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由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省教育厅双重领导。学校是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校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成果、合作交流、杰出校友、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校园环境、行政管理、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英文名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成立日期

1881年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000488582859Q

地址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15号

办学性质

公办

主管部门

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省教育厅双重领导

占地面积

62623平方米(约95亩)(截止2023年7月)

学生人数

2300多人(截止2023年7月)

教师人数

173人(截止2023年7月)

前身

英华中学、华南女中、陶淑女中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吴泳清(截止2023年7月)校长:温青(截止2023年5月)

校训

以天下为己任

校歌

《福建师大附中校歌》

简介

学校前身是三所私立教会学校(英华中学、华南女中、陶淑女中)。1951年,三校由人民政府接办合并为一所新型的公立学校福建省福州第二中。1952年更名为福州大学附属中学。1953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70年更名为福州第二十七中学。1973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截止2023年7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校园面积62623平方米(约95亩),建筑面积51795平方米。有45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多人。有教职工173人,其中高级教师73人,先后有32人被评为特级教师,55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学校历史

学校前身

华南女中

1908年2月,由美国美以美女布道会经成立董事会、指导部,并派专人来华考察、筹建办学项目,最终在福州开办了第一所女子高等学堂即华英女学堂,该校同时开设中学及师范班。1914年秋,学校迁入位于岭后路的新校。1916年华英女学堂改名华南女子大学,下设两个学部,即大学和中学。1924年,华南女子大学中学部撤销初中,仅设高中,定名为华南女子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1933年华南女子大学改为学院,改名为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其附属中学定名为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简称华南女中或华中)。1937年因抗日战争,华南女中也随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于1938年6月迁往南平县黄金山。1945年8月抗战胜利,华南女中师生陆续迁回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英华中学

1881年,鹤龄英华书院在美国传教士麦利和的提议下,由美国美以美会创办,宗旨为“以最有效的措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传教的目的”。福建商人张鹤龄捐资1万元购置仓前山有利银行一座洋楼和周围场地作为校址,才使学校得以成立。为褒扬捐资兴学者,学校便冠以“鹤龄”两字。

1904年,因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续订旅美华工禁约,排挤、压缩在美华工的各项权益。鹤龄英华书院公然袒护、支持此不平等政策。英华书院学生推出学生代表,起草抗议书。300多名学生和华人教员,要求校方将抗议书转至美国政府,且罢课示威。此举遭校方训斥,并以停膳、开除相威胁。教育会会长陈宝琛与当局协商,决定创立全闽公学收纳退学学生,以免再引发更大风波。

1908年,学院学生祁暄、黄家辰等在校内创立警醒社,发行《警醒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27年,鹤龄英华书院改名私立鹤龄英华中学。1928年,改为私立英华中学。1930年2月,高中部迁入望北台新建的校舍,原址成为英华初中部的校园。1949年后,私立英华中学被政府接收。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陶淑女中

英国圣公会(也译作安立间教会)在1864年租用乌山弥陀寺部分房间创办女子小学校,通称“安立间女学堂”。1878年夏,圣公会建造西式校舍遭闽士绅阻止,乌石山校舍被火焚烧,学校停办。1882年,安立间女学校迁至仓山下渡东窑,租用原大东电报局楼房作临时校址,俗称“旧电线书斋”。1889年,英国差会任命在榕传教的“远东妇女教育促进会”成员朗彼息女士为校长,负责募款购地筹建新校舍。

1903年,岭后山校舍部分落成,定校名为陶淑女子学校。1914年,陶淑女子学校增设两年制初中。1920年,增设两年制高中。1924年,初、高中均改为三年制,更名为“陶淑女子中学”,附设小学部和幼稚园。1927年,福州爆发“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陶淑女子学校主动妥协,朗彼息辞职,由国人黄求恩女士出任校长,将《圣经》改为选修课。抗战爆发后,陶淑女子学校于1939年内迁古田。1941年,再次北迁崇安,与三一中学联合办学,称三陶联中,由三一中学高中部主任薛平西先生出任三陶联中副校长兼陶淑女中校长。1944年,再次分立,郑珍珠女士接任校长,期间学校又曾迁至闽侯都巡乡并再迁古田。抗战胜利后陶淑女子学校迁回岭后路原址。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合并办学

