。遗憾的是,因发动机喷射流距木星大气仍有五千公里,木星大气无法被成功点燃。刘培强得知这一计划后,决定驾驶空间站进入喷射流。由于喷射流射程延长,木星大气被瞬间点燃,地球被成功推离木星轨道。刘培强在这一过程中英勇牺牲。三年后,刘启成长为一名运输车驾驶员。

角色介绍

角色

演员

介绍

刘培强

吴京

国际空间站中的中国航天员,中校职位,因为家庭内只能有一个人留在地下城,他选择前往空间站执行任务,因此造成和儿子深深的误会。在本应该退役的时候遭遇了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他发现了人工智能莫斯决定放弃地球的命令,毅然反抗联合政府命令,驾驶空间站使用燃料点燃了木星,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地球

流浪地球

刘启

屈楚萧

刘培强的儿子,自幼跟随姥爷到地下城生活,与父亲有很深的误解。他盗用了姥爷的工卡驾驶矿车带着妹妹来到外面的世界,意外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他们一路奔逃,结识了王磊、李一一等人,在灾难面前,他一路带着妹妹脱离险境,遇到困难坚决不放弃,大胆提出点燃木星的计划。在得知父亲要驾驶空间站点燃木星时,他十分悲痛,并被父亲的壮举所感动。后来,刘启成为一名初级驾驶员

流浪地球

韩子昂

吴孟达

老韩,刘启的外公,十分宠爱外孙和孙女。他为了拯救两个孩子,最终不得不一起执行任务。他看到废墟中的上海市触景生情,给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最后在攀爬到楼顶的过程中不幸遇到地震坠落,因氧气瓶耗尽而身亡

流浪地球

韩朵朵

赵今麦

老韩在十几年前救下的婴儿,被老韩抚养长大。她与哥哥刘启关系亲密无间,两人一起偷偷跑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在地球都要被放弃的时候,她联系上了刘培强,告诉他点燃木星的计划。她向全球发出了最后的呼吁,号召大家抓住最后的希望拯救地球,并得到呼应

流浪地球

王磊

李光洁

地球联合政府的军人,171-11救援队的队长,作风硬朗,执行力强。他奉命带领救援队去重启杭州一号推进发动机,中途遇到老韩等人,要求他们加入救援队。他的家人被岩浆吞没而丧生,一度失去希望,在刘启的号召下,得以继续奋斗

流浪地球

李一一

张亦驰

联合政府紧急技术观察员,他在半路上遇见了刘启,跟随刘启一起支援王磊。他智商爆表,风趣幽默,喜欢调侃别人。凭借专业知识,帮助团队在最后时刻完成点燃木星计划

流浪地球

何连科

杨皓宇

硬件工程师,在执行点燃木星计划中,解决了服务器的调试问题。最终他遇到地震,身负重伤,用尽最后力气插入服务器电源,点燃了发动机

流浪地球

蒂姆

隋凯

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中美混血儿,与刘启在监狱相识,虽然和刘启产生矛盾,但在地震到来时,得到刘启帮助,随后加入刘启团队执行任务

流浪地球

周倩

屈菁菁

CN171-11救援队的队员,也是队中唯一的女性。她在最后点燃发动机的任务中,为了救刘启和朵朵,身负重伤

流浪地球

莫斯

刘琮(配音)

联合政府空间站人工智能系统。通过高强度算法感知到地球的危险,判断出各种方案的可能性,最终获得授权放弃地球。但它无法劝说刘培强,被刘培强用点燃的伏特加烧毁

影片制作

影片发起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公司)于2012年购买了刘慈欣的三部科幻科幻小说版权,分别是《微纪元》《超新星纪元》和《流浪地球》,并于2014年开会决定启动《流浪地球》的拍摄工作。在此前,中影公司曾投资拍摄了《狼图腾》《长城》等重视觉效果的影片,为筹拍科幻电影进行热身。后又以一部小成本电影《伊阿索密码》开启对科幻电影的探索,不料该片上映后口碑及票房均表现惨淡。因此,中影公司对《流浪地球》项目的启动十分谨慎。

在组建拍摄团队期间,中影公司曾邀请过国外导演执导,如詹姆斯·卡梅隆、阿方索·卡隆等,最终没有成功,于是决定启用国内导演。然而许多国内一线导演担心会砸掉自己的招牌而不愿意接拍,于是导演郭帆进入了中影公司的候选名单。郭帆一直热衷于科幻电影,为了得到此次的执导机会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垫资100万,还拉着影片制片人龚格尔,天天去找中科院的相关专家探讨。在与制作方见面时,郭帆和龚格尔做了两套PPT进行导演阐述,阐述的理念与制作方的想法非常吻合。因此中影公司敲定由郭帆作为导演。

