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Hubei Ecology Polytechnic College)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唯一一所生态类高校,同时也是湖北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湖北省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学校荣誉、校园文化、校园环境、行政管理、杰出校友等介绍

中文名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别名

湖北生态学院

外文名

Hubei Ecology Polytechnic College

成立日期

1952年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115781950489J

地址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110号

办学性质

公立

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729亩

学生人数

12000余人(截至2023年5月)

教师人数

701人(截至2023年5月)

前身

黄冈专区农业学校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肖创伟

校庆日

每年11月10日

校训

心修自然、强技养德

院校代码

13801

专业数量

30余个

简介

学校前身为林业部黄冈林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1956年迁至武昌桂子山,更名为湖北省武昌林业学校,后更名湖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1960年与湖北林业干部学校合并迁至荆州,1976年迁到现址武汉市江夏区并更名为湖北省林业学校,2002年升格为湖北生物生态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分设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729亩,校外实习基地1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4.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02亿元,图书馆藏书70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701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开设了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1个大类30余个专业。

历史沿革

1952年,黄冈专区农业学校创建。

1953年,黄冈专区农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黄冈林业学校。

1954年,湖北省黄冈林业学校被列为国家部属中专。

1956年,湖北省黄冈林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武昌林业学校。

1958年,湖北省武昌林业学校升格湖北林业专科学校。

1961年,学校迁至荆州古城西门外。

1964年5月,湖北林业专科学校大专停办,改建为湖北省林业学校。

1976年底,学校迁至武汉市武昌县纸坊镇。

2001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林业学校升格为湖北生物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原湖北省林业学校部分)。

2004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生物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原湖北省林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9月,湖北省教育厅授予学院“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合格院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8院1部,开设30余个专业。

院(部)

专业/学科

生态环境学院

有林业技术、园艺技术、药品生物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

园林建工学院

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植物造景方向、花艺设计与装饰方向)、环境规划与管理、古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与制造、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艺术设计

信息机电学院

木业智能装备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

旅游管理学院

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茶艺与茶文化、婚庆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识教育部

高职英语、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语言素质拓展

继续教育学院

中职教育学院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设了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1个大类30余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1个,湖北省林业职业教育品牌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

项目

学科/专业

国家级重点专业

林业技术、园艺技术

国家级自主创业特色专业

园艺技术

省级重点专业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森林生态旅游

省级特色专业

园艺技术、木业智能装备应用技术

省级精品专业

园艺技术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

园林技术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级别

1

《园林规划设计》

胡先祥

省级

2

《企业会计实务》

蒲萍

省级

3

《植物生理应用技术》

雷正玉

省级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701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有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人员158人,楚天技能名师16人,“双师”素质教师401人。教师中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有27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6人,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教师3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湖北省技术能手3人,湖北省技能大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教学名师2人,荆楚好老师1人,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1人,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1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

林业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吕昌仁、陈宋慎、刘守绳、黄诚意、胡知定、张宗福

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薜柱、张运山、宋细火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校)合作共建专业及实训室,与福汉木业集团、中铁五院、湖北殷祖古建、赛石园林、京东集团、远洲集团、新华三集团、芯慧联、木德木作家居、博思科技等100多家大型企业深度合作,现共建有35个现代学徒制班、订单班,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高职教育为主体,同时与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非全日制专升本学历培养,学生可同时获取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并授予学士学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校企合作的生态工程设计研究院1个,有10个校级科研服务团队。

其他研究机构

生态工程设计研究院(与武汉地大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共建)

校级科研服务团队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团队、木材加工技术团队、林产品贸易与物流团队、室内生态环境设计团队、林业经济与管理团队、林业机械团队、园林植物品种选育与应用团队、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团队、生物技术与现代林业团队、林木育种与人工林培育团队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馆藏文献纸质图书23.627万册,电子图书4万册;电子期刊119042册,纸质期刊4437册。购买有万方数据的《中国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外文文献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湖北省林业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创刊于2003年为季刊,主要刊发林业生态等领域的学术论文。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教科研成果丰硕,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9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