1951年,英华中学、华南女中、陶淑女中由人民政府接办合并为一所新型的公立学校福建省福州第二中。1952年更名为福州大学附属中学。1953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70年更名为福州第二十七中学。1973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94年被省教委确认为省一级达标学校。2003年9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22年6月,福州时代中学转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初中部,归福建师大管理,属于省属公办校,继续招收初中新生。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截止2023年7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校园面积62623平方米(约95亩),建筑面积51795平方米。有45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多人。

截止2023年7月,直属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有: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硬件设施

截止2023年7月,学校有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教室、实验室、健身房、宿舍、食堂等设施。

截止2016年9月,学校寻珍楼分为三个功能区: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寻珍楼的左半侧是综合实验室。一二层为化学实验室,三四层为物理实验室,五六层为生物实验室。每个学科都配备仪器室、实验准备室与实验室,理化学科配有数字化探究实验室(DIS),生物学科配有堪比大学研究生实验条件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和数码显微镜实验室。负一层是学校校史展览馆,七楼是多功能厅。图书馆共有四层,主楼包括第一至第四借阅厅、音像室、电子阅览室、校友著作室、采编室、副楼六层有教材室、棋牌室、读者论坛室、报刊库,面积总共3000多平方米。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截止2016年9月,学校润德楼一层是通用技术实践室、陶艺教室和小礼堂,二层是软木画教室、音乐专用教室、书画专用教室以及室内羽毛球场,三层是烘焙教室、3D打印室、美术专用教室和历史专用教室,四层是地理教室、舞蹈专用教室,五层是计算机专用教室和健身房,六层是机器人专用教室和无人机教室。

截止2021年6月,学校有4栋学生公寓楼,约900个床位。宿舍为6人间,有独立洗浴间、卫生间、空调、热水器等标准配置;床位双层结构,上层床铺、下层书桌;公寓楼配有开水房和洗衣房(有温热台式饮水机和洗衣机);男女生宿舍区各有一间自习室。生活区配套有食堂和小超市。

截止2021年6月,食堂共三层,配有空调、电视、广播等,环境舒适,可一次性容纳800多人用餐,就餐实行刷餐卡消费。食堂遵循国家卫生标准,被评为福州市“6T放心食堂”,供应一日三餐,有快餐、套餐、风味小吃等可选。在中国传统节日,食堂还提供传统美食,如:粽子、元宵等。学校每天安排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进行陪餐。

师资力量

截止2023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173人,其中高级教师73人,先后有32人被评为特级教师,55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其中还有全国模范教师、福建省中小学名师、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福建省第三届“最美教师”提名奖等荣誉获得者。

荣誉

姓名

特级教师

阮云、周成、罗银先、张滨、周成、林群、朱友华等

全国模范教师

顾海燕

福建省中小学名师

林艳、江泽

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

林艳、江泽

福建省第三届“最美教师”提名奖

周成

课程设置

学校实践“面向全体,关注特长,以点带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和完善“NBK高中课程体系”。学校开发过60门校本课程,既有常规课程的拓展延伸课程,如超级画板、物理梦工厂等,也有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发展的创新课程,如无人机航拍、3D模型设计等,以及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如“鲜鲜虾油味——学唱福州话歌曲”“传统软木画”等。学校每学段稳定推出25-30门校本课程。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升学情况

学校2023届中美班100%学生被多所国际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名校录取,所有学生进入世界顶尖学术院校,平均每位学生获得三至四份世界知名学府录取通知书。其中申请美国的学生均获得US 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前55的顶尖院校offer。