流浪地球

影片于2015年正式立项, 并于2015年底举办的中影公司2016年新片发布会上公布了《流浪地球》项目。

剧本创作

影片改编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作品。作为一部硬科幻影片,完成未来世界观的创造是剧本的一大难题。郭帆特意邀请中国科学院天体物理学教授参与协作,在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数十万字的世界观设定,编写出了从1997年到2075年的编年史,并创作出压缩蔬菜包、鹤嘴挖掘机、重聚变反应堆等影片道具清单,同时为剧本推测出包括引力地震、永日、雪雾等可能在未来世界出现的自然现象。对于世界观的细致思考,使得剧本中呈现的情感内核能够与背景故事相融合,同时成为支撑角色行动的驱动力。

流浪地球

完成世界观设定后,团队进入剧本结构的创作。剧本共写了数十稿,加起来上百万字。在原著《流浪地球》中,作者用理性和克制的笔触描述了一段宏大的世界观。在进行电影改编时,编剧团队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将这个宏大叙事聚焦成一段有效的故事,并以此构建起核心人物和情感表达。因此,电影版《流浪地球》将时间设定为2075年,选取了原著中一段仅寥寥百字的情节—地球经过木星,试图借助木星引力逃离太阳系,作为主线。这样的设定不仅可以让故事避免完全架空,用当前文明的影子帮助观众产生代入感。而且给了编剧足够的空间建立符合影像化表达的故事和角色。

与此同时,在剧本创作中,如何让故事融入中国文化也是团队需要思考的难题。编剧团队将故事的落脚点放在“家”和“父子情”上。父子关系是中国人的基础情感之一,也构成了影片的情感故事线。而父子情感的背后是中国人对“家”文化的重视。因此在剧本中,就算地球出现危机,也要和带着地球去流浪,而不是离开地球。这种对“家”的情感重视,就是驱动故事发展最可依赖、最直接的情感动力。

演员选角

该片由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等人领衔主演。吴京是与郭帆的一次聚餐中了解到《流浪地球》的脚本。看过剧本后,他备受感动。后来又了解到整部影片的筹备状态,他认为这个项目与自己之前筹备《战狼》时的状况很类似,在郭帆身上也感受到自己当时的冲劲,于是十分爽快得接受了拍摄邀请。起初吴京在片中仅为客串,没想到一客串就是31天。由于拍摄资金紧张,吴京不仅同意不要片酬,甚至向剧组投资了6000万元。

与吴京有所不同,吴孟达在最初收到该片的剧本时内心有些抗拒,对导演郭帆也不是很信任,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力完成科幻片的创作,这部影片很可能只是暴露自己的缺点。直到刚进组时他仍然有些犹豫,但是随后便被团队的工作热情所感染,全身心投入到拍摄中。

李光洁在最初接触该片时也产生过怀疑。当时影片的制片人向李光洁展示了一份充斥着科幻效果的PPT,但李光洁并没有被打动。直到在郭帆的工作室中看到历经四年绘制的上千张效果图和分镜头画稿,他才被导演的努力、坚持以及诚恳所打动,决定和导演赌一把。

屈楚萧与该片的合作则源自一个意外的缘分。2017年,屈楚萧在横店拍摄《如懿传》时遇到该片联合制片人张宁,对方要求屈楚萧摘下帽子拍一张照片,并将照片发给了导演郭帆。当时屈楚萧以为对方是骗子,直至回到北京与导演沟通后,才了解到这部戏的意义。

影片拍摄

影片从筹备到上映历经四年时间,共约7000人参与电影制作。影片于2017年在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开机拍摄,并在冰岛进行外景取景,整个拍摄周期约150多天。

在筹备阶段,导演郭帆和制作人龚格尔组建起一个300余人的美术团队,历时15个月的时间,绘制了8000张分镜头画稿、3000张概念设计图,以及近万件道具。为了提升影片的真实感,剧组全程坚持实景UI拍摄,并为此成立UI组,负责片中所有仪表和显示屏交互界面的设计。此外,擅长物理特效的希娜魔夫团队搭建了运载车和可模拟逼真动效的六轴联动平台,MDI工作室负责设计制造演员吴京在影片中的“宇航服”。影片延展布景达10万平方米,相当于15个足球场的面积。大量的近景都是实景搭建,为了节省费用,尽量采用了重复型结构。其中地下城的搭景费用在200万元以内。然而在拍摄过程中,影片一度因投资方撤资而出现预算不足的情况,导演郭帆和制片龚格尔不得已卖掉房车,垫资推进电影制作。