湖北生态学院2012年度获批省级及以上项目

序号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获批时间

主持

1

中央财政林业推广

资金示范项目

京山县油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2012年4月

章承林

2

湖北省公益性科技

研究项目

湖北重要珍贵用材树种红椿种质

资源收集与优树选择

2012年11月

宋丛文

3

共建项目

石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2012年6月

生态工程系

4

重大科技成果

转化与产业化项目

集装箱底板用定向结构板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

2012年9月

环境艺术系

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紫油厚朴良种选育指标体系的研究

2012年11月

章承林

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鄂北大洪山野核桃资源收集保存

与品种选育

2012年11月

蔡绍平

7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油茶容器育苗生根机理与基质的研究

2012年11月

佘远国

8

职业教育科学

研究课题

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

2012年6月

雷正玉

10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高职生态旅游人才培养

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2年10月

白涛

11

林业重点支撑项目

杨树杂交新品种(纸浆材、胶合板材)定向选育的研究

2012年11月

袁继池

12

林业重点支撑项目

雷竹笋综合加工与保鲜

技术的研究

2012年11月

周玉敏

13

林业重点支撑项目

鄂北低山丘陵核桃优良品种的引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2012年11月

蔡绍平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学院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十大职业教育品牌、湖北省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和湖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风景园林行业教育科研卓越成就奖,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湖北省高校商贸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校园文化

校徽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图案以展翅翱翔的飞鸟和茁壮生长的绿叶以及冉冉上升的旭日组合造型,同时有机地融入字母“H”、汉字“工”,整体还似昂扬向上的人形,结合外围绿色的地球,突出显著的生态工程学科特色以及学院极具时代感的品牌形象。

飞鸟、绿叶、地球、太阳与人有机交融、相辅相成,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内涵,极具活力的线条同时象征学院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彰显着学院新时期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

主导的人形呈昂扬向上激情跃动之势,突出学院人才济济、名师云集的雄厚师资力量以及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出的众多优秀人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实用型教育内涵。翠绿的标准色象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富有鲜明的生态环境属性,同时也昭示着学院无限美好的明天。

校训

心修自然、强技养德

释义:

生态和谐是该院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立足点,“心修自然”的出发点在于能够突显该院在生态、园林、绿化等方面的优势,它蕴涵着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深层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意味着学生应在实践中融入运动不息的客观世界,回归与感悟自然,潜心修养,提升品格,提高人自身的精神境界并加以升华,使每个人能在对自然的审美过程中陶冶情操,让心灵获得美的享受,走向和谐之境,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圈,与自然共舞。

“强技”即强化技艺、增强技能。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应着重于扎实的技术和本领,把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素质、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应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学生将来踏入社会之后扎根立足的资本。“养德”即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养德不仅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行为准则,更是全体师生可借鉴的优良传统,对学校而言,德为育人之本;对学子而言,德为成人之本,凸显出以德调心、以心养德的人文特色。“强技养德”它既能够反映出该校十分强调技能、重视思修的办学特色,也能够实现从自然领域向人文领域的跨越,达成生态与生命,也就是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它反映了该校力求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陶冶师生内心修为的办学理念,从技能和德行两个层面对师生提出了具体要求。映证了以人为本、追求生态平衡的科学发展观,探寻着人与自然同生共运、浑然一体的至高境界。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环境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武汉市,毗邻武汉·中国光谷,是华中地区的唯一一所生态类高校,学校地址为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110号。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肖创伟

校长、党委副书记

徐自警

副校长

熊楚国、刘志科

党委副书记

付秋生

纪委书记

石林曌

副校长

江雄波、杨旭

参考资料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历任领导

姓名

备注

宋丛文

院长、党委委员、党委书记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姓名

备注

杜林峰

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副站长、林业高级工程师

杨敬元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