学校2022届中美班毕业生100%收到国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88%学生获得US 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前100的顶尖院校offer。

学校2020届中美班毕业生世界各国名校录取率高达100%。

学校2019届中美班毕业生收到85份offer,其中9份提供总计675,000美元的奖学金,最高为136,000美元奖学金。

学校在2017年高考中学校有4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

学校在2016年高三升学中,理科本一上线率连续三年突破90%,文理综合上线率近90%。首届“中美班”2013级毕业生中,28名毕业生共收到49所世界知名高等学府的81份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墨尔本大学。

学科竞赛

1985年-2023年7月,学校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16面奖牌(其中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8金5银1铜计14面奖牌),在全国及省、市各类竞赛中每年均有150人次以上获奖。

2019年-2021年,省赛获147项一等奖,国赛斩获9金17银10铜(7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稳居福建省五大学科竞赛“省一”排行榜前列,2020年位列中国五大学科奥赛集训队排行榜第13名。

2016年,五学科奥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以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共获全国一等奖6人,全国二等奖3人,全国三等奖2人,省一等奖30人。其中林挺、林桁、孙泽宇三位同学分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学生物理竞赛、青少年信息学竞赛金牌,林挺同学入选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

2020年,学校在福建省中学生信息学、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竞赛中,学校在五学科省赛中,累计获得62项一等奖,获奖人数高居榜首,入选省队人数总计17人,位居全省第一。

2021年,学校在五大学科竞赛中,斩获3金15银8铜的好成绩,奖牌总数居全省第一。

艺体成绩

2019年-2021年,学校体育竞赛在福建省中学生球类联赛中获8项一等奖,在省中学生联赛啦啦操锦标赛、省定向越野锦标赛、全国中学生男子篮球联赛(福建赛区)等比赛中摘金夺银。艺术活动中,在福建省第六届艺术节展演获2项一等奖,2019、2020连续两年获福州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

2016年,学校获省赛一等奖及以上7项,其中校园剧《能补天巷》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教师成果

2021-2022学年,学校在6个项目中,教师共384人次获奖。其中课题立项或结题34项,论文论著72项(含2本教育教学专著)、公开课及讲座280节(市级以上161节),教师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获奖26项。

时间

赛项

所获成就

2022年1月

2021年福建省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省优课

2022年3月

2021年福建省军事课教师微课教学视频竞赛

一等奖

2022年

福州市学校思政与德育论文征集

一等奖

2022年

2022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

一等奖

2021年

2020年度福建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

合作交流

截止2023年7月,学校与福州时代中学、三盛集团进行合作办学。与台湾高雄师大附中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与美国华盛顿英迪中学合作举办中美高中课程实验班。2023年,学校与古田县开展共建活动。2019年在安溪、2023年在南京分别进行研学活动。

2017年,学校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行访问。2020年11月,清华大学来学校参观访问。

杰出校友

截止2023年7月,学校杰出校友中有16位院士,有辛亥革命元老、前国民政府主席和中共福建省常委、新四军驻榕办事处主任等。

姓名

介绍

邓力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声学学会会士,教育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信号处理、金融工程、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技术引领者

阙端麟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材料学家

陈景润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曾融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

陈彪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

王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专家

高由禧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

沈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

侯德榜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工专家

张钹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

郭孔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汽车工业专家

卢耀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学家

萨支唐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微电子学和半导体器件专家

黎念之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工专家

王世中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农业科学家

刘广京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经济史学家

林森

辛亥革命元老、前国民政府主席

王助

原中共福建省常委、新四军驻榕办事处主任

注:以上为部分知名校友名单

校园文化

校标

学校的校标制作于1991年。校标图案上方是八道光芒的北极星。下方是“U”(University)字构成的书本,嵌上原子结构中电子运动的轨道,构成“中”字。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校训