后期制作

影片的初剪视效镜头达4000个,经缩减后为2200个,其中50%为高难度的A级视效镜头。影片75%的后期特效由中国团队完成,其中包括很多重资产渲染。在后期制作总监孙敏的提议下,团队将视效镜头的制作按照场景的不同,平衡给四家公司。因此,视效镜头有时会在不同公司流转,例如一个运载车的镜头,最开始完整给到第一家公司进行制作,运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出现车头“破损”镜头时,给第二家公司制作,“破损“”完成后行驶到“发动机点火核心”时,给到第三家公司制作,最后“破损的状态”再给到第一家,这也是很多好莱坞影片采用的制作方式。然而这样的流程设置也对团队的流程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为此,制作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案,确保四家公司能在统一的流程和节奏中完成工作。各个公司之间的磨合大概经历了2-3个月。

影片音乐

歌曲

类型

歌手

作词

作曲

《带着地球去流浪》

片尾曲

刘欢、王楚馨

刘欢

刘欢

《夜空中最亮的星》

逃跑计划

毛川

逃跑计划

《星》

推广曲

杨宗纬

格格

黄超

《有种》

孟美歧

林乔、沈晶晶

金大洲

《去流浪》

周笔畅

格格

黄超

《海草舞》

版权音乐

萧全

萧全

萧全

《遇见你是我今生的幸运》

-

蔡雯君

蔡雯君、金木

《春节序曲》

原曲:李焕之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由于影片拍摄时的背景基本以绿幕为主,需要演员通过无实物表演进行画面脑补,对群演来说很有难度。因此在现场,制作团队需要为他们举一些生活中见过的例子,来帮助他们找到感觉。

影片主演在拍摄时需要穿着外骨骼装甲,起初大家都很兴奋,认为这是难得的体验,不过很快就叫苦不迭。为此,制作团队特意设计了一种能够让演员穿着装备休息的龙门架,演员们在拍摄间隙便挂在龙门架上休息。

在影片中,演员穿着的太空宇航服零部件达1100多个,有60多斤重。宇航服里面还特意安装了风道和风扇,不仅可以避免面罩雾化,还能够给演员们带来更舒适的环境。

影片特色

中国特色

影片无论从设计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均体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在设计层面,影片中关键性发动机的核心样貌参考了中国古代地动仪的设计,太空空间站则参考了古代计时器日晷进行设计,设计灵感均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

在精神层面,《流浪地球》与好莱坞科幻电影中“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叙事套路有所不同,以“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主题,重点描写了平凡而朴素的小人物在危机时刻牺牲自己、拯救世界的故事。影片充满了中国特色的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融入了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道德准则,体现了中国人为顾全大局而舍弃个人利益的品德,映射出中国特有的亲情观念、英雄情怀以及故土情结。

家园情结

影片的“流浪”交织着“还乡”的冲动和转机。多年流浪太空的刘培强始终挂念着故土,儿子刘启虽主动流浪,但在姥爷死后产生了回家的念头, 实现了对家的归顺。因好奇而开启流浪的韩朵朵, 同样因韩子昂的死产生了回家的想法。此外, 整个“流浪地球”计划对人类而言不仅是流浪之旅,也是迈向新家园的还乡之旅。在影片中,流浪的“焦虑”与“还乡”的希望交织,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进行了结合。这一主题与中国人深厚的家园情结相关, 背后体现了中国人“安土重迁”、“叶落归根”、“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锦夜行”等观念。

空间色彩搭配

在《流浪地球》中, 由于背景设定为 2075 年的未来世界,因此在服装、道具、空间、画面色彩上都有一定的考究。首先,影片中的未来器械与未来场景空间的画面色调偏冷色系,主要以蓝色为主。这样的色彩设计一方面表现出科技感的场景空间,另一方面也象征着未来世界的悲凉。与此同时,影片中还大量运用了红色、橙色这两种色彩,以红色来渲染场面的紧张激烈,以橙色点缀影片中的温情时刻,以及渲染爆炸性场面。这种冷暖色系的搭配为影片带来荒诞的科技感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混乱感。

流浪地球

上映与票房

《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内地、新西兰、美国等国上映,并于2020年11月26日在中国内地重映《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并在该版本中增加了11分钟的新内容。

流浪地球

影片上映后以20.1亿元的票房成为2019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截至2023年7月20日,影片在中国内地的总票房达46.87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五名。此外,影片在北美市场收获票房597万美元,全球累计票房近7亿美元(截至2023年6月1日)。

此外,美国流媒体公司奈飞(Netflix)在2019年2月获得《流浪地球》除中国内地外的全球流媒体播放权,计划将该片翻译成28种语言,面向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播放。

