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英文:Guangzhou Nanyang Polytechnic College,简称:Nanyang Polytechnic),简称“南洋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办者为广州南洋投资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民政部“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秀服务品牌”单位,全国首届军事训练营“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2022年9月入选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友情况、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英文名

Guangzhou Nanyang Polytechnic College

成立日期

1984年

所属地区

广东广州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1123号

办学性质

非营利性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503.5亩

学生人数

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2207人

教师人数

专任教师700多人

前身

广州南洋自学辅导大学

现任领导

胡庭胜(党委书记)、李国年(校长)

校庆日

4月22日

知名校友

陈伟健、欧阳惠康、范奎攸等

校训

学以明理,工致匠心

院校代码

13716

主要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

专业数量

59个高职专业

学制

3年

简介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创建时间为1984年,前身是广州南洋自学辅导大学,由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广州校友共同创建。1996年更名为“广州南洋科技专修学院”,2004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12月,广州南洋投资有限公司被广东南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收购。2022年5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截至2022年12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占地面积503.5亩,设有7个二级学院,59个高职专业,专任教师700多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2207人。

历史沿革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前身是1984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广州校友共同创建的广州南洋自学辅导大学,1996年更名为“广州南洋科技专修学院”,1998年由自考辅导大学升格为科技专修学院,2004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8月底,南洋新校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学院整体迁入。

2016年12月,学校开办资金投入者广州南洋投资有限公司被广东南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收购,同属广东南博教育集团旗下的学校包括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2022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成为省教育厅依法治校测评试点学校,同年通过测评,5月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22年9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被正式确定为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中升至A类(第25名),位列全省同类院校第一。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截至2023年5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共7个二级学院,设有专本同读相沟通本科专业15个,2023年夏季招生专业51个。截至2022年12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设有高职专业59个。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院系设置与专业

学院

高职专业名单(部分)

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技术、广告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摄影摄像技术、建设工程管理、风景园林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工程造价

智能工程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动漫制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卫生健康学院

中医康复技术、护理、助产、中药学、药学、医学美容技术、口腔医学技术

经济管理学院

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工商企业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人文与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网络新闻与传播、商务英语、商务日语、体育运营与管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4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有专任教师700多人,其中拥有博硕学历教师占比6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等多种称号。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部分教师名单

类别

姓名

全国优秀教师

陈友鹏等

南粤优秀教师

覃卓庚、郭孔生等

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马燕霞、李国年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获批10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群、5个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1个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专业;与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本科主考院校合作,联合开办了15个本科专业;建有5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科研创新团队;建有151个专业实验室(场),包括1个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15个省级校内外实践基地;建立73个不同专业的订单特色班,同用友集团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同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共同建设卫生健康学院,校企和医教一起培养云财务会计师、卫生健康等高级人才,建有广州亚乔汽车等企业标准校内人才培养示范区。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学建设情况

类别

名单

国家级骨干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

省级品牌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群、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

教育部 1+X 证书试点项目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等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智能控制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等

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专业

服装与服饰

专本同读相沟通本科专业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护理学等

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特色小镇生态设计创新团队、“五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团队、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团队、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科研团队等

省级校内实训基地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企业经管管理实训基地、机电工程实训基地、服装设计实训基地等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荣获5项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5项市级教学改革成果奖项;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入选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部分教学成果奖项

奖项名称

成果名称

2016年全国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案例奖

《高职院校“技能优先,基础模块”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广东高校党建“十佳创新案例”

《“五维一体”思政工作模式》

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跨界的“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合作交流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通过开展讲座、升学、互访、交换生项目宣讲等方式与新西兰、韩国、英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截至2022年8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与8家海外大学(日本东亚大学、韩国白石大学等)开展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合作。截至2022年12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企业(协议期内)有425家,共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584个,签约的订单班有108个,同时选派了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前往重点高校访学。截至2023年5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与海尔、美的等约70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包含59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

学术研究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4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107.4万册、电子图书41万册,每年征订的中外文期刊大约有500种,每年购买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超星名师讲坛视频资源、爱迪科森职业培训库、维普考试题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百链云图书馆等电子资源的使用权。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建有1个省级特色新型智库、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民办教育研究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科研平台

平台类别

平台名称

省级特色新型智库

广东省乡村振兴高质量服务方略研究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与维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高水平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研究院

省级民办教育研究基地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服装产业3D数字化与C2M个性定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智能制造技术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信息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成果

2017年至2023年5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科研项目获批立项44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省级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省哲社规划基金、省级重点领域专项等198项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截至2020年12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发表核心期刊66篇,授权专利36项。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科研项目(部分)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跨界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双向联动视阈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研究》

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

《基于物联网的草地贪夜娥实时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实时大数据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省级重点领域专项(智能制造与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IGBT模组热管理用新型异质结相变导热硅脂应用研究》

省级重点领域专项(新一代信息技术)

《基于大数据驱动多任务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省级重点领域专项(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珠三角地区农业绿色转型研究--基于绿色生产率指标》

校园文化

校训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校训为“学以明理,工致匠心”。

校徽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校徽主体由一把榔头、机械手臂、齿轮和橙黄色半圆构成,榔头源于交通大学统一标识元素,指要传承历史,懂得饮水思源。机械手臂代表未来工业科技现代化的趋势,齿轮为工科院校普遍的特质,橙黄色的半圆形是指依托南博教育集团,标识的主体色彩为红色,象征着工匠精神。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统计时间:2023年5月14日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现任领导名单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省政府督导专员

胡庭胜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国年

常务副校长

马燕霞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岳增玲

副校长

岳国善

副校长

杨楚校

注: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统计时间:2023年5月14日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历任领导名单

姓名

任职时间

邓李刚

校长(1984-2002)

谢伟芳

院长(2002-2003.12)

副董事长、常务副院长(2003.12-2007.12)

王国荣

院长(2004.3-2004.12)

李希

院长(2005.3-2007.12)

阮庆生

院长(2007.12-2009.1)

齐凯琴

院长(2009.2-2014.3)

注: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统计时间:2023年5月16日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优秀校友-商界

姓名

备注

陈伟健

2013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截至2020年3月,任广州物可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欧阳惠康

2008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2016年任广州市蚁道互联网有限公司软件部技术总监

范奎攸

2016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截至2020年3月,任广州泰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优秀校友-其他

姓名

备注

黄铝

2007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截至2020年3月,于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人事科工作

所获荣誉

2010年7月5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荣获“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称号;12月1日,荣获“2010年度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民办学院”称号。

2012年11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荣获“2012年广东最具社会认可度学院”、“最具竞争力广东民办高校”称号。

2015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荣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秀服务品牌(职业教育类)”称号。

2018年7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2020年12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荣获“2019-2020年度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