以天下为己任

“以天下为己任”,语出晋初陈寿撰《三国志》一书。陈寿在该志《魏书》二十五卷《杨阜传》中,对曹操手下的刺史、太守杨阜作评价时写道:“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

校歌

《福建师大附中校歌》

词:叶飞;曲:师宏

闽江之滨,仓前山上,矗立着我们可爱的学校。

闽江之滨,仓前山上,矗立着我们可爱的学校。

啊,福建师大附中,英才辈出八闽之光。

历史悠久,历史悠久负盛名,

百年树人,百年树人,桃李芬芳;

历史悠久负盛名,百年树人桃李芬芳。

闽江之滨,仓前山上,矗立着我们可爱的学校。

闽江之滨,仓前山上,矗立着我们可爱的学校。

啊,福建师大附中,英才辈出八闽之光。

要以天下,要以天下为己任,

继往开来,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要以天下为己任,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校风

文明勤奋,求实创新

校园活动

截止2023年7月,学校举办了多次校园活动,有五四嘉年华、艺术节、读书节、慈善音乐会、校田径运动会等。其中校田径运动会截止2021年已经举办了63届,从2016年-2023年,五四嘉年华已经连续举办了8年。2023年学校评比出了2022-2023学年十佳社团和优秀社长。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校园环境

截止2023年7月,学校校园有思源亭、寻珍楼、英华楼、润德楼、候德榜塑像、林森塑像、开启碑、求索碑、英雄墙、院士墙等景色和建筑。

寻珍楼在初入校门便能一眼看到,分为三个功能区: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楼的右侧是图书馆及南面六层教学楼加上中间连接廊构成的凹字型楼房,在底层连接廊内墙上镶有一块青石,上面记载“寻珍楼”的历史,以资纪念。

润德楼原为1986年重建的科学楼,2015年进行重新装修,并改名为“润德楼”。名称是分别从两座校园名人塑像:陈景润、侯德榜,当中各取一个字“润”与“德”构成楼名。

求索碑上面,镌刻着在各类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摘金夺银的附中学子的的名字。

英雄墙原为英烈碑,2001年建造。后来因为英烈碑后面的教学楼升级改造,于2016年选址重建,更名为英雄墙。重建后的英雄墙占地更大,按照英烈们牺牲时间先后顺序刻上了他们姓名和生平事迹,共有46名英烈。这些英烈牺牲时都很年轻,最小的仅有15岁。每一年新生都会在英雄墙前面接受“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的校史教育,诵读祭文、敬献鲜花。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吴泳清

副校长

罗银先、苏诗圣、蔡宣步、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林伟群

校务委员

何燕林、李明哲、顾海燕

截止2023年7月

历任领导

书记

校长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林光著

1955.9-1956.8

郑书祥

1951.7-1955.2

朱旭

1956.8-1957.11

林光著(代校长)

1955.9-1956.8

杨立平

1957.11-1960.8

檀伟梅

1956.8-1957.11

方勤

1960.8-文革

杨立平

1957.11-1960.8

李青藻

1971.7-1979.12

李青藻(代校长)

1971.7-1979.12

陈承璟

1979.12-1992.6

陈元豪

1979.12-1984.5

杨玛罗

1984.5-1998.3

杨玛罗

1984.5-1998.3

林寿桦

1997.3-2008.12

冯玮

1998.3-2003.7

叶燊

2009.1-2012.5

翁乾明

2003.7-2008.12

李绚

2012.5-2016.11

林瑜

2009.1-2015.1

吴剑锋

2016.11-2021.6

温青

2015.1-2023.6

以上参考资料来自

所获荣誉

2006年,学校荣获“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称号。

2005年-2007年,学校荣获空军招飞先进单位“三连冠”。

2010年,学校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2014年,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2015年,学校荣获“福建省第十二届文明学校”荣誉称号。

2017年,学校荣获“5A级平安校园”与“学校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学校称号。

2019年,学校荣获第四届全国美育大会荣获“人文与审美素养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学校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21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