主要荣誉

年份

奖项

获奖者

结果

2019

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最佳视觉效果

《流浪地球》

获奖

天坛奖

郭帆

提名

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金莲花奖最佳故事片大奖

《流浪地球》

获奖

第2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影片奖

《流浪地球》

获奖

最佳观赏效果奖

《流浪地球》

提名

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故事片

《流浪地球》

获奖

最佳录音

祝岩峰、刘旭、王丹戎

获奖

最佳导演

郭帆

提名

最佳摄影

刘寅

提名

最佳美术

郜昂

提名

第1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年度推荐电影

《流浪地球》

获奖

第11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

年度影片奖

《流浪地球》

获奖

年度导演

郭帆

提名

中国·横店影视节暨第六届“文荣奖”

最佳电影

《流浪地球》

获奖

第1届金众电影青年

最佳美术

郜昂

获奖

最佳音效

王丹戎

获奖

最受欢迎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

获奖

最卖座华语电影

《流浪地球》

获奖

最卖座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

获奖

2020

第14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美术指导

郜昂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丁燕来

提名

最佳音响

王丹戎

提名

第27届华鼎奖

中国最佳影片

《流浪地球》

获奖

中国电影最佳导演

郭帆

获奖

中国电影最佳编剧奖

龚格尔、严东旭、郭帆、叶俊策、杨治学、吴荑、叶濡畅、沈晶晶

提名

中国电影最佳歌曲奖

刘欢《带着地球去流浪》

提名

第28届华鼎奖

全球电影最佳影片

《流浪地球》

获奖

全球电影最佳编剧奖

龚格尔、严东旭、郭帆、叶俊策、杨治学、吴荑、叶濡畅、沈晶晶

提名

2023

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导演

郭帆

获奖

最佳编剧

龚格尔、严东旭、郭帆、叶俊策、杨治学、吴荑、叶濡畅、沈晶晶

提名

第18届电影华表奖

优秀故事片奖

《流浪地球》

获奖

优秀编剧奖

郭帆 / 龚格尔 / 严东旭 / 叶俊策 / 杨治学 / 吴荑 / 叶濡畅 / 沈晶晶

获奖

优秀导演奖

郭帆

提名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大众评分 截至2023年7月20日

网站

评分

人数

豆瓣电影

7.9/10

190W+

时光网

8.3/10

1.3W+

RottenTomatoes

50/100(爆米花指数)

1K+

IMDB

5.9/10

34K+

参考资料: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流浪地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人民日报

影片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范式可以说植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王一川

影片既扎根本土特色,又探索宇宙空间的奥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大胆的想象、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耳目一新,体现出了近年来电影工业和电影技术创新取得的成就。—中国经济网

影片在制作标准上处处向好莱坞大片看齐,在设定与故事中却处处与好莱坞大片“反套路”。同样面对世界末日,好莱坞大片常见的是少量人坐船逃难模式,《流浪地球》却是全球人民合作的“带球跑”,气势恢宏、想象奇特、立意也高出一筹。影片凸显不惧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饱和式救援”,同样是富有中国气质的独特创新,让人们想起98抗洪、想起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经济日报(佘惠敏)

负面评价

《流浪地球》主要包含科幻和灾难两大元素,但从世界观呈现及文本结构来看,前30分钟用一定笔墨解释“流浪地球”计划,科幻元素和概念较为丰富。但30分钟之后的剧情,开启了灾难类型片的叙事模式,对科幻概念的提及和运用,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思想变化展现得比较少。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灾难片,它是一部兼顾故事完整度及精致特效的高水准之作;但作为科幻片,科幻元素稍显薄弱。—光明网(何志锋)

就像任何科幻作品一样,《流浪地球》在逻辑和物理方面也有一些可笑的跳跃,在叙事上也几乎让人难以理解,影片中的“英雄”非常令人恼火,他没有做任何事来赢得影片第三幕的激动人心时刻。但这部电影足以赢得大量的观看量,并很有可能在电影节中成为特别的存在。—The Hollywood Reporter(ELIZABETH KERR)

影片影响

中国虽在几十年前便开始科幻电影拍摄,却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投资大制作。《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先河,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进步。作为科幻电影,该片也是中国电影在类型化叙事和工业化水准上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实践,展现出中国电影人的实践精神。

2021年10月,影片续集《流浪地球2》正式开机,该片继续由郭帆导演,并由吴京、刘德华、李雪健担任主演。影片于 2023 年1月22日上映,位列当年春节档(2023年1月21日-2023年1月27日)新片票房榜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